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寻找失落的爱情作品凤回巢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骄傲坚强的顾莞宁,心志坚毅的顾莞宁,独一无二的顾莞宁!

罗霆又是骄傲又是心酸地想着,打起精神说道:“她没事就好。太孙殿下病重,她如今不便登门探望。等过几日,我去太子府探病,替她看看太孙殿下的情形到底如何。然后再由你代为传话。”

这样也好!

罗芷萱点点头:“定北侯府如今正在风口浪尖上,不知多少人在暗中盯着侯府里的动静。别说顾妹妹,就是顾大哥也是不便去太子府的。大哥去一趟倒是半点不惹眼。”

第三百二十七章 软禁

齐王府。

自从齐王世子被元祐帝严令禁足之后,齐王府也随之冷清了许多。往日热闹的门房,现在冷冷清清,连个投拜帖的都少见。

齐王世子萧睿,每日都在书房里抄经书,已经连着数日没出过书房了。

穿的是普通布衣,每天只能吃一顿饭,连点荤腥都没有。身边不准留任何人伺候,只一个人孤零零地待在书房里。仿佛与世隔绝。

这样的生活,和被关在牢笼里无异。

齐王世子自小锦衣玉食养尊处优,何曾吃过这样的苦头?不到一个月,人就消瘦了一圈,也憔悴了许多。

比起这些,更令他痛苦难堪的,是元祐帝不时派人来传口谕,或痛斥或加重惩罚。这样的事,根本瞒不过任何人。他也成了众矢之的,背地里不知有多少人在幸灾乐祸地看热闹。

齐王惊闻此事后,也紧急命人送了家书回来,叱责他太过冲动冒失。

不过,只要一想到躺在床榻上病重不起不知还能撑多久的太孙,齐王世子的心里就涌起阵阵难言的快意。

受再多的苦,也值得了。

如果太孙熬不过去,一命呜呼,就更美妙了!

齐王世子想到快意处,嘴角扯起一抹冷笑,右手稍一用力,手中的毛笔顿时被折成了两截。

啪地两声,一截掉落在地上,另外一截,掉落在齐王世子的衣襟上,顿时墨迹斑驳。

齐王世子最是爱洁,有些嫌恶地低头看了一眼,张口喊了声:“来人,伺候本世子更衣。”

如石沉大海,无人回应。

齐王世子这才想起,元祐帝严令不准任何人伺候他。除了每日中午有人送一次饭进来,其余的时候,更衣梳洗都得自己亲力亲为。

齐王世子面无表情地拿了衣服,很快换了一身干净的棉布长袍。

穿惯了柔软光华的上好衣料,骤然换成了粗糙的棉布衣裳,齐王世子一开始十分不习惯。好在时日久了,也慢慢习惯了。

如果太孙的病症好起来,或许元祐帝很快会消气,将他放出去。

如果太孙就此病重不治,他在书房里还不知要待上多久

齐王世子抿紧了嘴角,眼中闪过一丝憎恨和不甘。

元祐帝果然偏心至极。今日若是他和太孙换个位置,元祐帝绝舍不得这般重罚太孙!

窗子忽然被轻轻敲响了。

齐王世子目光一闪,迅速走到窗边。一个黑影站在窗外,一言未发,只塞了一张纸条到齐王世子手中,便迅速消失不见。

这个黑影,是齐王府暗中豢养的暗卫之一。身手极高,善于隐藏踪迹打探消息。

这样的暗卫,齐王府也只养了百余个。再加上暗中豢养的私兵,每年耗费的银两数字十分惊人。以齐王府的财力,虽不算吃力,也将府中的私库消耗了大半。

齐王世子被关在书房不能出去,外面的暗卫却可以送消息进来。

也因此,齐王世子对太子府和宫里各处的动静,一直了如指掌。

齐王世子走到烛台边,打开纸条,目光一扫。

上面只有寥寥两行字。

太孙今日连参汤也难以下咽,尹院使等太医俱被皇上传口谕怒斥。

齐王世子勾起薄唇,再看到下一行,就笑不出来了。

顾二小姐每日陪伴太夫人,十分镇定,并未慌乱。

顾莞宁这样的反应,是笃定了太孙能撑下去?还是有了另外的打算?

那个叫罗霆的,未婚妻还没过门就死了,顾莞宁应该也知道了吧!该不是打着和罗霆再续前缘的注意吧!

太孙也好,罗霆也罢,总之,以顾莞宁的骄傲,是绝不会再对他回心转意了。

齐王世子面无表情地将纸条凑到烛台边点燃。

火光跳跃中,那种小小的纸条很快被烧为灰烬。

烛火映照下,齐王世子那张俊美至极的脸孔,显出了阴沉冷厉之色。

隔日清晨。

太子府。

自太孙病重之后,前来探病的人络绎不绝。俱被太子妃坚持做主,一律拒之门外。

太子近日来心情阴霾,来梧桐居的次数不及从前,反而常到于侧妃的院子里。

到了梧桐居,看到的是病重不起的长子,还有整日以泪洗面的原配正妻,免不了心烦意闷。

倒不如去于侧妃那儿,看看两个漂亮可爱粉雕玉琢的女儿,和善解人意的于侧妃说说话。聪慧讨喜活泼健康的次子,也不时地从宫中回来。

院门一关,颇有一家人过日子的意味。

太子的心,本来就是偏的,现在就愈发偏到于侧妃母子四人身上了。

太子妃也不是傻瓜,岂能察觉不出来?心里愈发气苦难耐。

太子不喜欢她这个正妻,平日冷落她,也就罢了。如今见太孙一副病重不治的样子,竟连梧桐居也来的少了

太子妃气得咬牙切齿,却又无可奈何,坐在床榻边,看着苍白消瘦正在昏睡的太孙,忍不住又哭了起来。

这一幕,众人也屡见不鲜了。

往日还有人劝慰,现在却是无人再劝了。

太孙的病症不但没有起色,反而一日重过一日。就是不会医术的人,也知道这不是什么好兆头。

一旦太孙归了天,不知道有多少人跟着送命遭殃。

首当其冲的,就是以尹院使为首的一众太医。

这些日子,太医们被元祐帝传口谕训斥几回,一个个灰头土脸面上无光不说,各自的头顶上也都高悬起了铡刀。太孙一闭眼,这把铡刀也会毫不客气地落下来

尹院使整日眉头紧锁,也没心情再对徐沧挑刺生事,态度反而殷勤客气了许多。

原因无他。

别的太医都束手无措,唯有徐沧出手诊治的时候,太孙会睁开眼,勉强进食几口。这才勉强撑到了今日。

只要徐沧能治好太孙,就是让尹院使跪下磕几个头,尹院使也是乐意的。

不过,徐沧治病时有怪癖,不准任何人在场。就连太子妃也得避让。

本事大的人脾气总是大一些,众人也只能依着徐沧。

此刻,门又紧紧地关上了。

第三百二十八章 圣驾

“启禀太子妃娘娘,皇上驾临!”门房管事一路急匆匆地跑了进来禀报。

正用帕子擦拭眼角的太子妃,顿时一惊:“皇上人呢?”

门房管事答道:“来传旨的是宫里的李公公,皇上半个时辰左右就到府里。说是特意来探望太孙。”

元祐帝等闲不会轻易出宫。上一次到太子府来,还是上元节的那一晚,又是微服而来,并无太多人知晓。

今日却是摆出了全副仪仗而来,太子府上下少不得要一起相迎。

太子妃再伤心难过,也得打起精神来。

“来人,去给太子殿下送个口信,再去李侧妃于侧妃那儿送个信,让她们两个带着三位郡主一起过来。”

身边的几个宫女纷纷领命,各退下了。

片刻后,李侧妃便领着衡阳郡主来了。

再过片刻,太子和于侧妃领着安平郡王益阳郡主丹阳郡也一起过来了。很显然,昨天晚上,太子又留宿在于侧妃的院子里。所以此时联袂而来。

一家五口,男的英俊女的娇美,儿女们健康可爱。

太子妃被这一幕刺伤了眼睛,用力地握了握拳,指甲刺痛了掌心,却远不及心里的刺痛。

不过,眼下不是计较这个的时候。

太子妃深呼吸一口气,走上前说道:“殿下,父皇很快就到了。传旨的李公公说,父皇此次特意来探望阿诩的病症。”

元祐帝亲自来探病,既是对太孙的重视,也是无上恩宠。

太子点点头道:“孤知道了,所以立刻赶了过来迎驾。”

于侧妃含笑道:“皇上果然最疼爱太孙,换了是别的皇孙生病,皇上哪里会像这般接二连三的登门探病。”

这话乍听着没什么,细细一咂摸,就有些不是滋味了。

什么叫接二连三?

岂不是在隐喻太孙是个病秧子?

太子妃本就满肚子火气,闻言冷笑一声:“于侧妃若是看着眼热,不妨让安平郡王也病上一病。说不得皇上也会来探病了。”

于侧妃被噎了一回,却不敢流露出半分不快,连连笑着陪不是:“都是婢妾不会说话,惹得娘娘不快。还请娘娘不要见怪。”

太子面色沉了一沉,瞄了太子妃一眼:“于侧妃本来没有此意,你也太多心了。”

太子妃心中气苦,眼圈顿时红了:“阿诩如今这个样子,我这个当娘的,每每想起,心里就像被针扎一般难受。于侧妃还在这儿眼热父皇来探病,殿下为何不替臣妾想想,臣妾心里会是何等滋味?”

太子哑然无语。

于侧妃立刻诚惶诚恐地低头告罪:“娘娘真的是误会了。太孙是殿下嫡长子,是皇上的长孙。皇上对太孙器重有加,来探病是理所应当。婢妾绝无攀比之意,更不敢有别的心思。还请娘娘和殿下明鉴!”

一边说着,声音已经微微哽咽,眼中也闪出了水光。

于侧妃本就生得小巧玲珑温柔妩媚,这楚楚可怜的模样,愈发动人。

太子心中怜意顿生,对太子妃的胡搅蛮缠愈发不满。

不过,眼看着元祐帝就要来了,太子也无心多说,沉声道:“罢了,不过是些许口角小事,不必再提了。待会儿父皇来了,你们都消停老实些。”

太子妃压下心里的酸涩,将头扭到了一旁。于侧妃也不再吭声,老老实实地站到了太子妃身侧。

安平郡王一直没吭声,目中却闪过一丝冰冷的怒意。

身为人子,眼睁睁地看着生母卑躬屈膝示弱讨好,这种滋味,绝不好受。

总有一天,他要将母亲受过的屈辱,加倍地讨回来。

元祐帝此次圣驾莅临太子府,摆出了全副仪仗。

负责守护元祐帝安全的御林侍卫就有百人,还有随行伺候的内侍宫女。浩浩荡荡一行人,将乘坐御撵的元祐帝簇拥在中间。

太子太子妃和众人在梧桐居门口一起相迎。

“儿臣见过父皇!”

“臣媳见过父皇!”

在这样的场合,也只有太子和太子妃有张口说话的资格。于侧妃纵然再得宠,毕竟是侧室,此时只能站在太子妃身后,低眉敛容,不能出声。

元祐帝心情不佳,面色沉凝,随口道:“平身吧!”

太子亲自搀扶元祐帝下了御撵,进了梧桐居里。

元祐帝沉声问道:“阿诩今日身体如何?”

太子今天还没进过太孙寝室,哪里知道太孙身体如何,又不敢不答:“儿臣昨日来看过阿诩,他还是老样子,没什么起色。”

元祐帝脚步一顿,冷冷地瞥了太子一眼:“今日没有朝会,你一直在府里待着,为何没来梧桐居?”

太子:“”

老子病了,儿子天天守在床榻前伺疾天经地义。

哪有儿子病了,老子天天伺候的道理?

元祐帝似是看出了太子心中的不满,神色一冷:“怎么?朕这么说,你是不是心中觉得委屈了?”

太子哪里敢点头,立刻低声应道:“父皇息怒,儿臣绝无此意。”

元祐帝冷哼一声:“阿诩是你的长子,也是朕的长孙。他病得这么重,朕心中惦记着他,寝食难安。你这个做父亲的倒是踏实的很,明明在府中,也不来看看。朕数落几句,你心里倒是委屈上了!”

太子常被元祐帝训斥,早已习惯了。不过,平日元祐帝大多召他去福宁殿,或是在朝堂上训话。像此刻这般当着妻妾儿女的面挨训,还是破天荒第一回。

太子也是三十多岁的人了,脸上顿时火辣辣的,敢怒不敢言,继续低头认错:“父皇教训的是。”

元祐帝忍住继续冷哼的冲动,张口吩咐:“你们夫妻两个,陪朕一起进去,其他人都留下。免得人多吵闹,扰了阿诩的清净。”

太子太子妃一起应了声是。

安平郡王立刻道:“皇祖父,孙儿也跟着一起进去吧!”

元祐帝瞄了他一眼,淡淡说道:“阿诩在病中,不宜动气。见了你,少不得又要想起那日你在椒房殿里说过的话,你还是别进去了。”

安平郡王:“”

第三百二十九章 圣心

安平郡王平日虽不及太孙受宠爱,也颇得元祐帝欢心。

他压根没想到,元祐帝竟会当众提起此事令他难堪,顿时涨红了脸。

然而,面对着万人之上的天子,安平郡王只能忍气吞声点头称是:“是孙儿思虑不周,孙儿就在这儿等着。”

元祐帝不再多言,拂袖进了寝室。

太子和太子妃也跟了进去。

安平郡王垂下头,掩住眼底的嫉恨愤怒。

于侧妃悄然走上前来,握住安平郡王的手,用力地握了一握。

安平郡王抬起头,看了于侧妃一眼。

于侧妃冲他使了个眼色,低声安抚道:“太孙病重,皇上心情不佳,说话语气比平日冲一些也是难免。你别往心里去。”

是啊!

萧诩再得宠又能如何?如今只剩一口气苟延残喘,说不定什么时候就熬不过去闭眼了。

笑到最后,才是真正的胜利者。

安平郡王定定神,冲于侧妃笑了一笑:“孩儿让母妃担心了。”

此时人多,不宜说什么。

于侧妃见安平郡王神情平静下来,也不再多言。

元祐帝一进寝室,原本正在床榻边看诊的徐沧立刻起身跪了下来:“草民徐沧,见过皇上。”

元祐帝对徐沧的印象还算不错,淡淡说道:“平身吧!”

不管如何,徐沧总比太医院那群没用的太医强多了。能让太孙偶尔醒来,也能勉强进些饭食。

徐沧谢了恩典,起身站到一旁。

元祐帝走到床榻边,凝神看了过去。

短短月余,太孙清瘦了许多,脸上也没什么血色。此时刚醒来不久,意识还有些昏沉,目光虚弱无力,冲元祐帝笑了一笑:“孙儿又让皇祖父担心了。”

声音也格外的低沉虚弱。

仿佛随时会随风飘逝一般。

元祐帝鼻子微酸,面上却未流露出来。略略俯下身子,对太孙说道:“你什么都不要多想,安心养病。等你身子好了,再到宫里来陪皇祖父。”

太孙低低地嗯了一声,然后,忽然说了句:“孙儿若是好不了了,皇祖父也不要太过伤心。”

此话一出,太子妃立刻红了眼眶。当着元祐帝的面,又不敢哭出声来,泪水不停地滑落脸颊。

太子心中也是阵阵恻然,心里暗暗叹息不已。慧极必伤,长子天生聪慧,资质远胜自己。可惜寿元不长,眼看着是撑不了多久了

好在他还有一个身体康健的儿子。

元祐帝看着最疼爱的长孙,心中满是晦涩,声音也有些暗哑:“阿诩,你一直是个孝顺体贴的孩子,也最得皇祖父的喜欢。你再孝顺一回,好好活下去。皇祖父一把年纪了,不想尝到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心酸滋味。”

太孙有些无奈地苦笑,虽然勉强振作,声音已经微不可闻:“孙儿也想长长久久地活下去,奈何身体不争气。大概是孙儿福分浅薄”

“阿诩,你别说了。”太子妃伤心至极,再也顾不得对元祐帝的敬畏惧怕,冲到床榻边,紧紧地攥住太孙的手:“你别再说了。你一定要好好活着,不然,母妃也活不成了。”

一边说着,一边泪如雨下。

元祐帝素来嫌弃这个儿媳性情软弱无能,此时见她真情流露一片慈母心肠,顿时顺眼了不少。

相较之下,太子就显得漠然了许多,一直站在原地,没有动弹。

元祐帝有些不满地扫了太子一眼。

太子心中一凛,立刻走到床榻边来,低声安慰太子妃:“阿诩福泽深厚,又有父皇龙气庇护,不会有事的。父皇难得来探病一回,你别哭哭啼啼地,让父皇和阿诩好好说几句话。”

太子妃抽噎着应了一声,万般不舍地松了手,站起身来。

元祐帝定定神,放缓了声音,和太孙闲话几句。

太孙轻声道:“孙儿病重,不怪任何人。皇祖父也别再责罚睿堂弟了。”

一提起齐王世子,元祐帝神色顿时难看起来,冷哼一声:“怎么能不怪他。当日若不是他在椒房殿里胡闹,朕早已为你赐婚了。你也不会气急攻心昏迷不醒,更不会病重到今天这个地步。”

说到底,都是齐王世子居心叵测。

或许,齐王世子本来就存着故意气太孙的心思。眼下太孙病成这样,元祐帝一想起,就心中阴郁烦闷,哪里肯轻易饶过齐王世子。

太孙轻叹一声:“睿堂弟钟情阿宁的事,孙儿确实知晓。而且,阿宁是他的表妹,论起亲疏来,确实更胜过我。”

“我和阿宁彼此钟情,睿堂弟心高气傲,因爱不得而生恨意,这才殿前失仪。说到底,也不全怪他。”

“皇祖父罚他禁足,又罚他抄经书为孙儿祈福。孙儿感激皇祖父的心意,却也不忍见他受苦。求皇祖父,看在孙儿的颜面上,就放过他这一回吧!”

太子妃一听急了:“阿诩,阿睿这样对你,你怎么反倒为他求情!你病成这样,他在背地里不知有多得意高兴!”

元祐帝眉头微微一皱。

太孙看向太子妃,温和地说道:“母妃心疼我,我心中明白。只是,我和阿睿到底是兄弟,岂能为了这点事就闹得反目。皇祖父给他的教训,也已经足够了。想来他以后也绝不会再犯同样的错。”

太子妃对齐王世子恨得咬牙切齿,还想再说什么,却被太孙的目光阻止。

元祐帝欣慰地笑道:“阿诩宽厚大度,胸襟过人,就是朕也望尘莫及。”然后又沉声道:“不过,纵然你为阿睿求情,朕也不能轻易饶了他。”

太孙还想张口,元祐帝挥挥手:“你不必为他求情了。朕意已决!”

和太孙的仁厚一比,齐王世子更显得心胸狭窄面目可憎。

说了这么久的话,太孙脸上有了倦色。

元祐帝心中怜惜之意顿起,张口道:“你好生歇着,朕先回宫,等日后有了空闲,朕再来看你。”

一直默不吭声的徐沧,此时忽地上前一步:“启禀皇上,草民有些话不吐不快,斗胆谏言。”

第三百三十章 冲喜(一)

众人皆是一愣。

太子妃深知徐沧性情耿直言辞无忌,唯恐他胡乱说话冒犯天颜,忙拦下话头:“徐大夫,有什么事待会儿再说。别扰了皇上回宫。”

一众太医在背地里给徐沧起了个“大棒槌”的绰号。

这个徐沧,似乎生来就不会看人脸色。譬如此时,就直愣愣地说道:“草民是有事向皇上禀报。如果皇上回宫了,草民还要和谁说?”

太子妃:“”

太子妃被怼得说不出话来。

元祐帝倒是被勾起了兴趣,看向徐沧:“你有何事要向朕禀报?”

太子咳嗽一声,有意无意地提醒徐沧一句:“徐大夫说的事,一定是和阿诩的病症有关。”

言下之意很明显。

和太孙病症无关的废话,就别说了。

徐沧应道:“是,草民要说的,确实和太孙殿下的病症息息相关。虽然有诸位太医在,草民也在精心为殿下诊治。可殿下的身体还是一日不如一日。再这样下去,只怕撑不到一个月”

  如果觉得凤回巢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寻找失落的爱情小说全集凤回巢喜良缘秀色满园华裳六宫凤华十全食美念春归容华似美人多骄洛阳锦梦来运转秦画眉周小云的幸福生活,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