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寻找失落的爱情作品凤回巢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当然了,太孙最终还是凭借着无人能及的厚颜跟着进了净房,沐浴时,顺便研究了一回从宫中带回来的栩栩如生的图册

饶是顾莞宁体力胜过普通女子,也有些吃不消,累得筋疲力尽,连抬根手指的力气都没有。

“你哪来这么充沛的体力。”顾莞宁昏昏欲睡,下意识地将心里话说了出来:“我记得你以前最多一回。之后还要休息数日。”

这两日,他就像不知餍足的凶禽猛兽一般,要将她拆解入腹。

太孙凑在她的耳边,低声笑道:“前世我中过毒,伤了元气,后来再如何调养,到底不如普通男子。这一世徐沧一直精心为我调养身体,我又一直在练习骑射增强体力,自然和前世大大不同。”

看着顾莞宁困顿倦懒中透着满足的风韵,太孙心中油然升起一股属于男子的骄傲自豪。

夫妻之事,也是他前世引以为憾的一部分。现在他终于能令她尝到身为女子的幸福了

“你先睡会儿,等你睡醒了,我们再试一回。那本图册上有好多新奇的姿势”

回应他的,是恼羞成怒地一个字:“滚!”

太孙厚颜笑问:“滚到你的身上吗?”

甜甜蜜蜜缠缠绵绵不知羞的日子,一晃就是五六日。

小夫妻两个原本就颇为恩爱,这几天更是黏糊,形影不离。

太子妃看在眼里,心里满是欢喜。小两口这般恩爱,顾莞宁一定很快就会有身孕。到时候,她就有白胖的孙子可以抱了

嗯,她还是早点动手做肚兜好了。

太子妃兴致一起,开始动手做起了针线。

她之前倒不是吹嘘。身在闺阁的时候,她读书才学俱都平平无奇,倒是在女红上颇下过一番苦功。

大红色的锦缎做肚兜,用同色的丝线绣上一条胖生生的金鱼,再用明黄色的丝线绣一只鱼眼。既活泼又可爱。

再做一件翠绿色的肚兜,上面用红色丝线绣一个虎头。

太子妃心里暗暗盘算着,手中飞针走线十分利落。

太孙小的时候,太子妃常亲自动手为儿子做衣服。自太孙五岁进宫后,日常穿着的衣物都由宫里的绣娘准备,就无需太子妃动手了。

隔了这么多年,太子妃的手艺倒是没怎么生疏。

沉浸在含饴弄孙的幻想中,太子妃不自觉地扬高了唇角,压根没留意到身后多了两个人。

“母妃,你真的在做孩子衣服啊!”太孙熟悉的笑声在耳畔响起。

太子妃陡然惊醒,抬头冲太孙夫妇笑了一笑:“我左右闲着无事,先动手做一件,练练手。”

太孙知道她的脾气,无奈地笑道:“罢了,你想做随你。不过,你不必着急,闲来无事的时候做一做针线,就当是消遣了。”

太子妃满口应下了,又兴致勃勃地招呼顾莞宁上前:“莞宁,过来看看,这样的配色可还满意?”

顾莞宁依言走上前来,仔细看了一眼,由衷地赞道:“母妃的女红果然做的极好。儿媳可是远远不及。”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

太子妃顿时眉开眼笑:“你真觉得好吗?”

顾莞宁想也不想地点头。

也不全是拍马屁。太子妃的女红,比起绣娘来当然有所不及,不过,也算是一流了。至少顾莞宁是比不上的。

太子妃笑道:“那我有空就多做两件好了。”

顾莞宁始料未及,下意识地看了太孙一眼。

太孙立刻哄道:“母妃一片心意,我们心中都很感动。只是,母妃要忙着打理府中琐事,还要照顾麒哥儿麟哥儿,忙碌之余,还要抽出时间做针线。万一累倒了,岂不是让儿子儿媳愧疚自责?还是先做上一两件,就行了。其余的,等孩子以后出世了再忙也不迟。”

太孙深谙劝慰之道,短短几句话,便哄得太子妃满心舒泰:“好,我都听你的。”

太孙和顾莞宁对视一笑。

太子妃略一犹豫,又低声道:“阿诩,你已经连着在府中五六天了。明天也该进宫上朝了吧!”

就算是放假这假期也有些太久了。

沉溺在温柔乡里,乐不思蜀,可就有些过了。

“我之前向皇祖父告假几日,明日就该进宫了。”太孙笑道:“不过,我早已求过皇祖父了。以后我不会常住宫中,每隔两日就回府一次。”

太子妃点头赞成:“确实应该时常回府,免得莞宁总是独守空闺。”

她还等着抱孙子,自是盼着儿子儿媳时常相聚。

第五百一十八章 圣眷

隔日清晨,太孙早早便起了身。

前一晚太过劳累,顾莞宁沉沉未醒。

太孙不忍惊醒顾莞宁,轻手轻脚地出了屋子,叮嘱琳琅等丫鬟一声:“阿宁还在睡,你们别进去惊扰了她。等她醒了再进去伺候。”

琳琅笑着应了。

待太孙走了之后,玲珑才低声笑道:“殿下对小姐可真是体贴入微呢!”

琳琅笑着打趣了回去:“等你将来和李山成亲了,李山自也会这般待你。”

玲珑红了俏脸,啐了琳琅一口,心里却是美滋滋的。

过了半个时辰之后,屋子里才有了动静。

琳琅和玲珑立刻推门而入。

屋子里奇异的味道,两个丫鬟这几日也已习惯了。看到揉皱的被褥床单,也一样面不改色。再看到满脸倦色的顾莞宁,琳琅才忍不住嘀咕了一句:“殿下真是不知节制。”

这几日闹得小姐累成什么样子了。

玲珑也大着胆子说了句:“殿下看着文弱,身子骨倒是康健的很。”

顾莞宁脸颊微热,一时不知该说什么,索性扯开话题:“早饭可备好了?我肚中饿的很。”一说完,顿时便后悔了。

果然,就见两个丫鬟各自忍住笑,齐声应道:“珍珠一个时辰前就做好早饭了。只是小姐一直没醒,才一直放在热水中温着。”

顾莞宁脸颊一阵滚烫,恨恨地将这笔账都记到了太孙的头上。

要不是他半夜胡闹,她哪里会睡得这么迟,还被丫鬟们打趣取笑。

下次等他回府,她一定饶不了他!

此时的太孙,已经进了宫。

今日有早朝,太孙像往日一般,和齐王世子魏王世子韩王世子并肩而立。

齐王世子离太孙最近,一点不漏地将他的满面春风容光焕发尽收眼底。心底陡然涌起无法言喻的愤怒和恨意。

他当然清楚,太孙的满面春风因何而来。

顾莞宁及笄后,两人已经圆房,做了真正的夫妻。

那个被他深深藏在心底的少女,已经彻彻底底地属于另一个男子!

他以为自己已经做了足够的心理准备,能够冷静淡然地旁观此事。可事实上,他根本做不到心如止水。

这几日,他心浮气躁,时常遥望着太子府的方向,幻想着自己一箭射穿萧诩的喉咙

散朝后,神清气爽的太孙冲齐王世子笑道:“睿堂弟,今日上朝的时候,你总有意无意地看我,莫非是几日不见,心中惦记我了?”

韩王世子和魏王世子凑趣地笑了起来:“大堂兄又不是美貌佳人,有什么可惦记的。”

事实上,大家都很清楚齐王世子真正惦记的是谁。只是心照不宣,无人说穿罢了。

齐王世子很快冷静下来,甚至笑着应了回去:“大堂兄说笑了。几日不见,大堂兄变得意气昂扬,风采卓然。我这是被大堂兄的风采所慑,这才多看了几眼。”

齐王世子果然和以前不同了。

换在以前,只怕早就露出心中的嫉恨怒意,翻脸走人了。现在却若无其事地和他说笑可见城府非同一般。

太孙目光一闪,随口笑道:“你媳妇连孩子都快生了,我几日前才圆房。亏你好意思取笑我。果然是饱汉不知饿汉饥。”

韩王世子顿时哈哈笑了起来:“大堂兄,你说话真是愈发风趣了。”

魏王世子也露出了笑意。

堂兄弟四个,有说有笑,仿佛毫无芥蒂。

只有他们自己清楚,这平静的表象下,藏着多少波涛暗涌。

李公公笑着走上前来,冲着四个皇孙行礼:“奴才见过太孙殿下,见过诸位世子。”

一个殿下,一个世子,简单的称呼之别,已经将四人区别开来。

齐王世子笑容微微一顿。

太孙笑着问道:“李公公特意过来,莫非是皇祖父宣我们过去?”

李公公答道:“皇上宣殿下去福宁殿。”

此言一出,三位世子的神色俱都有些微妙起来。

元佑帝素来偏爱太孙,单独宣召太孙的次数也最多。他们三个看在眼里,心里岂能没感觉?

只可惜,有什么感觉都没用。喜欢宣哪个皇孙觐见,全凭元佑帝的心意。

“孙儿见过皇祖父。”

太孙进了福宁殿,拱手行礼。

元佑帝打量太孙一眼,颇有深意地笑道:“这几日告假在府中,看来过得颇为顺心。”瞧瞧这一脸的春风自得。

太孙咧咧嘴,笑道:“皇祖父心疼孙儿,给孙儿放了六天的假,孙儿正要谢过皇祖父。”

元佑帝不以为意地笑了起来:“这有什么可谢的。早日生个曾孙出来,就是对朕最大的孝顺了。”

太孙故作无奈地耸耸肩:“孙儿再努力,也赶不上睿堂弟。皇祖父这么盼着曾孙,再耐心等上两个月,睿堂弟的儿子就该出世了。”

元佑帝瞪了太孙一眼:“这怎么能一样!”

太子府的嫡孙,和齐王府的子嗣,意义自是不同。

太孙心领神会,立刻笑着说道:“皇祖父说的是,孙儿不该胡乱泛酸吃醋。”

元佑帝被逗乐了:“堂堂七尺男儿,岂能做妇人之态。什么泛酸吃醋,说出去也不怕人笑话。”

“这儿只有皇祖父,孙儿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无所顾忌。”太孙一脸坦然。

这马屁拍得,堪称浑然天成。

元佑帝龙心大慰,捋须一笑:“你说的也有道理。祖孙两个说话,确实无需诸多顾忌。可惜阿睿阿凛他们三个,不懂这其中的道理。当着朕的面也要耍弄心机,说话故意投朕所好。”

天子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也盼着有普通人的天伦之乐。

长孙对他的敬爱和亲近,半点都不掺假。也正因为如此,他对长孙格外的偏疼偏爱。齐王世子等人,私心太重,他看在眼里,只觉得失望,便少了一份亲近之心。

太孙脸上闪过一丝愧色:“皇祖父这么夸赞孙儿,倒让孙儿汗颜了。是人都有私心,孙儿也有。”

“孙儿希望皇祖父最器重最疼我,希望皇祖父最喜欢孙儿的媳妇,孙儿还希望,不管遇到什么事,皇祖父都会站在孙儿这一边。”

第五百一十九章 询问

太孙理直气壮坦坦荡荡地直抒心意。

这也是太孙最聪明的地方。

元佑帝执掌朝政多年,精明睿智,远胜常人想象。在元佑帝面前耍弄心机,不但瞒不过去,还会惹来元佑帝的猜忌疑心和不喜。

倒不如坦诚直接一些,想要什么,就说什么。

果然,元佑帝听了这番话,顿时哈哈笑了起来:“你这要求,可实在不低。朕可得好好思忖几日,才能给你答复。”

太孙笑道:“皇祖父想上多久都无妨。孙儿多的是耐心,慢慢等就是了。”

说笑一番之后,元佑帝才说起正事:“朕今日叫你过来,其实是有件事和你商议。”到底是什么事,却没直接说出口,神色间有几分犹豫踌躇。

太孙心里一动,忽地想起了一桩要紧的事。

前世,衡阳郡主被下旨和亲。算一算时间,就在下个月。

只是,前世的时候,元佑帝并未询问他的意见,直接下了圣旨。这一世倒是有了微妙的改变。

太孙心中有了数,却不说破:“是什么事,令皇祖父如此为难?”

元佑帝没有迟疑太久,很快张口道:“吐蕃国派了使臣来,吐蕃国的太子想求娶大秦的郡主。”

太孙目光微闪:“皇祖父莫非想让衡阳和亲?”

元佑帝点了点头。

大秦虽是强国,却也不是全无对手。

边关外游牧民族不少,其中势力兵力最庞大的,莫过于匈奴和吐蕃。

匈奴屡次进犯边关,和大秦是生死之敌,毫无和解的可能。倒是吐蕃,和大秦之间相隔着匈奴,并无直接对立的仇恨。

和吐蕃联姻,对大秦来说,确实是一桩极划算的事。只需要一个郡主和亲,就能多一个盟友。

这一辈的郡主,少说也有八九个,挑一个合适的嫁到吐蕃,多出些嫁妆也就是了。没什么可犹豫不舍的。

郡主中年龄最合适的,就是已经十六岁的衡阳郡主。

衡阳郡主容貌美丽,性子也算温顺,又是太子的长女。论身份,配吐蕃国的太子倒是正合适。

元佑帝没有和太子商议此事,却将太孙叫了过来,私下将此事透露给了太孙。足可见对长孙之器重。

太孙的回答,却大大出乎元佑帝所料:“皇祖父,孙儿并不赞成和亲之举。”

元佑帝一愣:“为什么?”

因为,吐蕃国野心勃勃,早已私下和匈奴勾结。此时的和亲之举,不过是掩人耳目意图蒙骗大秦。

前世衡阳郡主远嫁到吐蕃国做了太子妃,没隔几年,便病重不治,香消玉殒。

山高水远,大秦又适逢内乱争斗,根本无人关注一个远嫁和亲的郡主命运如何。当时的他,也早已成了一缕游魂,无力追查此事。

他和衡阳郡主虽无特别深厚的感情,到底是嫡亲的兄妹。他岂能忍心看着衡阳郡主重蹈覆辙,重复前世的悲惨命运?

“回皇祖父的话,孙儿觉得,萧家天下,自然该有萧家儿郎守护。无需萧家的女子做出牺牲。”太孙挺直腰杆,声音沉稳,侃侃而谈:“这是其一。”

“其二,吐蕃国和大秦一直往来不多,此时忽然求亲,如此突兀之举,只怕包藏祸心,不得不防。”

“其三,”太孙抬头看着元佑帝,目光清明,话语坦然:“衡阳毕竟是我的亲妹妹,我实在舍不得她远嫁到吐蕃。”

元佑帝哑然片刻,才淡淡说道:“前两条原因也就罢了,最后一条委实不像话。你是大秦太孙,也是未来的储君。如此心慈手软,岂能成就大事。”

太孙并未迟疑,立刻应道:“孙儿以为,成大事者,未必要心狠手辣无情无义。”

元佑帝难得被噎了一回。

如果站在面前的不是太孙,只怕元佑帝早就变脸了。

“孙儿并不是有意唐突皇祖父。”太孙诚恳真挚地说了下去:“孙儿也不是一味的心软,只是,人活在世上,若连血脉至亲都不在意,也枉称为人了。”

元佑帝的神色略略和缓:“照你这么说来,你只是不乐见衡阳和亲。若是换了别人,你就不会反对了?”

太孙答道:“这倒不是。孙儿首先反对的是和亲此事,然而才是心疼衡阳。”

元佑帝默然片刻,才淡淡道:“此事朕还在考虑,刚才只是随口问一问你,尚未定下。你暂且不要透露风声。”

太孙应了一声。

元佑帝挥挥手道:“你先退下吧!”

出了福宁殿,太孙回了自己的住处稍事休息。

太孙召了小贵子过来,低声吩咐两句。

小贵子低声应道:“奴才这就让人回府送口信给太孙妃。”

不出一个时辰,送信的内侍便到了太子府。为了遮人耳目,送信的内侍只私下将消息告诉翡翠,然后由翡翠将消息传到顾莞宁耳中。

顾莞宁听了翡翠的禀报之后,忍不住皱了皱眉。

她和太孙想法一致。

这和亲一事,根本毫无益处。除了搭上衡阳郡主的一生之外,对大秦并无任何好处。

匈奴屡犯边关,吐蕃觊觎大秦富庶,也在暗中蠢蠢欲动。

前世她摄政之后,第一件事是除掉齐王父子和其党羽,第二件事,就是命户部筹措粮草辎重兵部招募新兵训练,经过数年的准备之后,主动出击匈奴,一直远攻到吐蕃。大秦威名赫赫,震慑了所有关外民族。之后数年,大秦边关太平无忧。

只是,她和太孙都是重生之人,才提前预知了吐蕃的居心不轨。对元佑帝来说,这是耗力最小收益最大的事,怕是不会轻易更改主意。

此事,必须要提早做好防备。

顾莞宁略一思忖,吩咐玲珑:“你去请衡阳郡主过来,就说我闲着无事,想找她说会儿话。”

玲珑应了一声,立刻退了下去。

不过一盏茶的功夫,衡阳郡主便来了。

“大嫂,”衡阳郡主笑盈盈地喊了一声。

衡阳郡主比顾莞宁年长一岁,今年十六,正是一个少女最美丽的年龄。明眸皓齿,笑容明媚。

顾莞宁直截了当地说道:“我有一桩要紧的事告诉你。”

第五百二十章 对策

衡阳郡主微微一怔:“大嫂有什么事告诉我?”

也怪不得衡阳郡主惊讶。

这一年多来,姑嫂之间关系还算融洽。不过,顾莞宁并不是什么温柔和善的脾气,她对这位长嫂心中也存着几分敬畏。真论起来,敬畏更胜过亲近。

也因此,她说话行事也颇为谨慎仔细。每隔上几日,才会来梧桐居一回。

顾莞宁忽地这般郑重其事地叫了她过来,她心里正觉得疑惑。

顾莞宁先看了琳琅一眼,琳琅心领神会,立刻领着所有丫鬟退了出去。待屋子里只剩下两个人了,顾莞宁才将宫里发生的事说了出来。

还没说完,衡阳郡主的俏脸就白了,嘴唇颤个不停:“大、大嫂,你说得可都是真的?皇祖父真想让我远嫁吐蕃和亲?”

顾莞宁点点头:“殿下特意命人送了口信回来,绝不会有假。”

衡阳郡主呼吸一窒,身子晃了一晃,眼前阵阵发黑。

顾莞宁伸手扶了衡阳郡主一把:“事情还没定,你先别急。”

怎么能不急?

这可是事关她终身的大事!

若是元佑帝真的让她和亲,她就得离开京城,远嫁关外,此生再不能回京。

衡阳郡主瞬间落了泪,哭得梨花带雨,伤心断肠。

顾莞宁略略蹙了蹙眉,放缓了声音哄道:“殿下既是知道此事,一定会想法子从中周旋,不会让你远嫁和亲。退一步说,就说皇祖父有此打算,我们也能想出法子来应对。只是,用了这样的法子,皇祖父心中少不得会有些不喜。你的亲事也会被耽搁一两年。”

衡阳郡主泪眼汪汪满眼祈求地看了过来:“大嫂一向机智过人,有什么法子能救我于水火,还请大嫂不吝赐教。”

“法子倒是不难。”顾莞宁压低了声音说道:“皇祖父圣旨未下,显然是在犹豫。趁着这几日,你快些生病。皇祖父再心狠,也不会让一个得了重病的孙女远嫁。”

衡阳郡主愣了一愣,哭声倒是停了下来。

顾莞宁也不催促,任由她自己想清楚。

装病一事,绝瞒不过元佑帝。

衡阳郡主一装病,可以躲过和亲,也一定会令元佑帝不喜。亲事延后一两年倒是小事,失了圣心才是最要紧的

端看衡阳郡主自己如何选择了。

过了许久,衡阳郡主才深呼吸一口气:“大嫂,我不想离开京城,更不想嫁到吐蕃去。”说出这句话之后,衡阳郡主惶惑难安的心倒是沉了下来,目光也变得坚定起来:“我宁愿病上一两年,一直在府中养病。”

反正,她再乖巧听话,元佑帝也没怎么偏爱过她,还想着让她和亲远嫁。

顾莞宁并不意外衡阳郡主的选择,很快应道:“此事你万万不可声张。绝不能让任何人看出你在装病。”

哪怕元佑帝猜到是怎么回事,也绝不能落下任何把柄。

衡阳郡主到底还是个十几岁的姑娘家,从未经过这样的事,闻言又是一阵慌乱:“连侧妃娘娘也不能说吗?那我该怎么办?”

罢了!好人就做到底!

顾莞宁目光一闪,低声道:“你回去之后,就先声称身体不适。到时候,让徐沧为你遮掩。”

徐沧痴迷医术,暗中炼制了许多奇奇怪怪的药丸。想让衡阳郡主“病”得重一些,让人看不出任何痕迹,自不是难事。

衡阳郡主感恩戴德地应了下来,目中满是感激:“多谢大嫂。”

  如果觉得凤回巢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寻找失落的爱情小说全集凤回巢喜良缘秀色满园华裳六宫凤华十全食美念春归容华似美人多骄洛阳锦梦来运转秦画眉周小云的幸福生活,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