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寻找失落的爱情作品凤回巢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顾莞宁用眼神拦下了太子妃的愠怒,然后张口说道:“父王言之有理。不过,此事我们虽然知晓,到底不便四处去解释。接下来一段日子,就让二弟在院子里待着。等流言平息了再出来走动。”

第四百零七章 流言

太子没料到顾莞宁这般好说话,颇有点一拳重重击出去,却打中了棉花的感觉太子有点难以置信地看了过去。

顾莞宁温和地说道:“儿媳想着,此事少不得要传到皇祖父耳中。以皇祖父的脾气,怕是又要动怒,对二弟生出疑心。到时候儿媳自请进宫,向皇祖父解释,免得皇祖父对二弟生出误会。不知父王意下如何?”

太子:“”

如此通情达理,如此深明大义,如此贤良儿媳,如此宽容长嫂。

他还有什么可说的?

太子清了清嗓子,张口道:“你有这份心意就好。”

顾莞宁又微笑道:“父王还有别的吩咐吗?只要有用着儿媳之处,儿媳绝不会推脱。”

太子抽了抽嘴角,半晌才道:“有事孤自会吩咐你。”

然后,就没话了。

枯坐了片刻,有内侍来禀报:“启禀殿下,于御史递了名帖求见。”

于御史是当朝御史大夫,也是于侧妃同父异母的胞兄。素日和太子来往颇多,太子对精明能干的于御史颇为欣赏。相较之下,太子妃的娘家兄长可就差得远了。

太子一直偏爱于侧妃母子,和于家也不无关系。

于御史亲自登门赔礼,太子当然不能不见:“请于御史到书房稍候片刻,孤很快过去。”

内侍应了一声,迅速退下。

太子也顺势起身。

太子妃领着顾莞宁一起恭送太子。

待太子离开之后,太子妃立刻看向顾莞宁:“你真打算进宫为萧启辩驳?”

顾莞宁淡淡一笑:“有何不可?”不等太子妃追问,又说道:“皇祖父最是英明,一定会看出我的‘苦衷’。”

太子妃这才会意过来,越想越觉得此计极妙,笑着说道:“不知这流言要几日才能传开。”

顾莞宁眸光一闪,悠然笑道:“母妃放心吧!不出五日,流言必定会传遍京城。”

她为何说得这般笃定?

太子妃心里一动,下意识地看了顾莞宁一眼,想问出口,却又忍住了。

书房里。

年约四旬蓄着短短胡须的中年男子,一脸愧色地拱手道:“于侧妃犯下这等大逆不道的罪行,死有余辜。微臣实在无颜来面见殿下。”

这个男子,自然就是于御史了。

于侧妃是庶出,容貌承袭生母,美貌娇柔。于御史却肖似其父,其貌不扬,肤色略黑。兄妹两个乍一看,几乎毫无相似之处。

相差十岁,又是嫡庶之别,兄妹之间谈不上有多少感情。如果不是于侧妃嫁给了太子做侧室,于御史根本不会将这个妹妹放在心上。

这些年,于侧妃在太子府里风风光光。于家和太子府来往密切。前些日子太孙病得快不行了,于家不免也生出了些活络心思。

如果太孙病逝,太子膝下只有安平郡王这么一个儿子。少不得要改立太孙。到那个时候,于侧妃地位截然不同,于家也会跟着水涨船高。

没曾想,顾莞宁一过门,太孙的病竟又好了。于家等来的,是于侧妃被赐死的噩耗,还有一具冰冷的尸体。

于御史身为家主,当机立断,连停灵都免了,立刻命人将于侧妃草草下葬。然后亲自到太子府来赔礼。

“于御史快些请起。”

贪花好色性情平庸之外,太子也不是全无优点,对待心腹格外宽容亲切温和,亲自搀扶起了于御史:“于侧妃的事,就连孤也一无所察,被蒙在鼓里。你身在于家,又如何知晓。此事怪不得你。”

于御史既羞愧又感动:“微臣身为于家家主,于侧妃犯的错,微臣委实不敢推托责任。今日前来,一来是向殿下赔礼,二来,也是向殿下表明于家的忠心。于家上下,都忠于殿下,甘愿为殿下赴汤蹈火。”

一番慷慨陈词后,于御史略一踌躇,又提起了安平郡王:“微臣听闻了一些风言风语,是有关安平郡王的。微臣以为,这一切都是于侧妃所为,安平郡王只是一个没成年的少年郎。此事应该是不知情的。”

如果安平郡王再被牵连,于家也会大受影响。

于御史不得不挺身而出,为安平郡王说情。

好在太子也是这么想的,反过来安抚于御史一番:“那个胡乱嚼舌的宫女已经被处死,孤今日也会下严令,不准任何人议论此事。于御史不必担心,流言很快就会平息。”

但愿如此!

于家可禁不起这样的折腾了。

还有安平郡王,万万不能落下弑杀兄长的名声。否则,日后也没脸面再出面见人了。

于御史暗暗松口气。

很快,于御史就发现这口气松得太早了。

太子府内宅里发生的事,不知为何在短短时间里就传了开来。于家女眷不敢出门做客,却架不住有人登门探询,明里暗里探听于家的反应。

于家儿郎就更不消停了,做官的也好,读书的也罢,走到哪儿都会遇到异样的目光。

安平郡王和于侧妃合谋毒害太孙一事,也迅速传遍街头巷尾。

酒楼茶馆里,市井百姓们见了面,少不得也会议论几句。还有说书人,将此事改头换面,变成了“说一说前朝皇家那些事”。据闻大受欢迎。

流言越传越烈,说得有鼻子有眼。

碍着于御史的颜面,一众御史们暂时按兵未动,并未在朝堂上启奏此事。然而,于御史已经尝到了“城门起火殃及池鱼”的滋味,真是有口难辨,有苦难言。

太子勃然大怒,暗中派遣太子府侍卫追查。

流言纷纷扰扰一直不曾停息,必然有人在暗中煽风点火。

查来查去,说书人抓了几个,传播流言的混混也逮了一些,却于事无补。流言不但没平息,反而又多出了新版本。

当今太子偏心幼子,明知安平郡王谋害长子,却只做不知,一力保下安平郡王。这是想废嫡立庶啊!

太子听到最新版本的流言,几乎要吐出一口老血。

其中到底有没有被说中心底隐秘心思的恼羞成怒,就不得而知了。

在一片流言声中,太孙妃顾莞宁主动进宫,求见王皇后。

第四百零八章 灵犀

椒房殿的正殿里。

王皇后高坐在凤椅上,顾莞宁恭敬地行了晚辈礼:“孙媳顾氏,给皇祖母请安。”

王皇后笑道:“平身,赐座。”

一声令下,立刻有宫女端了锦札来。

以顾莞宁的孙媳身份,在王皇后面前,绝无坐着说话的资格。王皇后今日特意赐座,显然心情颇佳。

顾莞宁微笑着谢了恩,然后安然坐下。

王皇后对她另眼相看,其实不难理解。一来是因为元佑帝的青睐,二来是因为她时时处处维持正妻的尊严地位,王皇后看她自然也就顺眼几分。

“你今日进宫求见,可是为了安平郡王一事而来?”王皇后问道。

顾莞宁答道:“是。孙媳想一并求见皇祖父,将此事在皇祖父皇祖母面前分说清楚。”

王皇后意味深长地看了顾莞宁一眼:“这倒是巧的很。今天早上,阿诩也已主动求见皇上,为安平郡王辩驳求情。还求皇上彻查此事,还安平郡王一个清白。”

这对小夫妻,言行举止实在是惊人的默契。

还是,两人早就商量好了对策?

不论是前者还是后者,这对小夫妻都不容小觑。

顾莞宁看出王皇后眼底的一丝猜疑,只做不知,正色应道:“安平郡王痛失生母,如今又身陷流言困扰,孙媳身为长嫂,实在于心不忍。太孙殿下是安平郡王的兄长,心中自然更加焦虑。为安平郡王求情也是应有之义。”

一番应答,滴水不漏。

王皇后心中在想什么不得而知,口中却连连夸赞:“你能这么想,足见胸襟宽广。阿诩娶了你,确实有福气。”

闲话几句,王皇后很快便打发席公公去福宁殿送口信。

元佑帝很快便来了椒房殿。

一同前来的,竟还有太孙萧诩。

顾莞宁和太孙目光一触,几乎舍不得移开目光。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只分别六七日,却已像过了地久天长。

他比之前稍稍胖了一些,瘦削的脸孔丰润一些,面色好看多了。看来在宫中过的不错。顾莞宁心里暗暗想着。

她比之前稍稍清瘦了一些,看来他离开这几日,她一定是思念过度寝食难安。太孙心里暗暗想着。

元佑帝看在眼中,不由得暗暗好笑。太孙没了往日的持重沉稳,顾莞宁也失了矜持,当着他的面就这么眉~来~眼~去

年轻真是好啊!他这一把年纪,没有这份缠绵的心情了。看到小辈夫妻恩爱,倒也觉得有趣。

元佑帝不轻不重地咳了一声。

顾莞宁略略红了脸,连忙移开视线,裣衽行礼:“孙媳莞宁,见过皇祖父。”

元佑帝嗯了一声,目光扫过太孙满是眷念的脸孔,半开玩笑地打趣:“阿诩,不如朕和皇后暂避片刻,让你和莞宁先叙一叙别情如何?”

太孙立刻笑道:“皇祖父如此体恤孙儿,孙儿若不应下,岂不是辜负了皇祖父的一片心意?”

元佑帝哑然失笑:“成亲了之后,你的性子倒是活泼了不少。”

换在以前,太孙可是不会说这等俏皮话的。几个皇孙里,也只有安平郡王最活泼风趣讨喜

想到安平郡王,元佑帝顿时没了说笑的心情,神色也沉了一沉。

“莞宁,你进宫见朕,可是为了阿启的事?”元佑帝直截了当地问道。

顾莞宁恭敬地应道:“是。这几日府中流言纷纷,甚至传到了府外。父王为此十分愤怒,孙媳心中也觉得不是滋味。”

“谋害殿下一事,是于侧妃所为。二弟到底还年少,想来应该是不知情的。在殿下茶水中下毒的宫女云墨,一定是胡乱攀咬,想将脏水都泼到二弟身上,以求残存苟活。好在父王识破了她的险恶居心,根本没信她的说辞,已经将她处死。”

“外人不知就里,现在都传是二弟和于侧妃合谋毒害兄长。二弟还年轻,背上弑杀兄长的名声,以后还如何做人?”

“所以,孙媳恳请皇祖父下令彻查此事,还二弟一个清白。”

元佑帝未置一词,神色莫测。

顾莞宁悄然抬头,和太孙对视一眼。

看来,这一步棋是走对了。

处死于侧妃,对元佑帝来说,无足轻重。在天子眼中,儿子的侧室实在没什么分量可言。于家也毫无威慑力。

安平郡王就不同了。

他虽是庶出,却是太子的子嗣,自小在元佑帝面前长大。哪怕不及太孙受宠,也是颇得元佑帝喜爱的皇孙。

元佑帝可以凭着心意就处死于侧妃,却绝不会在证据未明的情况下,只凭着流言就定安平郡王的罪。

顾莞宁出这一招,是要令元佑帝对安平郡王生出猜疑和不喜。

失了圣心,不为元佑帝所喜,对安平郡王来说才是最有力的打击。

顾莞宁进宫求情,一来撇清自身的嫌疑,二来表现出长嫂风范,博元佑帝的欢心。三来嘛,顺便给太子上点眼药一举三得,何乐不为。

太孙洞悉顾莞宁的心意,很快张口道:“阿宁说的有道理。请皇祖父下旨,命人彻查此事吧!”

元佑帝的反应也在两人意料中:“流言传得人尽皆知,这种时候,不宜再有大的动静。否则,不仅是损了阿启的名声。太子府也会颜面扫地。”

元佑帝顿了片刻,才说了下去:“阿诩如今平安无事,于侧妃已死,这件事也就到此为止,不必再查了。”

元佑帝这是不想深究,要留下安平郡王的性命。

太孙和顾莞宁早料到这样的结果,也未失望,一起应了下来。

王皇后轻声道:“皇上打算如何处置此事?”

事情的真相到底如何,其实谁都清楚。如何发落安平郡王,端看元佑帝心意了。

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元佑帝眼中闪过一丝冷意,淡淡说道:“阿启近日不宜露面,就让他好好在府里待着。上书房以后不必再来了。”

“阿诩,你回府一趟,亲自替朕传口谕。”

这道口谕,彻底断绝了萧启进宫伴君的资格。

一个皇孙,连进宫觐见的资格都没有,无异于彻底被打入冷宫。

第四百零九章 携手

太孙身为兄长,这种时候少不得要为安平郡王求情:“皇祖父,这样处置,是不是太过严厉?下毒一事,二弟或许真的不知情。而且,孙儿现在已经无碍了。二弟还年轻,若是不能进上书房读书,岂不是虚度光阴白白浪费了大好时光”

元佑帝略略皱眉,沉声道:“阿诩,朕知道你心地仁厚,看重手足之情。只是,也不能太过敦厚善良。为人君者,心慈手软乃是大忌。”

既然知道心慈手软是为人君的大忌,倒是将安平郡王处死啊!

何必还留他一条性命!

太孙心中腹诽着,面上却露出一丝羞愧之色:“皇祖父教训的是,孙儿都记下了。”

元祐帝面色和缓了一些,张口道:“行了,你们两个一起回府吧!阿诩,今晚你不必急着回宫,在府中住上一晚,明早再进宫就是了。”

太孙顿时精神一振,满脸喜色:“多谢皇祖父。”

元祐帝笑着调侃一句:“等你身子大好能圆房了,皇祖父就让你常回府,早日生个曾孙出来。”

太孙发自肺腑地说道:“皇祖父实在太体恤孙儿了。”

顾莞宁:“”

虽然早已习惯了太孙的腹黑厚颜,可每次听到他这样说话,都觉得手痒,好想揍人!

太孙似是猜到顾莞宁的心思一般,转过头来,冲顾莞宁咧咧嘴。

元祐帝看着小夫妻两个你来我往,不由得莞尔一笑。

王皇后笑道:“皇上,难得顾氏进宫,今日中午就都留在椒房殿里用午膳吧!”

元祐帝欣然点头。

王皇后又低声问道:“阿睿他们三个可要一起叫来?”

听到齐王世子的名讳,顾莞宁神色如常,太孙也无半点异样反应,甚至主动笑道:“人多热闹,不如将睿堂弟他们三个都叫过来吧!”

元祐帝却道:“不必了。”

几个皇孙原本是面和心不和,现在是心不和面也不和。尤其是齐王世子和韩王世子,到一起总是彼此嘲讽,一副誓不两立的样子。

看着只会糟心堵心。不见也罢!

陪元祐帝王皇后用膳是个苦差事。

身为长孙和长孙媳,自要伺候长辈先用膳。也因此,一顿饭下来,顾莞宁和太孙两人大半时间都站着,等到两人各自坐下后,草草吃上几口果腹罢了。

这样的苦差事,却是别人求也求不来的恩宠。

用完午膳后,夫妻两个又陪着帝后闲话片刻,才告退出了椒房殿。

顾莞宁转头看了太孙一眼,太孙也正巧看了过来。

两人对视一笑。

宫中耳目处处,不便多言。两人颇有默契地闭口不语,并肩前行。

顾莞宁走了几步,忽地放慢了脚步。

太孙也随之慢了下来,低声笑道:“是不是累了?”

顾莞宁笑着答道:“我的身体可比你健康多了。这样慢悠悠地走上一天也不会累。我是担心走得太快,你吃不消。”

太孙顿时一脸幽怨:“敢问太孙妃可是在嫌弃为夫?”

顾莞宁忍俊不禁地弯起了唇角:“我刚才是随口说笑。其实,我是忽然发现自己总和你并肩同行。在别处无妨,这里到底是宫中,还是收敛一些为好。”

身为妻子,应该时时处处以夫为天。

并肩同行,会被视为对夫婿的不敬。

前世她做了多年寡妇,又是权倾朝野的太后,人人敬畏,早已习惯了独自前行。成亲后,这些细节处很难做到尽善尽美。如果不是身在宫中,她也不会察觉到这一点。

太孙不以为意地笑道:“不必计较这些。”

没等顾莞宁说话,就主动拉起了顾莞宁的手,轻声道:“阿宁,不论何时,不论何地,我都不会将你扔在身后。我们两个,就这样一直并肩向前走。”

顾莞宁心弦一颤。

他这是在承诺,永远都不会让她受委屈。

他知道她的骄傲刚强,更清楚她的行事风格和手段。他只会以她为傲,绝不会拘谨束缚她。

这样的承诺,是对她最大的尊重。

顾莞宁反手握住了太孙的手。

两人旁若无人,携手同行。

满肚子的话,一直忍到出了皇宫。

坐上马车之后,太孙立刻笑着赞道:“阿宁,你这一招流言制敌,用得实在太妙了。现在,萧启是满肚子苦水,无处可诉。”

何止是萧启,还有太子,也是憋了一肚子闷气。

顾莞宁并未居功自傲,随意地扯了扯唇角笑道:“他若是清白无辜,当然受不了这样的羞辱闲气。做贼心虚的人,哪来的底气和我们争锋较劲。”

顿了顿又笑道:“你没怪我自作主张就好。”

太孙进宫之前,她只隐约提过一回自己的打算。后来并未命人给他送信,便做了决定动手。

换了任何一个男子,大概都会觉得妻子太过强势有主见吧!

太孙用骄傲的口气说道:“我的阿宁,又聪慧又能干,胜过世上诸多男子。做事但凭心意即可。成功了,为夫心中甚是安慰。出了任何差错,也有我替你担着,不必担心。”

顾莞宁听的心中一暖,忍不住凑过去,在他的唇边亲了一口。

还没退回来,就被太孙抓住手,缠绵地温柔地吻了回去。

顾莞宁很快全身燥热脸颊发烫头脑昏沉。

好在她早有“防备”,今日特意多备了一辆车,几个丫鬟都不在眼前。这辆马车里,只有他们两个稍稍纵情一些也无妨。

过了片刻,太孙才心满意足地抬起头,用额头抵着她的额头,低声叹道:“这些日子我在宫中,白天忙着读书,还要上朝听政,忙得脚不沾地,无暇分心。一到了晚上,一个人独自就寝,就觉得清冷孤寂。”

顾莞宁微红着脸承认:“我这些天也同样难以入眠。每天都翻来覆去地到半夜才睡。”

太孙心里一甜,笑着说道:“你若是觉得太过寂寞,就让琳琅陪你。”没等顾莞宁点头,又皱眉道:“还是算了吧!除了我之外,谁都不能和你同床共枕。”

顾莞宁:“”

连琳琅的醋都要吃!

顾莞宁想瞪他,唇角却忍不住弯了起来。

第四百一十章 相护

安平郡王坐在书桌前,手中捧着一本书,目光却一片茫然,不知落在何处。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

听到推门声和脚步声,安平郡王抬起头来。

两张熟悉的脸孔顿时映入眼帘。

一个俊美温和气度雍容,一个冷艳明媚气势傲然。

萧诩!顾莞宁!

安平郡王的目中闪过阴冷的恨意。

他甚至没有试图遮掩,就这么冷冷地盯着他们两个,声音里满是憎恨:“你们来做什么?是想看我的笑话吗?”

最疼他的于侧妃死了!太子对他起了疑心,看他的目光充斥着怀疑。外面的流言铺天盖地,如狂风暴雨一般呼啸而来。

一切的一切,都令他举步维艰,几乎喘不过气来。

而这些,都是拜他们夫妻所赐!

“我来传皇祖父的口谕。”

彼此已经撕破脸皮,又没外人在场,太孙也没了做戏的兴致,神色同样冰冷:“皇祖父吩咐,从今日起,你就在府里待着,不必再进宫读书了。”

什么?

  如果觉得凤回巢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寻找失落的爱情小说全集凤回巢喜良缘秀色满园华裳六宫凤华十全食美念春归容华似美人多骄洛阳锦梦来运转秦画眉周小云的幸福生活,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