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寻找失落的爱情作品喜良缘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太子故作淡然的应了,眼中却闪过见猎心喜的亮光。

顾熙年无声的扯了扯唇角。

临近傍晚,太子心情很好的回了顺宜堂,向孙氏辞别。

孙氏依依不舍的叮嘱道:“以后有空了,一定要多来看看外祖母。”

太子笑着应了,忽的咳嗽一声说道:“对了,外孙还有件事要告诉您一声。”

--------------

想想沈秋瑜接下来的反应,是不是特别的大快人心?

第五百六十四章 气结

“有什么事只管说好了。”孙氏在太子的面前一直是十分慈祥和蔼的。

沈秋瑜笑盈盈的看了过来。

太子也没觉得这是什么大事,随意的笑道:“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表弟送了个丫鬟给我,我待会儿走的时候就一起带回府去。”

孙氏还没反应过来,不假思索的笑道:“不过是个丫鬟罢了,这等小事哪里还需要和我说......”说到这儿,忽的咂摸出点不对劲来了:“那个丫鬟叫什么?”

沈秋瑜也想到了什么似的,面色微微一变,忽的有了不妙的预感。

很不幸,这个预感果然成真了!就听太子轻描淡写的应道:“那个丫鬟叫海棠。”

沈秋瑜笑容一僵。

孙氏也是一惊,下意识的看了沈秋瑜一眼才说道:“别的丫鬟也就罢了,可这个海棠,却是我特意挑了给熙年做通房的。你......”

太子不以为意的笑了笑:“表弟刚娶了娇妻过门,正是如胶似漆的时候,哪里看得上别的女子。祖母就别操这个心了。”顿了顿,又说道:“这个海棠和瑜儿长的倒是有几分相似,若是真的留在表弟身边,只怕被有心人看见了会传出一些不太好听的传闻来。到时候不免会伤了我和他之间的情分。倒不如我收了她做侍妾,自然就什么问题都没了。”

说到底,太子还是很介意沈秋瑜和顾熙年以前的那段情事。要是顾熙年真的收了一个肖似沈秋瑜的通房丫鬟,他肯定会很不舒坦。与其如此,倒不如自己享了这个艳福,又替顾熙年解了燃眉之急,正是一举两得。

听到太子这番话,孙氏也无言以对了,只得勉强挤了个笑容应道:“你说的也有道理。之前是我考虑的不周到,竟没想到这一层。既是如此。你就把海棠带回太子府好了。以后多看顾她一些,也算是她今生修来的福分。”

太子精神一振,忙笑着点了点头。

沈秋瑜一口气堵在嗓子眼里,上不去下不来,别提多憋闷了。双手在袖中紧握成拳,长长的指甲掐的掌心一阵阵刺痛......

好一个顾熙年!这一招回的又狠又毒!

暗中挑了这么一个丫鬟。私下找人调教了许久,又特意暗中搭上了孙氏,巴巴的把海棠送来,就是想给叶清兰添堵。为了欣赏叶清兰难看的脸色。今天她特地花了好一番力气才说动了太子带她到定国公府来。怎么也没想到却被反将了一军!

太子见她面色不太好看,也有些微的不快:“瑜儿。你该不是介意我带个丫鬟回府吧!”这几年,明里暗里用各种名堂送到太子府里的美人也不知道有多少。沈秋瑜一直表现的十分大度,从来没有露过拈酸吃醋的嘴脸。今天不过是要了个丫鬟。她这副反应算怎么回事?

难道,她希望顾熙年身边有这么一个相貌酷似她的通房丫鬟?

一想到这一层,太子的心情就不太美妙了。

太子是什么样的人,沈秋瑜比谁都清楚。一听这话音就知道他又多心了,忙定定心神笑道:“殿下这么说,可真是冤枉我了。我刚才正在想着,该给这位海棠姑娘安排住在哪一个院子里。”

从太子的表情来看,对这个答案显然还算满意。

海棠这个时候已经知道了自己被送人的命运了。一开始还有些不情愿,待听说对方竟是堂堂的太子时,这份不情愿顿时又变成了惊喜。比起做顾熙年的通房。太子殿下的侍妾当然更甚一筹。若是能博得太子的欢心,将来太子一登基,说不定还有机会被封妃什么的......

海棠越想越高兴。喜滋滋的收拾好了行李。叶清兰特地亲自领着海棠到了顺宜堂,笑吟吟的对沈秋瑜说道:“沈侧妃,海棠我就交给你了。”

眼神交汇的刹那,沈秋瑜清楚无误的感受到了叶清兰目光中的嘲弄和讥讽,笑容僵在了唇角。

很显然,叶清兰已经知道了海棠的真正来历。此刻故意说这些,就是成心膈应她来了。

一旁的海棠,愣愣的看着沈秋瑜,心里冒出一堆惊叹号!她也隐隐约约的知道自己长的像一个人,现在亲眼看见了,才知道这份相似有多惊人。不过,眼前这个优雅美貌的女子气质极佳,自己却是远远不及了。

不过,自己也不算差。至少,比她要年轻很多吧!海棠在心里给自己暗暗鼓劲。太子殿下既然肯收下了她,肯定也是喜欢她的。只要她好好伺候太子殿下,荣华富贵的生活绝对是少不了的。

沉浸在喜悦中的海棠,乖乖的跟着太子一行人回了府。

回到太子府之后,沈秋瑜便命人给海棠安排了住处。当天晚上,太子就歇在了海棠的屋子里。

沈秋瑜心里是如何的窝火憋屈就不用细说了。好在当日为了谨慎起见,她只是暗中命身边的人买了海棠和芍药这两个丫鬟放在庄子上,从头至尾都没露过面。因此,惊喜着自己一朝飞上枝头的海棠,压根不知道自己真正的主子就是沈秋瑜。

这样的事情,当然瞒不过太子妃莫氏。

第二天早上,海棠来请安的时候,莫氏细细打量她几眼,也不由得暗暗称奇。

这个海棠果然很像当年的沈秋瑜。或许容貌气质都差了一筹,不过,男人都是贪念新鲜年轻的新人。瞧瞧,太子昨天晚上不就是留宿在她的屋子里了么?看这架势,至少也要受宠一阵子了。

莫氏随意的问了几句,待知道海棠是顾熙年送给太子的事情之后,又是讶然又是好笑。待沈秋瑜也来了之后,故意笑道:“殿下可真是有福气。去定国公府一趟,就带了这么一个如花似玉的美人回来。仔细端详,和沈侧妃倒是有几分相似呢!”

沈秋瑜整整气的一夜都没睡好,听到这句戳心窝子的话,更是如针刺一般。面上却挤出若无其事的笑容:“哦?我倒是没觉得她像我。”

莫氏更正:“是像七八年前的你。你现在到底也有二十四岁了,和以前的模样是大不相同了。看着海棠,倒让人觉得十分亲切,就像你刚进府的时候一样。”

......就差没直接讥讽她已经人老珠黄不复以前的青春貌美了。

沈秋瑜被戳中了痛处,气血翻涌不已。难得的在口舌上落了下风。

可莫氏说的也没什么不对。岁月不饶人,再美的容貌也会有渐渐衰老的一天。虽然沈秋瑜很自信的坚持认为自己依然美貌无双,可她心里也很清楚,现在的自己确实不能和十五六岁时容颜最盛的时候相比了......

这个时候,太子偏偏还听信了顾熙年的话,领了一个肖似自己又远比自己年轻的美人回来。更令人懊恼的是,这个美人还是自己预备着要给叶清兰添堵的。

这算不算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莫氏看着沈秋瑜阴晴不定的脸色,心里愉快极了。

海棠这是第二次见到沈秋瑜了,没了一开始的震惊,反而多了不少的底气。太子殿下昨天晚上可是说过了很喜欢自己呢......

海棠正在胡思乱想,忽然听到太子妃含笑说道:“海棠,殿下既然带了你回府,总不能让你没名没分的住下来。等殿下晚上回来,我就和他商议一下,给你一个侍妾的名分。你今后可要尽心尽力的伺候好殿下,若是能怀上一子半女,就是大功一件。”

做侍妾?还有资格怀孕生子?

海棠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惊喜不已的跪下磕头谢恩。

沈秋瑜眼睁睁的看着莫氏大施怀柔手段收服了海棠,几乎咬碎了一口银牙。这样的手段她其实更擅长,可对着那张肖似自己的脸庞,沈秋瑜心里只觉得膈应难受,压根不想多看一眼。哪里还能施展的出什么手段来!

......

太子果然对海棠很有兴趣,一连几天都在海棠的屋子里留宿。一时之间,海棠在太子府的内院里成了大出风头的红人。

最令众人感兴趣的,当然是海棠的容貌了。竟然和沈侧妃长的那么像,还比沈侧妃年轻的多。也难怪殿下会宠爱新人了。照这样下去,说不定殿下对沈侧妃的宠爱也会渐渐淡薄了。男人嘛,都是贪念新鲜的。有了年轻貌美的新人,年纪大的那一个谁还乐意多看一眼......

各种各样的流言在太子府里流传不息,总有一些会传到沈秋瑜的耳中。直把沈秋瑜气的肺都要炸了。

可惜流言这种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人家就私下里说说而已。沈秋瑜就算再厉害,也管不住人家嘴里怎么说心里怎么想吧!一连几日都被气的吃也吃不下睡也睡不好,整个人都瘦了一圈。

太子府内院的动静,自然瞒不过顾熙年。

他收到了消息之后,很悠闲的和叶清兰分享。叶清兰听了也觉得十分解气:“沈秋瑜这算不算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顾熙年挑了挑眉,眼中闪过一丝冷意:“这才只是开始。”

第五百六十五章 算计(一)

是啊,这确实还只是开始。再过几个月,才是对付沈秋瑜的最佳良机…

叶清兰想了想,低声说道:“前世太子无子,所以沈秋瑜才处心积虑的借腹生子。借以巩固自己在府中的地位。不过,现在太子可是有了两个儿子外加一个女儿。沈秋瑜还会不会冒险做出这样的举动?”

“肯定会。”顾熙年的语气十分肯定:“太子妃势弱,林侧妃又失了宠,只要她‘生’下儿子,凭借着太子对她的宠爱,说不定这个孩子就是将来的太子。她既然有将来入主东宫做皇后的野心,自然费尽心机也要有儿子才行。”

此话言之有理。叶清兰点点头表示赞同,然后有意笑着打趣:“果然是刻骨铭心的老情人,你很了解她嘛!”

顾熙年斜睨她一眼,眼神中不无警告的悻悻。

叶清兰早已忍俊不禁的笑了起来。过了片刻,又扯开了话题:“明天就是朝会了吧!”

顾熙年嗯了一声,意味深长的说道:“明天的朝会,想必会很热闹。”

他说的半点都没错。新年过后第一次正式朝会确实非常热闹。皇上撤免了太子督军一职,三皇子风光的接过了这一职务。一时之间,春风得意风光无限。

相比之下,太子可就有点凄凉了。被皇上斥责了一顿不说,职务也被夺了,丢尽了颜面。又被勒令在府里读书修身养性。可以想见的是,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太子一派都不会太活跃。

说来也巧,三皇子刚接过督军一职,还没正式的走马上任。边关就传来了喜报,一个姓廖的参将领兵大胜了一场。久违的胜仗让众人都是精神一振,就连皇上也是龙心大悦。

再接下来,捷报频传。边关战事一夕之间竟有了翻天覆地的逆转。短短数日内,三皇子的声望达到了顶点。甚至开始有人暗中酝酿着要上书奏请改立太子了。

太子一党陷入了惶恐不安的情绪中。有一些立场不太坚定的,已经开始暗中向三皇子一派“暗送秋波”。虽然这些都是低等官员,太子党的中坚力量还没动摇。可照此下去,事态会发展到哪一步可就很难说了…

最忧心的人,莫过于太子本人。他先在府中召集所有的幕僚商议对策,又私下设宴。太子党一派分量最重的人物基本上都来了。顾熙年当然也在其中。

众人都是忧心忡忡,你一言我一语的说了不少。可仔细一琢磨,根本就没有什么有用的对策。

顾熙年一直安静的坐在那儿,从头至尾也没吭声。

太子主动张口问道:“熙年,你心里是不是有什么想法。不妨说来听听。”

顾熙年淡淡的笑道:“殿下,请恕我直言。皇上既然命你在府里读书修身养性,那就不宜有太多动作。免得惹得皇上心中不快。”有的时候,说的多做的多了,未必是好事。倒不如静观其变,以不变应万变才是自保之道。

太子也不是蠢人,只是心慌意乱才一时乱了分寸。被顾熙年这么一提醒,顿时若有所思。

其他人也都安静下来,仔细的琢磨品味这两句话,越想越觉得有道理。

废立太子可不是小事。就算太子平庸一些,可德行无亏,没有犯过大错。皇上绝不会轻易就废了太子。眼下三皇子一党咄咄逼人。处处为三皇子造势,分明就是想逼着太子出手。只要太子一有异动,就很容易被有心人捉住痛脚。到那时候。才是真的岌岌可危。至于现在,虽然日子难熬一些,可远远没到最危险的时刻…

“你说的对。”太子定定神,缓缓说道:“我现在确实什么都不该做,也不能做。不仅是三皇弟,或许父皇也想利用此事考验我的为人心性。如果我沉不住气,父皇一定会对我很失望。”

顾熙年赞许的点点头。比起前世的平庸和冲动,这一世的太子性情也有了缓慢的变化。能说出这番话,就足以看出他的进步来。

皇上为什么总是对太子百般挑剔诸多不满甚至故意打压太子?因为太子是储君,将来要坐在金銮殿上管理朝臣执掌天下。如果性情浮躁连一点打击挫折都受不起,也就没资格做这个位置。所以,皇上对他的严厉才是对他的怜惜,也是对他的考验和磨砺。如果太子进退失据表现的不妥,让皇上失望,那才是真的糟糕了…

太子想通了这一层,心态倒是平和淡定了不少。

离开太子府之后,顾熙年没有及时回府,反而悄悄的去了一品楼。

此时已近半夜,一品楼的客人已经基本走光了,二楼的某一个雅间里,沈长安已经足足等了一个晚上。虽然焦急,却硬是按捺着性子继续等。

待敲门声响起的时候,沈长安终于松口气,迅速的起身开了门:“顾兄,你终于来了。”

如今名分已定,顾熙年就算看沈长安再不顺眼,也只能无奈的接受这个未来的妹夫。只不过还是没什么笑脸就是了:“沈将军又送了信回来吗?”

沈长安点点头,从怀中掏出信给了顾熙年。

顾熙年和往日一般拆开了信,看了一遍之后,唇角微微勾起,眼中闪过一丝满意和愉悦。然后慢条斯理的将信点燃。

沈长安明知道顾熙年回答自己问题的可能性不大,还是忍不住问了句:“我爹和你到底在商量什么?”

顾熙年一如既往的不搭理他,从身上取出早就准备好的回信,叮嘱道:“这封信务必要早日送到沈将军的手里。回去之后,立刻让人连夜送出去。”

沈长安不假思索的点点头,还是不肯死心的追问:“之前还是连连吃败仗,怎么这些日子又接连打胜仗了?”那些文官只顾着高兴,压根没想到这其中的微妙。他却是上过战场领过兵打过仗的,自然察觉出其中的不对劲了。

顾熙年似笑非笑的应道:“当然是因为三皇子督军得力了。这几天,朝上一片赞扬声你没听到吗?”

沈长安嗤之以鼻:“这种话忽悠外行人也就算了,想蒙骗我可没那么容易。战场在千里之外,战况如何该制定什么样的计策都是统帅和几个重要的将领商议出来的。远在京城,不痛不痒的发些命令,等真正送到边关的时候,早就连黄花菜都凉透了。屁用都不顶一个!”

话虽然说的粗,道理却说的十分透彻。

顾熙年心里默默的点了个赞,面上却没有显露半分,依旧淡淡的笑道:“你这么想有什么用,众朝臣和皇上可是把这份功劳都记到三皇子的身上了。”

沈长安翻了个白眼,大逆不道的说着以下犯上的话:“真不知道皇上是怎么想的。这么明摆着的事实都看不出来。之前战事不利,根本就不能怪太子。倒是现在战局扭转的这么迅速这么夸张,反而透着蹊跷…等等,你和我爹暗中计划的事情,该不会就是这个吧!”说到最后一句,情不自禁的拔高了音量。

顾熙年皱眉,瞪了他一眼。

沈长安立刻自觉的放低了音量,陪笑道:“是我一时激动,声音不免比平时大一些,绝不是成心的。”

顾熙年轻哼一声:“我先走一步,为了不惹人怀疑,你等会儿从酒楼的后门悄悄走。”

沈长安老老实实的应了,目送着顾熙年走了出去。等顾熙年的身影消失在眼前,沈长安才猛然惊醒。顾熙年还没说他刚才猜的对不对!

动脑筋实在不是沈长安擅长的事情,绞尽脑汁想了许久还是没能想出其中的奥妙,索性也不想了。利落的从酒楼后门离开了。

还是从中传信的任务比较适合他,至于动脑筋算计别人的事,交给大舅兄就行了嘛!

叶清兰早习惯了顾熙年晚归,坐在灯下悠闲的看着书边等顾熙年回来。

熟悉的脚步声在门口响起,叶清兰唇角扬起,甜甜的笑着起身相迎。

忙碌了一天,所有的勾心斗角和疲倦在见到那张甜美笑颜的瞬间顿时烟消云散。顾熙年的心里忽的浮起一阵柔软的暖意,上前一步,将娇妻紧紧的搂入怀中。

叶清兰柔顺的依偎在他的怀里,低声问道:“今天又是在哪儿喝的酒?”

“在太子府。”顾熙年没有瞒她:“三皇子接过督军的任务还没到半个月,边关就传来了三次捷报。三皇子一党闹腾出了不少动静,太子也发慌了,所以才把我们都叫了过去商议对策。”

叶清兰好奇的追问:“那现在呢,已经商议出什么对策来了吗?”

顾熙年淡淡一笑:“以不变应万变!”

叶清兰默默的品味着这几个字,忍不住叹道:“确实如此,眼下什么都不做才是最好的法子。三皇子才接过督军的任务,边关就连传捷报。这事看着是好事,其实,细细一琢磨未必如此。皇上要是不起疑心,可就白坐了这么多年龙椅了。”

第五百六十六章 算计(二)

果然十分聪明,这么快就看破了此事布局巧妙之处。

顾熙年心里油然而生一股骄傲之情,俯头亲了亲她的脸蛋:“你还想到什么了,不妨都说出来给我听听。”

叶清兰眼波流转,嫣然一笑:“太子督军节节失利,刚一换了三皇子就捷报频传。只要起了疑心细想,自然会猜到是三皇子从中搞的鬼。他身为皇子,为了一己私利却将江山社稷的安危至于不顾,就算皇上再器重再信任他,也会因为他的举动寒了心。作为一个疼爱儿子的父亲,他或许舍不得揭穿此事处罚自己的儿子。可作为一个英明的君王,绝不会让这样阴狠毒辣的皇子继承皇位。三皇子看似风光得意的赢了这一局,其实已经失了圣心。可笑三皇子精明一世,却不知道自己已经主动的踏入这个局里。”

这个局设的十分巧妙,顺势而为请君入瓮。最妙的是,到现在三皇子还沉浸在自己的春风得意中。压根没察觉到这份风光下隐藏的杀机。

叶清兰娓娓道来,竟将顾熙年和沈将军联合设的这一局窥的清清楚楚。

顾熙年赞许的看着叶清兰:“真聪明,不愧是我顾熙年的妻子!”

叶清兰笑着白了他一眼:“你到底是在夸我,还是在夸你自己。”

顾熙年低低一笑,一双手不正经的攀上她柔软的胸房:“当然是夸你了。能娶到你这样蕙质兰心聪明绝顶的妻子,是我修了几辈子才得来的福分…”

叶清兰笑着啐了他一口,小夫妻肉麻腻歪了一会儿,才又说回了正事。

“我也是因为听你说过部分内情,才能窥破这一局。”叶清兰面不改色的拍开顾熙年使坏的手,继续动起了脑筋:“别人可是什么都不知道。就拿太子来说,万一他沉不住气,做出什么不宜的举动,或是和三皇子争斗不休。皇上被分去心神,只怕就会将此事的异常忽略过去…”

“所以,太子最好是什么都不做,就老老实实的听皇上的话在府里修身养性。这样才能更衬托出三皇子的春风得意。也才能让皇上生出疑心。”顾熙年淡淡的接道,表情很正经,动作却很下流。灵活的手已经探入她的衣襟里。不知捏到了哪里,引得叶清兰轻喘一声,俏脸陡然酡红,似娇似嗔的瞪了他一眼。

顾熙年从善如流的将手移开,握住了另一边。在柔嫩敏感的顶端摩挲。

叶清兰红着脸捉住他的手:“别胡闹,我们在说正事呢......”

顾熙年低低笑了,将她搂入怀中深吻。这个时候。还有什么事比夫妻恩爱更重要?

......

太子听了顾熙年的话,果然一直老老实实的待在太子府里,每天读读书,闲来无事陪妻妾儿女,只要不去想三皇子现在是如何得意,日子倒也不算难熬。

众人都在密切的留意着朝堂上的一举一动。三皇子如今水涨船高十分风光,走到哪儿都是前呼后拥,短短一个月里。党羽壮大了不少,已然隐隐有了压过太子的架势。有个别胆子大的,已经开始在奏折里写上了“太子平庸无能不堪重任应改立太子”之类的。这些奏折。当然都是三皇子一派投出的问路石,想看看皇上的反应。

可没想到,奏折呈上去之后。根本就没有任何反应。就像一滴水掉进水里,半点涟漪也没起。皇上待三皇子还像往日一般,却决口不提改立太子一事。

这样的反应,也让三皇子派系的人马拿不定主意了。到底是该趁着这样的机会一鼓作气继续追击,还是该适时收手静观其变,各人意见不一,相持不下。索性将这个难题又推给了三皇子。

三皇子近来太过顺遂,往日的小心谨慎终于被迫切渴望早日做上太子的**打败,做出了一个绝对错误的决定。在他的示意下,三皇子一派的几位重臣开始一一上奏折,请求皇上改立太子。其中,就有三皇子的亲舅舅郑蕴。

众人摩拳擦掌信心满满,却没想到迎来的却是皇上前所未有的怒火。

“啪”的一声,高高的一堆奏折全部被扔到了地上。皇上的面色前所未有的阴沉难看。

几个大臣先是一懵,然后不约而同的跪了下来。

“太子平庸无能,无才无德,不堪储君之位。应改立贤明的皇子为太子,此为百姓之福,朝廷之福!”皇上的声音冷冷的,满是怒意:“这就是你们这些自恃朝廷重臣的人写出来的奏折!朕倒是觉得奇怪了,太子自十岁起就是储君,这十几年来虽无显赫功劳,却也从没有过明显的过错。你们这么轻飘飘的几句话,就想让朕废了太子。到底是为社稷江山着想,还是打着为百姓为朝廷的旗号妄图动摇朝廷稳定的根本!”

最后一句话,夹杂着天子之怒,像锋利的刀刃一般,狠狠的戳向各人的胸口。

跪在地上的几个大臣心中暗道不妙,连辩解也不敢,一个个磕头请罪。在这样的关口,若是一个不慎,丢官倒也罢了,最怕是累及家人。皇上舍不得对自己的儿子动手,对大臣们可就没这样的顾忌了......

想及此,众人都懊悔不迭。现在跪在这儿的都是三皇子一派的中坚力量,官职最小的也是正三品大员。本来都以为奏请改立太子是水到渠成的事,谁能想到会惹的皇上勃然大怒。

皇上不是一向都对太子很淡漠却很宠爱三皇子吗?近来更是因为边关战事顺利,经常在朝堂上夸赞三皇子。众人自然都以为这是皇上有意要为三皇子造势,没曾想却会错意表错情,闹到了这样尴尬的地步......

皇上平日里喜怒不形于色,就算斥责太子,也就是冷冷的说上几句。像此刻这般满脸怒色的,几乎前所未有。也因此,众人分外的惶恐。

皇上发了一通脾气,怒气总算稍微遏制。冷然的目光在众人的脸上一一掠过,沉声警告:“你们都是朝廷重臣,看在你们平日兢兢业业用心办差的份上,此次朕就不追究了。不过,改立太子一事,从此不准再提起。”

众人被骂的灰头土脸,一个个磕头谢了恩,然后老老实实的起身出了御书房。待走出皇上的视线之后,众人才敢抬头,看着彼此难看的脸色,忍不住苦笑一声。有些话不用说出口,大家也心知肚明。

不管是因为什么,总之,这一次的行动是彻彻底底的失败了。不仅如此,还惹恼了皇上。短期之内,再也不能提什么废立太子的事情了。真不知道是哪一个环节出了错,竟然闹到了这样难堪的地步......

皇上在御书房召见了几个朝廷重臣,并且大发雷霆的消息不胫而走,很快便传到了三皇子和郑贵妃的耳中。

三皇子特地在宫里等候,原本是想等好消息,万万不料等来的却是这样的噩耗。当时脑子就嗡的一响,差点昏倒。

郑贵妃也是脸色一变,忙搀扶住三皇子:“璋儿,你先别急,待我来仔细问问到底是怎么回事。你父皇一向疼你,绝不会这样待你的。”

三皇子木然的站直了身子,看向那个来报信的小太监。

那个小太监是在御书房里伺候茶水的小安子,他暗中认了郑贵妃身边的总管太监做干爹,平日里悄悄为郑贵妃三皇子传消息。今天这样的大事,自然不敢怠慢,忙跑来禀报。

郑贵妃急切的问道:“小安子,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你把知道的一一道来,不准有半字隐瞒。”

小安子确实也没有隐瞒的勇气,一五一十的将自己看到听到的又重新说了一遍:“......皇上看了奏折之后,脸色非常难看。一个人在御书房里待了许久,不准奴才们进去打扰。过了半日左右,便宣旨让几位大人入宫觐见。奴才因为伺候茶水的缘故,得以站在一旁,因此听的仔细。皇上发了很大的火,狠狠的斥责了几位大人。还说,改立太子一事从今以后都不准再提起......”

郑贵妃身子也晃了一晃,面白如纸。

怎么会这样?怎么可能这样?!

苦心经营了这么久,本以为能靠着圣眷和众人支持抢了太子之位。可为什么皇上会是这样的反应......

三皇子深呼吸一口气,对小安子说道:“好了,你跑来报信,是你忠心。本王日后绝不会亏待了你,你先回御书房伺候。免得父皇在气头上,若是再察觉到你来了这里报信,只怕连我也保不住你。”

小安子心里也在惴惴不安,闻言立刻应了,告退之后,利索的退了下去。

留下郑贵妃和三皇子两人,俱都一脸苍白难看。

郑贵妃脑中乱哄哄的,下意识的喃喃自语:“到底是怎么回事!你父皇一向是最疼你的,就算暂时不肯立你为太子,也不该发这么大的火......”

三皇子心乱如麻,一时也不知该说什么。

第五百六十七章 不解

初时的震惊过去之后,三皇子终于开始冷静下来思索。

父皇平日最宠爱的儿子非自己莫属,这个他还是很有自信的。如果不是因为太子早出生

两年占据了嫡长的优势,这个太子之位早就是他的囊中之物了。这一次的行动,其实并不算

太冒失。有了之前几个月的铺垫,近来朝堂的动向也对他十分有利。不管怎么看,都是奏请

改立太子的最好时机。

可为什么父皇会如此勃然大怒?几乎毫不留情面的驳回了众人的奏,还闹出了这么大的

动静来。摆明了就是要借这样的举动来警告他今后不要再妄想太子之位......

到底是哪一个环节出了差错?还是谁在背后捣了鬼,他竟没有察觉到?

郑贵妃毕竟是女流之辈,平日在后宫里使些阴谋算计还行,可对朝堂大事却并不熟悉。

六神无主的慌乱了片刻,还是没能想出其中的原因来。见三皇子面色沉凝,忍不住问道:“

璋儿,你想出来没有,到底是哪儿出了差池,为什么你父皇会有这样的反应?”

三皇子隐忍着怒气,眼中闪过冷意:“具体是什么我还没想到,不过,很明显,有人在

暗中给我使了绊子。父皇对我生出了芥蒂,所以才会有雷霆之怒。”

“会是谁在暗中算计你?”郑贵妃追问。

三皇子思索片刻,也是不得要领,皱着眉头说道:“应该是太子一派的人,到底是谁,

我一时也想不到......”

不仅想不到这个人是谁,更想不出这个人用了什么样的法子算计他!这一局他输的实在

窝囊之极。

郑贵妃见三皇子失魂落魄的样子,心里自然心疼,低声安慰道:“你父皇肯定是被小人

蒙蔽,不知对你生出了什么误解,所以才会这样。等他过了气头自然就会好了。你也不用担

心。他向来疼你,今后机会还有的是。”

话虽这么说,可就算是郑贵妃自己也知道希望愈发渺茫了。

在准备充分的情况下,却铩羽而归,落了个这样的结果,不仅是给三皇子迎头一击。对

三皇子派系的人只怕更是致命性的打击。几个重量级的人物都碰了一鼻子灰。今后还有谁还

敢领头递这样的奏折?

三皇子也很清楚这是郑贵妃的安慰之词,可人在低落的时候,听到这样的话心里总是要

好受一些:“母妃放心,我不会因为这一点打击就一蹶不振......”

话音未落,门外便响起了宫女的声音:“启禀贵妃娘娘。启禀三皇子殿下,皇上命人传

了口谕,请殿下现在就去御书房。”

三皇子和郑贵妃俱是一惊。皇上刚发落了一众大臣。现在又命人叫他过去......怎么想

  如果觉得喜良缘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寻找失落的爱情小说全集凤回巢喜良缘秀色满园华裳六宫凤华十全食美念春归容华似美人多骄洛阳锦梦来运转秦画眉周小云的幸福生活,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