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寻找失落的爱情作品凤回巢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染了鲜血的剑刃,在晦暗的天牢里,格外触目惊心。

齐王世子泛着死气的脸孔,格外冰冷。

顾莞宁沉默着注视片刻,脑海中有一刹那的恍惚。

萧睿就这么死了!

前世她领兵夺回京城,一声令下,萧睿死在乱箭之中。这一生,她亲手要了他的命。前后两辈子,他都是死在她的手里

吐蕃国师费力地转头,冲着顾莞宁喊了起来:“杀了我吧!”

“萧睿死了,我也不独活!”

“顾莞宁!你来杀了我!”

吐蕃国师先用吐蕃语嚷了数次,见顾莞宁神色沉凝,以为她没听懂,便又换了大秦语。她音调怪异,说话颠三倒四。

顾莞宁终于看了过来,冷冷说道:“想让本宫亲自动手,你还不配!”

吐蕃国师神色狰狞,口中怒骂声连连。不知从哪儿学来的污言秽语,不堪入耳。

众人面色齐变。

玲珑满面怒容,愤然走上前来:“娘娘,奴婢来动手!”

顾莞宁嗯了一声,将手中的宝剑递给玲珑。

玲珑毫不迟疑地接过宝剑,手起剑落,割断了吐蕃国师的喉咙。

吐蕃国师所有未出口的话,都随喉间的鲜血而断。临死前,犹自瞪着一双眼,仿佛要瞪出眼眶。

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取血

吐蕃国师死不瞑目,目中满是怨毒,扭曲的面容被永远定格。

亲自动手的玲珑,也觉得心中生寒。

顾莞宁毫无异样,目光随意地掠了过去。

生前再厉害的人,死了也只是一具冰冷的尸首罢了。

“徐太医,”顾莞宁张口道:“取心头血之事,就劳烦你了。”

徐沧正色应了下来,见顾莞宁没有离开之意,又低声谏言:“开膛破肚,太过血腥,请娘娘暂时离开。”

顾莞宁却道:“无事,你只管动手。”

此事关乎萧诩性命!徐沧虽然是信任可靠之人,顾莞宁也不想离开半步。便是再血腥,她也要亲眼目睹,方能安心。

徐沧很清楚顾莞宁说一不二的性子,颇有些无奈,也不再多言。拎着药箱上前蹲下,从药箱中取出细长的锋利匕首,一个取血用的器具,还有两个存放鲜血的瓷瓶。

徐沧动作极快,手起刀落,已剖开吐蕃国师的胸膛。浓烈的令人作呕的血腥味迅疾散开

琳琅第一个忍不住,将头扭开。玲珑面色也在泛白,忍了片刻,默默移开目光。穆韬和罗霆倒是分外镇定,各自凝神仔细地看着徐沧的动作。

顾莞宁神色未动,目光一直落在徐沧的手上。

取完吐蕃国师的心头血之后,又轮到齐王世子。

徐沧略有些迟疑地看了顾莞宁一眼。

吐蕃国师也就罢了,齐王世子到底是天家子孙顾莞宁亲手斩杀齐王世子之事,已经够骇人听闻了!再命人开膛破肚取心头血,传出去对顾莞宁的名声极为不利。

“动手!”顾莞宁简短地下令。

徐沧收拾起纷乱的心绪,低声应下,不再迟疑。依样施为,很快取了齐王世子的心头血。

琳琅再也按捺不住,捂着嘴冲到天牢外,哇啦一声吐了出来。

穆韬面色一变,飞一般冲了出去,扶住琳琅:“你怎么样?”

琳琅俏脸苍白,低声道:“刚才胃中作呕,吐了之后便没事了。”不过,她无论如何也没勇气再次踏入天牢。

又过了许久,顾莞宁等人才出了天牢。

徐沧取了血之后,又将两具尸首的胸膛重新缝合,颇耗费时间。

玲珑同样面色苍白,强忍着未吐出来。

徐沧倒有些异样的亢奋和激动,目中光芒连连闪动:“娘娘,微臣这就告退,立刻去配药。”

顾莞宁点了点头:“辛苦徐太医。”

待徐沧离开后,顾莞宁关切地看向琳琅:“你现在可好些了?”

琳琅苦笑一声:“奴婢没用,让娘娘担心了。”

顾莞宁打量琳琅一眼,见她神色还算镇定,便不再多言,转而看向罗霆:“罗大哥,这半年来,辛苦你了。”

“接下来之事,还得劳烦你善后。将他们师徒的尸首各自装棺下葬。”

两人被开膛取血之事,绝不能传出去。一事不烦二主,由罗霆善后最为稳妥。

罗霆毫不迟疑地拱手应下。

顾莞宁心中生出一抹暖意。

这世上,值得她全心信赖的人寥寥无几。罗霆便是其中一个。

“此间事了,罗大哥便回府休息两个月,陪伴父母和娇妻稚儿。”顾莞宁轻声道。

自住进宫中的那一日起,便再未离宫半步。罗霆已有半年没见到家人了。

被顾莞宁这么一说,罗霆顿觉思家心切,笑着点了点头:“多谢娘娘恩典。”

从阴暗的天牢骤然走到明亮的阳光下,顾莞宁双目微微有些刺痛,下意识地闭了闭眼。

之前血腥的一幕在眼前晃动不休。

胃中隐隐有些翻腾。

只是,她素来隐忍自制,便是心中不适,也不愿流露在脸上。

在原地站了片刻,顾莞宁再次睁开眼,对着琳琅玲珑满是关切的脸孔说道:“不用担心,我没事。先回椒房殿。”

琳琅玲珑无奈地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地暗暗叹息。

自家主子什么都好,就是太骄傲太倔强了。

那等场面,谁看了都会觉得不适。便是露出些许软弱,也没什么丢人的。偏偏顾莞宁就是这样的骄傲固执,绝不肯在人前示弱

一路无话。

回了椒房殿后,顾莞宁先沐浴,洗去一身的血腥气。换了干净的衣服,重新梳妆后,顾莞宁气色恢复了红润。

“娘娘,现在可要去福宁殿?”

琳琅和玲珑同样沐浴更衣,此时脸色都比之前好看多了。

顾莞宁点点头:“嗯,现在便过去。”

为了方便照顾萧诩,徐沧钱大夫都住在福宁殿里,慧平大师被接进宫中后,为了掩人耳目,住在别处。不过,此时肯定也被召至福宁殿里。

一盏茶后。

顾莞宁迈步进了福宁殿。

小贵子满面忧色地迎了上来,低声禀报:“启禀皇后娘娘,皇上之前在金銮殿里昏迷了一回。奴才将皇上扶了回来,如今皇上正在床榻上安歇。奴才唯恐太后娘娘忧心,便将此事瞒了下来,没让人送信去慈宁宫。”

又昏迷了?

顾莞宁心里微微一沉。

自慧平大师调整了药方后,萧诩嗜睡的症状大有起色,像这样毫无预兆的昏迷,已经少之又少。

今日吐蕃国师和齐王世子殒命天牢,萧诩竟又昏迷不醒,实在令人无法不生忧

顾莞宁心念电转,脚下却未停,快步进了寝宫。

萧诩面容安详眉间宁静,像是熟睡一般。

顾莞宁坐在床榻边,用力握住萧诩的手,头也不回地吩咐:“让徐沧他们动作快些。”

小贵子应了声是,悄然抬眼看了床榻上不省人事的萧诩一眼,忧心忡忡地退了出去。

等待的时间,总是格外的漫长煎熬。

顾莞宁等的心浮气躁,胸口似有什么东西被堵住一般,呼吸不畅。

身后终于响起了脚步声。

顾莞宁眉头微松,迅疾转过头来。

徐沧亲自端了药来。

药碗里热气腾腾,褐色的汤药明显比平日的色泽更深,细细一闻,便能闻到淡淡的血腥气。

“娘娘,微臣伺候皇上服药。”徐沧神色也比平日肃穆得多。

顾莞宁伸手,接过药碗:“我来喂皇上喝药。”

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服药

顾莞宁的手异常沉稳,并未颤抖。

徐沧目光复杂地看了顾莞宁一眼,不再多言,默默站到了床榻边。

这世上,能令徐沧全心拜服的人极少。萧诩是第一个,顾莞宁便是第二个。

世人对女子多有偏见,以为女子是男子附庸。而顾莞宁,无疑打破了所有世人对女子的固定认知。

她的凌厉,她的坚强,她的狠辣,她的果决,都远胜普通男子。

说句诛心的话,便是天子萧诩,在果决狠辣之处,也不及顾莞宁。

如此强大的女子,又有天下最尊崇的皇后身份,有萧诩全心的信任和支持,锋芒之锐,无人能及。

便拿今日之事来说,换了别的女子,少不得要瞻前顾后犹豫不决。而顾莞宁,从做了决定的那一刻开始,便再未退缩踌躇过。

萧诩还在昏睡。

顾莞宁用勺子舀了汤药,轻轻吹了几口,送到萧诩嘴边。

可惜,萧诩在昏睡中,并未张口。药汁根本无法送入他口中,更遑论咽下了。

顾莞宁略一皱眉,转而自己喝下汤药,在徐沧惊愕的目光中,俯下身子,以唇相渡。带着血腥气的苦涩药汁,从她的口中一点一点地渡入他的口中。

这样的场面,既香艳又撩人。

徐沧一把年纪了,却也未见过这等场景,涨红着脸转过身。

顾莞宁根本未留意到徐沧的反应。在她的眼中,只有自己的夫婿萧诩。

一口接着一口,一碗药便这样喂进了萧诩的口中。

苦涩的余味从舌尖蔓延至舌根。

顾莞宁顾不上回味,用丝帕为萧诩擦拭嘴角,然后抬头问徐沧:“徐沧,他什么时候能醒?”

徐沧很老实地答道:“这个微臣也不清楚。”

前所未见的病症,以人心头血为引熬制出的汤药,谁也不知药效到底如何。

顾莞宁默然片刻,才道:“你和我一起在这儿守着。”

徐沧点点头。

萧诩一时未醒,身边便离不得人。他自是要留下。

萧诩真实的病症,一直对外隐瞒。知情的人极少,便连闵太后,至今也被瞒在鼓里。

半个时辰后。

躺在床榻上的萧诩并无醒来的迹象,甚至睡得更沉了。

徐沧为萧诩诊脉,忍不住说道:“真是奇怪!皇上的脉搏沉稳有力,应该是醒来之兆。为何一直没醒?”

顾莞宁眉间微蹙,口中却道:“稍等片刻,或许很快就醒了。”

除了等待,显然也没更好的办法。

徐沧点头应了一声。

就在此刻,门忽地被敲了几声。

寂静无声中,骤然响起的敲门声令人猝不及防。徐沧一惊,反射性地看向顾莞宁。

顾莞宁迅速皱眉,很快又平复,扬声问道:“是谁?”

小贵子的声音在门外响起:“启禀娘娘,太后娘娘来了。”

闵太后怎么会忽然来了?!

顾莞宁又皱了皱眉,却不得不起身出去相迎:“徐沧,你在这儿守着皇上。若有任何异动,立刻让人禀报本宫。”

徐沧沉声领命。

顾莞宁缓步走出寝室,未等到正殿,就见闵太后已经笑着来了。

“莞宁!”闵太后被蒙在鼓里,对一切茫然不知,兀自笑道:“你怎么白日也在福宁殿?早知你要来,哀家便和你结伴而行了。”

短短片刻,顾莞宁已调整了面部表情,露出和平日无异的微笑:“母后今日怎么忽然过来了?”

闵太后笑道:“阿诩整日忙碌,哀家已有几日没见他了。今日闲着无事,便过来看看他。没想到,你也在这儿。今日中午,我们婆媳两个就在福宁殿里陪皇上一起用午膳。”

一边说着,一边挽起顾莞宁的手往里走。

顾莞宁按住闵太后的手,歉然说道:“皇上这几日因国事操劳,刚睡下不久。不如母后改日再来吧!也免得扰了皇上安寝。”

在闵太后心中,什么都不及儿子休息重要。听顾莞宁这么一说,闵太后立刻改了口:“既是如此,我明日再来。”

然后又殷切叮嘱:“你也早些回椒房殿。”

顾莞宁含笑应了。

送走闵太后,顾莞宁眼里的笑意也迅速退散。

谁也不是天生爱说谎的人。欺瞒一个满心装着自己儿子的母亲,不是什么好受的滋味。只是,比起这些微的愧疚,她更不愿闵太后成日烦心忧思过度。

这沉重的一切,就让她来背负吧!

午膳时,阿娇姐弟四人来了福宁殿。

姐弟四个早已习惯每日和顾莞宁一起共进三餐。得知顾莞宁来了福宁殿,便也跟着来了。

可惜,他们没能踏进父皇的寝室,被母后拦在了门外:“你们父皇颇为疲累,已经睡下了。待明日你们再来。”

小四似懂非懂,阿淳乖乖点头。

阿娇阿淳都已长大,俱都心思敏锐,立刻察觉出了异样。

父皇的病症不是已有所好转吗?怎么又在白日昏睡?还有,平日便是昏睡未醒,母后也从未拦着不让他们见父皇

阿娇略略皱眉,低声问道:“母后,父皇的病症是不是又加重了?”

阿奕同样神色凝重:“我们不是不解事的孩童了。有什么实情,母后直言无妨。”

只可惜,顾莞宁并未动容,依旧温声道:“你们别胡思乱想。你们父皇就是累了,需要安静地休息一会儿。你们既是来了,母后便陪你一起去饭厅用膳。”

不等阿娇阿奕说话,便吩咐传膳。

阿娇阿奕无奈地住了嘴,心里莫名地笼上一层阴云。

午膳后,阿娇阿奕一起去了上书房。

一路上,姐弟两人不时低声窃语。

“阿奕,母后为何不让我们见父皇?”阿娇英气清秀的脸庞没有半点笑意:“难道是父皇的病症有何不妥之处?”

阿奕同样忧心忡忡:“以母后的性子,既拦着不让我们见父皇,可见此事非同小可。”

姐弟两人对视一眼,俱都看到彼此眼中的忧虑。

从感情上来说,他们对萧诩都有极深厚的感情,绝不愿萧诩病症加重。

从理智上来说,他们同样清楚父皇的安危于大秦来说是何等重要!

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死讯(一)

姐弟两人各自怀着沉重的心思进了上书房。

玥姐儿心思最是细腻,见阿娇眉头紧皱,顿时心中一紧,悄然凑过来,低声问道:“出什么事了?”

看着玥姐儿满目的关切,阿娇却发现,自己根本说不出口。

母后说得没错。

玥姐儿出身齐王府,便是性子再温柔再好,对她也不能全无戒心。事关父皇龙体,不能随意泄露。

“没什么,”阿娇若无其事地笑道:“就是刚才在路上和阿奕闹了两句口角,心里有些郁闷罢了。”

玥姐儿目光微微一暗。

自去年轻生被救回性命之后,玥姐儿在宫中说话行事愈发谨慎小心。她看得出来阿娇不愿多说,便不再追问。

齐王世子被抓捕进宫一事,不算什么秘密。玥姐儿便是消息不灵通,也早已知晓此事。却一直忍着闷着,从未问过任何人。

阿奕年岁渐长,又被正式册立为储君,处处行事都格外留心,对自己要求颇为严苛。他记着顾莞宁的教导,不管有什么心事,在人前都要遮掩。

因此,进了上书房之后,阿奕便将所有心思压了下去,和一众伴读微笑寒暄。

眼前的阿奕,已被正式立为储君,身份不同往日,说话行事不能太过随意。

众伴读都到了知事的年纪,说话行事比往日谨慎得多。

就连最鲁莽淘气的闵达,也被家人耳提面命反复教导过。凡事都要顺着阿奕的心意,要顺着他说话,切忌出言莽撞冒犯储君诸如此类。

众人闲话几句,便各自坐下温习书本。

俊哥儿坐在阿奕身侧。两人最是交好,素来亲近。

俊哥儿飞速地扫了阿奕一眼,低声问道:“你今日是不是有心事?”

阿奕应得飞快:“没有。”

俊哥儿也不再多问。

专注于学习,时间流逝飞快。似乎只是一眨眼的时间,便又到了散学的时间。玥姐儿瑜姐儿朗哥儿俱住在宫中,其余伴读都要离宫回府。

一众少年男女颇有默契地凑在一起,闲话数句。

这也是一天之中,为数不多的相聚时光,能正大光明地说上几句话。

年龄最大的玥姐儿已有十二岁,最小的孙柔也有九岁。一个个身量长开,或多或少有了少年模样。

尤其是闵达,这一个年头长高了一大截,傲立众人,看着格外醒目。

闵达又在瑜姐儿身边献殷勤。都是自小一起长大的玩伴,瑜姐儿又承袭了亲娘的圆滑伶俐,和闵达言谈甚欢。

朗哥儿站在孙柔身侧,一口一个柔妹妹。

谦哥儿和虎头,照例是阿娇的跟屁虫。两人不知笑闹什么,逗得阿娇笑声连连。

蕙姐儿抬头看着阿奕,轻声问道:“奕哥哥,你今日心情不好么?”

阿奕打起精神笑道:“没有,我心情好的很。”

蕙姐儿眨着灵动明亮的大眼,低声道:“你的眼里一点笑意都没有。”

阿奕哑然片刻,才无奈地笑道:“什么都瞒不过你。”

蕙姐儿等了片刻,见阿奕不再说话,倒也没追更问底,善解人意地换了话题。阿奕心中了然,不由得涌起丝丝暖意。

他已十一岁,少年心思萌动,已明白自己的心意。他喜欢自小一起长大的蕙妹妹,母后也已默许他们的亲近。

等过上几年,他长大她也长大了,他便能娶她了。

少年想着这些,耳后不由得悄然发热,看着自己的小媳妇,心里甜丝丝美滋滋的。心里那一丝阴云,也暂时被抛在脑后。

众人有说有笑,颇为热闹。唯一的例外,便是玥姐儿。

她本就不喜说话,轻生被救之后,话愈发少了。

为了遮掩手腕上的伤疤,玥姐儿的衣袖总比普通的稍长一些。左手总缩在衣袖中,从不示人。

众人猜出几分,为了顾全她的颜面,无人细问。

俊哥儿告病两个月,重新进宫读书,性子比往日更见沉稳,话语也少了。颇有三思而后行的意味。

  如果觉得凤回巢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寻找失落的爱情小说全集凤回巢喜良缘秀色满园华裳六宫凤华十全食美念春归容华似美人多骄洛阳锦梦来运转秦画眉周小云的幸福生活,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