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寻找失落的爱情作品凤回巢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齐王世子独坐在屋子里,一身夜行衣已被褪下,左胳膊上的鲜血也已干涸。

内侍小德子进了屋子,手中拿着一个白色的瓷瓶。这个瓷瓶里,放的是太医特制的上好伤药。

小德子自然清楚齐王世子昨夜的行踪,见了他身上的伤势,忍不住说道:“太孙妃真是心狠手辣,对着世子竟下得了这样的狠手。”

胳膊上明显是箭伤,原本伤得不算重,只是擦伤了皮肉。可是一直未曾止血,流血过多。脱下来的夜行衣,血迹斑驳,看着触目惊心。

齐王世子的俊脸颇为苍白,目光深幽,不知在想什么。

小德子一边为齐王世子上药,一边小声嘀咕:“太孙妃不念旧情,以后世子也不必对她客气。趁着此次的大好机会,不如再推波助澜,让京城那边的风浪再大些。哪怕太孙殿下再护着她,也不能不顾太子府的颜面,更不能罔顾皇上的心意吧!以后太孙妃是休想再出静云庵了”

“住嘴!”齐王世子沉声呵斥:“该怎么做,本世子心中有数。”

小德子不敢再饶舌,老老实实地住了嘴。

待上完药之后,齐王世子低声吩咐一句:“叫窦恽进来。”

窦恽是齐王世子身边的暗卫统领,举凡见不得台面的阴私之事,都由他动手。

小德子精神一振,立刻应了下来。

片刻后,身材中等面容平庸看着半点都不惹眼的窦恽走了进来。

齐王世子低声吩咐几句,窦恽毫不迟疑地应道:“属下领命。”

傍晚。

太子府。

“祖母,我要娘亲。”阿娇抱着太子妃的胳膊,一双眼睛已经哭红了。

阿奕抱着太子妃的另一边胳膊,哭着说道:“我也要娘亲。”

他们的娘亲已经走了好久,为什么还不回来?

太子妃看着哭哭啼啼的姐弟两个,心里一阵酸楚,打起精神安慰道:“阿娇阿奕乖,都别闹了。你们娘亲去的地方有些远,还要过几天才能回来。你们在府里要乖乖地,不然,你们娘亲知道了,一定会生气的。你们乖乖听话,娘亲很快就会回来了”

这样的说辞,在这三日里已经重复了好多次。

阿娇不肯听了,扯着嗓子哭喊起来:“我就要娘亲!”

阿奕也扁着嘴哭喊:“娘亲!娘亲!”

太子妃又是心疼又是着急地安抚两个孩子。可是孩子连着两天两夜没见到亲娘,怎么也哄不住。

直到两个孩子哭累了,哭声才渐渐小了。

而此时,孩子的眼睛已经又红又肿,声音也哭得嘶哑。

太子妃心如刀割,将孩子紧紧搂在怀里,眼眶也跟着红了。

这一幕,落在刚回府的太子和太孙眼中。

短短两日,太孙瘦了一些,精神倒是未见颓唐,原本温润的眼眸中,透出了往日没有的锐气。

见孩子哭成这样,太孙心中一痛,大步走上前,将一双孩子抱进怀中。

太子倒没太大反应,甚至皱了皱眉头:“闵氏,你是怎么照顾孩子的?阿娇阿奕怎么哭成这样?”

一看到太子挑剔不善的脸孔,太子妃的气就不打一处来:“莞宁离开三日,孩子就哭了三日。我就是有再大本事,也替代不了他们姐弟的亲娘!”

“说起来,这都是拜殿下所赐。如果不是殿下提议送莞宁去静云庵,孩子现在也不至于这般可怜了。”

太子妃语气中满是责怪。

太孙的目光也暗了一暗。

太子却毫无愧疚,挺直了腰杆理直气壮地说道:“孤这么说,是救了她一命。以她犯下的过错,就是赏赐三丈白绫也不为过。孤看在一双孩子的份上,才张口保全了她的性命。”

太子妃气得全身发抖。

太孙目中闪过一丝冰冷的寒意,却未当场动怒,反而温和地对太子妃说道:“事已至此,多说无益。阿娇阿奕总要哭闹些日子,才能慢慢习惯。辛苦母妃了!”

太子妃鼻子一酸,眼圈又红了:“辛苦不辛苦地,倒不算什么。我就是心疼他们姐弟两个,才这一点点大。亲娘就不在身边,委实可怜。”

太孙沉默片刻,才道:“我先将他们两个抱回梧桐居。”

太子妃哽咽着嗯了一声。

太孙临走时,并未忘了行礼告退。对着太子,也未表现出半点怨怼憎恨。

待太孙走后,太子颇为自得地说道:“阿诩还算分得清轻重。现在满京城的风言风语,定北侯府早已成了众人口中的笑柄。若是再将顾氏留在府里,我们太子府也会被人耻笑。顾氏一走,这府里也清净多了。”

太子妃紧紧地握着拳头,强忍着一拳打过去的冲动。

就听太子又说道:“等这一阵风声过去了,孤和你再为阿诩挑两个家世清白贤良温柔的官宦千金为侧妃。”

太子妃一惊,立刻出言反对:“莞宁才刚被送走,殿下就要为阿诩纳侧妃。此事传出去,不免显得我们公婆刻薄。”

太子不以为意地说道:“这怎么是刻薄。顾氏有错在先,如今留下一双儿女无人照顾,阿诩正值血气方刚之龄,身边也少不得人照顾衣食起居伺候枕席。给他娶两个侧妃进门正合适。”

太子妃顿时哑然。

顾莞宁这一走,还不知能否安然归来。

她可以帮着照料孩子,可儿子身边总不能少了人伺候

过了半晌,太子妃才道:“侧妃之事,等过上一年再说。阿诩身边,先挑一两个年轻美貌的宫女伺候着。”

纳侧妃一事拖延到一年后。

抬举一两个通房,到底身份低微,于一双孩子和顾莞宁都没什么影响。

太子随口道:“这等事,由你操持便是了。”

“对了,孤此次在冀州,遇到了一位擅长练长生丹的无为道长。这位无为道长,道法高妙,练的丹药更是精妙。孤回京的时候,便将他也一并带回了京城。前几日一团忙乱,无暇安置。如今顾氏事了,你在府中挑一个清净些的院子,让无为道长住下。”

第六百八十九章 宠爱

无为道长?

太子妃下意识地皱了皱眉,却未多劝。

大秦佛道俱都十分盛行。元佑帝和王皇后信佛,太子却喜好道教的长生炼丹之术,府中也养着几个善于炼丹的道士。

如今再多添一个无为道长,也不算什么。

太子妃点点头应下了。

太子又吩咐道:“道长要开炉炼丹,先拨一万两银子给道长。”

太子妃一听,有些坐不住了:“为何要这么多银子?”其他道士张口不过千两银子,这个无为道长胃口倒是大的很,一张口就是万两。

“要练长生丹,需要用许多名贵药材。”太子略有些不耐:“这一万两哪里够,只是先给道长添置东西而已。以后不管无为道长需要什么,一律给他。”

太子妃听的一肚子闷气,悻悻地应了。

太子转而问起了沈青岚:“孤连着两日未曾回府,沈美人的伤势现在如何了?”

一提起沈青岚,太子妃的神色便冷了下来:“有叶太医照料着,沈美人的伤势想来已经没什么大碍了。殿下若是不放心,不妨亲自前去探望。”

如果不是沈青岚,定北侯府的隐秘过往不会被揭露,顾莞宁不会被元佑帝惩罚去了静云庵,阿娇阿奕也不会没了亲娘在身边哭闹不休。

归根结底,都是这个沈青岚惹的祸。

太子对沈青岚倒是颇为关切,闻言立刻点了点头:“好,孤这就去荷香院。”

太子妃忍不住冷哼一声:“殿下对莞宁生母不贞一事耿耿于怀,对沈美人倒是毫无芥蒂。”

这个沈青岚,是沈氏成亲前私生的女儿,也是沈氏不贞的铁证。太子恨不得将顾莞宁除之而后快,对沈青岚却格外宽容。

说来不免荒唐可笑!

太子目中闪过一丝恼羞之色,瞪了太子妃一眼:“沈美人当日曾救过孤的性命,孤善待她才是理所应当。”

太子妃又冷哼一声:“殿下偏宠谁,臣妾不便过问。不过,殿下若想将沈美人抬做侧妃,臣妾坚决不允。”

“这等出身的女子,根本不配为殿下侧妃。若不是看在她救过殿下的份上,臣妾早就打发她出府了。”

这一回,轮到太子哑然了。

沈青岚的出身确实为人诟病。

顾莞宁生母不贞,顾莞宁也被牵连。可顾莞宁到底是侯府嫡女,也是顾湛的亲生女儿。沈青岚的生父却是沈谦

元佑帝看在沈青岚救过他一命的份上,没有赐死沈青岚,已是皇恩浩荡。绝不可能任由沈青岚成为太子侧妃。

太子沉吟片刻说道:“侧妃一事,暂且作罢。不过,荷香院的用度,一律比照李氏。”

太子妃目光一冷,应了一声。

荷香院。

沈青岚在床榻上躺了一整日,却半点不觉气闷。

相反,这三日她的心情极好,唇角的笑容就未断过。一想到顾莞宁被送到了清冷的静云庵里孤寂度日,她就如喝了几罐蜜一般舒畅愉快。

绿儿一直在旁边伺候着,偶尔抬头看一眼。当看到沈青岚唇角愉悦的弧度时,绿儿就觉得一阵阵心寒。

沈青岚亲手杀了生母沈氏

亲眼目睹那一幕之后,她连着做了三天噩梦。如今,一看到沈青岚愉悦的笑颜,她就觉得全身不适。

绿儿不敢让自己露出异样,很快又低下头。

沈青岚沉浸在好心情中,并未察觉到身边丫鬟的异常,随口问道:“殿下一直没回府吗?”

绿儿答道:“奴婢打发人到门房问过,殿下一直在宫中,未曾回府。”

话音刚落,门外便响起了太子的声音:“岚儿,孤来看你了。”

沈青岚目中闪过一丝厌恶,迅疾又化作娇羞欢喜。当太子推门而入的时候,看到的便是一脸欢喜激动的沈青岚。

“殿下,”沈青岚柔声呼唤,目中射出丝丝柔情:“婢妾一直在等着殿下回府。”

柔情似水,满心依赖。

太子心尖一阵酥麻,走到床榻边,将沈青岚揽进怀中:“孤在宫中,也一直惦记着你。只是宫中事务繁多,孤实在抽不开身。一回府,孤便来看你了。”

沈青岚目光娇媚,似能滴出水来:“殿下心中记挂着婢妾,婢妾就是立刻死了,也心甘情愿。”

太子立刻道:“好好地,说这些丧气话做什么。”

沈青岚苦笑一声,语气中满是苦涩:“婢妾身世不堪,承蒙殿下不弃。只怕外面风言风语,令殿下为难。与其如此,倒不如婢妾一死了之,也落个清净。”

说着,两行清泪从眼角滑落。滑过白玉一般的脸颊,滴落在太子的手背上。

太子怜香惜玉之心顿时被勾了起来,沉声道:“孤是大秦太子,谁敢在背后说三道四?孤若是连自己的女人也护不住,才真正为人耻笑。”

慷慨陈词的太子,浑然忘了两年前于侧妃死在他面前的事。

沈青岚眼含热泪,哽咽着喊了一声殿下。

太子殿下情生意动。

绿儿和几个宫女早已识趣地退了出去。

沈青岚身上有伤,不能承宠,不过是唇舌用些功夫罢了。

被伺候得身心舒畅的太子,对沈青岚说道:“此时风声正紧,侧妃一事,少不得要搁上一阵子了。”

沈青岚心里一沉。

男人果然靠不住。

来京城前,太子信誓旦旦地说要纳她为侧妃。如今才几日功夫,就改了口风。

只是,她眼下所能依靠的,也只有眼前这个好色又凉薄的太子。

沈青岚不但不能露出半分怨怼,还要善解人意地应道:“殿下的难处,婢妾自是清楚。能容婢妾在府中住下,已是殿下对婢妾的天大恩宠。婢妾只求能伴在殿下身边,有没有名分,都无关紧要。”

这样一番话,哪个男人听了能不感动?

太子果然动容了,将沈青岚搂入怀中:“岚儿,你放心,孤暂时不能给你名分,却会给你宠爱。你安心地在荷香院里住下,吃穿用度和李氏一样。孤会关照太子妃,让她对你格外照顾一些。”

“多谢殿下。”沈青岚目中闪着感动的水光,将头埋进太子的怀中。

第六百九十章 风起(一)

梧桐居。

“爹,娘亲呢?”

哭了半天,阿娇嗓子已经哑了,还是不忘追问顾莞宁的下落。

阿奕原本昏昏欲睡,一听到娘亲两个字,立刻睁开眼,眼巴巴地往门口看去:“娘!”

太孙鼻间一阵酸意,声音略有些沙哑:“阿娇,阿奕,你们的娘亲要过些日子才能回来。你们姐弟两个,不能总这么哭闹。不然,娘亲知道了,一定会心疼。爹也心疼你们两个”

说到这儿,太孙忽地说不下去了,目中闪过水光。

他不是第一次尝到这样的苦涩。

前世,他成了一抹游魂,跟随在顾莞宁身后。

每当看到儿子略显孤单的身影时,他的心就一阵阵抽痛。痛恨自己的无能为力,深深懊悔自己没尽到父亲的责任。

如今,不仅有儿子,还多了一个女儿。

两个孩子,都未满两周岁,正是最念着亲娘的时候。

是他无能,没能护住顾莞宁。令一双孩子没亲娘在身边

阿娇伸出小手,擦拭太孙眼边的水痕,小声说着:“爹,别哭。阿娇也不哭了。”

软软的小手,还不够灵活,擦拭的时候,一不小心戳到了太孙的眼角

太孙的些许伤感,顿时不翼而飞,好笑不已地拿开阿娇的手:“爹的眼睛都快被你戳瞎了。”

阿奕将小脸贴在太孙的脸上,用力地蹭了蹭,奶声奶气地说道:“爹,阿奕疼你。”

太孙的心瞬间被融成了一池春水,用力地将孩子搂得紧紧的,然后低声道:“你们放心,爹一定很快将你们的娘亲接回来。以后,我们一家四口在一起,永不分开。”

门被轻轻敲响。

太孙眉头动了一动,略略扬高了声音:“谁?”

小贵子的声音在门外响起:“殿下,珊瑚回来送信”

话还没说完,太孙的眼睛已经亮了起来:“快些让珊瑚来见我。”

片刻后,珊瑚走了进来。

骑了一整日的快马,珊瑚颇有些疲倦,正要行礼,太孙已经急切地说道:“珊瑚,不必行礼了,阿宁让你送的信呢?”

珊瑚立刻将藏在身上的信取出来,送到太孙手中。

太孙匆忙地拆开信,迅速看了起来。

然后,太孙的脸很快沉了下来,目中闪过怒意。

珊瑚从未见过太孙的脸色这般难看,斟酌着言辞,将顾莞宁叮嘱的事说了一遍:“太孙妃吩咐奴婢给季同送个信,让季同领着暗卫在山下守着”

“让季同多带些暗卫。”太孙目中闪过冷厉:“我也会派些人手过去。”

珊瑚应了一声是。

太孙深呼吸口气:“你稍等片刻,我写一封回信,你带给阿宁。”

珊瑚应道:“是,奴婢等着。”

珊瑚还得连夜赶回静云庵,只在府中停留了半个多时辰,便悄然离府。

当天晚上,季同便领着两百暗卫出了京城。

太孙也派了两百亲兵,一并交到了季同手中。在出发前,还特意召了季同相见:“季同,从今日开始,阿宁的安危,我就托付给你了。”

进府三年多,这还是太孙第一次召他前来。

季同拱手,沉声应道:“奴才一定不负殿下所托。”

太孙看着年轻俊朗的季同,心里没了酸意,反而暗暗松了口气。

季同一定会竭尽全力守护顾莞宁的安危。

隔日,定北侯府。

顾海一连告假四日,没有出府。他一直在正和堂里陪着太夫人。

短短几天,太夫人像骤然老了十岁。头上多了几缕银丝,整个人瘦了一圈,脸上的皮肤愈发松弛,眼角的皱纹也愈发明显。

“老三,你不用在府里守着我。”太夫人打起精神说道:“我能撑得住。”

顾海叹口气:“母亲就不要逞强了。别说母亲,我这几日也觉得茶饭不思,寝食难安。”

有人故意煽风点火,散播流言,不过几天,沈梅君的事就传得沸沸扬扬,令定北侯府颜面扫地。顾莞宁被送进静云庵一事,更是沉重一击。

这几日,他没去兵部官署当差。一来是不想在风口浪尖上惹人瞩目,二来也是放心不下太夫人。

如果不是他一直守着太夫人,陪她说话散心,只怕太夫人早就倒下了。

太夫人无奈苦笑:“其实,当日我就该料到,此事迟早会传开。”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这等丑事,如何能遮掩一辈子。如今不但连累了宁姐儿,也让你二哥成了他人眼中的笑话。我们顾家的百年清名,算是彻底毁在这个贱妇手中了。”

说到伤心处,太夫人不由得潸然泪下。

就是将沈氏千刀万剐,也难解她心头恨意。

服毒而死,实在是便宜她了。

顾海鼻子也是一酸,伸出手,扶着太夫人的胳膊:“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经过此事,倒是让我们看清了谁是敌谁是友。”

这几天里,崔家罗家丁家俱都有人登门,姚家来了人,方氏娘家也有人来。

这几家俱是定北侯府的姻亲,不论心中是否为结亲一事懊恼,到底都选择站到定北侯府这一边。

在流言正盛之际,能做到这一步,也算有情有义。

相较之下,吴家的表现就颇令人齿冷了。

“吴舅爷昨日在茶楼里,狠狠地嘲弄讥笑定北侯府一通。”

提起吴家,顾海目中满是冷意:“往日吴家不知打了多少秋风沾了多少光,如今顾家出了事,吴家立刻就想撇清关系。真是令人不齿。”

太夫人冷哼一声,正要说什么,就听外面一阵喧闹。

顾海神色一沉,厉声问道:“何人在外喧闹?”

正和堂是太夫人的居处,太夫人喜静,从无人敢在正和堂里闹腾。这几日,他下了命令,不准任何人惊扰。是谁敢大声喧哗?

很快,便有丫鬟来报信:“是吴舅爷吴舅母来了。”

他们来做什么?

听着动静,根本不像是来探望安慰太夫人,倒像是来闹腾惹事。

顾海不愿太夫人操心,立刻起身道:“我出去见一见他们。”

太夫人却道:“让他们进来,我今儿个倒要看看,他们吴家人想做什么!”

第六百九十一章 风起(二)

吴舅爷吴舅母很快就进来了。

往日卑躬屈膝满脸讨好的夫妻两人,今日各自挺直了腰杆,摆出了一副轻蔑中带着不屑嘲弄的神情来。

只差没将“你们顾家藏污纳垢不过如此”写在脸上。

顾海心里的火气骤然冒了出来,冷冷地哼了一声。

太夫人倒是不动声色,淡淡问道:“你们夫妻两个今日登门,是为了何事?”

吴舅爷在接触到太夫人平静深邃的目光时,深藏在心底的敬畏便浮上心头。下意识地略略弯了腰。

吴舅母扯了扯吴舅爷的衣袖。

吴舅爷顿时察觉到自己气势弱了,立刻挺直腰杆,傲然说道:“顾家出了这等丑事,门风败坏。亏我们还将女儿嫁了过来做妾室。早知如此,就是让我们的莲香做正妻,我都不会点头。”

“今儿个我们夫妻登门,就是要将莲香带回去。”

吴莲香嫁到侯府之后,顾谨行根本没在她的屋子里留宿过。眼看着生子傍身没了指望。顾家又闹了这么大的丑事,就连顾莞宁也彻底失了圣心,被发落去了静云庵。

以后,顾家再难翻身。

他们不但沾不到光,只怕还会被顾家连累。

吴舅爷吴舅母一合计,索性登门来将女儿带回去。

  如果觉得凤回巢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寻找失落的爱情小说全集凤回巢喜良缘秀色满园华裳六宫凤华十全食美念春归容华似美人多骄洛阳锦梦来运转秦画眉周小云的幸福生活,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