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寻找失落的爱情作品凤回巢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高阳郡主踉跄一步,差点摔倒。站在一旁的内侍忙上前扶住高阳郡主。

高阳郡主满腔羞愤,狠狠地瞪着内侍:“滚!”

内侍哪里敢吭声,更不敢放手。

他不过是一个假充内侍的男宠。刚才顾莞宁说话的时候,他心虚至极,连头都不敢头。之前顾莞宁和高阳郡主动手,他就更不敢往前凑合了。

傅妍和林茹雪将这一幕看进眼底,心中愈发凛然。

到了这步田地,顾莞宁说话行事依旧强硬,分毫不让。跋扈的高阳郡主,在她面前没能讨得了半点好。

幸好她们两个没敢明着落井下石,否则,现在难堪的就是她们两个了。

顾莞宁没再看高阳郡主和王敏,将目光看向罗芷萱等人:“今日多谢你们来为我送行。时候不早,我该走了。今日一别,请诸位多多珍重,期望来日重逢。”

众人一一应了。

顾莞宁深呼吸口气,上了马车,沉声吩咐:“启程!”

第六百八十二章 抵达

马车缓缓向前行驶。

顾莞宁端坐在马车里,隐约还能听到罗芷萱姚若竹等人的哭泣声,心里也有些许酸意。

世态炎凉,人情冷暖。

今日有这么多人真心来为她送行,令她心中格外宽慰。

其余丫鬟都坐在别的马车里,她的身边,只有陈月娘和琳琅玲珑三人。顾莞宁无心说话,她们三个也都十分安静。

直到马车行驶出一段距离,琳琅才轻声打破沉默:“小姐若是觉得倦了,就在奴婢的身上靠着休息一会。”

顾莞宁定定神,随意地笑了笑:“不用了。我能撑得住。”

此去静云庵,得两日路程。这才刚出发,哪里会撑不住。

玲珑笑着接过话茬:“琳琅,小姐一直练武,体力远胜过你。就是小姐撑不住了,也该靠着我休息。哪里轮得到你。”

陈月娘笑道:“琳琅若是累了,就靠着我好了。”

琳琅知道她们有意哄顾莞宁高兴,很配合地叹了口气:“早知如此,我也该学武才是。免得被你们取笑没用。”

顾莞宁唇角微微扬起。

说笑两句,马车里凝重的气氛稍稍缓和了一些。

前有太子亲兵开路,后有侍卫随行护送。再加上中间的七八辆马车,这副阵仗,不管走到哪儿,都极惹人注目。

沿路的百姓们,看不懂马车上的标记,却丝毫无碍闲话一番的兴致。

“这是哪一个府上的女眷?这出行的阵仗可真是不小。”

“是啊,前后侍卫加起来,得有两三百人吧”

待到了城门处,排队出城的百姓更多了,对着马车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太子亲兵上前出示了腰牌,城门官不敢怠慢,忙喝令百姓让开。

马车很快出了城门。

就在此时,一列骏马快速追了上来。

顾莞宁听到嘚嘚的马蹄声,眉头微微一皱:“看看是谁。”

玲珑耳力目力俱佳,立刻应了一声,掀起车帘往外看了一眼,然后欢喜地转过头来:“小姐,是穆韬带着人来了。”

穆韬是太孙侍卫统领,也是太孙的心腹亲信。

太孙被元佑帝留在身边,无法分身,现在派穆韬前来,显然是要代自己来送行。

顾莞宁嗯了一声,目光稍稍柔和。

此事发生得太过仓促,她和太孙甚至没机会说几句体己话,便已面临分别。她不让自己多想他,免得心中难受。

以他的性子,此时一定十分自责没能护住她吧!

马车停了下来。

穆韬的声音在马车外响起:“小的穆韬,奉太孙殿下之命,一路护送太孙妃到静云庵。太孙殿下还命小的带了一封信给太孙妃。”

顾莞宁看了琳琅一眼。

琳琅点点头,下了马车,从穆韬的手中接了信。

马车再次启程。

顾莞宁拆了信,展开信纸,上面只有三个字。

等着我!

这三个字显然是一蹴而就,笔锋锐利,透出杀伐冷厉之气。

太孙那张俊美温和的脸孔,似浮现在眼前,轻声又坚定地对她说:“阿宁,你等着我。我一定会接你回来。”

顾莞宁伸出手,轻轻抚过这几个字。

萧诩,我会一直等着你。

出了京城后,一直走的是官路。

要走两日路程,第一日晚上,宿在驿馆里。到了第二天傍晚,才到了静云庵。这里有几座山,静云庵坐落在山的半腰处,杳无人烟,离皇陵约有三十里的路程。

山路难行,宽大的马车无法上山,只能骑马或是步行。

马车上行李众多,好在随行的侍卫也极多,日常用具由他们搬着。衣物之类,琳琅不愿让侍卫们沾手。只凭着几个丫鬟,却是搬不动这么多东西。

就在左右为难之际,穆韬的声音在耳畔响起:“琳琅,将这些箱子捆好,我让人用担子挑上山。”

这倒是个好主意。

琳琅舒展眉头,冲穆韬笑了一笑:“好,那就劳烦穆统领了。”

穆韬肤色黑,此时脸红,倒也不太明显:“这是我分内之事。”

玲珑忙里偷闲,冲琳琅眨眨眼。琳琅视若未见,招呼几个丫鬟过来忙碌。

顾莞宁无需过问这些琐事,骑上穆韬特意带来的雪白骏马,不疾不徐地先上了山路。陈月娘也骑马随行。

“这座山叫岭山,有荒山野岭之意。”顾莞宁随口说道:“静云庵建在这里,远离人烟。”

静云庵是前朝皇后命人修建,将宫中犯了错的嫔妃送到这里来度日。一直延续至今。

顾莞宁前世从未踏足过这里,没想到,今生倒是有幸来见识一番。

陈月娘见顾莞宁神色坦然,并无颓丧之色,心里暗暗松了口气,笑着说道:“这里的景致倒是不错。”

山路可容两骑并行,路旁有不少树木花草。此时正是冬季,花草枯败。好在有一些四季常青的树木,偶尔还能看见几株梅花。

骑马行了半个时辰,便到了静云庵。

静云庵里的人早已得了消息,倒也未曾怠慢,门早已开了,也有不少人在门口候着。

领头的一个,是一个四十余岁的女尼,容貌竟生得颇为秀丽,额角虽有皱纹,依然不掩风韵。

女尼双手合十,神色还算恭敬:“贫尼玉真,见过太孙妃。”

顾莞宁目光扫过玉真身后的几个女尼。一个个竟都生的姿容气质不俗,年龄多在三十岁以上。

这些人大多是随主子前来“修行”。眼看着无望出去,便剃度出家,做了真正的尼姑。

为首的女尼玉真,曾是大皇子妃王氏身边的女官。如今做了静云庵的主持。其余几个女尼,也大多是王氏带来的人。

如今的静云庵,早已成了王氏的地盘。

王皇后处心积虑将她送到这里来,想来早已派人来“关照”过了。

顾莞宁淡淡说道:“平身。皇伯母何在?领我前去拜会。”

女尼玉真暗暗一惊,下意识地看了顾莞宁一眼。

已是傍晚,山上的光线比别处更暗一些。可饶是如此,也无人能忽视顾莞宁的美丽和光华。目光一扫,便令人心悸。

这位太孙妃,果然如传闻中一般,极不好惹。

第六百八十三章 王氏

顾莞宁目光扫了过去。

玉真立刻回过神来,忙应道:“楚王妃娘娘正在做晚课,还请太孙妃先进去安置,待明日有了空闲,王妃娘娘自会召太孙妃相见。”

大皇子死得早,当时还未有封号。死了之后,被追封为楚王。

顾莞宁神色不变,声音却冷了几分:“我身为晚辈,若不拜会长辈自行安置。此事传出去,少不得要落一个行事跋扈目无长辈的名声。你在此推三阻四,莫非是成心为之,让我担上不敬长辈之名?”

玉真一惊,额上顿时冒了冷汗:“请太孙妃息怒。贫尼岂敢有这等险恶居心。只是,王妃娘娘每日早晚课,从不允人惊扰。贫尼这么说,也是为了太孙妃着想”

“立刻带我前去。”顾莞宁冷冷地打断玉真:“皇伯母做晚课,我就等着。总有结束的时候。”

玉真还想说什么,一抬头看到顾莞宁冷肃威严的目光,不敢再吭声,低头应了一声是。

她曾是王氏身边女官,察言观色欺软怕硬早已成了本能。就算做了主持,说话行事依旧是昔日做派。

王氏妄图让这样的人给她来一个下马威,未免太过小瞧她了。

顾莞宁讥讽地扯了扯唇角。

玉真在前领路,顾莞宁不疾不徐地迈进门槛,陈月娘紧随其后,其余几个女尼也一同随行。

静云庵建在半山腰,委实不算小,粗略算一算走过的地方,也有数十亩。目光所及之处,也颇为精美整洁。

顾莞宁没有急着打量周围。既是要在这里住上一阵子,以后多的是时间熟悉环境。

到了一处颇为宽敞的院子外,玉真停了下来,陪笑道:“贫尼这就进去通传。请太孙妃稍候片刻。”

顾莞宁略一点头,淡淡地加了一句:“记得禀报一声,就说我会一直在这儿等着。”

玉真神色微微一僵。

言外之意很清楚。王氏今儿个不见人,这位太孙妃就不会在静云庵里安顿下来。

虽说顾莞宁是挨罚到了这里,明面上的理由却是冠冕堂皇。而且,顾莞宁身份摆在这儿,一日没被休弃,一日还是大秦太孙妃。

谁敢怠慢?

就是楚王妃王氏,也不能明着刁难。

玉真很快进了院子通传。

顾莞宁也不急,慢悠悠地站在院子外等着。

等了不到盏茶功夫,玉真便陪着笑出来了:“王妃娘娘听闻太孙妃来拜会,特意停了晚课,请太孙妃随贫尼进去。”

顾莞宁淡淡地嗯了一声。

进去之后,一路畅行无阻。

王氏在静云庵里,一住就是十几年。这处院子陈设精美,处处奢华,比起魏王府韩王府也未逊色几分。

如此喜好享受之人,怎么可能静心念佛?

这个王氏,为何要扔下高阳郡主不管,跑到静云庵来?

前世她和王氏并无交集,入主慈宁宫之后,也无暇过问一个半隐居的王妃。只知王氏寿命极长,她病逝的时候,王氏都还没死。

这一世,因缘巧合之下,倒是要和王氏打一回“交道”了。

王氏在正厅里见了顾莞宁。

两人打了一个照面,彼此都有些意外。

王氏意外于顾莞宁的光华夺目,顾莞宁同样惊讶于王氏的美貌。

王皇后生的相貌端庄,却算不上美人,王敏更是相貌平平。顾莞宁下意识地以为这个王氏也是容貌寻常。

没想到,年已四旬的王氏风韵犹存,颇为美艳。穿戴更是颇为精细考究,一眼看去,只如三旬妇人。

高阳郡主的容貌,承袭自王氏,却又不及王氏美艳动人。

“侄媳顾莞宁,见过皇伯母。”顾莞宁不疾不徐地上前,裣衽行了一礼。

王氏矜持地略一点头:“免礼,坐着说话吧!”

顾莞宁道了声谢,未坐在王氏下首,而是挑了一个颇远的位置坐下了。显然有不居人下的意思。

王氏神色暗了一暗,目中多了几分冷意。

很快,王氏的神色又缓和起来,张口道:“我这一把年纪,到了静云庵里来住着,图个清静自在。你为何也来了?”

明知故问!

分明是故意提起这一茬,令她难堪。

顾莞宁扯了扯唇角,淡淡应道:“皇祖母近几年来时常有恙,皇祖父的龙体也不如往日。我这个做孙媳的,自动请缨前来静云庵,吃斋抄经祈佛,希望皇祖父皇祖母身体康健,福寿延绵。”

王氏似笑非笑地哦了一声:“原来如此。我还以为是为了你生母沈氏的缘故,你无颜见人,不得不来此暂避风头。”

就是没有王皇后的吩咐,王氏也不会轻易放过顾莞宁。

她人住在庵里,京城里的动静却瞒不过她。女儿高阳郡主屡次和顾莞宁生出冲突,在顾莞宁手中吃了许多闷亏。昨日早晨,在太子府门口,高阳郡主更是连连受辱。

王氏心里早憋足了闷气。

如今正主就在眼前,她焉能轻易放过。

顾莞宁神色未变,声音冷了几分:“皇伯母住在静云庵,消息倒是颇为灵通。既是如此,想来皇伯母也知道高阳郡主在府中养男宠一事了。”

王氏:“”

王氏的面色陡然一变。

顾莞宁无视王氏难看的面色,慢悠悠地说了下去:“我如今是皇家孙媳,娘家之事,于我虽有些困扰,到底是嫁出门的女儿。郡主是皇家长孙女,行事毫不顾及皇家颜面。无人提起此事便也罢了,若是在皇祖父皇祖母面前揭露此事。以皇祖母注重女子声名的性子,少不得要来个大义灭亲了。”

王氏面色愈发难看,口中犹自为女儿辩驳:“此事无凭无据,岂能捕风捉影,胡言乱语。”

“说来,这也不能全怪高阳郡主。”

顾莞宁定定地看着王氏,目中露出讥讽:“皇伯母扔下幼女,住进静云庵,只想图个清净自在。可怜高阳郡主,有亲娘也和没亲娘差不多。性子长歪了,也不稀奇。”

王氏霍然站起身来,脸上没了伪装的温和从容,竟有几分扭曲狰狞:“一派胡言!”

第六百八十四章 夜探

“是不是胡言,皇伯母心中最是清楚。”顾莞宁讥讽地扯了扯唇角,心里暗暗生出疑云。

之前未曾细想,现在想来,大皇子去世后,王氏本该留在楚王府里抚育高阳郡主。为何执意要到静云庵来?

莫非,这其中另有缘故?

王氏被戳中痛处,愤怒至极,怒目相视:“顾氏,你虽是太孙妃,在我面前只是晚辈。这般口出恶言,你就不怕落一个不敬长辈的名声吗?”

顾莞宁毫不动容地回击:“皇伯母先语出刻薄,我敬重长辈,才有学有样。而且,我说的句句都是实话,何来不敬长辈之说。”

王氏:“”

早听闻顾莞宁口舌犀利性子难缠,今日总算是亲自领教了。

王氏气血阵阵翻涌,却硬是按捺下来。

来日方长!

今日暂且放过顾莞宁,以后总能找到机会到那个时候,她定要让顾莞宁尝到后悔莫及的滋味。

王氏收敛怒容,淡淡说道:“你一路奔波辛苦,又骤然从京城到了这里,心气浮躁语气冲些也是难免。你先去安置,以后我们两个多的是说话闲谈的时候。”

最后一句,隐含讥讽之意。

你再厉害,还不是被撵到了静云庵来?

进来容易,想出去可就难了。

顾莞宁并未动气,淡淡一笑:“皇伯母说的是,那我明日再来请安。”

说完,起身行了晚辈礼,然后转身离开。

王氏身为长辈,无需起身送行。阴冷的目光直直地盯着顾莞宁的背影,直至顾莞宁的身影消失在门边。

待顾莞宁安顿下来,天已经完全黑了。

静云庵里修建的后院大大小小有十数个,王氏占去了最大最宽敞的一个,其他几个收拾得雅静的院子,也都有人居住。

剩下几个院子里,顾莞宁特意挑了最幽静的一个。

院子里有正厅和东西厢房,还有数间供仆妇居住的屋子。顾莞宁主仆数人住下,绰绰有余。

院子里还设了厨房,锅碗器具一应俱全。

珍珠进了厨房,便是一通忙活。来不及仔细打扫收拾,先将带来的锅具用上,熬了一锅粳米粥,做了几盘子咸酥烧饼,炒了四样清淡的蔬菜。

顾莞宁胃口还算不错,吃了一碗粥,两个烧饼,才搁了筷子。

琳琅领着几个丫鬟归置箱笼,又将顾莞宁住的东厢房细细打扫了一遍,犹嫌不够干净。

顾莞宁随意地笑道:“明日再收拾也不迟。连着两日赶路,又忙活到现在,你们几个也各自歇着去。”

琳琅却道:“今晚奴婢留下陪小姐吧!”

往日在梧桐居的时候,顾莞宁习惯了和太孙独处,不留丫鬟值夜。如今到了静云庵,身边既无太孙相伴,一双孩子也不在眼前,想来一定分外孤寂。

顾莞宁心中涌起暖意,口中却笑道:“不必了。你早些去歇下,明日清晨再来伺候。我一个人独宿也无妨。”

琳琅见顾莞宁十分坚持,只得作罢。

好在静云庵建在半山腰,山脚下有侍卫守着,周围又无人烟。夜里最多冷清些,总不会冒出什么不长眼的毛贼来吧!

丫鬟们都退下后,屋子里很快安静下来。

此时正是冬季,山上的温度比山下更低一些。这里的用度倒是不缺,屋子里燃了两个银霜炭盆。稍稍驱走了寒意和湿意,不过,也说不上温暖就是了。

屋子角落处留了一盏烛台,散发出柔和的昏黄光芒,令清冷的屋子里也多了些许暖意。

顾莞宁凝视着烛台,心里想起的却是一双儿女。

往日,到了晚上,她总要陪着孩子许久,待孩子香甜地睡下,才会回屋就寝。孩子身边虽有乳母宫女照顾,却离不得她一时半日。

她离开这两日,不知阿娇阿奕哭闹了几回想到这些,顾莞宁心里一酸,眼眶也微微发热。

她不担心丈夫。萧诩素来隐忍自制,哪怕身处逆境,也能撑住,想办法扭转逆势。

她也不担心太子妃,太子妃已经不像昔日那般软弱无用,在内宅里稳稳立足,就是太子也抓不到她的错处,奈何她不得。

真正让她忧心的,是祖母和她的一双儿女。

算一算时间,前世这个时候,祖母已病倒在榻这一世,众人的命运都因她有了微妙的改变。只盼着祖母能坚强些,万万不要被压垮。

不知不觉中,时间悄然流逝,已经过了子时。

静云庵里的人都已安歇。

山中并不安静,山风呼呼吹过窗棂,偶尔能听到乌鸦夜啼。

顾莞宁不但没有睡意,反而愈发清醒,竖耳聆听外面的声响。忽地眉头微微一动,迅疾抓起身边的弓箭。

这副弓箭,是当年太孙亲自动手送给她的。这几年来,她一直都用这副弓箭练射箭,每日坚持半个时辰,从未放下。

张弓,搭箭,瞄准窗棂的缝隙。

顾莞宁脸上毫无笑意,目光冰冷,手持弓箭,冷冷说道:“滚!”

窗棂外并无异响,依旧是呼呼的风声。

顾莞宁动也未动,声音并未扬高:“你胆敢开窗,我今日必让你血溅此地。”

冰冷刺骨的声音顺着缝隙传到窗外。

窗外终于响起了一个男子的声音:“你射箭伤我,必会发出动静。若是引来静云庵里的人,到时候你又该作何解释?”

这个声音,同样低沉冷漠。又是那样的熟悉。

果然是他!

“因为你母亲不贞一事,你受了牵连,被送到静云庵来。若是再被发现你我在夜半‘相会’,你的名声再难洗清。”

窗外的声音又响了起来:“到那个时候,就是萧诩,也护不住你。你这么聪明,怎么会想不明白这一点。现在说伤人,不过是虚张声势罢了。”

顾莞宁瞳孔微微收缩,目中闪过冰冷的杀意,手中的弓箭并未松懈,随时都会放箭伤人:“你可以试试,看我是否虚张声势。”

窗外没了声响。

  如果觉得凤回巢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寻找失落的爱情小说全集凤回巢喜良缘秀色满园华裳六宫凤华十全食美念春归容华似美人多骄洛阳锦梦来运转秦画眉周小云的幸福生活,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