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寻找失落的爱情作品凤回巢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顾莞宁差点被捶得岔了气,用力咳了几声。

罗芷萱从小力气就大。刚才一时情急,出手也没了轻重。

“对不起,”罗芷萱见顾莞宁俏脸涨得通红,既尴尬又不好意思:“刚才我太过用力了。”

顾莞宁缓过劲来,定定神笑道:“好在你刚才在傅卓面前没露出这一面,不然,只怕他真是要被你吓跑了。”

罗芷萱故作不在意地应道:“他若是这么不经吓,想来也不是真的在意我。吓跑了也不可惜。”

就嘴硬吧!

顾莞宁嘘了她一声。

罗芷萱清了清嗓子,老实承认:“这么好的夫婿,其实跑了还是有一点点可惜的。还是留着,日后我再慢慢祸害他好了。”

顾莞宁被逗得笑弯了腰。

罗芷萱害羞不到片刻,就跟着咧嘴笑了起来。笑着笑着,不知想到了什么,又轻轻叹了口气。

顾莞宁敏锐地察觉到她的心思,轻声问道:“是不是想起罗大哥了?”

罗芷萱点点头:“嗯,我的亲事有了着落,一想到大哥还是形影单只,我心里就不是滋味。”

见顾莞宁神色间没什么异样,罗芷萱也就打开了话匣子:“他一张口就说要为杨表姐守三年,我娘劝了他几回,他嫌我娘啰嗦絮叨,每天住在刑部衙门那边,极少回来。我快有一个月没见过他了。”

“我现在不敢在我娘面前提起大哥,没说两句,我娘就要抹眼泪。”

说到这儿,罗芷萱长长地叹息一声。

顾莞宁不便多劝,只笑着安抚:“等你定了亲事,罗伯父和罗伯母的心事就去了一桩。日后再慢慢为罗大哥挑一门合意的亲事就是了。”

也只能如此了。

罗芷萱打起精神应了一声,很快便扯开话题。

第四百二十章 亲事

傅卓的动作果然利索。

第二天,傅家再次请了官媒登了罗家的门。

罗尚书罗夫人已经问明罗芷萱的心意,对傅家这门亲事着实满意,也未再拖延,当即点了头。

傅罗两家亲事定下的消息,也迅速传开。

罗霆听到此事后,也颇为惊讶,当晚便赶回罗府:“爹,娘,你们怎么这么快就为阿萱定下亲事?傅家是什么时候来登门提亲的?之前我怎么连半点动静都没听闻?”

罗尚书还没吭声,罗夫人便抱怨起来:“你都快一个月没进过家门了,傅家来提亲,也就是这些日子的事,你当然不知道了。如果不是听说此事,你是不是就不回来了?”

罗霆顿时哑然无语。

“刑部再忙碌,也不至于忙到连家都不回的地步。”罗夫人继续不满地絮叨:“你再这样,我就亲自去刑部找你”

罗尚书略略皱眉,打断了罗夫人:“行了,阿霆用心当差也是件好事,你就别牢骚满腹了。左侍郎此人是出了名的严谨,查案断案格外缜密仔细。阿霆拜他为师,想学到他的本事,不下功夫哪里行。”

这话听着还算顺耳。

也算是给生了隔阂的彼此留了颜面。

罗霆天生吃软不吃硬,见罗尚书难得退让一步,也觉得自己有些过分,放柔了声音说道:“我以后尽量抽空回来。”

尽量一听就没诚意不靠谱。

罗夫人忍住继续唠叨的冲动,说起了罗芷萱的亲事。

“傅家门第不必说了,傅卓本人也十分出色,又是太孙伴读,和太孙十分亲厚。日后不愁没有好前程。我亲自问过阿萱,阿萱也很乐意这门亲事,我和你爹这才点了头。”

罗霆轻哼一声:“傅卓这小子,从去年见了阿萱之后,就居心不轨。”

罗夫人失笑不已:“少年人情窦初开是常事,到你口中怎么就变成居心不轨了?你以前还不是整日念着顾莞宁那个丫头。”

话刚一出口,顿觉失言,暗暗懊恼不已。

明知道顾莞宁是罗霆的心结,怎么又提起她来了!

果然,罗霆一听到顾莞宁的名字,俊脸上便没了笑意:“她如今是身份矜贵的太孙妃,这般随意提及过去的事,对她对太孙都是不敬,娘以后还是谨言慎行,不提为好。”

罗夫人神情讪讪地应下了。

罗霆又去了罗芷萱的屋子里。

“阿萱,你老老实实告诉我实话。你点头应下这门亲事,是因为傅家门第高,还是因为傅卓本人?”罗霆正色问道。

罗芷萱被问得满脸通红:“大哥”

罗霆放缓了语气说道:“婚嫁是一辈子的大事,对女子来说,尤为重要。毕竟女子要离开家人,嫁到夫婿家中过一辈子。万一识人不明,日后吃苦头的只会是自己。阿萱,我这个做大哥的,由衷地盼着你能嫁一个自己喜欢的夫婿,日子过得幸福踏实。”

这番话里,既透着兄长对妹妹的怜惜呵护,又有些莫名的苍凉之感。

罗芷萱鼻子一酸,低低地说道:“大哥,你不用为我操心。我昨日见了傅卓一面。他说是真心喜欢我,以后也会好好待我。我我听了他的话,心里也是十分欢喜的。”

或许她对傅卓还没有至死不渝的深情,只有一些好感。不过,这些好感,已经足以让她点头应下这门亲事了。

至于感情,等到日后成亲了,再慢慢培养也不迟。

罗霆仔细地打量罗芷萱一眼,看出她语出肺腑,并未说谎,这才松了口气:“你心甘情愿就好。”

罗芷萱听了这样的话,不知怎么地,眼眶陡然一红,眼中闪出了水光。

罗霆一惊:“你这又是怎么了?莫非是昨日傅卓那小子轻薄你了?”

罗芷萱吸了吸鼻子,摇摇头。

“谅他也没这样的胆子等等,他每日在上书房里读书,昨日又不逢休沐,他怎么会有空来见你?”

罗霆越想越不对劲,一双浓眉皱得极紧:“还有,你们两个是在哪儿见的面?难道他竟敢到罗家来见你?”

罗芷萱立刻张口解释:“大哥,你误会了。”

“其实,昨日是顾妹妹太孙妃私下安排我和他见了一面,就在定北侯府。当时太孙妃和太孙都在场,他绝无半点逾矩之处。”

罗霆:“”

短短的几句话里,透露出的信息实在是太多了。

没想到竟是顾莞宁从中牵线搭桥。

一想到顾莞宁,罗霆的心里涌起难以言喻的怅然和失落。

理智告诉他,他和她此生再无可能,他不该再想着惦记着他。可人的感情是世上最无法控制的东西,越是压抑,越是难以忘怀。

午夜梦回,不知有多少次梦到她的身影。

“大哥,”罗芷萱小心翼翼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你是不是还放不下顾妹妹?”

罗霆想也不想地否认:“没有的事,你别胡说。她如今已经贵为太孙妃,太孙殿下待她极好,一心一意,羡煞旁人。我只会为她高兴。”

罗芷萱用复杂难言的目光看着罗霆:“这里又没有别人,只我们兄妹两个。在我面前,你也不肯说一句心里话吗?”

短短几句话,如重重一拳,击在罗霆心底最脆弱柔软的一处。

罗霆全身微微一颤,将头扭到了一旁。

罗芷萱只能看到他静默寞然的侧脸。

“大哥,”罗芷萱喊了一声,声音已经有些哽咽:“我求求你,你别这样逼自己了。你这副模样,我看着也觉得难受。”

罗霆沉默了片刻,重新又将头转了过来,也将眼中那一丝闪烁的水光忍了回去,低声道:“阿萱,你不用为我担心,我没事。”

顿了顿又道:“我真的没事。我早就知道,我和她今生没缘分。你放心,过上三年,我会成亲的。罗家只我一个儿子,我不能一直独身一人,总得娶妻生子,传承子嗣。只是,我现在还没心情考虑这些。”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他这一生,再也不会像喜欢顾莞宁那样,喜欢另外一个女子了。

第四百二十一章 重逢(一)

顾莞宁在侯府小住两日,便回了太子府。

又过数日,顾莞宁听到了傅罗两家正式过定的喜讯,心中也觉得欣慰欢喜。立刻吩咐琳琅备一份贺礼,送到罗家。

罗芷萱收了贺礼,分外欢喜。

罗夫人心里却有些微妙难言的滋味。顾莞宁如今已经成了罗家上下最忌讳提起的人。

这些日子,太子妃过得格外舒心。

于侧妃死了,李侧妃也变得格外温驯老实。三位郡主每天老老实实来请安。至于安平郡王,如今没了去上书房读书的资格,整个人阴郁安静了不少。

不过,于侧妃头七一过,安平郡王就每日主动来雪梅院请安,对太子妃格外恭敬。见了顾莞宁,也没露出半点愤恨,依旧一口一个大嫂。

太子妃暗暗震惊,在私下里不免感叹一回:“想不到萧启如此沉得住气。我平日里实在是小看他了。”

于侧妃之死和元祐帝的严惩,对安平郡王来说,俱是沉重至极的打击。换了别人,只怕早就一蹶不振。

安平郡王心中也一定恨得咬牙切齿,表面功夫还能做到这一步,实在令人心惊。

顾莞宁也对安平郡王颇为忌惮,点头附和道:“萧启确实十分难缠,万万不能小觑了他。他现在身处劣势,还能有这般沉得住气,一旦有机会,必会卷土重来,成为我们的心腹大患。”

眼看着太子妃满脸忧色,顾莞宁又笑了起来:“我刚才说的是最坏的情形。母妃不必担心,我和殿下都早有防备,绝不会让他有可乘之机。”

太子妃这才舒展眉头:“你之前所料半点不差。以前太子殿下对萧启颇为偏爱,现在却是冷淡疏远多了。”

没了太子的庇护,安平郡王在府中也没了往昔的风光。于家原来倒是和安平郡王来往频繁,如今恨不得立刻和安平郡王划清界限。

此时的安平郡王,就像被剪断了翅膀的雏鹰,孤零零地落在地上。

当然了,太子妃心里绝没有半点怜惜,只觉得无比快意。

一想到安平郡王曾对太孙做过的事,太子妃就恨不得将安平郡王送到地下和于侧妃团聚。

婆媳两个闲话几句,话锋一转,又转到了元佑帝的五旬寿辰上。

“还有几日就是你皇祖父的五旬寿辰了。”

太子妃笑道:“魏王藩地最近,今日已经赶回京城。韩王和齐王也会在不日抵达京城。接下来这段日子,一定会十分热闹。”

顾莞宁目光微微一闪,随口笑着附和:“是啊,诸位藩王自就藩之后,还是第一次归京。想来皇祖父心中也十分想念他们。”

前世的时候,元佑帝五旬寿辰,齐王等藩王并未归京。

这一世,她和太孙的重生,也让许多事偏离了原来的轨迹。

太子妃今日谈兴甚浓,主动提起了齐王妃:“齐王妃是你嫡亲的姑母,此次归京,你少不得要登门拜访。”

话一出口,顿时又后悔不已。

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齐王妃是顾莞宁的姑母没错,可齐王世子和顾莞宁这对表兄妹已经闹得反目成仇。顾莞宁还如何登门拜访?

真要去了,原本压下去的风言风语,少不得又会被翻腾出来。

太子妃心中懊恼,迅速扫了神色不辨喜怒的顾莞宁一眼,咳嗽一声道:“我刚才就是随口说说罢了。你若是不想去,其实也无妨”

“儿媳没打算去。”顾莞宁平静地接过话茬:“儿媳和齐王世子是表兄妹,原本也有些兄妹情意。不过,自从那一日在椒房殿里闹得翻脸之后,儿媳就下定决心,此生再也不会叫他一声表哥。”

漠然的语气中,透露出丝丝寒意和森冷决然。

太子妃听在耳中,也觉得心中一凛。莫名地对此刻的顾莞宁生出些许惧意。

这么说确实有些怂。

可她这个做婆婆的,在儿媳面前不但挺不直腰杆,反而会不自觉地看顾莞宁的脸色揣摩她的心思

气势这种东西,真的微妙难言。顾莞宁表现得再孝顺再尊敬她,她在顾莞宁面前,愣是没什么底气。

顾莞宁何等敏锐,自然察觉到了太子妃一闪而逝的不自在,心知自己又不自觉地用气势压人了。这纯粹是做了多年太后养出的气势,也是没法子的事。只能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仔细小心些。

顾莞宁刻意放缓了声音,浅笑着说道:“儿媳脾气刚硬,说话时偶尔不够柔顺悦耳,还请母妃多多担待。”

母妃表示,必须担待。

儿媳精明厉害些,能成为儿子的一大助力,总比懦弱无能的自己强多了。

第二日,韩王夫妇领着儿女们归京。

又隔了一日,齐王夫妇也回了京城。

至此,三位就藩均有五六年的藩王,一起回到了京城。京城众官员闻风而动,一个个上门投拜帖。冷清了几年的齐王府魏王府韩王府,也热闹起来。

其中,尤以齐王府收到的拜帖最多。

几位成年的皇子中,相貌气度最出众的是齐王,最精明能干的是齐王,最得元佑帝欢心的也是齐王。

偏偏齐王时运不济,出生比太子迟了数月。

储君之位,就这么落在了太子身上。

好在太子除了好色软弱一些,也没太大毛病。平日对待官员也颇为亲切温和,手段不算凌厉,正好可以做一个温和宽厚的君主。

这么多年来,百官们也已认可了这样的太子。

不过,这丝毫不妨碍百官们和齐王亲近的心思。齐王倒是很低调,命人一一接了名帖,却未见任何官员。

儿子们回到京城,最高兴的莫过于元佑帝了。

没等元佑帝传旨召见,藩王们便一起领着妻儿进宫觐见。

和儿子们分别了六年之久的元佑帝,在见到齐王韩王魏王之后,心情激荡,竟泪洒当场。元佑帝一动情,儿子们也都跪地痛哭。

儿媳们就有些尴尬了。

不哭似乎不太合适,哭吧,又显得造作了些。

好在皇孙和皇孙女们大多伶俐乖觉,很快便哭了起来。大大小小哭成一团,倒也格外热闹。

第四百二十二章 重逢(二)

哭过一通之后,元佑帝立刻传旨,命太子一家人也进宫中来。

皇家子嗣兴旺,皇子皇媳皇孙皇孙女足有几十人,再加上宫里的嫔妃们,人着实不算少。

元佑帝领着儿子孙子们去了偏殿说话,将正殿留给了王皇后和一众女眷。

顾莞宁也终于见到了嫡亲的姑母,齐王妃顾渝。

齐王妃一直全心向着自己的丈夫,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坚定不移地站在齐王身侧。前世,顾莞宁领兵入京夺回江山后,第一件事就是杀了齐王父子。齐王妃当夜就上吊自尽,随着丈夫儿子一起奔赴黄泉。

顾莞宁对齐王妃毫无好感,在见到齐王妃之后,也表现得颇为冷淡,并未上前见礼。

齐王妃倒是十分热络,笑吟吟地走上前来,亲热地说道:“你就是莞宁吧!当年我离开京城的时候,你还是个孩子。一转眼,已经出落得这般美丽出挑了。好在你和你父亲生得十分相似,不然,我可真不敢认你了。”

齐王妃早已年过三旬,却保养得极好,看着只有二十七八岁的模样。她长眉杏目,肤白如雪,妆容精致,美艳动人,举手投足间,俱是成熟妇人的妩媚风情。

齐王妃和已故的定北侯顾湛是嫡亲的姐弟。顾莞宁又肖似其父,和齐王妃站在一起,容貌自然有几分相似。

不过,两人的气质却截然不同。

齐王妃笑容温婉,平易近人。

顾莞宁却神色淡淡,眼波流转间,散发出慑人的气势,令人不自觉地心生敬畏。

“莞宁见过三皇婶。”顾莞宁行了一个标准得无可挑剔的晚辈礼。

齐王妃笑容微微一僵。

她们两个是嫡亲的姑侄。

顾莞宁本该称呼她一声姑母。现在,却当着众人的面,喊了一声三皇婶这不啻于是当众扇了她一巴掌。

“莞宁,你是我侄女,叫我姑母就行了。”齐王妃很快恢复如常,笑得愈发温和:“叫三皇婶,岂不是太见外了。”

顾莞宁扯了扯唇角:“三皇婶虽不在京城,也该听闻了齐王世子和我闹翻脸的事吧!我这个人心胸狭窄,睚眦必报。我不再认齐王世子为表哥,索性连姑母也不必再认了。免得三皇婶在中间左右为难。”

齐王妃:“”

齐王妃又被重重地扇了一记,只觉得血液冲往脑海,脸上火辣辣的。

太子妃韩王妃魏王妃宫中的诸位嫔妃,还有众郡主齐刷刷地看了过来,一个个脸上或好奇或好笑或幸灾乐祸,都在看着她们两个。

平心静气!

绝不能动怒!

更不能让人看了齐王府的笑话!

齐王妃深呼吸一口气,将喉头一口蠢蠢欲动的老血咽下去,露出歉然的神色:“当日发生的事,阿睿早就写信告诉我了。我知道之后,十分愤怒,写信怒斥了他一顿。昨日回京城见了阿睿,我也当面数落过他了。”

“莞宁,你到底还年轻,性子冲动了些。当日之事,确实是他不对。不过,你们毕竟是嫡亲的表兄妹,血浓于水,哪里是说断就能断了的”

“三皇婶不必再多说了。”顾莞宁神色冷然地打断齐王妃:“我如今是萧家孙媳,叫你一声三皇婶理所当然。至于其他的,不必再提。我也奉劝三皇婶一句,既是嫁到了天家做儿媳,就是萧家妇。娘家的事,还是少牵挂的好。”

齐王妃:“”

齐王妃简直快气晕了!

这个顾莞宁!

年少的时候虽然骄傲一些,倒也是个聪慧伶俐的孩子。如今长大了,怎么变得如此牙尖嘴利不敬长辈?!

幸好萧睿和她无缘。否则,自己非被这样的儿媳气死不可!

一看到顾莞宁那张冷淡睥睨的脸庞,齐王妃就气血翻涌,心里堵得难受。偏偏自己身为长辈,不便和一个晚辈斤斤计较当然了,齐王妃绝不会承认自己心中有些发憷。

心绪难平之下,齐王妃索性转过头,冲着太子妃说道:“二皇嫂,你这儿媳气性可不小,和长辈说话也这般口没遮拦的。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二皇嫂也该好生教导她几句。免得她行事说话失了分寸进退,徒被人笑话,连累得二皇嫂也被大家伙儿耻笑。”

妯娌多年,齐王妃对太子妃温软怯弱的性情脾气了如指掌。

柿子要挑软的捏。

斗嘴当然要挑太子妃!

可惜,今日的太子妃已非昔日模样。说话比以前硬朗了不少,闻言淡淡应道:“三弟妹久不在京城,有些事大概还不清楚。”

“顾氏嫁给阿诩,是父皇亲自赐的婚。就连父皇也常夸赞她行事有度,有风骨有傲骨,是优秀的皇孙媳。不知为何三弟妹觉得她何处不妥?”

言下之意就是,连元佑帝都对顾莞宁赞不绝口。你有何资格挑三拣四?

齐王妃一口气被堵在嗓子眼里,差点没背过气去。

往日怂包的太子妃,什么时候也变得这么硬气了?

刚才还冷言相对的顾莞宁,此时微笑着转过身来,亲昵地喊了一声:“母妃,这里太过喧闹,吵得人头痛,儿媳扶着母妃到一旁清净片刻如何?”

太子妃欣然点头:“此言正合我心意。”

顾莞宁抿唇一笑,搀扶着太子妃翩然离开。

齐王妃并无太深的城府,气得一张俏脸铁青!

一旁闲闲看了半天好戏的魏王妃韩王妃这才慢悠悠地凑上前来,假惺惺地安慰受了辱的齐王妃。

相貌端庄的魏王妃低声劝道:“三皇嫂何必和自己的娘家侄女一般计较。”

“是啊,那个顾氏嫁进门后,阿诩的病症就好了。她冲喜有功,又天生的伶牙俐齿,口舌犀利。如今是父皇眼中第一得意之人。别说是你这个姑母,就连二皇嫂这个婆婆,在她面前也摆不出长辈的架子来。”

韩王妃生的颇为妩媚,一双丹凤眼尤其动人,此时眼波流转,格外娇媚。一张口说话,就往齐王妃的心口插刀:“我劝二皇嫂一句,以后见了她,还是退让几分为好。”

第四百二十三章 明争(一)

当日,齐王世子一拳打断了韩王世子的鼻梁。

如今韩王世子的伤已经好得差不多了。只是落下了些无伤大雅的小毛病。脸部表情不宜过激,一牵动到鼻梁,就会泛酸流泪。

韩王世子对此耿耿于怀,和齐王世子也结下了梁子,视齐王世子为仇敌。

韩王妃知道此事后,心中大怒,一直怀恨在心。回了京城之后,亲耳听韩王世子将当日的事情细说了一遍,更是又气又怒。见到齐王妃,自是忍不住要刺上几句才解气。

齐王妃的面色果然更难看了。

她自小也是千娇万宠长大的,后来嫁给齐王,也算顺心如意。论心机论城府论手腕,比太子妃其实强不到哪儿去。

此时被韩王妃皮笑肉不笑地讥讽几句,齐王妃如鲠在喉,半晌才挤出一句:“六弟妹说笑了。不管如何,我们都是她的长辈,她该敬着我们才是。哪有我们让着她的道理。”

韩王妃轻飘飘地瞄了色厉内荏的齐王妃一眼,似笑非笑地说道:“三皇嫂果然有气魄!”

齐王妃也不是善茬,心头火气一起,也毫不留情地往韩王妃心口插刀。先是轻叹一声,然后歉然道:“六弟妹该不是还在为孩子们的事怄气吧!我们都在藩地,鞭长莫及。再者说了,阿睿和阿烈也都大了,我们做亲娘的,说得再多,他们也未必肯听。”

“说起来,当日阿睿受的伤更重。直到现在,还能隐约看见一些。可见当日阿烈和阿凛下手有多重了。”

没等韩王妃吭声,又道:“阿烈的鼻梁还好吧!阿睿当日也是气急了,出手没了分寸。我在这里,代他给六弟妹陪个不是。好在阿烈没什么大碍,以后少笑少生气,就不会当众哭鼻子抹眼泪了。”

韩王妃:“”

哪壶不开提哪壶!

韩王妃脸上的面具隐隐有龟裂的迹象,眼中也开始喷出火星。

  如果觉得凤回巢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寻找失落的爱情小说全集凤回巢喜良缘秀色满园华裳六宫凤华十全食美念春归容华似美人多骄洛阳锦梦来运转秦画眉周小云的幸福生活,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