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寻找失落的爱情作品凤回巢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顾海年轻时还有些沾花惹草的心思,身边也有几个美妾通房,顾莞月便是妾室所生。不过,这几年,顾海收心养性,再不踏足青楼画舫之类的场所,也极少踏进妾室的屋子。夫妻两个倒是愈发恩爱起来。

果然,顾海给太夫人请安之后,很自然地走到方氏身边,夫妻两人亲昵地低语数句。

方氏轻笑起来,那张略显平庸的脸孔,似发出了晶莹的光芒,顿时显得生动起来。

吴氏看在眼里,心中愈发不是滋味,忍不住想起自己的丈夫顾淙。

顾淙承袭爵位之时,她十分高兴。可这些年来,顾淙一直在边关领兵打仗,她在府中清冷度日,和守寡也没什么区别

罢了,想这些有什么用。再想顾淙也回不来。

吴氏暗叹口气,打起精神来听众人说话。

“老三媳妇,谨礼今晚回府吗?”太夫人笑着问道。

方氏无奈一笑:“谨礼升了职,做了校尉,手下领着一百余个禁军侍卫,恨不得每夜都在宫中当值才好。已经有大半个月没回过府了。”

顾海不以为然地笑道:“谨礼这般年轻,正是建功立业之时。他无暇回来,便随他好了。”

太夫人点点头:“老三这么说也没错。不过,还有几个月谨礼就要成亲了。诸事不用他管,成亲当日总是要回来的。”

一席风趣幽默的话,惹得众人开怀一笑。

提起顾谨礼的亲事,方氏心情愈发舒畅,也开起了玩笑:“待成亲娶妻,便是不让他回来,他也会往府里跑。”

隔壁的罗霆不就是这样?

成亲前一直住在刑部,一个月难得回来一两回。罗夫人想见儿子而不得。待姚若竹过门之后,罗霆回府的次数顿时多了起来。

方氏若有所指,众人都听懂了,不由得笑了起来。

太夫人呵呵一笑:“你说的不无道理。我这一把年纪了,只盼着家业和睦,子孙兴旺。待方二小姐过了门,早日生下子嗣,我便是合眼也无憾了。”

顾谨行立刻说道:“祖母又说这等扫兴的话了。等阿瑶肚中的孩子落了地,还得祖母帮着照看调教。”

崔珺瑶附和:“是啊,祖母可躲不得懒。”

想到儿孙绕膝的场景,太夫人顿时眉开眼笑。

虎头一本正经地插嘴:“未来舅母长的美不美?”

谦哥儿也好奇地睁圆了眼睛。

俊哥儿见过方云秀一回,不过,也是三四年前的事情了,印象早已模糊,想了想说道:“眼睛很大,笑起来有两个酒窝,很好看。”

虎头追问:“有没有阿娇表姐好看?”

“是啊,有阿娇表姐好看吗?”谦哥儿好奇地附和。

俊哥儿有些为难:“我也记不清了。等舅母过门那一天,你们都过来看看好了。”

虎头谦哥儿一起点头。

众人被孩子们的童言童语逗得笑声不断。

所谓方慕少艾,便是七八岁的孩童,也是如此。

有几个孩子在,这一顿晚饭也吃得格外热闹。

晚饭后,顾海主动留了下来。

太夫人心中顿时了然,让所有丫鬟都退了出去:“老三,你是否有心事?”

顾海收敛笑意,神色慎重:“是,儿子今日提前回府,确实有一桩要事和母亲商议。”这是顾海多年来的习惯。只要遇到重要事情,总要回府问过太夫人的意见。

太夫人挑眉相询:“有什么事,但说无妨。”

顾海未曾犹豫,立刻低声将原委道来。

“崔尚书入阁之后,吏部尚书之位空悬。吏部左右两位侍郎对尚书之位志在必得,工部李尚书这些时日动作频频,显然也有意于此。”

“皇上一直未下旨,众臣摸不清皇上的心意,一时也未敢轻举妄动。”

“今日,皇上将我宣至福宁殿,询问我的意见。”

太夫人下意识地问了一句:“皇上是想问顾家支持谁做吏部尚书?”

五位阁臣之后,便是六部尚书。吏部尚书是尚书之首,位置重之又重。众人心思浮动,也是难免。只不知皇上到底属意于谁了。

顾海的目光微妙起来,定定地看着太夫人没说话。

太夫人先是一怔,旋即意会过来,惊愕不已:“皇上莫非有意提你上任?”

顾海缓缓点头。

太夫人:“”

也怪不得太夫人这般震惊!

定北侯府有世袭罔替的爵位,世代镇守边关,兵权在握,堪称大秦第一将门。如今又出了一位中宫皇后,可谓风光无二。

若再出一个吏部尚书

“鲜花着锦,烈火烹油。”太夫人喃喃自语:“极盛之后,又当如何?”

道理谁都懂。

可送上门来的圣眷,谁能推辞?谁又敢推辞?

顾海无奈地笑了一笑:“儿子不敢瞒母亲。其实,皇上和我直言此事的时候,我也分外震惊,当时便推托未曾领旨。只是”

天子已经下了决心,自然不容他推辞。

萧诩亲自走过来,亲手扶起顾海,温和俊美的脸孔上满是真挚和诚恳:“三叔,你不必忐忑紧张。吏部尚书人选一事,我已琢磨许久,思来想去,才选定了你。”

“我不是只看阿宁的颜面,也不是因为四妹之事心生愧意想要补偿。”

“三叔做了多年的兵部侍郎,行事有度,人缘极佳。想来一定能胜任吏部尚书之位。”

“对我而言,吏部尚书的位置十分重要,一定要选一个有能力我又信得过的人。除了三叔之外,我实在想不到更合适的人选。”

“请三叔接下旨意,全力助我!”

第九百七十八章 尚书(二)

太夫人沉默下来。

顾海说完了之后,也未再吭声。

母子相对许久,太夫人才悠然叹息:“罢了,皇上已经这么说了,你便应下好了。”

顾海当然优秀出众。不过,若没有顾莞宁,若不是因为顾莞琪,萧诩也不会这么快将他提至吏部尚书的位置。

这一点,顾海也是心知肚明。

所以,天子放下身段掏心置腹,更显得难能可贵。

说到底,升官是一桩大喜事。别人求也求不来,到了顾海这儿,什么也没做,皇上便直接下旨任命。这话传出去,不知有多少人要艳羡嫉恨。

“我已经答应皇上了。”顾海目中闪出灼热的光芒:“母亲,我也想试试,看自己是否能做好这个吏部尚书。”

男儿在世,对功名利禄都有渴求之心。

他顾海也是俗人,对这样的机遇焉能不动心?

太夫人看着顾海,目光柔和起来:“老三,我知道这些年是委屈你了。你是庶出,上面有两个兄长压着。阿湛过世,爵位给了老大,你只能憋憋屈屈地留在京城,做着兵部侍郎。顾家已经太过显赫风光,我只能压着你一些。”

“若不是因为顾家,你的前程当不止于此。”

“现在既是皇上青睐于你,我也不会再拦着你了。你只管放手一搏,做皇上手中的利刃,为皇上肃清朝堂。”

“皇上心地仁厚,绝不是卸磨杀驴之人。再者,我们顾家对大秦忠心耿耿,绝不会因为位至人臣就得意忘形。傅家先例在前,我们当谨之慎之。”

顾海敛容,拱手应道:“母亲说的是,儿子行事,自当小心。”

椒房殿。

“你说什么?”顾莞宁一惊,霍然从床榻上坐直,看向萧诩。

只着中衣的萧意态悠闲地靠在床边,仿佛刚才说的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一般:“我今日已经和三叔说过了,明日上朝,我便会正式下旨。”

顾莞宁:“”

饶是顾莞宁冷静自制,也有些沉不住气了,皱着眉头瞪了过去:“你为何要这样做?”

萧诩反问:“我为什么不能这样做?”

不等顾莞宁动气,又迅速说了下去:“提三叔为吏部尚书,确实有一部分是因为你的缘故,也是因为四妹之事,我想要弥补一二。不过,三叔若是平庸无能之辈,我绝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难道你信不过三叔的能耐?”

顾莞宁难得哑然。

顾海的能耐本事,她当然清楚,足以胜任这个吏部尚书。

“你信不过顾家的忠心?”

顾莞宁想也不想地反击:“顾家世代为国尽忠,纵然手握重权,也绝不会生出二心。”

萧诩笑了一笑:“这不就行了!”

“顾家忠心,三叔又有这个能耐,我为何要舍他而就别人?”

“三叔做吏部尚书,以后将是我一大助力,再有崔阁老罗尚书等人,我便能更好地驾驭百官掌控朝堂。”

“我思虑数日,才做了这个决定。之前未曾告诉你,就是怕你会从中阻拦。现在我已经和三叔说过了,三叔也已应下。你想不点头也不行了。”

说到最后几句,挑眉笑得十分得意,就像顽童一般。

顾莞宁好气又好笑,忍不住瞪了他一眼:“别的事也就罢了。以后这等事关定北侯府的大事,之前一定要知会我一声。”

萧诩立刻一本正经地应了下来。

顾莞宁瞄了他一眼,躺下侧过身子,以背对萧诩。

萧诩从背后缠了过来,一只大手正好揽在她的胸前,在她耳边低语笑道:“真生我气了?”

顾莞宁轻哼一声。

“是我不对,没和你商量就做了决定。”大丈夫能屈能屈,萧诩深谙哄人之道,将姿态放得极低:“我是怕你反对,所以才一直瞒着你。”

顾莞宁沉默片刻,才轻叹着说道:“你的心意,我当然知道,也绝不会疑心你有捧杀顾家的打算。可圣眷太浓,对顾家而言,未必全是好事。”

萧诩笑了起来,温热的呼吸轻拂在顾莞宁耳际:“原来,顾太后也会有这般瞻前顾后的时候。”

“我姓顾,身体中流淌着顾家的血液,事关顾家,我如何能不忧虑?”顾莞宁声音淡淡:“便是有朝一日我们两人恩断情绝,我舍你而去,也绝不会舍下顾家”

话未说完,便被身后的萧某人强制霸道地翻过身来,用激烈的唇舌堵住她尚未出口的话。

顾莞宁几乎喘不过气来。

过了许久,萧诩才抬起头,目光亮得惊人,闪着平日没有的强硬冷厉:“阿宁,这样的话,以后永远不准再说。你上辈子是我的,这辈子是我的,就是下辈子,也不准嫁给别人。什么舍我而去,你想都休想。”

顾莞宁急促地呼吸几口气,激烈跳动的心终于缓缓平复。

她抬眼,落入一双执拗又火热的眼眸中。

她不应,他便一直盯着她。

顾莞宁心中泛起甜意,轻轻嗯了一声。

萧诩立刻俯下身来,轻纱帷帐落下,遮住了一榻的旖旎。

隔日的小朝会,天子下旨,正式任命顾海为吏部尚书。

在众人震惊的目光中,顾海镇定地跪谢皇恩。

吏部两位侍郎目光复杂地对视一眼。两人斗来斗去,没想到,最终便宜了顾海谁让人家有个做皇后的侄女?他们输得也不算冤枉!

工部李尚书更是错愕又愤怒。

他为官多年,论资历远胜顾海。论能力,他自认也不输任何人。论亲疏,他的儿媳可是天家公主,是当今天子的胞妹!并不逊于顾家。

再说人脉,他在朝中也结交了不少同僚。这些时日,他或攀交情或许以重利,拉拢了不少人。就等着皇上下旨廷推了

没想到,皇上今日就下了圣旨!

没想到,皇上竟会选中年轻的顾海!

顾海比他整整小了十岁!以后机会多的是,也有时间等待。而他,错过这一回,几乎再无升官可能。

李尚书死死地盯着众人瞩目的新任吏部尚书顾海,一颗心几乎快泣血了。

第九百七十九章 尚书(三)

散朝后,众臣围拢过去,你一言我一语地出言道贺。犹如众星捧月一般。

顾海从不是低调的人。此时春风得意,俊美的脸孔上也如明月生辉,看着格外耀目。

“恭喜恭喜!”崔阁老率先张口,满脸笑容:“这等喜事,顾尚书总得摆上几桌酒宴,请我等同僚喝上一杯喜酒才是。”

崔顾两家是姻亲,自崔珺莹出宫后,关系愈发紧密。崔阁老能顺利入阁,顾家在背后出了不少力。

也因此,顾海升任吏部尚书,崔阁老的喜悦庆幸发自肺腑,绝无虚假。

顾海挑眉笑道:“这是理所当然。过几日,我便让人送请帖去崔府。”

再之后,便是王阁老等几位阁老纷纷道贺。

和顾海私交甚笃的刑部孟尚书也走上前来,笑着拍了拍顾海的肩膀:“只请一顿怎么行,至少也得连请三日才行。”

去年刑部尚书致仕后,原本任刑部侍郎的孟郊顺理成章地提任尚书一职。

兵部卢尚书心情略有些微妙,原本自己的下属,一跃升上来,以后上朝要站在他的前面

朝堂站位问题,不仅关乎颜面,更关乎朝堂局势高下之分,谁能不在意?

好在顾海颇有分寸,一见到卢尚书,立刻像往日一般恭敬拱手:“过几日,我略备几杯水酒,卢尚书务必要赏光。”

在众人面前,给足了卢尚书颜面。

要不怎么说顾海会做人?

不管心里如何做想,对着恭敬一如以往的脸孔,卢尚书面上有光,心中也舒泰不少,笑着应下了。

众臣都道了贺,一动未动的李尚书便显得格外醒目。

顾海神色自若地主动上前,笑着说道:“几日后的酒宴,请李尚书一并赏脸莅临。”

李尚书笑得略有些僵硬:“这是当然,还没来得及恭喜顾尚书。”

顾海风度颇佳,优雅地拱了拱手:“多谢李尚书。”

属于胜利者的微笑,落入李尚书眼中,便如针刺一般。

李尚书勉强笑了一笑。

散朝后,李尚书未回李府,直接去了衡阳公主府。

李一鸣领的是实差,不过,平日公务不多,还算清闲。得了闲空便回府陪女儿。此时正好也在府中。

三品以上的官员才有参加小朝会的资格。李一鸣自然没这个资格,也因此,在见到面色颓丧的李尚书时,不由得一惊:“出了何事?为何父亲面色这般难看?”

李尚书憋了半天,都快憋出内伤来了,一时没心情说话。

李一鸣一看这架势,心中顿时一沉,试探着问道:“吏部尚书之位已经定下了?”

李尚书点点头。

“父亲失之交臂?”李一鸣继续猜测。

李尚书满目郁卒,继续点头。

李一鸣眉头皱了起来,沉声问道:“是谁?吏部两位侍郎,论资历官望都不及父亲,难道还有别人半路杀出来不成?”

可不就是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吗?!

李尚书牙缝里挤出几个字:“是顾海!”

李一鸣:“”

父子两人大眼瞪小眼,对视片刻。过了一会儿,李一鸣才面色复杂地张口劝道:“既是顾侍郎,那就算了吧!”

定北侯府,他们招惹不起。

顾皇后,他们更招惹不起啊!

李尚书瞪了儿子一眼。没等他说什么,衡阳公主便出来了。

随衡阳公主一起出来的,还有刚满半岁的敏姐儿。

敏姐儿生得白白胖胖,眉眼精致秀气。满肚子窝火的李尚书,见到宝贝孙女,总算有了几分笑意,小心翼翼地从乳母手中抱过孩子。

他虽有孙子孙女,和敏姐儿却不能相提并论。这可是有天家血脉的郡主!

一想到天家血脉,不免又想到失之交臂的吏部尚书一职。李尚书忍不住长叹一声。

衡阳公主早就察觉出不对劲了,试探着问道:“公公这般唉声叹气,是否遇到了不顺遂之事?”

李尚书苦笑一声,也未隐瞒:“皇上今日在朝上下了圣旨,任命顾海为吏部尚书。”

衡阳公主也是一惊,面色有些难看。

为了李尚书的事,她厚颜进宫请托闵太后。闵太后态度不冷不热,却也未一口拒绝。她还以为此事已经有了着落,一直在等着公公升官的好消息

没想到,一转眼“惊喜”就来了。

衡阳公主心里的怒气蠢蠢欲动,低声道:“皇兄的眼里只有皇嫂。顾家已有定北侯的爵位,如今又染指文官之位。就不怕来日顾家生出异心吗?”

此言一出,李氏父子顿时为之色变,异口同声道:“公主请慎言!”

李尚书不便多说,李一鸣和衡阳公主夫妻感情颇佳,也没那么多顾忌,快速低语道:“公主万万不可口出怨言。这话一旦传进宫中,皇上和娘娘定会心生不满。”

瞧瞧这犯怂的样子。

衡阳公主悻悻地哼了一声,不再多言。

三日后,定北侯府设下酒宴。

顾海不欲铺张高调,只设了几席,请帖也只发了寥寥二十余份。除了阁老尚书们之外,便是姻亲好友。

接到请帖的大多携着家眷登门,也有通家之好的意思。

客人不算多,男女各设三席,中间以屏风相隔。前来做客的大多相熟,凑到一起闲聊说话,颇为热闹。

这是大秦最顶尖的交际圈。想跻身进来,着实不易。

譬如方家,若不是因为姻亲之故,哪有资格登门?

顾谨礼今日特意告了假,陪着顾海一起招呼来客。见了未来的岳父岳母,顾谨礼分外亲热,一口一个舅舅舅母。

方舅爷和方舅母悬在半空的心晃晃悠悠地落回原位。

这一日,出嫁的顾莞华顾莞敏也都回了府,隔邻的姚若竹来得稍迟一些,便被取笑:“你住得最近,回来最迟,待会儿定要罚酒三杯。”

姚若竹抿唇一笑:“都是孩子淘气,我才回来得迟了。罢了,这罚酒我喝就是了。”

太夫人看着说笑的三姐妹,心里不由得惦记起顾莞宁来,忍不住叹了口气。

做了皇后,出宫多有不便。顾莞宁已经几年未曾回来过了

就在此时,顾谨行一脸激动雀跃地过来了:“祖母,皇后娘娘和皇上驾临侯府!”

第九百八十章 归宁(一)

顾谨行激动之下,一时口误,将顾莞宁置于天子之前。

不过,此时无人会计较。

太夫人霍然站了起来,满面喜色:“你说得可是真的?皇上和娘娘真的来了?”

顾谨行激动不已:“是。贵公公先来一步送信。皇上和娘娘此次是微服出宫,不欲声张,更不愿惊动旁人。所以,我们不必阖府相迎,在这里等着皇上和娘娘就行了。”

众人俱是一脸惊喜。

天子登基以来,从未驾临过任何勋贵官宦府邸。顾皇后也未归宁。没想到今日一起来了定北侯府。由此可见顾家圣眷之隆。

什么鲜花着锦,什么烈火烹油,人在风光得意之际,谁还想得起这些扫兴的事。

太夫人满心激动,心潮澎湃,不肯再坐下。

顾莞华顾莞敏姚若竹一起围拢过来,每个人脸上都是欢喜的笑意。

“我已经许久没见过二妹了。”顾莞华低声笑叹。

她去年有孕,未能进宫,今年刚生下一子。算来已有一年多未见过顾莞宁。

姚若竹倒是不时进宫,立刻笑着接了话茬:“宁表姐如今凤仪日隆,风华无双。待会儿见了,你心里可别发憷才是。”

  如果觉得凤回巢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寻找失落的爱情小说全集凤回巢喜良缘秀色满园华裳六宫凤华十全食美念春归容华似美人多骄洛阳锦梦来运转秦画眉周小云的幸福生活,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