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寻找失落的爱情作品凤回巢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太夫人心中腹诽,口中却笑道:“罢了!他肯退让这一步,也不是易事。别的方面补偿他一些也是应该的。”

“你现在也该将心彻底放下了。崔家和我们顾家,依旧是姻亲和最坚实的盟友,绝不至于反目。你和崔氏,便安心过日子吧!”

顾谨行被说中心思,也有些赧然:“是,孙儿都听祖母的。”

太夫人想了想,又笑道:“崔尚书这般精明果决,想来日后官途不止于此。他正值盛年,再进一步,也是理所当然。以后若是内阁之位出了空缺,我们便出些力气,将他推举入阁。”

也算还了这份人情。

顾谨行笑着应了一声。

“这件事先瞒着不说。不过,日后你三叔总能猜出是怎么回事。”去了一桩心事,太夫人也颇为欣慰,随口笑道:“到时候,便怪不得你我了。”

“过几日,你和崔氏就进宫一趟,给皇后娘娘请安吧!”

第九百三十三章 释然

五日后。

顾谨行夫妻两人领着俊哥儿进了宫。

五岁的俊哥儿人如其名,确实生的俊俏讨喜。进了椒房殿,磕了三个头:“侄儿给姑母请安。”

稚嫩的童音,透着几分奶气,偏偏一副严肃的大人口吻。

端坐在凤椅上的顾莞宁,不由得扬起唇角:“平身。”

俊哥儿利落地谢了恩,站直了身子。

顾莞宁不急着和顾谨行夫妻说话,先招呼俊哥儿到身前,含笑问道:“刚才请安说话,是谁教你的?”

俊哥儿一点不慌,挺着小胸脯说道:“父亲母亲都教导过侄儿。”

几岁的孩童,都喜欢做出大人样子来。却不知在大人们眼中看来,是多么的稚嫩可笑。

顾莞宁忍住笑,摸了摸俊哥儿的头:“俊哥儿果然聪明乖巧。”

俊哥儿被夸得满心自得,面上却做出宠辱不惊的样子来,故作沉稳地应道:“多谢姑母夸赞。”

实在是太可爱讨喜了!

顾莞宁目中满是笑意。

顾谨行和崔珺瑶也对视一笑。

站在顾莞宁身侧的阿娇阿奕早已按捺不住,各自扯了扯顾莞宁的衣袖:“娘,我们领着俊表弟出去玩耍。”

顾莞宁笑着叮嘱:“你们两个做哥哥姐姐的,可不能欺负俊哥儿。”

“我们又不是小孩子了!”阿娇阿奕异口同声地应道:“怎么会欺负俊表弟!”

三岁的阿淳口齿也愈发伶俐:“姐姐,哥哥,我也和你们一起去。”

阿娇阿奕口头上时常欺负阿淳,其实心里都很疼他,一起拉着阿淳的手,领着俊哥儿高高兴兴地出去了。

在殿内竭力做出小大人模样的俊哥儿,到底年纪还小,一踏出椒房殿的门,便释然地松口气。

顾莞宁听进耳中,不由得莞尔一笑,看向崔珺瑶:“大嫂将俊哥儿教导得极好。”

崔珺瑶含笑应道:“俊哥儿平日也算聪慧伶俐,不过,到了阿娇阿奕面前,不免就逊色几分。”

顾谨行笑着接过话茬:“阿瑶说这话可就太过谦虚了。在我这个当爹的眼中,俊哥儿是一等一的聪明可爱。”

崔珺瑶嗔怪地看了顾谨行一眼:“当着娘娘的面,亏你好意思这么说。”

顾谨行理直气壮格外坦然:“为何不好意思?本来就是实话。”

顾莞宁笑着打趣:“你们夫妻两个,闹腾了几个月,看来总算是和好了。我也能放下这颗心了。”

这一调侃,顾谨行厚颜受之,崔珺瑶却红了一张俏脸,略有些羞愧地应道:“是我不懂事,竟连娘娘也惊动了。”

顾莞宁温和笑道:“夫妻相处过日子,哪有不磨牙不吵嘴的。不过,一直僵持着总是不妥,也会伤了夫妻情分。大嫂能想通,便是再好不过了。”

顿了顿又道:“俊哥儿已经开蒙读书了吧!”

崔珺瑶定定神,张口答道:“是。俊哥儿从去岁便开蒙读书了。”

顾莞宁淡淡说道:“到明年,阿奕便有八岁。也到了选伴读的时候。你们若舍得,便将俊哥儿送进宫来,随阿奕一起读书吧!”

崔珺瑶既惊又喜,迅疾看了顾谨行一眼。

阿奕虽未正式被册立,不过,他是帝后的嫡长子,日后必会是大秦储君。他们的儿子若能成为伴读,日后自不愁没有好前程。就如今日的傅卓一般。

他们如何会舍不得?

顾谨行的眼睛也亮了起来,想也不想地一口应道:“多谢娘娘恩典。”

崔珺瑶这才张口谢恩:“只要俊哥儿有出息,我们自是舍得。娘娘这般提携俊哥儿,我们夫妻两个真不知该如何感激娘娘。”

顾莞宁深深地看了崔珺瑶一眼:“俊哥儿是我的娘家侄儿,也是阿奕的表弟。选他做伴读,是理所当然之事,大嫂不必谢我。”

“我出嫁数年,顾家二房如今空无一人。我只盼着顾家长房能齐心协力,真正撑起定北侯府的门庭。”

顾莞宁的目光,依然那般明亮锐利,仿若火烛,洞察她心中所有的揣度和不安。

这是在变相地向她保证,定北侯府的爵位家业都是长房的。顾莞宁不会倾向三房,也不会插手定北侯府内宅之事。

崔珺瑶心安之余,又分外惭愧,起身郑重地行了一礼,低声道:“是我心胸狭窄,一直以来误会娘娘了。”

顾莞宁淡淡一笑:“话说开了便好。世上没有圣人,为自己打算本就是应该的。大嫂有了俊哥儿,心中多盘算几分也是难免的。只是,别因小失大。”

“计较得过多,便失了人心。”

“三叔三婶俱是聪明人,三弟也年轻有为,日后自有好前程。他们不会觊觎大哥的世子之位,就算他们有此想法,我也绝不会纵容姑息。大嫂尽管安心。”

崔珺瑶满面通红,羞愧不已:“娘娘说的是。”

原来,她所谓的“隐忧”,早已被顾莞宁洞悉。

幸好她只在心中想想,从未对三房做过任何不该做的事。不然,今日还有何颜面面对顾莞宁?

敲打过崔珺瑶之后,顾莞宁看向顾谨行:“大哥今日特意进宫,想来一定是有什么要紧事。这里并无外人,大哥但说无妨!”

留在椒房殿中伺候的,只有陈月娘和琳琅玲珑三人。

她们三个,俱是顾莞宁的心腹。也都是出自顾家,确实不算外人。

顾谨行却道:“娘娘让她们三人先退下吧!”

顾莞宁略略有些错愕,却未多问,冲陈月娘等人点点头。待她们三个退下之后,殿内只剩下顾莞宁和顾谨行崔珺瑶三人。

顾谨行告了一声罪,然后走上前,凑到顾莞宁耳边,低语数句。

以顾莞宁的镇定,听了这番话之后,也有些震惊:“大哥,你说得可是真的?”

顾谨行敛容应道:“这等大事,我岂敢出言戏弄你。”

崔珺瑶也走上前来,轻声道:“千真万确。这些话都是我父亲亲口说过的。父亲也让我带话给娘娘,崔家永远忠心于皇上,忠心于大秦。皇上若有差遣,崔家儿郎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第九百三十四章 轻生(一)

顾谨行夫妻两人带着俊哥儿进宫请安,顾莞宁留他们夫妻三人在椒房殿里用午膳。

散了朝的萧诩也来了,进了椒房殿,脱下龙袍换上常服,先陪儿女说话,然后亲昵地询问顾莞宁这半日过得如何。

像一个普通丈夫在外忙碌半日归家一样。

顾莞宁笑道:“大哥大嫂带着俊哥儿进宫来看我,我这半日高兴的很。”

三年守孝期未过,帝后俱在宫中,不宜出宫。也因此,顾莞宁已经两年多未曾回过定北侯府。见了娘家人,自是欢喜。

萧诩立刻道:“你整日在椒房殿里待着,确实有些闷。以后隔些时日,便让大嫂进宫来陪你说说话。罗氏姚氏和大姐她们几个,你也可以宣召进宫作伴。”

萧诩口中说的,正是罗芷萱姚若竹顾莞华等人。她们几个都是顾莞宁最亲近要好的姐妹朋友。

顾莞宁笑着嗯了一声。

萧诩和顾莞宁闲话几句,又笑着看向顾谨行夫妻:“大哥大嫂难得进宫一趟,不必拘谨。像往日一样说话就好。”

夫妻两人一起应了声是。

没有外人,也未男女分席,午膳便如家宴一般随意。孩子们难得有机会在一起玩耍,匆匆吃了几口,便又携手出去了。

萧诩难得见阿娇阿奕兴致这般好,笑着说道:“等过上一两年,让俊哥儿进宫来做阿奕的伴读。表兄弟两个也方便时时亲近。”

“我们两个倒是想到一处了,”顾莞宁抿唇而笑:“我已和大哥大嫂说过了。”

萧诩冲顾莞宁眨眨眼:“这便是心有灵犀一点通。”

已经是老夫老妻了,肉麻起来还是和以前一样旁若无人。

顾谨行暗暗抖落一身的鸡皮疙瘩。一转脸,见崔珺瑶目中露出羡慕向往,立刻低声笑道:“我们夫妻也一样心有灵犀。”

崔珺瑶轻轻啐了他一口,目中满是娇羞的笑意。

当日晚上。

帝后独处时,萧诩才低声问道:“大舅兄今日特意进宫,是为了何事?”

顾莞宁微微扬了扬唇角:“是受崔尚书所托。”

萧诩一愣,浓眉微挑:“崔尚书有何事请托?”

顾莞宁似笑非笑:“你不妨猜上一猜!”

萧诩目光闪动,思忖片刻,然后露出一个了然的笑意,凑到顾莞宁耳边低语几句。

“虽不中亦不远矣!”顾莞宁笑了一笑,然后娓娓道来。崔尚书特意让崔珺瑶带进宫的话,自然也一字不漏地说了出来。

萧诩表情有些复杂,半晌才道:“果然是只老狐狸!”

可不是么?

退让一步,便要换取更多的好处。一边向帝后低头示好,一边理直气壮地让“崔家儿郎为皇上赴汤蹈火”换言之,就是为崔家儿郎要一份好前程。

顾莞宁也笑着叹了口气:“这个崔尚书,确实世故精明。偏偏让人生不出恶感来。”

萧诩想了想,也笑了一笑:“罢了,他到底还算识趣。见势不妙,已经决意向朕投诚。只要他对朕忠心,朕提拔崔家儿郎倒也无妨。”

崔尚书也确实养了三个好儿子。崔大郎崔二郎行事稳重,崔三郎机智聪颖才学过人,都是可用之才。

顾莞宁思忖片刻说道:“此事不宜操之过急。等来年出了孝期再说。而且,在此之前,也得‘稍作铺垫’,免得太过突兀,惹人疑心。”

萧诩笑着应道:“这些事都由你做主。”

一边说着,一边靠了过来。

即将一亲芳泽之际,门忽地被敲了几声。

萧诩动作一顿,有些不快地扬声问道:“是谁?”

已经这么晚了,有什么事不能等明天再来禀报?

门外响起琳琅略有些急促的声音:“启禀皇上皇后娘娘,李侧太妃打发宫人来送信,丹阳公主自寻短见,意欲轻生,幸好发现及时,被救回了一条性命。只是脖子上被勒出了极深的淤痕,如今昏迷未醒。”

萧诩错愕不已,下意识地看向顾莞宁。

顾莞宁脸上红晕褪去,神色也凝重了几分。

没想到,丹阳公主竟会轻生!

丹阳公主虽然不受宠,到底是皇室公主,忽地寻了短见,李侧太妃被吓得够呛。救了人之后,立刻打发人到慈宁宫和椒房殿送信。

闵太后闻讯后,匆匆前来探望。

到寝宫门口时,正好遇上萧诩顾莞宁。

闵太后眉头皱得颇紧,见了他们夫妻两人,立刻低声问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好端端地,丹阳怎么忽然就寻了短见?”

这种事传出去,总是不太好听,于皇室颜面有损。

萧诩略一犹豫,一时不知该说什么是好。

顾莞宁已轻声说道:“其中确实有些缘故,现在不便多说。待过了今晚,儿媳自会细细禀报母后。”

闵太后点点头,没再追问。

三人一起进了寝宫。

一脸忧虑的李侧太妃步履匆忙地迎了出来,面有苦色地行了礼。

闵太后张口便问:“丹阳可有性命之忧?”

李侧太妃答道:“太医正在里面为丹阳公主看诊,脖子上的伤势颇重,不过,应该没有性命大碍。”

一边回禀,一边惴惴不安。

这些年来,丹阳公主一直养在她身边。她对丹阳公主也算尽心尽力。不过,到底不是亲生的,总是隔了层肚皮。兼之丹阳公主又是沉闷的性子,随着年纪渐长,性子愈发孤僻起来。一天也说不了两句话。李侧太妃平日看管着她,却从不知她有什么心事。

也因此,李侧太妃惊闻丹阳公主轻生的噩耗之后,第一个反应是震惊,第二个反应是完了!

闵太后必会责怪她看顾不力!说不定还会迁怒她的女儿衡阳公主身上。

李侧太妃低着头,竭力表现出谦卑和自责:“都是臣妾看顾不周,疏忽大意。还请太后娘娘严惩!”

闵太后心情正纷乱,哪有闲心严惩她,没好气地说道:“先治好丹阳再说。”说完,便率先进了寝室。

萧诩顾莞宁随在闵太后身后,一起迈步而入。

李侧太妃暗暗松了口气,忙跟了上去。

第九百三十五章 轻生(二)

身着素色宫装的少女双目紧闭,安静地躺在床榻上。

明亮的烛光下,少女面色苍白,毫无血色,纤弱可怜,脖子上一道淤痕显得触目惊心。

这个少女,正是丹阳公主。

太医正为丹阳公主看诊,见到来人,忙起身上前行礼。

闵太后迅速扫了床榻上的丹阳公主一眼,张口问道:“丹阳可有大碍?”

太医小心翼翼十分谨慎地答道:“暂时无性命之忧。只是,公主脖子上的伤势过重,以后怕是会对喉咙有些影响。”

闵太后听得满心火气,怒瞪过去:“什么影响?一个小姑娘,嗓子若是不能说话了,以后要怎么办?你一定要治好她的嗓子,不然,哀家饶不了你!”

闵太后素来是个心软之人,平日对丹阳公主虽然冷淡,此时见丹阳公主奄奄一息的模样,顿生恻隐之心。

太医被骂得面如土色,拱手应是。

顾莞宁温言安慰闵太后:“母后先别急。丹阳性命无碍,总是桩好事。喉咙受些伤,慢慢医治调理。反正她还小,又不急着招驸马。在宫里多住上几年就是了。”

也只能如此了。

闵太后呼出一口气,不再多言。

顾莞宁目光掠过昏迷不醒的丹阳公主,沉声传令下去:“传本宫的命令,丹阳公主之事,任何人不得妄言非议。否则,严惩不待!”

忽然冒出这么一桩事,帝后两人心里俱有些不是滋味。

回了椒房殿后,萧诩低声道:“丹阳平日胆小怯懦,极少说话。没想到,竟有寻死的勇气。”

顾莞宁淡淡应道:“她温软的性子是被拘出来的,本来就不是她的天性。如果于侧妃没死,她或许早被养成了益阳那样的性子。”

萧诩默然片刻,又问道:“母后那边,你打算如何交代?”

顾莞宁神色依然冷静:“如实照说。母后通情达理,知道原委,也不会怪罪我们。”

次日早晨,顾莞宁去慈宁宫请安之际,果然将事情的前因后果告诉了闵太后。

“不瞒母后,是我授意祖母为谨礼早些定下亲事。也免得丹阳心中一直惦记着三弟。定北侯府是大秦第一将门,我又坐镇中宫为后,顾家无需也不愿再出一个驸马。”

“丹阳深居后宫,消息并不灵通。想来三弟定亲之事,是刚传入她耳中。她年纪还小,心思又重,一时想不开,竟寻了短见。此事也实在出乎儿媳意料。”

闵太后听了这番话,半晌都没吭声,目中闪过复杂难言的情绪。

顾莞宁也沉默下来。

无言相对片刻,闵太后才叹了口气:“此事你做的没错。设身处地,换了是我,也会及早提防。”

“到底是于氏生的女儿,平日再温驯胆怯,骨子里却是偏执的。别说顾谨礼对她无意,便是彼此有意,结亲一事也得听从长辈之命。哪有这样寻死觅活的道理。”

“好在此事无人知晓,不然,传出去名声实在不好听。”

思忖片刻,闵太后又道:“等丹阳醒了,我亲自去开导她几句。她想得开最好,若因此事心生怨怼,也怪不得旁人。”

“还是儿媳亲自去和她说吧!”顾莞宁轻声道。

闵太后嗔怪地看了她一眼:“你要照顾阿娇姐弟三个,要打理宫务,还要照顾皇上的衣食起居。我整日闲着无事,总不至于连这点小事也处置不来。还是你信不过我?”

顾莞宁心头微微一暖。

闵太后这是不愿她担上长嫂欺负小姑的名声,所以才将这桩差事揽到身上。

这份心意,她自然要领。

“多谢母后体恤儿媳。”顾莞宁柔声应道:“只是,解铃还须系铃人。此事因谨礼而起,和顾家有关联。还是由儿媳亲自出面,解开这个结才是。”

当然,如果丹阳公主实在想不开,心生怨气,也只能随她去。

闵太后见顾莞宁坚持,无奈地笑了一笑:“罢了罢了,我袖手不管就是了。”

这一日的下午,丹阳公主终于醒了。

醒来之后,一言不发,闭着双目不停流泪。

李侧太妃坐在床榻边,殷殷劝慰许久:“丹阳,你到底是怎么回事?无端端地为何要寻短见?你还这般年轻,好日子都在后面,有什么事说出来,或许我能帮上一二。实在不行,便去求一求太后,或是你皇兄皇嫂”

丹阳公主恍若未闻,往内侧翻了个身,继续无声落泪。

李侧太妃头大如斗。

这个丹阳公主,平日看着温驯乖巧,没想到执拗起来根本听不进人劝,实在令人头痛。

身后响起宫女请安的声音:“奴婢见过皇后娘娘。”

顾莞宁来了!

李侧太妃惴惴不安地起身相迎。

昔日顾莞宁刚进府的时候,她曾生过轻视之心,也曾生过弹压之意。不过,很快她便领教到顾莞宁的厉害之处。之后便老老实实地收敛了所有不该有的心思,处处俯小做低。这几年来,日子过得倒也平稳安逸。

如今顾莞宁已为皇后,她这个过气的太妃,更无较劲的资本,只有俯首的份。

想及此,李侧太妃的态度更谦卑了几分:“丹阳已经醒了,臣妾正在劝她。只是她不肯听,臣妾也无可奈何,实在愧对皇后娘娘。”

顾莞宁并未为难李侧太妃:“本宫要和丹阳单独说会儿话,太妃先退下吧!”

李侧太妃如释重负,应声退了出去,寝室里所有伺候的宫人也都退得一干二净。

屋子里只剩顾莞宁和躺在床榻上的丹阳公主。

丹阳公主不知何时已经停了哭泣,却未转过身来,倔强无言地表明了抗拒之意。

顾莞宁也未张口劝哄,只淡淡说道:“你年纪尚轻,不知性命珍贵,为了一个只见过一面的少年寻死觅活。若不是被及时救回来,此时你已经变成一具冰冷的尸体。”

丹阳公主的身子微不可见地颤抖起来。

顾莞宁的声音又在耳边响起:“你好生养伤,也趁着这段时日好好想清楚。命是你自己的,你若执意寻死,谁也救不了你!”

第九百三十六章 轻生(三)

顾莞宁的声音像平日一般,冷静漠然。

说到他人生死,依然毫无波澜。

丹阳公主心里的委屈和痛苦,犹如一堆干柴里落入火星,猛然间被点燃,迸发了出来。

她吃力地转过身,眼眸里满是痛恨怨怼不甘,声音如被砂砾碾过:“皇嫂,我到底做错了什么?你为何要这般对我?”

“我生母当年做过的错事,和我无关。这些年来,我一直安分守己,谨小慎微地活着,唯恐惹你猜忌对我痛下杀手。我做的还不够吗?”

“你逼死我生母,用计令已故的皇祖父厌弃我兄长,之后又弑杀我二姐。这些我权当不知,也无力和你抗争。”

“我确实对顾三公子心生好感。难道我一个皇室公主,还配不上一个顾家儿郎吗?你为何不能成全我?为何要让顾家给他早早定下亲事?为何要如此残忍地打破我的希望?为什么?”

最后三个字,丹阳公主用尽胸腔之力哭喊了出来。

她伤了嗓子,声音嘶哑,哭喊声也格外沙哑难听。

“世上哪有那么多为什么。”顾莞宁冷眼看着失态哭喊的丹阳公主,声音依旧冷冽:“顾家儿郎不愿做驸马,我不愿你和顾家沾上关系,仅此而已。”

“我自问行事坦荡,并无不妥之处。你若因此记恨于我,那也随你。”

丹阳公主满脸泪痕,目中满是疯狂的恨意:“顾莞宁,你凭什么来左右我的人生?凭什么夺走我的幸福?我恨你!你以为你一辈子都能这般顺遂吗?”

“人在做,天在看。老天爷不会饶过你的。总有一天,你会尝到爱而不得的痛苦!你会尝到求而不得的辛酸!你会遭报应的!”

  如果觉得凤回巢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寻找失落的爱情小说全集凤回巢喜良缘秀色满园华裳六宫凤华十全食美念春归容华似美人多骄洛阳锦梦来运转秦画眉周小云的幸福生活,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