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寻找失落的爱情作品凤回巢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为了王家,妹妹嫁给了表里不一的齐王世子,外甜内苦,冷暖自知。

他们兄妹,一个是郡马,一个是齐王世子妃,在外人看来,俱是攀了高枝。无人知晓他们心中的苦楚和无奈。

“妹妹,如果萧睿欺辱你,你不能总是忍耐退让。记得告诉大哥,大哥总会想法子为你讨回公道。”王璋说着自己都觉得软弱没底气的安慰之词。

王敏挤出一丝笑容:“好,多谢大哥为我撑腰。”

王璋定定神笑道:“我只有你这么一个亲妹妹,不护着你还能护着谁。”

兄妹两个口中说笑着,心里却不约而同地叹息一声。

齐王世子身份尊贵,王璋纵然心疼妹妹,也是有心无力。

身份权势几个字,真是令人又爱又恨。

正殿里,王皇后正在和高阳郡主齐王世子说话。

高阳郡主被禁足几个月才出来走动,性子比往日收敛了不少,王皇后问一句,她便答一句,显得格外乖巧。

王皇后反倒有些不适应了,笑着打趣道:“你近来这般温驯乖巧,既不淘气也不任性,本宫倒是不习惯了。”

高阳郡主娇嗔道:“原来在皇祖母眼底,我是这般不堪。以后我索性老老实实地待在郡主府,别再进宫来请安了。免得惹皇祖母讨厌。”

王皇后笑着瞄了高阳郡主一眼:“你不来确实省了本宫的心。不来也好!”

高阳郡主装乖巧装得别扭又难受,被王皇后这么一打趣,也装不下去了,撒娇道:“皇祖母!你一点都不疼我了!以前我住在椒房殿,只有我欺负别人的份,谁都不敢让我受气。可现在,我倒是要对‘别人’退让三分。我一个堂堂皇长孙女,倒是过的愈发憋屈了。”

高阳郡主口中的“别人”,除了顾莞宁再无旁人。

所谓的退让三分,也是有原因的。

王皇后不愿高阳郡主再和顾莞宁起纷争,特意叮嘱高阳郡主进宫请安的日子和顾莞宁错开。

两人既是没见面的机会,当然也就无从争执了。

只是,这么一来,高阳郡主自觉万分委屈。

素来只有别人躲她的份儿。现在,她竟然要躲着顾莞宁!简直就是奇耻大辱!

也因此,高阳郡主每次进宫,都要在王皇后面前诉诉苦发发牢骚。

王皇后照例安抚高阳郡主一通:“这也不算退让。只是你们两个性子不和,一个针尖一个麦芒,不宜同处一室。”

高阳郡主顺着王皇后的话音说道:“那以后我想什么时候进宫就什么时候来,让她另外挑我不进宫的日子来椒房殿。”

说来说去,争的就是这一口闲气!

王皇后却不肯惯着她了,立刻绷起了脸:“胡闹!顾莞宁每逢初一十五进宫请安,这是你皇祖父金口钦定的。就连本宫也不能擅自更改。你有什么不满,现在就去找你皇祖父说去!”

高阳郡主:“”

她要是有这个胆子,就不会在王皇后这样闹腾了!

高阳郡主满心憋屈,眼角余光瞄到齐王世子喜怒不辨的俊脸,想也不想地说道:“睿堂弟,你给我评评理。到底该谁让着谁?”

齐王世子:“”

第四百六十章 邀宠

这还用问吗?

当然是高阳郡主应该让着顾莞宁!

高阳郡主是皇长孙女没错,可惜父亲早亡,母亲又去了庵堂修行,如果不是有王皇后撑腰。谁会多看她一眼?

王皇后总有老去归天的时候。到那时,高阳郡主也就成了没根的浮萍,再难有今日的风光。

顾莞宁就不同了!

如今是太孙妃,得元佑帝青睐赏识。只要太子不出大错,太孙将来就是东宫储君,顾莞宁就会是太子妃,将来还会是大秦皇后。母仪天下,尊荣无比。

更何况,顾莞宁的光彩,并不止是太孙给她的。更多的,是来自她的本身。

她的美丽,她的骄傲,她的犀利,她的聪慧,她的冷静甚至就连她的无情,也是独一无二。

高阳郡主凭什么和她相提并论?

真是不自量力!

王皇后现在压着高阳郡主,才是真正地为高阳郡主着想。免得高阳郡主和顾莞宁结下宿怨,日后有的是苦头。

齐王世子心中淡淡想着,口中却迅速应道:“堂姐是这一辈的长孙女,就是大堂兄,也得称呼一声堂姐。所谓长幼有序,自是太子妃应该礼让几分。”

高阳郡主听得满心舒畅,眉开眼笑:“睿堂弟说的有理。”

“什么有理,阿睿这是有意哄你高兴罢了。”王皇后口中责备着,眼里却流露出几分笑意。

人心都是肉长的,理智是一回事,感情是另外一回事。

就如王皇后,总是偏心袒护自己的孙女。

齐王世子这么说,也是窥准了王皇后的心思,特意投其所好。

王皇后心中高兴,看齐王世子也就格外顺眼,含笑问道:“阿睿,你和敏姐儿成亲也有两个多月了,相处得可还好?”

齐王世子笑道:“王氏性情温柔贤淑,孙儿娶她为妻,是孙儿的福气。孙儿岂会不好好待她。”

王皇后舒展眉头,笑着说道:“你们小夫妻过的好,本宫也就放心了。”

顿了顿又道:“今日难得你们都来了椒房殿,本宫这就让人去请皇上过来。中午一起在椒房殿里用午膳。”

齐王世子自是毫无异议,笑着应了下来。

能有机会多亲近元佑帝,也是他勤到椒房殿走动的重要原因。

父王说的没错。要想打动元佑帝,绝不能心急。就这样不动声色地讨好靠近,才是最佳的办法。

这样想来,娶王敏为妻,也不算难以忍受了。

元佑帝一直敬重原配王皇后。王皇后打发席公公去送了信之后,不到半个时辰,元佑帝便摆驾来了椒房殿。

“臣妾见过皇上。”王皇后笑着行礼。

几个小辈也一起行礼。

元佑帝目光一扫,笑着说道:“都平身吧!今日椒房殿果然热闹的很。”

两对年轻夫妻都来了。

年轻人总是朝气蓬勃,令人看了心中欢喜。齐王世子高阳郡主就不用说了,一个是皇孙,一个是孙女。王璋兄妹也是恭敬柔和讨喜的性子。

元佑帝笑着询问各人几句。诸如近来过的如何读了什么书之类的。

齐王世子笑着一一作答:“孙儿近来一直在读史记。以史为镜,以正自身。自觉颇有收获。孙儿还特意写了几篇文章,正想请皇祖父指点。”

元佑帝欣然笑道:“等午膳过后,你将文章带到福宁殿来,朕亲自过目。”

元佑帝年少时文韬武略无一不出众,对子孙的要求也颇为严格。往日齐王世子样样出众,也一直颇受元佑帝喜爱。

如果不是因为发生那一桩事,齐王世子又何需这般小心翼翼地讨好元佑帝?

齐王世子忍不住暗暗叹气。

当日的他,确实是太过冲动了!将辛苦维持了多年的大好棋局,差点下成了一盘死棋。好在父王英明睿智,很快为他破了困局。

元佑帝对郡马王璋也颇为喜欢,笑着问道:“你近来可曾作画?”

王璋的丹青妙手,闻名京城。本人也生的温文尔雅颇为俊美。撇开身份,单论相貌人品才情,配高阳郡主绰绰有余。

“孙婿作了一幅寒夜秋霜图,正想请皇祖父品鉴。”王璋笑着答道。

元佑帝立刻笑道:“待会儿你和阿睿一起来福宁殿。”

王璋恭敬地应了。

王皇后看在眼里,也觉得欣慰。

她一直竭力照拂王家。幸好,王家也算争气。尤其是侄孙王璋,文雅多才,名声极佳。又是郡马身份。日后少不了一份好前程。

太子妃闵氏就比较命苦了。虽然有心提携娘家,奈何闵家就是一摊上不得台面的烂泥,扶也扶不起来。

正想着,元佑帝的目光又落到了高阳郡主身上:“高阳,朕有些日子没见你了。”

自从见识过元佑帝的雷霆之怒,高阳郡主对这个皇祖父更多了几分敬畏之心,下意识地低头应道:“孙女其实也常进宫给皇祖母请安。只是皇祖父政务繁忙,孙女不敢时时惊扰。”

到底是自己的亲孙女。

犯得那点错,元佑帝早就不放在心上了,笑着说道:“以后你进宫,就让你皇祖母派人给朕送信。朕再忙,总不至于连见自己孙女的时间都没有。”

高阳郡主颇为惊喜,一个激动之下,心里话冲口而出:“皇祖父,孙女也想初一十五两天进宫请安。”

王皇后:这个不争气的东西!

众人:真是自找没趣!

果然,元佑帝先是愣了一愣,很快沉了脸:“你说这话是何意?朕什么时候规定你进宫的时日了?你为何特意指出这两天?莫非是见朕让莞宁初一十五进宫,你就眼热了不成?还是你想这两天进宫,就让朕不准莞宁进宫请安?”

高阳郡主全身瑟缩了一下,所有的勇气不翼而飞:“孙女不是这个意思”

“堂堂郡主,心胸如此狭窄,竟连自己的弟媳也容不下。就你这样的性子,如何堪做众皇孙女的表率!”

元佑帝毫不客气地数落高阳郡主一通:“好在此时没有别人,否则,这样的话传出去,就连朕都觉得丢人。”

高阳郡主:“”

高阳郡主满心委屈,无处可诉,对顾莞宁的嫉恨更深了一层。

第四百六十一章 佳婿(一)

此时,身在侯府的顾莞宁,忽然轻轻打了个喷嚏。

太孙立刻关切地问道:“阿宁,你怎么了?”

顾莞宁随意地笑了笑:“没什么。大概是有人在背地里骂我呢!”

太孙哑然失笑。

坐在上首的太夫人也笑了起来:“谁敢欺辱我们堂堂太孙妃?”

话中满是戏谑打趣。

顾莞宁在宫中内外,早已声名赫赫。太夫人早有耳闻,心中不无骄傲之情。

顾莞宁也只有在最疼爱自己的祖母面前,才会露出俏皮可爱的一面,眨眨眼笑道:“今日高阳郡主进宫请安,少不得又要在皇祖母面前给我上眼药。我这半天,耳朵一直在痒呢!”

太夫人又是好笑又忍不住叹气:“你这丫头,成亲了还是这副犟脾气。高阳郡主是皇后娘娘嫡亲的孙女,你也得叫一声堂姐。郡主是金枝玉叶,在皇后娘娘身边长大,气性大些也是难免。你稍微忍让几分就是了。”

顾莞宁理直气壮地应道:“我也是被祖母娇生惯养长大的。气性比谁都大。为何我要让她?”

太孙立刻附和:“我的媳妇,为何要让着别人?”

太夫人:“”

太夫人哭笑不得,忍不住抚额长叹:“罢了,我真是咸吃萝卜淡操心。以后你们的事,我可懒得再多嘴饶舌了。”

坐在一旁相陪的吴氏和方氏对视一眼,心里俱都涌起艳羡之情。

她们两个也都有女儿,自然都盼着女儿能嫁一个像太孙这样的如意夫婿。身份尊荣暂且不说,只这份宠溺妻子的耐心温柔,就已世间难寻。

尤其是吴氏,如今长女顾莞华也定下亲事,来年就要出嫁。心思也比平日更重了几分。

顾莞宁似是察觉到了吴氏的心思重重,笑着看了过来:“大伯母是不是在惦记着大哥和大姐的亲事?”

吴氏也不隐瞒,笑着叹道:“谨行娶媳妇我倒是不愁。崔家小姐知书达理,聪明过人。以后小夫妻两个都在我身边,我多看顾几分就是了。只是明年莞华要嫁到丁家去,也不知能否适应丁家内宅。一想到这些,我心里就愁的很。”

娶媳妇是娶进家门来,嫁女儿却是要将人嫁到别家去。以后想见上一面,还得公婆通情达理肯放人回来才行。

按着此时风俗,新媳妇进门就要立规矩。短则一两年,长则三五年十年八年。新婚的第一年,很少被允许回娘家。

一想到捧在手心娇养大的女儿要过这样的日子,吴氏就觉得心里发堵。

顾莞宁嫁的实在是太好了。太子妃根本就没让她立过规矩,还时常允她回侯府。

想及此,吴氏的心里满是艳羡,目中也流露出了几分。

顾莞宁笑着说道:“丁家发迹不过两代,人口简单,家风也十分正派。丁夫人也不是什么望族出身,不是那等刻薄的性子。大伯母只管放心好了。”

吴氏又叹了口气:“但愿一切如你所说。”

方氏见吴氏长吁短叹,颇有些感同身受的意味:“莞华明年就要出嫁,也怪不得大嫂心中不舍。好在莞琪还小,在我身边尚能多留几年。一想到有朝一日她要离开我身边,我就觉得心痛肉痛哪里都痛。”

两个做母亲的,难得地生出了共鸣。

顾莞宁看着这一幕,却沉默了下来,眼里的笑容也悄然隐没。

是啊!

女儿是母亲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是母亲的心头宝。这世上,怎么会有不爱自己女儿的母亲?

沈氏对她的凉薄无情,终究是她心中无法释怀的伤疤。

一只手悄然地握住了她的手。

这只手,修长温暖,掌心里有着长期握笔磨出的薄薄的茧。

顾莞宁一怔,抬头看了过去,迎上一双蕴满了关切的温暖眼眸。

顾莞宁心中一暖,冲他抿了抿唇角,示意自己没事。

她现在拥有的,已经比前世多了太多。沈氏对她来说,如今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人罢了。留着沈氏这条性命,是因为最后一丝血缘的羁绊。更重要的是为了不惹人瞩目。

就让沈氏在荣德堂里慢慢地熬到油尽灯枯的那一天吧!

方氏心思细腻,很快便察觉到了顾莞宁的异样沉默,心里不由得暗暗后悔。

在顾莞宁面前,说什么不好,怎么偏偏说起母女情深来了?这不是生生地在戳顾莞宁的心窝吗?

眼看着吴氏还要絮叨,方氏立刻咳嗽一声,将话题扯了开去:“大嫂,谨行还有一个多月就要成亲了。院子都收拾布置妥当了吧!有需要我帮忙的,你只管张口。”

吴氏的注意力很快转移过来,笑着说道:“我正想请你帮忙呢!”

“谨行成亲那一日琐事繁多,光是准备喜宴,就要费不少心思。府中的厨子人手不够,我打算请几位京城名厨来。鱼肉菜蔬桌椅板凳端菜送水人手需要多少样样都要盘算。你做事素来细致,此事少不得要劳烦你多操心。”

方氏一口就应下了。

顾莞宁定定神笑道:“大伯母,大哥成亲那一日,殿下也打算尽一份心。”

吴氏眼睛倏忽一亮,热切地看了过来。

太孙微微一笑:“我陪着大舅兄一起去迎亲。”

吴氏既惊又喜,高兴地话都快说不利索了:“真的吗?殿下真的要陪谨行去崔家迎亲?”

“当然是真的。”太孙笑道:“我身为顾家孙婿,陪着大舅兄迎亲是理所应当的事。”

吴氏顿时心花怒放。

当朝太孙陪着一起去迎亲,这是何等的体面风光!

她之前想都没敢想的好事,忽然就摆在了眼前。

太夫人也有些意外,下意识地看了顾莞宁一眼。莫非这是顾莞宁为了顾家颜面好看,特意求了太孙?

顾莞宁似是看出了太夫人的疑惑,轻声笑道:“这是殿下自己的心意。”

太孙也含笑看了过来:“我早有此意,之前就和阿宁提过。今日回来,便和祖母大伯母说一声。到时候我陪大舅兄一起去崔家迎亲,帮着做两首催轿诗的能耐还是有的。”

一席话,听得太夫人眉头舒张,心情舒畅。

真是一个体贴入微的好孙婿啊!

第四百六十二章 佳婿(二)

太孙心知顾莞宁想多陪陪太夫人,故意笑着说道:“我难得陪阿宁回侯府,今日可得厚颜留下,吃了晚饭再回去。”

太夫人心中欢喜,口中不免要推辞一二:“殿下一个月才休沐两天。还是早些回去陪太子妃娘娘用晚膳吧!”

娶了媳妇忘了亲娘的太孙笑着应道:“等吃了晚饭,我再回府陪母妃说话。”

太夫人求之不得,也就不再客套推脱,立刻吩咐厨房准备两席精致美味的菜肴。又打发人去兵部送信,让顾海早些回府。

顾莞宁见祖母这般高兴,心里也格外妥帖,笑盈盈地看了太孙一眼。

那一眼,如清风拂过湖面,漾起粼粼波光。

太孙心中一酥,又伸手握住了顾莞宁的手。

太夫人:“”

刚才顾莞宁被触动了伤心事,太孙握着手安慰她也就罢了。现在怎么又摸上手了?当着众人的面,亏得太孙不嫌害臊。

她这张老脸倒是有些不自在了。

顾莞宁嗔怪地看了太孙一眼。在人前收敛些,别总惊到老人家。

太孙心领神会,很快收回手,一本正经地坐直了身体。

吴氏方氏也齐齐松了一口气。

和这对小夫妻坐在一起闲聊,真是一个没提防,就被秀了一脸的恩爱,时不时就有被闪瞎眼的风险啊!

顾海回府后,听闻太孙要陪顾谨行迎亲,心中也颇为高兴。

换了别人,顾海早就一巴掌拍在肩膀上了。对方是“常年体弱”的太孙,当然不能太过随意。

顾海扬起的手,很快转了个弯,在太孙的胳膊上轻轻拍了拍:“殿下这般顾念侯府,我们顾家上下感激不尽。”

那力道,轻柔得不像话。

太孙哑然失笑:“三叔,我没你想象的那么虚弱。不必这般小心翼翼。”

顾海含蓄地笑了一笑:“我练武十数年,这一巴掌要是真拍下去,只怕会将殿下拍倒在地上。”

太孙:“”

难得看到太孙被噎得哑口无言,众人都纷纷笑了起来。

顾莞宁也在其中,笑得格外开怀。

太孙看着笑颜如花的顾莞宁,情不自禁地随之扬起唇角。

她在顾家,总显得格外自在愉悦。或许是因为这里都是她的家人,或许是因为这里才是她最熟悉的地方。

不过,总有一天,她在梧桐居里,也会这般轻松释然。

迟早有一天,他会越过太夫人,成为她心底最重要的人。

他绝不是小心眼到了祖母身上。他只是强烈地渴切地盼望着成为她最重视最喜欢最密不可分的那一个人。

顾海咳嗽一声,打断太孙凝视顾莞宁的缠绵目光:“殿下,酒菜已经备好了。请移步饭厅吧!”

实在有些看不下去了!

太孙略略回过神来,笑着应了。

顾莞宁和太孙成亲已有半年,太孙陪着顾莞宁回府的次数,没有十回也有八回。还曾在侯府住过几日。也因此,太孙和顾谨行等人已经颇为熟悉。

顾谨行兄弟三人,也对随和风趣的太孙极有好感。坐在一起,早已没了一开始的拘谨,有说有笑,颇为自在。

顾谨行很快便得知了太孙要陪自己去迎亲的事。他倒是没像吴氏那般受宠若惊近乎失态,只笑着道了声谢。

不卑不亢,倒是更令人高看一眼。

太孙心里暗暗点头。

顾海一高兴,在酒席上招呼几个晚辈喝酒。顾谨行首当其冲,第一个被灌倒。他酒量不佳,酒品倒是不错,也不多话,只坐在那儿傻笑。

太孙起了促狭的心思,故意借着酒后套话:“大舅兄就快要娶妻成亲了,不知对未来的大嫂可还满意?”

顾谨行傻呵呵地笑了笑:“很满意。”

众人乐不可支。

太孙也笑了,又问道:“大舅兄近来是不是经常做梦,梦见崔家小姐?”

顾谨行愣愣地看了过来:“我谁都没告诉,你怎么知道的?”

众人哈哈大笑。

顾莞宁在隔壁桌上也听见了,不由得抿唇笑了起来。

吴氏也听得好笑不已,低声道:“没想到太孙殿下私下里竟是这般随和风趣。”

太孙身份尊贵,众人对着他的时候,少不了有几分拘谨,不敢随意说笑。不过,太孙每次到侯府来,倒是表现得十分平易近人。

相处几次之后,侯府上下众人敬畏之心减了大半。

顾莞宁笑着嗯了一声,看向太孙。

  如果觉得凤回巢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寻找失落的爱情小说全集凤回巢喜良缘秀色满园华裳六宫凤华十全食美念春归容华似美人多骄洛阳锦梦来运转秦画眉周小云的幸福生活,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