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寻找失落的爱情作品六宫凤华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想起好友,俞皇后心情略有好转,温和笑道:“本宫已命人备下宫宴,诸位随本宫一起赴宴如何?”

一众诰命和宫妃们一起起身谢恩。

如此规模宏大的宫宴,新年元日才有。

之后几日,只需和一众宫妃一起饮宴。因为建文帝最喜见到“儿女环绕妻贤妾恭”的场面,俞皇后和宫妃们便得顺着圣意,演得热闹喜庆些。

还得不时应付挑刺找茬的李太后,俞皇后的新年,照例过得疲倦又辛苦。

只有在女儿昌平公主领着驸马和小郡主进宫时,俞皇后才会露出真正欢愉的笑容。

“阿清,”俞皇后亲昵随意地直呼驸马顾清的名字:“你可去过莲池书院,给你姑姑拜年了?”

顾清笑着点头:“今早才去过。”

今日已是新年初六了。

俞皇后笑着叹了一声:“娴之性情倔强,谁也劝不动她。硬是要一个人待在莲池书院,新年也过得冷冷清清。”

“母后这回可想错了。”顾清笑道:“姑姑今年的新年一点都不冷清。元日那一天,海棠学舍的所有学生都去了书院给她拜年。这几日,姑姑的弟子也一直陪在左右。”

俞皇后哑然失笑:“我一直忙着宫中琐事,竟不知这些。”

说到好友,俞皇后心中颇为想念,索性打发宫女玉乔去了莲池书院一趟。

玉乔代俞皇后宣了口谕:“娴之,进宫来用晚膳。除了我和阿清一家三口,再无旁人。”

半点皇后娘娘的架子都没有,和普通朋友邀约无异。

普天下能得皇后娘娘这般相待的女子,也只有顾山长了。

如此邀约,顾山长自然不会拒绝,很快便进了宫。

她不爱穿金戴银,便是新年也穿得素净,一袭天青色罗裙,长发半挽。另外一半青丝垂落胸前。

俞皇后一见便笑了起来:“瞧瞧你,还是这般年轻。”

她们两人同龄,过了年都已四十二岁。

只是,俞皇后心思沉重颇多操劳,再精心保养,眉眼间也有了岁月的痕迹。

顾山长额头光洁,眼角只有几丝清浅的皱纹,今日又梳着少女发式,看着年轻许多。

顾山长颇为洒脱,挑眉自嘲:“我又未成亲嫁人,便是到了八十岁,也照样梳着少女发式。”

然后,冲着小郡主眨眨眼:“以后我们两个梳一样的发式。”

小郡主笑嘻嘻地应好。

俞皇后和昌平公主俱都笑了起来。

顾清也闷声轻笑。

姑姑离家已十余年,他平日和姑姑相处时间并不多。一个月中也只见上一回而已。姑侄两个的感情却极佳。

他由衷地敬重喜爱品性高洁的姑姑。祖父私底下交代的“差事”,他大多敷衍了事,有些根本不在姑姑面前提起。

姑姑天生便该做莲池书院的山长,根本不该入俗事浊流。什么早日回顾家为顾家谋算富贵之类的劝说,他根本羞于出口。

也正因他有廉耻之心和回护之意,姑姑才真心接纳他。

可笑可叹祖父枉为父亲,只想着算计女儿,令姑姑彻底寒了心,再不愿来往。

“阿清,”顾山长含笑看了过来:“你怎么一直不吭声?”

顾清定定神笑道:“我是在想,姑姑今日进宫,为何不将弟子一并带进宫来?”

俞皇后心里微微一动,看向顾山长。

顾山长倒没什么异样,随口笑道:“我问了她,她说年少识浅,不懂宫中规矩,不敢同行。我便一个人来了。”

俞皇后将心头那一丝异样按捺下去,笑着说道:“我也是谢明曦的夫子。她见了我有什么可害怕的。说到底,她是不想进宫才对。”

顾山长对弟子颇为回护,立刻说道:“她不想来,便随她,何必勉强。”

顾清故意泛酸:“姑姑如今最疼的是弟子,不是我这个侄儿了。”

顾山长露齿一笑:“你心中有数便是,何苦说出口来讨嫌。”

众人有说有笑,气氛十分融洽自在。

可惜,很快扫兴的人便来了。

卢公公腆着脸来送口信:“皇上听闻顾山长今日进宫,颇为高兴,特意让奴才来送信。片刻便会驾临。”

建文帝要来,众人只有感恩戴德的份儿。

顾山长什么也没说,神色却冷淡了下来。

顾山长对建文帝的心结,由来已久。

当年若不是建文帝坚持要娶俞皇后为妻,俞莲池也不必无辜枉死。

费劲心思娶回俞莲娘,却未好好珍惜。左一个嫔妃,右一个庶子。就这也好意思自夸天子情深…

呸!

厚颜无耻!

天下第一渣男!

第三百一十三章 鄙夷

顾山长的脾气,在座众人当然都清楚。

卢公公一退下,俞皇后便软声央求:“娴之,待会儿皇上驾临,你装也装得恭敬些。免得皇上心中不快。”

顾清也低声恳求:“是啊,姑姑,在皇上面前,你可别犯犟脾气。”

顾山长哂然一笑:“在天子面前,我等升斗小民如何敢造次唐突!你们多虑了!”

她还未清高不识时务至将天子视为无物的地步。该有的礼数,半点不会少。

只是,她也绝不会阿谀谄媚笑脸逢迎就是了。

俞皇后看着满脸不以为然的好友,暗暗苦笑一声。不知想到了什么,眉宇间掠过一丝阴霾。

片刻后,建文帝驾临椒房殿。

建文帝并未穿龙袍,穿的是常服。独属于天子的威压也随之缓和了几分。英俊的脸孔上满是笑意:“家宴不拘常礼,都不必行礼了。”

只有在椒房殿,建文帝才会放下天子架势,像个寻常的丈夫和父亲。

这是天子的恩宠,也是俞皇后屹立中宫数年不倒的最大依仗!

俞皇后目中含笑,果然未行礼。

昌平公主一家三口显然也习惯了建文帝的恩宠,各自笑着应了。

顾山长却端端正正地行了一礼:“莲池书院山长顾娴之,见过皇上。”

众人:“…”

和谐融洽的气氛下,这样的举动无疑是在扫建文帝的兴致。

好在建文帝认识顾山长也不是一两年,对她的性情脾气同样知之甚深,也未介怀:“顾山长请起身。”

待顾山长站直身体,建文帝又笑道:“你和莲娘知交多年,夫妻一体,莲娘的好友,便是朕的好友。在朕面前,你不必这般拘谨。”

顾山长淡淡应道:“我无德无能,如何敢以皇上好友自居。皇上这般抬爱,我只有惶恐,委实不敢受之。”

建文帝:“…”

一把年纪了不肯嫁人坚持独身的女子,大抵都有些孤僻古怪。

算了,还是别计较了。

建文帝不再去碰软钉子,转而和俞皇后闲话:“莲娘,这些日子宫中琐事繁多,辛苦你了。”

俞皇后笑道:“这是臣妾份内之事,何言辛苦。”然后,又故意嗔道:“皇上莫非是嫌臣妾无能,想将操持宫务之事交给嫔妃们不成?”

建文帝显然很吃这一套,立刻笑道:“这怎么会。你是朕的贤内助,宫中一切交于你手,朕放心得很。后宫诸妃,不及你万一。”

俞皇后舒展眉头,嘴角弯起。

一旁的顾山长面无表情,心里呵呵。

嘴上说得倒是好听!实际行动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后宫嫔妃不及俞皇后万一,还不是照样一个接着一个的临幸,生出一堆庶出的皇子公主来?

渣男!

天下第一渣男!

建文帝又看向昌平公主。

对着最宠爱的长女,建文帝神色更是温和:“昌平,朕看你近来面色似有些不佳,莫非是身子不适?”

昌平公主笑着应道:“父皇为政事日夜操劳,还要为女儿操心,女儿实在不孝。女儿在去岁末偶感风寒,如今已痊愈,父皇不必忧心。”

女儿生病了,当爹的都不知道。就这也好意思摆出慈父嘴脸?

顾山长心里又是呵呵一声。

总之,当顾山长看一个男子不顺眼的时候,不管他说什么做什么都是渣。

当然,这样的“荣幸”,也只落在了建文帝身上。

像董翰林之流,于顾山长而言,犹如跳梁小丑,连被鄙夷唾弃的资格都没有。

能和当朝帝后和大齐公主驸马同席,不知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好事,更是无上的荣耀。

可惜,顾山长显然对这样的圣眷兴致缺缺。

“家宴”一结束,顾山长便张口告退。

建文帝还未离开,俞皇后不便亲自相送,只得吩咐昌平公主和顾清送顾山长出宫。

“娴之年龄大了,这脾气也愈发古怪了。”

建文帝憋了一晚,显然也有些不满不快。只是,身为男子总得有些气度,不便和妻子最好的朋友斤斤计较。故作玩笑似地说道:“女子还是应该嫁人生子,性子也能柔顺些。”

俞皇后此次却未顺着建文帝说话,淡淡张口:“娴之不愿嫁人,自有她的缘故。性情刚硬些,也未碍着任何人。莲池书院,万幸有她撑着。否则,也无今时今日。”

建文帝注视着俞皇后,半晌才道:“莲娘,你已经很久没这般和我说过话了。”

年少恩爱情浓,常直呼你我。

不知从何时起,他习惯了自称朕,她也习惯了自称臣妾。离得再近,也如隔着一层朦胧的薄纱,看彼此总有些模糊。

这一声我,似打破了无形的禁锢,令两人迅速靠近。

俞皇后心弦微颤,抬眼看向建文帝:“皇上…”

“直呼你我便是。”建文帝迅速打断俞皇后,声音中带着一丝无奈唏嘘:“莲娘,我们自少相识,当年是同窗,后来两心相许,历经辛苦,方结为夫妻。”

“在我心里,你永远是我的俞莲娘,世上无任何女子能和你相提并论。”

“我是天子,也是你的丈夫。在我面前,你想说什么都无妨。无需顾虑重重,更不必怕失礼激怒于我。”

“不管何时何地,发生何事。我都不会怪罪你。你这般小心翼翼,我看着只觉心痛。”

建文帝说得动情,俞皇后也听得鼻酸,眼中依稀闪出水光,哽咽着喊了声:“元仲”。

建文帝伸手,将俞皇后揽入怀中。他们都已不再年轻,怀抱没有了年少时的激烈情热,却更温暖舒适。

俞皇后将头靠在建文帝的胸前,听着熟悉的心跳声,心中涌起了久违的甜意暖意。

静静地依偎片刻,建文帝才张了口:“莲娘,还有几日便是上元节。每年宫中都会有灯会,到时候将莲池书院的所有学生都召进宫。有她们相陪,你也一定格外欢喜。”

俞皇后的笑容陡然凝结在嘴角。

前一刻还觉得温暖甜蜜的怀抱,这一刻冷如寒潭。

她身在其中,冰冷入骨。

第三百一十四章 凤旨(一)

怀中的身躯有刹那的僵硬。

建文帝似无所察,兀自兴致勃勃地说了下去:“莲娘,你在莲池书院为夫子,精心教导学生。今年,便让她们一起进宫赏花灯。”

“传出去,亦是宫中盛事,更是莲池书院所有学生的体面。”

“女子书院的名头,也会越来越响亮。于莲池书院,也是一桩喜事。”

俞皇后的头依旧伏在建文帝胸前,身形未动。

建文帝看不到俞皇后的脸,自不知俞皇后此时的神色为何。说了半天,俞皇后也无什么反应。

建文帝顿了片刻,又低声道:“其实,我也存了几分私心。”

“过了一个年头,三皇儿四皇儿都已十四,五皇儿也有十三岁了。再过两年,便要大婚。挑选皇子妃之事,非同一般。”

“我想着,不如趁着此次上元节,提前相看一回。若有中意的,暗中观察两年,看看为人品性,可堪为皇子妃。”

这个理由,确实合情合理。

二皇子妃赵长卿,便是莲池书院的学生。两年前随母进椒房殿请安,和二皇子打了照面。二皇子见之倾心,主动向建文帝张口求娶。

赵家是,赵长卿的父亲是国子监祭酒。赵长卿美貌多才聪慧过人,是俞皇后最喜欢的弟子。

建文帝很快点头应允。俞皇后亲自下凤旨赐婚。

这桩婚事,成了京城佳话。

  如果觉得六宫凤华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寻找失落的爱情小说全集秀色满园华裳六宫凤华十全食美念春归容华似美人多骄洛阳锦梦来运转秦画眉周小云的幸福生活,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