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决绝作品穿越之复仇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那次见到完全大变样的张淑,还被打了一个巴掌以后,赵平辉就又吐了一口血。在他的想象里,张淑三人离开了他应该是会过的无比凄惨的,可事实却完全相反——张淑等人并没有过的太惨不说,反而将他害惨了!

接连受到打击,赵平辉终于撑不住病了。

赵平辉以前过得比较顺遂,可是他现在没了官职没了钱财没了儿子,还是自己的女儿将自己害到这个地步的,自然气愤非常,又因为张淑的那句话在心里对张柔有了点疙瘩。所以虽然面上不表现出什么来,但在潜意识里,却总觉得如果不是张柔,自己是不会落到这个地步的,于是等他们在城外的庄子里安定下来以后,他就总会因为心情不好而发些脾气。

张柔对付男人很有一套,要是在以前,赵平辉不管发多大的火,她都能柔声相劝,一般哄好对方以后,还能让对方对自己充满愧疚,可如今她还有个刚刚被休非常脆弱的女儿要照顾,有一家子的人要安排,赵平辉又已经成了一个没权没势的老头了,她哪能做到像以前一样温柔小意?

于是到了后来,张柔干脆就不去看赵平辉了,只是安慰着女儿鼓励对方再找个更好的。

张柔竟然都不出现在自己面前了!赵平辉气的不行,而就在这个时候,又有一群人找上门了。

这些知道张柔的很多秘密的人是赵晴费了不少功夫找到的,那些原本对张柔就有怨气的人,她给了钱让对方帮她做事,而那些原本是张柔的心腹的人,她却拿捏住了对方的软肋或者家人,然后就在同一天,让他们上门去找赵平辉了。

如果赵平辉还是官员,还住在京城,这么多人找上门来,肯定只会被人大棒子打出去,可如今他住在庄子上,又削减了下人,哪还拦得住这些人?

张柔看到这些人以后就变了脸色,可惜完全拦不住他们,而赵如慧毕竟还只是个年轻女人,自然不敢出来跟人争论,于是这些人簇拥在一起,竟然就找到了在养病的赵平辉,然后你一言我一语,把张柔以前做过的事情全都说了。

这么多人突然出现,肯定有蹊跷,所以赵平辉一开始根本不信,还想把人轰出去,可对方却光棍的很,直接就表示,他们的确是被人找来的,赵晴还给了钱,但他们说的也都是事实。要不然,人家干嘛要花这么多钱让他们过来?

赵平辉很想不相信,但那一桩桩的事情却都是有证据的,而且他现在已经被赵晴害的这么惨了,赵晴也的确不用再花这么多钱让他难受。

反倒是张柔…想到最近这几天对方的态度,赵平辉不免有些心凉。

而且,张淑以前是个很听话的女人,从来不会反抗他,赵晴也是个老实的乖孩子,可现在这两人的变化却这么大,还这么恨他…

赵平辉最后还是信了大半,等张柔再出现在他面前的时候,口气就变得更加糟糕。

而张柔看到赵平辉这态度,就知道对方肯定是知道她做的事情了,不过,都到了这个时候了,她也懒得再去辩解,于是干脆就破罐子破摔扔下赵平辉不管了——当初那个宫女搬空了赵平辉的库房,她的私房却还有一些,现在她可比赵平辉有钱多了,与其再去讨好赵平辉,还不如就收好了自己的钱去过自己的舒服日子。

不过,她毕竟是个女人,现在家人也都没了,除了赵平辉身边,一时间倒也无处可去。

赵平辉和张柔彻底撕破了脸以后,日子就变得更加地不好过,而到了这地步,他也知道基本上是没人愿意帮他的了,想来想去,只能去找了王启。

王启这些日子光顾着王安泽的事情,对赵家的情况都不了解,看到赵平辉这样子都也惊住了。

不过,赵平辉虽然对他有恩,这些年也已经还完了,因着自己的儿子的事情,他对赵平辉还越看越讨厌,所以他也不肯帮忙,只将自己从王安泽那里听来的张柔母女两个陷害赵晴的事情告诉了对方,又表示当初会王安泽休了赵如慧,其实还有一个原因是张柔撺掇了丫鬟爬他的床,这母女两的行为太不检点。

自己的妻子,竟然让丫鬟去爬自己的好友的床?

想到这些天听到的种种关于张柔的事情,赵平辉只觉得悔恨莫及,如果他当初没有偏听偏信,恐怕现在还是风风光光的赵大人,还有个已经长大了的儿子,可现在…

张柔会撺掇着那些丫头爬王启的床,该不会她自己就有这样的打算吧?赵平辉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的,险些就晕倒了。

以前赵平辉觉得张柔好的时候,就觉得对方不管哪里都好,等现在觉得张柔不好了,他却不介意将对方想得更坏,所以,马上就起了休妻的念头。

只是现在他身边没什么钱不说,反倒是张柔和赵如慧都有着不少私房钱,说不定离了他还能再故技重施去找一个…赵平辉越想越觉得有这个可能,也就打定了主意要让张柔一辈子在自己身边不能再去攀高枝了。

赵平辉有了这样打算,倒是又振作了起来,回去以后就跟张柔大吵了一架不说,也开始了每天折腾张柔的生活,仗着自己是男人,对张柔非打即骂。

张柔又哪里是好相与的?虽然一开始因为记挂着自己的儿子所以忍了,但在赵平辉开始变本加厉以后,她却直接就给赵平辉吃了一些以前给赵阳吃过的药。

那药赵阳吃了以后变得痴傻了,赵平辉吃了以后,却瘫痪了。

最近连连出事,给了张柔莫大的压力,让她看起来都有五六十岁了,不可能再有好姻缘,而且她也怕赵平辉的同僚或者皇帝有那天会再想起赵平辉,也就留在了庄子里,可赵如慧却不一样,所以在某天,她就带着自己所有的私房,跟着一个来附近打猎的官员走了,成了对方的外室。

之后还发生了很多事情,比如赵如慧的男人骗走了她和张柔的钱,比如那个男人其实是王启和赵平辉以前的死对头,比如赵如慧终究还是被赶了回来…他们磕磕绊绊的过日子,直到突然有那么一天,殷朝所有的隐患瞬间爆发,这个王朝变得摇摇欲坠的…

赵家后来发生的那些事情,赵晴还是知道一些的,而这个时候,她已经带着安三成等人远远地离开了京城。

在各种小说里,皇帝身边总有暗卫什么的,不过在殷朝这个没有武功的地方,就算皇帝手里有些力量,那些人也只是普通人而已,至少,他们就没办法跟着赵晴。

离开京城没几天,赵晴就甩掉了那些德明帝派来的人,然后,一群人改换装束,就开始了游历。

之前找平安排的那次张淑和赵平辉的见面,并不是为了让赵平辉后悔,而是为了让张淑放下心结重新开始,而她的做法也的确没错,在见过赵平辉以后,张淑的确放下了很多事情,而随着他们去了越来越多的地方,见识到了越来越多的东西,张淑的眼界也开阔了起来…

赵晴带着人去的第一站,是一个离京城不算远的小村子。

虽然靠近京城,但这个村子里的人的日子却过得并不好,全村只有里正家的日子好过一些,而就在不久前,一个寡妇来村子里安了家,她花钱买了几亩地以后,又招赘了一个男人。

乡下的穷人家,往往不愿意养大女孩子,而且那些女孩子就算养大了,因为日子过得不好,她的父母也很可能会卖了她或者为了聘礼将她嫁到外面去,于是到了最后,村子里的男人就有近半数娶不上老婆。

于是,明明对方是个寡妇,还要招赘,但心动的男人却有不少,最后,那寡妇就找了个三十来岁,因为没有娶妻因此父母分家的时候都没有分田地给他的男人,过起了日子。

这个寡妇,正是当初的那个宫女,而赵晴会去见她,是因为对方在拿到了赵家的钱以后,竟然分文未动,全都给自己送了来。

赵晴去见了对方一面,告诉对方现在已经不用担心外面有人找她了,然后留下了一些钱才离开。

“晴儿,娘都不知道,原来一个女人也是能自己做主,过自己的日子的。”从那个村子里离开的时候,张淑忍不住开口。

“娘,说不定以后女人还能顶半边天呢。”赵晴开口,那个宫女手里有钱,招赘回来的丈夫都是要改了她的姓的,而她以前见识过那么多,没道理连个男人都搞不定,就算真的搞不定…她只要有钱,再找个男人也不难,而就算没男人,有孩子也就有了一辈子的依靠了。

而且,现在她是为了安全才住在村子里的,以后却完全可以搬到镇上去,到时候拿着钱做点小生意,日子就过的更好了。

“如果真能这样就好了。”张淑感叹着开口。

“一定会的。”赵晴笑了笑开口,然后在回去的路上,她就开始凭借着记忆画一些图纸。

在现代的时候,赵晴专门研究过资本萌发,研究过革命理论,她甚至在自己以前当女皇的时候专门试验过,而说到底,还是为了如今自己生活的这个世界。

赵晴以前去过各种各样的世界,甚至在那些世界呆的时间比在如今自己的世界里呆着的时间都要长,但她真要论感情,却没有一个地方比得上这个世界——人类,就是这么一种奇怪的动物。

殷朝存在的太久了…每一个封建王朝,在最初的时候总是最繁盛的,几代以后,却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弊端,同时,一些不好的风气,也会愈演愈烈。

比如说在殷朝最开始的时候,官员收贿判刑判的很严重,因此官员们只敢收些木炭土特产之类的小东西,可是到了现在,每年冬天给上司送一定数目的所谓“炭敬”已经成了约定俗成的事情,而外放的官员回京,少不得要送些真金白银的“土特产”,数额还越来越大了…

沿途一直有人在抱怨收税收的越来越重,赵晴却也发现,大部分的土地,其实都已经集中在少数人的手里了,而且这些少数人,不少还都是不用交税的,就算真的要教,他们也会瞒下很多土地,于是税一年比一年重,国库收入却又一年比一年少。

也就是这里的人都被压迫惯了,很多人都饿死了还不知道要反抗,而这些年又风调雨顺的,所以才没出什么问题。

但是,有可能一直风调雨顺的吗?

赵晴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离开,但是按照恶魔当初说的话来看,对方似乎是会给他足够的时间让她解决在这里的一切…想了许久以后,赵晴就做了还是没放弃自己最初的打算。

他们一路往南,过了两个月以后,就到了南方,而这个时候,正好是粮食收割的时候。

赵晴在这里趁着粮食上市粮价下降的时候收购了很多粮食,然后又开了好几个作坊,并找了一个地方,继续培养那些她当初收留的孤儿。

殷朝很久没发生什么大灾了,但小灾却是时不时就会发生的,这一年冬天,南方就又发生了雪灾。

南方的房子大多木结构,不能御寒不说,往往屋顶积雪积的多了点,房子还会塌掉,同时,人们也大多也不会囤积木柴,于是想要生火取暖都做不到。至于衣物…穷苦人家本身就没几件衣服,偏偏这年冬天的风冷的刺骨,就算穿再多的衣服,也感觉不到饿。

城里的路边常常可以看到已经被扒干净了衣服的尸体,这些尸体有时候会被家人带回去,有时候却会一直留在那里成为一个个冰雕,这些没人认回去的人数量不少,很多都是逃难来到城里,然后在这里做些短工维持生计的男人,而他们虽然以前逃掉了,这次却没能逃过。

赵阳因为这一切而感到愤怒,却又无可奈何,而且,他虽然不能接受这一切,但是那些即将被冻死或者家人已经被冻死的人却全都表情麻木,对这一切见怪不怪。

最后,等这个冬天过去的时候,不管是赵阳还是张淑,两人都成长了很多,而赵晴,又收留了更多的孤儿,还有一些他们救回来的男人女人。

第二年的时候,赵晴手里的人手就多了许多了。而且跟男人相比,那些干活更加卖力,而且直到很久以后,赵晴都还记得这些女人在知道她们干活甚至可以拿到工钱以后那不可置信的表情。

至于三从四德,至于那些用来约束女人的种种规定,那一向都只对大户人家的女人有用,对于眼前这些连饭都吃不饱的女人来说,让她们理解那种宁愿饿死也不接受陌生男人手里的食物的行为就太难了。

赵晴其实还是很愿意帮帮那些受苦的女人的,不过事实上,她救助的女人的数量远远少于男人——在现代女人都比男人少,在古代,女人的数量就更少了,而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些男人还会有不止一个的女人…

也许只有打过一次仗以后,男女的数量才能平衡。

赵晴当时虽然这么想了,却完全没想到,殷朝,竟然真的要开始打仗了!

这年的雪灾,影响了南方,却也影响了北方,更影响了更北面的游牧民族,在那里,大批的牛羊被冻死,冬天的时候还好,被冰冻住的牛羊能让他们活下来,但是能开了春,缺少食物的他们,却开始南下了。

而且,因为一开始规模不大的缘故,根本没有引起边关将领的重视,而等最后所有的小部队集合到一起开始跟殷朝正式开战的时候,却已经是这年的夏天了。

第111章 叛乱

北方的游牧民族以往就算会来殷朝烧杀抢掠,但他们并不会过多地在殷朝境内逗留,只是这次的情况却有所不同。

之前的雪灾让他们的牛羊被冻死了大半,而且因为他们常常来殷朝抢劫的缘故,靠近草原的殷朝农民的数量已经变得越来越少,以至于在这年的春天,他们并没有依靠抢劫得到足够的物资不说,那些在冬天被冻死又在春天集体腐烂的尸体,还给他们带来了一场瘟疫。

席卷了整个草原的瘟疫,让那些幸存的牛羊又死了十之八九,以至于在草原上出现了人比羊贱的情况,饿死了无数人。

这对生活在草原上的人来说,是一场巨大的灾难,不过,乱世出英雄,在这个时候,有一个年轻的部落首领站了出来,他强横地带领着手下的部队收服了好多小部落,联合了几个大部落,然后就提出他们可以南下去抢劫殷朝的食物来养活自己。

他给了所有人一个希望,将人心凝聚了起来,最后挥军南下。

殷朝边关的将领和守军,以往看到游牧民族进攻,都会选择大门紧闭过自己的日子,却从不会跟对方战斗,这次的做法也一样,而那些游牧民族,对他们来说更重要的是能吃饱肚子活下去,因此也不管这些守军,直接绕过他们,就去了他们以往抢劫的时候不曾去过的地方,还在很短的时间里就攻占了几座城市,得到了大批的物资,而到了这个时候,殷朝朝廷的人,才终于得到了消息。

德明帝是个不管事的,对他来说,修仙可比治理国家来的重要多了,而且游牧民族时不时地就会来几趟,他也已经习惯了,因此对这事并不是特别在意,幸好,朝廷的官员还是不想亡国的,所以他们所有人聚在了一起,开始商量是该战还是该和。

国库里面根本没钱,兵器都绣了,记载在册有那么多的士兵,但事实上真的能上战场的最多一半,而且现在殷朝粮价极高,于是那么大的一个国家,竟然连粮草都凑不齐…

那些官员争了好几天,最后,等一个城市因为进行了反抗而被屠城的消息传来以后,主战的呼声,瞬间就消失不见了。

幸好,游牧民族的那些人也需要修生养息,更需要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统一,于是,对方同意了和谈,并且狮子大开口要了无数的东西,最后,他们就带着抢到的粮食、抢到的女人还有殷朝赔偿给他们的牛羊,浩浩荡荡地回去了。只留下了破败的城池和满地血腥。

赵晴终于从江南赶到北方战区的时候,看到的就是满目疮痍,而始作俑者,则刚刚撤离。

“姐姐,那些人为什么不打仗?”赵阳开口问道,他年轻气盛,之前雪灾时县衙的人毫无作为都给他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现在看到那些侵略者竟然在自己的国家烧杀抢掠了一番以后还拿着朝廷送的东西走了,又哪里接受的了?

“因为那些官员不想改变现在的生活。”赵晴开口,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没错,这次那些游牧民族来势汹汹,但事实上,因为之前的雪灾和瘟疫,他们能凭借的也就是一股气而已,而这股气,在他们打下了几个县城,得到了足够的粮食补给以后就泄的差不多了。

而且,对方那结盟似的统一更是非常的不牢靠,如果殷朝那个时候选择战斗的话,就算会杀敌八百自损一千,但至少能将这些人赶出去,不给他们修生养息的机会,让他们无力再进攻殷朝。

可是,朝廷偏偏就选择了和谈。

按照得到的情报来看,那些带着无数战利品离开的人里,是有着一个野心勃勃的家伙存在的,而一旦给了对方修生养息的机会,让对方聚拢起了强大的军队,那么,他有可能不觊觎殷朝这个富饶但是好欺负的国家吗?

赵晴想了想,然后就看向了赵阳,让他分别站在朝廷大臣和那些游牧民族的立场上去想这件事,接着又问了对方的看法,最后,才把自己的想法说了。

赵阳岁数并不大,但见识不小,又有赵晴在旁边指点,因此很快就弄明白了这件事,本来义愤填膺的他,最后沉默了下来:“姐,我们能帮帮这里的人吗?”

如今的北方经历过一场浩劫,几乎所有县城都被毁了,人们的粮食被抢掠一空,年轻的女人也都被抢走,甚至很多壮年男子,都成了对方的奴隶,在他们的鞭子下,帮着对方将自己的粮食和女人送去关外。

最后剩下来的大多都是老人孩子,如今已经入秋,地里的粮食却全被牛马给啃干净了,他们收获不到粮食,接下来却还有一个冬天要过…

南方的雪灾让赵阳见识了人命的不值钱,而现在这一切,却比那场雪灾来的重要多了。赵晴想了想,然后看向了弟弟:“阳儿,我们当然可以去救这里的人,但是,你打算怎么救?”

赵阳一愣,他知道去年丰收的时候,赵晴是囤积了很多粮食的,也知道赵晴能跟德明帝联系上,总觉得对方应该可以拿出足够的粮食来救人,但具体要怎么救,他还真没想过。

迟疑了好一会儿,赵阳才道:“姐姐,向人求救不如自救?我要想办法救活他们,但也不能让他们只知道被动地等待救援,是吗?”

“你想出一个具体的方法来吧。”赵晴开口,她以前也处理过几次类似的情况,知道现在应该怎么做,但她迟早要离开这个世界,所以还不如就早早地开始培养赵阳。

而且,小时候的赵阳也许只想好好读书考个状元,但是痴傻过两年,又被她教育了几年的赵阳,眼界当然不会这么小。

赵阳将他们拥有的资源全都列了出来,给赵晴过目以后,就划去了不能用的,然后,他又花两天的时间,跟英儿一起实地考察,然后想出了一个具体的方案。

赵阳的打算,是让赵晴得到德明帝的允许,然后这些流离失所的人去修筑城墙,去修路开河,并以此得到食物,当然,太小的孩子和太老的老人,就要用另一套救助方案了。

看到这个方案,赵晴很快就点了头,赵阳做的,已经比她想象中好了太多了。

朝廷并不允许私自救人,可偏偏,他们在“和谈”以后,已经拿不出钱来救助这些人了,甚至连新的官员,短时间里都没有派来,几乎就是准备让那些家破的人亡的人自生自灭了。

有人对此很不忍,上书德明帝,但德明帝一转手,就将这事全权交给了两个丞相处理,而两个丞相互不相让各有主意,一时间也没个定论。

就在这个时候,消失了一年多的安三成回到了京城,他去见了德明帝,献上了一枚自己花了一年时间炼制的仙丹以后,就告诉对方,修仙也是要有功德的,德明帝虽然不见得能修的长生不老,但若是真有大功德,定然能多活百年。

殷朝的皇帝大多只活到五十来岁,德明帝就已经快到这个岁数了,能多活一些的诱惑可想而知,于是,对之前的战事都不怎么关心的他,如今却马上追问了起来。

安三成当即表示,他看过了殷朝的地形,只要能在北方卧龙之地凿出一条连通南北的卧龙河,然后再开凿九曲十八弯的水渠,那么必然就能得到大功德,气运加身。

听到安三成的话,德明帝沉默了,他纵然不怎么管事,也知道要开凿运河的艰难,也知道这注定了会劳民伤财,就算他同意了,但是手下的大臣却绝不会同意。

“陛下,您完全可以换个说法跟那些大臣交代,”安三成摸着胡子开口,“如今那些大臣不是都在烦恼那些流民的安排吗?我看,陛下倒是可以下旨让那些流民来干活,说是以工代赈,而需要给那些流民的粮食,也可以想办法让别人来付。”

德明帝眼睛一亮,马上就想到如果真的按照安三成说的来做,那么对他也就有着巨大的好处了——最后大功德能成不说,他应该还能有个好名声!“那些大户手里应该是有粮的,只是他们又怎么会愿意拿出来?”

“陛下可以弄些无权但有名的虚职卖了,再在京城刻一个功德碑,捐粮之人,就能记在功德碑上,流芳百世。”安三成开口,其实卖官鬻爵之类的事情,在殷朝早就有了,不过如果真的卖了有实权的官职,最后害苦的还是百姓,因此他并不赞同,而那些只有名头好听的虚职就不一样了,至于功德碑…那只要竖起个石碑,就更省钱了。

“功德碑?”德明帝眼睛一亮。

“功德碑的上方,当然要先留下历代帝王的名号,下面给陛下垫脚的位置,才能拿来卖。”安三成开口,又道:“陛下,我此次前来,从南方带来了一块天石,自带仙气,正好能用来当功德碑。”

“有劳仙师了!”德明帝马上开口,然后就跟着安三成去看了那块巨石。

这块巨石其实是上好的汉白玉,基本没有瑕疵,却足足有三十米高,方形的底座的长宽也有近十米,而这块石头,是赵晴找了人在一个石山上凿出来,然后用乾坤袋装了带来的京城的。

如今,这么巨大的一块石头突然出现在京城,出现在皇宫附近,本身就是一个神迹。

“好石头!”德明帝开口,这块石头上小下粗,磨得异常光滑,看起来就像是一块温润的玉石,怪不得仙师会说是它自带仙气,而且,仙师的手段着实了得,他专门让人去问了,可竟然没人知道这块石头是什么时候出现在这里的。

德明帝一边啧啧称奇,一边绕着石头走了一圈,突然却停下了脚步:“仙师,这?”在这块巨石上,两个手印异常明显,可是,又有谁能在一块石头上留下手印?

“惭愧啊惭愧,我当初搬运之时没有控制好力道,以至于留下了这么一个瑕疵。”安三成开口,然后看了一眼那几个跟着德明帝的道士和太监。

“竟然是仙师的手印!仙师竟然能在石头上刻下手印?”德明帝一脸的不可置信。

“自然可以。到时候,我会亲手为陛下写下名字,至于那些捐粮之人,我的弟子也会亲手为他们写下名字。”安三成开口,在摸了摸旁边的一块方形石板以后,突然就伸手在上面写下了“仙福永享,寿与天齐”八个字,然后送给了德明帝:“愿陛下万寿无疆。”

德明帝碰到那坚硬的石板,发现自己用刀子刻划都只能留下一道白印以后,再无一丝怀疑,然后全盘同意了安三成的计划,而这块功德碑的神奇之处,也飞快地传了出去…

功德碑就立在宫门不远处,那是安三成选定的位置,在功德碑的上方,刻下的是殷朝历任皇帝的名号,而这些名字,竟然都闪着幽幽蓝光。

一时之间,为了能在功德碑上留下名字,捐粮的人前仆后继,而他们的名字,则会在每月十五统一被刻在石碑上,并且,同样能在夜间闪现幽幽蓝光。

很多人觉得功德碑是神迹,赵晴却知道,这不过是一些荧光粉罢了,至于她能在一块石头上用手指写字,靠的则是化石粉。

在现代,赵晴看过一部叫《射雕英雄传》的小说,那里就有人用到了化石粉,而她如今,也配置出了这种药,并且用上了。

源源不断的粮食运去了灾区,随同而去的,还有一个代表着德明帝的皇子——有这样一个人坐镇,很多事情就好办多了,而且,鉴于安三成这次特地选了一个最不会做事的皇子,因此也不用担心对方会插手他们要做的事情。

殷朝的北面,水里系统并不完善,所以种地完全是靠天气的,交通也不便利,正是这样,赵晴才会想要开凿河道沟渠,至于赵阳说过的修建城墙还有修路,这倒还是次要的。

要知道,只要有了连通南北的河流,那么运送物资什么的就快多了,而且,那些游牧民族不通水性。

  如果觉得穿越之复仇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决绝小说全集穿越之复仇超度BOSS作死指南陶华,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