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寻找失落的爱情作品凤回巢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是啊!奴婢也没想到呢!”玲珑笑吟吟地说道:“这桩亲事是小姐亲自保的媒。徐大夫以前从未成过亲,也无子嗣,夫子嫁过去就是正室原配呢!”

太夫人笑道:“确是一桩好姻缘。月娘在我身边伺候多年,如今要嫁人了,我也得表一表心意。你且等上一等,我让人准备些添妆礼,你带回去给月娘。”

玲珑巴不得在府中多逗留半日,忙笑着应了。

到了傍晚,玲珑才回了太子府。空着手去,回来的时候,倒是带了四口箱子回来。

一箱子金银玉器,一箱子现银,还有两箱子里放的是名贵药材。用来做嫁妆,也是颇为体面了。

陈月娘看到这四箱子东西,顿时红了眼眶。

太夫人待她恩重如山。若有那么一天,就是为太夫人肝脑涂地,她也心甘情愿。

隔了几日,顾莞宁也赏了一千两银子和一处小田庄:“女子出嫁,总得有些私房防身。”

陈月娘受宠若惊,连连推辞:“太夫人已经有厚赏,太孙妃这般厚爱,奴婢实不敢当。”

顾莞宁微笑道:“祖母有祖母的心意,这些是我的心意。夫子只管收下就是了。”

前世,陈月娘丧夫丧子,伤心欲绝,依旧为祖母结庐守墓。

这一世,她要保陈月娘母子平安,还要让陈月娘过上幸福平安的生活。

陈月娘推辞不得,感激涕零地收下了赏赐。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要尽心尽力保护顾莞宁。

安逸平静的日子,过得飞快。

一转眼,便到了年底。

徐沧和陈月娘成亲这一日,梧桐居里颇为热闹。

新房就设在梧桐居后的客房里,原本是徐沧住的屋子。这一个月里,早已重新收拾过了,所有的家具都是新的,里面到处张贴着红色的喜字,十分喜庆。

徐沧本人没什么亲友,陈月娘只有季同这个儿子,除此之外,便是梧桐居里的人,还有太子府里闻风而来的宫女内侍们。

喜宴原本备了六席,结果来凑热闹的宫女内侍太多,只得又多开了六席。

顾莞宁亲自赴宴,太孙竟也特意留在府中。

徐沧颇为感动,亲自谢了一回太孙:“为了草民的亲事,太孙殿下今日特意留在府中,给草民增光添彩。草民心中感激不尽。”

穿着大红喜袍的徐沧,红光满面,平庸的脸孔也散发出平日没有的神采。

太孙笑道:“若没有你相助,我也没有今日的光景。今日是你成亲的大喜日子,我自是要留在府中喝杯喜酒。”

徐沧立刻道:“殿下一直喝药调理身体,如今看似康健如常,实则底子还是不及常人的。这酒还是不喝为妙。”

太孙:“”

好吧!喝不喝酒的问题,还是得听徐沧的!

陈月娘穿着一袭嫁衣,头上顶着红盖头,坐在床榻边,神色还算镇定。微微颤抖的双手,却出卖了她此时真正的心情。

直到此刻,她依然有些不敢置信。

她竟然真的要再一次嫁人了!

寡居多年,原本以为一颗心早已平静如水。却未想到,梅开二度,竟有了初嫁时的羞涩和欢喜。

“娘,”熟悉的男子声音在耳边响起:“是我。”

是儿子季同的声音。

陈月娘紊乱不安的心,骤然就安稳了下来。

改嫁一事,季同非但没反对,反而十分赞成。

那一日顾莞宁询问过他之后,他便亲自对她说道:“娘,你守寡多年,为了我一直未再嫁人。现在我已经二十岁,早已成人。你也该寻一个知冷知热地人陪在身边才是。徐大夫性子木讷些,不善言辞,不过,心地却是极好的。你嫁给徐大夫,我这个做儿子的,只会为你高兴。”

季同的一番话,说得她热泪盈眶,也让她鼓起了面对新生活的勇气。

季同坐在她的身边,低声说道:“娘不用怕,今日我亲自送娘出嫁。”

陈月娘鼻子一酸,轻轻嗯了一声。

这一天,是她出嫁的日子。

她将要嫁给徐沧,开始全新的生活。

第六百零二章 岁末

徐沧和陈月娘成了亲之后,生活和往日并无太改变。

夫妻两个都住在梧桐居里。白日徐沧照例在他的药房里忙碌,配制新药,撰写医书。陈月娘则像往日一样,守在顾莞宁身边。

到了晚上,顾莞宁歇下了,陈月娘才会回屋。

顾莞宁主动提起过几回:“夫子如今成了亲,不像往日孤身一人。以后早些回去吧!”

陈月娘却笑道:“他每日晚上都要看医书看到半夜。我早早回去,也是一个人。”

成了亲之后,陈月娘的面色愈发红润,穿的衣服也鲜亮了些,看着比往日年轻。徐沧更如老树开花一般,常年不变的木板脸,也鲜活了起来。

陈月娘坚持每日要来当差,顾莞宁也只得随了她。

到了腊月二十三之后,朝廷各衙门便开始放假,大朝会也停了。除了六部尚书和几位阁老们还要辛苦操劳之外,其余大小官员都松了口气。

不过,年底也是同僚走动给上官送礼的最佳时节,同样不得清闲。

府中大小琐事,都由太子妃打理。

顾莞宁的全部心思,都放在两个孩子身上。到了八个月,阿娇已经会往前爬,动作十分利索。阿奕稍懒一些,只会蹬着小腿往后退。

在经历过几回两个孩子差点摔到床榻下的惊吓之后,顾莞宁命人收拾了一间空屋出来。

屋子里既无床榻也无桌椅,宽敞的屋子里铺上一张厚厚的毛毯,既柔软又暖和。两个孩子穿着丝缎小袄,在地毯上四处爬,不时咯咯笑出声,十分开心。

顾莞宁特意穿得利索些,陪着孩子一起在地毯上戏耍。

太子妃忙的脚不沾地,无暇照顾麒哥儿和麟哥儿,便让乳母宫女将两个孩子都带到了梧桐居。

于是,在地毯上嬉闹打滚的孩子,就变成了四个

两个叔叔辈的,正好两周岁,比两个侄儿侄女只大了一岁多。在一起玩耍,倒是正合适。

麟哥儿天生淘气,总趁着大人没留意的时候,偷偷捏阿娇肉乎乎的小手,还有阿奕清秀的小脸蛋。

麒哥儿脑中遗留的病根,如今渐渐显现。不但说话不及麟哥儿利落,就连举动也稍稍有些迟缓。不过,他也格外乖巧听话些。

顾莞宁让他坐着别动,他便乖乖地坐在那儿。

一屋子淘气包,麒哥儿的安静格外醒目,也分外惹人怜惜。

顾莞宁看在眼里,心里也有些唏嘘。

徐沧说过,随着年龄的增长,麒哥儿智力的发育,和麟哥儿相差得会越来越明显。现在孩子都还小,不知道这差距意味着什么。

等麒哥儿长大之后,意识到自己和常人不同,看到自己和麟哥儿之间的差距,心里会是怎生难过?

麒哥儿抬头,咧嘴一笑:“大嫂。”

顾莞宁目光柔和,冲麒哥儿招招手:“麒哥儿,到大嫂这儿来。”

麒哥儿欢欢喜喜地过来了。

孩子最是敏感。谁对他好,便肯亲近谁。这几个月来,顾莞宁对麒哥儿多几分怜惜,麒哥儿便愈发喜欢往顾莞宁的身边凑。

麒哥儿依偎在顾莞宁的身边,顾莞宁拿起一旁的点心,细心地掰成小块,往麒哥儿的嘴里送。

麒哥儿张口嘴,一口吃了下去,小嘴鼓鼓地,一脸幸福。

麟哥儿看着眼热,立刻凑了过去:“大嫂,我也想吃。”

顾莞宁抿唇笑了起来:“好,你也过来。”

麟哥儿也高高兴兴地过来了,和麒哥儿一左一右依偎在顾莞宁身侧。

阿娇原本在地毯上爬来爬去,此时转过头来,噢噢地哼了几声。然后麻溜地爬了过来。一双灵活的眼睛,盯着顾莞宁不放。又来回地看麒哥儿麟哥儿。显然是不满自己的亲娘注意力放在别人身上。

简直就是个小人精。

阿奕往日只会往后退,今儿个不知怎么开了窍,竟也随着阿娇一起爬过来了。和阿娇并排趴着,也哦哦地哼了几声。

顾莞宁眼中盛满笑意,柔声道:“阿娇乖,阿奕也乖。娘刚才在喂你们三叔四叔吃糕点。你们两个还小,现在还不能吃。等以后能吃了,娘再喂你们。”

阿娇阿奕不知有没有听懂,反正不肯挪动身子,依旧哼个不停。阿娇甚至伸出了一双胳膊来。

顾莞宁只得先将阿娇抱到了怀中,伸出手指轻轻点了点阿娇的额头:“你这个淘气包,总是这般霸道。等日后大了,可不能这样。”

一旁的乳母忙抱起阿奕,一边凑趣地笑道:“这是太孙妃疼惜小小姐,所以才先紧着小小姐呢!”

换了那些个重子嗣轻贱女儿的,自是要紧着儿子了。

顾莞宁轻笑一声,调整姿势,让阿娇在自己的怀中躺着更舒适些。

儿子女儿都是她的心头肉,一样疼爱。只是,女子活在世上,总比男子更多拘束。自是要多娇惯着一些。

琳琅站在门边,笑吟吟地禀报:“启禀太孙妃,宫中又有赏赐。都是赏给小小姐和小公子的。”

因着元佑帝的器重偏爱,宫中的王皇后时常赏些东西给阿娇阿奕姐弟,吃的穿的用的都有。

齐王府魏王府韩王府也时有赏赐。

顾莞宁随口笑道:“知道了。我这就过去。”

宫中有赏赐,她总得亲自出面。

前来送东西的依旧是席公公。

“奴才见过太孙妃。”席公公满脸陪笑着行礼:“皇后娘娘打发奴才,送些衣物过来。”

顾莞宁淡淡笑道:“多谢皇祖母赏赐。席公公回宫后,代我谢过皇祖母。”

席公公忙笑道:“这是奴才分内之事。皇后娘娘还让奴才带几句话来。如今各府都添丁进口,眼看着就要过年了,请太孙妃将孩子带进宫里,给皇上和娘娘瞧一瞧。”

阿娇阿奕都八个月了,还从未出过府半步,更别说进宫了。齐王府的玥姐儿,魏王府的瑜姐儿,还有韩王府的朗哥儿,也都未进过宫。

元佑帝好赖还见过阿娇和阿奕一回,其他几个孩子还未见过。

王皇后此举,显然是要讨元佑帝欢心。

第六百零三章 进宫

顾莞宁略略皱了皱眉:“外面天寒地冻,孩子这般抱进宫中,只怕折腾得受了寒气。”

此时孩子难养,幼小的时候,等闲不会带出府。更遑论是要进宫了。

王皇后一心讨好元佑帝,压根没想过孩子要遭多少罪——也许想到了,但是并不在意。

王皇后的凤旨口谕,换了别人,只有感恩戴德恭敬领命的份儿。也只有顾莞宁敢这般挑剔。

席公公心里腹诽,面上不敢流露出来,陪着笑脸道:“这个娘娘早已想到了。等到了岁末那一日,娘娘会派人准备好暖轿,在宫门处等着。绝不会让小公子和小小姐冻着。”

王皇后是中宫皇后,下了口谕,她这个孙媳也不能当面拂了旨意。

顾莞宁淡淡说道:“皇祖母有心了。你回去向皇祖母禀明,到岁末之日,我会和殿下一起带着孩子进宫给皇祖母请安。”

席公公暗暗松口气:“奴才还得去齐王府魏王府韩王府传娘娘口谕,先告退。”

顾莞宁命琳琅代自己送席公公出府,又打发人将此事告诉太子妃。

太子妃很快就来了梧桐居。

“这么冷的天,大人出去一趟,还得捂得严严实实。怎么折腾起孩子来了。”太子妃也是满心的不高兴,发起了牢骚:“你皇祖母以前行事最有章法,如今倒是犯起糊涂来了。”

顾莞宁扯了扯唇角:“皇祖母可半点都不糊涂。这么做,是讨皇祖父欢心。”

元佑帝最喜欢子孙满堂。

王皇后此举,当然合元佑帝的心意。

一提起元佑帝,太子妃也不敢再多言,只叮嘱道:“到时候将四个乳母都带上,你身边那几个丫鬟也都带着。人多照顾孩子也妥当些。”

顾莞宁点点头应了下来。

到了晚上,太孙也皱着眉头回了府。

“皇祖母早因大堂姐一事,记恨上我们夫妻两个。”太孙沉着脸道:“明面上不便做什么,这是故意找个由头来折腾阿娇阿奕。”

“我明日就进宫禀明皇祖父,孩子还小,不宜来回奔波,进宫一事就此作罢。”

顾莞宁想了想说道:“还是算了吧!皇祖母口谕都下了,想来是和皇祖父商议过了。又命人备了暖轿,我们若推三阻四不肯进宫,反而会落下话柄。也会令皇祖父失望。”

提起元佑帝,太孙沉默下来。

人心都是肉长的。元佑帝对他这个长孙百般器重疼爱,他心中自是感动,对精明睿智的元佑帝也颇有孺慕之情。

元佑帝前世寿元不长,按着前世驾崩的时日来算,也只剩三年多光景了

顾莞宁似是看出了他在想什么,轻声道:“皇祖父对皇祖母尚有夫妻之情,我们也不宜和皇祖母撕破脸面。”

太孙定定神道:“你说的也有道理,既是如此,到时候我们仔细些就是了。”

夫妻两个商议一番,才相拥着歇下。

接到口谕之后,魏王世子夫妇和韩王世子夫妇也同样议论了一回。

不同的是,他们都很乐意带着孩子进宫。

元佑帝还从未见过他们的孩子。此次进宫,少不得要在元佑帝面前争一争宠,出一出风头。

尤其是韩王世子,对此信心满满:“我们的朗哥儿生的俊俏又可爱,皇祖父见了一定十分喜欢。”

林茹雪抿唇一笑,并不多言。

魏王世子同样信心十足。三个曾孙女中,他的瑜姐儿粉雕玉琢最是可爱。一露面,保准将玥姐儿和阿娇压下去。

就连王敏,也为了此事分外高兴。

齐王世子离京已有半年多。她每日一个人在府中操持琐事,照顾孩子,根本无暇进宫请安。难得有这样的好机会,她自是想让玥姐儿也在人前好好露一露脸。

玥姐儿已有一周岁多,会走路会说话。总比那几个还在襁褓之中连站都站不起来的孩子强的多。

这样想着,王敏立刻命乳母将玥姐儿抱了过来,耳提面命一番。

玥姐儿十分听话,不管王敏说什么,都乖乖点头应下。

到了岁末这一日,众人各自在府中用了早膳,带着孩子,坐着马车进宫。

马车里有暖炉,两个孩子又被裹得严严实实,不但不冷,额上反而冒了汗。

阿娇最是好动,不喜被这般拘束着,伸出小手咿咿呀呀地闹腾。

姐弟两个似有心灵感应一般,阿奕原本昏昏欲睡,阿娇一闹腾,他也不睡了,睁开眼张着小嘴,也跟着啊啊哦哦地喊了起来。

一时间,马车里格外热闹。

太孙看着孩子闹腾,心中不舍,和顾莞宁商量道:“马车里这般暖和,他们两个穿得太多了,手脚都被裹着,不能动弹。要不然,还是先将缎被拿了吧!”

顾莞宁其实早有此意,只是唯恐孩子受了寒,颇有些踌躇:“马车里倒是无妨。就是到了宫门要下马车,再上暖轿,中间总得折腾一回。衣服脱来换去,温差太大,总是不妥。”

这倒也是。

太孙立刻改了主意:“孩子的身体最要紧,还是不脱了。”

两个孩子再闹腾,也不能随意地脱换衣服。

好在路程近,很快就到了宫门外。

下了马车,上了暖轿,不出一盏茶功夫,太孙顾莞宁一行人就到了椒房殿。

夫妻两人各抱着一个孩子,身后跟着乳母丫鬟内侍侍卫声势堪称浩荡。

韩王世子更夸张。光是伺候孩子的宫女就带了八个来。魏王世子不遑多让,也带了一群伺候孩子的。

王皇后还未出来,大家见了面,先各自寒暄招呼。

重点是打量彼此的孩子,口中夸赞个不停,心里却各自想着“嘿嘿还是我家的孩子看着更聪明好看”。

过了片刻,王敏也带着玥姐儿来了。

王敏倒是没带多少人伺候,玥姐儿身边只有一个乳母并两个宫女。比起其他几个孩子的声势阵仗,显得单薄了不少。

王敏目光一扫,心里顿时后悔不已。

早知道大家都带这么多人进宫,她也该多带些才是。现在这样,倒显得她对孩子不够尽心了。

第六百零四章 争宠

王皇后终于出来了。

高阳郡主扶着王皇后的胳膊,一同露了面。

王皇后经历了不少波折,起起落落,面容比往日苍老了不少。精心装扮,也掩饰不了垂垂老矣,额头眼角的皱纹也更深了几分。

高阳郡主今日也精心收拾过了,颇为美艳动人。

“孙儿(孙媳)见过皇祖母。”众人一起请安。

王皇后温和地笑道:“罢了,都免礼平身,坐着说话。今儿个都是自家人,没一个外人。大家都随意些,不必拘谨。”

众人一起谢了恩。

高阳郡主离王皇后最近,又一直搀扶着王皇后,理所当然地坐了上首。

这么一来,顾莞宁倒是要坐在高阳郡主的下首了。

顾莞宁没有动弹,淡淡地扫了高阳郡主一眼。

高阳郡主原本还理直气壮地坐着,被顾莞宁这么一看,顿时有些心虚。可就这么起身让座,心里着实有些不甘

“高阳,你站到本宫身边来。”王皇后张口为高阳郡主解围:“本宫年迈眼花,有你在身边随时搀扶着,心里也踏实些。”

王皇后一张口,顿时将一场风波化为无形。

高阳郡主站在王皇后身侧,心里嘀嘀咕咕的不高兴,面上却不敢流露出来。

今日的宫宴,原本没她的份。元佑帝不待见她这个长孙女,根本不乐意见她。是王皇后厚颜向元佑帝相求,才给她争来了露面的机会。

王皇后也严厉地叮嘱过她:“高阳,你屡次犯错,已经令你皇祖父十分不喜。如果你还不知悔改,今日之后,本宫绝不会再管你。”

高阳郡主如今只剩王皇后这么一个靠山,哪里还敢和王皇后闹意气,当下便委委屈屈地应了。

没曾想,临进宫之前,王璋竟然“病”了。她只得一个人独自进宫,此时看各人都是成双成对手中还抱着孩子,心里咕嘟嘟地冒酸水。

尤其是顾莞宁,和太孙各抱一个孩子,太让人羡慕嫉妒恨了。

王皇后眼角余光瞄到高阳郡主的神情,心里颇为气闷。

真是个烂泥糊不上墙的东西!

千叮咛万嘱咐,让她别和顾莞宁较劲怄气。不是人家的对手,就老实消停些。这目光像飞刀似地嗖嗖飞过去,当这里的人都是瞎子吗?

顾莞宁不去找别人的麻烦,别人已经谢天谢地。哪里是好欺负的主!

王皇后深觉闹心,索性不去管高阳郡主,张口笑道:“今日是岁末,按着大秦习俗,寻常百姓在这一天里,都会热热闹闹地吃上一顿团圆饭。本宫就和皇上提议,今年我们也吃上一顿团圆饭。只是委屈了几个孩子,这大冷的天还要折腾一回,被抱到宫里来。”

按理来说,应该由顾莞宁张口说上几句好听的。诸如“孙媳一点都不辛苦皇祖母心中惦记着孙媳孙媳心里不知多高兴”之类。

或是太孙先张口说话。

偏偏这夫妻两个都没吭声。

王皇后笑容微微一顿。

生性圆滑的傅妍,立刻笑着打起圆场:“皇祖母说这样的话,可真是让我们羞煞愧煞。孝敬长辈,本是应有之义。若不是孩子太小,奔波不便,我们倒是愿意时常进宫,给皇祖母请安。”

王敏也反应过来,笑着附和道:“弟妹说的是。玥姐儿早已满了周岁,也还是第一次进宫呢!”

王皇后目光微微一闪,含笑道:“孩子还小,不宜时常出府。等日后孩子大了,将孩子都送进宫来住着才热闹。”

又对太孙笑道:“你们几个自小就住在宫里,本宫和你皇祖父有你们陪着,半点都不寂寞。”

王皇后主动张口,太孙不能不答:“这些年,孙儿让皇祖母操心了。”

“你自小就听话懂事,最是省心。”王皇后笑道:“阿凛阿烈也都听话。倒是阿睿,从小就是个心高气傲的。”

提起齐王世子,王敏目中闪过一丝幽怨。

齐王世子走了半年多,她亲自写的家信足有上百封。回信却寥寥无几。齐王世子偶尔命人送信回来,也只是询问玥姐儿几句,从无一句对她的思念牵挂。

高阳郡主最擅长哪壶不开提哪壶,张口就问:“弟妹,堂弟如今去修皇陵也有半年多了吧!”

王敏定定神应道:“是。”

“一走就这么久,也不知什么时候能回京城。你一个人住在府里,也太冷清寂寞了。”

高阳郡主倒没什么恶意,纯粹就是嘴欠,一说话就戳中王敏的痛处。

  如果觉得凤回巢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寻找失落的爱情小说全集凤回巢喜良缘秀色满园华裳六宫凤华十全食美念春归容华似美人多骄洛阳锦梦来运转秦画眉周小云的幸福生活,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