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寻找失落的爱情作品凤回巢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王皇后眉头一动,舒展开来:“听你这么一说,日后高阳犯了错,不该怪她,都该怪本宫这个祖母才是。”

元佑帝笑着接口:“皇后此言差矣。有朕在,怎么也怪不得皇后,第一个错在朕才对。”

顾莞宁忽地轻叹一声。

元佑帝挑眉笑问:“你为何忽然叹气?”

顾莞宁轻声道:“高阳郡主有皇后娘娘疼爱,还有皇上这个祖父撑腰。我看在眼中,着实羡慕。如果我祖父尚在人世,想来也会对我百般呵护怜爱。从这一点来说,我实在不及高阳郡主。”

又是一记恰到好处十分巧妙的马屁。

元佑帝龙心大悦,朗声笑了起来。

众人的反应也都很快。

窦淑妃第一个笑着张口道:“臣妾还从未见过谁能将皇上哄得这般高兴。顾二小姐伶牙俐齿,令人折服。”

孙贤妃也含笑道:“窦姐姐说的是。臣妾也觉得顾二小姐聪慧伶俐,世间罕有。”

窦淑妃年龄虽比孙贤妃大,奈何肚子不如孙贤妃争气。孙贤妃生了二皇子之后,她才怀上身孕。韩王在众皇子中排了第四。

这一步迟,自然也就步步都迟了。

大皇子病逝,二皇子顺理成章被立了储君。孙贤妃也一跃居于众妃之首,仅在王皇后之下。

窦淑妃心中嫉恨,却也无可奈何。说话时少不了柔中带刺。

窦淑妃见孙贤妃言笑晏晏,立刻又笑道:“这般聪慧可人的姑娘,真不知道哪一个儿郎有福气娶回去。”

总之,太孙是别想如愿了。

孙贤妃对顾莞宁生不出好感,不过,被窦淑妃这般明晃晃的打脸,心里也颇不是滋味。也不接话茬,只微笑不语。

窦淑妃压了孙贤妃的话头,颇有些扬眉吐气意气风发之感,又对着元佑帝笑道:“不知皇上意下如何?”

元佑帝笑容一敛,淡淡地瞥了窦淑妃一眼:“此事容后再说。”

窦淑妃碰了个钉子,顿时笑容讪讪,不再吭声了。

第三百零三章 帝后(一)

安平郡王也未料到事情会有如此转变,俊脸闪过一丝阴霾,很快便恢复了平日的活泼嬉笑:“皇祖父,今日的事情虽不是因孙儿而起,却也怪孙儿多嘴饶舌,惹怒了顾二小姐。起了纷争不说,还差点扰了皇祖父和皇祖母的兴致。都是孙儿的错。”

说着,又转身看向顾莞宁,笑着拱手作揖:“我在这儿给顾二小姐赔礼,希望顾二小姐不要计较我一时失言。”

这个萧启,年纪不大,城府却极深,能屈能伸。

顾莞宁心中愈发警惕,口中却道:“安平郡王如此多礼,倒让我于心不安了。”

安平郡王笑道:“要说于心不安,也该是我才对。顾二小姐为大哥打抱不平,仗义执言,令人钦佩。”

顾莞宁不动声色地应了回去:“安平郡王和太孙殿下是亲兄弟,感情深厚,人尽皆知。又怎么会在人前说太孙殿下的不是?都是我思虑不周,一时义愤填膺,差点就闹了笑话。”

两人你来我往地过了招,四目对视间,俱都看都彼此眼中的戒备。

不过,表面上总算恢复了融洽。

此时最尴尬难堪的,莫过于齐王世子了。

顾莞宁和安平郡王讲和,对他却视若罔闻置之不理。元佑帝和王皇后也都像没看到他一般。

他今日的冲动之举,不仅彻底惹怒了顾莞宁,也令帝后心中不喜。

齐王世子收拾起纷乱的思绪,恭敬地说道:“皇祖父,皇祖母,今日椒房殿里的午宴,孙儿就不参加了。孙儿今日上朝听政,颇觉疲累,先行告退,回寝宫休息。”

元佑帝目光一闪,淡淡说道:“朝政复杂繁琐,确实耗费心神。你先回去歇着吧!”

齐王世子应了一声,行了礼,然后退了下去。

在临踏出椒房殿之际,齐王世子忍不住回头看了顾莞宁一眼。

顾莞宁背对而立,没有回头。

纤细挺直的背影,宛如一株迎风而立的树。

纵然风雨如晦,也丝毫不惧。

齐王世子一时也说不清心里是什么滋味,脚下却未迟疑,很快便离开了。

齐王世子一走,再也无人提及他和顾莞宁之间的事。

顾莞宁静静地站着,不再多言。

不过,她之前锋芒毕露的样子,已经深深地烙印在众人的脑海里,难以磨灭忘怀。

王皇后陪着元佑帝闲话几句,便吩咐摆宴。

宫中宴席,男女需分席而坐。魏王世子韩王世子安平郡王,陪着元佑帝坐了一席。孙贤妃窦淑妃等人,陪王皇后坐了一席。

至于顾莞宁,毕竟是尚未出阁的少女,不宜和嫔妃们同坐,便独自坐了一席。

食不言寝不语,在宫中用膳,规矩更是繁多。

嫔妃们有意无意地瞄了过来,想挑些错处,看看笑话。

只可惜,她们注定是要失望了。

顾莞宁曾做了数年太后,对宫中礼仪十分熟悉,进膳时姿势优雅,无可挑剔。别说嫔妃们不及,就连王皇后看着,也觉得惊讶不已。

王皇后心中不免又生出些许惋惜之意。

这般出色的女子,不能许配给太孙,着实有些可惜。

宫宴结束后,顾莞宁便告退离宫。

王皇后吩咐秋韵将顾莞宁送回侯府,还不忘叮嘱一声:“本宫赏赐给顾二小姐的衣料,你别忘了一并带上。”

秋韵笑吟吟地应道:“奴婢一直记着,娘娘请放心。”

顾莞宁少不得再次谢恩。

待顾莞宁走了之后,王皇后也有些倦了,打发众嫔妃各自回寝宫。几位皇孙也一样告退。

元佑帝却留了下来。

王皇后早有心理准备,屏退了宫女内侍,亲自捧了一杯茶到元佑帝道面前:“皇上,先用杯茶。”

元佑帝心接了茶杯,缓缓地啜饮一口。

温热清香的茶水入了喉咙,元佑帝心情依然不佳,将茶杯放到一旁,神色端凝。

“皇上是在为今日的事情生气吧!”

王皇后轻叹一声:“臣妾心中也颇觉得不是滋味。阿睿这孩子,平日虽然心高气傲了一些,也格外聪明讨喜。除了阿诩之外,皇上最喜欢的就是他,臣妾也素来喜欢他。”

“没想到,他今日竟这般糊涂,闯到椒房殿来,当着众人的面说了这番不知所谓的话。今日诸多嫔妃都在,还有不少宫女内侍。这件事,怕是想遮也遮不住了。”

元佑帝神色一沉,轻哼一声:“他打得就是这个主意!巴不得宣扬开来,让顾莞宁难堪不说,也闹得阿诩没了颜面。”

太孙钟情顾莞宁一事,只差没昭告天下了。

这门亲事,已经得了太子和太子妃首肯。王皇后传召顾莞宁进宫,也是元佑帝授意,想看一看未来的孙媳罢了。

而且这一见之下,元佑帝对顾莞宁的印象着实不错,也认可了这个孙媳。

谁曾想,齐王世子忽然闹了这么一出。

“如果他真想求娶顾莞宁,就该私下来求朕。断然不会当众说出那样的话来。”元佑帝越想越恼火,情不自禁地站起身来踱步:“他这么做,何曾将朕放在眼底。又将阿诩置于何处?”

“也怪不得顾家那丫头恼怒翻脸。换了任何一个女子,遇到这样的事,都会恼恨不已。”

“朕心中明知道怪不得顾莞宁,却因为不便当众对阿睿发火,迁怒到了她的身上。偏偏这丫头也是个犟脾气,硬是拧着不肯低头认错。差点就闹得朕和你都下不了台。”

说到这儿,元佑帝重重地叹了口气。

王皇后也随着叹道:“阿睿这么一闹,这门亲事总是不能再继续了。不然,岂不是让人笑话兄弟相争,失了和气?阿诩是太孙,他的妻子将来是我们大秦的太子妃,也会是一宫之后。绝不能让人在背地里指指点点。”

元佑帝停下脚步:“这些不必你说,朕也心中有数。只是可惜了这么一个聪慧伶俐的丫头。”

虽然之前被气得火冒三丈,可顾莞宁的机智坚定聪慧敏锐,也彰显无遗。简直天生就该嫁入皇家,凌驾众人之上。

可惜了!

第三百零四章 帝后(二)

此时没有外人,只有帝后两人。

元祐帝也不再掩饰心里的惋惜,语气中满是遗憾:“这么一闹,这门亲事只能作罢。阿诩满心都是顾家这个丫头,要是他知道生出这个变故,不知会是怎生难过。”

说来说去,还是心疼太孙。

大皇子病逝,只留下一个高阳郡主。一众皇孙,和王皇后都无血缘关系。

对王皇后来说,也没什么特别偏向的。元祐帝疼爱谁,她也跟着多疼几分罢了。

王皇后见元祐帝忧心太孙,便顺着元祐帝的话音说道:“阿诩还在病中,骤闻此事,只怕会加重病情。不如先将此事搁下不提,等他病症好了,再告诉他也不迟。”

也只能如此了!

元祐帝点点头。

王皇后又低声问道:“阿睿那边,是不是也该敲打几句?”

提起齐王世子,元祐帝眼中闪过怒色,冷哼一声道:“为了一个女子,他就做出这等不顾体面的事情来。枉朕平日这么器重他,早早就让他上朝听政。倒惯得他肆意轻狂,连自己的兄长也不放在眼里了。”

“此事不必你过问,朕今晚就召他到福宁殿,问个清楚!”

王皇后略略一怔:“皇上今晚不是要去云昭容的寝宫吗?”

元祐帝皱眉:“朕哪里还有这份心情。以后再说吧!”

元祐帝心情不佳,王皇后也不再多劝。很快又将话题扯开:“再过三个月,就是皇上五旬的千秋寿辰。”

“往年不曾大操大办,今年总得好生热闹一番。臣妾想着,齐王他们几个都在藩地,不如将他们也召回京城,一起给皇上贺寿。”

元祐帝心中顿时意动,又有些犹豫:“朝中有规矩,藩王应该留在藩地,不能轻易归京。”

王皇后含笑道:“这些规矩,都是先祖定下的。偶尔破例一回也无妨。就是寻常百姓家,长辈做寿,晚辈也该尽数到场贺寿,也有子嗣兴旺团圆热闹的意思。皇上是大秦天子,更应该做天下表率。”

几个藩王都是元祐帝的亲生儿子,元祐帝口中不说,心中也时常惦记。

只是,藩王不得随意归京,是开朝高祖皇帝定下的规矩。元祐帝虽是天子,也得守着祖宗规矩,不能轻易召藩王回来。

五旬寿辰,倒也算是个说得过去的理由。

元祐帝没有犹豫太久,很快就点头应下了,笑着说道:“娶妻当娶贤,这句话半点不假。有皇后这么一个贤内助,委实是朕的福气。”

老夫老妻一把年纪了,即使偶尔同寝,也不过是做做伴说说话。王皇后既没了争宠的心思,一门心思地打理后宫管着一众嫔妃,确实称得上贤惠大度。

王皇后笑着嗔了元祐帝一句:“皇上又拿臣妾来取笑了。”

元祐帝笑着握住王皇后的手:“朕对皇后如何,皇后心中也该知晓。后宫美人再多,在朕心里,也无人能及朕的皇后。”

“皇后也只管安心。朕的儿子,就是你的儿子,他们都会像孝顺朕一样孝顺皇后。将来就算朕归天了,太子也会奉你为太后。”

短短几句话,听得王皇后鼻子一酸,眼眶也红了,哽咽着喊了声:“皇上”

大皇子的病逝,是王皇后心里最大的隐痛。

唯一的儿子走了,储君之位落在了二皇子身上。如今的东宫储君对她也算敬重,可说到底不是出自自己的肚皮,总是隔了一层。

孙贤妃看着柔顺恭敬,实则心机深沉,不是善茬。

窦淑妃心思活络,也不是个省油的灯。

说到底,两人不过是仗着自己生育了皇子,腰杆直底气硬。没真正将她这个皇后放在眼底。她若是手腕稍软一些,早就弹压不住了。

好在齐王生母何德妃和魏王生母李贵妃都已过世,不然,这宫中只怕会更热闹。

王皇后最大的隐忧,也正是孙贤妃。

皇上健在,她的皇后之位无人能撼动。太子不管心中如何计量,对她这个嫡母都毕恭毕敬,不敢有半分不敬。

一旦皇上驾崩,太子继位,对她如何就不好说了。

孙贤妃到底才是太子生母,太子心中又岂会不偏向孙贤妃?

“朕知道你信不过太子。”

元祐帝凝视着王皇后,声音十分温和:“太子为人,也确实有颇多不足之处。才干平平,贪花好色,又喜好那些炼丹之术。朕说过他几次,他明着答应了,背地里到底还是悄悄继续炼丹。朕也就懒得再管了。”

“只是,一国不能无储君。有嫡立嫡,无嫡立长,这是老祖宗定下的规矩。朕不能不遵从。再者,太子虽然平庸,也未犯过什么大错,总不能随便废立”

王皇后听到这儿,哪里还敢再沉默下去,忙接过话茬:“皇上严重了。太子对臣妾一直恭敬有加,每次进宫,都是先来椒房殿给臣妾请安,再去景秀宫见孙贤妃。”

顿了顿又道:“太子到底不是臣妾亲生的,能做到这一步,已经算不错了。”

元祐帝温声道:“太子虽然平庸些,阿诩却聪慧无双,雍容大度。在几个皇孙中,也属他的资质最出众。”

“朕也确实最喜欢阿诩。只可惜,阿诩的身体稍弱一些,时常生病。这一回感染了风寒之症,已经卧榻月余了。”

“朕还想着,早日给他定下亲事,让他高兴些。心情好了,或许病症也能很快痊愈。却没料到,事情会闹到这一步。”

说着,元祐帝又长叹一声。

纵然是一朝天子,也不是事事都顺遂如意。

子孙兴旺,个个出众,本是好事。

也因为一个个都太过优秀,彼此心中不服,明着一派和睦,私底下却是波涛暗涌纷争不断。

尤其是齐王世子,心高气傲,不甘被太孙压下一头,平日在上书房里就已经隐现端倪。这一次,更是胆大包天,故意毁了太孙的亲事。

都是自己的皇孙,手心手背都是肉。

齐王世子这么做,既令元祐帝愤怒,更令他失望寒心。

第三百零五章 风波(一)

马车在定北侯府门口停了下来。

秋韵客气地笑道:“侯府已经到了,顾二小姐请自行下马车,我就不送小姐进府了。”

态度也不算不客气,不过,和来时的热络殷勤,却是判若两人。

顾莞宁心中冷笑,面上却不显露,微微笑道:“今日有劳秋韵姑娘了。”

说完,便领着琳琅和玲珑一起下了马车。

琳琅手中捧着宽大的锦盒,玲珑虚虚地扶着顾莞宁,一脸忿忿之色:“这个秋韵,今儿个早上来接小姐的时候,脸上笑得像朵花似的,现在不冷不热的。”

“是啊!”琳琅也有些恼意:“这种势利小人,委实让人生厌。”

顾莞宁淡淡说道:“宫中多的是这种捧高踩低的小人,何必为这种人懊恼生气。”

玲珑嘟哝一声:“奴婢也知道生气不值得,可心里就是觉得憋屈。”

小姐满心欢喜地进宫觐见,谁能想到中途会冒出齐王世子来?

有了这么一出,小姐和太孙的亲事怕是又要生变。

小姐口中不说,心里一定很难受吧!

琳琅也是满脸忧色,轻轻说道:“小姐是不是该让人送个口信给太孙殿下?今日椒房殿里发生的事,也得让殿下有个心理准备才是。”

唯一能扭转劣势的,也只有太孙了。

顾莞宁却道:“不用了。”

琳琅和玲珑齐齐一怔。

只听顾莞宁又说道:“今天的事,太孙很快就会知道了。不必派人给他送信。”

太孙在宫中经营多年,肯定在椒房殿里安插了眼线。

顾莞宁面容还算平静,却没有说话的心情,说完这两句话之后,便抿紧了唇角,不再吭声。

两个丫鬟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地暗暗叹息一声。

顾莞宁先去了正和堂。

太夫人听闻顾莞宁从宫中回来,立刻起身,命紫嫣扶着自己下了床榻。刚走到门口,顾莞宁便迎面进来了。

“祖母,你不在床上好生歇着,怎么下了床榻。”顾莞宁搀扶起太夫人的另一只胳膊,薄嗔一句。

太夫人笑道:“你去宫中半日,我这心里一直在惦记着。听闻你回来了,在床榻上哪里还能待得住。”

顾莞宁抿了抿唇角,没有说话。

太夫人顿时察觉有异:“怎么了?莫非今日进宫不顺利?”

何止是不顺利!

顾莞宁一直隐忍的委屈愤怒骤然涌了上来,在胸膛翻涌不休。想说话,话语堵在了嘴边,迟迟说不出口,眼圈竟隐隐红了。

太夫人何曾见过顾莞宁这般模样,既惊又急又忧心,一把攥紧了顾莞宁的手:“宁姐儿,到底出什么事了?快些告诉祖母!”

顾莞宁用力地咬了咬嘴唇,在唇上留下了深深的牙齿印记。

“你这丫头,这种时候怎么还犯起倔劲来了。”太夫人急得额上冒了汗珠:“莫非你殿前失仪,触怒了皇后娘娘,被娘娘责骂了?还是宫里的妃嫔娘娘们刁难你了?到底怎么回事,你快些说出来。”

顾莞宁吸了吸鼻子,声音里有着浓浓的鼻音:“都不是。皇后娘娘一开始对我印象颇佳,妃嫔娘娘们偶尔有想刁难我的,也被我不动声色地噎了回去。后来皇上也来了椒房殿,对我也很满意。”

还没等太夫人松口气,就听顾莞宁又道:“萧睿今天也去了椒房殿。”

太夫人一惊。

顾莞宁以前和齐王世子颇为亲密,总称呼他睿表哥。后来关系淡漠疏远,便称呼齐王世子。这般直呼其名的,还是第一回。

齐王世子到底做了什么,竟令顾莞宁如此愤怒?

太夫人心中隐约有了不妙的预感,沉声问道:“齐王世子是不是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

在最亲近的祖母面前,顾莞宁无需再掩饰心里的愤怒鄙夷:“他在皇上和皇后娘娘的面前跪下,口口声声宣称他和我心心相印私定终身,求皇上和娘娘做主为他和我赐婚。”

太夫人:“”

太夫人气血上涌,眼前一黑,差点晕厥过去。

顾莞宁大惊失色,也顾不得再生气动怒,忙将太夫人扶着坐到了椅子上,一边不停地轻拍太夫人的后背:“祖母,祖母!你别动怒!保重身子要紧!”

太夫人无力地靠在椅背上,胸膛急促地起伏,呼吸紊乱,脸孔涌起异样的潮红。

顾莞宁愈发后悔懊恼。

明知道祖母身子不佳不宜动气,她怎么能如此直接地说出口?

万一祖母气出个好歹来,她永远都无法原谅自己!

太夫人闭上眼睛,深呼吸一口气,然后睁开,直直地看着顾莞宁:“宁姐儿,你将今在椒房殿里发生的事情一一道来,不要有半个字隐瞒。”

顾莞宁略略蹙眉:“祖母,此事先不急,等过几日”

“我现在就要知道是怎么回事。”太夫人异常坚持:“你不要瞒着我。”

顾莞宁无奈之下,只得将今日发生的事说了一遍。

有些细节,她不愿多说,譬如她怒叱齐王世子讥讽安平郡王顶撞王皇后,譬如元祐帝龙颜大怒。

不过,太夫人却问得格外仔细。稍微含糊其辞,都要追根问底。到最后,顾莞宁还是将所有的事情都说了出来。

“午膳结束后,我便告退离宫。皇后娘娘吩咐秋韵将我送了回来。”顾莞宁到底不是真正的十几岁少女,情绪波动一阵后,很快冷静下来。

“今天闹了这么一出,皇上和皇后娘娘碍着颜面,没治我的罪。不过,是不会再允太孙和我的亲事了。”

兄弟为一个女子相争不下,这样的事传出去,实在有损天家体面。

元祐帝又格外爱惜太孙,怎么肯让太孙背上抢娶弟媳的名声?

这其中的道理,不必多说,太夫人自然都懂。

齐王世子做出这样的举动,也正是看准了这一点。为了阻止这门亲事,他甚至不惜毁了顾莞宁的闺誉。

愤怒、伤心、失望、焦虑种种复杂的情绪交织在一起,汇聚成了一团火焰,在太夫人心头涌动。

太夫人喉咙一甜,侧过头,吐出一口鲜血。

第三百零六章 风波(二)

吐出这口鲜血后,太夫人便昏迷了过去。

顾莞宁面色一变,扶着太夫人胳膊的声音颤抖起来,不假思索地扬声喊了琳琅进来:“琳琅,立刻去吩咐顾管家,将李大夫接来。”

琳琅眼尖地瞄到地上的那一口血迹,心中也是一沉,忙应了一声,急急地跑了出去。

紫嫣听到动静,迅速走了进来。当看到昏迷不醒人事的太夫人时,紫嫣的脸色也变了:“小姐,太夫人怎么忽然吐血了?”

顾莞宁嘴唇动了动,却一个字也说不出口,两行热泪夺眶而出。

  如果觉得凤回巢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寻找失落的爱情小说全集凤回巢喜良缘秀色满园华裳六宫凤华十全食美念春归容华似美人多骄洛阳锦梦来运转秦画眉周小云的幸福生活,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