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满座衣冠胜雪作品凤舞兰陵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顾欢没有下马,而是向山下看了一眼,随即对段韶说:“义父,我去助王爷一臂之力。”

段韶闻言,也看向洛阳城外。

只见身穿银甲的高肃只带了区区数百人便杀进了敌人的重围之中,正全力向洛阳的金墉城前进。敌人如潮水般向他涌过去,刀光霍霍,枪如林,箭如雨。高肃运刀如风,如出闸猛虎,挡开箭矢,斩断刀枪,将敌人一拨又一拨地斩于马旁身前,犹如割草一般。

段韶立刻说:“好,欢儿,给你三百人,务必要保护王爷安全。”并随即对自己身后的亲后下令,要他们跟随顾欢前去支援兰陵郡王。

“遵命。”顾欢一马当先,从山上直扑下去,如一支尖刀,突然插进敌阵中。

———————————————————————————————

注:金墉城,为曹魏明帝所筑。《水经注》称:“谷水又东经金墉城北,魏明帝于洛阳城北角筑之,谓之金墉城。”

第4章

因为金墉城的重要,围困这里的周军也是最精锐的部分,但比起突厥的虎狼之师来,他们的战斗力远远不如。

早在六年以前,顾欢便以齐国为自己的国,顾家为自己的家了,突厥也好,周军也罢,对她来说,都是侵略者,他们践踏别国的土地,一路烧杀,使万千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对于这些人,她下起手来绝对毫不留情,不会有半点犹豫。

她用的日月双刀是顾显特意请有名的铸造师做的,轻而结实,刃口非常锋利。平时上阵时,她都是双手握柄,用耀日火焰刀,如果是近身格斗或下马步战,才会抽出腰间挂的短刃辉月绣鸾刀。

此时此刻,高肃已经势如破竹,杀进敌阵纵深。周军前仆后继,不断向他包围过去。

顾欢自侧翼突入,如一股狂飙,奋力向前突进,打算与他会合。她身后跟着的百名亲兵都是久经战阵的精锐,这时以她为锋刃,在她身后排成楔形阵式,向前奋勇冲杀。

周军本来想全力对付高肃那一支齐军,没料到旁边又会杀进来一彪人马,而且个个如狼似虎,当者披靡,顿时有点顾此失彼。有的人继续向高肃那边冲去,有的人则停下脚步,回身应战,阵型很快便大乱。

高肃马上感觉到敌人的混乱,立刻急催胯下战马,手中长刀如电,上下翻飞,迅速撕开缺口,向金墉城下突进。

将到城边时,高肃率领的五百人只剩下三百多,而顾欢带来的一百亲兵还余八十多人。这时,高肃才转头看向侧翼的另一支友军。

一看那浑身浴血,率先冲过来的竟是段韶身边的那名小将,他不免有些意外,却十分赞赏。看准了他们的来势,他往横里冲了一段距离,与那个少年合兵一处。

顾欢的精神更加振奋,与他并肩杀敌,终于突破周军重围,冲到金墉城下。

城上的守军一直密切注视着他们,却没有贸然开城杀出,惟恐中计,被敌人破城。这里的守将张子达已闻讯赶到这里,朝城下看着,一时看不清为首将领的面目,便不敢下令救援。

这时,顾欢与高肃已到达城下,周军从四面八方一齐涌来,他们这四百余人结阵抵挡,苦苦支撑,却得不到城头上齐军的支撑,形势渐渐危殆。

高肃见状,很快便明白过来。他对顾欢说:“你先抵挡片刻,我去去就来。”

顾欢道:“好。”同时挥刀斜劈,将一个举枪扑上来的周兵砍翻在地。

高肃赞了一声:“好刀法。”随即拨转马头,面向金墉城上,取下了头上的盔胄,露出自己的面容。

顾欢在他转身时,便猛地想起他要做什么,百忙中回过头去,正好看见这美丽的一幕。

朝阳已升上天空,向大地洒下万道金辉,高肃身上的银色铠甲亮得耀眼,其上溅到的点点鲜血就如雪地中的红梅,有种妖娆的美感。他取下头盔,仰起脸来,阳光照着他绝世的容颜,让所有看见的人都禁不住屏住了呼吸。

这一刻,顾欢的心弦忽然一阵震颤。在她心里,曾经对这一幕想象过千百次,而真正亲眼目睹时,却仍然不受控制,猛然对他兴起了倾慕之情。

高肃朗声道:“我是兰陵高长恭,城上是谁?”

城上的齐军大声欢呼起来,守将大声回答:“末将张子达。”随即命令立刻从城头绾下长绳。

弓手们沿绳而下,连珠箭发,阻住了周围敌军的攻势。

张子达遂下令打开城门,全军杀出。

城中的守军被困一个半月,早就憋得狠了,这时见兰陵王爷亲自率数百人突破敌军重围,更是军心大振,犹如出闸猛虎般冲出城来。他们齐声呐喊着,直向周军扑去。

高肃与顾欢也返身杀出。

这时的战场形势大变,他们已是游刃有余,高肃便一边杀敌一边问道:“小兄弟,你叫什么?”早前段韶似乎叫过这个少年的名字,可他根本没留意。

顾欢运刀如风,连杀数敌,这才说:“信阳顾欢。”

高肃猛然想起,便道:“段大人帐下有一大将,骁勇善战,也是信阳人,叫顾显,你认识吗?”

“正是家父。”顾欢转头一笑,自豪地说。

“好,果然是将门虎子,名下无虚。”高肃也笑了。“我听说,当年顾将军身陷突厥阵中,他的孩子刚满十四岁,便率领百余亲兵杀进突厥重围,救出父亲,又与父亲并肩作战,将突厥逐出塞外。那孩子就是你吧?”

“那个…是我,不过…也没那么厉害啦。”顾欢没想到这事能传那么远,一时猝不及防,倒有点不好意思。“当时只是情急之下,也没想那么多,就杀进去了。”

“嗯,初生牛犊不怕虎啊。”高肃赞赏地大笑,手中的刀始终未停。他的刀法比顾欢更精湛,大开大阖,气势磅礴,敌人往往一招都挡不住,便倒在他的刀下。

这时,顾欢和他都有余裕进行观察,不再像刚才那样见招拆招,见人杀人,而是专门杀向敌人的将领,以使周军彻底失去指挥。

很快,围困金墉城的周军便节节败退,终于大溃。

与此同时,段韶在北邙山中指挥着万余精兵将敌人拖得疲惫不堪,遂回身杀出,将周军打得大败,逃跑时更有无数人跌落山崖,死伤大半。

围困洛阳的周军见到大批败军从邙山和金墉城下涌来,顿时大为恐慌,也不知齐军来了多少援兵,遂无心恋战,全部撤围,逃命而去。从邙山到谷水三十里地,满山遍野,全是周军丢弃的物资。

高肃与段韶收兵打扫战场,斛律光则率军追击敌人。周军抵挡不住,连日连夜溃逃,很快便全部撤出齐国境内。

这一仗齐军大获全胜,洛阳更是满城传颂兰陵王仅带五百人便杀进周军重围的英雄事迹,以及在城下脱去盔胄,显露于人前的绝代风华。

不过,这些颂扬暂时还未传到高肃的耳朵时,他与顾欢并辔而行,从太和谷回转洛阳。这时战事已毕,两人从容不迫,缓缓而去,不时闲聊几句。

顾欢也已取下头盔,露出小小的精致的脸来。有高肃的美丽容貌在一旁衬着,她原本称得上清秀的脸现在反而显得英武,再加上她穿着男装铠甲,束的发也是男式,高肃根本没有怀疑过她的性别。

今天这一仗,齐军人人觉得痛快,高肃也是心情舒畅,一边信马由缰一边笑道:“小兄弟,你我今日并肩作战,长恭与你可谓一见如故。得你不畏凶险,前来支援,长恭更是心存感激。以后有暇,欢迎兄弟来兰陵做客,长恭定倒履相迎,与兄弟把酒言欢。”

顾欢听他这么一说,心中暗喜,豪气顿生,冲他一抱拳,粗声粗气地说:“既得王爷错爱,小弟定会前来叨扰。”

“好。”高肃抱拳还礼,笑道。“兰陵景色秀美,人杰地灵,兄弟定会喜欢。”

“听王爷这一说,小弟恨不得插翅飞去。”顾欢放松下来,又恢复了笑嘻嘻的可爱模样。

高肃便向她介绍起了兰陵郡的情况,顾欢很认真地倾听,不时发问,看得出是真感兴趣,让高肃很是喜欢。

两人边走边聊,很快便回到洛阳。

齐国皇帝高湛的大驾已进入洛阳城中,段韶分出重兵保护,又派人去了解各地战况,同时安抚洛阳城中的军民,一切都进行得井井有条。

顾欢与高肃杀入重围,在金墉城下并肩作战的事情,他已尽皆知晓,心里也很高兴。到得晚上,他忙完公事,便将顾欢叫到自己的房间里,与她一起喝茶,大大地夸奖了一番,笑道:“你父亲要是知道了,肯定高兴得不得了。生女当如小顾欢,我这话真是一点也没说错。”

在这位智勇双全,人品修养俱佳的一代名将面前,顾欢不会有丝毫的自满情绪。她有些不好意思地说:“义父,别人夸我,我也就听着了,可你就别夸我了。比起你来,我差得远呢,还得多多学习。”

“你能这样想,我更高兴。”段韶端起茶盏,喝了一口清茶,惬意地笑道。“欢儿,有件事,我想和你商量一下。”

“好。”顾欢立刻点头。

段韶想了一下,委婉地说:“欢儿,你父亲与你母亲感情甚笃,当年你母亲生你时难产去世,你父亲十分难过,大病一场。那时,他也不过才二十岁,年纪尚轻,却已在军中崭露头角。从那之后,有不少人跟他提亲,他都怕续弦待你不好,没有答应。如今,你已成人,你父亲正当壮年,还是应该再续一门亲事。你觉得呢?”

“嗯,应该。”顾欢认真地点头。“我不反对。”

“我就知道,欢儿最通情达理了。”段韶微微一笑。“去年,突厥南侵,对长城脚下的几个村子烧杀抢掠,你父亲率军前去救援,大败突厥,并亲手在突厥人的刀下救出一位姑娘。这位女子出自鲜卑慕容,模样俊俏,性情温柔,对你父亲一见钟情,定要以身相许。你父亲本来是一直拒绝的,可她对你父亲一往情深,坚定不移,终于打动了他的心。那姑娘我也见过几次,确实不错,堪为你父亲的良配。欢儿,你父亲怕你不能接受她,所以托我来告诉你,看你意下如何?如果你同意他再娶,他们便打算在正月十五元宵节的时候成亲。如果你不同意,他便回绝那姑娘,也免得误了人家的终身。”

顾欢听了,只觉得心里暖融融的。作为父亲,顾显对她真是慈爱有加,更是全心全意。在前世,她从没有享受到如此浓烈醇厚的关爱,这也是她当年奋不顾身,冲进突厥重围去救他的原因。等到段韶讲完,她立刻说:“义父,请你转告父亲,我完全同意他的任何决定。我会尊敬继母,更会像过去那样爱戴他。我希望他能幸福,还有,再给我生几个弟妹。”

“好。”段韶高兴地点头。“欢儿,你真是个好孩子。”

顾欢开心地笑了。喝了一口茶,她忽然想起白天的事,随口便道:“义父,兰陵王邀请我去他那里玩,我想去,可以吗?”

“当然可以。”段韶慈祥地笑了。沉吟片刻,他还是说了出来。“欢儿,郡王爷已经订亲了,新娘是荥阳郑氏,因为年纪尚幼,暂未成亲。”

“哦。”顾欢心里一沉,不由得暗自叹了口气。

段韶敏锐地感觉到了她脸上神情的变化,便轻描淡写地说:“荥阳郑氏是四大名门之一,这门亲事是不可能退的。再说,长恭这孩子生性纯善,既定了亲,也就不会做负心背信之人。”

“我明白。”顾欢收拾心情,对他笑了笑。“义父,我都明白。我只是想去兰陵看看。他说那边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很让人向往。”

“是啊,那里很美。长恭虽年轻,军功却不小,当今皇上便把那里封给了他。”段韶微笑着说。“你去散散心也好。这些年,你都在军中,练武,打仗,普通女孩子的生活都没过上,实在委屈你了。”

“不,不委屈,我喜欢那样的生活。”顾欢赶紧说明,脸上满是笑容。“父亲不是要成亲吗?我先回去,帮父亲筹办婚礼。等他们完婚以后,我再去兰陵,这样可好?”

“很好。”段韶见她把父亲放在首位,心里更加高兴。百善孝为先,顾欢对父亲的孝顺是很让人赞赏的。

几天后,齐国皇帝高湛在洛阳大行封赏,顾欢因功被封为定远将军,一跃而为正五品上的少年将领。

之后,她与高肃约定,来年春天定赴兰陵,然后便与他分手,回到晋阳。

除夕很快来临,接着便是正月十五,顾欢忙得马不停蹄,帮父亲筹备诸项事宜,迎娶新娘。

连续几天都是大雪纷飞,庭院中却是红梅吐蕊,腊梅飘香。

顾欢偶尔路过看到,都会伫足观赏,心里不免会去计算时间。

冬天就要过去,春天就快来了吧。

第5章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定远将军顾欢接到军令,命她即赴兰陵郡,向郡王高肃报到,听候调遣。

顾欢开心地蹦了起来,随即开始收拾东西,一边打包袱一边哼歌。

他父亲顾显笑吟吟地走了进来。

正当新婚燕尔,他现在是容光焕发,本就英气勃勃的模样更显年轻,顾欢抬头看了一眼,随口便说:“爹,人家都说你是我兄长,根本不像我父亲。”

“胡说八道。”顾显对这个女儿时常出语惊人的习性是一点办法也没有,只得顾左右而言他。“你怎么想起要调往兰陵郡?在你义父这里不好吗?”

“当然好啊,我没说不好。”顾欢放下手里的东西,过去坐到帅哥父亲身边,撒赖地说。“我只是想去兰陵郡玩一段时间,可义父说我现在是朝廷命官,不得轻易离开驻防之地。他就去信与王爷商量了一下,把我暂时调过去。等我玩够了,想回来了,他们再调就是了。”

“你这孩子。”顾显啼笑皆非。“什么事都不着紧,都看得那么容易。”

“本来就不难嘛。”顾欢得意地一仰脸,两只胳膊紧紧搂住父亲的手臂,笑嘻嘻地问。“爹,新婚生活可好?”

顾显其实才三十六岁,却常常被这十六岁的女儿整得无可奈何,这时听她口无遮拦,居然问出这种话来,再是身经百战的勇将,也不由得红了脸。他伸指弹了一下她的额头,轻轻叹了口气:“你啊,在这里谁都让着你,惯得你无法无天。现在既是要去兰陵郡赴任,言行之间须得注意,不可再信口胡说,听见没有?”

“嗯,我明白。”顾欢乖巧地点头。“爹,你就放心吧。”

顾显又长叹一声:“怎么放心得下?你还这么小。”

“不小了。”顾欢嬉皮笑脸地说。“我已经长大了。”

顾显爱怜地抚了抚她那酷似亡妻的小脸,犹豫了一下,低低地道:“兰陵王爷骁勇善战,你跟他多学习学习,自然是好的。不过,他是皇室宗亲,皇上…对他…虽然赞赏,却也是有些…忌惮的。欢儿,你要当心,别跟王爷走得太近,对你不好。你记着爹这番话,却不可跟任何人提起,切记,切记。”

顾欢收起了满不在乎的神情,郑重地点头:“爹,我懂你的意思。你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

“那就好。”顾显暂且放下心来,抬手搂住她的肩,亲切地说。“欢儿今年十六了,照理说应该订亲了,不过,你要自己找寻喜欢的人,爹也就不勉强你。给你两年时间,好好看看,喜欢哪家少年郎,爹就把你许给他,好吗?等你到了十八岁,也该嫁人了。”

“不嫁。”顾欢再度耍赖。“十八岁又不大,我不要那么早嫁人。”

“十八岁怎么还不大?好多人都当母亲了。”顾显搂着心爱的女儿,抬眼看向窗外的绿树鲜花,神情间无限惆怅。“你母亲就是十八岁时生的你…”

顾欢知道他想起了因难产而去世的亡妻,也知他为了爱妻而独身十六年,从二十岁到三十六岁,那是一个人最黄金的年华,他却无怨无悔地为了心里的一份怀念而守身如玉,将全部的爱都给了原本痴傻的女儿。顾欢虽然是灵魂半途而入,却也为他的这份情意而深深感动,心甘情愿地将他当作自己的父亲。久而久之,这份父女之爱深入骨髓,对她来说,向这个年轻的父亲撒娇耍赖,已经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看到顾显流露出怅然的神情,她连忙抱住他的腰,倚进他的怀里,温柔地安慰道:“爹,你为娘守了这么久,做得实在够好了。你对女儿也这么好。娘在天有灵,也是希望你幸福的。你现在过得开开心心的,再生下几个弟弟妹妹,娘也会感到安慰的。”

顾显听了女儿的话,心里的悲伤立刻淡去,十分欣慰地笑了:“你是个好孩子。芸儿本来怕你不接受她,一直忐忑不安,谁知你待她如此亲厚,还亲自操持婚礼,这让她非常高兴,也很感激你。欢儿,爹也感谢你,你在战阵上不顾生死救过爹,现在又对爹再娶的事这么支持,爹有你这样的女儿,这一生真是福气。”

“爹,你怎么忽然跟女儿客气起来?”顾欢抬头看着他,故作惊诧。“这是要跟我闹生分吗?”

“怎么会?”顾显忍不住笑出声来。“你确实很让为父感到骄傲。我听你义父说过了,这次洛阳大战,如果不是你率领百名亲兵从侧翼杀入敌阵,吸引了敌人的注意,使敌阵大乱,兰陵王也不会那么容易冲到金墉城下。现在,举国上下都传颂着兰陵王的骁勇,却没人提过你,你却不急不躁,一点也没对别人说起自己的事,小小年纪,这么沉得住气,不抢功不争名,为父感到很欣慰。你义父也一直夸你,说你很有魏晋名士的风骨,十分难得。”

顾欢被他赞得眉开眼笑,却道:“功名有什么?我又不热衷,也没想过要封公封侯,得封这个将军都很意外,我是很满足啦。”

“嗯,这样就很好了。”顾显满意地轻抚她的秀发,微笑着说。“不过,既封了将军,你也会有自己的军队要指挥,平时更要训练和约束,治军与打仗是不同的,你千万不可轻忽。既然开始拿朝廷的俸禄,就要为国分忧,不可懈怠。”

顾欢顿时皱起了眉:“还要带兵啊?可不可以不带?我还小,先学习学习再带吧。”

顾显被她逗得直乐,却不忍令她为难,便点了点头:“我已经跟你义父商议过了。他会修书一封,你带给王爷,先不分兵给你,等你到了十八岁,再带兵不迟。你就先在他帐下参赞军机,跟着他学习学习吧。”

“太好了。”顾欢立刻眉飞色舞。“爹,谢谢你。”

“这孩子。”顾显看着女儿一脸快乐,也很开心。“你去了以后,若有什么事,立刻给爹写信,不许自己扛着,听见没有?”

“听见了。”顾欢愉快地直点头。

这一日如往日一样,父女俩其乐融融,而嫁过来不久的慕容芸看着他们,也笑容不断。

顾显在家中一向温和,凡事都由妻女安排,并无异议。慕容芸年轻美丽,性情温婉,将他照顾得无微不至。两人夫唱妇随,十分恩爱。顾欢在一旁看着,感觉很放心。

她收拾好东西,带上父亲给的银子和段韶写给高肃的信,身后跟着一个女扮男装的丫鬟和一个小厮,外加二十个亲兵,便骑着马上路了。

这一日阳光明媚,春风和煦,黄河边杨柳依依,顾显和段韶一直将顾欢送到河边,又沿着河岸走了很久,这才与她挥手作别。

到了分别的时候,顾欢便有些舍不得,骑着马徘徊不已,一步三回头。

到底还是孩子。段韶和顾显都不由得叹气,却强作笑颜,挥手示意她“走吧”。

顾欢终于一咬牙,策马离去。

待到渡过黄河,想到即将见到那个美丽英武的年轻男子,这才高兴起来。这一路,春风得意马蹄急,她走得很快。半个月后,她便来到位于齐国东南部的兰陵郡。

第6章

西晋时,从东海郡分出一部分,设置了兰陵郡,郡治所在地是丞县,即现代的山东省枣庄市峄城镇。

在前世,由于工作的原因,顾欢曾经到这里考察过抱犊崮国家森林公园。如今,她回到千年前的时代,只觉得空气更加纯净,山更青,水更秀,风景更美丽,让人心旷神怡。

远远地看着丞县的城墙,顾欢开心地笑了。

这里处于齐国腹地,一向和平安宁,民风纯朴,经济富裕,高肃被封在这里,足以说明他往日那些战功有多么辉煌。

顾欢身边的贴身丫鬟叫秋燕,与小厮春喜都只有十七岁,是同乡,在六岁时同时被卖进顾府,专门服侍顾家小姐,至今已有十年。顾欢从痴傻状态中清醒过来后,对他们相当亲厚,从来不摆主人架子,他们对这位小姐也非常喜欢,一直照顾得无微不至,对于她敢于上战场且屡立战功都十分佩服。

这时见小姐立马坡上,看着春日阳光下的丞县,都以为她在担心未来的前程,便赶紧去安慰她。

秋燕下了马车,仰头看着顾欢,温柔地说:“小姐…不,小顾将军,听说郡王长得很美,人也好,应该不会刁难你的。”

春喜也使劲点头:“是啊,我也听说兰陵王爷待下属特别好,就是有一瓜一果,都会与自己的士兵分享,行军时和他们一样风餐露宿,打仗时总会身先士卒,如果有将士受伤,他一打完仗就会亲自去看望,是位非常好的将军,非常好的王爷。”

顾欢知道他们想错了,却也不去纠正,只是低头笑道:“我知道,我不担心,你们也别瞎操心了,赶快上车吧,我们要进城了。”

秋燕答应一声,便回身上了马车,春喜随后坐到车辕上。

顾欢催动爱马“闪电”,一溜小跑地进了丞县城门。守城的兵卒见是一位五品的将军,立刻立正。顾欢向他们探听了郡王府的位置,便策马直奔过去。

城里十分繁华,商贾云集,路上行人如织,身上的衣饰看上去都不错。柔软的风自汴水吹来,带着轻盈的柳絮杨花,使满城春色如诗如画。放眼看去,似乎人人都在微笑。

顾欢怕自己和后面亲兵的马队撞伤人,便放慢了脚步,按辔徐行,一路走一路打量,心里感觉特别愉快,脸上也浮现出淡淡微笑。

这里确实比长城脚下、边塞之地要好多了。

她的亲兵队长不时停下来,向旁边的行人打听王府的位置。城里的人似乎都以这位郡王爷为荣,会友好地为他们指点路径,有的甚至会热情地带着他们走出很长一段距离,再给他们详详细细地说明白继续前进的方向。

顾欢微笑着,侧耳倾听这些普通百姓夸赞自己王爷的那种自豪。他们讲述郡王爷的英雄事迹,有些已经近似神话传说,特别是他仅率五百骑,便突入周军数万大军的重重包围,直抵金墉城下,随即又与城内守军一起杀出,将周兵打得溃不成军,狼狈而逃的这件事,更是说得绘声绘色,眉飞色舞。

顾欢的亲兵里有十来个人是参加过这一战斗的,闻言都忍不住看向顾欢,似乎对这些讲述中根本没提到她的英勇颇有些不满。顾欢却豁达地微微摇头,示意没关系,更不可提起。那些亲兵都很清楚她的性格,便闭口不言,再转念一想,那边毕竟是王爷,是皇帝的侄子,顾欢虽是将门之后,身份到底比不上他尊贵,拿什么跟人家争。这么想着,他们便不再多想了。

王府占地颇广,雕梁画栋,尽显富贵之气,他们刚转进巷口,便看见了高大的门楣和一溜长长的青砖砌成的院墙。

顾欢走到大门前,翻身下马,示意亲兵队长上去递交名帖,请求王爷接见。

两名门人似乎已得了关照,一见名帖上写着“职下定远将军顾欢”,便即笑脸相迎,十分客气,一人热情地将他们迎进门中,一人已飞奔进去禀报。

不到一刻功夫,高肃便亲自迎了出来。

他从议事的正堂里一出来,便看见了顾欢。她身着戎装,却掩不住修长苗条的身段,英气勃勃间仍然洋溢着几分天真的稚气,让人一见便心生好感。她站在那里,悠闲地看着墙里的风景,颇有大将之风。

他疾步过去,笑道:“顾将军,你来得好快。我想着,你怎么也得后天才能到这里,谁知今天就来了。”

顾欢抱拳躬身,恭敬地道:“末将见过王爷。”

高肃走到她面前,抬手托住她的胳膊,亲热地说:“不须多礼,顾将军跋涉千里,一路辛苦,先进去歇歇,喝杯茶,咱们再慢慢说话。”

“末将遵命。”顾欢按着规矩,一丝不苟地答道。

“我这里没那么多礼节。”高肃笑着拍了拍她的肩。“兄弟,咱们有战场上并肩作战的交情,你又是段大人的义女,那咱们就是一家人,在军中虽是上下级,在我府里却不必守那些规矩,随意一些的好。”

“是。”顾欢那双明亮的大眼睛眨了眨,便放下了端着的姿态,笑眯眯地说。“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高肃带着她向里走去,关切地问道:“段大人的身体怎样?令尊新婚不久,你便调到我这里来,他没有不高兴吧?”

“没有。”顾欢闻弦歌而知雅意,马上解释。“调职的事是常有的,那边与突厥毗邻,兵凶战危,我义父有些担心,我爹也觉得我年纪太轻,受封将军,难免名不副实,王爷是我大齐数一数二的名将,我能跟王爷学习一二,也是幸事,所以,他们都赞成我调职。”

“那就好。”高肃点点头,谦逊地道。“要说上阵杀敌的武功,你已尽得令尊真传,我也教不了你什么,大家互相切磋,取长补短吧。至于兵法,你义父才是最出色的,我也在努力向他学习。我听段大人说起过,你聪慧过人,这几年在军中,跟着他学了不少东西。你这次过来,就先留在我这里参赞军务吧,暂时不用带兵。”

“好。”顾欢一听,正中下怀,便从怀里拿出段韶的信,笑着说。“义父也正有此意。”

“是吗?”高肃有些意外,伸手接过信,打开来看了,愉快地道。“段大人的意思跟我的想法一样,我看就这么定了吧。”

“行。”顾欢点点头,眉梢眼角都是笑意。

高肃很喜欢她那种无忧无虑的笑容,却惦记着她远道而来,年纪又小,怕她太过辛苦,便叫来总管,吩咐道:“带顾将军去歇息。”

走了这么远的路,终于面对着心仪的美丽的将军王爷,顾欢觉得完全有必要沐浴更衣,再小睡片刻,这才能够把自己的最佳状态展示在他面前。因此,她没有拒绝高肃的提议,对他抱了抱拳,便跟着总管走了。

第7章

午后,慵懒的阳光映照着大地,绿树苍翠,鲜花缤纷,不时有彩蝶翩翩起舞,鸟儿也在枝头清脆地歌唱。

顾欢穿着男装,后里握着一把折扇,一摇三晃地走过花园小径,往大门口走去。

到达丞县已经有一个月了,她很快就熟悉了公务,成为高肃的得力助手。

经过洛阳大战之后,周国与齐国进了入相持阶段,战事不起,高肃这里便没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处理。他本就有几个幕僚帮忙料理日常事务,顾欢分担的工作并不多。不过,顾欢很快就发现,高肃与这几个幕僚并无私交,除了公务之外从不说其他的,反而跟她在一起的时候还放松些,会天南海北地聊天。

很快,人人便都知晓,新来的这位定远将军很得兰陵王赏识,便都对她另眼相看,或笑脸相迎,或盘算着巴结。顾欢在这里如鱼得水,每日里容光焕发,让高肃看了就忍不住要笑出来。

顾欢年纪虽小,处理公事时却条理清晰,思维敏捷,平时却又颇为孩子气,高肃又早已见识过她在战场上的英勇,对她自然十分欢喜,走到哪儿都愿意带着她。

连着几日都是绵绵细雨,今天终于放晴了,上午处理完公事和军务后,高肃便对顾欢说:“今日是三月三,不少文人士子会在水边作修禊之会,我们也去看看吧。”

“好啊。”顾欢眼前一亮,笑着直点头。

“真是个孩子。”高肃眼里流溢着怜爱之情,很自然地抬起手来,抚了一下她的头。

顾欢仰起脸来,开心地笑出声来。

吃完午膳,她回屋休息了一会儿,便换上外出的便服,一身文士打扮,风度翩翩地走了出来。

高肃已经等在回廊下,见她摇头晃脑地走过来,一副小孩子装大人的模样,忍不住又笑了起来。

他的贴身家人高福是自幼服侍他的,知他一向性子清冷,因相貌出奇美丽,总被人当成女孩,在战阵之上,朝堂之内,甚至家族之中,都屡受轻视,这使他自小便喜欢板着脸,从来不苟言笑。自那位小顾将军来了之后,高肃却一反常态,时常微笑,看上去很开心。这让忠心的高福也非常喜欢这位可爱的少年将军。

顾欢见到高肃的笑脸,顿时心花怒放,刷地打开折扇,摇了两下,做风流公子状,然后又把扇子合上,对着高肃一揖,拿腔拿调地说:“高兄,小弟这厢有礼了。”

高肃被她逗得哈哈大笑,也抱拳还礼:“贤弟,愚兄有礼。”

两人走出大门,骑上自己的马,便往城外的汴水走去。

修禊是古老风俗。殷周以来,巫觋的遗风仍有留传,禊即其一。春日万物生长,易生疾病,于水上洗濯,可防病疗病,并消灾祈福。

东晋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王羲之和谢安、孙绰等名士在山阴的兰亭作修禊之会,即兴写下了许多诗篇,并推举王羲之写一篇序。王羲之遂乘兴作《兰亭集序》,文采灿烂,隽妙雅迪,书法更是劲健飘逸,被后世推为“天下第一行书”,这是历史上最有名的一次修禊之会。

此时距东晋不远,类似的风流逸事更是多得不数胜数,每至春日,总有文人雅士相约在水边作修禊之会,吟诗作赋,把酒临风,不亦快哉。

顾欢长居边塞,时常烽烟四起,从来没有见过这种事情,心里不免十分好奇,不知会遇到什么样的名士,有没有自己曾经在书上看到过的那些人。

走在街上,高肃仍然一如既往地引得万众瞩目,无论男女,都敬他英勇无畏,又爱他相貌柔美。顾欢走在他旁边,就像明月旁边的一颗小星星,基本上被全面忽略。顾欢却很开心,她一向就不喜欢引人注目。

高肃被人看惯了,早就习以为常,视若无睹,这时只与顾欢轻言细语地聊些家常话,从玉兰树开花了到原来那只小白猫似乎长大,开始叫春了。顾欢专注地倾听着,偶尔接上两句,却是伶牙俐齿,妙语连珠,让高肃不由自主地就会笑起来。

很快他们便策马来到水边。两岸已经有不少人在这里洗濯,多是阖家前来,到处都是欢声笑语,一片欢乐景象。

高肃放眼看去,惬意地说:“百姓能够安居乐业,便是我们血战沙场之后的最大安慰。”

“是啊。”顾欢点头。“我们长居塞下,看多了百姓的颠沛流离,最大的心愿也是能让他们过上安宁的日子。”

高肃自然知道他们年年都在浴血奋战,力抗突厥铁骑,这才能够保住齐国的疆土和百姓的生活。他看向顾欢犹带稚气的脸,微笑着说:“你们辛苦了。”

“不辛苦。”顾欢洒脱地轻轻甩着马鞭,感慨地道。“如果有一日天下一统,就不会有这么多战争了。”

高肃沉默了。

此时周国军力大增,突厥更为强盛,而齐国君王不思进取,甚至连一部律法都没有制订过,全凭个人好恶来定罪,地方官吏的任命也不是维才是举,而是由高官显贵大量安置自己的亲友甚至奴仆,因而官场混乱,百姓怨声载道,国力急剧衰退,此消彼长,齐国现在只能苦苦支撑,能保住现在疆土已属不易,哪里还有可能一统天下?

看他的神情不对,顾欢略一思忖,登时明白过来,连忙转移话题,笑着问他:“我们沿着河岸走了好长距离了,还有多久才到啊?”

“哦。”高肃长长地吐了一口气,抬手向前一指。“那边有个望江亭,他们一般都会在那边聚会。”

顾欢便急不可耐地说:“我们跑几步吧。”

“好。”高肃一扬马鞭,在空中挥了一下,却没打在马身上。

他的马已经明白他的心意,立刻四蹄轻扬,冲了出去。

  如果觉得凤舞兰陵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满座衣冠胜雪小说全集凤舞兰陵风起的日子飞翔的痕迹渡尽劫波刀锋3寂静的冬季刀锋2涛生云起刀锋1失落的黎明春风沉醉的晚上传说的年代苍茫时刻背负阳光+星光下+阳光地带公子扶苏,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