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寻找失落的爱情作品凤回巢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第八百零九章 立储
太子之死是国丧,京城一年之内不得举行喜庆宴席。
东平郡王和赵三小姐定了亲事,成亲之期定在了来年春日。
自定了这桩亲事后,东平郡王便顺利成章地跟在齐王出入宫中上朝听政没错,元佑帝怒气消了之后,又重新召齐王魏王等人上朝了。
经过此事之后,齐王说话行事谨慎了许多。魏王韩王明里暗里的挑衅,他竟然都忍了下来。
魏王韩王也不敢太过分。元佑帝虽然一直在福宁殿里养病,耳目却遍布宫中内外。兄弟三个已经吃足了苦头,不敢轻易再起纷争。
堂兄弟几个又如往日一般同进同出,不同的是,昔日的齐王世子,换成了东平郡王。
东平郡王和兄长高傲冷漠的脾气不同,颇为谦逊有礼,处处谦让。
韩王世子在背地里点评:伪君子!年纪不大,心眼挺多!
魏王世子暗中想道:不愧是三皇伯亲自调教长大的!
太孙心中如何做想,众人不得而知。
只是,太孙颇有长兄气度风范,对东平郡王格外照拂。仿佛和齐王世子的恩怨从未发生过一般,毫无芥蒂。
齐王暗暗冷笑:这个萧诩,果然深不可测不容小觑!
魏王韩王:这般不好招惹,还是等一等再看一看吧!
元佑帝心想:不愧是朕亲自教导出来的长孙。只这份宽厚的气度,便已胜过众人。
众官员也开始蠢蠢欲动。
太子过世已近半年,元佑帝心里的伤疤也该愈合了。国不可一日无储君,也到了该奏请立储君的时候。
请立储君,当然不是一蹴而就之事。
先在低等官员中造势,然后由科道言官和御史上奏折,最后,再由六部堂官或阁老级的重臣奏请立储君。
赵阁老上奏折,也是顺理成章。
赵阁老为官多年,行事老道,并不冒进。在奏折中,只说国有储君民心安定,并未提及储君人选。有几个言官跳出来要请立齐王为储君,也被赵阁老训斥了回去。
立储这等国之大事,理当由皇上做决定。岂容别人多嘴多舌。皇上英明神武雄才大略精明睿智,自会为大秦选择最合适的储君云云。
拍马屁拍得浑然天成。能坐稳内阁数年,赵阁老果然非常人可比。
这份奏折,被送到元佑帝面前。
元佑帝仔细地看了一遍,却什么也未说,将奏折留中不发。
很快,礼部尚书罗恒之也上了奏折请立储君。
罗尚书并未像赵阁老这般遮遮掩掩,而是在奏折中言明,太子虽然逝世,却有嫡长子。太孙聪慧机敏,宽厚温和,有储君之风范。理当为储君最合适的人选。
吏部崔侍郎紧接着也上了奏折,附议罗尚书之言,奏请天子立太孙为储。
元佑帝看了奏折之后,依旧留中未发。
有了这个开端之后,朝堂顿时热闹起来。元佑帝没上朝,但是每日重要的奏折都要过目。于是,请立储君的奏折如雪片般飞至圣前。
请立齐王的,理由也很充分。
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当年楚王病逝,便立庶出的二皇子为储君。如今太子病故,理当由齐王来做储君。
比起年轻的太孙,齐王精明能干,文才武略,无一不出众。齐王藩地也被治理得繁荣富庶,足可见齐王有做储君的才干。
请立太孙的,声势更盛。
几乎朝中大半官员,都为太孙上了奏折。
期间,也有请立魏王和韩王的。只是人数不多,很快被淹没。最终,这一场立储之争,还是落到了齐王和太孙的头上。
很快,便有言辞刻薄的言官发声了。
太孙自少体弱,当年重病一场,靠着冲喜才救回了一条性命。谁知日后太孙寿元如何?大秦需要的是身体康健的储君!从这一点来说,还是立齐王更合适。
这个言官年轻气盛,说话十分尖锐。
言官本就是大秦官员中最特殊的一群人,他们官职不高,却有弹劾重臣之权。就是天子有错,言官也可以上奏折,直言无忌。大秦自建朝以来,便有“不杀言官”的规矩。言官们也成了朝堂中最不好招惹的人。
元佑帝在福宁殿里听闻这等刻薄的话,当时便龙颜大怒,立刻下旨,将这个大放厥词的言官革职,撵出朝堂。
元佑帝一发怒,言官们的言辞也谨慎圆滑了许多。
天子虽然不会杀言官,革职罢黜却无影响。为了逞一时口快丢了乌纱帽,实在不值得。
朝堂中纷纷扰扰,宫中也颇不平静。
窦淑妃明知韩王被立储的可能性极小,还是不肯就此放弃。时常进福宁殿,在元佑帝面前夸赞韩王。
孙贤妃不甘示弱,每次伴驾,少不得要回忆太子生前往昔旧事,哭诉一番,再提起太孙。其意不言自明。
王皇后的手段比她们两人高明多了。暗中指使执掌宫务的云昭容,在元佑帝面前谏言,自己却未出声。
元佑帝毫不留情地怒斥众嫔妃:“立储是国之大事,岂容而等妇人多嘴饶舌。谁再敢干涉朝政,朕决不轻饶。”
元佑帝一动怒,宫中再无嫔妃敢出言。
就在此时,朝中又有变故。
兵部元主事,上奏折弹劾兵部侍郎顾海滥用职权,在兵部各处安插人手,结党营私,暗中掌控兵部,野心勃勃,其心可诛。
奏折上言辞激烈,不仅列举出了顾海的种种不当行径,还详细地列出了顾海的在兵部各司的“党羽”名单。一长列的名单里,甚至有各地驻军的将领。
这份弹劾奏折,傅阁老也未能压下,被赵阁老亲自递至圣前。
元佑帝看了奏折,十分震怒。
按朝中惯例,被人弹劾,需立刻上奏折自白。
顾海洋洋洒洒地写了数千字奏折辩驳,然后自请停职回府。
齐王再上奏折:“顾侍郎此事必须严查,还顾侍郎一个清白。儿臣奏请父皇,将此事交给太孙。由太孙亲自查明事实。”
元佑帝准了奏折,下旨给太孙。半个月之内,查明此事个中原委。
第八百一十章 阴谋(一)
梧桐居。
太孙略略皱眉,神色凝重。
顾莞宁坐在太孙对面,眉头微蹙,缓缓说道:“齐王出手果然阴险。”
已经进了六月,天气十分燥热。屋子里放着几个冰盆,依旧有些燥闷之气。顾莞宁穿着薄薄的宽松罗裙,肚子隆起,额上冒着晶莹的汗珠。
太孙拿起丝帕,轻轻为顾莞宁擦拭汗珠,一边低声道:“有半个月时间应对,总能应付过去。”
顾莞宁抬眼看向太孙:“此事显然是冲着你来的。三叔的为人,你也该清楚。他在兵部多年,确实经营了些人脉,也有自己的人手。不过,说什么结党营私,未免太过夸张。这个元主事,故意夸大其词,危言耸听。分明是想借着此事,将三叔拖下水。连带着你这个太孙也跟着颜面扫地。”
此时正是立储的关键时候,朝中忽然闹出这么大动静,摆明了是齐王在暗中下黑手。
这个元主事,一定是齐王的人。
太孙点点头:“齐王故意将此事推给我来审查,就是想陷我于两难境地。”
顾海是顾莞宁嫡亲三叔,举朝皆知。太孙轻易放过顾海,就有包庇之嫌,若严查到底,毫不留情,又会和定北侯府生出隔阂。
总之,轻了重了都不合宜,其中分寸,很难把握。
顾莞宁目光微闪,压低了声音:“齐王用意,未必瞒得过皇祖父。皇祖父顺水推舟,将此事交给你来审查定夺,也有考校你的意思。”
“如果你因为我的缘故,在审查中对三叔处处留情,皇祖父定会心中不喜。身为储君,绝不能轻易被人左右。后宅干政,也是大忌。”
这才是齐王此计最阴险之处。这是成心想挑起元佑帝对顾莞宁的不满,进而对太孙失望,也会生出另立储君之心。
他何偿不知这一点?
太孙沉默下来。
一只纤长细白的手握住太孙的手:“萧诩!你不必觉得为难。你只管仔细审查,秉公处理。”
她的手,沉稳有力。
她的声音,坚定而冷静。
太孙凝望着神色平静的顾莞宁,嘴边露出一抹略带苦涩的笑意:“阿宁,只怕我要对不住你了。”
万一查出顾海有什么不妥,他也不得不狠下心肠。
这等关键时候,容不得他心软,更容不得行步差池,
顾莞宁淡淡一笑:“我相信三叔,绝不会做出大逆不道的事!”
定北侯府。
太夫人眉头紧皱,张口问道:“老三,这个元主事,平日为人如何?是否和你结过怨?”
顾海虽然心情不佳,倒没失了平日的冷静镇定:“元主事和我并未结过怨,平日私交还算不错。时有来往。”
也因此,当他得知元主事上奏折弹劾自己时,颇为震惊。
“没想到,元主事竟是齐王的人。”顾海沉声说道:“齐王在暗中经营多年,势力庞大,不容小觑。此次明着弹劾我,实则是冲着太孙殿下去的。殿下到底年轻了些,万万不能感情用事。”
“是啊!我也在担心此事。”太夫人眉头深锁,长叹一声:“自沈氏之事后,皇上本就对我们顾家颇多不满。如果太孙因为宁姐儿对你格外宽厚容情,只怕皇上对殿下会心生失望。”
后宫干政,一直是皇室大忌。太孙对顾莞宁的一往情深,放在未来的天子身上,就显得不太合适了。
顾海挑眉,提出解决之道:“我这就暗中让人送信给殿下,让他秉公处理,无需徇私。反正我清者自清,经得住盘问审查。”
太夫人却道:“这倒不用。你如今正在风口浪尖,不知有多少人盯着你的一举一动。在这等时候,你还是少和殿下联系为好。免得有人兴风作浪,无事生非。我相信,宁姐儿自会提醒殿下注意避嫌。”
这倒也是。
顾海素来信服太夫人的判断,很快点了点头。
太夫人思忖片刻,才正色问道:“老三,我问你,那份名单上的,到底有多少是你的人?”
顾海咳嗽一声,低声答道:“这些年,我确实培养了一些亲信,在兵部各司和各地驻军安排了一些人手。不过,绝没有名单上那么多,最多只有一半而已。”
太夫人:“”
所以,这才是最要命的地方。
顾海当然并无反意,只是出于自保和巩固顾家在军中的地位,安插亲信的事确实做了。就算名单上只有一半是真的,也不算少了。
这等事情,私下做了无妨,一旦被揭露出来,在天子眼中,就是结党营私。
太夫人当机立断,很快说道:“先保住其中位置最要紧的几个,其他大半,都主动交代出来。”
舍车保帅。
齐王既已出了手,一定还有后招。想全身而退,只怕不易。少不得要倒霉晦气一回,至少先保住顾海本人再说。
顾海点点头。
十日过后,未满半个月,太孙便将顾海“结党营私”一事调查清楚,禀明元佑帝。
“顾侍郎在兵部多年,交游广阔,也有不少门生亲信。安插亲信之事确实有,名单孙儿也都查明了,都列在奏折上。不过,元主事所言的结党营私暗中掌控兵部,实在有些危言耸听。”
“孙儿审问顾侍郎时,也已问明原委。顾侍郎坦然招认安插人手之事,不过,这只是自保之道,并无谋逆之意。”
“顾家世代忠良,一直忠心耿耿。顾家儿郎也大多为保护大秦江山百姓而死。孙儿以为,不该令忠臣良将寒心,小惩无妨,重罚就不必了。”
元佑帝目光落在奏折上,神色深沉,不置可否。
元主事呈送上来的奏折,和今日太孙呈上来的奏折并排放在一起。名单很明显地缩水了大半。
太孙拱手,肃然说道:
“这个元主事,身为兵部主事,竟能查探出顾侍郎所有隐秘,还就此捏造出这么多名单,背后一定有人指使。”
“孙儿恳请皇祖父,将此事追查到底。找出幕后主谋,还顾侍郎一个清白,也还顾家一个清白。”
第八百一十一章 阴谋(二)
元佑帝定定地看着太孙,似在审视他的话意真假。
太孙坦然回视:“皇祖父若信不过儿臣,可以让三皇伯或四皇伯六皇伯主持此事,孙儿到底是顾家的孙女婿,还是避嫌为好。”
过了许久,元佑帝才张口:“阿诩,你可知道,朕为何坚持让你审查顾海?”
太孙神色镇定:“皇祖父想看看孙儿是否会为感情左右,偏向顾家。”
元佑帝被说穿了心思,并不恼怒,神色中反而有一丝欣慰。
此事到底是什么回事,所图为何,自然瞒不过他。否则,他也枉为天子了。
齐王出手对付太孙,他正好顺水推舟,看看太孙如何应对困境。好在,太孙并未令他失望。
“阿诩,你知道朕的苦心便好。”
元佑帝注视着太孙,缓缓说道:“朕欲立你为储君。身为储君,当以国事朝事为重,当以江山社稷为重,个人的感情倒在其次。”
“你是顾家的孙女婿,更是朕的长孙,是大秦未来的储君,日后还会是大秦天子。朕要你记着,以后不得让顾氏干政。”
“顾家是大秦第一将门,顾家男儿世代驻守边关,掌握十万边军。若顾家生出异心,大秦早已岌岌可危。朕知道顾家忠心,但是,也需不时敲打一二。日后顾家再为后族,在朝中势力会更加庞大。若不及时遏制,以后必成后患。借着此次机会,剪除顾海耳目,也是势在必行。”
太孙敛容应是。
元佑帝说完这番话,又想起了齐王,不由得长叹一声。
若无太孙,他必会选齐王。
只是,如今他更中意长孙为储君,便只能舍下儿子了。
齐王小动作频频,他只做不知。也是想让太孙借此机会磨炼一番。
元佑帝的心思,齐王也隐约猜到一二。正是如此,他心中愈发恼恨怨怼。
当年立太子为储,他比太子小了几个月,满心不甘却也无可奈何。如今太子死了,竟还轮不到他。让他心中如何不恨?
年轻的太孙,哪里及得上他?
元佑帝这是被偏心蒙蔽了双眼!
以为顾海此事已经结束了吗?
哼!怎么可能!
齐王阴沉着脸,暗中传令下去。
当天晚上,元主事被刺,死于家中。元家上下一共二十余口,皆被灭口。一门血案,令朝野俱惊。
自大秦建朝以来,官员大多荣休告老。犯下大错的,会被降职革职。真正死在任上的,少之又少。像元主事这般被行刺于府中的,更是前所未有。
这也让京中所有官员生出兔死狐悲的惶惑不安。
一时间,人心惶惶,奏折堆满了元佑帝的面前。俱是请求严查此事,追查出刺杀元主事的凶手。
元佑帝也大为震怒,将此事交给了刑部侍郎左正,严令左正迅速追查凶手。
左侍郎领着爱徒罗霆,一起去元家细查线索。
原本已自证清白的顾海顾侍郎,也成了此案最大的嫌疑人,被“请”进了刑部天牢。
“小姐,现在该怎么办?”
陈月娘神色沉重,目中满是急切焦虑:“如今外面都在传言,顾侍郎怀恨在心,暗中指使顾家暗卫出手杀人灭口。”
三人成虎,留言纷飞之下,还有几个人肯信顾海是清白的?
顾家本就树大招风,这些年来,一直韬光养晦,不愿招惹是非。如今,却因为立储之事,被人当成了攻讦太孙的手段,一再被牵连。
顾海的亲信已经被剪除了大半,损失破重。现在,对方又直指顾家暗卫
其实,身为武将世家,哪家不暗中养些死士暗卫?就连王家这样的外戚,暗中也豢养了许多死士。
众人心知肚明是一回事,曝露出来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这件事和安插亲信不同,是万万不能承认的。不然,就真成有谋逆反意了。
好一个齐王!
手段阴狠,防不胜防。
顾莞宁神色不动,目中闪过一丝杀意:“我要回顾家一趟。”
陈月娘一惊,立刻劝道:“小姐身子日渐笨重,还是安心养胎才好。而且,此时风声正紧,小姐回侯府,只怕不妥。”
“有何不妥?”顾莞宁冷然反问:“我不回去,难道背地里就没人传言我这个太孙妃暗中指使三叔杀人灭口?”
陈月娘哑然片刻,才道:“这等消息,小姐怎么也知道了!”
她明明让玲珑和琳琅都不要说,免得小姐被气得动了胎气。
顾莞宁淡淡说道:“这等事情,想瞒也瞒不过我。我这就回侯府一趟,和祖母商议应对之策。”
陈月娘只得应了一声是。
顾莞宁要回侯府,自是要先告诉太子妃一声。
太子妃心知拦不住顾莞宁,关切地叮嘱:“你身孕还未满七个月,身子笨拙,不宜动气。回去看看无妨,千万别动怒。”
顾莞宁神色平静地应道:“母妃放心,我知道轻重,绝不会伤到自己的身子。”
太子妃嗯了一声,又道:“记得多带些侍卫随行。”
自元家灭门惨案之后,京城官员人人自危,连带着女眷出门,也要带足了侍卫才敢出行。
顾莞宁也未矫情,点点头应下了。
季同领着一百侍卫随行,她的身边还有陈月娘和玲珑,自己也带了弓箭。一路上平安无事,但是人人心情沉重,顾莞宁也没心思说话。
到了侯府,先去正和堂。
不仅有太夫人在,长房三房众人也都在。
接连出事,坚强如太夫人也有些撑不住了,神色间尽显憔悴。
顾谨行神色凝重,崔珺瑶眉心微蹙。方氏显然哭过一场,眼睛早已红肿。站在方氏身侧的顾莞琪,也哭红了一双眼。
见到顾莞宁,顾莞琪第一个冲了过来,一把握住顾莞宁的手,哽咽着说道:“二姐,我爹两日前就被关进刑部,一直都没回来。你求一求太孙殿下,想想法子,先将我爹救出来好不好。”
豆大的泪珠不停地掉落。
顾莞宁心中恻然,面上却颇为镇定,轻声道:“四妹别着急,三叔不会有事的。”
第八百一十二章 阴谋(三)
顾莞琪还待再说什么,方氏红着眼眶道:“莞琪,不要胡闹。这等大事,就是殿下也不能擅自做主。你别让莞宁为难。”
顾莞宁对太孙的影响力,顾家人当然都很清楚。
正因为如此,此时更不能由顾莞宁出面,免得落人口舌。更不能惹来元佑帝的猜忌。
顾莞琪扁扁嘴,用手擦了眼泪,不再吭声。
顾莞宁冲方氏笑了一笑:“三婶,这里又无外人,四妹说什么都无妨。”
方氏早已挤不出半点笑容,凄然说道:“合该是你三叔命中有此劫数。你三叔刚被元主事弹劾,元家就被灭了口,你三叔自是嫌疑最大。左侍郎行事公正,从不徇私,亲自来‘请’你三叔。他问心无愧,便去了刑部。”
刑部这种地方,进去容易,出来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元家被灭门一事,一日查不出证据是别人所为,顾海就得一日担着杀人灭口的嫌疑。
对方既有行凶杀人的手段,又岂会轻易被抓住把柄?
顾莞宁见方氏这般模样,心里也有些沉重。口中少不得要安慰方氏几句:“左侍郎最擅查案断案,绝不会冤枉无辜。三叔定会安然无恙地回来。现在在刑部里暂住些时日,无人敢让三叔受气受罪。三婶不用担心。”
方氏嗯了一声,没再说话。
顾莞宁目光一扫,落到顾谨行的脸上:“大哥,三叔不在,府里的事,便得由你多多操心了。”
顾谨行如今蓄起了短须,比起往日少了稚嫩,多了成熟稳重,沉声应道:“二妹放心吧!我会照顾好祖母和三婶他们。”
一直没出声的太夫人,终于张了口:“你们先都回去,我有话要单独和宁姐儿说。”
长房三房的人都离开后,正和堂里便只剩太夫人和顾莞宁。
顾莞宁走上前,喊了声祖母。
太夫人打起精神,应了一声:“你身子要紧,不在府里好生养着,怎么跑回来了?以后可不能这般任性枉为了。”
顾莞宁也不辩驳,乖乖应下了。
太夫人默然片刻,才叹了口气:“真没想到,齐王这般心狠手辣。为了除掉顾家暗卫,竟下此毒手,灭了元家满门。”
顾海嫌疑最大,左侍郎自会严查顾家。顾家的数千暗卫,怕是瞒不了多久了。
顾莞宁冷笑一声:“齐王为了对付顾家和殿下,出手毫无顾忌,如此狠毒。只怕也令齐王麾下的官员心寒。”
如果觉得凤回巢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寻找失落的爱情小说全集:凤回巢, 喜良缘, 秀色满园, 华裳, 六宫凤华, 十全食美, 念春归, 容华似, 美人多骄, 洛阳锦, 梦来运转, 秦画眉, 周小云的幸福生活,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