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寻找失落的爱情作品凤回巢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顾谨行身上有帕子,也未掏出来,依旧站在原地说道:“你别哭了。让人见了,生出误会就不好了。”

顾谨行的态度表露得如此明显,吴莲香脸皮再厚,到底还是一个闺阁少女,哪里还有脸再待下去。用手捂着脸,扭身跑了出去。

顾谨行想张口喊住她,话到嘴边,硬是忍了回去。

原本跑的很慢的吴莲香,既羞臊又难堪,立刻加快步伐。

这次,是真的跑了出去。

吴莲香走了之后,顾谨行的心情也有些郁闷,在书房里坐了许久。

很快,天黑了下来,到了该用晚饭的时辰。

顾顺来催促了三回,顾谨行才收拾心情,打起精神去了吴氏的院子里。

长房人丁兴旺,除了吴氏所生的顾谨行顾莞华之外,还有庶出的顾莞敏顾谨知,再加上表小姐吴莲香,一共五个少年男女。

每日早晚,长房的儿女们都聚在吴氏这里一起吃饭,有说有笑,颇为热闹。

今天,气氛却有些怪异。

素来活跃爱说话的吴莲香,今天一直垂着头不吭声。眼睛还有些微红肿,显然是狠狠哭过一场。

顾谨行进来之后,也不看吴莲香,只和顾莞华顾莞敏打了个招呼。

顾莞华心细如尘,早已看出了不对劲,却并不多问。只当什么也不知道,和顾莞敏低声说话。

无形中将吴莲香晾在了一旁。

吴莲香原本就满肚子的委屈闷气,到了此刻,就更尴尬难受了。

吴氏吩咐一声,饭菜很快送了上来。

自从吴氏当家理事之后,各院子的吃穿用度都被缩减了三成。原本每顿饭有十六道菜肴,如今减成了十二道。四道冷盘四个热炒,还有四道清炖红烧之类的菜肴。满满当当地摆了一桌子。

吴莲香心情郁郁,只吃了两口就搁了筷子。

吴氏看了过来,关切地问道:“你今日是怎么了?胃口不好么?”

她的胃口怎么可能好得起来!

吴莲香勉强挤出一个笑容:“我下午吃了些点心,现在肚子还不饿。有劳姑姑操心了。”

吴氏便没再多问。

吴莲香低着头,满心的不是滋味。

往日,吴氏待她比顾莞敏还要好上几分。她稍微有些不适,吴氏就嘘寒问暖问长问短。现在打定主意要送她回吴家,吴氏对她的态度大不如前。

晚饭后,吴莲香神色怏怏地离开了。

吴氏特意留了顾谨行说话。

“谨行,今天莲香情绪低落,连句话都没说,是不是和你有关?”

顾谨行有些气闷地嗯了一声。

吴氏皱起了眉头:“到底是怎么回事?说来给我听听!”

顾谨行便将下午在书房里生的事情一一道来:“她一张口就求我向母亲求情,让她留在府里,说是舍不得我们,不想回吴家。可她到底是吴家的女儿,一直住在我们顾家算怎么回事?再留下,岂不是延误耽搁了她的终身大事?”

第二百二十四章 不甘

吴氏听的面色一变。

这个吴莲香!心可真是不小!实在是留不得了!

“她不想回也得回去!”吴氏当机立断地说道:“也别等年底了,我明日就打人给你舅母送个信,让你舅母来接莲香回去。”

吴氏再疼娘家侄女,也越不过自己的儿子。

更何况,顾谨行以后是要继承爵位执掌家业的,当然得娶一个有助力的好妻子才行。现在的吴家,哪里还配得上定北侯府!

吴氏这么一说,顾谨行倒有些不忍了:“母亲,这么做是不是太不顾表妹的颜面了?之前说好了要让她在年前回去,现在急匆匆地让她走,倒像是迫不及待地要撵她走似的。”

这倒也是。

姑娘家脸皮薄,若是真的这么做了,以后吴莲香还有什么脸来侯府走动?

做不成儿媳,也是她嫡亲的侄女。在身边养了四年,总是有感情的。

吴氏气头一过,顿时冷静了不少,略一思忖道:“你说的也有道理。那就暂且再让她住在府里,等到了年底再送她回吴家。”

“不过,你平日可得多加留神,多远着她一些。别让人说出什么闲话来。”

顾谨行点点头应下了。

吴莲香回了院子后,便将自己一个人关在屋子里。

屋子里断断续续地传来哭泣声。

守在外面的几个丫鬟面面相觑,其中一个叫白兰的丫鬟,张口说道:“你们几个在这儿守着,我进去看看。”

白兰今年十六岁,相貌生得颇为出挑,一双丹凤眼微微上挑,眼波流转间,尽是妩媚。比起主子吴莲香,倒是更美上几分。

白兰是吴家的丫鬟,随着吴莲香到了顾家。其余几个都是顾家的丫鬟。论亲疏,自然远远及不上白兰。

白兰轻轻推门而入。

吴莲香正匍匐在床榻上,肩膀不停耸动,不时传来细碎的哭泣声。

白兰走上前,弯下腰,凑到吴莲香的耳边说道:“小姐,你还是别哭了。这里到底是顾家,外面那几个丫鬟都是顾家的人。小姐在屋子里哭成这样,传到姑奶奶和太夫人耳中,总是不太好。”

说到底,吴莲香是寄住在顾家的表小姐。往日吴氏对她处处偏爱,她举止肆意些也就罢了。现在眼看着吴氏对她也没了往日的疼惜,还是乖巧些的好。

吴莲香抽噎了片刻,终于停了哭泣,神色怏怏,颇为颓唐沮丧。

白兰最清楚她的心思,低声道:“别说小姐不甘心,就是奴婢看在眼里,也为小姐忿忿不平。”

“姑奶奶以前流露过结亲的意思。现在却因为太夫人几句话,就改了主意,一门心思地另外结亲。想将小姐送回吴家去。姑奶奶也太无情无义了!分明就是没拿小姐当回事,随意地耍弄。”

这番话,可是说进吴莲香的心坎里了。

吴莲香擦了擦眼角的泪痕,鼻音重重地说道:“现在说这些还有何用。没有姑姑撑腰,我还能怎么办。”

今天她倒是勇敢主动了一回,可顾谨行根本不解风情,对她冷冷淡淡一意保持距离。亲近不成,反倒成了自取其辱。

想到这些,吴莲香的眼里又泛出了水光。

白兰低声问道:“小姐难道甘心就这么回吴家去?”

吴莲香吸了吸鼻子:“我当然不甘心。可这种事情,又不是我能做主的。姑姑要送我回去,难道我能赖着不走吗?”

白兰目光一闪,不知想到了什么,声音压得更低了:“小姐性子也太耿直了。既是不甘心,不想回吴家,总能想出法子的。”

想什么法子能留下?

吴莲香怔怔地看着贴身丫鬟,头脑一时没转过弯来:“白兰,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反正屋子里也没别人,主仆两个说话也不必拐弯抹角的。

白兰眼珠转了转,在吴莲香耳边低语数句。

吴莲香听得倒抽一口凉气,瞬间瞪大了眼睛:“这怎么可以!我要是真的这么做了,姑姑不知会气成什么样子!”

“姑奶奶生气是免不了的。”白兰低声道:“不过,小姐到底是姑奶奶的娘家侄女,姑奶奶再生气也不会不管小姐的。”

“想留在顾家,想做侯府的长孙媳,小姐总得狠下心肠冒些风险。”

吴莲香神色变幻不定。

白兰又接着说道:“二房不知出了什么事,连四少爷都被送出府了。现在太夫人对大少爷的亲事这般上心,这意味着什么,难道小姐看不出来吗?”

吴莲香怔怔了片刻,喃喃低语:“太夫人想让长房继承家业,谨行表哥是长房长子,日后定北侯的爵位自然也是要传给谨行表哥的。”

“十有八九是这么回事。”白兰巧舌如簧,竭力怂恿:“小姐若是嫁给大少爷,以后可就是侯府的女主人了。”

吴莲香听的怦然心动。

在侯府里住了几年,她早已习惯了侯府里的生活。家道中落的吴家,根本无法和顾家相提并论。

如果回了吴家,以后最多就是嫁到一个普通官宦的家中做儿媳。到哪里去寻顾家这样的门第?又到哪里去寻像顾谨行这样的少年郎?

到底该不该孤注一掷铤而走险?

白兰见吴莲香皱眉不语,也不再多言,低下头,唇角微微扬了一扬。

吴莲香辗转难眠一夜未睡,隔日,便称了病,没出现在众人眼前。

这点小事并未惹来众人的注意。

吴氏听闻吴莲香病了,打人去请了谢大夫。

谢大夫给吴莲香看诊后,开了副清火的药方,委婉地对吴氏说道:“表小姐大抵是忧思过度,所以才觉得疲累不适。”

吴氏也不是傻瓜,稍微一思忖,便猜出了是怎么回事。

吴莲香这病,有大半都是装出来的。

真是个不省心的!

吴氏憋了一肚子火气。按着她往日的脾气,早就去吴莲香的屋子里将她痛骂一顿了。现在当家理事,不愿让人看长房的笑话,也只得按捺下来。

而顾莞宁,天刚亮便乘坐马车出了府,对此事更是一无所知。

第二百二十五章 姐弟(一)

马车出了定北侯府,行驶一个多时辰,才缓缓停下。

普济寺到了。

大秦朝佛教道教都很兴盛。近年来,因为太子信奉道教喜好炼丹,道教香火更旺,大有压过佛寺的架势。

不过,各府内宅女眷,大多还是信佛居多。

普济寺是京城最大的佛寺,香火颇为旺盛。太夫人每年都要到普济寺里烧香拜佛,添极丰厚的香油钱。顾莞宁自幼时起,就常随着太夫人到普济寺来烧香,对普济寺也十分熟悉。

普通的百姓香客,在普济寺的正殿里烧香求签。

官宦女眷勋贵皇亲,则会被知客僧领到禅房里,有普济寺里的高僧专门讲经解签。中午还有精美的素斋。

定北侯府和普济寺关系密切,侯府的马车直接驶入普济寺里。

知客僧也格外客气有礼,冲顾莞宁合掌行礼:“贫僧见过顾二小姐。”

顾莞宁神色淡然,略一点头,然后张口道:“我前两日便让人送了口信来,今日到普济寺来,一来是探望弟弟,二来是要亲自见一见慧平大师。”

知客僧忙应道:“顾四少爷已经在禅房等着二小姐了。至于慧平师叔,也在寺中,等二小姐见过四少爷,吩咐一声,慧平师叔就会过来。现在就请二小姐随贫僧一起去禅房。”

顾莞宁应了一声,随着知客僧缓步走了过去。

普济寺里有数十间禅房,大小相同,摆设一致,除了一尊佛像外,还放着佛像经文签筒平安符之类的。

同样的禅房,位置却不同。

靠近正殿的禅房,稍微喧闹一些。越靠近后面,禅房越是幽静。

知客僧将顾莞宁领到了最后一排禅房。这里是整个普济寺最安静之处,一共五间禅房。身份特别贵重的,才会被领到这里来。

知客僧在第一间禅房门口停住了脚步,恭敬地说道:“顾四少爷就在里面,请二小姐自行进去。”

说完,便退到了一旁。

琳琅玲珑对视一眼,有默契地各站在门边。

顾莞宁在门口站了片刻,才轻轻推开门,走了进去。

开门声响起的那一刹那,一直等在禅房里的男童激动地站起身来。

当顾莞宁熟悉的容颜映入眼帘,顾谨言激动得难以自持,快步走上前,一声姐姐冲到了嘴边,却迟迟没说出口。

顾莞宁心里暗暗叹口气,张口喊了一声:“阿言,我来看你了。”

顾谨言咬着嘴唇,泪水瞬间夺眶而出,哽咽着喊道:“姐姐”

姐弟两人,时隔三个月未见。此时再见面,竟有恍如隔世之感。

明明还是亲姐弟,却和以前截然不同了。

这一声姐姐喊出口的时候,顾谨言满是无奈和心酸。

顾莞宁心中也是一酸,她走上前,将顾谨言搂入怀中。顾谨言全身一颤,双手紧紧地攥着顾莞宁的衣襟,趴在她的肩上哭了起来。

顾莞宁什么也没说,轻轻地拍着顾谨言的后背。

很快,顾莞宁的肩膀处就湿了一片。

“好了,别哭了。”顾莞宁轻声道:“这三个月,祖母一直病着,我忙着照顾祖母,所以才无暇来看你。不是要扔下你!”

顾谨言顿时不哭了,用袖子擦了眼泪,紧张地问道:“祖母太夫人现在的身子可好些了?”

顾莞宁嗯了一声:“一开始很危险,喝了药总是吐出来。幸好请了一个叫徐沧的大夫,治好了祖母的病。现在祖母的身子已经大有好转,只是不宜操心劳碌,得慢慢静养。”

顾谨言这才松了口气:“太夫人没事就好。”

脸上的关切和忧心,绝非作伪。

祖母总算没白疼阿言一场。也幸好他和冷血无情的沈氏不一样。

顾莞宁看着顾谨言的目光悄然温和了几分,细细打量几眼,微微皱眉:“阿言,你瘦了许多。”

顾谨言本就不算胖,这些日子愈消瘦,一张漂亮精致的脸,瘦得只剩巴掌大小。神色间也颇有些萎靡颓唐,没了七岁孩童应有的稚气和朝气。

就像一棵小树,没等挺直树干,就已经遭受了无情风雨的吹打,再也不复原来的模样。

顾谨言挤出一个笑容:“姐姐不用为我担心。我初来乍到,一时还没适应普济寺里的生活,所以才会瘦了一些。等日后时间久了,我慢慢适应了,一切就都好了。”

原本是定北侯府里唯一的嫡孙,千娇万宠锦衣玉食,被众人捧在手心上。

后来骤然知道身世,又被送到了寺庙里生活,每日吃的是斋菜,穿的是布衣,身边除了顾福之外再无别人

这其中的巨大落差,就是一个成年人也未必受得了,何况顾谨言还是个孩子。

顾莞宁心中不是滋味,却也无从安慰。

这样的安排,已经是她能做到的极限了。

姐弟两个相对无言片刻。

很快,顾谨言振作起来:“姐姐难得来看我一回,不说这些了。其实,普济寺里的斋菜做的非常好。白馒头也格外得香甜。我饭量不大,一顿饭只能吃半个。顾福可能吃了,一顿得吃三个。”

顾莞宁打起精神笑了一笑:“这个顾福,这般能吃,月钱得扣掉一半才是。”

顾谨言又笑道:“慧平师父也对我极好。他精通佛法,学识渊博,医术也丝毫不弱于任何一个京城名医。我跟着慧平师父,委实获益不浅。”

顾莞宁眉头舒展开来:“慧平大师是普济寺里最有名的高僧,能在他身边学习,对你来说确实是件益事。”

慧平大师从不轻易收徒,俗家弟子更是少之又少。

如果不是打着定北侯府的名义,慧平大师未必肯收下顾谨言。

这一点,顾谨言自然也很清楚。也愈感激顾莞宁的良苦用心。

顾莞宁细细地问起了顾谨言在普济寺里的生活。

其实,顾福每隔几日就会送消息到侯府,顾谨言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顾莞宁都了如指掌。可见了面,还是想听他亲口说一说。

姐弟两个闲话许久,谁也没提起沈氏。

第二百二十六章 姐弟(二)

顾谨言略一犹豫,低声道:“姐姐,我想随慧平大师学医。”

顾莞宁有些意外:“你怎么会忽然想学医?”

在顾莞宁面前,顾谨言也没了遮掩的必要,坦然说道:“这些日子,我仔细想过了。以后我没机会再考科举。说不定,要在普济寺里住一辈子。只要我一天还姓顾,就不能落为僧。这么一来,总得有个合适的借口继续住下。”

“慧平大师医术卓,闻名京城。我若是正式拜他为师学医,一来能掩人耳目,长期住在普济寺也不突兀,不会惹人疑心。二来也能学一些真正的谋生本领。”

说着,抬起漂亮精致的小脸,小心翼翼地问道:“姐姐,这样可以吗?”

顾莞宁心里一软:“当然可以。”

一个七岁的孩童,能想得如此周全长远,实属难得。

顾谨言见顾莞宁答应得干脆利落,不由得松了口气。

他以后没机会再考科举,也不能再以顾家嫡孙的身份出现在人前。若是能学一手好医术,将来能走出京城做一个游方郎中就再好不过了。或是干脆一直留在普济寺里,像慧平大师那样,钻研佛法,行医救人。

不管如何,有事可做总是好的。

他不想一辈子做一个废人。

不过,想学医的事,必须得顾莞宁点头才行。慧平大师肯收他做俗家弟子,完全是看在顾家的颜面。想求慧平大师将医术倾囊相授,自然也不是易事。

顾莞宁肯出面说情,慧平才有应允的可能。

顾莞宁温和地说道:“待会儿我见了慧平大师,自会和他说起你学医的事。你就不必操心了。”

“多谢姐姐。”顾谨言由衷地感激道。

顾莞宁的目光柔和了一些:“阿言,我是你的亲姐姐,为你做这些都是应该的。你不必一直谢我。”

顿了顿,又轻叹一声:“我也曾不止一次地想过。如果没生这些事该有多好。我们姐弟两个相亲相爱,陪伴在祖母身边,日后相互扶持,一起将顾家传承下去扬光大,也能告慰父亲的在天之灵。”

“可惜,事与愿违,事情偏偏到了今天这个地步。既已如此,你也只能挺直了腰杆往前走。”

“好在你是个聪明又听话的孩子。你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你也懂得感恩感激,不像母亲那般贪得无厌令人憎恶。只要你安分守己,我一定保你一生平安。”

顾莞宁凝视着顾谨言,目光温柔,声音也格外的和缓。

顾谨言眼中闪着水光,唇角却扬了起来,用力地点了点头:“姐姐,你放心,我什么都听你的。”

顾莞宁嗯了一声,伸手摸了摸顾谨言柔软的头,缓缓说道:“沈家人已经到京城来过了。”

顾谨言一怔,抬起头来:“他们来做什么?”

顾莞宁淡淡说道:“三叔暗中对沈家出了手,沈耀沈武都被革除官职,关进了天牢。沈老太爷沈老夫人心急之下,便求到了侯府。”

顾谨言对从未谋面的沈家人没有半分好感,闻言皱了皱眉:“姐姐答应帮他们了?”

顾莞宁扯了扯唇角:“沈老太爷答应我,以后再也不登顾家的门。又出了二十万两银子,将沈耀沈武还有沈青岚一并带回了西京。”

“只要沈老太爷信守承诺,以后不再来京城,也不打着顾家姻亲的名义生事,顾家不会再动手对付沈家。如果沈老太爷言而无信出尔反尔,也就怪不得我赶尽杀绝心狠手辣了。”

说到最后一句,透出森森寒意。

顾谨言沉默片刻,才说道:“姐姐,只怕沈家人不会就此消停安分。”

他虽然没见过沈老太爷,却从亲娘沈氏的身上,看到了沈家人的贪婪无耻。再想到当日沈氏被逼着嫁到京城来,沈家人的性情如何,也可见一斑了。

顾莞宁目光一冷:“我身上到底有一半流着沈家的血,所以我给了沈家最后一个机会。如果他们不知悔改,以后落到什么样的境地,都是他们咎由自取。”

顿了顿又道:“那二十万两银子,我已经交给信得过的属下,让他在京城外替你置买良田。”

“按着此时的地价,全买最上好的水田,也能买上万亩。地契上是你的名字。日后,田地每年所产出的银子,会有人亲自送到你的手里。光是地租,也足够你吃喝花用了。”

顾谨言震惊不已:“姐姐,这些银子你怎么都给了我!”

以太夫人的性子,沈家的银子她是万万不会要的。这二十万两银子,应该都属于顾莞宁才对。

顾莞宁却将这么一大笔银子,全部都给了他,还为他考虑地这般细心周全

顾谨言既是感动又是羞愧,立刻又说道:“姐姐,我在普济寺里,衣食住行样样都不缺,要银子有何用处。我什么都不要!这些田地都给你。”

一个人说的是假话还是心里话,其实并不难分辨。

顾谨言目光清澈,言语真挚,显然都是肺腑之言。

顾莞宁心中涌起温软的怜惜,还有丝丝的感动。

人无完人,顾谨言确实胆小怯弱了一些。不过,一个七岁的孩子,又能对他有多高的要求?

能看明白想透彻,已经很不容易。更难得的是,他半点都不贪婪。这么一大笔银子,也没能让他迷住心神。

也不枉她为他细心思虑谋划了。

“这银子既是给你了,你就安心拿着。”

顾莞宁笑着安抚道:“这是沈家的银子,给你也是顺理成章的事。至于我,日后祖母的私房体己大半都会留给我,总不会缺银子用的。”

顾谨言还想说什么,顾莞宁又道:“阿言,你还小,不懂得银子的重要。等你将来大了,你就知道了。一个人拥有的多,才不会被富贵迷了眼,不会走上歪路。”

“你虽不是顾家的人,却在顾家出生长大。你的性子脾气,也和沈家人全然不同。姐姐希望你能一直保持这份赤子之心,不要为金银俗物迷失了自己。”

第二百二十七章 承诺

这一番温暖贴心的话,听得顾谨言泪水涟涟。

  如果觉得凤回巢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寻找失落的爱情小说全集凤回巢喜良缘秀色满园华裳六宫凤华十全食美念春归容华似美人多骄洛阳锦梦来运转秦画眉周小云的幸福生活,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