第68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决绝作品穿越之复仇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对于赵晴的提议,又开始沉迷于修仙之中,并且缠着安三成给自己讲道的德明帝马上就同意了,甚至还同意了赵晴提出的另外一件事——严惩贪官。因为他一直都不觉得那些人会造反就跟他写的罪己诏一样,全都是他的错,而既然不是他的错,那必然就是别人的错了。

其实,在德明帝看来,他的生活真的过的一点都不奢华,除了养几个道士以外,他没有别的爱好,反倒是那些大臣…他们当初为了能在那个功德碑上面刻下名字,可是拿出了让他震惊的粮食的!

不过,德明帝并不是一个喜欢管事的人,虽然对手下的大臣不满,但他也只是将权利交给了赵晴,然后让赵晴全权负责而已。

而有他这句话,也就够了。

在接下来的一个月的时间里,赵晴让自己手下的部队去收拢了那些俘虏。每一个她手下的老兵,都负责管教十个俘虏,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让那些俘虏明白什么是纪律,什么是规章制度。

于此同时,赵晴也对那些刚刚赶走了起义军,就开始歌舞升平的官员们下手了。

赵晴想要整顿朝纲,但却并不希望出现冤枉别人的情况,只是,她不过是稍微查了查,竟然就发现官场上差不多没几个干净的人…

面对这一切,赵晴一开始是打算杀掉一些人,然后杀鸡儆猴的,不过,最近频频跟她接触向她示好的王启在知道了德明帝的决定和她的动向以后,似乎是猜到了她的打算,然后,对方就给了她一个建议——不杀人,只抄家。

以现在京城的情况来看,估计有半数以上的官员都罪无可恕,但真要把这些人都杀了,估计全国的读书人就都要反了,但如果只抄家的话,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赵晴现在的确是缺钱的的,而听到抄家,她也想起来曾经看过的一件发生在其他世界的历史上的事情——一个官员被抄家,最后皇帝竟然从他家抄出了十几亿的白银,相当于国库十五年的收入。

这个方法,还真不错,不过却需要一个理由…想了想,赵晴就让人透露出去了一些消息,说自己因为那些官员对自己不敬,所以打算血洗京城。

自从德明帝将手上的权利都交给了赵晴以后,京城的官员就人人自危了,听到这个消息,更是惊恐到了极点,当下就有很多人联合起来跪在了宫门口,大骂赵晴是红颜祸水,误国妖孽,求德明帝收回成命。

宫里,德明帝知道了这件事以后,只当没听见,就继续跟安三成探讨起了修仙之道,而赵晴,却让人把这些人全都抓了起来。

当然,她并没有杀了他们将京城弄得血流成河,而只是用最快的速度抄了他们的家,并从王启提供的名单上,又选了一些人抄家…

一开始赵晴抄家的时候,引来了无数读书人的反抗,但是等她强硬地抄了京城半数的官员的家,同时将那抄家所得的财产当众公布以后,却没人敢再说什么了。

这一方面是震惊于她的实力,另一方面,却是因为抄家所得的银两加到一起,竟然是每年国库收入的五十倍!

如今国库空虚,常常连官员的俸禄都发不出,但有些官员的家里,却有着几百万两的财产!

就算是对这些很不上心的德明帝,在看到这个结果以后也倒抽了一口凉气。

现在殷朝有很多地方都需要用钱,来京城以前,赵晴还在为这笔钱发愁,结果打败了起义军得到了一大批的战利品,又抄了一次家以后,她突然发现,她已经完全不用发愁钱的事情了,甚至于,这么多的钱,她都有种不知道该怎么花的感觉。

一个月后,赵晴就完全收编了那些俘虏,剔除了其中的老弱以后,她得到了一支五万人的队伍,再加上她原本拥有的人马,现在手上已经有了七万的部队。

七万人,这个数量不算多,毕竟如今全国还流窜着好几支据说拥有着十多万人马的起义军,但是赵晴很清楚,那些随便拉个壮丁给个武器就成了军人的部队相比,她的手下,就要精锐多了!

赵晴收编的那些人,大多是以前殷朝的士兵,而且在之前的起义中,也是打过仗的,倒是比那些彻底的农民好多了,再加上还有老兵带着,倒是很快就似模似样了。因此,凑齐了粮草以后,赵晴就带着她的部队,以及一些她用得上的官员小吏离开了京城。

农民起义让整个殷朝乱成了一团,但不能否认的是,那些农民因为气愤而杀了地主的行为,在某些方面也给赵晴带来了方便。

她虽说是平叛,但并没有过多的杀人,只是将那些农民赶了回去种地,于此同时,她让自己带来的官员小吏配合着当地一些德高望重的人重新丈量土地,选拔官员,并且将土地重新分给农民,一时间,受到了无数人的欢迎。

不过,殷朝是在是太大了,重新丈量土地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所以一年后,平息了各地起义的赵晴就回到了京城,然后开始遥控指挥,而除了她手里的那只最精锐的部队以外,赵晴将其他的兵马分成了几路,分别让赵阳和几个亲信带领,在全国各地维持秩序安抚民众,并将农具、种子之类的物品发放下去——有了那么多钱做后盾的她,现在花起来可是非常爽快的,而且,鉴于全国只有她自己的工坊的农具做的最好,因此这些钱流动了一圈以后,其实还是回到了她的手上的。

赵晴以前看过很多书,也有相关的经验,但就算这样,她让整个殷朝的农民全都安定下来也花了整整四年的时间。

在这四年的时间里,赵晴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其中反对的呼声最大的,应该就是那些官僚地主阶级的人了,毕竟赵晴的做法严重损害了他们的利益。

只是,有句话说的很好,枪杆子里出政权,在赵晴掌握着整个殷朝的兵力的时候,他们根本无力反抗,而他们的阴谋诡计…

这些人曾经说动过赵晴培养的孤儿,让对方背叛赵晴并刺杀赵晴,不过很明显,他们想的太简单了一点,而赵晴,也根本没有他们想象中那么弱。

在这个世界上,要论医术毒术肯定没人比得上赵晴,而武功…在某次有人想要刺杀赵晴,而赵晴用了轻功以后,就有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她的确是仙女下凡了。

当然,对于那些官员来说,赵晴是仙女下凡这件事还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现在德明帝对她百分之百的信任,她虽然没有坐上帝位,但拥有着殷朝所有的军权的她,其实拥有的权利已经跟帝王没什么两样的了。

以前在北方的时候,赵晴就培养过一些各方面的人才,而在这四年里,她更是让自己以前培养的人培养出了更多的人才,而且,她还尽量选择女性来培养,并潜移默化地给她们灌输了一些思想。

除此之外,她还大力发展商业,更改税收制度,并对官员的职责任务也做出了一些改变,又在各地都安排了驻军…她做这些的时候,自然是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有些大臣甚至已经开始用言语攻击纵容着赵晴的德明帝了,因为他们觉得真要这样,国库肯定会没有收获。

可是最后的情况却打了他们的脸——在战后的第一年,国库收入竟然就比以前风调雨顺的时候要来的高了!当然,不能否认的是,最近生意越做越大,依靠着做农具和为军队改换装备之类的事情大赚了一笔的赵晴自己交的锐,就在其中占据不小的比重。

如今,已经有很多女人愿意走出后院,走向更广阔的天地了,资本主义也已经开始萌芽…赵晴坐在那面在这四年里找人做出来的玻璃镜面前,看着镜子里明显变了不少的容貌,微微挑了挑眉头。

她这次已经回到现实将近十年了,十年的时间,殷朝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她手上的印记却依然没有丝毫动静…

这次,恶魔到底会给她多少时间?难道,真的可以像做任务的时候一样,等完成了自己的心愿才离开?

看着自己面前那本厚厚的,由自己草拟的那部可以限制君权的宪法,赵晴深吸了一口气,到底还是将它重新放进了乾坤袋——现在,时机还不够成熟。

想了想,她就又拿出了那套她让人编撰的启蒙书籍,经过几年修生养息,如今殷朝的情况已经好了很多了,也是时候开始普及教育了!

当然,有些地方要做到让所有的孩子都去上学很难,但在京城,所有年满七岁不到十八岁的孩子却全部需要去上学,特别是官员的儿女,如果有没有去的,那么他们的长辈也就不用当官了。

第115章 离去

对于这时候的人来说,皇帝绝对是至高无上的存在。

基本上,只要坐到了那个位置上,那么大部分的人,肯定都是会沉迷于权势的,当初赵晴就曾经考虑过推翻殷朝统治,但是如果她真的那么做了,到时候殷朝毕竟会乱成一团吧?而且,这时候封建思想深入每个人的脑海,这些人是不能接受没有皇帝,而同样,那些大臣肯定也不会接受一个女人成为皇帝。

当然,她可以让赵阳去当皇帝,但是就算现在赵阳是一个好孩子,认同自己的很多想法,但他要是真的成了皇帝,情况就真的不会变吗?赵阳他会甘心将自己的权利一点点削弱吗?他又真的会愿意一辈子守着一个女人,而不是像以前的那些皇帝一样,拥有三宫六院吗?

赵晴完全没有跟弟弟反目成仇的打算,正因为这样,她干脆就没有造反,而是选择了一点一点地去改变。

当然,就算自己现在不是皇帝,但是她掌控着所有的兵权,在殷朝说一不二,其实跟皇帝想必所差的也就只是一个名分而已,而且,虽然一开始的时候差不多所有的大臣都反对她攻击她,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却已经有不少大臣开始学着跟王启一样投靠到她这边了。

站到赵晴身边来的大臣,大多是寒门子弟,这些人并没有什么强大的家族,家里也没有什么钱,因此跟赵晴的利益冲突并不大,自然也就愿意跟着赵晴了。

赵晴这次拿出来的启蒙书籍,就是这些人编出来,然后她又核审过的。

殷朝的读书人,以往都只学文,而这次赵晴却多编两部启蒙书籍,一部讲算数,另一部讲格物。

在算数书里,讲到了一些简单的算数知识,而格物书里,讲的则是一些能让孩子感兴趣的常识和一些小实验,还配了插图。这三本书,赵晴让手下的印刷厂印了无数,甚至为此在南方和北方都分别建了几家印刷厂,就是为了能印刷出数量足够的书籍来。

当然,为了开办学堂,除了启蒙书籍以外,赵晴还做了很多其他的准备,比如说制作出铅笔,比如说培养出足够的老师。

学文的老师还比较好办,但是其他两门课的老师,却花了赵晴不少功夫,甚至于,其中很多老师,直接就是从那些最初跟着她的军人里面选出来的——这些人当初在北方的时候就接受过一些教育,虽然教别人四书五经什么的不可能,但是要教一群没基础的人学算术照着讲义讲一些科学知识还有小实验什么的却没问题。

而且,这些人除了当老师以外,还有很多人被赵晴挑了出来培养成水军,同时,还有更多的人去了地方上,开始在各地维持秩序。

当书籍、老师,还有学习用品都准备好的时候,就可以正式开学了。当然,赵晴为了避免引起太大的反弹,男孩和女孩读书的地方还是分开的。

赵晴的学堂并不收费,书本和一些基础的学习用品也免费发放,因此,如今条件稍稍好了一些的平民家庭只要有条件,一般都是愿意将孩子送来的,即使是女孩子也一样,但是那些大户人家就不一样了。

京城的官员全都觉得赵晴这是无理取闹,甚至还有有很多人联合到了一起想要抵制,但是这些呼声却在赵晴将自己驻扎在城外的部队叫了一些回来以后,马上消声灭迹了——就算他们觉得自己的女儿出门去读书、自己的儿子要交给别人教育非常的不靠谱,但总比丢了官没了命要好。而且,既然大家的孩子都去学了,那其实也就没什么了不是吗?

因此,真到了开学那天,那些官员倒是都把孩子送来了。

虎毒不食子,大部分的官员对自己还是非常爱护的,虽然也有两个老顽固因为不愿意让自己的子孙后代去上学而放弃了做官,但赵晴也没有太在意,而是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了学校里面去,同时开始让手下的人加紧培养人才,并找了以前的老兵去训练新兵并教他们文化知识…

赵晴忙的团团转,直到某天突然有一个披头散发的女人冲了出来,对她破口大骂。

虽然都说女人何苦为难女人,但是这时候的女人因为受到的教育的问题,不敢反抗男人,就会将满腔怨恨发泄在同为弱者甚至比她们更弱的女人身上。所以从一开始,赵晴的很多做法就是受到了京城大部分的深闺女子的抵制的,正因为这样,这个女人一开始骂她的时候她并没有太在意,只以为对方是某个看不惯她出格的行为的女人,直到她从对方的话里听出了某些东西。

这个女人的丈夫就是殷朝的一个官员,他并不是贪官污吏,也没什么政绩,以前王启偶尔提到他的时候,给出的唯一的评价就是迂腐,而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因为坚决不同意自己的女儿出门抛头露面失了名节,也舍不得不当官,所以到最后,干脆就把自己唯一的女儿给勒死了!

赵晴已经很少动怒了,她知道古代很多男人都不把女人当回事,比如《三国演义》里面,刘安杀了妻子给刘备吃妻子的肉,后来就反而得到了奖赏,但她没想到,这样的事情还会发生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甚至于还跟她的决策有关。

这个女人对赵晴破口大骂,觉得是赵晴害死了她的女儿,而在赵晴让手下的士兵去抓了她的丈夫以后,她又马上变了脸色,开始求赵晴放了自己的丈夫,她一个劲地磕头,磕到最后满脸鲜血却还在求赵晴放人,最后更是差点一头撞死在了赵晴面前,还是赵晴动作快,才救下了她。

只是,一个女人的命,就这么不值钱?根据赵晴调查到的情况来看,眼前的这个女人虽然是那个官员的正妻,但是这个官员的几个儿子却都不是她生的,她唯一的女儿还已经被勒死了…

她都敢拦住自己对自己破口大骂了,为什么就不敢拿着自己的嫁妆和丈夫留下的钱财独自生活?反而要为了这样一个男人去死?

那个官员,赵晴将他送上了断头台,不是因为对方没有听她的话,而是因为对方竟然残忍地对自己只有九岁的女儿下了杀手!

不过,也正是这件事,让赵晴发现了殷朝存在的诸多问题,比如说,妻子杀夫,就算对方是无法忍受家暴之后的反抗,也会被处以极刑,但是丈夫杀妻…虽然这也是有罪的,但是除非妻子的娘家很有来历,不然别人甚至都不会去告发这个男人,而卖了妻子之类的事情,更是不会有别人在意。

于此同时,这时候的很多人,似乎也觉得子女的命就是父母的,男人常常可以随意处置自己的子女,就算不慎打死了,别人也不会多说一句,而女孩的命运就更加难测,穷人家常常会将刚出生的女孩扔进河里淹死的行为完全没人觉得有什么不对的。

还有就是奴仆的问题了,在大户人家,打杀一个奴才或者一个丫头,这也是常有的事情,而且根本没人会去管这些。

明明都是人,但很多人,就因为身为女人,身为穷人,于是到最后就成了一件货物,连人身安全都不能保证。

四年的时间,赵晴改变了很多,以前她经营过的北方,更是因为所有人都有了土地,因为女人都能进工坊做工,同时完善的水利设施也增强了粮食产量的缘故,已经很少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了,但是殷朝其他的地方却不一样,单单这京城,恐怕就还有很多人在某些角落里悄无声息地死去了…

赵晴深吸了一口气,她知道,自己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至少,也要改变了这个吃人的社会才行。

赵晴一直在大力发展农业,因为她知道,那些农民只要能吃饱肚子,很多悲剧也就不会发生了,但就算这样,她也已经需要完善这里的法律了,同时,还应该培养一些法律上的人才,这对以后三圈分立也有很大的好处。

不过,这一切都需要漫长的时间,并且,想要让官僚阶级放弃自己的特权也是非常不容易的——那些掌握着别人的生杀大权的人,怎么可能会轻易放弃自己的权利?就说现在,不也有很多皇亲国戚正在四处联络大臣,想要把德明帝赶下台,把自己这个霍乱朝纲的人赶走吗?不过,在军权牢牢地把持在自己手里,隐隐还掌握着神权的情况下,这些人到底还是失望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赵晴非常忙,不过幸好,她如今已经培养出了很多助手。就算在这些她亲手培养出来的人里面,有人背叛了她也有更多的人让她失望了,但至少大部分人还是站在了她身边的,而且,在她大力发展商业的时候,也总算是让不少得到了工作的女人开始独立了。

改革的种子已经种下,她现在要做的,就是等它生根发芽。

转眼就过去了两年,学堂里的启蒙书籍又编出了两部,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愿意送孩子上学了。

而且,赵晴也做了一些改革,那些岁数小的孩子依然教他们启蒙书籍上的内容,但是那些岁数大的,她却找了人开始教他们一些技术,并且寻找各方面的人才,然后再着重培养。

有了权力,有了钱,很多事情要做起来真的方便了很多,想必再过几年,她就能得到很多人才了,而当那些上过学,接触了新式思想的女人踏入社会,这个社会,又怎么可能不发生变化?

让全国各地的造船厂顶尖的造船师父聚到一起研究可以出海远航的大船,赵晴好不心疼地播下去了一大笔的经费,然后她就看到了王启。

“将军,听说你打算派遣一些人去各地巡查?”王启处理完了一堆事务以后就来到了赵晴这里。他一开始会向赵晴示好,仅仅是因为赵晴手上有着兵权,他怕赵晴会对付自己,可是在跟赵晴接触久了以后,他却开始感到震惊了,甚至非常怀疑眼前的这个女人跟以前的那个赵晴到底是不是同一个人。

一个不过三十来岁的女人,怎么可能会懂那么多?她又是怎么知道要怎么处理国家大事的?当然,现在再去追问这些,其实也已经没有必要了。

“是的。”赵晴点了点头,就算是在现代,全国各地还屡屡有冤案发生,官员贪污受贿甚至于欺压民众的事情更是屡屡发生,她救不了所有人,但至少可以去救一些人。

而且,经过了两年,司法方面的人才她已经培养了很多了,如今差的就是实践了,同时,结合了如今的情况和自己以前看过的宪法而制定出来的法律也已经完成的差不多了…

“如果真的要巡查,最好还是带上军队。”王启开口,以前他对赵晴也有怨恨,不过现在已经过了好几年了,虽然王安泽依然没出息但至少没什么毛病,而他的儿媳妇也已经给他儿子生了一儿一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点怨恨也就被他放下了,甚至于,在想到自己儿时和母亲两个受过的苦的时候,他还对这世界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好奇起来了。

点了点头,赵晴重新改善起巡查方案来,她这次会派去各地巡查的人都是精心培养的,而他们所负担的任务也非常重,除了要看看官员们是否尽忠职守以外,各地有没有冤案以外,他们还要观察各个地方的情况,看看那部刚刚制定的法律是不是有什么不妥的地方的地方,然后就需要再次想办法改正了。

赵晴花了整整三年的时间来完善这部法律,同时一点一滴地改变着这个社会。

人民的力量是巨大的,这一点在赵晴在末世的时候就深有体会,现在却又感受了一次。

一开始的时候,她的很多措施都是受到抵制的,她派去各地巡查,帮人伸冤的人还会受到袭击,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普通老百姓却都接受起了这一切,而有了收入的女性,在家里的地位也比以前高了。

当然,带来了最多的变化的,却还是那些离开了学堂的年轻男女。

学堂已经开办了整整五年,当初那些岁数比较大的学子,现在差不多都已经毕业了,于此同时,整个殷朝的情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殷朝的人口很多,因此,在赵晴改革了某些产业又支持商业发展的情况下,人工依然便宜,不过,有些商品却因为相对机械化的生产而变得有些过剩了,比如说布匹。

十多年前的那场雪灾发生的时候,很多人都因为没有足够的御寒衣物而被冻死,可是如今,殷朝大部分的人,都是能每年做几套新衣服的。

而且,因为原先的战争早就已经摧毁了很多小作坊,赵晴后来开办工厂的时候又考察了各地的情况,邀请了某些开小作坊的人的加入的缘故,倒也并没有在殷朝引起太多人的反感或者断了别人的活路。

不过,如今国内的官僚阶级已经对赵晴的很多做法越来越补不满了,因此,倒是需要一个宣泄口的。

也正是这个时候,赵晴培养的海军终于在海外找到了其他国家,而且,跟殷朝不同,这些国家发展的远没有殷朝好,有些南方岛屿上的人甚至都还没有发展出文明来,而对这些人来说,殷朝因为纺织业的发展而生产出来的大量布匹以及那些精美的瓷器铁器什么的,正是他们所需要的。

赵晴很清楚,如果自己想要限制君主的权利,这并不会引起太大的阻拦,但是自己的那部法律想要实行,那么那些皇亲国戚、世家大族以及老牌官员,肯定千方百计地阻止。所以,她现在一方面要等待一个时机,另一方面,却也要转移这些人的视线。

赵晴的生意做得很大,也正是因为做的大,所以她除了每年都能上缴给国库一笔数量庞大的税收以外,还能拿出自己赚的钱来做各种各样的事情…这是这次,她却没有独占这海外的声音,而是将它分了出去。

在现代的时候赵晴看过很多历史,被殖民掠夺的国家总会受到巨大的伤害,但她相信,殷朝的这些提倡仁义,每次周边的国家来人都会大肆赏赐的官员,绝对是不会做出过分的事情来的,而且殷朝本身已经拥有了广阔的土地和众多的人口,除了不平等的交换以外,倒也不用担心会发生其他的事情。

那的确是不平等的交换,因为出海的船,每次装走的都是在那些官员眼里不值钱的布匹瓷器,但是装回来的,却是各种各样的宝石还有奇珍异宝。

不过,就算是不平等的交换,双方却可以说是皆大欢喜的,因为对于很多都没有发展出文明来的部落来说,殷朝带去的各种农具和生活用品,可比那些只能拿来做装饰的宝石来的有用多了!

赵晴已经算不清自己具体活了多久了,不过在这个世界,她如今应该算是三十五岁吧?她十七岁遇上恶魔,十九岁上京打算复仇,二十岁的时候离开京城前往南方,后来又辗转回到北方,并在二十五岁那年带着部队打回了京城…

现在,她在京城也已经呆了整整十年了。

因为练武,因为做广播操,也因为有医术可以好好的保养自己,赵晴的年纪虽然在这时候都可以操心儿女的婚事或者做奶奶了,但容貌上却看不出太多,不过就算这样,赵晴也发现了,自己是在变老。

恶魔,是真的打算让她在这里过完一辈子再去进行别的任务?赵晴微微皱了皱眉头,总觉得有什么地方被自己忽略了。

不过,能在这个世界呆久一点也是好的,她以前在别的世界,也曾经寿终正寝过,现在在这个世界也不过呆了十几年而已,她一点也不觉得时间很长。

“晴儿,你就真的决定不嫁人了?”张淑看着赵晴,好奇地问道。如今赵阳和英儿成亲也已经很久了,两人还有了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可是赵晴,却一直没有什么动静。

“娘,我看不上那些男人。”赵晴笑了起来,她也知道,张淑就只是问问而已,因为对方这些年也一直没有再嫁人,反而是爱上了去学堂教书。

“你啊!不过你不嫁人也能过的很好,而我当初嫁了人…”张淑有一瞬间的恍惚——那些伤害过她的人,现在她竟然已经想不起他们的模样了。

其实,十年前他们刚刚回到京城的时候,张淑还是找了人去问过赵平辉的情况的,后来得知在起义军到来的时候,张柔扔下赵平辉跑了,以至于瘫痪的赵平辉最终没躲过那场浩劫以后,她唯一能做的也就是叹息而已,至于张柔和赵如慧,张淑完全没有知道他们的现状的打算。

“娘,你现在不是过的很好吗?”赵晴开口,眼里闪过一丝愧疚。这些年她和赵阳都很忙,陪在张淑身边的时间也就很少,幸好还有英儿,现在又多了英儿的那些孩子…

张淑也想到了自己这些年的生活,笑得眼角也有了慈爱的笑纹:“是啊…”

张淑还想说点什么,外面却有人急匆匆地敲起了门:“将军,陛下驾崩了!”

德明帝在昨天晚上静悄悄地去世了,直到今天早上,而今天早上,安三成就发现了他的情况。

安三成年轻的时候一直四处跑,倒是练出了一副好身体,这几年又有赵晴用药调理着并且练着广播操,丝毫不显老态,但德明帝却正好相反,他当初服食了太多的丹药,早就伤了根本了,之前的那场起义更是让他饱受惊吓,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还能活到现在已经算是调理的不错了。

德明帝一心修仙,很少关心自己的子女,不过前几年,在赵晴的建议下却已经立了太子了,而他立的太子,正是当初跟赵晴一起在北方呆了四年多的那位皇子,也是赵晴挑选以后,觉得最适合接德明帝的班的人。

国丧之后,就是新帝登基,这个以前极少出现在人前的皇子,被百官朝拜的时候,整个人差不多都僵硬了,而等他最终登上皇位以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颁布旨意,通过了一部法律,而这部法律,甚至是约束了他的权利的。

整个殷朝最顶层的人,都因为这件事而沸腾了起来,这些人一方面是有些兴奋的,因为按照这部法律规定的制度来看,以后他们就可以光明正大地参与讨论国事还不用担心会一个不小心就被砍头了,但他们同时也是愤怒的,因为其中的很多法令都损害了他们的利益,里面透露的某些思想更是让他们接受不能。

只是,他们的那些子女,似乎已经接受了那些了思想了?这些人,甚至还打算一夫一妻?

权衡利弊,又有赵晴手下的兵马在旁边虎视眈眈,最后这些人到底还是全都同意了,而在他们同意了以后,赵晴就将手上一半的兵权和一半已经稳定下来的生意都交给了赵阳——只要赵阳手上有足够的权利足够的钱,那么只要他的后代不笨,总能一直在这个国家占据举重若轻的位置的!

做完了这一切以后,赵晴开始将心力着重放在司法上了——就算已经转化为了君主立宪制,但这个国家的很多地方还是没有太大的改变的,所以,她还需要为此做出更多的努力…

在之后的时间里,赵晴一直都在慢慢地改变这个世界,同时将自己看过的很多书都默写了下来,到了这个时候,赵晴无比感谢过目不忘这个技能,不然,她绝对没办法记下这么多的人类文明的璀璨结晶。

而有了她写的这些书,记下的这些思想,以后就算没有她,殷朝的发展也已经有了大致的方向了。

当一个人有了目标并为之奋斗的时候,时间总是过得非常的快,等殷朝终于稳定下来,等接受了那些人人平等的教育的孩子终于长大的时候,赵晴才突然发现,竟然又已经过了十年。

  如果觉得穿越之复仇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决绝小说全集穿越之复仇超度BOSS作死指南陶华,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