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寻找失落的爱情作品凤回巢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顾海这番话,分明是在警告他,不得在京城逗留。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沈老太爷将一口闷气咽下,低声应道:“顾侍郎提醒的是,我早已命人收拾好衣物行李,今夜连夜离开京城。”

顾海目光一闪,略一点头,然后大步离开。

沈老太爷盯着顾海渐渐远去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怨毒。

沈老夫人哭声仍未停。

沈耀和沈武两人轮番安慰沈老夫人:“母亲,你别再哭了。我们两个已经好好地出来了。过了这个坎,以后一定顺顺当当。”

“大哥说的是,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等过了这一阵风头,日后想再起复也不是难事”

沈老太爷满心烦乱,厉声道:“你们两个给我闭嘴!刚从刑部被放出来,就敢大放厥词。真有这本事,还用得着我这把老骨头千里迢迢地到京城来低声下气地求人吗?”

沈耀沈武虽然都已人过中年,却都打从心底里畏惧沈老太爷。沈老太爷一怒,两人顿时哑然无语,没了声响。

看着两个儿子噤若寒蝉的样子,沈老太爷不但没消气,心里的怒气反而更旺了。

“瞧瞧你们两个没出息的德性!”沈老太爷颇有些恨铁不成钢的瞪了过去:“被我骂上两句,就连屁都不敢放一个。我怎么有你们这两个不争气的儿子!”

沈耀终于张口了:“我们刚才说话,父亲让我们闭嘴。现在不吭声了,父亲又嫌我们懦弱胆怯。到底要怎么做父亲才能满意?”

沈老太爷被噎了一下,面色愈阴沉,重重地哼了一声,看也不看他们两个,便拂袖上了马车。

沈武忍不住咕哝一句:“父亲这脾气可真是越来越古怪了。我和大哥被救出来,他怎么半点都不高兴,还臭着一张脸。活像谁欠了他银子似的。”

可不就是在心疼那掏出去的二十万两银子吗?

更何况,还惹下了定北侯府这么一个仇家。就像脖子上悬了一把刀,不知什么时候就会落下来。

之前急着救人,沈老太爷无暇顾虑这些。现在人救出来了,自然就想起这些来了。再看两个儿子,自是百般的不顺眼千般的不顺心。

沈老夫人擦了眼泪,低声道:“这里不便说话,上了马车再说。”

第二百一十七章 离开

顾海迈步进了太夫人的寝室。

寒冬腊月,天气严寒。太夫人的屋子里却温暖如春。掀开厚厚的门帘,一股暖烘烘的热气便迎面扑来。

这热气中,夹杂着淡淡的药味和檀香味。

“三叔,”一个清亮悦耳的少女声音响起:“你总算回来了。我和祖母一直在等你。”

顾海看向顾莞宁,一直拧着的俊眉很快舒展开来:“你怎么还没回依柳院?”

顾莞宁抿了抿唇角说道:“三叔今日去刑部,我惦记着此行结果,便没回去,特意在正和堂里等着三叔。”

太夫人也看了过来:“老三,沈耀沈武可被放出来了?”

顾海点点头,将今日的经过说了一遍:“一直等到了天黑,孟侍郎才将沈耀沈武放出了天牢。沈老太爷说了,会连夜带着他们离开京城。”

太夫人目光一闪,淡淡说道:“希望沈老太爷言而有信。”

否则,顾家绝不会饶过沈家!

顾海想起沈老太爷今日的表现,不由得皱眉道:“沈老太爷此人能屈能伸,心思深沉。现在迫于形势,不得不低头屈服。他日如何,却是不好说了。”

说着,下意识地看了顾莞宁一眼。

顾莞宁神色沉凝,眉目间俱是冷意:“如果沈家人胆敢出尔反尔,或是暗中做什么小动作,也怪不得我们赶尽杀绝了。”

话语中的寒意,就连顾海听着也有些异样。

论心思狠辣,他这个七尺男儿,自问也不及顾莞宁。

不管如何,沈家也是顾莞宁的外家。可顾莞宁提起沈家的时候,语气漠然,就像毫不相干的陌生人一般。

身为一个闺阁少女,这份杀伐果决,委实令人心惊。

太夫人的声音打断了顾海的思绪:“老三,你记着,一定要派人盯着沈家的一举一动。如果沈家有什么异动,立刻告诉我。”

顾海定定神,笑着点头应了。

当天夜里,沈家人便离开了京城。

来时忐忑凄惶难安,去时满心怨怼不甘。

因为走的匆忙,沈耀和沈武只匆匆梳洗了一番换了身新衣,靠近了细闻,身上还有异样的味道,混合着馊味臭味,闻之刺鼻。

沈耀和沈武此时也已知道了从头到尾都是顾家在暗中动的手,气得牙根都痒,张口想怒骂几句,被沈老太爷瞪了回来:“你们两个刚出天牢,给我老实安分点。”

沈耀没吭声,沈武却忿忿不平地说道:“父亲,难道这件事就这么算了?虽说我们沈家隐瞒在先,顾家出手也太狠辣无情了。竟然毁了我和大哥的仕途前程!”

“他们顾家再手眼通天,也休想这般欺辱我们沈家。我们立刻调转马车回京城,写奏折告御状!告他们顾家欺上瞒下,恶意报复沈家。”

沈老太爷冷笑一声:“你拿什么告顾家?有何证据证明是顾家在暗中出的手?你们两个如今丢了官职,就算写了奏折,又有谁肯替你们递至御前?有谁肯冒着开罪定北侯府的风险,在朝中为你们说话?”

“你们兄弟两个贪墨倒是证据确凿。现在能全须全尾地出天牢,已经是万幸。真到了金銮殿上面圣,皇上一怒之下,你们兄弟两个小命都难保。”

沈武被堵得说不出话来。

沈耀皱了皱眉头,沉声道:“父亲说的对。顾家现在就是看准了我们不敢闹腾,只能吃了哑巴亏,老老实实地回西京去。不过,二十年河东二十年河西。定北侯府也未必能一直风光下去。我们沈家也不会一直受这样的窝囊气。”

这话听着还算顺耳。

沈老太爷赞许地看了长子一眼:“你能这么想最好。”

“一时的隐忍不算什么。活着比什么都重要。现在是我们理亏,被顾家抓住了痛脚,不得不忍气吞声。而顾家,也碍于顾莞宁的颜面,给我们留了条生路。”

“你们的妹妹现在被软禁在顾家,以她的性子,也不会轻易寻死。只要活着一日,就还有翻身的可能。”

一番话,说的沈耀沈武都情绪激昂,心潮难平。

是啊!活着才是最重要的。没了性命,什么荣华富贵都成了一场空。

沈耀忽地问道:“父亲打算如何处置岚姐儿?”

“沈谦已经死了,顾家什么都知道了,还留着沈青岚有何用。”沈武眼中闪过杀意:“回西京路途遥远,让她得一场‘重病’就是了。”

沈老太爷却瞪了沈武一眼:“除了杀人,你还知道什么!”

沈武今天一张口就挨骂,颇有些悻悻:“我这也是为了斩草除根,不留后患。”

“这件事就不用你操心了。”沈老太爷淡淡说道:“我将岚姐儿留下,自然有我的理由。”

沈武还待再说什么,沈耀已经连连冲他使眼色,示意他别再多嘴。

沈老太爷决定了的事,从来不容任何人反对质疑。

沈武总算闭上嘴,不再吭声。

沈青岚坐在另一辆马车上,身边只有小丫鬟绿儿。

夜色茫茫,一片晦暗,前路未知。

她忽然想起当日前来京城的时候,她也是坐着这样一辆马车,满心惶惑茫然。那时候,她的身边还有父亲沈谦。

可现在,沈谦已经命归九泉,长眠地下。

她连沈谦葬在哪里都不知道。

往日父女相处的片段纷纷浮上心头。

沈谦死了,她现在是真的孤身一人了。

回到西京的沈家,等待她的到底会是什么样的命运?沈老太爷说了会将她重新送到齐王府,到底是真的还是哄骗她的话?如果沈老太爷没存好心,她一介孤女又该怎么办?

满心的苦楚,混合着凄惶不安,一起涌上心头。

沈青岚忽地低声哭了起来。

绿儿手足无措地问道:“小姐,你刚才还好好地,怎么忽然就哭了?是不是舍不得离开京城?”

沈青岚先是点头,很快又摇头,然后又点头。

绿儿看的眼花缭乱。

小姐这到底是舍得还是舍不得?

沈青岚再也没张口说话,一直低头啜泣。只是,随着马车疾行,抽泣声也很快地随着马车远去了。

第二百一十八章 盘算

不管如何,沈家的事总算告一段落。

顾莞宁烦闷的心情也轻松了不少,对太夫人说道:“祖母,我明日想出府一趟。”却没说要去哪里。

太夫人先是一怔,很快便点头应了。

太夫人没有问她的行踪,显然是猜到了她要去哪里。

顾莞宁心里暗暗叹口气,陪着太夫人闲话片刻。

很快,长房三房的人都来给太夫人请安。

吴氏这些日子正式掌家,格外舒畅顺心,见了太夫人,恨不得将一张脸笑成花:“婆婆这些日子气色越好了。这都可是莞宁细心照顾的功劳。”

想哄太夫人高兴,使劲地夸顾莞宁准没错!

只要吴氏稍稍收起那些小心思,用心打理家事,太夫人看她也就顺眼多了,笑着说道:“是啊!我病了这些日子,可苦了宁姐儿,每天都在正和堂里待着。如果不是我拦着,怕是晚上还得睡在我身边才踏实。”

“莞宁这份孝心,着实令儿媳羞愧。”吴氏露出惭愧的神情:“原本该由我们伺疾才是。”

说起这个话题,方氏也不能保持沉默,立刻起身告罪。

太夫人笑道:“你们两个都来伺候我这个老婆子,府里一大摊子琐事,要交给谁去?宁姐儿是我孙女,她陪伴伺候我也是应该的。你们不必耿耿于怀。”

吴氏立刻将顾莞宁狠狠地夸了一通,夸得天上有地上无。言词之肉麻,就不细细描述了。

顾莞华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当着众人的面,也不好阻止吴氏。只歉意地冲顾莞宁笑了一笑。

母亲就是这个脾气,还请多海涵。

顾莞宁冲顾莞宁抿唇一笑,示意自己并不介意。

吴氏确实有些私心,说话有时也不太入耳。不过,除此之外,也没什么大毛病。做一府主母也勉强够格了。

更何况,长房儿女都很好。顾莞华聪慧温柔识大体,顾谨行性情端正勤奋用功。庶出的顾谨礼顾莞敏,也都是孝顺听话的。

家业交给长房,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吴氏说着说着,话风便转到了顾谨行的亲事上来:“过了年,谨行虚岁也有十七了。这个年纪,也该张罗说亲的事了。”

顾谨行照例红了俊脸不吭声。

吴莲香心里突突一跳,不自觉地拧紧了手中的帕子,故作羞怯地垂了头,然后竖长了耳朵。

就听太夫人笑道:“放心吧!行哥儿的亲事,我已经有了打算。等过了这个年,我就替行哥儿操持着定下亲事。”

吴氏又惊又喜,也不追问太夫人到底相中了哪一家的闺秀,只一个劲儿地笑道:“婆婆的眼光必然是极好的,有婆婆操心,儿媳也就放心了。”

吴莲香心里倏忽一沉。

听这话音,太夫人显然早已有了打算。太夫人口中的那个人选,绝对不会是她。

这点自知之明,吴莲香还是有的。

虽然吴家是顾家的姻亲,她是吴氏的娘家侄女。可吴家如今家道中落,全仗着定北侯府的提携,才不至于彻底败落。爹娘厚着脸皮将她送到吴氏身边。打得是“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主意。

现在看来,这份如意算盘是要落空了

想及此,吴莲香满心的烦闷。眼角余光瞄到顾谨行英俊的侧脸,心里的不甘愈强烈。

顾谨行虽是庶出,却是顾家长孙。虽然比不上齐王世子俊美,也是一等一的英俊少年。而且,他端方守礼,性情温和,极好相处。

错过了顾谨行,到哪儿再去寻这么好的亲事?

吴莲香心浮气躁,忍不住又抬头看了太夫人一眼。

太夫人正巧也在此时看了过来,目光深沉,意味深长。仿佛看穿了她所有不能诉之于口的微妙心思。

吴莲香的心又是狠狠一跳,不敢和太夫人对视,立刻垂了下去。

下一刻,太夫人便点了她的名:“过了年,香姐儿也有十五了吧!”

吴莲香心中惴惴不安,挤出笑容应道:“是,我比华表姐小了半岁。”

顾莞华今年十五,过了年十六。

没有越过兄长先给妹妹说亲的道理。因为顾谨行的亲事迟迟未定,顾莞华的亲事也被暂时搁了下来。

而吴莲香,到明年二月就及笄了。女子及笄,也就到了说亲定亲的年龄。

太夫人若有所指地说道:“说起来,你也不算小了。总在我们顾家住着,只怕会耽误了你的终身大事。”

吴氏立刻接过话茬:“婆婆说的是。我过些日子,就让人送信到吴家去。让我娘家嫂子来将香姐儿接回吴家过年。”

这是要撵她回吴家?

吴莲香心里又气又苦,却不敢流露出来,勉强笑道:“我在姑姑身边待惯了,平日和华表姐敏表妹也亲密融洽,就像亲姐妹似的。说句不知羞的话,我还真是舍不得离开她们呢!”

一边说着,一边央求地看了吴氏一眼。

吴氏心里一软。

吴莲香在顾家住了几年,她对这个娘家侄女也一直颇为疼爱。此时见吴莲香满眼仓惶祈求的可怜模样,着实于心难忍。

要不,还是等留吴莲香过了年再回吴家吧!

吴氏正要张口,一转头,却见太夫人挑了挑眉。

婆媳多年,吴氏对太夫人的神情变化已经颇为熟悉,心里陡然一跳,话到嘴边又改了:“姑姑当然也舍不得你。不过,你到底姓吴不姓顾,总在我们侯府里住着算怎么回事?以前年纪尚小也就罢了。眼看着年龄一年一年地大了,再这么待在顾家,岂不是耽搁了你?”

太夫人眼中露出满意之色。

吴氏见状暗暗松了口气,心知吴莲香是非走不可了,索性将话又说得更明白了一些:“莲香,姑姑向来疼你。等日后你定了亲事,姑姑一定给你添一份厚厚的妆礼。”

吴莲香哭的心都有了,还要装出害臊羞涩的样子来:“我还小,姑姑就别打趣我了。”

顾莞宁在一旁看着,颇觉得好笑。

吴莲香这演技,实在不怎么样。

在场的人,没一个是瞎子,谁能看不出她的言不由衷?

第二百一十九章 重逢(一)

前世顾谨行娶的就是吴莲香。

吴莲香满心的小算盘,心胸狭窄,斤斤计较,又好口舌。顾谨行和她是表兄妹,为人谦和,成亲后处处让她三分。

吴莲香仗着自己是吴氏的侄女,紧紧巴着吴氏,在长房里颇为得意。

这一世,太夫人已经决意栽培扶持顾谨行,让他继承家业。当然看不上吴莲香做长孙媳。

吴氏也是个妙人。

之前看吴莲香百般顺眼,现在眼看着儿子要有好前程了,又觉得娘家侄女上不得台面。当着众人的面,就要撵吴莲香回吴家

怪不得吴莲香一副快要哭出来的神情了。

顾莞宁目光扫过吴莲香强颜欢笑的脸,随意地扯了扯唇角,转头和一旁的姚若竹说起话来。

吴莲香留意到顾莞宁的小动作,如醍醐灌顶,瞬间明白过来。

两人同是寄住在顾家的表姑娘。不过,在太夫人眼里,自是娘家侄孙女更亲近。太夫人一定是相中了姚若竹,所以才看不上她。

姚若竹虽然丧母,父亲却是正经的四品知府。姚家比吴家可是强的多了。

想到这些,吴莲香满心懊恼郁闷,对姚若竹又嫉又恨。

这个姚若竹,看着斯斯文文的,其实最有心计。不动声色地巴结讨好了顾莞宁,又讨好了太夫人

吴莲香不善的目光频频看过来,姚若竹岂会不知。不过,她颇有涵养,不动声色地继续和顾莞宁低声说话。

就在此时,紫嫣笑着进来禀报:“启禀太夫人,罗公子和罗小姐正在外面等候,说是来给太夫人请安问好。”

罗霆终于来了!

顾莞宁笑容微微一顿。

太夫人微不可见地皱了皱眉,下意识地看了顾莞宁一眼。见顾莞宁抿紧了唇角,心里暗暗叹了口气,口中吩咐道:“让他们进来吧!”

吴氏和方氏对视一眼,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

有些事,大家口中虽然不说,心里却都清楚。

罗家因为太孙的缘故不肯登门来提亲,就连太夫人病了,都没登门探望。原本是通家之好,有了这么一出,两家的关系也大受影响。

罗霆和罗芷萱并肩进了内堂。

除了顾海去了兵部之外,顾家所有人都在,也显得分外热闹。

罗霆竭力克制自己,并未先看顾莞宁,而是和罗芷萱一起走上前,给太夫人行礼问好:“晚辈罗霆,给太夫人请安。太夫人病了这么久,晚辈才来探望,实在心中有愧,还请太夫人见谅。”

太夫人也是看着罗霆长大的,对罗霆一直印象颇佳。虽然罗家的态度令人生气,可这也确实怪不到罗霆身上。

看着消瘦了许多的罗霆,太夫人心中有些不忍,温和说道:“我这把老骨头,一入了冬就不舒服,每年都会病上一场。你们年轻人整日忙碌,无暇探望也是难免的,不必耿耿于怀。”

太夫人慈祥和蔼一如往昔。

可语气里,到底多了一丝疏远。

罗霆心中涌起一阵难言的酸涩,不敢看太夫人身侧的少女身影,低头应道:“太夫人宽宏大量,倒让我愈无地自容了。”

太夫人淡淡一笑,似随口问了句:“听闻你已经和杨家姑娘定了亲事,婚期可定下了?”

当着顾莞宁的面,罗霆几乎无颜回答这个问题,却不能不答:“是,亲事已经定了,也过了聘礼。婚期定在明年四月。”

“这样的喜事,可得恭贺你才是。”太夫人神色如常,笑着打趣顾谨行:“说来,行哥儿比你还要大上一岁,你已经定了亲事,就要娶娇妻过门,行哥儿却尚未定亲,心里不知有多着急。”

顾谨行急急地张口辩解:“祖母,孙儿半点都不急。”

太夫人慢条斯理地“哦”了一声:“既然你不急,那就索性再等上两年好了。”

还要等上两年?

顾谨行一愣,脱口而出道:“怎么还要等这么久!”

话一出口,就知道自己失言了。

果然,众人都被逗得哈哈笑了起来。

太夫人也笑得开怀:“放心吧,祖母是故意逗你的。其实,祖母比谁都着急,巴望着你早日成亲,祖母也能早日抱上曾孙。”

顾谨行又红了脸,心里悄然涌起向往和希冀。

哪个少年不怀~春?他已经十六岁了,也到了该成亲的年龄。口中不说,私下里常常幻想着将来的妻子会是何模样。

自从母亲告诉他,祖母会亲自为他操持亲事之后,他心里更多了雀跃和期待。

以祖母的眼光,为他挑的妻子,必然是最好的。

吴莲香也在笑,笑容却有些苦涩。手里的帕子绞成了麻花,就像她此时的心情一般。

“罗大哥,恭喜你。”

一个久违的熟悉的少女声音,终于响起。

罗霆心里一颤,下意识地看了过去。

顾莞宁站在太夫人的身侧,唇角微微含笑。

算来,两人已有三个月没见。她长高了一些,身形却苗条了不少,原本红润健康的脸庞,也清瘦了许多。愈显得眼眸沉静黑亮。

她平静地注视着他,态度一如往常,就像他们之间什么事都没生过一般。那一声罗大哥,也依然亲切随和。

罗霆心里一阵钝痛,眼角有些干涩,声音也不自觉地沉了几分:“多谢顾妹妹。多日不见,你似乎清瘦了不少。”

顾莞宁笑了一笑,张口说道:“祖母病了这些日子,我忧心祖母的病情,吃饭没什么胃口,消瘦一些也是难免的。”

却未问及罗霆为何变得消瘦。

既然心知肚明,何必多问。

她的重生,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却和罗霆始终无缘。而罗霆,还是像前世一样和表妹杨玉定下了亲事。

可惜杨玉红颜命薄,明年年初会患上一场重病不治,香消玉殒。到时候,只怕罗霆又要伤心一场了。

想及此,顾莞宁心里颇有些不是滋味。

上天待罗霆,实在是凉薄。

他重情重义,孝顺父母,正直爽朗,热情待人。在亲事上,却屡屡受挫

  如果觉得凤回巢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寻找失落的爱情小说全集凤回巢喜良缘秀色满园华裳六宫凤华十全食美念春归容华似美人多骄洛阳锦梦来运转秦画眉周小云的幸福生活,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