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寻找失落的爱情作品凤回巢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王皇后深呼吸一口气,再次睁开眼,勉力张口:“席公公,领着高阳去见王氏最后一面。”

最后一面?

王氏不是一直住在静云庵吗?

高阳郡主一懵。

没等她回过神来,席公公已经走了过来:“郡主请随奴才过来。”

高阳郡主愣愣地随着席公公去了椒房殿的正殿。

然后,两具交叠的尸首骤然撞入眼中。

圆柱和地上的鲜血已经干涸,散发出令人作呕的血腥气。

一切都维持着王氏和齐虞死时的模样。

高阳郡主整个人都僵住了,然后很快颤抖起来,一张描绘得精致美艳的脸孔再无一丝血色:“这、这是怎么回事?”

席公公不能再沉默了,迅速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

王皇后既是让高阳郡主前来见这一幕,显然没有隐瞒的打算。

高阳郡主像是在听什么荒谬可笑的故事一般,忽然笑了起来:“席公公,你说这些未免太可笑了。我一个字都不信。”

她的母亲,怎么可能和一个没了子孙根的卑贱内侍有私~情?还为了这个隐秘就要杀顾莞宁灭口?

这不可能!

这绝不可能!

躺在地上的两具尸首,高阳郡主看都未看一眼。

高阳郡主不停地笑着。

席公公心中暗叹一声,低声道:“郡主,娘娘已自尽身亡,可太孙妃还在静云庵。此事并未结束。皇后娘娘此时也自身难保,只怕是护不住郡主了。请郡主多珍重,好自为之。”

高阳郡主还在笑:“皇祖母最是疼爱我,不管遇到什么事,都不会抛下我不管。”

笑着笑着,脸孔扭曲起来,笑声也变得歇斯底里。

然后,化为一声凄厉的尖叫声。

回荡在椒房殿内外,久久不息。

第七百一十七章 恩怨(二)

天色渐暗。

福宁殿内外,已经燃起数盏宫灯,亮如白昼。

元佑帝面沉如水,听着钱公公一板一眼的禀报。

“玉真熬不过刑罚,已经死了。另外几个宫女中,倒是有人张了口。”

“王妃娘娘自到了静云庵之后,每日晚上都让齐公公值夜,实则同床共枕”

元佑帝目中喷出火星,打断了钱公公:“行了,这件事朕已知晓,不必再多说。匪徒一事,可审问出来了?”

“是,”钱公公一直是那副平平板板的模样,声音不疾不徐:“这伙匪徒,实则是王家暗中豢养的死士。楚王妃娘娘暗中给王侍郎送信,王侍郎便派了数十个死士上了静云庵。”

“楚王妃娘娘领着人逃出静云庵,下令让这些死士将庵中所有的人都杀得干干净净。若是杀不了太孙妃,有人闯进太孙妃的屋子里也可。”

元佑帝面色铁青。

好一个王氏!

好一个王少常!

这对兄妹,心眼都长歪了!这么阴损歹毒的计策,竟也想得出来。

“好在太孙妃早有提防,早已命暗卫守在静云庵周围。”钱公公难得多嘴了一句。

元佑帝静默不语,脑海中闪过顾莞宁的俏脸。

身为女子,竟敢以身为饵,诱王氏入局。

这份胆量,这份精密的谋划,委实令人称道。

很快,李公公前来回禀:“启禀皇上,楚王妃的尸首已经被送回王家,齐虞的尸首被皇后娘娘下令扔进乱葬岗里喂野狗。”

元佑帝淡淡地嗯了一声。

王氏根本不配葬在皇陵里。

那个齐虞,自寻短见算是便宜了他。

李公公又低声道:“高阳郡主下午进宫后,见了娘娘尸首,尖叫了许久,然后昏厥过去。直到现在还没醒。”

元佑帝本就不喜高阳郡主,因王氏一事,更生厌恶之心,冷然道:“传朕的口谕,让人将她送回郡主府去。以后未经朕宣召,不得入宫。”

李公公应了一声,立刻退下。

王氏的尸首被送回王家,王家上下惶惶难安。

承恩公要亲自进宫领罪,被长子王少常拦了下来:“此事因我而起,我这就进宫向皇上告罪。”

王璋立刻道:“我随父亲一起进宫去。”

王少常苦笑着长叹一声:“我这一去,还不知有没有命回来。你就别跟着添乱了。好好在府中待着。”

顿了顿又道:“出了这等事,你和高阳郡主的夫妻缘分也算尽了。等此事一了,你就进宫奏请和离吧!”

王家惹出这等滔天之祸,还不知能否熬过这一劫。有高阳郡主在,王皇后总得顾及王家几分。

王璋低声道:“父亲,儿子不想和郡主和离了。明日,儿子就去郡主府见郡主。”

王少常又叹了口气,无心再说什么,匆匆离府进宫。

宫中出了这等大事,自然瞒不过太子耳目。

太子既震惊,又有些莫名的振奋,回府之后,立刻命人将太孙叫到书房:“阿诩,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何王氏会死在宫中?”

这一声阿诩,叫得格外亲切。

仿佛父子两人从未生过争执隔阂。

太孙也毫无芥蒂一般,平静地将事情的原委道来。甚至听不出半点愤怒。

太子倒是热血沸腾,先将王氏狠狠贬低辱骂了一通:“这个贱~妇,顶着楚王妃的名头,竟做出这等不知廉耻的事情来。皇兄在地下有知,只怕会被气得再死一回。”

声音里的幸灾乐祸,十分明显。

太孙心中哂然冷笑。

太子对已逝的楚王一直十分嫉恨。哪怕楚王死了已有多年,依然耿耿于怀。

楚王是王皇后嫡出的长子,身份尊荣,受尽元佑帝宠爱而当年的太子,夹在嫡出的兄长和聪颖过人的齐王之间,无足轻重,颇为尴尬。

如今王氏活生生地给死了十几年的楚王戴了这么一大顶绿帽子,太子听了岂有不高兴之理。

“王少常已经进宫领罪,”太孙淡淡说道:“谋杀行刺太孙妃,其罪当诛。皇祖父答应我,一定会严惩王家,绝不姑息。”

太子早就看王家不顺眼了,在这一点上和太孙立场完全一致,闻言想也不想地说道:“王家人确实该死。明日早朝,孤就奏请父皇,严惩王家。”

这等皇家丑闻,本该遮掩下来。101

不过,太子存着私心,想让地下的楚王再被气死一回,便只当不知了。

父子两个说完正事,便无话可说。

太子清了清嗓子:“天色已晚,你先退下安歇吧!”

至于太子,自然是去荷香院就寝。

太孙从书房出来后,又去了雪梅院。

太子妃听完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瞠目结舌。过了许久,才道:“莞宁胆子也太大了。遇到这等事,怎么也不和你商议,就以身犯险!”

好在有惊无险!

万一出了差错,这条性命可就难保了!

太孙心里那团闷气,一直在默默燃烧。听到太子妃的话,火苗不小心地窜了出来:“等她回来,我就和她好好算一算这笔账!”

太子妃好笑地看了沉着脸的儿子一眼:“你呀,就是在我面前发发牢骚罢了。真见了莞宁,哪里还发得出脾气来。”

太孙:“”

这还是亲娘吗?

太子妃开了句玩笑后,又叹道:“真没想到,王氏竟还是个痴情人。为了一个内侍,抛下女儿,扔了楚王妃的身份尊荣,跑到静云庵,一住就是十几年。现在又和他一起赴死。也算是同生共死了。”

王氏死前的那一刻,或许也有了解脱的释然吧!

女子总是感性的。

眼看着太子妃竟为了王氏唏嘘叹气,太孙不由得笑了起来:“母妃真是软心肠。”

太子妃哑然失笑,很快收拾起了感慨唏嘘,张口道:“这件事还未了结。不能只听王家一面之词。你皇祖父少不得要召莞宁回京,当面问上一问才是。”

“莞宁正好能趁着这个机会回来。”

是啊!

她也该回来了!

太孙的眼中骤然闪出光芒:“明日上朝,我就奏请皇祖父,亲自接阿宁回京!”

第七百一十八章 丑闻(一)

隔日正好是大朝会,太子义正言辞慷慨激昂的上了奏折。

犹如一块巨石落入湖心,顿时掀起滔天巨浪。

定北侯府的丑闻余波还未完全平息,竟又冒出了更大的丑闻。

堂堂楚王妃,自请去静云庵一住十数年,原来根本不是为了守节,而是和一个内侍厮混。被顾莞宁察觉出端倪后,楚王妃意欲杀人灭口,王家也从中掺和了一脚。却不料,杀人灭口不成,反落入顾莞宁的算计中,露出了狰狞的真面目。王氏和内侍自尽身亡,王少常主动进宫请罪

戏文里演的也没这般精彩啊!

这一桩皇家丑闻,比起定北侯府当日之事,更令人震撼,也更令一众官员振奋。

看好戏是人的天性。别以为只有内宅女眷喜欢八卦闲话,这些穿着官服的文武百官们也不遑多让。此时恨不得将耳朵再拉得长一些,唯恐漏了一字半语。

“皇嫂行此苟且之事,令皇兄在地下蒙羞,儿臣听闻此事,也备觉愤慨。”

太子一脸义愤填膺,声音中满是怒气:“此事王侍郎早已知情,却一直隐瞒未报,且为虎作伥,竟敢派人去静云庵行刺顾氏,此等行径,堪称大逆不道。儿臣恳请父皇,严惩王侍郎。”

今日的大朝会,王少常根本未见踪影。

其余有资格上朝的王家人或是和王家沾亲带故的,都恨不得将头低到地上才好。

元佑帝一夜未曾好眠,龙目中有些血丝,神色也格外阴冷。

太子启奏完之后,元佑帝略一点头:“准奏!王侍郎昨日进宫请罪,一直跪在福宁殿里,朕就交由太子处置。”

太子心中一阵振奋,拱手应了下来。

王家是王皇后的娘家,从名分来说,也是太子的母族。

不过,到底隔了一层,太子对王家一直没什么好感。眼看着王家人风光荣耀,太子心里颇觉得膈应。此次有了正大光明的理由对王家人动手,太子当然不会客气。

众官员立刻闻风而动,纷纷张口讨伐王家人的恶劣行径。

年近六旬的承恩公早已面色如土,颤颤巍巍地跪下请罪:“微臣教女无方,令天家蒙羞。微臣愧煞,无颜再见皇上。请皇上降罪!”

元佑帝厌恶地看了承恩公一眼,冷冷说道:“退朝之后,立刻回王家去,等朕的旨意。”

承恩公跪谢天恩,如丧家之犬一般退出朝堂。

显赫风光的王家,从这一日过后,怕是再难恢复往日的荣光了。

众官员不约而同地想着。

换了别的事,元佑帝或许还能忍一忍。偏偏是这等丑闻,简直是生生地扇帝后的脸。别说元佑帝,就是椒房殿里的王皇后,也要被气得吐血三升了吧!

韩王世子和魏王世子迅速对视一眼。

然后,魏王世子主动上前一步说道:“匪徒夜袭静云庵,堂嫂在庵中不知情形如何。皇祖父既是要查明事情的原委,也该让堂嫂回京,当面问一问才是。”

韩王世子张口附议:“说的正是。孙儿也以为,静云庵被烧了一半,又死伤不少人,堂嫂尊贵之躯,不宜再留在庵里。应该速速回来。”

太孙心知两人是有意给自己卖个好,还是承了这份人情,走上前,拱手道:“孙儿想亲自接阿宁回来,求皇祖父应允。”

元佑帝的目光在三个皇孙的脸上一一掠过,最后落在太孙愈发沉稳坚毅的俊脸上。过了片刻,才点了点头:“准奏!”

“多谢皇祖父。”太孙谢了龙恩,缓缓地吐出胸口的闷气。101

阿宁,你等着,我这就去接你回来。

“听说没有,楚王妃竟和一个内侍有私~情~,躲在静云庵里厮混了十几年”

“听说楚王妃和那个内侍一头撞死在椒房殿里,血流遍了椒房殿,皇后娘娘当场就晕过去了”

“王家人可真是胆大包天。竟敢派人暗杀太孙妃。幸好太孙妃精明睿智,早有防备”

“不管如何,王家这一回是彻底倒霉了”

各种各样的流言,在最短的时间里,传遍京城,立刻成了众人口中津津乐道的谈资。几乎立刻就将定北侯府内宅的隐秘盖了过去。

一个定北侯夫人不贞算什么,王氏可是堂堂楚王妃。如果楚王没死,王氏就是当今太子妃!

天家长媳,身份何等尊荣。竟出了这等事,委实令人惊愕。

王敏骤闻此事,差点当场晕厥过去。

姑母怎么敢做出这等大逆不道的事情来!

王氏倒是死得轻巧,却害苦了王家。日后王家男儿还有何脸面立足朝堂,和各勋贵世家皇室宗亲来往?

她身为王家的女儿,面上同样无光。

王敏越想越心慌,再也待不住,急急地坐马车回了王家。

往日人来人往颇为热闹的王家,今日大门紧紧关着,门房处不收任何拜帖。就连齐王府的马车停下,都未开门。

王敏心情烦躁阴郁,立刻命人敲开门,然后匆忙进了王家。

此时的王家,如阴云罩顶,一片晦暗。

承恩公从朝会回来之后,便将自己独自关在书房里,谁也不见。

王少常从昨晚起就进了宫,一直未曾回府或许再也没有回来的机会了。

袁氏以泪洗面,两眼红肿。

见了女儿,袁氏悲从中来,又哭了一场:“真是飞来横祸!你父亲也不知还有没有命回来”

王敏心乱如麻,下意识地问了一句:“大哥人呢?”

这种时候,大哥为何不在家中?

袁氏红着眼眶道:“郡主昨日被接进宫之后,刺激过度,在昏迷中被送回了郡主府。你大哥昨晚便去了郡主府照顾郡主。”

王家风雨飘摇之际,王璋和高阳郡主夫妻间的恩怨,不得不暂且放下。

“皇祖母现在如何了?”

袁氏哭道:“你皇祖母这回是彻底伤了心,不肯再管王家的事。你父亲昨日进宫请罪,你皇祖母也未出面。这一回,也不知你父亲能不能逃过此劫。”

王敏六神无主,也随着袁氏哭了一回。

第七百一十九章 丑闻(二)

定北侯府。

顾海绘声绘色地将朝堂上发生的一幕说了一遍。

太夫人舒畅至极地笑了起来:“天道轮回,报应不爽!当日因为沈氏之事,皇后娘娘步步紧逼,不肯饶过宁姐儿。如今,总算轮到她来尝尝这等滋味了。”101

顾海挑了挑眉,冷笑连连:“这几年,王家人仗着皇后娘娘之势,在朝堂上十分活跃。如今出了这等事,王少常绝讨不了好。其他人也会受牵连。以后王家休想再有昔日的风光!”

提起王少常,太夫人的目中也闪过怒意,冷哼一声道:“好在宁姐儿机敏,早有防备,否则就会落入王氏兄妹的算计。这等心思歹毒之人,死不足惜。”

顾海笑着说道:“此次也算因祸得福。莞宁正好能借着此次机会,正大光明地回京城来。”

是啊!

回来就好。

太夫人的眉头舒展开来,吩咐顾海:“等宁姐儿一回京,你就亲自去一趟太子府送拜帖。我要登门看看宁姐儿。”

顾海笑着应了下来,然后又低声笑道:“我已经悄悄命人将此事编成了最新的话本,让人在酒楼茶馆说上几回。以后,王家的女儿是没人敢娶了。”

太夫人目光一闪:“你行事小心些,别被人抓住把柄,连累了宁姐儿。”

顾海胸有成竹地笑了一笑:“母亲放心。这等小事,我自会安排得妥妥当当。”

太夫人对顾海行事确实放心的很,闻言笑了起来,声音中透出满满的希冀和期盼:“希望宁姐儿平平安安地回来,以后安安稳稳地坐着太孙妃。千万别再有什么波折了。”

“娘娘,您已经两日未曾进食了。还是吃上几口吧!免得伤了凤体。”席公公小心翼翼地劝慰。

一夕之间,王皇后便像老了十岁,面色黯淡至极,目光茫然,仿佛没听到席公公的话语一般。

席公公又劝了一遍。

王皇后总算有了些反应:“本宫没胃口。”

全身僵硬,似乎没了知觉。胃里是苦的,口中也是苦的。犹如吃了世上最苦的黄莲一般,苦涩的滋味,从舌尖一直蔓延到全身。

偏偏无处可诉,也无人能慰藉她的痛苦。

怀远是母后瞎了眼,替你挑了这么一个王妃是母后对不起你啊

王皇后将头转向内侧,浑浊的泪水不停滑落,迅速浸透枕畔的被褥。

嫡亲的娘家侄女,将这一刀深深地刺进了她的心里。

视若亲生的娘家侄儿,将这个秘密瞒下多年。若不是事发,只怕会瞒她一辈子。这又是深深的一刀。

她费尽心思,为王家谋划,想令王家永享富贵。可王家人又是如何待她的?

他们敬她怕她,捧着她,为得不过是她的身份地位。根本没将她当成王家人。

从她坐上凤椅的那一天起,她就和元佑帝一样,成了孤家寡人。

唯一的儿子早就死了,蒙骗了她的儿媳也死了。王家人她再也不想见任何一个。还有疼爱多年的孙女

一想到高阳郡主,不免就会想起王氏。

她哪里还有心情见高阳郡主?

椒房殿宽大华丽,却又是这样的冰冷。

她这一生,从未像此刻这般孤独。

王皇后浑浑噩噩地躺着落泪,浑然不察时间的流逝。

席公公来了几回,有时禀报宫妃来探望,有时劝她用膳。她一律置之不理。直到元佑帝亲至。

王皇后挣扎着要起身,却发现自己全身无力,头脑昏沉发烫。

两个宫女只得搀扶着王皇后下了凤塌,给元佑帝行了礼,声音虚弱如游丝:“臣妾见过皇上。”

元佑帝目光沉沉,扫了形如槁枯的王皇后一眼:“皇后无法站立,就躺在床榻上吧!其余闲杂人等,一律退下。”

所有宫女内侍都退了下去。

只有李公公和钱公公留了下来。

王皇后软弱无力地躺在床榻上,元佑帝站在床榻边,居高临下,俯视着自己的原配发妻,缓缓说道:“皇后,朕很失望。”

短短几个字,却如千钧。

王皇后全身颤抖不已,哽咽着应道:“是臣妾令皇上失望了。”

当年为长子挑选王妃,王皇后存着私心,舍了另外几个名门闺秀,执意挑选娘家侄女为儿媳。

元佑帝对王皇后素来敬重,便由了王皇后的心意。

谁能想到,当日的错误决定,竟招至今日的恶果。

“皇上,臣妾有眼无珠,令天家蒙羞。”王皇后泪流满面:“臣妾再无颜做这六宫之后,也无颜再面对皇上。求皇上赐臣妾一个体面,让臣妾自绝于椒房殿。”

王皇后是真的想赴死,还是以退为进?

元佑帝注视着痛哭的王皇后,心中掠过这个念头,却再无半丝心疼不舍。

  如果觉得凤回巢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寻找失落的爱情小说全集凤回巢喜良缘秀色满园华裳六宫凤华十全食美念春归容华似美人多骄洛阳锦梦来运转秦画眉周小云的幸福生活,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