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寻找失落的爱情作品凤回巢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两人感情甚笃,无话不谈。这么重要的事,崔珺瑶却一直瞒着自己,林茹雪的心中颇有些不是滋味。

崔珺瑶看出林茹雪的气闷,笑着解释道:“其实,顾家早在两个月前就来提过亲事了。不过,这种事一日没定,一日就不便张扬。也免得亲事不成,被人拿来说嘴闲谈。”

“我几次都想告诉你,话到嘴边,又实在羞于张口。林姐姐可别生我的气才是。”

崔珺瑶将话说到这份上,林茹雪心里顿时舒坦多了,笑着应道:“我不过是随口说说罢了。这是你的终身大事,我为你高兴还来不及,怎么会生你的气。”

“换了是我,亲事未定之前,也是不便多说的。”

譬如说,她虽然一直钟情太孙,崔珺瑶也心中有数。不过,当着崔珺瑶的面,她也羞于承认这一点。

林茹雪见崔珺瑶笑意盈盈毫无半点不情愿,心里一动,低声问道:“崔妹妹,你真的愿意嫁给顾谨行?”

崔珺瑶依旧微笑着:“林姐姐此话从何而来?”

林茹雪略有些歉然地笑了笑:“崔妹妹别怪我多嘴。我平日从不喜在背后道人是非,不过,我们两个情同姐妹,感情深厚,我就饶舌一回了。”

“顾谨行相貌品性都算出众,不过,到底是庶出长房长子,比不得正经的嫡出。”

“你却是崔家唯一的嫡女,登门提亲的绝不在少数。听闻赵家还曾为长子赵平来提过亲,却被婉言拒绝了。”

“不知为何崔家最终选了顾家这门亲事?”

崔珺瑶早料到林茹雪会有此一问。

事实上,顾崔两家结亲的事一传开,和崔家交好的亲眷朋友登门的不在少数。也都有相同的疑问。

顾家虽好,顾谨行却不是嫡孙。崔家怎么肯将唯一的嫡女许给顾谨行?

其中的内情,崔珺瑶却不便细说,只能避重就轻地说道:“这门亲事是父亲亲自点头应下的,父亲既是相中了顾家这门亲事,我这个做女儿的,自然要遵从父亲的心意。”

这样的托词,林茹雪岂能听不出来?

林茹雪心中微微一沉,却也不便再追根问底,顺着崔珺瑶的话音说道:“你说的是。终身大事,总得听从父母之命,哪里由得着自己任性。”

崔珺瑶心细如尘,自是看出了林茹雪的些许不快,心里暗暗叹口气。

此事涉及到顾家隐私,换在以前,她或许不会在意,和林茹雪说些闺房悄悄话也不算什么。

可现在,她和顾谨行定下亲事,就是顾家未来的孙媳。就得站在顾家的立场,为顾家保守秘密保留体面。

昔日闺阁密友,日后都要各自嫁到夫家。

相交起来,也不会再像往日那般亲密无间了。

世事如此,纵然心中惋惜,也无力改变。

崔珺瑶很快收拾起了心中的唏嘘感慨,低声笑问:“林姐姐比我还大上一些,下个月就及笄了。登门打探的这么多,不知林祭酒中意哪一家?”

林茹雪笑容淡了些,默然片刻才道:“父亲想多留我一两年再出嫁,暂时还没考虑这些。”

林祭酒原本相中的是太孙。

林茹雪中意的也是太孙。

只可惜,太孙对顾莞宁一片情深,眼中根本容不下别人。

林茹雪自信家世相貌才情样样都不输人,奈何遇上了更美丽更出众更耀目的顾莞宁,也只能黯然认输了。

崔珺瑶即将嫁到顾家,和顾莞宁就是姑嫂。顾莞宁嫁给太孙,对崔珺瑶来说是好事一桩。

眼看着好友黯然神伤,崔珺瑶一时也不知该如何安慰,干巴巴地说了句:“林姐姐如此优秀出色,将来必会嫁一个如意夫婿。”

崔珺瑶的改变,聪明的林茹雪不可能看不出来,心里愈发不是滋味。

坐了片刻,林茹雪便起身告辞。

崔珺瑶像往常一样,笑吟吟地送了林茹雪出去,待林茹雪走了之后,崔珺瑶脸上的笑容才淡了下来,悄然叹了口气。

林茹雪走后不久,崔夫人便来了。

“母亲,”崔珺瑶打起精神,笑着喊了一声:“你怎么有空过来了?”

崔夫人年约四旬,保养颇佳,看着就如三十岁左右,皮肤白嫩,颇有风韵。目中闪着笑意,扫过崔珺瑶的俏脸:“瑶儿,茹雪今日是不是来过了?”

崔珺瑶点点头。

崔夫人注视着女儿,低声问道:“怎么了?你和她闹得不愉快了?”

崔珺瑶苦笑一声道:“她来问我,为何我们家会应下顾家的亲事。这让我如何作答?我只能装糊涂敷衍了过去。她心中不快,早早便走了。”

崔夫人淡淡一笑:“你这样做才对。”

“往日你们两个亲近,无话不说。可现在,你将是顾家媳妇,就该维护顾家的颜面。怎么能将顾家的家事往外说?”

“亲疏远近,你心中要有数。”

崔珺瑶闷闷不乐地应道:“母亲说的我都清楚,可我心里还是觉得对不住林姐姐。”

崔夫人低声道:“我来是有一桩要紧的事告诉你。今日,皇后娘娘命人到定北侯府宣口谕,要召顾莞宁进宫觐见。”

第二百九十章 教女

崔珺瑶一怔,抬起头来:“皇后娘娘怎么会忽然召顾妹妹进宫?”

崔夫人笑着用手指点了点崔珺瑶的额头:“你呀,今儿个是犯糊涂了。这么明显的事情怎么看不出来?”

“太孙已经十六,也该定下亲事了。太孙既是中意顾莞宁,宫里的皇上和皇后娘娘总得召她进宫,看上一看。只要皇上和皇后娘娘也相中顾莞宁,很快就会赐婚了。”

崔珺瑶默然片刻,才道:“看来,林姐姐是没有指望了。”

以顾莞宁的家世容貌气度,元祐帝和王皇后怎么可能相不中?

顾莞宁唯一的缺点,就是性子不够柔顺,偶尔说话犀利了一些。进宫时稍稍收敛一二也就是了。

崔夫人笑道:“茹雪也是京城最拔尖的闺秀,林祭酒就这么一个掌上明珠,自然希望她能嫁入皇家,这一世的尊荣体面都有了。”

“只可惜,太孙青睐的是顾家女儿。这也是没法子的事情。”

“还有傅家,听到这个消息,怕是也要失望了。”

傅家原本也有意于太孙妃的位置,如今和林家一样,希望都落了空。

崔珺瑶和傅妍也是熟络的,听崔夫人这么说,不由得轻叹一声:“这倒是一家欢喜几家愁了。”

崔夫人不以为然地笑道:“林家傅家愁不愁的,和我们崔家没什么关系。这桩喜事落在顾家,对你可是件好事。”

“你将来是顾家长孙媳,要执掌中馈。切记一定要和顾莞宁打好关系。太夫人最疼顾莞宁,你和顾莞宁交好,太夫人心中看着也高兴。”

“再者,顾莞宁日后做了太孙妃,少不得要照拂娘家。你这个娘家嫂子,也要多和她来往才对。”

崔夫人细细叮嘱了一番,崔珺瑶一一应了下来。

崔夫人看着美丽聪慧的爱女,既欣慰又不舍:“瑶儿,你在家中千娇百宠地长大,我们实在舍不得让你早早出嫁。可谨行已经十七了,顾家又急着让你过门,这才将婚期定在了十月。”

“一旦嫁了人,说话行事可得谨慎仔细些,比不得在家中这般肆意。”

“好在顾家门风清正,太夫人又是心胸宽厚的长辈,有她给你做主撑腰,你嫁到顾家,日子绝不会难过。就是你那个未来的婆婆糊涂些。你是晚辈,明面上得做得周全,不要落人话柄。”

崔珺瑶目光微闪,轻声应道:“母亲的话,女儿都记下了。”

“说起来,顾家行事确实令人称道,聘礼十分丰厚。也足以看得出顾家对这门亲事十分看重。”

崔夫人笑道:“我们崔家也不贪图这些,到时候都给你做嫁妆,带到顾家去。另外,我和你父亲也商议过了,置办两千亩良田给你做嫁妆,给你四间铺子,再准备两万两的银票给你压箱底。”

崔珺瑶听得感动不已,将身子依偎进崔夫人的怀中:“母亲,你和父亲待女儿实在是太好了。”

崔家虽然家大业大,子孙也格外兴旺。庶出的子女不说,光是嫡出的儿子就有三个。分到每一个人头上,也就不算多了。

父母肯替她置办这么多的嫁妆,对她的疼爱不言而喻。

崔夫人爱怜地抚摸着崔珺瑶柔滑的青丝,眼中满是慈爱:“我生了三个儿子,才有你这么一个女儿。不疼你还能疼谁去?”

“我和你父亲为你精心挑了这门亲事,只盼着你日后嫁到顾家,能过的平安顺遂。”

“你在顾家站稳脚跟过上好日子,这比什么都强。”

“你过得好了,也才有资格和底气来照拂娘家。你也放宽心,不到万不得已的事情,我们做爹娘的,绝不会张口令你为难。”

崔珺瑶眼眶有些湿润了,哽咽着嗯了一声。

崔夫人说着也动了情,眼圈微微泛红:“都说儿女是前世的债,这话果然不假。你小的时候,我盼着你长大。等你真正长大要出嫁了,我又担心你日后在夫婿家过的不好。”

“好在你聪慧灵敏,我又精心教养你多年。我相信以你的聪慧,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能安然应付过去。”

母女两个说着,相拥着哭了一回。

不过,崔珺瑶的泪水中并无太多伤感,更多的是对未来生活的希冀和憧憬。

傅府。

傅妍怔怔地坐在闺房里,脸上犹有泪痕。

王皇后下凤旨到顾家的消息,不过半日功夫,已经传遍京城。傅家消息灵通,在传旨太监到了顾家的那一刻,就已经知道此事了。

傅夫人特意将傅妍叫到面前,将此事告诉了她。

傅妍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亲耳听到此事的时候,依旧满心黯然。

傅夫人轻叹一声,安慰傅妍:“妍姐儿,这也是你命中没这个福分。以后就别再惦记着太孙了。你祖父一定会为你另挑一门如意的亲事。”

什么样的男子能比得上太孙?

嫁到哪一家能及得上太子府?

傅妍口中乖乖应了,心里却愈发不是滋味。

傅夫人何等精明,一眼就看出了傅妍心里的不甘,放缓了声音说道:“妍姐儿,你平日看着圆滑随和,其实最是心高气傲。可姻缘一事,是强求不来的。”

“太孙再好,可他没相中傅家,也没相中你。你不甘心,也没办法。还是趁早打消这份念头吧!”

“在外人面前,绝不能露出半分。尤其是到了顾莞宁面前,装也装得高高兴兴地恭贺她一声,免得被人家看了笑话。”

傅妍听到这么戳心窝的话,当场就红了眼眶:“祖母,你说的这些我都知道。在外人面前,我不会给傅家丢人的。”

“我就是觉得不甘心。我到底哪点不如顾莞宁?为什么太孙眼中只看到她一个人?明明太子妃更中意我”

傅夫人面色一变,沉声道:“你给我闭嘴!这样的话,你以后想都不准再想。”

傅夫人平日最疼爱傅妍,像这般厉声斥责地,几乎从未有过。

傅妍咬着嘴唇没吭声,回了闺房后,却狠狠地哭了一场。

第二百九十一章 礼物(一)

此时的定北侯府,却是人人喜气洋洋。

太夫人容光焕发,精神极佳,特意叮嘱顾莞宁一通:“宁姐儿,你明日进宫觐见皇后娘娘,一定要礼数周全,万万不能像平日这般任性。说话时也柔顺恭敬些,免得皇后娘娘心中不喜。”

“虽然太孙殿下对你十分中意,太子和太子妃也默许了。若是皇上和皇后娘娘不点头,这门亲事也是成不了的。”

顾莞宁有些无奈地笑了一笑:“祖母,我又不是不懂事的孩子,这么简单的道理难道我还不知道么?”

太夫人笑着瞄了顾莞宁一眼:“道理你都懂,就是脾气不太好。别人不惹你也就罢了,一旦说话刺耳不中听,你就按捺不住,半点委屈闲气都受不得,立刻就要发作回去。”

顾莞宁:“”

顾莞宁难得露出稚气的一面,不满地嘟哝道:“哪有这么说自己孙女的。祖母还说最疼我,原来心里一直是这般看我的。”

太夫人笑道:“难道我说错了不成?”

要不怎么说,世上最了解她的人是祖母?

这番话确实半点都没错。

她做了十几年太后,早已习惯了众人对自己俯首听命。哪里容忍得了别人的挑剔。

顾莞宁清了清嗓子:“好,我都听祖母的。明天进宫,我一定对皇后娘娘毕恭毕敬,绝不会让人挑出半点不是。”

太夫人立刻道:“不仅是对皇后娘娘恭敬,若有其他的嫔妃娘娘借机来看你,或是故意说什么难听话,你都暂且忍上一忍。”

宫中的妃嫔们,整日闲着,无事也要生出事来。

王皇后召她进宫的事,宫中怕是早已传遍了。明天少不得会有多事的妃嫔去昭明殿“凑热闹”。

顾莞宁略有些无奈地笑道:“祖母,你就放心好了,我保证乖乖地绝不惹祸。不管谁说话阴阳怪气夹枪带棒,我一律当做没听见。”

太夫人这才满意地笑了起来:“总之,这是你第一次进宫觐见,总得给皇后娘娘留个好印象。等亲事定下了,就不必这么顾虑重重了。”

顾莞宁:“”

顾莞宁哭笑不得,忍不住出言抗议:“祖母,你这么一说,我怎么觉得我是去装模作样蒙骗皇后娘娘似的。”

太夫人被逗得笑了起来。

正说笑着,吴氏方氏妯娌两个联袂过来了。

自从顾谨行和崔珺瑶定下亲事后,吴氏心情舒畅,看什么都顺眼。说话也比往日顺耳多了,张口便笑道:“莞宁明日进宫觐见皇后娘娘,这可是件大喜事。”

方氏也笑道:“是啊!我和大嫂也都替莞宁高兴呢!”

太夫人眉头舒展,嘴角俱是笑意:“我正在叮嘱宁姐儿进宫要注意的事。你们两个来了正好,想到什么也说上几句。你们都是做长辈的,可得多提点提点宁姐儿。”

吴氏立刻道:“有婆婆精心调教着,莞宁的言行举止哪有可挑剔的。”

这么违心的话,亏吴氏能面不改色地说出口。

太夫人就是再向着自己的孙女,也知道这话的水分稍稍有些大。

顾莞宁心平气和的时候,礼数确实周全,无可挑剔。一旦心中不快或动了怒气,言辞就冷凝犀利如刀。

这副半点不肯吃亏半点闲气受不得的脾气,进了宫里,岂能不让人忧心?

方氏比吴氏细心得多,见太夫人但笑不语,便猜出了几分,含笑道:“皇后娘娘是太孙的祖母,皇上是太孙的祖父。明日莞宁进宫,也有长辈看看晚辈的意思。以皇后娘娘的心胸,怎么会刻意刁难一个晚辈。婆婆只管放心就是了。”

这话说的也有道理。

说到底,就是走个过场罢了!

只要王皇后不心存挑剔,顾莞宁应付这样的场面游刃有余。

至于其他嫔妃的态度,也影响不了这门亲事。

太夫人心里终于安定下来,笑着叹了口气:“我白活了几十年,倒是没有你看的透彻。”

方氏半点不居功,抿唇笑道:“婆婆这是关心则乱。其实,儿媳就是不说,婆婆也很快就能想到这些了。”

眼看着方氏三言两语就哄得太夫人展颜,吴氏心里不免有些酸溜溜的。咳嗽一声扯开话题:“莞宁明天要进宫,总要穿戴得慎重一些。可惜这一季的新衣还没做好,也不知莞宁是否还有新衣可穿。”

顾莞宁淡淡一笑:“有劳大伯母费心。前几日,琳琅刚替我做了两身新衣,明日我穿一身,再带上一身新衣备用。”

顾莞宁既是听太孙提过此事,自然早有准备。

琳琅善于针线女红,比起绣庄里的绣娘毫不逊色。此次特意挑了两块极好的衣料,做了两身崭新的衣裙。

吴氏见顾莞宁早有预备,半开玩笑地说道:“莞宁果然是个心中有成数的,我这个大伯母是白白操心了。”

顾莞宁听出吴氏话中有话,也懒得怼她,随意地扯了扯唇角作罢。

太夫人却听不得这样的话,面色略略一沉:“吴氏,你是做伯母的,哪有这样说自己的侄女的。什么叫心中有成数?说得倒像是宁姐儿早就得了消息似的。”

可不早就得了消息嘛!

吴氏心中嘀咕着,忙陪笑:“我这张嘴,说话总是不中听,婆婆可千万别放在心上。莞宁,大伯母没别的意思,你别见怪。”

顾莞宁漫不经心地笑道:“一家人在一起说话,有什么见怪不见怪的。”

吴氏可是领教过顾莞宁口齿厉害的,见顾莞宁今日没有发作,暗暗松了口气。

方氏打起了圆场:“莞宁有了新衣,明日佩戴的首饰可有了?”

顾莞宁随口笑道:“我那儿有十几匣子首饰,待会儿回去就挑一套华贵大方得体的。”

正说着话,便有丫鬟进来禀报:“启禀太夫人,太孙殿下派身边的侍卫送些东西给二小姐。”

太夫人微微一愣,下意识地看了顾莞宁一眼。

太孙怎么又打发人送东西来了?

这不年不节的,到底是送了什么来?

第二百九十二章 礼物(二)

来送东西的,依旧是穆韬。

穆韬天生一张没有表情的脸,说话声音也平平板板的,听不出半点情绪来:“太孙殿下知道皇后娘娘要召顾二小姐进宫,特意命小的送了一套首饰来。”

顾莞宁:“”

这个萧诩!

不安心养病,总要不时地折腾些动静出来。唯恐别人不知道他的心意似的。也不怕别人取笑他儿女情长。

顾莞宁心里嘀咕着,眼中却漾起了一丝笑意。

再看太夫人,已经眉眼含笑,唇角高高地扬了起来。

“太孙殿下可真是有心了。”方氏笑着说道:“知道莞宁要进宫,还特地让人送了首饰来。”

吴氏也迅速笑着接了话茬:“是啊!这可是太孙殿下的一片心意。”

首饰是否贵重是否精致好看,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太孙这份体贴和心意。

还没嫁过去,太孙就已对顾莞宁这般上心。日后成了亲,怕是更加体贴温存。

别说独守空闺的吴氏看着有些眼热,就连夫妻感情颇佳的方氏,也不禁感叹顾莞宁的好运道。

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啊!

太夫人笑着轻拍顾莞宁的手背:“别发愣了,还不快让人收下锦盒。”

顾莞宁定定神,应了一声。

不待她吩咐,琳琅便含笑走上前,接了锦盒。

手指不经意地碰触了一下,琳琅毫无异样,穆韬却是俊脸微微一红。

顾莞宁回过神来,见到穆韬那副不自在的样子,不由得露出会心的笑意。

前世他们两个各自忠心伺候自己的主子,一直迟迟没有成亲,直到临死的那一天,还是未婚夫妻。这也成了顾莞宁心中的一个遗憾。

她这一世还会嫁给太孙,穆韬和琳琅也能再续前缘了吧!

穆韬送来了锦盒之后,很快便告退回去复命。

太夫人目光一扫,笑着打趣道:“宁姐儿将锦盒打开,也让我这个老婆子瞧瞧太孙送来的首饰是什么样的。”

顾莞宁难得地红了红脸,心里涌起一丝甜意。

琳琅忍住笑意,打开锦盒。

众人瞬间就被锦盒里发出的璀璨光芒吸引了过去。

这是一套赤金头面首饰,精工细作打制而成,格外精美别致。一看就知道是宫中御制。上面镶嵌的宝石颗颗硕大剔透,任意一颗都不是凡品。这套首饰上镶嵌的宝石少说也有十几颗。价值至少也在数千两!

吴氏眼皮子浅薄,看到这样的好东西,几乎挪不开眼。

方氏陪嫁不算丰厚,看着也觉得羡慕不已。

太夫人细细打量一眼,笑着赞道:“这套赤金镶宝石头面首饰,既精致又华美,正适合十几岁的姑娘家戴。太孙殿下的眼光果然不错。”

太夫人的私房里也有不少贵重首饰,不过,款式做工都不及这一套头面首饰,戴着进宫,既好看又体面。

太夫人这般夸赞太孙,顾莞宁竟也生出些有与容焉的喜悦来,口中却道:“他还在病中,就该老老实实地养病。我又不缺这些,哪里要他烦心,还巴巴地送一套首饰来。”

哟!

瞧瞧这口是心非的小模样!

太夫人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你呀,得了便宜还卖乖。不管如何,这都是殿下的心意。你明日就戴着这一套首饰进宫觐见皇后娘娘。”

顾莞宁乖乖点头应下了。

隔日清晨。

顾莞宁穿上崭新的绯色罗裳,戴上精致华美的金钗,揽镜自照,冲着镜中冷艳明媚的少女微微一笑。

不知从何时起,她的眼角眉梢变得轻松释然,渐渐染上青春妙龄少女特有的神采。

或许是因为这一世祖母安然无恙,或许是因为一切痛苦都已经成了过去,也或许是因为太孙

想到那个腹黑又厚颜的俊美少年,顾莞宁唇边的笑意更浓了一些。

准备为顾莞宁上妆的璎珞笑嘻嘻地说道:“小姐近来红鸾星动,气色极佳,不必胭脂水粉妆点,也艳冠群芳。”

琳琅几个丫鬟都掩着嘴笑了起来。

顾莞宁笑着瞪了璎珞一眼:“好大的胆子,竟敢拿主子来打趣。”

  如果觉得凤回巢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寻找失落的爱情小说全集凤回巢喜良缘秀色满园华裳六宫凤华十全食美念春归容华似美人多骄洛阳锦梦来运转秦画眉周小云的幸福生活,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