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寻找失落的爱情作品凤回巢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顾莞宁走了一会儿,便站在原地休息片刻。

两个丫鬟立刻过来,一左一右地搀扶住顾莞宁。

顾莞宁不以为意地笑了一笑:“我能站得住,你们两个不必紧张。”

玲珑小声咕哝:“小姐说得倒是轻松。奴婢整日看着你这样走来走去,一直提心吊胆地。”

“是啊!”琳琅无奈地接了话茬:“小姐又不肯让奴婢们搀扶着走动,奴婢站在一旁,心里不知多担心。”

顾莞宁笑着安抚她们两个:“你们两个就放宽心吧!我身体如何,没人比我更清楚。我能走得动,所以才不要你们扶着。”

“再说了,徐大夫让我多走动多锻炼,这样日后才有力气生孩子。你们就别心疼我了。”

这倒也是。

平安生产才是最要紧的。

顾莞宁肚子里怀着双胎的事,她们两个都清楚。这肚子明显地比普通孕妇大了许多。若是没有康健的身体,日后临盆必然要吃苦头。

正说着话,璎珞进来了,笑着禀报:“小姐,宫里的席公公又来了。”

顾莞宁目光一闪,慢悠悠地笑了一笑:“请席公公进来。”

“奴才给太孙妃请安。”席公公恭敬地行礼问安,目光掠过顾莞宁的肚子,心里暗暗诧异。

太孙妃这肚子,可真是不小。算算日子,不过才六个多月的身孕,看着倒像是要临盆似的。

顾莞宁淡淡说道:“席公公免礼。不知席公公今日来,是为了何事。莫非是皇祖母又赏了人来?”

一般而言,怀着身孕的女子,总比平日温和许多。顾莞宁也不例外。每日心情平和,眼角眉梢也比平日柔和得多。

不过,一旦敛了笑意,往日的冷冽威严的气势便又散发出来。

席公公忍住擦拭额上冷汗的冲动,陪笑着说道:“这倒不是。皇后娘娘命奴才来,是要传口谕给太孙妃。”

“如今太孙妃正在养胎,不宜动气。那三个宫女,还请太孙妃将她们许配嫁人。”

顾莞宁扯了扯唇角,似笑非笑:“这真是皇祖母的口谕?席公公没开玩笑吧!”

“这等事,奴才怎么敢随意说笑。”席公公打起精神笑道:“这是皇后娘娘亲口说的,奴才半个字都没敢漏。”

做主子的要脸,做奴才的,只能豁出这张脸了。

好在顾莞宁没有自降身份,和一个奴才做口舌计较,只点了点头。

席公公暗暗松口气,行礼告退。

席公公一走,琳琅等丫鬟都眉飞色舞地笑了起来。

“这个席公公,当日送宫女来的时候神气活现,今儿个低声下气蔫头巴脑。”玲珑不客气地嘲笑道。

琳琅也道:“可不是么?这种人最是可恨可气。”

真正可恨可气的,是席公公的主子,还有那个不肯安分的孙贤妃。

这一次,可算是给了她们深刻的教训。

顾莞宁眼中闪过一丝冷笑。

第五百五十六章 打发

太子妃很快闻讯而来。

“你皇祖母真的这么说了?”太子妃听了事情的始末,一双眼顿时亮了起来。

顾莞宁淡淡笑道:“席公公已经来传了口谕,自不会有假。”

太子妃心头一口恶气长长地抒了出来。

顾莞宁有孕,怀的又是双胎。她唯恐顾莞宁有半点不适不妥,从未想过要给儿子身边安排人伺候。

王皇后和孙贤妃倒好,一个比一个会膈应人。

那三个宫女养在梧桐居里,她比顾莞宁还要生气。现在王皇后亲自下口谕打发了这些宫女。这自扇耳光的举动,实在令人解气。

不过,王皇后为何会忽然改变主意?

“莞宁,你皇祖母为何会下这样的口谕?”太子妃试探着问道:“是不是阿诩从中做了什么?”

顾莞宁也没瞒着太子妃,将太孙这些日子做的两桩事说了出来。

太子妃听得分外舒畅,笑着赞道:“阿诩真是聪明。”

打蛇打七寸,对付一个人,就要从对方的弱点下手!

王皇后的弱点是高阳郡主,孙贤妃最在意的是娘家的兴盛荣辱。太孙接连出招,俱是又快又准。

顾莞宁笑道:“这几个宫女,还是由母妃做主许配嫁人吧!我如今行走不便,时常困倦,没精力操这个心。”

太子妃想也不想,一口就应了下来。

太子妃行事十分利索,当日下午,就命人将三个宫女叫到了雪梅院,将王皇后的旨意说了一遍:“母后心地仁慈,不忍见你们三个光阴虚度,让你们许配嫁人。”

三个宫女俱是一惊。

绿屏自觉自己是孙贤妃身边的人,胆子也比另两个宫女大的多,鼓起勇气说道:“启禀太孙妃娘娘,奴婢不愿另外嫁人,只愿留在梧桐居里。端茶送水打扫,什么活奴婢都会做。”

太子妃神色一冷:“放肆!这等事,哪里容得你愿意不愿意。”

绿屏浑身打了个寒颤,立刻跪下请罪。

可惜请罪也迟了。

太子妃冷冷说道:“你们都是宫中出来的人,我自会给你们体面。为你们挑一户好人家发嫁,再给一副嫁妆。至于绿屏,我倒是不便做主了。这就让人送你回景秀宫,如何处置,都随贤妃娘娘的心意。”

这么被送回宫去,明摆着丢了孙贤妃的颜面,哪里还有活路?

绿屏面色惨然,连连磕头告饶。

太子妃却懒得再多听半个字,吩咐一声下去,立刻有嬷嬷上前来,堵住绿屏的嘴,将绿屏拖下去,很快送进了宫中。

孙贤妃见到绿屏后,气得七窍生烟,直接命人将她送到了宫中的浆洗房。

浆洗房里的活又累又苦,绿屏进去不到一个月就生了病。宫女生病,根本无人过问。绿屏在屋子里躺了几日,就因高烧过度一命呜呼。

这些都是后话,暂且不提。

太孙回府后,知道了太子妃的雷厉风行,着意地夸赞了太子妃一番:“有母妃在,儿子再无后顾之忧。”

太子妃笑了起来:“你整日就会哄我高兴。”

当然,她还是被哄得很高兴就是了。

如今顾莞宁身子不便走动,早已免了晨昏定省。

太孙本想留下陪太子妃吃完饭,太子妃却道:“我身子骨好好地,哪里需要你陪着。你早些回梧桐居,陪一陪莞宁。”

太孙心中一热,低声道:“母妃,你待儿子真好。”

太子妃处处体贴顾莞宁,有大半都是为了他这个儿子。

太子妃目光柔和地注视着太孙:“我只有你这么一个儿子,不对你好,还能对外人好不成。莞宁是你的妻子,她待我这个婆婆好,人心都是肉长的。我自然也要待她好。”

母子两个闲话几句,太子妃又催促着太孙早些离开。

太孙回了梧桐居后,便将此事告诉了顾莞宁。

顾莞宁听了之后,心里俱是暖意。

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既要看缘分,也要用心经营。

譬如她和太子妃,其实一开始并不和睦,甚至互看都不顺眼。只是为了共同在意的人,彼此忍让彼此迁就。一点一点地培养出了默契和感情。

到如今,亲如母女。

太孙走到顾莞宁身边,因为她的肚子太大,太孙已经无法将她全部搂入怀中。只轻轻地拥着她的肩膀。

顾莞宁略略侧着身子,将头靠在太孙的胸膛。

两人静静地相拥片刻,才低声闲话起来。

“高阳郡主此次进了宗人府,不知要被关上多久。”顾莞宁随口问道。

太孙低声道:“我已经暗中和荣安王叔打了招呼,至少关上半年,再放堂姐出来。”

荣安王也是元佑帝的侄儿,是太孙的堂叔,掌管着宗人府,在皇室宗亲中,属于实权派人物。

顾莞宁嗯了一声。

宗人府是专门关押皇室宗亲之处,比刑部天牢自是强得多。有干净的屋子,穿戴饮食也都不错。

不过,再舒适也比不过郡主府。

高阳郡主习惯了放浪不羁任性自在的生活,此次是要吃些苦头了。

“皇祖母已经为孙武和佳阳赐了婚,”太孙又说道:“婚期就定在明年二月。”

顾莞宁略一挑眉:“婚期定得倒是挺急。”

此时已经近腊月,到明年二月只有三个月的时间。筹办亲事确实急了些。

太孙意味深长地笑了一笑:“荣庆王叔急着嫁女儿,巴不得早些才好。”

这其中似乎有些故事啊!

顾莞宁来了兴致,笑着问道:“听你的意思,莫非这位佳阳县主有些不妥?”

太孙悠然一笑:“倒也没什么大碍。就是在两个月前在假山边摔了一跤,额上留下了一处伤疤而已。”

原来是破了相。

怪不得太孙一张口,荣庆王二话不说就应下了亲事。一个破了相的不得宠爱的庶女,能嫁到孙贤妃的娘家,倒也不算差了。

顾莞宁哑然失笑:“孙贤妃若是知道此事,不知会被气成什么样子。”

太孙目中闪过冷意,淡淡说道:“人犯了错,总该付出点代价,才能长长记性。知道什么人能招惹,什么人该敬而远之。”

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年(一)

时间一晃,又是一个新年。

不过,这一个新年,宫中并不热闹。

顾莞宁有孕七个多月,身子不便,并未进宫。

傅妍和林茹雪也接连有了喜讯,如今俱都未满三个月,不宜车马劳顿。王皇后便免了她们进宫。

王敏倒是进了宫,身形消瘦,浓妆也遮掩不住憔悴落寞之色。

王皇后看在眼里,忍不住皱紧了眉头。碍着殿中人多,不便多问。

进宫请安的诰命女眷们,在宫宴后一一离宫。

王皇后特意留下了王敏,一问究竟:“敏儿,你也有些日子没进宫了。怎么瘦成这般模样?莫非是和阿睿闹得不愉快了?”

王敏强颜欢笑:“皇祖母多虑了。世子待我一直都是极好的。”

王皇后面色微微一沉:“在本宫面前也不说实话了吗?”

王敏鼻子一酸,眼中泛起了水光。禁不住王皇后追问,终于低声说道:“顾莞宁有孕一事传开,我去太子府道喜。一时不忿,说了几句难听话。顾莞宁顿时翻脸,不顾身份,竟是撵我离开世子知道此事后,不但没向着我,还训斥我一顿。让我待在府中,不准我随意出来走动。”

最难堪的事实说出了口,接下来的话也就容易多了。

“这几个月,我便一直待在府中。若不是因为新年要进宫请安,只怕我根本没机会出府。”王敏说着,又抽抽搭搭地哭了起来。

这几个月来,齐王世子极少回府。偶尔回府,也只去看看孩子,根本不屑多看她一眼。更别说留宿了。

这等丢人的闺房之事,她却是说不出口的。

王皇后听得心头火气,眼中闪过一丝怒气:“这个萧睿!真是混账!”

已经娶妻生女,心里竟然还惦记着顾莞宁。

见王敏不停哭泣,王皇后既心疼又怒其不争,冷哼一声道:“行了,别哭了。阿睿的心不在你身上,你就得想法子拉拢回来。”

王敏哭声一顿,怔怔地抬起头。

王皇后看她那副蠢样,气不打一处来:“这种事还要本宫教你吗?当初出嫁的时候,难道你母亲没为准备几个颜色好的丫鬟?”

当然有。

这样的法子,她也不是没想过。可一想到要将美人送到自己丈夫的床榻上,她就满心嫉火

王皇后恨铁不成钢的声音在她耳畔响起:“你才是正妻。那些丫鬟生得再美再得宠,也影响不到你的地位。谁若是生了异心,你就打发了谁。这么简单的事,本宫懒得再说。你听也好,不听也无妨,都随你。”

王敏用袖子擦了眼泪,低声道:“皇祖母教训的是,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王皇后心气稍平,看着柔顺听话的王敏,不由得想起了还被关在宗人府里的孙女高阳郡主,忍不住长叹一声:“高阳若有你一半乖巧听话,本宫也不必这般烦心了。”

王敏听到高阳郡主的名讳,眼中快速地闪过一丝怒意。

高阳郡主性情跋扈,不问缘由杀了兄长的红颜知己。这也就罢了!那个柔娘不过是个青楼女子,死不足惜。

高阳郡主万万不该抓伤了王璋的脸。

一个男子的脸面是何等重要?

王璋为了遮羞,一直在府中养伤。脸上的伤好了,心里的伤疤却还在。几乎无颜出门见人。

王敏心疼兄长,对高阳郡主也充满了怨怼。

只是,当着王皇后的面,她非但一个字都不能说,还要挤出笑容来安慰王皇后:“皇祖母不必忧心。宗人府里虽然冷清了些,吃穿却样样不差。没人敢让大嫂受委屈的。”

王皇后心中记挂着高阳郡主,也没了心情闲话。

王敏很快便告退。

元佑帝今日的心情极佳。

除了太子之外,几个儿子都在藩地。不过,几个气宇轩昂的皇孙都陪在身侧,也足以令元佑帝心怀大慰。

更不用说,几个孙媳都传出了喜讯。到了来年,就要多几个曾孙。

添丁进口,总是令人高兴的事。

元佑帝心情一好,难得地多喝了几杯。

宫宴散后,元佑帝依旧兴致不减。

李公公最是知情识趣,笑着提议:“皇上也有些日子没进后宫探望各位娘娘了。不如奴才让敬事房的呈上绿头牌来。”

元佑帝略一犹豫,便道:“不必了,朕去椒房殿就行了。”

按着宫中惯例,新年这一日,帝后应该同寝。元佑帝若是在这一日去了别的嫔妃寝宫,就是明晃晃地让王皇后难堪了。

这一年多来,元佑帝对王皇后有诸多不满。

不过,到底还念着几分夫妻恩情。

李公公恭敬地应了一声,传口谕下去,摆驾椒房殿。

景秀宫。

孙贤妃正红着眼眶,对着太子诉苦:“我之前还奇怪,荣庆王怎么会这般干脆地应了亲事。今儿个见了荣庆王妃才知道,原来佳阳那个丫头摔了一跤,竟是破了相。”

“早知如此,我就是拼着被皇上怒斥一顿,也绝不会应下这门亲事。”

“可怜大郎,竟要娶一个破了相的女子为妻。日后岂不令人耻笑。”

孙贤妃说着,流了两滴眼泪。

她是真的后悔了!

早知今日,她真不该打发绿屏去梧桐居,真不该招惹顾莞宁。也不会惹来太孙的报复举动,孙大郎也不会摊上这么一门亲事。

太子喝了不少酒,听着孙贤妃这一通絮叨,愈发觉得头痛。

“事已至此,说这些也无益处。”太子张口安慰孙贤妃:“佳阳那丫头,性子还算柔顺恭谨。以后和大郎成了亲,让她少出来走动就是了。”

不这样还能怎么办?

王皇后赐婚,婚期也已定下,就在两个月后。反悔也迟了。

孙贤妃用帕子按了按眼角,低声道:“孙家如今就剩大郎了,殿下总得照拂一二。他身子骨不太好,也不能当什么正经差事。求殿下给他安排一个清闲的闲散差事,有个一官半职的。也免得日后去岳家抬不起头来。”

孙贤妃软言相求,太子不忍拒绝,点点头应了下来。

孙贤妃本想絮叨几句太孙的所作所为,一想到太孙当日含而不露的威胁,暗暗打了个寒颤,哪里还敢再提。

第五百五十八章 新年(二)

新年这一天,太子太子妃都在宫中赴宴,太孙也迟迟未归。

顾莞宁待在梧桐居里,有陈月娘和一众丫鬟们相陪,倒也不寂寞。

玲珑和珍珠几个到院子里放起了焰火。火树银花,绚烂多彩。顾莞宁穿得暖暖的,手中捧着暖炉,坐在廊檐下看她们几个嬉闹。

“琳琅,你也去放几支焰火。”顾莞宁笑着说道:“别总待在我身边。”

正是妙龄少女,哪有不爱热闹的。

琳琅却笑道:“她们放焰火,奴婢又不是看不到,就不去凑这个热闹了。”

任凭顾莞宁怎么催促,琳琅硬是不肯走。

顾莞宁也没了法子,对陈月娘无奈地一笑:“夫子,我这个做主子的是愈发没有威严了。连琳琅也不肯听我的。”

陈月娘笑着逗趣:“小姐自怀了身孕之后,性子比往日温和多了。也怪不得琳琅胆子大了起来。”

顾莞宁被逗得笑了起来。

这几个月来,她没有出过府,也极少过问府中内外的事,尽力让自己心情愉悦,安心养胎。

这样平静又安谧的生活,前世从未有过。

平和的心境,也令她比平日温润柔和了许多。身边人感受深刻,就连她自己,有时也难免自嘲几句:“看来,我往日待你们是太苛刻了。不是一个好主子。不然,怎么会连琳琅都怕我。”

陈月娘和琳琅一起笑了起来。

顾莞宁看着陈月娘端庄秀丽的脸孔,心里一动,故作不经意地说道:“今儿个是新年初一,徐大夫也是孤零零的一个人。陈夫子,有劳你跑一趟,请徐大夫过来吧!”

陈月娘也没多想,笑着应了一声。

徐沧就住在梧桐居的客房里,来回跑一趟倒是不费什么时间。

很快,徐沧便随着陈月娘来了。

顾莞宁对徐沧颇为客气,含笑道:“徐大夫孤身一人,我便让夫子将你请了过来。坐在这儿看看焰火说说话,人多说话也热闹些。”

徐沧下意识地看了陈月娘一眼,然后笑道:“太孙妃如此关心草民,草民心中感激不尽。”

琳琅最是细心敏锐,此时也窥出了些许微妙,不由得抿唇轻笑。

小姐和太孙感情深厚,没什么可烦心的。现在倒是替身边人操心。

徐沧倒也不拘谨,顾莞宁赐座,他便大大方方地坐了下来,正好坐在陈月娘的身侧。

顾莞宁侧过头,和琳琅低声闲谈。

陈月娘也不好晾着徐沧,便也随意挑了个话题:“徐大夫在府里住了这么久,似乎从未有家人来探望。”

徐沧笑着说道:“说出来不怕夫子笑话。我家中既无妻儿,也无亲友。拎着药箱,便能搬家。哪里有人来探望我。”

陈月娘的眼中流露出几分同情,轻声说道:“孤身一人过日子,确实不易。徐大夫为何不成家?”

“我长相平平,不修边幅,家境贫寒,又整日痴迷医术,哪有女子肯嫁给我。”徐沧也不嫌丢人,说得异常坦白:“若不是太孙殿下慧眼,将我召进府中。我现在怕是连饭都快吃不上了。”

陈月娘微笑道:“徐大夫何必妄自菲薄。你医术高明,深得殿下器重。日后前途无量。日后功成名就,想娶名门闺秀也不是难事。”

绚烂的焰火中,陈月娘坚定秀丽的脸庞多了几分温婉。

我不想娶什么名门闺秀,只想娶你。

徐沧的心悄然悸动,默默地想着。

可惜,此时此地不宜说这样的话。就算是两人独处,他大概也提不起这份勇气。

陈月娘含笑的声音响起:“上一次徐大夫为我儿子配制的伤药效用极佳。阿同请我和你道一声谢。”

季同时常出入梧桐居,徐沧和年轻英俊的季同也打过照面,闻言立刻笑道:“举手之劳,不必言谢。若是觉得伤药好,我再配上几瓶就是了。”

陈月娘感激地笑道:“那就有劳徐大夫了。”

顾莞宁耳力敏锐,一边和琳琅随意闲聊,一边正大光明地聆听两人说话。

这个徐沧,平日说话直来直去,到了陈月娘面前,倒是机灵多了。

陈月娘早年丧父,独自抚养儿子长大成人。性子坚强,也远比普通妇人有主见。想撮合他们两个,倒是不宜操之过急。

  如果觉得凤回巢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寻找失落的爱情小说全集凤回巢喜良缘秀色满园华裳六宫凤华十全食美念春归容华似美人多骄洛阳锦梦来运转秦画眉周小云的幸福生活,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