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寻找失落的爱情作品凤回巢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新婚燕尔,好得蜜里调油一般,也是可以理解的。

只是,太孙殿下和自家主子的身份似乎颠倒了。满脸娇羞娇弱动人的那一个,应该是新嫁进门的顾莞宁才对吧!

回了梧桐居之后,丫鬟们俱都识趣地守在门外。将独处的空间留给新婚小夫妻。

“现在只你我两个,不用再装了。”顾莞宁面无表情地对依旧黏在自己肩膀上的新婚夫婿说道。

太孙依依不舍地站直了身子,冲顾莞宁咧嘴一笑:“今日辛苦你了。”

顾莞宁瞄了他一眼:“我出言顶撞你父王,你真的不介意?”

于侧妃母子也就罢了,太子却是他的父亲,也是她的公公。她一个新过门的儿媳,今日丝毫没给公公留颜面,确实稍微霸道了那么一点点。

太孙收敛笑意,正色说道:“阿宁,这样的问题,以后你永远都不必再问。”

“你是我的妻子,夫妻本是一体,同进共退。我是你的丈夫,自该为你遮风挡雨,做你最坚实的后盾。”

“你想做什么只管放手去做,想说什么但说无妨!无需顾虑!”

顾莞宁凝视着太孙坚定的面孔,心中漾起一阵阵陌生又柔软的感动,声音不自觉地低了下来:“你就不怕我给你惹祸吗?”

太孙挑了挑眉,只说了一句:“一切都有我!”

短短五个字,却是那样的坚定有力。

顾莞宁忽然鼻子一酸。

前世她一个人独自抚养儿子长大,要应付繁琐的朝政,要对付老奸巨猾的朝臣,要面对种种恶意的揣测和流言。总有独力难支疲累不堪的时候。

那个时候,她最渴望的,就是有人站在她身后,坚定不移地支持她,对她说一句:一切都有我!

太孙见她眼中闪着水光,很快猜到了她的心思,轻叹一声,将她搂入怀中:“阿宁,你以前吃了那么多苦,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今生,我不会再让你受这样的委屈了。”

“以后,我会长长久久地活下去,一直陪在你身边,守着你护着你。有什么困境,我们一起面对。不会再让你独自苦撑。”

顾莞宁嗯了一声,声音里有些鼻音。

气氛不免有些沉闷凝重。

太孙故作轻快地笑道:“之前在雪梅院,我说要陪你回门。母妃执意不允,我还怕你和母妃吵起来。没想到,你竟肯退让一步。”

顾莞宁定定神,抬头应道:“母妃是为了你的身体着想,这才执意不肯点头。换了是我,我也一样不同意。”

她也是做过母亲的人,自能体谅太子妃的心情。

太孙歉然叹道:“这么一来,就得由你一个人独自回门了。”

第三百六十六章 新婚(二)

顾莞宁不以为意,淡淡一笑:“等你身体‘痊愈’,再陪我回去也无妨。”

冲喜再见效,也不宜高调到明日就出门的地步。总得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否则,必然会惹人疑心。

太孙心里也很清楚这一点。见顾莞宁真的不介意,也就不再坚持:“也罢,明日我让穆韬和小贵子送你回侯府。等半个月之后,我的身体也该好了。到时候我陪你回侯府多住些时日。”

顾莞宁笑着点点头。

然后,她忽然想到了什么似的,眉头皱了起来:“你打算‘痊愈’?之前设好的局怎么办?”

太孙原本是要借着生病,揭开安平郡王和于侧妃的阴谋,一举铲除他们母子。

如果他的身体痊愈了,中毒一事,也就成了子乌须有。

太孙目光一闪,低声说道:“先放他们母子一回,日后再另谋他法。”

顾莞宁一惊:“这怎么行!你已经布好了局,这么放过他们,之前的辛苦岂不是全白费了?”

太孙却道:“你嫁进门来冲喜,我自然要好得妥妥当当才行。”

他的病症迅速痊愈,恢复如初。元佑帝自会将这份功劳都记在顾莞宁的身上。太子妃也会对顾莞宁格外感激。

顾莞宁也会成为众人眼中的福泽恩厚之人。

这样,才不枉顾莞宁担上冲喜的名声。

顾莞宁蹙起眉头:“你的心意,我都明白。可是,错过了这一次机会,他们母子必会对你生出忌惮。”

明明中了慢性毒药,太孙却安然无恙,于侧妃母子不生出警惕才怪。

太孙淡淡说道:“看他们疑神疑鬼胆颤心惊地度日,倒也别有趣味。”

顾莞宁还要再说什么,太孙认真地看了过来:“阿宁,你什么都不用说了,我心意已决。在我心里,什么都不及你重要。”

“你之前声名受损,后来又嫁进门来冲喜,不知有多少人在背后看你的笑话。”

“我要让她们亲眼看着你成为皇祖父最喜欢的孙媳,让她们羡慕你有一个宽厚慈爱的婆婆,让她们嫉恨你有一个全心待你举世难寻的好夫婿。”

为此,就算放弃一些也无所谓。

太孙的目光坚定而执着。

顾莞宁看着他温柔又深情的眼眸,什么话都说不出来了。半晌才轻声道:“好,以后我们夫妻一起出手对付他们。”

太孙笑了起来。

黑亮的眼眸,如宝石般熠熠闪亮,令人目眩神迷。

顾莞宁心中被柔软温暖塞得满满的,下意识地依偎了过去。

太孙伸手揽住她的肩膀,眼中笑意更盛,侧头吻了吻她微热的脸颊。心中涌起无法言喻的满足。

福宁殿。

李公公迈着轻快的步子走了进来,一脸笑容。

心情颇佳的元佑帝笑着问道:“怎么?是不是有好消息要禀报给朕?”

太子派人进宫送了喜信,太孙已经能下床走动。元祐帝接到消息之后,这半日心情都极好。

李公公笑着禀报:“是太子妃娘娘又打发人来送了喜信。徐大夫和众太医为太孙殿下看了诊,说殿下病症大有起色,只要精心调养,定能恢复如初。”

元祐帝精神一振:“真的没有大碍了吗?”

“徐大夫和太医们都看过诊了,都是这么说的。想来绝不会有假。”李公公笑着应道。

元祐帝喜不自胜,连连道好:“好好好,太好了!”

一直悬在心里的巨石,终于安然落地。

元祐帝一高兴,便摆驾去了椒房殿。

这也是元祐帝多年来的习惯。进后宫,大多是先见王皇后。也因此,宫中宠妃再多,也无人敢不敬王皇后。

王皇后见元祐帝满脸喜色,心里一动,笑着迎上前来:“看皇上如此开怀,莫非是阿诩的病症有了起色?”

元祐帝展颜道:“太子和太子妃先后让人送喜信进宫,阿诩的病症大好,已经能下床榻走动了。只要精心调养,很快就能痊愈。”

王皇后欣然笑道:“没想到,冲喜竟然这么见效。也不枉皇上亲自赐婚了。”

元祐帝心情舒畅,也是满口赞誉:“这个顾莞宁,确实是有福之人。刚嫁过门,阿诩的身体就有了起色。”

王皇后素来善解人意,立刻接过话茬:“原本阿诩应该领着顾氏进宫觐见,皇上和臣妾也该有赏赐才是。如今碍着阿诩的身体没能进宫,不如命人赏些东西去。”

这也是给新进门的孙媳增添脸面。

元祐帝果然点头赞许:“还是皇后想的周全。既是赏了,就赏得丰厚体面些。传旨的时候,就说是朕和你一起赏的。”

王皇后笑着应了下来。

到了下午,宫中的赏赐就到了太子府。

传旨的是王皇后身边的总管太监席公公。

一箱一箱的金银玉器珠宝首饰珍贵衣料往梧桐居里搬,赏赐丰厚得令人咋舌。足可见元祐帝对新过门孙媳的满意。

于侧妃知道此事后,嫉恨交加。叫了安平郡王来,母子两个在屋子里密议许久。

安平郡王走了之后,益阳郡主也两眼红红地来了:“皇祖父真是太偏心了。那个顾莞宁心胸狭窄,为人刻薄,有哪一点好!皇祖父竟命人特意赏赐了这么多的东西。”

她虽是元祐帝的孙女,却从未得过元祐帝如此青睐。看着既眼热艳羡又嫉恨不已。

于侧妃此时倒是心情平和了不少,低声道:“顾莞宁风头正盛,又有皇上在后撑腰。你这些日子远着她一些。免得再正面碰上吃亏。”

益阳郡主心中再不忿,也知道顾莞宁不好招惹,满心憋屈地点头应了。

赏赐的动静这么大,李侧妃也得了消息,特意叮嘱衡阳郡主:“你日后多去梧桐居走动走动,一定要和顾氏交好。”

个中利害,无需多说,衡阳郡主也明白,立刻点点头应下了。

至于太子,正在召集幕僚议事,听闻此事后,眉头皱了一皱,很快神色恢复如常。

当天晚上,太子没有去安慰“饱受委屈”的于侧妃,而是又去了雪梅院。

第三百六十七章 回门(一)

太子没有提起敬茶时的不快,像什么也没发生过一般,叮嘱太子妃:“阿诩要静心养病。你也不必让顾氏立什么规矩了,让她安生地待在梧桐居里照顾阿诩。”

太子妃笑着应道:“就是殿下不吩咐,臣妾也是这么打算的。”

自从太孙病后,太子妃一日都未展颜过,要么满脸愁苦,要么以泪洗面。令人看着心中烦闷。

此时满脸喜庆的笑容,倒也没那么惹人厌了。

太子心中一动,握着太子妃的手说道:“阿诩病了这么多日子,辛苦你了。”

太子难得的温言款语,听在太子妃的耳中,却有些讽刺。

夫妻多年,太子妃早已领教了太子的凉薄无情。

今日若不是元祐帝亲自赏了东西来,太子一定会对顾莞宁的“冒犯”耿耿于怀。更不会到雪梅院来。

不过,太子妃也不会傻得揭穿太子,顺着太子的话音说道:“臣妾只生了这么一个儿子,他生病不适,臣妾这心里就像被刀割一样。只要阿诩能好起来,臣妾做什么都甘之如饴,半点不觉得辛苦。”

换在平日,太子少不得又要板起脸,说些“你不止一个儿子阿启也是你的儿子”之类的话。

此时什么也没说,又叮嘱一声:“明日是顾氏回门的日子。阿诩还在病中,不能陪顾氏回门。虽不算失礼,到底亏待了顾氏。回门礼,要厚重一些,照着双倍的回门礼准备。”

太子妃笑着应下了。

第二天一大早,顾莞宁和太孙一起来请安。

太子妃嗔怪地对太孙说道:“你什么时候身体痊愈了,再日日来请安也不迟。”

太孙眉眼含笑:“徐大夫说了,既能下榻,不妨走动走动,身体也能恢复得快一些。母妃放心,我如今是有了妻室的人了,比谁都爱惜自己的身体。”

一边说着,一边笑着瞄了顾莞宁一眼。

顾莞宁微笑不语。

太子妃被肉麻出了一身的鸡皮疙瘩,总算不絮叨了。只是,在和顾莞宁说话的时候,含蓄委婉地暗示了一句:“我记得你还没及笄吧!”

还未成年,不宜圆房。

太孙体弱,此时更不宜沾女色。

只是,看太孙对顾莞宁那副黏糊热乎的样子,少年人又易情热冲动太子妃担忧之余,少不得要提醒几句。

顾莞宁没有假装听不懂太子妃的暗示,轻声应道:“我到明年才及笄。殿下又病了许久,身体虚弱。总得养上一年半载,再圆房也不迟。”

太子妃:“”

她也是几十岁的人了,没好意思直接说圆房两个字,顾莞宁倒是坦然得很。

太子妃清了清嗓子:“也好。你们两个成亲的日子挑得匆忙仓促,等到明年,我替你们挑个好日子圆房。”

没等顾莞宁说话,太孙已经笑着抢过话头:“那就多谢母妃了。”

太子妃:“”

太子妃抽了抽嘴角,哪怕是自己的亲儿子,这副心急的样子她也看不下去了。干脆转头对顾莞宁说道:“回门礼我已经备好了,马车也准备妥当。你现在就回侯府,下午也不必着急回来。在天黑之前回府就行了。”

顾莞宁应了一声。

半个时辰后。

太子府的马车在定北侯府门口停了下来。

顾莞宁下了马车。

第一个映入眼帘的,是太夫人那张慈祥熟悉的脸孔。

太夫人身侧,站着顾海方氏。另一侧是吴氏和顾谨行。其余的堂兄弟姐妹,也都到齐了。

顾莞宁鼻子微酸。

只离开侯府两日,却像过了天长地久。熟悉的家人面容,此时看来格外的亲切。

太夫人眼中也闪过激动的水光,及时地将那一声“宁姐儿”咽了回去,改而说道:“老身见过太孙妃。”

众人也随着太夫人一起行礼。

顾莞宁快步走上前,想搀扶起太夫人:“祖母,快些起身。”

“礼不可废。”太夫人坚持着躬身行完礼。

顾莞宁清晰地看到太夫人头顶上的缕缕银丝,夹在中黑发中格外惹眼。眼眶陡然一热:“祖母”

太夫人起身,看到顾莞宁微红的眼眶,心里也是一阵酸涩。面上却展颜笑道:“已经出嫁,就是大人了。可不能像孩子一样使性子。”

顾海也插嘴笑道:“门口不便说话,还是进正和堂再说吧!”

顾莞宁定定神,应了一声。像往日一样,搀扶起太夫人的胳膊,进了侯府。

进了内堂后,众人各自坐下。

太夫人稍稍平复激动的心情,打量顾莞宁一眼,笑着问道:“听闻太孙殿下的身体已经有了起色,昨日皇上和皇后娘娘又给了你丰厚的赏赐。”

顾莞宁抿唇一笑:“没想到,祖母的消息这么灵通。”

“皇上的一举一动,人人瞩目。”顾海笑道:“昨天赏赐的动静那么大,满京城还有谁人不知新进门的太孙妃颇得圣心?”

吴氏也喜气洋洋地接了话茬:“连我这个内宅妇人也都听闻了此事。”

元佑帝对顾莞宁如此青睐,也令顾家颜面有光。

当年顾渝嫁给齐王的时候,可从没有过这样的另眼相看。

方氏也欣然笑道:“莞宁果然是有福气之人。刚过门,太孙殿下的病症就好了大半。日后等太孙殿下身体痊愈,看谁还敢在背后闲言碎语。”

“可惜太孙殿下今日没能陪二姐一起回来。”顾莞月小声嘟哝了一句。

方氏唯恐顾莞宁不悦,立刻瞪了顾莞月一眼:“殿下病症还没好,哪里能随意出门。你别胡言乱语。”

顾莞宁倒是豪不介意:“四妹不过是随口说说,我不会放在心上,三婶就别数落她了。”

众人七嘴八舌地询问顾莞宁这两日过的如何。

顾莞宁挑能说的说了一些。

诸如刚进门就和于侧妃母子撕破了脸,诸如顶撞太子之类的,俱都只字未提。

太夫人深深地看了顾莞宁一眼,当着众人的面并未多问,只笑着说道:“我早已吩咐厨房准备了你最喜欢的几道菜肴。中午你可得多吃一些。”

第三百六十八章 回门(二)

家宴后,众人识趣地各自告退。

只有顾海和顾谨行留了下来。

太夫人这才张口问道:“宁姐儿,太孙的病真的有好转了吗?”

顾莞宁点点头:“徐大夫说,只要半个月左右,殿下就能痊愈。”

太夫人松了口气,欣然笑道:“那就好。”又问道:“你刚才一定有事瞒下没说吧!”

顾海和顾谨行叔侄两个也一起看了过来。

顾莞宁此次倒是没再隐瞒:“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就是昨天敬茶的时候,我将于侧妃挤兑走了。”

这确实不算什么大事。于侧妃再得宠,也就是个侧室。

太夫人正要说话,就听顾莞宁又说道:“后来我又和安平郡王益阳郡主闹的有些不愉快。”

太夫人:“”

“太子殿下因我说话刺耳心生不快,早早便走了。”

太夫人:“”

顾谨行倒抽一口凉气。

顾海眉头一挑,冲顾莞宁咧嘴一笑:“一进门就给婆家人来个下马威,真是好样的!”

新媳妇过门,立规矩受闲气都是少不了的。顾莞宁倒好,敬茶的时候就先立威,撕了于侧妃母子的脸面不说,连太子也被气得拂袖而去。

厉害!

太夫人哭笑不得地白了顾海一眼:“行了,老三。你就别在这儿煽风点火了。”又嗔怪地数落顾莞宁:“别人家嫁女,都是担心到了婆家受气。到了你这儿,我只怕你按捺不住脾气,先开罪了一圈人。”

顾莞宁笑而不语。

太夫人继续数落:“嫁为人妇,和在娘家到底不同。你在家里使性子,大家伙儿都忍着让着你,还有祖母给你撑腰。到了夫家,一个个睁大了眼睛看着你,挑你的毛病还不及。你倒好,也不收敛一阵子,早早地就将利舌利爪都露出来了。”

顾莞宁依旧笑嘻嘻地听着。

太夫人见她笑吟吟的样子,心里一软,再多的数落也说不出口了,长长地叹息一声。

顾莞宁这才笑着说道:“祖母不用为我担心。我这么做,是有原因的。”

太夫人一怔,脱口而出道:“什么原因?”

顾莞宁从容一笑:“我是刚过门的新妇,如果一开始就被于侧妃母子压了一头,日后想再直起腰杆只怕不易。所以,必须要在一开始立威。”

“太子殿下偏宠于侧妃母子,肯定会动怒。不过,只要皇祖父肯站在我这一边,一切就无碍了。”

这倒也是。

这天底下,谁也大不过元佑帝。

元佑帝的厚赏,就是明明白白地昭示着对孙媳的满意和青睐。以太子的为人心性,哪怕心中不满,也不会再流露出来。

太夫人眉头顿时舒展开来。

顾海一脸赞许地笑了起来:“莞宁果然聪明灵透。家宅和朝堂其实有相通之处。重要的不是你做了什么,而是有谁站在你身后。有皇上给你撑腰,已经足以保你立于不败之地。”

可见抱对了大腿是何等重要!

顾谨行默默地记下了。

顾海又笑道:“当日皇上赐婚,不知多少人在背后说风凉话。现在,该轮到那些人捶胸顿足羡慕眼热了。”

顾莞宁挑了挑眉,笑容中透出一丝傲然:“就算没有皇上撑腰,我也无惧任何人。”

自己强大,更胜过依靠他人。

顾谨行又默默地记下了。

太夫人照例要叮嘱几句:“宁姐儿,这些话在我们面前说说无妨。在太子府的内宅里,还是谨慎一些的好。免得传到皇上耳中,会觉得你恃宠生娇,心生不喜。”

顾莞宁在疼爱自己的祖母面前,总是格外的听话乖巧:“祖母的话,我都记下了。”

只有真心待人,才会博得对方的真心相待。

顾谨行继续默默地记下。

顾莞宁目光一扫,含笑看了过来:“大哥今日怎么一直没说话?”

顾谨行清了清嗓子答道:“我正在认真听你说话,向你学习如何讨长辈欢心。争取让祖母也成为我的靠山。”

众人都被逗乐了。

顾谨行平日话语不多,性子正直为人诚恳,偶尔说笑,也是一本正经的样子。

太夫人也开起了玩笑:“你想讨我欢心,倒也不难。等成亲后,早日生个白胖的曾孙叫我一声曾祖母就行了。”

顾谨行红着脸嗯了一声。

顾莞宁笑着打趣:“不必祖母催促,等大嫂一过门,大哥必然会努力的。”

顾谨行的脸更红了。

还没到傍晚,太夫人便催促着顾莞宁回府:“虽说太子妃允了你可以迟些回去,总不能等到天黑。你待了大半日,早些回去吧!”

正因为婆婆宽厚,做儿媳的也得谨守本分才是。

顾莞宁有些不舍:“祖母,我还想再陪陪你。”

太夫人心中受用,口中却道:“府里这么多人,我又不是一个人在正和堂,不会孤单的。”

  如果觉得凤回巢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寻找失落的爱情小说全集凤回巢喜良缘秀色满园华裳六宫凤华十全食美念春归容华似美人多骄洛阳锦梦来运转秦画眉周小云的幸福生活,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