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寻找失落的爱情作品凤回巢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闵芳惶惶难安,也跟着病了一场。好在她年轻底子好,太医开了药方喝上几天,很快便痊愈。

病愈之后,闵芳言行举止比往日更谨慎几分。每日除了到椒房殿慈宁宫请安之外,几乎不出寝宫半步。

承恩公夫人借着探望太后的名义进了宫,“顺便”探望闵芳。

“大伯母,”闵芳用力抓住承恩公夫人的手,声音颤抖,目中露出惧意:“她们都死了,接下来是不是就轮到我了?”

承恩公夫人心里也在打着鼓,面上却未流露出来,张口安抚道:“娘娘别自己吓唬自己。她们三个是命短福浅,没有荣华富贵的命格。娘娘却是福缘深厚之人,一定会逢凶化吉,平安无事。”

闵芳一听逢凶化吉这样的字眼,心里更慌了,泪水立刻涌出眼角:“我在宫中无依无靠,皇后娘娘不待见我,太后娘娘对我也不亲近。想见皇上一面,更是难之又难我以后到底要怎么办?”

承恩公夫人心里也阵阵发堵发闷。

原以为闵家有女进宫,能为闵家带来更多的荣耀。没想到,一点实际的好处没有,反倒添了一桩烦心事。宫中稍微有个风吹草动,闵家上下就要心惊胆战一回。

别说闵芳日子难熬,闵家的日子也不好过。

承恩公夫人耐着性子,哄了闵芳一通。好言好语说了一箩筐,总算让闵芳停了哭泣。

承恩公夫人临走之前,特意叮嘱几句:“总之,娘娘一定要诸事谨慎,切记万万不可触怒皇后娘娘。”

闵芳用袖子擦了眼泪,用力点了点头。

第九百六十七章 雪霜(二)

病来如山倒,此话半点不假。

傅阁老年过五旬,身子一直颇为康健。此次昏厥后,一直昏昏沉沉意识不清,一时不见好转。

帝后接连打发人到府中探病,又命徐沧为傅阁老治病看诊。这等圣眷殊荣,堪称独一无二。

登门探病的官员,也如过江之卿。

傅夫人一律以傅阁老病重需静养为由,婉言谢绝。来探病的人,只得放下名帖和厚礼,憾然离开。

傅阁老的两个儿子都在外赴任,接到京中的消息,心中忧急,却也不能抛下公务回京。各自让人送了信来。

傅夫人坐在床榻边,将信念给一直昏沉不醒的傅阁老听。读着读着,傅夫人忽地落了泪:“老爷,你已经昏迷了六七日,到底什么时候才能醒来?”

傅阁老是大秦首辅,不过,朝中没了傅阁老,还有王阁老等人,还有许多精明的肱骨重臣,朝政未受太大影响。

傅家的天却是真得快塌了。

冒氏也病了,徐氏得撑着内宅。傅玉身后事,俱由傅卓操办。

傅夫人强撑了几天,现在终于撑不住了,在傅阁老床榻边失声痛哭。

“祖母,”熟悉的声音在门边响起。

是魏王世子妃傅妍回来了。一同前来的,还有魏王世子。

傅夫人不能再放任自己痛哭,匆匆擦了眼泪,红着眼睛起身行礼。

傅妍目中泛泪,扶住傅夫人:“都什么时候了,还讲究这些虚礼做什么。祖父现在如何?病症可有好转?”

傅夫人嗓子沙哑,几乎说不出话来,只摇了摇头。

傅妍打量床榻上的祖父一眼,待看清傅阁老此时的模样时,一颗心顿时被揪紧。

短短几日,傅阁老多了许多白发,显出了颓然老态。此时闭着双目,脸上泛着异样的潮红。便是不通医理之人,也能看出不妙来。

魏王世子目光一扫,神色也凝重了几分,低声问道:“听闻徐沧亲自来为傅阁老看诊,莫非连徐沧也束手无策?”

徐沧声名赫赫,早有大秦神医的美誉。若连徐沧都治不好傅阁老的病

傅夫人沙哑着声音应道:“徐太医每日都来看诊,针也扎了,药方也开了,可老爷一直都没醒。我问徐太医,徐太医只说无性命之忧,让我不必紧张。”

傅妍不知想到了什么,和魏王世子对视一眼,面色俱是微微一变。

夫妻两个显然想到一起去了。

徐沧是天子心腹。

如果萧诩不愿傅阁老的病好起来,徐沧多的是办法

傅妍压低了声音:“祖母若是放心不下,不如另请大夫来给祖父看诊。说不定别的大夫能治好祖父的病症。”

傅夫人满脸苦涩:“你以为我没想过吗?可如今你祖父病重,皇上特意派徐沧来看诊,京城无人不知。也不知有多少人暗中窥伺傅家的一举一动。我若另请大夫,便是信不过皇上。岂不是授人话柄,为傅家招祸?”

傅妍哑然无语。

魏王世子目光一闪,沉声道:“既有徐沧在,另请大夫确实不妥。”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皇上亲自派了太医来给傅阁老治病,既昭示恩宠,也彰显天威。傅家上下只有感恩戴德的份。这个时候傅家另请大夫,便是质疑天子有谋害傅阁老之心这等罪名,谁能承受得起?

傅夫人忍不住又抹了眼泪。

魏王世子话锋一转,问起了傅卓:“舅兄人在何处?莫非不在府中?”

傅阁老病重,傅卓应该留在府中伺疾才对。

傅夫人神色一暗,勉强挤出一丝笑容:“阿卓身为中书令,朝中事务繁忙,皇上一日都离不得他。府中伺候老爷的人多的是,我便自作主张,让阿卓上朝去了。”

真的只是这样吗?

魏王世子意味深长地看了傅夫人一眼,却未多言。

前些日子,朝堂上发生的一幕,魏王世子清清楚楚地看在眼底。傅阁老和傅卓这对祖孙之间,显然有些不为人道的矛盾隔阂。

福宁殿。

商议完朝事,批阅完奏折后,众臣便一一告退。

傅卓也在其中。

萧诩忽地张口:“傅卓,你留下,朕有话单独问你。”

傅卓脚步一顿,应了一声。

小贵子最是伶俐,立刻冲内侍们使了个眼色。很快,内侍们也一一退了出去,只留下小贵子和穆韬两人在一旁。

他们两人在萧诩身边伺候多年,俱是心腹亲信。萧诩也未避讳他们两人,张口便问傅卓:“傅阁老的病症可有好转?”

傅卓略略低头答道:“每日昏昏沉沉,偶尔清醒片刻。”

萧诩沉默片刻,忽地说道:“这里没有别人,只我们两个。你不必这般拘谨。心里想什么,只管直说。”

站在这里的,不是大秦天子,而是你的好友萧诩。

傅卓抬起头,目光复杂地看了过来。

他们虽是好友,也是君臣。傅阁老心生贪恋,以下犯上,已成了帝后除之而后快之人。他选择尽忠,便成了忤逆不孝之辈

这几日,他一直饱受痛苦煎熬,其中滋味,绝非外人所能想象。

而这些话,他绝不能诉之于口。哪怕是对萧诩,他也说不出口。

“祖父已经老了,”傅卓忽地低声道:“他这一病,不知要多久才能痊愈。朝中不可无首辅,你还是尽快让王阁老接替祖父吧!”

这是在恳求萧诩放傅阁老一条生路。

萧诩注视着傅卓,缓缓说道:“傅阁老因傅妃病逝而病重,我在此时让王阁老为首辅,未免太过凉薄。等傅阁老病愈之后再说。”

傅卓暗暗松口气。

萧诩既然这么说了,显然不会趁机要祖父的命。只是稍作惩戒,让傅阁老“病”上一段时日而已。

“谢谢你。”傅卓由衷地道谢。

所有触怒天子有意染指皇权的人,一旦失败,便是万劫不复的下场。萧诩大可以让傅阁老“病逝”,以除后患。

萧诩没有赶尽杀绝,已是十分仁厚!

萧诩挑了挑眉:“你我相识十余年,自小一起长大,亲如兄弟,何须言谢。”

第九百六十八章 雪霜(三)

萧诩今日归来,神色释然轻松。

顾莞宁略一打量,笑着问道:“你看来心情颇佳。莫非是有什么好消息?”

没有旁人,萧诩说话也直白得多:“这几日傅阁老在府中养病,眼前清净了不少,也没那么多糟心烦心事了。心情想不好也难。”

顾莞宁目光一闪,忽地说道:“你若嫌傅阁老碍眼,不如狠下心肠,趁着这次机会,让傅阁老病重不起,彻底远离朝堂。”

萧诩:“”

萧诩定定地看着神色镇定仿佛刚才什么也没说过的顾莞宁,半晌都没吭声。

顾莞宁挑眉,淡淡说道:“怎么?你是不是觉得我太过心狠手辣?”

“这倒不是。”萧诩不无自嘲地笑了一笑:“我只是在想,皇祖父当年嫌我心慈手软优柔寡断,其实不无道理。我明知斩草除根的道理,可一想到傅阁老是两朝阁老,对大秦颇为忠心,便难以下这个狠心。”

顿了顿又道:“再者,我也不想做得太过狠绝,免得令百官寒心。傅卓已经表明态度,站到我这边。便是冲着他的颜面,我也不忍对傅阁老下杀手!”

顾莞宁不以为意地笑了一笑:“我只是随口说说罢了。傅阁老到底是一朝首辅,就是要对付他,也不能用这般直接粗暴的手段。还是徐徐图之,借重王阁老分化傅阁老之权,慢慢削弱傅阁老的威望影响力。这才是稳妥之道。”

萧诩点点头,然后搂住顾莞宁,在她耳边叹道:“身为天子,整日操心国事处理政事也就罢了,还要平衡朝堂驾驭百官,真是劳心劳力。怪不得历朝天子从无长寿之人”

顾莞宁不乐意听这些,瞪了他一眼:“乱嚼舌头!不得胡说!”

萧诩哑然失笑:“是是是,都是我胡言乱语。我们要长命百岁,白头偕老。”

这话听着顺耳多了。

顾莞宁目中这才有了笑意,放软身子,依偎在他的怀里。

傅府。

傅卓从宫中回来之后,一直陪在傅阁老的床榻边。

期间,傅阁老醒来过一次,睁开眼一看是傅卓,立刻气血翻涌,又晕了过去,顿时又是一阵人仰马翻。

其余人还未看出端倪,傅夫人却察觉出了不对劲,待安顿好了傅阁老之后,疑惑地问道:“阿卓,你做错了什么事?为何你祖父见了你便满眼怒意?”

傅卓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左顾言它道:“今晚我在这儿陪着祖父,祖母这些日子颇为辛劳,安心歇息一晚吧!”

傅夫人确实十分疲倦,没有精神再刨根问底,被傅卓哄着去休息了。

天色一点点地暗下来,直至月上树梢,繁星漫天。

傅卓动也没动,一直默默地注视着沉睡不醒的傅阁老。

夜深人静之时,傅阁老再次醒来。

短短几日间,傅阁老苍老了许多,目光浑浊涣散,半晌才有了焦距。

“祖父,”傅卓低声喊道。

傅阁老定定地看着傅卓,目中闪过怒意,声音嘶哑:“我没你这样的长孙!你给我立刻回屋去,我不想见到你!”

傅卓满面苦涩,声音也愈发低沉:“祖父,我知道你在生我的气。我这么做,也是迫不得已。”

好一个迫不得已!

傅阁老扯出讥讽的笑意,目光冰冷:“你什么都不用解释了。我只知道,我亲手养了二十几年的长孙,在最关键要紧的时候背弃了我,放弃了傅家。”

字字如刀,深深地刺进傅卓的胸膛,鲜血淋漓,痛不可当!

傅卓目中满是痛苦和愧疚,暗哑着喊了一声“祖父”,然后在床榻边跪了下来:“孙儿令祖父失望,实在有愧于心。”

傅阁老重新闭上眼睛,之后再也没睁开过眼。

傅卓在床榻边跪了一夜。

这几日,他过得心力交瘁,全仗着年轻身体好硬撑着。跪了一夜后,身体终于吃不消了。一回屋,罗芷萱便惊呼一声:“你的脸怎么这么红?”

头脑昏沉的傅卓,勉强冲罗芷萱笑了一笑:“我没事”

话还未说完,便头晕目眩,身子摇晃不定。

罗芷萱大惊,忙扶住傅卓:“快来人,去请徐神医来。”

好在徐沧就住在傅府,很快便被请了过来。

徐沧为傅卓看诊之后,迅速开了药方:“傅公子并无大碍,只是气火攻心,又连着几日未曾安眠,太过耗费耗费心力之故。喝几天汤药,好好休息一段时日就行了。”

罗芷萱的心这才落回原位。

傅阁老傅卓相继病倒,冒氏伤心过度,每日以泪洗面。傅夫人徐氏也连着操劳多日。傅家上下,俱被一层阴云笼罩,便是连下人也是一脸愁容。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数日后,傅阁老病情稍有好转,阖府上下还没来得及高兴,傅老夫人又去世了。

傅老夫人年近九旬,寿元绵长,在京城一众诰命夫人中,无人能及。傅家有傅老夫人在,真正应验了“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之说。

人老了,少不得有些耳聋眼花的毛病。这几年,傅老夫人已甚少在人前露面,身体还算不错。

傅家人都以为傅老夫人能活到百岁。

就是傅阁老也这么以为。

谁也没想到,傅老夫人会在此时去世。

活到九十岁,已是罕见的高寿。傅老夫人无病无痛,寿终正寝,便是丧事也要当成喜事来办。傅家嫡支旁支的子孙齐聚傅府。

丧信传开后,全京城的官员闻训而至。

帝后各自命人代为登门吊唁,闵太后也特意打发了身边的亲信来吊唁。

傅阁老硬撑着下了床榻,跪灵七日。

待傅老夫人下葬后,傅阁老也彻底病倒了。

按着朝廷惯例,父母去世,身为人子,要守孝丁忧三年。否则,便会落下不孝之名。除非天子下恩旨,夺情起复。忠孝二字,忠排在第一位。也只有天子,才有此权利。

想也知道,萧诩绝不会下这一道夺情的圣旨。

傅阁老就此要丁忧三年,所有傅家为官的子孙也要一同丁忧待在府中。

第九百六十九章 局势

朝堂风云变化,局势无常。别说三年,就是三个月,也足以让朝堂势力重新洗牌。

傅阁老这一丁忧,傅家随之彻底退出了朝堂,沉寂下来。

与此同时,“痛失爱女”的崔尚书振作起来,重新入朝。

天子下旨,内阁如今只有四位阁老,朝事繁琐,力有不逮,命众臣推举一名重臣入阁。

顾海立刻出列,推荐崔尚书入阁:“崔尚书为官清正,品性高洁,行事沉稳,堪为阁臣。微臣推举崔尚书。”

罗尚书等人纷纷附议。

论资历声望,崔尚书确实是最合适的人选。

李尚书原本有意相争,可惜推举他的人远不及崔尚书,只得遗憾败北。

天子很快便应允首肯,正式下旨。自此,朝中又多了一位崔阁老。

按着朝中惯例,入阁之后不能再兼任六部尚书。崔尚书入阁后,吏部尚书的位置便空了出来。

吏部为六部之首,吏部尚书掌管百官考核稽查升迁,位高权重。这个位置一空出来,动了心思的官员不在少数。

按着惯例,要么是从其余五部尚书中选任,要么从吏部两位侍郎中提任。一时间,众臣人心浮动,私下各用手段,探听圣意。

朝堂之事,闵太后极少过问。

不过,崔尚书入阁是大事,选任吏部尚书也非同小可。闵太后自然有所耳闻,在顾莞宁面前笑着念叨过一回:“一转眼,阿诩登基也快三年了。有了新的阁臣,如今还要选任吏部尚书。”

三品以上的重臣,几乎都是元佑帝在世时的老臣。由此也可见萧诩性情宽厚。一直忍到傅阁老丁忧,才顺理成章地重新选了阁臣。

王阁老早已投向天子,崔阁老也已成为天子心腹。剩余的三位阁老中,有两位原本亲近傅阁老的,现在也识趣多了。

萧诩这些时日耳根清净心情舒畅,处理政事也觉得顺手多了。

顾莞宁笑着陪闵太后闲聊:“吏部是六部之首,吏部尚书的位置颇为重要。皇上暂未选定,任由群臣举荐推选。想来也有借机考察各人心性之意。”

“可不是么?”闵太后笑道:“平日里看着稳重,到了这等时候,也顾不得什么了,一个个想尽了法子。已经有人将话递到哀家耳边来了。”

顾莞宁略一挑眉,哦了一声:“母后说的,莫非是衡阳?”

闵太后点点头:“正是她。”

衡阳公主在年初生了一女,自己颇有些失落,不过,李家上下倒是都颇为欢喜。反正李家已经有了子嗣,衡阳公主生男生女都无妨。

有了孩子之后,衡阳公主这一颗心便渐渐偏向夫家。萧诩为了拉拢李尚书,提任李驸马做了四品的鸿胪寺卿。

李尚书争不过崔尚书,没能入阁,心中颇为遗憾,立刻又对吏部尚书一职动了心思。

李尚书做官多年,颇为爱惜名声,官声还算不错。在朝中也结交了不少同僚好友。既有意吏部尚书之位,李尚书自要动用所有能动用的力量,私底下动作频频不说,还请托了儿媳衡阳公主进宫说情。

“衡阳昨日进宫来请安,送了一株五百年的人参给哀家。”

闵太后随口道:“也不知她从哪儿得来的方子,也一并献给哀家。说是以这株五百人参为主料,再配以其他十几味药材,可以配置出延年益寿的人参丸。”

百年人参已是罕见,五百年的人参,更是珍贵至极,千金难求!

顾莞宁目光微闪,淡淡笑道:“衡阳出手倒是大方的很。看来,必是有求于母后了。”

闵太后坦然笑道:“她那点心思,哀家自然清楚的很。昨日哀家便和她说了,哀家从不管朝堂之事。阿诩要选谁做吏部尚书,我都赞成。”

衡阳公主当时听了这番话,笑容便有些勉强,说了一堆奉承讨好的话。最后又恳请闵太后为李尚书说项几句。

闵太后没放在心上,今日也只随口一提而已。

闵太后对这些事没兴趣,很快便扯开话题:“对了,萧启也老大不小了。再不成亲,委实说不过去了。”

萧启今年已二十有二,再拖延下去,确实会惹来闲话。

顾莞宁抿唇一笑:“母后提醒的是。我已和皇上商议过了,过几日就下旨赐婚。他的生母出自于家,王妃便也从于家选一个。于御史的嫡幼女,年方十六,尚未婚配。做安平王妃正合适。”

闵太后颇为赞成:“选于家女为安平王妃,确实合宜。”

于家早已败落,于御史空顶着官衔,在朝中无权无势。

萧启娶于家女儿为王妃,根本借不到岳家之势。说出去又不会惹人诟病。果然是门“好”亲事。

闵太后心情舒畅,笑着打趣道:“儿媳能干,我这个做婆婆的不必操心,整日享清福,以后定要多活几年。”

婆媳相得,说笑几句是常有的事。

顾莞宁笑着应了回去:“我只盼着母后长命百岁,我头发花白之际,还能承欢母后膝下。”

闵太后哑然失笑:“到了那时候,你自己都走不动路了,还得搀扶着我,岂不可笑!”

婆媳两人对视一笑。

闲聊片刻,闵太后又说起了玥姐儿:“玥姐儿养了几个月,脚伤已经好得差不多了。今日早晨还去慈宁宫给哀家请安。”

闵太后对齐王府深恶痛绝,对温驯可怜的玥姐儿却生不出半点厌恶之心。这几个月来,时常去碧瑶宫探望玥姐儿。

“玥姐儿也来椒房殿请安了。”顾莞宁目光柔和了一些:“她这些日子好吃好睡,人养胖了些,气色更远胜往日。”

“她身子既是好了,明日起便和阿娇一起读书。”闵太后笑道:“阿娇整日嚷着她的伴读比阿奕少,不够热闹。”

提起女儿,顾莞宁神色愈发温柔,含笑道:“我今日已叮嘱过玥姐儿了。”

阿娇看似娇惯任性,实则善良心软。不然,当日也不会主动提及让玥姐儿做伴读。

正说着话,阿娇和阿奕便来了。

第九百七十章 伴读

姐弟两个一直亲密要好,虽各自有伴读,散学之后,依旧习惯同进同出。

两人年龄渐长,说话行事愈发有分寸。没再像以前那般扑上前来喊娘,而是一起行礼:“见过皇祖母,见过母后。”

孩子是真的长大了。

顾莞宁欣慰之余,心中又有些淡淡的失落。

儿女渐渐长大,对她这个亲娘也没了往日那般全心全意的依赖和留念。两只嗷嗷待哺的小鸟,都扑棱着翅膀,跃跃欲试着要飞向半空。

没等顾莞宁感慨完,阿娇已经笑嘻嘻地黏了过来,拉住顾莞宁的胳膊晃了几晃:“娘,半天没见我了,是不是很想我?”

顾莞宁心里一暖,唇角微弯:“是是是,当然想了,想的寝食难安。这半日心情都郁闷的很。”

阿娇眨了眨明亮的大眼,咧嘴一笑。

阿奕自诩是男子汉了,不能像阿娇这般撒娇腻歪,明明眼热羡慕,却一本正经地端着俊脸。

闵太后看在眼里,心里爱得不行,冲阿奕招招手:“阿奕,到祖母这儿来。”

阿奕有些不乐意,端着小脸说道:“男女授受不亲!祖母有什么话,但说无妨,孙儿就不过去了。”

  如果觉得凤回巢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寻找失落的爱情小说全集凤回巢喜良缘秀色满园华裳六宫凤华十全食美念春归容华似美人多骄洛阳锦梦来运转秦画眉周小云的幸福生活,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