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寻找失落的爱情作品容华似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上一封信里,他说已经平定了民乱。刺杀太子的刺客也有了线索。现在正全力缉拿刺客,”许瑾瑜轻叹一声:“看这样子,他在年前是不会回来了。”

话音刚落,芸香便迈着轻快的步伐进来了。

“小姐,将军命人送信来了。”芸香笑着将信送了过来。

许瑾瑜心中一喜,眼中闪出熠熠光芒,迫不及待地接过了信。初夏和芸香对视一笑,识趣地退了下去。

许瑾瑜迅速地拆开信封,薄薄的信笺展开,熟悉的字迹映入眼帘。

字如其人,陈元昭性子冷厉,字迹也凌厉如刀,看不出什么温情柔情。

......

阿瑜,我来山东已有半年。民乱已定,刺杀太子的刺客也已抓到了。我已暗中命人将刺客送往京城。秦王似有所察觉,催促我启程回京城。你看到信的时候,大军已经开拔,预计在年底前就能抵达京城。

阿瑜,我们很快就能重逢了。

最后一句话里,透露出了浓浓的思念。

短短几行字,许瑾瑜却看了一遍又一遍,心里溢满了甜蜜欢喜。

陈元昭终于要回来了!

一别就是半年,心里时时惦记着他的安危。这种牵肠挂肚的滋味实在难熬。

陈元昭和秦王一起归来,也意味着夺储的风波会愈演愈烈。如今又多了威宁侯这个变数。陈元昭身在漩涡中,不知是否能安然无恙。

第三百一十章 婚期

“妹妹,你在看什么?”

许徵推门走了进来,笑着问道。

许瑾瑜回过神来,有些赧然地应道:“是陈元昭让人送了信回来。民乱平了,刺客也已抓到了。现在大军已经开拔回军,或许在年底前能赶回京城。”

这倒是个好消息。

许徵笑着打趣:“回来就好。也免得我的宝贝妹妹日夜期盼,等的脖子都长了。”

许瑾瑜立刻笑着应了回去:“大哥近来心情如此好,莫非是因为曹姐姐这个月出了孝期的缘故?”

许徵在翰林院磨练了大半年,如今脸皮比以前老道多了,闻言挑眉笑道:“是啊,我整整等了一年,总算是等到这一天了。当然急着早点把人娶回来。”

兄妹两个有说有笑,十分亲昵。

许瑾瑜心里暗暗为许徵不平。

同一科的进士大多进了六部,也有的被外放做官,从七品的官职做起,开始了仕途生涯。许徵身为新科状元,却一直待在翰林院里学习。没有正式的吏部公文任命,也就意味着许徵还不是大燕正式的官员。

这种小事,当然不是皇上授意的。皇上日理万机,忧心天下,根本不会过问这种事。不过,吏部官员们一个赛一个精明世故,自然会揣摩圣意,故意让许徵坐冷板凳,借此讨好皇上。

许徵受了委屈,心中不知是怎样的悲愤,在她面前却只字未提过。

许瑾瑜忍不住轻声道:“大哥,你现在委屈是一时的。暂且忍上两三年,以后总会有转机的。”

许徵心里一暖:“你不用为我担心,现在这样也很好了。纪泽一死。没人再虎视眈眈,纪贤妃也无暇让人来寻我的麻烦。我就在翰林院里待着,学习各种事务,既逍遥又平静。”

许徵说的越是平静,许瑾瑜心中越是难受。

十七岁的少年状元,本该是春风得意马蹄疾,本该有大好的前尘。可许徵却不得不憋屈又低调的做人......

“好了。不说这些了。”许徵故作轻松地转移话题:“今日我难得休沐。陪你和娘吃午饭。顺便商议一下年礼的事。”

许瑾瑜打起精神,点点头应了。

......

两个月前,许家母子便搬进了新宅院里。

虽然许宅及不上邹家老宅宽敞。更远不及侯府内宅繁华,可住进属于自己的家,这种感觉总是格外的踏实心安。

小邹氏和纪泽死了之后,邹氏心情也沉寂了一阵子。搬进了新宅子之后,才渐渐愉悦开怀起来。

许瑾瑜许徵眉眼含笑。相携一起前来。

邹氏看着一双出色的儿女,心中溢满了骄傲和欢喜:“你们两个来的正好,我正好有事和你们商议呢!曹家小姐已经出了孝期,我打算趁着送年礼的时候。让官媒一起登门商议定亲的事。等定了亲就商议婚期,早些将人娶过门来。”

许瑾瑜俏皮一笑:“娘,大哥和你心有灵犀。想到一起了。”

许徵俊脸一红,却没有否认。

邹氏哑然失笑:“徵儿过了年就十八了。这个年龄也确实该成亲了。曹家小姐只比徵儿小了一岁,确实不宜再拖了。”

母子三人商议了片刻,决定过几日就送年礼去曹家。

......

三日后,许徵特意告假,去了曹家送年礼。

许徵为了曹萦,拒做驸马,如今在翰林院里地位尴尬。不过,曹大人曹夫人对许徵的好感却更胜从前。

这一年来,许徵时常登门拜访。碍于礼节,他和曹萦不能直接见面,只能隔着屏风说上几句话。也算稍稍慰藉了一对有情人。

这一次登门是为了商议定亲的事,许徵脸皮薄,送了年礼就去见曹萦了。只留下官媒张氏。

张氏也没绕弯子,闲话几句过后,很快便向曹夫人提起了定亲的事:“贵府老夫人病逝,曹小姐守孝一年,现在正好出了孝期。许家想正式过定,早些商定婚期,不知曹夫人是何心意?”

曹夫人早已将许徵视为未来女婿,心里千肯万肯,面上自然要装装样子犹豫不舍不肯点头:“这等大事,我总得和老爷商议后再做决定。”

张氏也知道此事得多跑几趟,也不着急,笑着说道:“这是应该的,我过两日再来听回音。”

此时的许徵,正隔着屏风和曹萦说话。

“阿萦,”许徵眼中含着笑意,声音轻柔:“我今日是和官媒一起来的。”

屏风的另一边,聪慧的曹萦悄然红了脸,显然听懂了许徵的话中之意。

只听许徵又说道:“我想着年前定下亲事商议好婚期,然后过了年我们就成亲。希望你爹娘肯点头同意。”

早些把人娶回家心里才踏实。免得夜长梦多,再生波澜。

曹萦俏脸通红,半晌才低声道:“爹娘会同意的。”

柔声细语钻进耳中,许徵遥想着佳人娇羞垂头的模样,心中一阵荡漾。过了片刻,又歉然张口道:“阿萦,我如今不为皇上所喜,在翰林院也备受冷遇,以后仕途只怕难有寸进。嫁给我,实在是委屈你了。”

话刚说完,一个身影便从屏风后走了出来。

曹萦穿着浅蓝丝袄月白长裙,薄施脂粉清丽动人,一双盈盈似水的眼眸蕴含着浓浓的情意:“许大哥,只要能和你长相厮守,这些我根本不在意。”

许徵一阵激动,下意识地上前一步,握住了曹萦的手。

四目对视间,流淌过脉脉情意。

几个丫鬟对视一眼,一起悄然退到了屋外。

官媒张氏又去曹家跑了两回,终于定下了正式过定的日子。两家赶着在年前过了定礼,婚期就定在来年三月。

许徵沉浸在喜悦中,也没忘了关注朝堂里的动静。

神卫军的捷报连连传来,总算令皇上重新舒展了眉头。得知秦王伤势痊愈,随着神卫军一起启程归京,皇上心情更是好了不少。

几个儿子里,他最器重偏爱的就是秦王。太子已死,国不能一日无储君,等秦王回来,就可以着手另立储君的事了。

第三百一十一章 暗涌(一)

延福宫里。

入了冬之后,叶皇后又病了一场,每日卧病在床补品不断,精心养着身子。可身体到底不如从前。额上眼角的皱纹愈发明显。躺在床榻上,精神怏怏。

坐在床榻边椅子上的安国公夫人叶氏,风姿绰约容颜绝色,浅笑盈盈。在叶氏的容色映衬下,叶皇后愈发显得垂垂老矣。

“这半年来,娘娘有大半时间都躺在病榻上,身子骨愈发弱了。”叶氏一脸关切地劝慰:“太子遇刺身亡,娘娘心中哀伤也是难免的。可也不能因此拖垮了自己的身子。”

假惺惺!

叶皇后心中不屑地冷笑,面上却挤出伤心感怀的神情来:“这些道理我都知道。可丧子之痛,实在难以承受。别人不痛不痒的劝上几句,真正伤心的,还不是我这个亲娘......”

叶皇后不用假装,也迅速红了眼圈,落了几滴眼泪。

“不痛不痒的别人”也在暗暗冷笑,心想你死了儿子和我有什么关系,我心里不知有多痛快。

姐妹两个积怨久远,久的无人想去回忆当年,也没人想解开这段恩怨。

两人面和心不和,外人虽然不知道,彼此却是心知肚明。

叶皇后咳嗽一声,吩咐宫女将自己扶着坐了起来,缓缓说道:“元昭在一个多月前就已经启程归京,或许这几日就能回来了。”

提起陈元昭,叶氏心中想起了半年前分别前的一幕,心中一阵难言的酸涩。母子离心,是叶氏最深的隐痛。

叶皇后偏偏要来戳叶氏的痛处:“对了,元昭一走就是半年。可曾寄过家书回来?”

叶氏笑容一顿,旋即若无其事的应道:“元昭的性子,娘娘也是知道的。他在军营里待惯了,哪里还记得这些琐事。”

叶皇后看着叶氏隐忍不发的神情,心情舒畅了一些,顺着叶氏的话说道:“是啊,男人和女子不同。女子养儿育女主持中馈。男人心里装着朝廷大事。一时顾不到这些也是难免的。对了,元昭过了年就二十二了吧!也该成亲生子了。元昭成亲,我这个做姨母的总得表示一番心意。等商定了婚期。让人送个信到宫里来。”

打一棒子再给个甜枣,叶皇后用这一招用的十分娴熟。

不管叶氏心里怎么想,面上不得不领了这份人情:“谢过皇后娘娘。”

叶皇后温和地笑了一笑:“我们是嫡亲的姐妹,说这些话也太见外了。再说了。我一直将元昭当成自己的儿子一般看待,他成亲我岂有不过问的道理。”

身为原配皇后。宫中所有妃嫔所出,都是她的儿女。纵然不是出自她的肚皮,见了面都要称一声母后。

叶氏只当没听懂叶皇后的言外之意,含笑道:“娘娘说的是。我代元昭谢过娘娘的一番心意了。”

闲话说完,叶皇后终于将话绕到了正题上来:“元昭回京,秦王也一起回来了。皇上一直对秦王颇为器重。此次秦王归京,只怕皇上很快就会提起立储君的事来。”

立储是一国大事。影响深远。

叶氏并未装傻充愣。她和叶皇后恩怨再多,也是私下的事,遇到这等大事,她还是站在叶皇后这边的。不然,若让秦王坐了皇位,将来只怕会不遗余力的对付安国公府,更不会放过陈元昭。

“娘娘心里可有打算?”叶氏敛容问道。

叶皇后淡淡说道:“秦王圣眷虽浓,到底不是嫡出,论身份不及阿昀。这储君的位置,还轮不到他。”

叶氏听到这样的话并不奇怪。

这半年来,朝堂上波涛暗涌,魏王和楚王明争暗斗不断。皇上不但没阻拦,反而冷眼旁观,颇有些考较两个儿子的意思。当然了,更有等秦王回来的意思......

现在秦王终于要回来了,叶皇后不着急才是怪事。今天特意让她进宫来,自然也是为了拉拢示好。

果然,叶皇后又低声道:“阿昀年纪小,手中又无实权,比起秦王和楚王来难免会吃亏些。元昭手握兵权,又得皇上欢心,只要他肯全力相助,阿昀成功的机会至少也有八成。”

“他日阿昀登基为天子,绝不会亏待了元昭。殿前都点检的位置,非元昭莫属。”

叶氏听的怦然心动。

殿前司都指挥使、侍卫马军都指挥使、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分别统领禁军,合称三衙。殿前都点检,则统领三衙。驻守京城,位高权重。相较之下,神卫军的统领,自然不及殿前都点检。

而且,神卫军是大燕最精锐的军队,陈元昭领着神卫军,时常离开京城剿匪平乱,总令人心惊胆战。

叶皇后提出的这个条件,实在令人无法拒绝。

叶氏心中下定了决心,却没一口应下:“这等大事,我也做不了元昭的主。等元昭回来,娘娘亲自和他说岂不是更好。”

叶皇后知道叶氏意动了,无声的扯了扯唇角。

穿着粉色宫装的宫女进来禀报:“启禀皇后娘娘,赵公公来宣皇上口谕,皇上听闻娘娘身体有恙,特意来探望娘娘,今天中午会留在延福宫用午膳。”

来探望她?

哼!她病了这么久,现在都快好了,还来探望她什么?分明是知道叶氏进了宫,打着探病的借口来见叶氏。

叶皇后一口气堵在胸口,脸上还不得不挤出惊喜的笑容来:“本宫知道了。你去御膳房吩咐一声,让御膳房多准备一些皇上爱吃的菜肴。”

宫女笑着应声退下了。

叶皇后瞄了叶氏一眼,似笑非笑地说道:“妹妹难得进宫一回,今日也留下用了午膳吧!”

叶氏看着叶皇后忍气吞声故作贤惠的样子,心里别提多解气了,故作为难地应道:“皇上特地来探望娘娘,我留下不太好吧!”

得了便宜还卖乖!

叶皇后恨的牙痒,口中却笑道:“我们是姐妹,皇上是你姐夫,坐在一起用午膳也不算失礼,妹妹不用太过顾虑。”

叶氏“勉为其难”地应下了。

第三百一十二章 暗涌(二)

叶皇后一边命人准备御膳,一边打发太监去金銮殿外等候楚王。

楚王散了朝之后,大多会来延福宫陪叶皇后用膳。今日难得皇上也来延福宫,正是培养父子感情的最佳机会,当然不能错过。

半个时辰后,楚王先来了延福宫。

叶氏起身,正要给楚王见礼。楚王已经抢上前来,托住叶氏的胳膊:“多日不见姨母了,姨母近来可好?”

这么一来,叶氏也不便再行礼了,索性站直了身子,笑着应道:“我整日待在内宅好吃好喝好睡,也不用操心朝堂大事,哪里会不好。”

叶皇后笑着接口:“是啊,我这个皇后整日操心劳碌,哪里比得上你姨母清闲自在。”

叶氏笑容一僵。

清闲自在几个字,刺中了叶氏的痛处。

安国公不愿也不敢沾叶氏的边,儿子常年不肯回府,叶氏在安国公府的日子十分寂寞。可不就是“清闲自在”么?

叶皇后报了刚才的一箭之仇,心情颇为舒畅,也不再招惹叶氏,笑着问楚王:“今日朝会上可有什么大事么?”?

楚王眸光一闪,笑着应道:“将近年底了,也没什么大事,都是六部衙门里的事。三哥和陈表哥不日就要归京,因为表哥平定了民乱,父皇龙心大悦,在朝会上褒奖了表哥一番。此次表哥回来,肯定会有厚赏。”

换在以前,楚王绝不会多心。不过,在知道了陈元昭的身世之后,父皇对陈元昭的器重看在他眼里,顿时多了几分难言的滋味。

如果陈元昭也是正经的皇子身份。圣眷绝不会弱于秦王!

秦王靠的是礼贤下士知人善用的贤名,陈元昭却胜在身手过人擅长领兵征战,立下赫赫战功,在军中极有威望。这一点,不管是秦王魏王还是他自己,都比不上陈元昭。

  如果觉得容华似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寻找失落的爱情小说全集十全食美念春归容华似美人多骄洛阳锦梦来运转秦画眉周小云的幸福生活,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