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寻找失落的爱情作品凤回巢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书房里,很快只剩下安平王一个人。

安平王脸上的神色悄然变了,定定地看着锦盒,目中闪出类似兴奋急切的光芒。不过,他十分谨慎,哪怕只有自己一个人,也习惯性地去拴上门闩。然后,才打开锦盒。

锦盒里放着一双精致的男鞋。

做这双男鞋的人,显然有一双巧手。鞋子做得十分精美,鞋面上用黑色丝线绣了鹰的图案。

图案不大,乍看之下,也并不明显。细细一看,便会惊叹绣工之精湛。

安平王的目光亮得惊人,拿起右鞋,看着那只小小的黑黝黝的鹰眼,然后无声地笑了起来。

他就知道,丹阳公主果然有派上用场的一天!

宫中戒备森严,顾莞宁对他们兄妹又百般提防,不论是他还是丹阳公主,身边都有诸多耳目。他们的一举一动,根本瞒不过顾莞宁。想传递消息,也十分困难。

不过,世事无绝对。盯得再紧,盘查得再严,总会有机可乘。

便如远在边关的萧睿,不知动用了多少人力,竟命人将一封密信送到了他的手中。信上只有寥寥数语。

萧启,用尽一切办法,取到萧诩的一根头发。

其余诸事,无需你操心。

事成之后,皇位是你的。我只要萧诩夫妻的性命。

他恨萧诩,也恨顾莞宁。可他很清楚,自己已如阶下囚,凭着一个人之力,为亲娘报仇再夺取皇位无异于痴人说梦。

便连苟活于世,也得卑躬屈膝,忍辱偷生。

堆积深藏了十余年的仇恨,早已渗透进了他的身体血液。极度憎恨和疯狂的嫉妒,日夜啃噬着他的胸膛。

哪怕明知萧睿是在利用他,他也不愿放过这唯一的机会。

第一千零三十章 阴谋(三)

萧诩平日没机会进宫,进了宫也不可能靠近萧诩身边。

思来想去,他便将主意打到了丹阳公主身上。

兄妹两个传信不便,也不能留下任何痕迹。

一个多月之前,他进宫给闵太后请安,“顺便”探望丹阳公主。在和丹阳公主说话之际,他悄悄将准备好的纸条塞进丹阳公主手中。

丹阳公主倒也沉得住气,当时一点异样都没露,之后也从未吭声过。

他吩咐于氏,每次进宫请安之际,去看一看丹阳公主。于氏胆小如鼠,对他的话唯命是从,根本不敢多问。

第一次进宫毫无所获,第二次也是如此。直至第三回,于氏终于带回了丹阳公主绣好的鞋子。

鞋上的鹰眼,是用黑色丝线混合着萧诩的发丝绣出来的。

便是放在阳光下,肉眼也极难分辨。放在光线稍暗的地方,绝无可能被察觉出异样。

安平王紧紧地盯着鹰眼,目中闪出奇异的亢奋的光芒。

萧睿为何要萧诩的头发?

他要用这根头发来做什么?

难道,只凭区区一根头发,就能要了萧诩的命?

这个想法一掠过脑海,安平王便觉得太过荒唐可笑。

可边关到京城千里之遥,为了将这份密信送到他手中,不知要耗费多少心思和人力。这番费尽心思要的东西,总不会是无用之物

安平王深呼吸一口气,将心头的澎湃不息按捺下去,取而代之的,是豁出一切的偏执和疯狂。

事情败露,唯有一死。

他已一无所有,总得拼上一回才能甘心。

隔日凌晨,安平王府里的一个二等管事,打发身边的内侍出府置办东西。

跑腿的内侍只有十几岁,生得白净清秀。进了惯常去的一家铺子里,买了两套上好的茶具。

伙计殷勤地将茶具装进锦盒,交给内侍。

内侍小心翼翼地接了过来。

藏在袖中轻飘飘的小布袋,悄无声息地滑出袖子,然后塞到伙计的手中。

小布袋里装的是什么,内侍当然不知情。

知道的越多,死的越早越快。这个道理,小内侍早就懂了。也因此,在管事将这个任务交给他的时候,他半个字都没多问。

数日后,安平王府里有一个内侍偷了府中的财物,被捉住之后,当场乱棍打死。

安平王常年被软禁,阴晴不定,喜怒无常。因为一点小事常常大发雷霆,打死内侍宫女也不是什么稀奇事。

这桩不起眼的小事,连点水花也未惊起,迅速平息。

天气愈发燥热难耐,宫中到处都摆上了冰盆。

顾莞宁有孕之后,格外怕热。只是,冰盆放得太多,凉气太重,于身子有损。

为了肚中的孩子着想,顾莞宁不得不忍耐一二。

琉璃和璎珞轮番为顾莞宁打扇子,不时再用温水为她净面降温。饶是如此,顾莞宁的额上还是不时冒出细密的汗珠。

琉璃为顾莞宁擦拭额上的汗,一边笑道:“娘娘肚中的小皇子殿下,一定格外怕热。”

璎珞也笑着附和:“是啊,娘娘这个夏日可是吃了不少苦头。”

换在往年这样的时候,顾莞宁每日必要喝些清凉解暑加了冰的绿豆汤酸梅汤之类。这些冰凉之物,对孕妇的身子却有损伤。为了孩子,不得不忍。

顾莞宁孕期也有五个月,肚皮迅速隆起。穿的衣裙也格外宽松。

她不喜多言,便随意地听着琉璃璎珞闲话,不时轻声浅笑。

一个熟悉的声音从门口传来:“皇后娘娘,奴婢今日做了些可口解暑的马蹄糕。”

是珍珠来了。

顾莞宁含笑抬头,看向珍珠。

珍珠个头不高,天生一张可爱的圆脸。如今已经二十多岁了,看着还如十几岁的少女一般娇俏讨喜。

珍珠和顾福定下亲事,还没来得及成亲,顾福便随沈谨言去了边关。这一去,不知要多久才能回来。

“珍珠,顾福近来可有写信给你?”顾莞宁慢悠悠地吃着马蹄糕,随口问了一句。

珍珠抿唇一笑,脸颊边露出两个浅浅的梨涡:“前些日子写了一封来。这半个月倒是没有音信。”

边关在打仗,每日忙着送战报还来不及,想送封信回京,实属不易。

顾莞宁嗯了一声,想到沈谨言,忍不住轻叹一声:“阿言也有半个多月没给我写信了。”

沈谨言到了边军之后,做的是军医。无需上阵打仗,每日接触的都是军中的伤兵。

军中素来缺少军医,更缺少医术高明的军医。他去了之后,接连救了几个被断言重伤不治的士兵,顿时在军中名声大噪。

那些自恃资格老的军医,都知沈谨言身后的靠山是顾皇后,给他们十个胆子也不敢来找沈谨言的麻烦。反倒是竭力追捧。

短短几个月间,沈谨言在军中便有了“沈神医”的美誉。

将士们每日将头提在腰间去打仗,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受伤送命。也因此,他们没那么多弯弯绕绕的心思,更无闲情逸致去议论沈谨言的身世。反倒是对沈谨言的高明医术推崇备至。

沈谨言在军中如鱼得水,分外自在。

最近的一封信里,沈谨言颇有感慨。

在军中条件简陋,十分辛苦。初来乍到之时,我并不习惯。也觉得士兵们说话举动太过粗鲁不文。

然而,这几个月下来,我却觉得,这里才是最适合我的地方。

这里没有人会歧视我的出身,没有人会用嘲笑异样的目光看我。我救的每一个士兵,都对我感恩戴德。重伤不治而死的人,对我也无怨言。

姐姐,我想一直留在军中。

你一定会觉得边关太过辛苦,不忍心让我留下。可是,我真的很喜欢这里。

顾莞宁当日看了信之后,沉默了许久。

这封信,只她一个人看过。她甚至没告诉过萧诩。

沈谨言的未来该何去何从,应该由他自己来选择决定。她再不舍,也不能罔顾他的心意,强留他在身边。

“娘娘,大事不好了。”一向沉稳冷静的珊瑚,神色惊惶地快步进来。

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瘟疫(一)

顾莞宁心里略略一沉,神色却极为镇定:“出什么事了?慢慢说来,不必惊惶。”

珊瑚面色惨然,泪水在眼眶中直打转:“娘娘,边关有紧急战报,皇上正和众臣商议对策。贵公公不敢隐瞒,特意提前让人送信到椒房殿来”

便说性急的琉璃璎珞,便连沉稳的陈月娘也听的心浮气躁,立刻张口打断珊瑚:“别说这些了,到底是怎么回事?边关是不是打败仗了?”

顾莞宁定定地看了过去。

珊瑚迅速用袖子擦了眼泪,快速禀报:“边军里忽然闹起了瘟疫。短短一日,便死了几十个士兵。军医们也束手无策。这种瘟疫传染极快,若不及时遏制,只怕会很快在军中传播开来。”

怪不得珊瑚会这般着急。

季同也随沈谨言去了边关。

边军伤亡颇重,缺少能领兵的将领。沈谨言人在军中做军医,并无性命之险。顾谨行在征得沈谨言同意之后,将季同派出去领兵打仗。

季同身手骁勇,胆大心细,很快便在一众低级将领中崭露头角,立下不少军功。照这样下去,很快就能凭着军功升做中等武将,有资格领几千士兵上阵。

季同的亲爹是顾家家将,季同自小就在暗卫营里长大,最大的梦想便是上阵杀敌。之前一直在京城当差,分身乏术。如今梦想成真,虽然危险,倒也畅快。

季同壮志得酬,珊瑚心里也十分欢喜。

今日骤闻边军里闹了瘟疫,想到季同随时可能被传染上,珊瑚岂有不急之理?

陈月娘也没了往日的镇定,神色陡然白了。

瘟疫!

这两个字太过可怕了。

若是发生在人口分散之处,尚能隔离患病的人,避免瘟疫扩散。士兵密集之处爆发瘟疫,堪称一场灾难。

季同在军中,顾福在军中,沈谨言在军中,顾谨行也在军中

陈月娘越想越是惊惧不安,下意识地看向顾莞宁。

珊瑚珍珠等人,也一起看了过去。

顾莞宁面色沉凝,眉头紧皱。

边军战报滞后数日。也就是说,军中开始有瘟疫至少也是五六日之前的事情。这几日中,瘟疫是否已经传遍全军,还是被严格地控制起来?

沈谨言虽然年轻,医术却远胜那些普通军医。军中有瘟疫,以他的性子,不但不会退缩闪躲,甚至还会主动上前

还有顾谨行,刚打了几场胜仗,偏又遇到这等糟心事,也不知他能否撑得住。

各种各样的念头,一起涌上脑海。

顾莞宁一时心乱如麻。

“娘娘,”陈月娘见顾莞宁神色不佳,心中颇为忧急:“娘娘正怀着身孕,不论发生什么事,当以腹中的孩子为重,万万不可动了胎气。”

珊瑚等人也反应过来,纷纷出言劝慰。

顾莞宁定定心神,缓缓说道:“放心,我知道轻重,自有分寸。”

顿了顿又道:“军中闹瘟疫,非同小可。边军定已想办法应对,若有战报再送来,随时来禀报。”

此时的金銮殿,也被凝重的气氛笼罩。

就连口合心不合的王阁老崔阁老,也无暇再做口舌之争,各自放下成见,低声商议起应对之策。

坐在龙椅上的萧诩,此时眉头紧皱。

兵部卢尚书一脸忧色地拱手禀报:“原本十万边军,已经折损了三万多,剩余六万多士兵。再有增援的几万驻军和已经抵达边关的神卫军,边关将士达十几万之多。虽说分做数个军营,每座军营里至少也有两万士兵。”

“这份战报里所说,是边军一个军营里先有了瘟疫。死去的士兵尸首俱被处置妥当,那座军营里的所有士兵,正一一检查,是否染上瘟疫。瘟疫爆发得太快,来势迅猛,军医们在短时间里还未弄清这瘟疫是从何而起。只能先熬煮一些常见的预防马瘟的药材,让士兵们先喝下。”

“这样一来,军中现在最缺的,便是各种药材。”

大军开拔之际,各种常见的药材也是军资之一。不过,军中士兵太多,生病的人一旦多了,药材根本不够用。如今又出了瘟疫,药材一定十分紧缺。”

“微臣恳请皇上立刻下旨,征集药材运送到边关。”

萧诩毫不犹豫地点头首肯:“准卢尚书奏!周尚书,立刻拨银给兵部。”

户部周尚书也不哭穷了,肃然拱手领旨。

顾海也拧着眉头,心思沉重。

边军打仗,本就辛苦。再来这么一场天灾,简直让人生出天亡大秦之感

顾海深呼吸口气,将这个莫名的念头抛开,上前一步说道:“军中有众军医在,平日也有预防各种瘟疫的举措。此次瘟疫来势汹汹,不知因何而起。也不知军医们是否能找到应对之策。”

“臣恳请皇上,立刻派出宫中太医,再征集一些京城名医,将他们一起送到边关。或许能更快地抑制住瘟疫。”

从这份战报发出到京城,已有几日,太医们到边关,又要耗费数日。便是赶去边关,也未必来得及。不过,此时也没有更好的应对办法了。

萧诩准奏。

太医院的尹院使,在接到圣旨之后,面色颇有些难看。

一众太医也有些惶惶不安。

他们在宫中待惯了,哪里禁得起奔波之苦。

再者,瘟疫爆发之初,死的人最多,也是最危险的时候。等研究出抑制瘟疫的药方来,还不知要死多少人。而且,就算研究出药方立下大功,也未必有命回京城。

边关可是一直在打仗,根本不太平

尹院使清了清嗓子,朗声道:“皇上有旨,吩咐太医院要派出十名太医,日夜兼程,赶往边关,研制药方抑制瘟疫。若有主动愿意前往的,现在便可以站出来。”

太医们不约而同地保持沉默,默默祈祷自己别倒霉地被点名。

一片寂静中,一个声音忽然冒了出来:“我去!”

众太医齐刷刷看了过去,然后露出了然的神色。

这个自告奋勇的傻瓜,除了徐沧再无旁人!

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瘟疫(二)

徐沧毫不介意众太医看傻瓜一样的目光,重复了一遍:“我去。”

徐沧深得帝后信赖器重,在太医院里地位超然。尹院使对他嫉恨已久,却不敢表露出来。平日里甚至处处示好,时常用自己的热脸贴一贴徐沧的冷屁股。

现在徐沧自己要去送死,尹院使当然乐意成全。

“徐太医医者仁心,品性高洁,委实令人钦佩。”尹院使一脸慷慨激昂的神色,将徐沧夸得天上有地下无。

徐沧不耐烦听这些,淡淡说道:“我先去准备药箱药材,还有九个太医同去,尹院使还是想想要再挑谁去吧!”

说完,便走了。

就这么走了!

尹院使抽了抽嘴角,很快将目光移向一众太医。

时间紧急,容不得众太医闪躲推辞。尹院使很快点出了九个“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太医。

不巧的很,这九个太医都是平日不肯逢迎拍马或是和尹院使有些过节的。

被点名的太医们,脸色都好看不到哪儿去,却也不敢违命,一脸晦气地应了。

十个太医,当日下午便启程离京。随太医们同行的,还有数车从太医院的库房里带出来的名贵罕见药材。

太医们年龄都不算小了,四旬左右的徐沧在其中已算年轻力壮。平日一个个在宫中待着,无暇也无精力体力练习骑术,骑快马赶路只是奢望。只能乘坐马车。

好在官路平坦,拉马车的都是宫中骏马,速度不算慢。

照这个速度,众太医赶到边关,要半个多月。

这半个多月中,边军里的军医们是否能抑制住瘟疫的扩散?

这个疑问,在众臣的心头萦绕,也沉甸甸地压在萧诩的心头。

这一晚,萧诩和群臣商议军事,一直到了子时,才迈着略显沉重的步伐回了椒房殿。不出所料,顾莞宁果然还未睡,安静地坐在床榻边等他归来。

萧诩神色凝重,顾莞宁也未轻松到哪儿去。

前世没有这场战事,当然也没有这场猝不及防的瘟疫。如果军营中瘟疫彻底爆发开来,不知要死多少将士。

这场仗还怎么打下去?

两人对视片刻,不约而同地轻叹一声。

“阿宁,你不用忧心。”萧诩打起精神说道:“徐沧已经领着一众太医去了边关。以徐沧的医术,定能研制出解除瘟疫的药方。”

徐沧的医术精妙到何等地步,顾莞宁当然清楚。用“医死人活白骨”来形容也不为过。

“平日有徐沧在你身边,随时为你调理身体。他这一走,我心里总有些不踏实。”顾莞宁略略蹙眉低语:“萧诩,我今日一直有些心慌意乱,总有些不适的感觉。”

似乎有危险悄然来临,而她却懵然不知。

萧诩笑着安抚道:“你怀着身孕,情绪敏感脆弱也是难免。我本想将此事瞒下,又怕你事后知道更生气。这才让小贵子回椒房殿送信。”

“你以养胎为重,这些事自有我和群臣操心。”

然后,又半开玩笑地说道:“我若是有个三长两短,便得请顾太后重新出马了。”

顾莞宁瞪了过来:“胡言乱语!只有死了丈夫的皇后,才会做太后!你莫非是想丢下我们母子五人?”

这样的玩笑,一点都不好笑!

萧诩见顾莞宁绷着脸生气,顿觉失言,忙笑着拱手赔礼:“是我一时口误,还请皇后娘娘大人大量,不要见怪。”

顾莞宁轻哼一声,将头扭到一侧。

萧诩跟着转了过去,继续作揖:“皇后娘娘若是不解气,只管责罚发落,小的绝无怨言。”

有再大的火气,对着这么一张殷勤的厚颜也发不出来了。

顾莞宁轻轻啐了他一口,目中有了一丝笑意。

夫妻调笑几句,原本各自沉郁的心情倒是缓和了一些。

萧诩拥着顾莞宁,左手抚着她隆起的肚子,右手轻轻摩挲着她柔软的青丝,低声叹道:“天不佑我!眼看着战事渐渐占了上风,偏偏军中又闹了瘟疫。也不知有多少将士会无辜枉死。”

“或许是因为我的重生,已经耗尽了上苍对我的庇护。”

萧诩的声音中透着痛苦和自责。

顾莞宁心中恻然,轻声说道:“萧诩,你不必自责。这场战事,是因为萧睿兄妹的野心而起,也是因为吐蕃和突厥对我大秦一直虎视眈眈,所以才会在挑唆之下联合进犯大秦。和你有何关系?”

“军中人马众多,本就容易生病。以前也有过瘟疫的先例,死人是免不了的。不过,只要控制得当,便不会在军营中扩散开来。”

“现在,徐沧已经赶赴边关研制药方,你不必太过忧心。”

萧诩打起精神,点了点头:“你也别操心。大舅兄是军中主将,不会直接接触到患上瘟疫的将士。”

倒是沈谨言,身为军医,医术又十分高明,在此时躲也躲不开。

这些话萧诩没有说出口,顾莞宁又岂会不知?

最令她忧心的,也正是此事。

“阿言学医多年,自会懂得如何保护自己。”

顾莞宁这么说,颇有些自我安慰的意思。事实上,令她忧心的,不止沈谨言一个人:“季同在边关打仗,现在徐沧又去了边关。他们若有闪失,夫子心中不知会何等难过。”

萧诩吻了吻顾莞宁的额头,故作轻松地笑道:“你还让我别多想。我看,你比我想得还要多。从现在开始,我们两人都不提这些。早些睡下吧!”

顾莞宁轻轻嗯了一声,和萧诩相携到了床榻上,相拥而眠。

话说的轻松,然而,如此要紧的事,又岂能轻易放下?

这一夜,萧诩几乎一夜未眠。

他不愿惊醒怀中的顾莞宁,一直维持着同一个姿势。隔日清晨起床之际,萧诩全身又酸又麻。双脚落地之际,滋味更是难言。

顾莞宁依旧熟睡未醒。

萧诩没有叫醒她,悄然无声地出了寝室。

还未等他上朝,边军战报已经送来了。

瘟疫来势凶猛,一时难以控制。军中死于瘟疫者,已达数百人。

  如果觉得凤回巢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寻找失落的爱情小说全集凤回巢喜良缘秀色满园华裳六宫凤华十全食美念春归容华似美人多骄洛阳锦梦来运转秦画眉周小云的幸福生活,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