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寻找失落的爱情作品凤回巢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姚若竹最是细心敏锐,岂能听不出顾莞宁的言不由衷?

不过,她是姚家的女儿,寄住在顾家再久,也不是顾家的人。顾家的事,她也不便追根问底。

顾莞宁这么说了,姚若竹便不再吭声,默默地坐到床榻边,和顾莞宁一起守着太夫人。

太夫人醒来的时候,屋里只燃了一盏烛台,光线不甚明朗。

“祖母,你醒了。”顾莞宁忙扶着太夫人坐直了身子,姚若竹扶着太夫人的另一只胳膊,两人合力将太夫人扶着下了床榻。

“现在是什么时辰了?”太夫人的声音有些沙哑。

顾莞宁轻声答道:“快到亥时了。”

她这一睡,竟然睡了快两个时辰。

太夫人自嘲地叹了口气:“果然是年纪大了,一耗神,就要睡上这么久。”顿了顿又问道:“你们两个都吃了晚饭没?”

顾莞宁打起精神笑道:“我和姚表妹都等着祖母醒来一起吃呢!”

太夫人嗔怪道:“我若是一直睡,难道你们今天就不吃晚饭了不成!以后可不能这样了。”

有姚若竹在,祖孙两个都有默契地闭口不提齐王府的事。

姚若竹也识趣地没有多问,只笑着哄太夫人:“姑祖母没醒,我们哪有吃饭的心情。现在可算等到顾祖母醒了,我早就饿得前胸贴后背,待会儿可得多吃两碗才是。”

然后,一左一右地搀扶着太夫人去了饭堂。

太夫人不想让顾莞宁担心,明明没胃口,也勉强吃了半碗饭。

顾莞宁将太夫人的强颜欢笑看在眼底,心里沉甸甸的,愈发不是滋味,随意吃了半碗,也搁了筷子。

很快,便有丫鬟来禀报。

顾海回来了!

第二百六十六章 崔家(一)

顾海一大早就去了崔府,到了亥时才回府,算起来,竟是去了整整一天。

顾海在崔家显然喝了不少酒,满身都是酒气,好在步伐还算稳健。

姚若竹找了个理由,先一步告退了。

待姚若竹走了之后,顾海才笑着夸赞了一句:“还是母亲会调教,竹姐儿行事有规矩有章法,比起普通的闺秀强多了。”

换在平日,这样的夸赞,肯定会哄得太夫人开怀一笑。

今日太夫人心情烦乱不佳,没有说笑的心情,随意地扯了扯唇角。

顾海立刻察觉出了不对劲,下意识地看了顾莞宁一眼。

顾莞宁暗暗叹口气,不等顾海追问,便将顾柏今日禀报的事情说了一遍。

顾海越听面色越难看,酒气也随之上涌,英俊的脸孔上满是愤怒的红潮:“齐王世子竟然命人来盯梢定北侯府!他这般对自己的外家,也不怕寒了顾家人的心!”

连他这个做舅舅的,听闻此事都怒不可遏。太夫人的心情可想而知。

经过这半日功夫,太夫人的情绪已经平稳多了,见顾海这般愤怒,反倒张口劝慰了几句:“老三,你也别太生气了。说到底,他是皇孙。我们顾家只是他的外家罢了。”

“他和宁姐儿没缘分,记恨迁怒之下,对顾家提防一二,也是难免的。”

说到这儿,太夫人长长地叹了口气,声音里透着几分苍凉:“以后只怕他连登门也少了,何苦再计较这些。”

顾海见太夫人这副低落消沉的样子,心里颇不是滋味,将怒气按捺下来,轻声道:“母亲能想明白就好。”

“他心中记恨顾家,只怕不全是因为莞宁。也有忌惮顾家将和太子府结亲的意思。在他心里,怕是早就将我们顾家当成了齐王府一党。殊不知,我们顾家效忠的是朝廷,绝不会掺和到皇家的事情里。”

“大姐嫁给齐王,做了齐王妃。将来莞宁嫁到太子府,就会是太孙妃。她们都是顾家的女儿,顾家永远都是她们的后盾。却也不会因此就站在齐王府或太子府一边。”

“齐王世子和我们顾家亲近的时候,我们一直待他不薄。现在是他自己先行一步推开了顾家,日后也怪不得我们凉薄无情。”

顾海冷静理智,爱憎分明。出了这样的事,让他以德报怨像往常一样对待齐王世子,是绝无可能了。

想到齐王世子,太夫人心里一阵阵刺痛。

事已至此,隔阂已生。想得再多也没用。

太夫人打起精神笑道:“罢了,不说这些让人气闷不快的事情。你今日去了崔家做客,崔家反应如何?说来给我听听。”

顾莞宁也惦记着此事,立刻看向顾海。

顾海也没卖关子,很快便将此行经过道来。

“今日我去崔家,崔侍郎领着三个儿子亲自招呼我。我当着崔侍郎父子的面,将谨行差点中了吴莲香算计的事说了出来。”

“崔侍郎听了之后,脸色着实不太好看”

想想也是难免的。

就在议亲的关口,听到这等事情,谁能不生气冒火?

崔侍郎为官多年,颇为城府,除了脸色稍微难看些,倒也没说什么难听话。崔侍郎的三个儿子可就忍不住了。

“顾三叔,你今日亲自登门说这些,是不是想告诉我们,顾家和崔家的亲事就此作罢?”崔大郎沉声问道。

崔二郎也皱起了眉头,淡淡说道:“好在议亲的事还没传开,此时作罢也没什么。彼此婚嫁都不受影响。”

世事就是如此。男子成亲前有些风流事,最多被人说嘴几句。女子沾上了这等事情,以后想嫁人都难了。

吴家不趁机赖上顾家这门亲事才怪。

虽然吴家上不得台面,却也是顾家姻亲。顾家总不能就此和吴家撕破脸。

在国子监读书的崔三郎和顾谨行同龄,和顾谨行也相识,说话还算委婉客气些:“这件事,也怪不得谨行。毕竟是他的亲表妹,自是少了些提防。”

崔侍郎任由儿子们将自己不便说的话都说了出来,然而才咳嗽一声:“行了,你们几个都别吭声了。顾贤弟亲自到崔家来,半点都没隐瞒地将此事相告,这份坦荡磊落,已经颇令人佩服。不然,若是等到亲事定了再说,我们崔家又能如何?还不是得捏着鼻子将女儿嫁过去?”

姜还是老的辣。

崔侍郎一张口,就连脸皮厚度如顾海的,也有些吃不消。

顾海立刻苦笑道:“崔兄这么说,真令我汗颜。我们顾家行事一向光明磊落,怎么会做出这等不知廉耻的事情来。”

“今日我到崔家来,一来是将此事如实相告,二来也是为了表明我们顾家想结亲的诚意。”

还没定亲就闹出这样的事,还想和崔家结亲。当崔家的女儿是这么好娶的吗?

崔大郎一脸不快地想说什么,被崔侍郎瞪了一眼,顿时讪讪地闭上嘴。

崔二郎和崔三郎对视一眼,也都不吭声了。

顾海只当没看见这一幕,继续说道:“我知道此时再提亲事,你们父子几个心中都有些疙疙瘩瘩地不痛快。不过,若是为了这件小事就让两家的亲事作罢,委实可惜。”

“母亲对崔三小姐一直颇为喜欢。今日登门来致歉,也是母亲特意叮嘱我来的。”

“崔兄请放心,只要崔家肯点头答应亲事,吴家表姑娘的事,我们顾家一定会处理妥当,给崔家一个交代。日后崔三小姐进门了,顾家上下都会善待于她,绝不会让她受半点闲气闷气。”

顿了顿,又意味深长地暗示了一句:“如今府里由大嫂当家理事。等儿媳进门了,大嫂也就能享享清福了。”

崔家父子听了这话,俱都动容。

顾家人素来一言九鼎。这话既是由太夫人授意,又是顾海亲自登门说的,自然不会有假。

顾家的意思已经很清楚了。

只要崔家既往不咎应下亲事。崔珺瑶一嫁到侯府,不必受婆婆的磨搓,立刻就能掌家理事。

第二百六十七章 崔家(二)

崔珺瑶是家中唯一的嫡女,深得父兄疼爱。

精心教养了多年的女儿,到了婚嫁的时候,崔家当然不会轻忽随意,自然是精挑细选。明里暗里打听流露过结亲意思的,也不止顾家。

一家有女百家求,崔家将流露过结亲意图的人家梳理一遍,最出众的是顾家和赵家。

赵阁老为官精明,做人圆滑,是只笑面虎。赵平是赵阁老的嫡长孙,本人才学出众,又身为齐王世子伴读,也算是京城里有数的出众少年。

只是,赵阁老私下和齐王一直来往密切。

坚持正统的崔侍郎,对赵家并无太多好感。

顾谨行也是勤奋好学的翩翩少年,顾家是大秦第一将门,虽然顾谨行的出身略低了些,不过,太夫人让官媒登门的时候,已经透露出顾家日后会由长房承袭家业。这么一来,顾谨行唯一的缺憾也被补足了。

也因此,崔家很快松了口风,有意应允了这门亲事。

谁想到,中间横生枝节,顾谨行偏又出了这等事!

好在顾家结亲的诚意十足,开出的条件也实在令人心动。一嫁进门就能当家理事,满京城也没第二家会做出这样的承诺。

只要顾家能将吴家的事处理干净妥当,这门亲事,还是可行的。

崔侍郎心中权衡片刻,缓缓说道:“结亲不是小事,顾贤弟总得容我们再商榷考虑几日。”

顾海暗暗松口气,笑着说道:“崔兄慢慢考虑,等来年过了上元节,再给答复也无妨。”

顾家是有意求亲,诚意十足。不过,崔家也不能一味地拿捏。从现在考虑到来年元宵节,算来也近一个月的时间了。

同意就定亲,不同意,顾家就要求娶别家的闺秀了。

崔侍郎闻弦歌而知雅意,不动声色地笑着应了。

再之后,就无人提起此事了。

几人谈些朝堂内外的事,到了晚上,推杯换盏喝了一通酒,顾海才告辞回来。

“崔家父子四人对着我一个,好在我酒量不错,不然,今晚在酒桌上可就要出丑丢人了。”

顾海谈笑风生话语诙谐,终于逗得太夫人有了笑容:“看来,崔家已经意动了。”

不然,崔家人哪还有耐心陪顾海喝酒。

顾海目中精光一闪,淡淡说道:“崔三小姐嫁进门来就有母亲撑腰,不必受大嫂磨搓,很快就能当家理事。日后谨行继承家业,崔三小姐日后就是一品的诰命夫人。”

“还有,莞宁日后若是做了太孙妃,日后少不得有入主中宫的一日。顾家成了后族,对崔家来说也是好事。这样的好亲事,崔家岂能不动心?”

崔家确实心疼女儿,不过,也得考虑门第和家族的未来。

错过顾家,崔家到哪儿给女儿再找这样一门好亲事?

至于吴莲香,对崔家来说也算不得什么。

此时的勋贵官宦,谁不是娇妻美妾在旁?只要崔珺瑶做了正妻,区区一个妾室也翻不出风浪来。

太夫人笑了一笑:“只要崔家动心就好。能娶到崔家姑娘,也是行哥儿的福气了。”

崔家和顾家相隔不远,彼此熟悉。太夫人也算是看着崔珺瑶长大的,对她的印象颇佳。

太夫人相中崔珺瑶,第一考虑的确实是家世。崔珺瑶本人的出众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崔家精心教养了多年的嫡女,绝不是吴莲香这等眼皮子浅薄的闺阁少女可比。

太夫人自己的三个儿媳,除了方氏还算老实本分之外,一个比一个不省心。如今到了孙媳这一辈,无论如何得娶一个端庄贤惠的回来。

顾莞宁也笑道:“崔姐姐性情娴雅,端庄大方,容貌才情样样出众。她做我的大嫂,确实是极好的。”

顾海挑眉一笑:“哟,莞宁还从没这样夸过一个人。可见崔三小姐确实优秀出挑。”

顾莞宁出言抗议:“三叔这是在说我眼高于顶目中无人吗?”

“我哪里敢这么说顾二小姐。”顾海笑着打趣:“谁不知道顾二小姐有祖母撑腰,顾家上下谁人敢招惹。”

两人一唱一和,逗得太夫人展颜笑了起来。

“行了,我知道你们两个是在哄我开心。放心吧,我这把年纪了,什么事情没经历过。这点坎坷,还压不夸我。”

顾海和顾莞宁的心意,太夫人岂能看不出来?再多的伤心难过,此时也都悄然淡去。

顾海收敛笑容,认真地说道:“母亲知道我们的心意就好。不管遇到什么事,母亲都要坚强地挺过去。定北侯府少不了母亲这个顶梁柱,我和莞宁也需要母亲。”

顾莞宁也张口道:“三叔的话都说到我心坎里了。祖母,你一定要好好的。”

这一刻,顾莞宁和顾海脸上的神情竟出奇的相似。

同样的恳切,同样的在意,同样的执着。

太夫人心中一暖,郑重地点头应了:“我答应你们两个,不管遇到什么事,我都会撑下去。”

顾海又沉声道:“大姐是齐王妃,这么多年来,看在大姐的颜面上,我们定北侯府和齐王府走动得颇为密切。想来也让齐王父子生出了误会,以为我们顾家是齐王府的党羽。现在看来,以后还是稍微拉远距离为好。也免得日后生出别的波折来。”

这个话题显然有些太沉重了。

说完之后,三个人都沉默了下来。

过了片刻,顾莞宁笑着张口打破沉默:“祖母,再过两日就是闵三小姐出阁的日子。祖母身体不佳,不宜出府。到时候我随着大伯母一起去登门道贺。说不定还能碰上崔姐姐。”

太夫人打起精神说道:“崔家既是有意结亲,你见了崔家小姐,也多亲近亲近。”

太夫人思虑深远。

顾莞宁日后总有出嫁的一日,顾谨行和顾莞宁关系虽好,到底是男子,不便时常登门。到时候少不得要娘家嫂子出面来往。

趁着此时多和崔珺瑶亲近培养感情,也是好事一桩。

顾莞宁很快听懂了太夫人话语中的深意,点点头应了下来。

第二百六十八章 长房

隔日,吴氏知道了顾海此行经过,高兴地合不拢嘴,一张脸几乎笑成了一朵花。

吴氏狠狠地夸了顾海一通:“这次可真是多亏了三弟出面。日后谨行娶了崔家小姐回来,一定要好好孝敬三叔才是。”

顾海很清楚吴氏的性子脾气,笑着调侃道:“大嫂现在这么说,以后别怨我就行了。”

崔珺瑶一过门就要当家理事的事情,吴氏现在还不知道。等日后知道了,怕是要气的跳脚。

不过,此事也由不得吴氏乐不乐意。

经过吴莲香一事,太夫人已经对吴氏彻底失望了,决意要扶持着孙媳掌家。吴氏到时候再生气再反对也没用。

吴氏没听出顾海话语中的深意,顾莞宁却是心知肚明,和顾海交换了一个会心的眼神。

吴氏还在喋喋不休。

太夫人轻咳一声:“行了,此事到底还没真正定下来,现在不宜声张。吴氏,你的口风也紧一些,别早早地宣扬出去,万一出了差错,岂不是成了笑柄。”

吴氏忙笑着应下了。

然后,吴氏便和太夫人商议起了去闵家道贺的事。

“我们和闵家往日就有往来。此次闵家嫁女儿,我打算带着莞华莞宁登门去道贺。”

顾谨行亲事一定,接下来就轮到顾莞华了。吴氏带着顾莞华出门做客,显然是有意让顾莞华露一露脸。

太夫人笑道:“华姐儿也不算小了,确实应该带出去走动走动。我那里还有两套头面首饰,待会儿就让人给华姐儿送过去。”

吴氏面上顿时有了喜色,连连笑道:“婆婆这般疼莞华,我可要代莞华好好谢一谢婆婆。”

太夫人从来都不是小气的人。每到换季,都不忘吩咐公中给几个孙女添置新衣首饰。不过,太夫人手里的私房东西,大多给了顾莞宁。吴氏看着再眼热眼馋也没用。

没想到,此次太夫人竟主动张口给了顾莞华两套头面首饰。摆明了是给长房做脸。

长房的地位,如今确确实实不同了。

吴氏心情舒畅眉开眼笑。

太夫人又对顾莞宁笑道:“你的首饰我也准备好了,一会儿让紫嫣送到依柳院去。”

顾莞宁含笑道:“多谢祖母。”

太夫人提携长房,顾莞宁并未泛酸。日后定北侯府要靠着长房撑着,太夫人对长房偏重些也是应该的。

“祖母,三妹和姚表妹也都不算小了,也该出去走动见识世面才是。”顾莞宁笑着提议:“明日去闵家做客,让她们两个也一起去吧!”

太夫人笑着点头:“还是你想的周全。明天她们两个也一起去。月姐儿和琪姐儿太过年少,此次就算了。吴氏,你可得细心些,将几个孩子都照顾周全。”

吴氏心里其实不太情愿带着顾莞敏出去做客,不过,太夫人发话了,她也不敢说个不字,忙笑着应道:“婆婆放心,儿媳一定尽心照顾她们几个。”

在府里闷了几个月,总算有了出门透气的机会。别说顾莞敏和姚若竹,就连素来文静沉稳的顾莞华也是满心欢喜。

太夫人命人送来的首饰,都摆在梳妆台上。

一套蓝宝石头面首饰,另一套是红宝石的头面。

镶嵌在首饰上的宝石都有指甲大小,颜色鲜亮通透,俱是上品。

吴氏仔细打量后,眉开眼笑地说道:“瞧瞧这蓝宝石和红宝石,多鲜艳好看。你祖母出手果然慷慨大方。”

妙龄少女,哪有不喜欢珠宝首饰的。

顾莞华看着流光溢彩的首饰,心里也格外高兴:“祖母待我真是太好了。”

吴氏立刻小声道:“这样的首饰,莞宁那儿多的是。你祖母现在总算舍得拿出来给你了。”

顾莞华听了这话,立刻皱了皱眉:“这样的话,母亲以后万万不可再说了。祖母的私房体己愿意给谁,都是祖母自己的事。祖母给我,我心里已经很高兴了。怎么能和二妹攀比。”

顾莞宁在太夫人心目中的地位,人尽皆知。

吴氏以前还有些不服气,经过吴莲香的事情之后,对顾莞宁不自觉地多了几分微妙的敬畏,闻言讪讪地笑道:“你这丫头,我们母女两个私下里说些闲话罢了。你倒较真起来了。”

顾莞华正色道:“我这不是较真,是在提醒母亲,做人要知道感恩。这样的话,一旦传到祖母或二妹耳中,她们会怎么想?又会怎么看我们母女?”

“说句不中听的,如果不是二房出了事,现在掌家的还会是二婶娘。长房也没有今日的风光。”

“母亲可要惜福才是,别再寒了祖母的心。否则,总有母亲后悔莫及的时候。到时候再恳求祖母原谅,可就迟了。”

顾莞华平日话语不多,说起话来却是一针见血。

吴氏颜面上有些下不来,恼怒地瞪了顾莞华一眼:“你倒是越说越起劲,教训起我来了。”

顾莞华蹙眉说道:“我这是在提醒母亲,行事说话都要有分寸,别得意忘了形。”

“就说吴表妹这一桩事。如果不是母亲平日太过纵容惯着她,她哪里敢做出这等肆意妄为的事情来。差点就误了大哥的终身大事。难道母亲还没吸取教训么?”

一提到吴莲香,吴氏就气短了,声音也低了几分:“我也没想到她有这么大的胆子。”

顾莞华叹口气:“好在舅舅已经将吴表妹带回去了。我劝母亲一句,大哥亲事定了之后,就和舅舅说一声,让吴表妹另外嫁人吧!”

“真让吴表妹嫁给大哥做妾,今后哪里还有安宁的日子。”

吴氏点点头:“这个不用你说,我也知道。”

母女两个闲话许久。

临走之际,吴氏特意叮嘱:“后日你随我去闵家做客,若是遇到了崔三小姐,你记得和她多亲近一二。这门亲事若是成了,以后她就是你的大嫂。你日后出嫁,少不得要依靠娘家。和她相处得近一些,总没坏处。”

难得吴氏说出这样有道理的话来。

顾莞华点点头应下了。

第二百六十九章 珺瑶(一)

闵家近年来虽然有败落之相,到底是官宦世家,是太子妃闵氏的娘家,也是当朝太孙的外家。

只冲着太子妃和太孙,闵媛出嫁这一日,到闵家贺喜的人也绝不会少。

除了顾家,罗家傅家林家还有崔家京城里数得上的勋贵世家女眷,基本都来了。

华服盛装的吴氏,领着妯娌方氏,还有顾莞华顾莞宁等人一起到了闵家。送上贺礼,便被人引着到了内堂里。

吴氏早在三年前就有定北侯夫人的诰命在身,又开始当家理事,出来做客不必再憋憋屈屈地跟在沈氏身后,整个人容光焕发,满脸笑容的和熟悉的女眷们寒暄招呼。

吴氏有意让女儿露脸,不管走到哪儿,都特意将顾莞华带在身侧。

家中有适龄少年郎的,自是要多留意几分。

这一留意,顿时就有人心思活络了起来。

顾莞华不算顶尖美人,却胜在容貌姣好,十分耐看。今日又穿戴得精致,头上的红宝石头面首饰为她更增色了几分。

更令人称道的是,顾莞华温柔稳重,气质文静端庄,分外惹人好感。

至于顾莞华身侧的顾莞宁,自然更美更耀目,不过,这位顾二小姐可是太孙殿下的心上人。看看也就罢了,娶进门做儿媳还是别想了。

顾莞华知道吴氏的良苦用心,表现得落落大方颇为得体。

顾莞宁看在眼里,不由得露出会心的笑意。

前世的定北侯府,一直由二房掌家。

长房的几个儿女俱都姻缘平平。顾谨行娶了吴莲香,而温柔聪慧的顾莞华,也未高嫁,只嫁了一个四品官宦之家。

这一世,顾谨行会有更好的姻缘,希望顾莞华也能嫁得如意夫婿吧!

众人寒暄之际,顾莞宁的眼角余光瞄到了罗夫人和罗芷萱母女。

顾莞宁并未犹豫,很快走上前,像往常一般,笑盈盈地喊了声:“罗伯母,罗姐姐,你们今日来的倒是比我们还要早些。”

罗芷萱满脸欢喜,拉起顾莞宁的手:“来之前我就在想,说不定今日你也会来。没想到真的遇上你了。”

罗夫人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面上倒是笑得颇为和气:“阿萱,你和莞宁素来交好,今日在一起多说说话。”

  如果觉得凤回巢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寻找失落的爱情小说全集凤回巢喜良缘秀色满园华裳六宫凤华十全食美念春归容华似美人多骄洛阳锦梦来运转秦画眉周小云的幸福生活,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