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寻找失落的爱情作品凤回巢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太夫人伸出手,抚摸着姚若竹披散在肩头的柔软丝,声音颇为温柔:“你这丫头,明明存着心事,却一直不敢张口。也不知道一个人在背地里琢磨多少回了,是不是?”

姚若竹顾不得羞臊,迅地抬头看了太夫人一眼:“是,我一直在悄悄琢磨这件事。只是猜不出姑祖母的心思。思来想去,这才厚着颜面来问上一问。”

当年被送到顾家的时候,姚若竹还是个八岁的女童,娇娇怯怯,声音细弱。

一转眼,竟也到了能谈婚论嫁的年龄。

太夫人暗暗唏嘘,面上露出温和的笑意:“来问就对了。”

“当年你父亲去泉州任知府,一任就是五年,因为无暇照顾你,将你托付给了顾家。”

“你在顾家住了这么多年,是我看着长大的。我心里早将你当成了自己的孙女。有什么话,就该敞开了说,不必遮遮掩掩吞吞吐吐。”

“你父亲时常给我来信,也曾流露过口风,想让我为你择一门合意的亲事。我一直将你的事放在心上。”

姚若竹听着,一颗心顿时提到了半空中。

太夫人也停了下来,仔细地打量姚若竹一眼:“竹姐儿,这儿没有外人,你老老实实地告诉我。你对行哥儿是否有意?”

姚若竹一张俏脸臊得通红,却没有半点犹豫:“行表哥聪明勤奋,好学上进,端正守礼。我很敬重他,平日将他当成自己的兄长一般。从无他想!”

太夫人目光一闪,淡淡问道:“如果我告诉你,将来爵位会落在长房,由行哥儿继承。你嫁给行哥儿,数年后就会是一品诰命,正经的定北侯夫人,你还会这么想吗?”

第二百四十章 心思(四)

姚若竹到底城府不深,骤然听到这些,错愕得说不出话来。

太夫人缓缓说道:“你不必着急,不妨仔细想上一想,再回答我。”说完,微微闭上眼睛。

屋子里陡然安静下来。

姚若竹怔忪了片刻,终于从震惊中回过神来。

“姑祖母,我在顾家住了这么多年,早已将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

姚若竹看着太夫人,一脸真挚诚恳:“姑祖母选中了行表哥继承家业,定然是看中了行表哥品行出众,我既为行表哥高兴,也为姑祖母高兴。”

“只是,我自知自己的身份,本就不足以匹配顾家长孙。将来行表哥要袭爵,我就更没这个资格嫁到顾家了。”

“今日是姑祖母疼我,才会将这些话如实相告。我也多谢姑祖母的偏疼关爱。我还是原先的想法,并未动摇。”

太夫人从听到姚若竹第一句话开始,便睁开了眼。

待听到最后一句,太夫人的神色有些动容:“竹姐儿,你真的是这么想的?以后不会后悔?”

姚若竹毫不迟疑地答道:“是,我已经想清楚了。日后不管行表哥娶了哪一位府上的闺秀,我都会为行表哥高兴,绝不会后悔!”

太夫人眼中有了笑意,轻叹一声道:“不瞒你说,我心中早有合意的人选,已经找了官媒私下去探口风。只是,在没得到女方的回应前,没打算吭声罢了。”

姚若竹又是一怔。

既是如此,太夫人为何还要问她这些?莫非是想试探她?

“我确实有试探你的意思。”太夫人坦然承认:“不过,如果你真的想嫁给行哥儿,我自然会令你如愿以偿。”

姚若竹心中一阵感动,低声道:“姑祖母,你待我真好。”

如果顾谨行只是顾家的庶长孙,她还勉强配得上。

可顾谨行被选为内定的家业继承人,亲事就得往高门大户里挑了。人丁单薄的姚家,实在不是什么好选择。

好在她没有对顾谨行生出男女之情,也没有攀高枝的心思。

姚若竹心思坦然,看着太夫人的目光也格外坦荡。

太夫人心中颇为快慰,笑着说道:“我一手养大的姑娘,到底性子还是随了我。一个人只要心正,就不会心生歪念,走的也是正途。”

“你现在还小,过了年也才十四。既是没这份心思,姑祖母日后一定为你择一门好亲事。”

姚若竹羞红着脸,轻声说了句:“谢谢姑祖母。”

似乎还想说什么,嘴唇动了动,到底还是没张口,很快将头垂了下去。

隔日,顾莞宁便知道了太夫人和姚若竹这番对话。

“姚表妹,你真的对大哥从无绮念么?”顾莞宁低声笑着打趣:“其实,你做我的大嫂,也挺好的。”

姚若竹笑嗔道:“你就别拿我开心了。我在侯府寄住多年,姑祖母一直待我如嫡亲的孙女一般。能得姑祖母这般照顾,已经是我的福气。我岂能再生出不该有的奢望来。”

顾莞宁淡淡一笑,若有所指地说道:“姚表妹心怀感恩,心中清明,行事自有分寸。不过,不是所有人都像姚表妹这样懂得惜恩感恩的。”

譬如说吴莲香。

在侯府住了几年,心早已大了起来,甚至将顾谨行视为己有。吴氏要送她回吴家,只怕她已经生出了怨怼之心。

再譬如沈青岚,见识了侯府荣华,便生出贪恋。

人心一旦扭曲,都变得无比丑陋。

姚若竹聪慧细心,自是听出了顾莞宁的话外之意,低声道:“大伯母说了要将吴表姐送回吴家过年。如今已经进了腊月,离过年不过是二十多日的时间。只要她回了吴家,想来也翻不出什么风浪来。”

顾莞宁对吴莲香没有半分好感,也没有多提她的兴致,随意地点点头。然后冷不丁地问了句:“姚表妹,你对大哥没有男女之情,是不是因为你心中已经有了中意的人?”

姚若竹:“”

猝不及防之下,姚若竹陡然红了俏脸,又羞又窘。

顾莞宁也是随口试探,没想到姚若竹竟是这等反应,不由得大为意外:“你真的有了心仪的少年郎?”

“没有没有。”姚若竹总算回过神来,慌忙否认:“真的没有!”

“瞧瞧你,脸红成这样,说没有谁会相信。”顾莞宁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这儿又没有别人,只有我们两个。你有什么可害臊的。悄悄告诉我,我正好替你参详一下,看看这个人是否良配。”

姚若竹依旧一个劲地摇头:“没有的事,你就别说了。”

那副局促慌乱的样子,分明是被说中了心事。

只是,姚若竹拒不肯说,顾莞宁也不好逼着她张口,只得笑着放过了她:“罢了,你不说就算了。日后想说再说给我听好了。”

姚若竹不知想到了什么,眼中闪过一丝黯然。

顾莞宁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丝异样,心里不由得暗暗奇怪。

少女情窦初开,悄悄有了恋慕的少年,也算不得什么。姚若竹怎么会是这般反应?

难道,她喜欢了不该喜欢的人?

没等顾莞宁细想,姚若竹便打起精神,将话题扯了开去:“宁表姐,你一直照顾姑祖母,已经连着三个月都没上女学了。眼下姑祖母的身子一日一日地好了,你是不是也该去女学上课了?”

顾莞宁随意地笑了一笑:“等过了年再说吧!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祖母这一场病,着实伤了元气,得长期静养才行。祖母的病一日没痊愈,我总是于心不安。哪里还有心思上课。”

女学里的课程,对她来说,学与不学,其实都没什么影响。

正说着话,琳琅悄步走了进来。

顾莞宁见琳琅蹙着眉头,心里一个咯噔:“琳琅,出什么事了?”

琳琅迅地瞄了姚若竹一眼。

姚若竹立刻笑盈盈地起身道:“我先去陪姑祖母了。”

顾莞宁也没和她客套,待姚若竹走了之后,张口追问琳琅:“到底是什么事?”

第二百四十一章 口信

“小姐,太孙身边的穆侍卫来了。”

琳琅低声禀报:“奴婢让人将他领到了依柳院里,到底是什么事,奴婢也不清楚。还是由小姐亲自问他吧!”

穆韬怎么会忽然来了?!

顾莞宁微微一惊。

穆韬是太孙的侍卫统领,深得太孙器重。平日在他身边伺候,几乎不离左右。今日特意到定北侯府来,一定是有很重要的事。

顾莞宁很快站起身来:“我这就过去。”

依柳院离正和堂本就不远,顾莞宁又刻意加快脚步,很快便到了依柳院。

穆韬被领着到了正厅里等候,见了顾莞宁,立刻恭敬地上前行礼:“穆韬见过顾二小姐。”

身为太孙心腹,穆韬很清楚顾莞宁在太孙心目中的地位,自然不敢有半点怠慢。

顾莞宁对穆韬也格外客气几分:“穆侍卫不必多礼,今日到府中来,不知有什么事?”

穆韬咳嗽一声,却没说话。

顾莞宁冲琳琅使了个眼色,琳琅顿时心领神会,领着丫鬟们齐齐退了出去。然后独自守在门外。

穆韬这才压低了声音说道:“小的今日奉了太孙殿下的命令,前来给顾二小姐送口信。殿下说,如果顾二小姐听闻他生病的事,不必惊慌。”

顾莞宁:“”

顾莞宁眉头深深地蹙了起来。

这话是什么意思?

什么叫听闻他生病不必惊慌?

难道,他的病症真的别有内情?

顾莞宁心念电转,张口问道:“太孙殿下只让你带了这么一句话吗?还有没有别的?”

穆韬脸上没什么多余的表情:“殿下还说,就算他病倒不起,顾二小姐也无需登门探望。”

顾莞宁:“”

顾莞宁心里此时的感觉,真是一言难尽。只能再一次感叹自己当年真是迟钝。和他夫妻四年,眼中所见到的,却流于表面十分肤浅。

真正的太孙,心性如何还不好说,至少在“厚颜”的程度上,一般人是远远不及。

顾莞宁定定心神才说道:“行了,殿下要说的话,我都知道了。”

穆韬将口信带到,便行礼告退:“小的还要赶回去复命,就此告辞。”

顾莞宁叫了琳琅进来,说道:“琳琅,你代我送穆侍卫出府。”

顾莞宁身边的几个丫鬟里,最沉默少言的是珊瑚,其次就是琳琅了。琳琅沉静细心行事沉稳,在众丫鬟里无人能及。

穆韬跟在琳琅身后,目光偶尔掠过她纤细苗条的身影和秀丽文静的侧脸,还有微微翘起的嘴角,很快就将目光又移开了。

两人并未说话。

不知不觉中,就到了定北侯府门口。

穆韬停下脚步,颇为有礼地道谢:“多谢琳琅姑娘相送。”

琳琅微微一笑:“穆侍卫不必客气。”

待穆韬上了马,琳琅才福了一福,转身回了侯府。

穆韬忍不住看了琳琅的背影一眼,然后才勒紧缰绳,策马回了太子府复命。

太孙身体较常人虚弱,不宜练武,每逢上书房武学这一日,他便待在太子府里。有时读书作画,有时下棋,有时会领着巧手的工匠做些新鲜奇巧的物件打时间。

太子妃对太孙十分宠溺,见太孙对此感兴趣,特意从民间寻了几个能工巧匠养在太子府里。

会飞的木鸟,便是太孙和工匠们研制了许久才做出来的。

虽然飞不高也飞不远,也足以令人惊奇了。

太子曾经训斥过几回:“身为太孙,你应该潜心学习的东西多的是,怎么可以沉迷于这些奇巧之道。玩物丧志的道理,你不会不懂吧!”

面对太子疾声厉色的训斥,太孙不慌不忙地拱手应道:“请父王息怒。儿臣早已将该学的课业都学完了,有了闲暇的时间,才做些自己感兴趣的事。就像父王闲来学着炼丹一样,虽然没什么大用处,却令身心愉悦。”

太子:“”

太子被怼得无话可说,悻悻地拂袖而去。

之后,便再也没说过此类的话了。

太孙自昨日从普济寺回来之后,心情一直颇佳。特意召了府里的能工巧匠来,研究着做一副弓箭。

工匠们早已习惯了太孙的兴之所至,其中一个颇受器重的宋工匠大着胆子笑道:“请恕小的冒昧多嘴,殿下从不练武,要弓箭有何用处?”

太孙扬起唇角,笑了一笑:“做弓箭,我自有用处。用料倒不必太过考究,结实耐用即可。只是,我要的弓箭,一来要省力,适合臂力较弱的女子使用。二来射程要远胜过普通弓箭。”

原来是要送人!

几个工匠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地露出了然的笑容。

宋工匠笑道:“殿下放心,小的进府之前,专门替人制过弓箭。别的不敢说,做一副好弓箭倒是不费什么功夫。”

太孙含笑道:“既是如此,那就有劳宋工匠教我如何做弓箭,我要亲手做一副。”

要送给心上人,当然是亲手做的最有诚意。

太孙对定北侯府二小姐的青睐,在府中也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太孙要亲自做弓箭,肯定是打算送给顾莞宁。

另一个陶工匠笑着凑趣:“女子大多喜欢衣料饰金银玉器,没想到顾二小姐的喜好倒是与众不同,竟然喜好拉弓射箭。”

“顾二小姐真是巾帼不让须眉!”

略显肉麻浮夸的称赞,听在太孙的耳中,却觉得异常顺耳。

怪不得人人都喜欢逢迎拍马的小人当然了,这几个工匠心性淳朴说话耿直,说的也都是实话,和那些小人不可相提并论。

小贵子走了进来,低声禀报:“启禀殿下,穆侍卫回来了。”

太孙眼中闪过一丝喜悦,示意几个工匠自行琢磨,便起身去了书房。

穆韬一五一十地将此行的经过道来:“属下已经将殿下的话一五一十地告诉了顾二小姐了。”

太孙哦了一声,眼中闪过一丝促狭希冀期待的光芒:“那她是什么反应?”

穆韬仔细回想了一下,然后如实答道:“面无表情,没什么特别的反应。”

太孙:“”

第二百四十二章 风波(一)

时间一晃,便是数日过去。

到了年底,正是侯府最忙碌的时候。

田庄的庄头要将一年的收益送到府里,各铺子的掌柜要来交账册核对一年的账目,府里所有下人和侍卫都要月钱,还要往各府送年礼。

吴氏第一年正式掌家,往年看着沈氏忙碌,心里又嫉又羡。今年轮到她操心忙碌,整日忙得脚不沾地。

好在还有方氏帮忙,顾莞华年龄也不小了,也能帮着理事。吴氏特意将库房的差事给了顾莞华。

至于顾莞宁,吴氏其实并不乐意让她领差事,只是让顾莞华做事了,也不好让顾莞宁闲着。思来想去,便打算将过年时针线房里的一应事务交给顾莞宁掌管。

吴氏有意讨好太夫人,特意在给太夫人请安的时候,提起了此事:“姑娘家一日日大了,也该学一些掌家理事的本事。莞华领了库房的差事,我想着,将针线房里的事交给莞宁。”

太夫人瞄了吴氏一眼,不置可否。

吴氏笑容不变,心里却微微一沉。

顾莞宁淡淡张口说道:“多谢大伯母一番好意。只是,我素来不喜女红,对针线房里的事情也不熟悉。即使领了差事,也做不好。而且,祖母身体还未痊愈,我也没心思做别的,只想一直陪在祖母身边。”

这么说,已经是很给吴氏颜面了。

针线房和库房怎么能相提并论?

库房是府中最要紧的地方,过年时各府年礼来往都在库房的账册上,掌管库房,着实能学到不少当家理事的本事。

府里的针线房,也不是说不重要。要给每个院子里的主子下人都准备过年的新衣,也是十分忙碌的。

只不过,这样的地方,派一个得力的管事妈妈掌管也就够了。哪里还需要顾莞宁亲自出马。

说到底,无非是吴氏私心太重,舍不得将真正要紧的事情交给二房的顾莞宁。

顾莞宁一番话,说的吴氏面上讪讪,心里也暗暗后悔不已。

早知道顾莞宁不是个省油的灯,她真该再仔细谨慎些。现在话都说出口了,也不好再轻易改口了。

顾莞华面上也有些火辣辣的,张口道:“论聪慧能干,二妹远胜过我。这库房的差事,还是由二妹掌管更合适。针线房的差事,就换给我吧!”

吴氏又惊又急,连连冲顾莞华使眼色。

顾莞华却似没看见吴氏的眼神一般,兀自对顾莞宁歉然地笑道:“母亲思虑不周,二妹可别见怪。”

顾莞宁不以为意地笑了一笑:“大姐说这话,可就太见外了。我们三房又没有分家,都是一家人。做什么都是为大伯母分忧,哪里就有不合适的了。”

“我不肯应下差事,是为了多些时间陪陪祖母,绝没有别的意思。”

“库房里的事,太过琐碎细致,我也没那份耐心。大姐心思细密,又有耐性,领下库房的差事再合适不过了。”

顾莞宁是真的不介意。

定北侯府的家业要给长房继承,吴氏日后就是当家主母,有些小心思也不足为奇。

内宅这点小事,她也从未真正放在心上。

顾莞华见顾莞宁毫不介意,这才稍稍释怀。

吴氏也厚着脸皮,将顾莞宁夸赞了一通:“姐妹五个,还是莞宁心胸最宽广,也最豁达大度。从不为区区小事斤斤计较。”

顾莞宁似笑非笑地看了吴氏一眼:“大伯母这般夸我,我实在愧不敢当。其实,我这个人心胸狭窄,睚眦必报。谁对我有半点不好,我都记在心里,日后少不得要‘回报’一二。”

吴氏:“”

吴氏差点被噎得一口气上不来。

想翻脸却又不敢。一来是她理亏,二来太夫人就在一旁,三来,她对顾莞宁莫名地有些怯意。

太夫人见吴氏一脸尴尬,这才缓缓张口:“吴氏,我既是将管家的事情都交了给你,这府里的大小事情就都由着你做主,不必事事都向我回禀。你也不用总是顾虑重重的。”

吴氏听着既动容,又有些羞愧:“是儿媳心胸狭隘,处事不周,让婆婆见笑了。”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太夫人神色淡淡,话语还算温和:“知错能改就好。”

吴氏一脸愧色地应道:“婆婆说的是。儿媳以后再也不会这样行事了。”

敲打了吴氏两句之后,太夫人又道:“今日已经是腊月十八了,你有没有让人送信到吴家去?”

吴氏立刻道:“我前几日就让人送了口信回吴家,我的娘家大嫂也让人带了话来,说是二十就来接莲香回去。”

算来,也只有两天了。

太夫人神色一缓:“香姐儿在我们顾家住了几年,你这个做姑姑的,也从未亏待过她。她此次回了吴家,日后就要说亲出嫁,怕是没什么机会再登门来做客了。”

“她屋子里的东西,可以让她都带回吴家去。还有,再从库房里挑几匹好料子,再挑几套鲜亮的头面饰,让她一并带走。”

作为姻亲,“照顾”到这份上,也实在是仁至义尽了。

吴氏没料到太夫人会如此慷慨,感激地说道:“我先代莲香谢过婆婆。等她临走前,我再让她自己过来给婆婆磕头谢恩。”

太夫人扯了扯唇角:“谢不谢恩都在其次。我只盼着,她能念着顾家这几年对她的好,心中不要存着怨怼。”

这世上,不是所有人都懂得感恩。

有些人,将别人待自己的好,视为理所当然。甚至因此生出更多的贪恋来。

希望吴莲香不要让人失望才好。

吴氏难得地揣摩到了太夫人的心思,陪着笑脸道:“婆婆不必多虑。莲香那个丫头是我亲眼看着长大的,她爱生口舌是事实,却也不是那等忘恩负义贪婪无耻的小人。绝不会心存怨怼,更不会胡乱生事。”

吴氏说这番话的时候,信心满满。

她万万没有想到,很快吴莲香就做出了出格的事情。让她这个亲姑姑颜面扫地,也令她陷入两难境地。

第二百四十三章 风波(二)

当天晚上。

顾莞宁照例陪着太夫人吃了晚饭,又亲自伺候太夫人梳洗更衣睡下了,才打算起身回依柳院。

守在门外的紫嫣忽然皱着眉头神色匆忙地进了屋子。

紫嫣素来性子沉稳,像这般慌乱着急的,十分少见。

而且,太夫人已经睡下了,如果不是极重要的事,紫嫣绝不会进来吵醒太夫人。

顾莞宁心里一沉,低声问道:“紫嫣,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紫嫣苦笑一声,先看了床榻上闭目沉睡的太夫人一眼,然后才低声道:“是。大少爷身边的顾顺刚才送了口信来,说是吴表小姐端了宵夜进书房,硬是要大少爷吃宵夜。”

“大少爷实在拗不过吴表小姐,勉强吃了两口。谁知道,这宵夜里竟竟放了不该放的东西。”

紫嫣还是个云英未嫁的姑娘家,说到这些,也忍不住臊红了脸,语气里流露出几分鄙夷。

“好在大少爷只吃了两口,药性也没多少。吴表小姐虽然投~怀~送~抱,大少爷还是把持住,将她推开了。”

“大少爷怒斥了吴表小姐几句。吴表小姐羞愧难当,嚷着要寻死,一头撞到墙上。当场就头破血流,晕了过去。”

  如果觉得凤回巢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寻找失落的爱情小说全集凤回巢喜良缘秀色满园华裳六宫凤华十全食美念春归容华似美人多骄洛阳锦梦来运转秦画眉周小云的幸福生活,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