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寻找失落的爱情作品凤回巢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太夫人目光扫了过来,看着满脸嫣红的崔珺瑶,不由得哑然失笑:“这有何不好意思。你和谨行是少年夫妻,感情深厚。骤然分别近两年之久,彼此思念才是常理。你想去看他,去便是了。难道还有会笑你不成。”

太夫人总是这般善解人意,实在是可敬可亲的长辈。

崔珺瑶脸上的红云稍稍褪去:“多谢祖母体恤。”

太夫人笑着说道:“我也是从年轻时候过来的,岂会不知道你的心思。你也别急,谨行今晚必会回府。”

是啊,他们夫妻,今晚便能相聚了。

崔珺瑶抿唇笑了起来。

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相聚(一)

太夫人看着笑颜如花的长孙媳,心中涌起一丝怜惜。

夫妻相隔千里,其中的煎熬,只有过来人才能体会。

顾谨行这一次回京,按着往常惯例可以在京城待上一段时日。待再次动身去边关,不知归途又是何日

“崔氏,”太夫人忽地轻声说道:“此次谨行归来,你们夫妻好生相聚。若能再怀上一子半女,最好不过。”

丈夫不在身边,至少有儿女傍身。

崔珺瑶已生了两个儿子。不过,子嗣永远不嫌多,再生一个儿子更好。崔珺瑶也能更稳地立足定北侯府内宅。

崔珺瑶先是一怔,很快明白了太夫人的良苦用心,心中感激又感动,郑重其事地应了下来:“祖母说的话,孙媳记下了。”

太夫人欣然一笑:“好,记下就好。”

这一日,宫中一片欢腾,椒房殿内众人也各自喜上眉梢。

顾莞宁心中喜悦,不必细说。

琳琅等人都是出自定北侯府,对顾家有极深厚的感情。顾谨行大胜而归班师回京,她们也是有与荣焉,不胜欢喜。

阿娇翘首等了半日,迟迟未见阿奕回来,有些不快地撅起嘴:“阿奕怎么还没回来?”

她还等着他将今日出城之事告诉她呢!

顾莞宁见阿娇噘嘴跺脚生气,不由得失笑:“阿奕今日代你父皇迎边军进城,之后要进太庙祭先祖,还要举行大朝会,封赏获得军功的诸位将士。再之后,还有百官齐聚的宫宴。不知要忙多久,哪里能这么快就回来。”

这也是大秦惯例。

立下赫赫战功获胜归朝的边军主将,才会有此殊荣!

大秦已经多年未打过这样的大胜仗,也多年未曾有过这等庆贺战胜的宫宴了。

阿娇听得神往不已,忍不住叹了口气:“可惜我不能亲至,未能亲眼目睹大舅舅领军归来的风采。”

语气中,露出浓浓的遗憾。

顾莞宁默然不语,伸手轻抚阿娇的头发。

随着年岁的增长,阿娇和阿奕之间的差别也愈来愈明显。

阿娇是长公主,深得帝后宠爱,闵太后也极喜爱她,几乎将她捧在手心里,予取予求。比起天底下千千万万的少女,阿娇无疑是极幸福的。

和阿奕一比,便又会生出巨大的落差。

阿娇只能在后宫里打转,而阿奕,已有资格代替父皇露面,祭天祭祖接受群臣叩拜。阿奕的天地,更广阔,也更精彩。

阿娇失落了片刻,很快振作起来,抬头冲顾莞宁笑道:“阿奕回来得迟,我便耐心等上一等。”

顿了片刻,又轻声道:“母后,你不用担心我,我早已想通了。我和阿奕生来不同,他是父皇的嫡长子,是大秦储君,将来要肩负重任。我这个做长姐的,必会倾尽全力来助他!”

黑亮的眼眸中,闪起坚定的光芒。

阿娇是真的长大了。

顾莞宁既心疼又骄傲,笑着嗯了一声。

顾莞宁和阿娇窃声私语,阿淳和小四不甘被冷落,兄弟两个将头凑了过来,一大一小两张脸硬是挤过来:“母后!”

小四的嘴边还有糕点残渣,奶声奶气地喊着母后的模样,实在招人疼。

顾莞宁忍俊不禁,拿起丝帕为小四擦拭嘴角。

阿淳俊秀的小脸干干净净,却撒娇道:“母后也替阿淳擦一擦。”

比年龄最小的小四还会撒娇。

顾莞宁忍住笑,一本正经地替阿淳也擦了嘴角。阿淳咧着小嘴,得意地笑了起来。阿娇翻了个白眼,懒得和两个弟弟计较争宠,干脆退开两步。

这个举动,正合阿淳和小四的心意。

小四手脚并用,哼哧哼哧用力地爬到顾莞宁的腿上,阿淳到底快七岁了,没脸坐亲娘的腿,便牢牢地抓着顾莞宁的一只手,乖乖地依偎在顾莞宁身边。

阿娇:“”

有这样两个弟弟,真让人哭笑不得。

“母后,”阿娇很快张口问道:“小舅舅是不是也随边军回了京城?”

阿娇口中的小舅舅,指的当然是沈谨言。

阿娇阿奕和沈谨言感情深厚,阿淳也同样喜欢温和的小舅舅,满眼期盼地看了过来。

顾莞宁目光一柔,低声道:“他是边军的军医,这一年多来,他治好了许多伤兵,又研制出了瘟疫药方,在军中立下大功。此次自要随你们大舅舅一同进金銮殿,接受封赏。”

“小舅舅真厉害!”阿淳亮晶晶的大眼里满是崇拜的光芒。

阿娇也笑道:“我都一年多没见小舅舅了,真想立刻见到他。”

是啊!

当日沈谨言只留下一封信,不告而别。一别就是一年多。

也不知此时的他,变成了何等模样。

顾莞宁目中闪过思念之色,轻声道:“不用着急,耐心等上一等。今日总能见到他。”

这一等,就是大半日。

直到日落西山,夕阳的余晖洒落进椒房殿时,满面雀跃欣喜的阿奕才回来。

阿奕快步进了椒房殿,一边转头催促:“小舅舅,你快些。母后一定早就等得心急了。”

随后而来的少年,却颇有些近乡情怯,脚步略有些迟疑。

一别这么久,他在军中做了许多“不听话”的事。也不知姐姐心中何等生气。今日姐弟相聚,不知姐姐会如何教训他

这个少年,当然是沈谨言。

阿奕见他面露迟疑,不由得咧嘴一笑:“小舅舅今日刚回京,母亲定舍不得骂你的。放心吧!”

沈谨言被窥破心思,赧然一笑,终于迈步进了椒房殿。

然后,一眼便看到了端坐在凤椅上的顾莞宁。

姐弟两个四目对视,心中俱都涌起难以言喻的激动。

顾莞宁生性自持,尚能稳得住。沈谨言的泪水却已夺眶而出,大步走上前,扑通一声跪下:“姐姐,我回来了。”

顾莞宁鼻子一酸,伸手扶起沈谨言:“回来就好。快些站起身来,让我看上一看。”

沈谨言乖乖应了一声,用袖子擦了眼泪,然后站起身来。

顾莞宁将心里的激动喜悦按捺下去,凝神打量沈谨言。

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相聚(二)

十九岁的少年,褪去了所有的青涩稚嫩。俊秀夺人,风采无双。哪怕穿着十分简朴,依然掩不住那份卓然不群的气质。

一年多的军营生活,在他的眼角眉梢留下了坚毅,令他如被精心雕琢的美玉一般,散发出璀璨夺目的光芒。

顾莞宁心中溢满了骄傲,目中满是赞许:“阿言,你长大了。”

沈谨言也在凝视着顾莞宁,心疼地低语道:“姐姐,你瘦了。”

相比从前,顾莞宁确实清减了几分。脸庞依旧美丽明媚,不可方物。身为中宫皇后的威仪更胜往日。

顾莞宁心中一暖,轻声笑道:“你姐夫一直生病,我哪有心情好吃好喝好睡,清瘦一些也是难免的。”

提起萧诩的病症,沈谨言眼中的笑意陡然褪去。

显然,他已从顾谨行的口中得知了真相。

当着孩子们的面,不宜多言。

沈谨言很快扯开话题:“姐姐,小四呢?我还没见过他。”

小四出生的时候,沈谨言还在边军里。至今尚未见过这个小外甥。

顾莞宁笑道:“小四玩累了,被乳母抱去睡了,待他醒了,我便让他来见你。”

沈谨言笑着应了一声,阿娇阿淳早已忍不住,一起围上前来,一口一个小舅舅,亲热之极。

沈谨言欢喜地应着,一把抱起阿淳:“我临走的时候,阿淳还小,现在已经长得这么高了。”然后又惊叹道:“阿娇已出落得这般美丽了。”

阿娇已到了爱美的年纪,被这般盛赞,心中十分自得。

她从不懂得谦虚二字未何物,昂着头应道:“再过几年,我会比母后更美。”

顾莞宁:“”

沈谨言:“”

沈谨言迅速看了哑然失笑的顾莞宁一眼,一本正经地附和:“那是当然。青出于蓝胜于蓝。阿娇长大以后,必是天底下最美的少女,谁都比不上。”

阿娇狡黠地眨眨眼,人小鬼大地问道:“小舅舅此去边关,是否遇到了心仪的姑娘?往日小舅舅可不会这般哄人。”

沈谨言:“”

沈谨言这一迟疑,立刻让顾莞宁窥出不对劲:“莫非阿娇猜得是真的?你有心上人了?是哪家的姑娘?可随你一起来了京城?为何不带进宫来给我看看?”

沈谨言哭笑不得地解释:“没有的事,姐姐想多了。边军里都是男子,根本没有女子。我身为军医,每日在军营里奔波忙碌,从没有过消停的时候。哪有机会遇到什么姑娘。”

“我刚才是在感叹,孩子长得真快,仿佛一转眼的功夫,阿娇已经变成少女模样。”

顾莞宁略略有些失望。

还有十几日,又是新的一年。过了年,沈谨言便二十岁,已到了该成家的年龄。看沈谨言的神情,分明没有半点想成家的意思

罢了!

人生苦短。

他想过什么样的生活,便都由他吧!

孩子们都很懂事,知道顾莞宁和沈谨言久别重逢,定有许多话要说。很快便告退离开。

姐弟两个,终于有了独处的时间。

“姐姐,对不起。”沈谨言一脸愧疚地张口:“当日我不告而别,私自跑到边关去,你心中一定十分忧急。”

“都是过去的事了,现在说来还有何用。”顾莞宁轻叹一声:“现在想来,你当日去边关倒是正确之举。否则,军中一闹瘟疫,不知要死多少人。”

若死于瘟疫的士兵多达一万,萧诩或许真得会长睡不醒。

从这一点来说,沈谨言也算变相地救了萧诩。

沈谨言细心敏锐,听出了异样,低声追问道:“姐姐,莫非此事和皇上病症相关?”

顾莞宁不欲多说,淡淡应道:“宫中有徐沧钱大夫,还有慧平大师。他们三人联手,必能治好皇上的病症。”

沈谨言听到慧平大师的名讳,目中顿时闪出喜悦的光芒:“慧平师傅也在宫中吗?我已有数年未见过他了。”

在他最脆弱无助的时候,是慧平大师收容他在身边,亲自教导他读书,教他学医。这份孺慕之情,早已深深地镌刻进他的心底。

顾莞宁笑道:“你在宫中住下,明日便能见到他了。”

沈谨言毫不犹豫地点头应了下来。

离京之前,他也想留在宫中,以便和顾莞宁相聚。

顾莞宁见他点头,神色间未见欢喜,反而蹙了眉头:“阿言,你真的打算就此留在边军里?”

沈谨言笑容一敛,目中露出恳切:“是。”

“姐姐,我已下定决心,以后留在边军,做一名军医。”

“我学医的初衷,是因普济寺中生活清苦寂寞,学习医术只为了消磨时间。却未想到,医术博大精深,令人沉迷。我开设善堂,是想行医救人,救死扶伤。奈何我的出身人尽皆知,人人瞧不起我。便是那些到善堂来治病的百姓,也会用异样的目光看我。”

“在边军里,却全然不同。”

“军营里的士兵们,粗鲁率直,大多是真性情之人。他们在意的是我医术是否高明,能否救他们的性命。无人对我指指点点,说三道四。”

“我救了许许多多濒死的士兵,他们感激我敬重我,视我为救命恩人。在我主动住进军营研制药方后,他们待我更是尊敬。”

“他们叫我沈神医,用钦佩的目光看着我。我所到之处,人人发自内心的谦让几分。”

“虽然军中生活辛苦,可是,我已离不开军营。”

“姐姐,我知道你是心疼我。不过,我已不是那个遇事只会怯懦哭泣的孩童。哪怕不能领兵上阵,也愿以一己之力,为边军效力。也让世人都看着,我沈谨言是顶天立地的七尺男儿,俯首无愧于天地!”

最后一句话,说得慷慨激昂,铿锵有力!

这些话,其实沈谨言在信中不止说过一回。可此时亲耳聆听,却令人心潮澎湃,不能自已。

顾莞宁目光也亮了起来:“好,我顾莞宁的弟弟,果然是好样的!”

“你既已下定决心,我也不再拦你。明年大军启程,你便随着一起去边关吧!”

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相聚(三)

沈谨言没料到这么轻易便说服了顾莞宁,既惊又喜:“姐姐,你真的应允我去边军?不会反悔么?”

顾莞宁微微一笑:“我顾莞宁说过的话,什么时候反悔过。”

沈谨言激动之下,像幼时一般,猛地搂住顾莞宁。很快又松开,俊秀的脸上满是欢喜愉悦的笑容:“姐姐,你对我真是太好了!”

顾莞宁心中一阵温软,轻声笑道:“你这般上进,我这个做姐姐的,当然要支持你。总不能拖你的后腿。”

沈谨言继续呵呵傻笑:“刚才我抱了你一回,你可千万别告诉姐夫。不然,他又该拈酸吃醋了。”

顾莞宁:“”

顾莞宁不知该气还是该笑,瞪了沈谨言一眼:“去了边关一回,竟学会油嘴滑舌,连我也敢打趣了。”

军中多的是糙汉,开起玩笑来生冷不忌荤素不拘,沈谨言从一开始的面红耳赤,到后来的充耳不闻格外坦然,充分应证“环境能改变一个人”这句话。

说笑几句后,沈谨言才问起最关心的事:“齐王世子进宫已有半个多月了。不知吐蕃国师可曾松口?”

顾莞宁目中笑意退去,淡淡应道:“还未松口。”

自齐王世子被关进天牢后,每日受刑的人不再是吐蕃国师,而是齐王世子。

吐蕃国师果然极其在意齐王世子,齐王世子受刑,比对她用刑更令她痛苦。每日叫嚷怒骂不绝,甚至放下身段哀求。

可只要一问及萧诩所中巫术,她便缄默不语。

哪怕是齐王世子被折磨得奄奄一息只剩一口气,哪怕她心如刀割痛哭失声,也未曾松口。

如此一来,彼此倒像是彻底较上劲,端看谁先熬不住求饶。

顾莞宁心中阴郁,却从未流露至脸上。一来不愿让萧诩窥见自己的忧心,二来也是不愿让身边的人为自己担心,譬如闵太后,譬如阿娇姐弟。

此时在沈谨言面前,倒是没什么顾忌,一股脑地说了出来。

沈谨言也笑不出来了,神色间笼上一层阴霾:“看来,他们已做好了赴死的准备。”

所以才会咬死了不松口。

他们师徒死了无所谓,只怕萧诩所中巫术再无人能解。

顾莞宁目光一闪,低声道:“此事得做好两手打算。罗霆继续用刑拷问他们两人,另外,我打算派人去吐蕃国内,暗中寻找善于巫术的巫道,或许能知晓解开此巫术之法。用重金诱之也好,直接捆绑到京城来也可。”

“萧诩身中巫术之事,知晓之人除了你我之外,还有我身边的几个人。另有徐沧钱大夫慧平大师和大哥。绝不能再传进别人耳中。”

“去吐蕃国内寻访巫道之事,我不放心交给别人”

顾莞宁话还没说完,沈谨言已毅然道:“我去!”

顾莞宁目光复杂地看着沈谨言:“阿言,你可知道此事有多危险?”

沈谨言点点头:“我知道。吐蕃战败,死在大秦将士手中的士兵极多。便连吐蕃太子也丧命在边关。吐蕃国主心中必十分记恨。此时他示弱退让,不过是因为无力和大秦再战罢了。此时大秦人再进吐蕃,一定十分危险。”

还不止如此!

要进吐蕃,得横穿过突厥。突厥此次战败,同样憋屈窝囊。若遇上骁勇善战的突厥战士,很难全身而退。

更遑论,还有沿途未知的种种艰险

“姐姐,你让我去吧!”

短短片刻,沈谨言已下定决心,俊脸上满是坚定之色:“我会做好万全的准备,带着季同和暗卫们一起去吐蕃。一定寻到能解巫术的巫道。”

顾莞宁目中流露出复杂的情绪。

有感动,有欣慰,有释然,还有更多的是愧疚。

从她张口的一刹那起,便知道会是这样的结果。沈谨言甚至未等到她将最难以启齿的话说出口,便主动请缨前去

“阿言,”顾莞宁声音微微有些哽咽:“你一定要安然回来。”

你一定要保重自己!绝不能让自己出半点意外!

沈谨言笑了起来,笑容一如往日干净明亮:“放心,我一定会平安归来。”

顾莞宁鼻间满是酸意,用力地握住沈谨言的手,久久无言。

过了许久,顾莞宁才低声叮嘱:“此事你知道便可。便是大哥那里,你也暂时不要透露。待一切准备妥当,从边关出发之前,再告诉他也不迟。到时候,让他想办法为你遮掩。”

沈谨言点点头,应了下来。

边关离京城数千里之遥,传递消息不便。只要遮掩得当,无人会知道他暗中离开边关,去往吐蕃。

姐弟两个正低声说话,门外响起了琳琅的声音:“启禀娘娘,定北侯世子前来觐见。”

顾谨行来了!

顾莞宁心中欢喜,立刻道:“请世子进来。”

片刻后,顾谨行昂然迈步而入。

他身上铠甲尚未脱去,行走间颇为威武,带着杀伐凌厉之气,令人神为之夺。那张英俊温和的脸孔,历经战火,也多了冷肃之气。脸孔变得更有棱角。

和顾莞宁遥远模糊记忆中的大伯父顾淙惊人的肖似。

顾谨行难以抑制心里的激动,拱手行礼:“微臣顾谨行,见过皇后娘娘。”

顾莞宁目露愉悦,声音也比往日轻快得多:“这里又无外人,大哥不必多礼。”

听到这一声大哥,顾谨行不由得笑了起来。

这一笑,略显冷冽的五官顿时柔和起来,又恢复了昔日温和的兄长模样。

“还是这样看来更顺眼一些。”顾莞宁半开玩笑半打趣:“之前大哥一进椒房殿,气势夺人,我这个皇后都被边军主将的风采震住了。”

顾谨行略有些无奈地笑道:“我也不想整日板着脸孔。不过,军中将领人人比我年长。我冷着脸,他们便会老实许多。”

这一招还是顾柏特意教给他的。

苦练了一年多,这一招颇见成效。

如今他在军中已树立威信,无人敢轻忽怠慢。

顾莞宁被逗乐了:“原来大哥做主将做得这般辛苦。”

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相聚(四)

沈谨言笑着插嘴道:“当日我随着大哥一起去边军。军中将领一见大哥,面色都不太好看。大概是觉得大哥脸嫩无能。后来见识了大哥的厉害,才心服口服,对大哥言听计从。”

顾谨行谦虚地说道:“哪有你说得这般夸张。”

“我年轻识浅,平日所学都是纸上谈兵,从未真正上过战场。军中将领对我心存疑惑,也是难免。这一年多来,才算接纳认可我这个主将。”

“比起父亲和二叔,我还差得远。”

还是这般谦和谨慎。

还是那个熟悉的顾谨行。

顾莞宁目中漾起温暖的笑意:“自家兄妹说话,大哥何必这般自谦。经此一战,大哥名动天下,已是当之无愧的边军主将。便是我这个中宫皇后,也沾了大哥的光,声势更胜从前。”

最后一句话,显然是玩笑打趣。

顾谨行浓眉一挑,笑得自信昂扬:“二妹放心,大哥以后坐镇边关,永远都是你最坚实的后盾和依靠。”

  如果觉得凤回巢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寻找失落的爱情小说全集凤回巢喜良缘秀色满园华裳六宫凤华十全食美念春归容华似美人多骄洛阳锦梦来运转秦画眉周小云的幸福生活,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