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寻找失落的爱情作品凤回巢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阿娇阿奕一起点头,手拉手到了墙角,小声说话。

顾莞宁看在眼里,忍不住又笑了起来:“他们姐弟两个,刚才又吵又打,现在倒是又好得像一个人似的。”

太孙坐到床榻边,将她揽了过来,在她头顶处轻笑道:“以后我们会有更多的孩子。我只盼着他们都像阿娇阿奕这般相亲相爱。”

顾莞宁的目光一柔,将头靠在他的肩上,轻声道:“我也没想到,我竟这么快又有了身孕。”

阿娇阿奕还有两个月就满三周岁。

这个时候再怀上一个,倒也合适。

接下来三年之内,太孙和她俱都为太子守孝,不宜再有孕倒也不至于要守三年不同房。事实上,谁也不会真的守三年。

明面上做做样子还是要的,私下想做什么,谁能管得着?只是,同房也得喝避子汤药。也免得有了身孕,让人耻笑。

她这一胎是太子猝死前怀上的,可以正大光明理直气壮地生下来。

“只那么一回,没想到你就有了喜。”太孙的声音中满是喜意,又有些难言的自得:“今日我听到喜讯时,高兴得连话都不会说了。”

然后将福宁殿里发生的事一一道来。

顾莞宁目中闪过冷意:“齐王此人,心黑脸厚,精明强干,又颇得皇祖父欢心,不易应付。”

太孙压低声音:“放心,我早已设好了局,在等着齐王父子。”

顾莞宁略一点头,没有多问,又扯开话题:“你去雪梅院一趟,看看母妃吧!她今日发了高烧,叶太医开了药方,徐沧也开了药浴的方子。知道我有孕之后,母妃的精神倒是好了不少。主动张口要喝药。”

太孙忍不住叹了口气:“希望母妃能早些好起来。”101

前世太子妃缠绵病榻半年之久,最终病逝。

顾莞宁知道这是太孙的心结,轻声安慰道:“父王离世,母妃熬着撑过了这些日子,病上几日也是难免的。好生调养几日,就无大碍了。”

“你安心进宫上朝,我会好好照顾母妃的。”

太孙点点头,将手放在轻轻地放在她平坦的小腹上,缓缓摩挲了片刻:“府里的琐事,让夫子和琳琅她们帮一帮你。你养胎要紧。”

顾莞宁心中涌起暖意,笑着说道:“我没那么娇弱,你放心吧!”

太孙去了雪梅院。

太子妃喝了汤药,又泡了半个时辰的药浴,出了不少汗。此时一觉刚醒,精神已经好了不少。

见了太孙,太子妃满脸欢容:“阿诩,莞宁有喜了。”

太孙目光一柔:“嗯,我知道了。我回来已经看过阿宁了。母妃,如今阿宁要养胎,无力再操心府中琐事。你一定要快些好起来。府里需要你,我更少不得你。”

太子妃立刻道:“等我退了烧,府里的事就由我打理,莞宁安心养胎就行了。”

正如顾莞宁所说。太子妃虽在病中,却不颓唐,目中闪着神采。

太孙的一颗心也放了下来。

太子妃打量太孙一眼,关切地叮嘱:“你熬了这么多些日子,也瘦了不少。如今你父王已经安葬,你也要好生休息一段时日。”

齐王虎视眈眈,魏王韩王也不是省油的灯。

太子一死,他就成了太子府的支柱,也成了忠心太子的所有官员的主心骨。他哪有休息的心情和时间?

太孙没有多言,顺从地点了点头。

安抚了太子妃之后,太孙出了雪梅院。

院门外,一个少年身影站在暗影中。听到脚步声,少年转过身来:“大哥!”

太孙脚步微微一顿。

是安平郡王萧启。

安平郡王比他小了两岁,今年也有十九岁了。在内宅里困顿几年,昔日那个意气风活泼风趣的安平郡王,变得沉寂安静。只有仔细看,才会发现那双眼睛里依旧燃着火焰,不甘就此消沉。

安平郡王这个年龄,本早就该成家。只是太子未曾过问,太子妃也乐得不管。现在太子一死,他又得守孝三年。亲事便得一直拖延下去。

“你不在院子里待着,到这儿来做什么。”太孙脸上没什么多余的表情,声音颇为冷淡。

安平郡王上前一步,俊秀的脸孔上浮出恳求:“大哥,我有些话想单独和你说。”

太孙的身后,除了穆韬和内侍小贵子之外,还有几个身手极高的侍卫随行。

安平郡王一张口就要和太孙独处说话,穆韬和小贵子对视一眼,默默地上前一步。无言地表明自己绝不擅离的决心。

这个安平郡王,一直对太孙怀恨在心。岂能让他独自接近太孙?万一他骤起伤人怎么办?

太孙注视着安平郡王,神色漠然:“你什么也不必说了,回去吧!”

说完,举步离开。

安平郡王一急,反射性地追上前。

穆韬立刻闪身,将安平郡王拦下,沉声道:“殿下说的话,郡王应该听见了吧!请郡王回去。”

第七百七十四章 兄弟

清冷的月色下,太孙的背影格外无情。

安平郡王怒瞪着胆敢拦下自己的穆韬:“穆韬,你胆敢拦着本郡王!你立刻给我让开!”

穆韬动也没动,重复道:“请郡王回去。”

连一个侍卫也敢这般对他说话!

安平郡王双目赤红,几乎快喷出火来,额头青筋毕露,顾不得会不会有人听见,扬声喊道:“大哥,父王走了,如今府里老的老小的小,母妃在病中,大嫂又有身孕。能帮上你的,唯有我!”

“不管如何,我们都是同胞兄弟。”

“难道你宁愿信外人,也信不过我吗?”

最后几个字,声嘶力竭,仿佛要将积压了多年的委屈,尽数抒发出来。

太孙没有回头,也未停下脚步,依旧不疾不徐地往前走。

眼看着太孙的背影渐行渐远,安平郡王彻底急了,喊了起来:“如今齐王魏王韩王齐聚京城,你只一个人,如何是他们对手?”

“大哥,现在唯有我可以帮你!”

“我不求别的,只希望你让我参与东宫议事。让我为你奔走做事”

太孙终于停了脚步,转过身来。

穆韬只得让到一旁。

安平郡王目中闪过狂喜,迅速飞奔至太孙面前,急急说道:“大哥,昔日之事,是我不对。我鬼迷心窍,才做了错事。”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这是圣人说过的话。大哥素来宽厚,对那个身世卑贱的沈谨言都这么好,为何独独对我格外苛刻?”

“这几年,我已经受尽惩罚冷落。我也知错了!从今日开始,我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只求大哥看在兄弟一场的情分上,给我一个重新来过的机会。”

月光皎洁,安平郡王的目中满是悔过和希冀。

任谁对着这般诚恳的脸孔,都会动容吧!

以宽厚闻名的太孙,缓缓张口道:“萧启,任你舌灿莲花,我半个字都不信。”

安平郡王神情一僵。

“我停下来,不是要听你说什么兄弟情深悔过之类的鬼话。”太孙毫不留情地说道:“你安分老实地在院子里待着,我便容你苟活于世,否则,休怪我无情。”

“你想参与东宫议事,为我奔走做事,绝无可能。”

“还有,三皇叔他们如今留在京中,为皇祖父分忧,是他们尽为人子的本分。什么对手之类的,休要再提。不然,传到皇祖父耳中,谁也护不住你。”

也没人会护着你。

最后几个字,不必说出口,彼此也心知肚明。

安平郡王僵硬地站在原地,眼睁睁地看着太孙转身走远。101

这一次,他没有再喊住太孙,没有再自取其辱。

太孙走后,安平郡王在原地站了许久,才失魂落魄地离开。

顾莞宁有孕的消息,很快传开。

太夫人大喜。身为长辈,不便亲自登门道喜,索性打发了顾谨行夫妻两人前来。

“妹妹真是好福气。”

崔珺瑶笑吟吟地拉起顾莞宁的手,目光在顾莞宁略显清瘦却颇为精神的脸庞上转了一圈,有些讶异地笑问:“你可有什么不适的反应?我记得,你怀阿娇阿奕姐弟的时候,孕吐厉害的很,几乎连水都喝不下。”

顾莞宁笑道:“说来也奇怪。我真的半点感觉都没有。之前一直日夜操劳,忙得脚不沾地,也没什么异样反应。只胃口稍差了些。”

顾谨行笑着插嘴:“阿娇阿奕淘气,在娘胎里也不老实。看你这一胎的怀相,定是一个安静乖巧的。”

“这可未必。”崔珺瑶笑着接过话茬:“我当日怀俊哥儿的时候,也没什么异样反应。现在俊哥儿还不是淘得像个猴子一样。”

两岁的俊哥儿片刻都安静不下来,一会儿凑到阿娇身后,一会儿缠着阿奕,姐弟两个都不理他,他便一个人到处跑。

果然像个猴子。

顾莞宁看一眼,不由得失笑。

崔珺瑶低声笑道:“我有了俊哥儿,现在只盼着再生个女儿,凑个好字。”

顾莞宁倒是无所谓:“我已有了阿娇阿奕,接下来生儿子女儿都好。”

“你还是生儿子好些。”崔珺瑶深深地看了顾莞宁一眼,话语中颇有深意:“太子府子嗣兴旺,才能令众人心安。”

时人都重子嗣。

太孙在人的印象中,一直身子偏弱。若是顾莞宁再生一子,至少证明太孙身体颇佳,不是短寿之相。

至此太子府风雨飘摇之际,人心安定,十分重要。

顾莞宁也未矫情,点了点头。

“大哥,祖母近来身子还好吧!”顾莞宁又笑着问起了太夫人的情形。

顾谨行答道:“祖母年纪大了,偶尔受些风寒咳嗽之类是有的。不过,精神倒是极好。如今府里平安无事,祖母心情也渐渐舒畅。”

定北侯府熬过了流言纷扰。

太夫人也撑过了这段最难熬的时光。

顾莞宁颇为欣慰,笑着说道:“我只盼着祖母长命百岁。”

顾谨行立刻笑道:“我也一直这么盼着。祖母是我们侯府的主心骨,有她在,不管遇到什么风浪,我们都能挺过去。”

顿了顿又道:“有件事还没来得及告诉你。父亲去年带病上阵打仗,中了一支毒箭,余毒一支未清。幸好祖母命人请了京中名医去边关,为父亲调理身体,如今已经痊愈,身体也无碍了。”

请名医去边关,是顾莞宁的主意。

顾谨行知道此事之后,对顾莞宁充满感激。

若是顾淙出了事,对顾家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打击。对顾家长房来说,更是难以承受之痛。

“妹妹,多谢你当日提醒祖母,间接地救了我父亲一命。”顾谨行郑重地行礼道谢。

顾莞宁注视着满脸感激的顾谨行,轻声道:“我们兄妹之间,何须如此客套。我当日也是无心之举,没想到,误打误撞,竟真的救了大伯。”

边关离京城数千里之遥,来回通信不便。顾淙若是病发再送信来京城,一来一回要耗时一两个月。大夫也救之不及。

好在这一世,顾淙平安无事。

第七百七十五章 誓言

隔日,罗芷萱便带着蕙姐儿登了门。

两人平日来往颇多,熟不拘礼。

罗芷萱对蕙姐儿要求颇高,让蕙姐儿给顾莞宁行礼。

蕙姐儿小小的个头,白里透红的小脸,两只小手放在身侧行礼,声音奶声奶气,让人看着既觉好笑,又疼进了骨子里。

顾莞宁一见蕙姐儿,心情大好,笑着说道:“别为难孩子了。要学礼仪,过了几年再学也不迟。这么小的孩子,不必急着学行礼。”

罗芷萱笑道:“孩子得从小教起。”

好吧!

每个人教育孩子的方式都不同。

顾莞宁也不再多说,任由蕙姐儿行了礼,然后招手让蕙姐儿过来,抓了些肉铺果脯之类的给蕙姐儿吃。

蕙姐儿喜欢吃零食的习惯和亲娘如出一辙,欢喜地接了过来,两只小手都塞得满满的。

罗芷萱想为蕙姐儿拿一些,蕙姐儿撅着小嘴,将手背到身后。

罗芷萱:“”

顾莞宁被逗得直笑:“小小年纪,便有其母风范。”

罗芷萱也无奈地笑了起来:“她爱吃甜食。我怕她吃坏了牙,平日管着不让她多吃。今日到了你这儿,怕是想管也管不住了。”

“孩子喜欢,让她多吃一些就是了。”顾莞宁对蕙姐儿颇为宽容。换了阿娇阿奕,必然会板起脸孔训人。

罗芷萱也知她的脾气,嘘了她一声:“你只会说我。阿娇阿奕这样,看你管不管。”

正说笑,阿娇阿奕便来了。

姐弟两个都很喜欢乖巧可爱的蕙姐儿,一起喊着妹妹,便跑了过来。一人拉着蕙姐儿的一只手,蕙姐儿手一松,果脯掉到了地上,立刻扁扁嘴哭了起来。

阿奕立刻蹲下身子,将掉在地上的果脯捡起来,重新塞回蕙姐儿手中。

阿娇瞪了阿奕一眼:“笨蛋!果脯掉在地上,沾了灰尘,就不可以吃了。”然后从盘子里拿了干净的,换下蕙姐儿手中的果脯。

蕙姐儿咬了一口甜甜的果脯,泪珠还挂在眼角,又笑了起来。

顾莞宁和罗芷萱相识一笑。

“做孩子真好。”罗芷萱忽地有感而发:“什么都不用想,每日吃吃喝喝睡睡,等着慢慢长大就行了。”

顾莞宁打量罗芷萱一眼:“怎么了?回傅家后,过的不顺心?”

“这倒不是。”罗芷萱笑道:“婆婆现在可不敢刁难我。偶尔语出讥讽,我充耳不闻,她也拿我无可奈何。”

“今日还是婆婆主动催我到太子府来看你。那些补品都是她准备的。”

徐氏什么时候变得这般殷勤了?

顾莞宁挑眉:“我这个备受冷遇的太孙妃,她也肯放在眼里?真是稀奇!”

罗芷萱倒也坦白,实话实说:“傅家一直都对太子殿下忠心。如今殿下身故,自然要追随太孙殿下。”

所以,她这个太孙妃也随之水涨船高了!

果然是无利不起早。

顾莞宁略带讥讽地扯了扯唇角。

按着大秦习俗,长辈去世,儿子儿媳在孝期不宜走动,应诸事不管,待在府中。

顾莞宁要安胎,待在府中无妨。太孙却无暇留在府中守孝,每日都得进宫上朝处理政事。此事得了元佑帝默许,自是无人敢乱嚼舌头。

太子死后,东宫属官幕僚自动地归拢到太孙身边。原本心系太子的官员们,也纷纷向太孙投诚。

太孙忙着召集幕僚,忙着处理东宫事务,忙着收拢人心,忙着进宫,忙着陪伴元佑帝,忙着批阅奏折

可再忙,每晚就是到了三更,太孙也坚持回府。

顾莞宁看在眼里,颇为心疼:“我待在府中,好吃好喝好睡,胎相也十分平稳。你隔几日回来看我一回便是。每晚都回来,委实太辛苦了。”

太孙却道:“我不辛苦。”

“这样吧!你还像以前那样,每隔五日回来一晚。”顾莞宁只当没听见他的话:“其余时候,就宿在宫中。”

太孙又道:“我真的不觉得辛苦。”

顾莞宁不悦地皱了眉头:“你不仅是我顾莞宁的夫婿,如今更是太子府的顶梁柱,众人都在看着你,皇祖父也在看着你的表现。你这般跑来跑去,身体熬垮了怎么办?莫非还想让我守寡?”

太孙:“”

在顾莞宁不善的目光下,太孙很快改口:“我三日回来一晚。”

顾莞宁还待再说什么,太孙已经封住了她的口,半晌才抬起头来,对着满脸红晕呼吸急促不稳的顾莞宁说道:“阿宁,你怀着身孕,我不能日日守在你身边,心中已经十分愧疚。三日回来看你一回,我已经是不称职的夫婿,更是不惩治的父亲。”

说着,叹了口气:“当日我还曾说要亲自为阿娇阿奕启蒙,如今连见他们姐弟一面都快没时间了。”101

顾莞宁见他这般自责,心里那点不快,顿时不翼而飞,轻声说道:“萧诩,你不用自责,也不必顾虑这些。我会照顾好孩子,会安顿好府中的一切。你只管安心地做自己该做的事。”

不管你做什么,我都是你最坚实的后盾。

太孙鼻子微酸,双手微微用力,将顾莞宁搂进怀中:“阿宁,我有没有说过,娶到你是我这一生最幸运的事。”

顾莞宁语气中露出笑意:“今天还没说过。”

太孙也笑了起来,将额头和她的额头相抵:“那我再说一遍。阿宁,娶你为妻,是我一生之幸。我萧诩对天立誓,此生必不负你。”

“就算我日后登基为帝,我也绝不纳嫔妃。此生只有你。如违此誓,就让我萧诩再无来世。”

时人都信来世之说。顾莞宁和太孙都是重生之人,对前世今生之说,更存着敬畏。

太孙的誓言,比所谓的天打雷劈之类,更令人心惊。

顾莞宁听得有些心惊肉跳,嗔怪地看了他一眼:“好端端地,发这样的毒誓做什么。你休想没有来世。我今生为你生儿育女,辛苦操劳。来生我要为男儿,你投胎做女子嫁给我。将今生的债都还给我。”

太孙的表情颇为精彩,半晌才无奈地点头同意。

顾莞宁翘起唇角。

第七百七十六章 风起(一)

半个月后,太子妃身体痊愈。

相较之前,太子妃瘦了一大圈。人也憔悴苍老了许多。不过,到底从丧夫之痛中熬过来了。

太孙心中安慰,顾莞宁也觉得高兴,笑着对太子妃说道:“母妃瘦了许多,以后可得多吃些,慢慢将养回来。”

太子妃随口道:“我瘦些胖些有什么要紧,你多吃些,将身子养得结实些才是。”然后细细地问起了顾莞宁这些日子的孕期反应。

“胃口如何?每日有没有孕吐?有没有特别想吃的东西?”

顾莞宁答道:“胃口还算不错,不想吃太过荤腥之物,清淡些的无妨。偶尔有些反胃,孕吐一次都没有过。也没什么特别想吃的东西。”

太子妃听着笑了起来:“看来,这一胎定是个乖巧听话的。当日怀阿娇阿奕的时候,你可没少吃苦头。”

可不是么?

现在想起那些吐得昏天暗地的日子,依然心有余悸。101

顾莞宁轻声笑道:“孩子乖巧些才好。阿娇和阿奕已经够淘气了”

“阿娇才不淘气。”阿娇蹬蹬跑进来,正好听到这一句,立刻鼓起小嘴不高兴了:“娘亲不喜欢阿娇了吗?”

顾莞宁立刻认错:“是娘亲说错了。阿娇一点都不淘气。”

阿奕从阿娇的身后冒了出来:“阿奕也很乖。”

“对对对,阿娇阿奕都乖。”太子妃笑着走上前,俯下身子,想将孩子抱起来。可惜病后身子虚弱乏力,竟抱不动,只得蹲下身子,将孩子搂进怀中。

阿娇爱怜地摸了摸太子妃消瘦的脸孔:“祖母太瘦了。我让珍珠做肉丸子给祖母吃。”

阿奕也伸出手,摸了摸太子妃另一侧的脸孔:“祖母,你瘦了也好看。”

小手肉乎乎的,又软又暖,迅速抚平了太子妃心中的清冷孤寂。

没了太子,她还有儿子儿媳,还有孙子孙女。

太子妃将两个孩子紧紧地搂在怀中,目中闪过水光。

顾莞宁没有说话,悄然走上前来。待太子妃的情绪平静下来,才张口道:“母妃身体既是好了,儿媳便偷一偷懒,将这府中的事都交给母妃了。”

人闲下来会胡思乱想,忙碌一些,倒是无暇多想。

太子妃想也不想地应道:“这是当然。你只管安心养胎。以后府中诸事,都不用你过问。”

顾莞宁抿唇一笑:“那就有劳母妃了。”

太子妃自嘲地笑了一笑:“我这个母妃,不给你和阿诩添乱就算不错了。”

元佑帝大病了一场,龙体恢复得颇为缓慢。正应了那句“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朝中诸事,交由太孙和齐王魏王韩王一起打理。

元佑帝此举,令人捉摸不透。

宫中的王皇后窦淑妃孙贤妃暗中揣摩圣意,朝中百官暗中揣摩圣意,就连宫中宫女内侍见了面,也少不了私下闲话几句。

皇上到底打算立谁为储君?

是年轻聪慧的太孙?

  如果觉得凤回巢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寻找失落的爱情小说全集凤回巢喜良缘秀色满园华裳六宫凤华十全食美念春归容华似美人多骄洛阳锦梦来运转秦画眉周小云的幸福生活,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