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依依兰兮作品汉宫情殇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第一百五十八章 驾幸

更新时间2011-3-17 8:27:02 字数:941

 武帝察觉了,这些日子以来,李夫人时常愁眉不展,脸色忧郁,怔怔的望着远处出神,一动不动如一尊美丽的雕像。

武帝终于忍不住问她为什么?李夫人如梦初醒,慌慌张张、六神无主的否认掩饰,直说并没有什么。武帝更加不信,非要她说出来。

再三推辞不得,李夫人叹了口气,欲言又止,终于幽幽道:“请陛下恕罪!臣妾只是忽然想起入宫前的日子,心里有点……怀念罢了!”

“怀念入宫前的日子?朕没听错吧?”武帝有点不乐意,“难道朕对你不好?宫里过的不顺心?”

“不不,陛下误会了!臣妾绝对没有这个意思!陛下对臣妾怎样臣妾心中明白,臣妾对陛下怎样,陛下心里也清楚!臣妾只是在想,入宫前还可以自由自在游山玩水,如今,却是不能了!”李夫人无不回味遗憾着道。

“原来你想游山玩水啊!不如这样吧,宫里闷的慌,也难怪你心情不好,过几日咱们便到上林苑小住,如何?”武帝释然微笑。

“又是上林苑啊!那也没什么意思!其实大汉朝疆域辽阔,名山大川遍布国土,那年我与兄长从中山来长安,管中窥豹,便见识了无数好景致!陛下难道不想出去走走,看看您圣明统治下的大汉朝是个什么样的吗?臣妾还常常听人说,世外得道仙人往往居于风景秀丽的名山大川,只有有缘人才能遇上!陛下如此诚心寻仙问道数年,说不定正是仙家有缘人呢!”李夫人巧笑轻言,娓娓道来。

武帝不由怦然心动,是啊,这是他的国家,他为什么一辈子呆在长安这么点地方,为什么不出去走一走呢?寻仙问道,更是妙事啊!

武帝沉吟半响,微笑道:“夫人说的极是,朕忍不住也要动心了!好,朕就带你出宫!既然要出去,索性微服私访,倒更有趣,你说呢!”

李夫人嫣然一笑,尽显千娇百媚。她咯咯的拍手笑道:“好好,这样最好!”

武帝痴痴的瞧着她,微笑道:“朕已经很久很久没见到你笑得这么开心了!”

李夫人脸一红,娇嗔道:“陛下又取笑臣妾了!哎呀,陛下出宫了,那国中政事怎么办?朝臣们会不会怪罪臣妾啊?”李夫人忽又担忧起来。

武帝稍一沉吟,微笑道:“这个不会!太子如今也该学着管管事了,有卫青和一班老臣辅助,朕很放心!宫里有皇后照看,料也无事。”

李夫人心头忽然泛起莫名的不快,面上却毫无显露,露出由衷的笑容道:“太子真是越来越出息了!臣妾真该恭喜陛下!”

武帝却涌起烦恼,叹道:“太子什么都好,就是太过仁慈,朕确实该放手给他好好锻炼锻炼了!”

第一百五十九章 冲突

更新时间2011-3-18 8:37:34 字数:1104

 从此,武帝带着女扮男装的李夫人、霍光以及十来位乔装改扮、武功高强的御林军常常外出游玩,十天半月才回宫成了家常便饭,渐渐的竟然几个月甚至小半年方才回来的也有。东至东海,南至长江,无所不至。游山玩水,寻仙问道,似乎已成了武帝生活的一部分了。甚至有一次旅途中投宿,差点被人当成盗贼杀了,过后,他的兴致依然丝毫不减。子夫苦劝,他不但不听,时间长了反而不以为然,极不耐烦,索性极少极少到椒房殿去了。

太子刘据与父亲的果敢武断不同,更多的继承了母亲的温和仁爱,当他代表武帝处理政务时,父子二人的冲突,便在所难免了。

都江的农民起义,被朝廷攻破收复,一干首领亦被押解进京,按照惯例理应后斩。可是太子却认为臣民造反,责在君主,正所谓“官逼民反”,定要亲自审问,并且派遣亲信到江都核查实情,得知他们起义乃是受了地方贪官污吏苛捐杂税沉重徭役逼得家破人亡,无法生活,这才铤而走险时,非但没有将他们斩首,反而好言抚慰放回,将地方贪官查办治罪。就连当初领兵征讨的杜将军,也因杀戮太多,不仅没得到奖赏,反而受到一通教训。

武帝回来之后听闻此事,心底大不痛快。虽然没有重新发落,却向太子道:“贪官该杀,那些个眼里没有王法、没有君主的乱臣贼子也该死!还有忠于军令的杜将军,攻破乱党凯旋而归,怎么能不受重赏呢?据儿,你别忘了,江山始终是要靠武将们用他们手中的剑来保护的,你怎么可以这样叫他们心寒呢!”于是不由分说,赐杜将军美酒战袍,黄金千金,封平定候。

太子虽然不敢与父皇当面争辩,虽然恭恭敬敬聆听父皇教诲,脸上却显而易见不服气的神色,武帝心中又气又急,再也无法说一句话,万千烦恼,化作一声无奈叹息。

又再如,御林军捉拿了一干误入上林苑围场打猎的百姓,冒犯了皇室威严,按律当斩。太子听得百姓饥肠辘辘无可果腹之物才铤而走险,只将他们按一般盗贼打了几下板子,教训一通了事,末了,反而赐给金银,令其回家。待武帝回长安后,太子却向武帝提出上林苑占了过多山林土地,以致夺了许多百姓的生活来源,恳请武帝还地于民,武帝心中十分不快,哼了一声假装没听见,还是卫皇后瞧着情形不对,赶忙将他拉着退下,才算了事。

“朕还没死呢!大汉朝的子民还不是他的呢,他就这么操心、这么卖劲!他想干什么!”武帝气忿忿瞪眼吹气,怒火中烧。

李夫人见状温婉笑劝:“陛下这是何必呢!太子爱民如子,是陛下的福气呀!反正这天下迟早是太子的,太子多操点心,也是应该的啊,陛下想的太多了!”

武帝听了,以为真心,反倒是一怔,想了想,半响叹道:“你说的是,太子仁爱,是大汉朝的福气才是,朕为何要生气呢!唉!”

李夫人本意添油加醋,没想武帝会错意了,反倒一愣,心中没趣,遂笑道:“臣妾去瞧瞧炖的银耳雪蛤好了没有!”

第一百六十章 劝解

更新时间2011-3-22 11:35:25 字数:1448

 每一次武帝从外面回宫,卫皇后便要提心吊胆、如履薄冰。太子与武帝几乎一见面便是争执,为着各种事情处理的方式方法争执。两人还都是一样倔强固执的脾气,谁也不肯认输,谁也不肯低头。总是拼命想要说服对方,想要对方理解自己、接受自己,结果总是弄得更僵!

他们父子的政见不合,卫皇后夹在中间,苦不堪言。她想要保护儿子,却不能反对丈夫。

她不止一次流着泪拉着太子的手劝道:“据儿,他好歹是你的父皇啊,百行孝为先,就冲着这个,你也不该冲撞他的!”

刘剧垂头不答,不敢看母亲的眼睛,脸上却显出十分痛苦、挣扎的神情。他也有他的烦恼、他的挣扎矛盾,为何母后总是不向着他呢?他无法认同父皇严刑峻法的那一套,动不动就要斩手、削足、刺配、下狱,他总觉得太残忍,连一个改过的机会也不给人,弄得百姓人心惶惶、如履薄冰,生怕一不留神就出了纰漏,然后落一辈子的残疾或者干脆丢掉性命。

“母后,孩儿从来不敢冲撞父皇,孩儿从心底里孝顺父皇母后。可是天下的百姓,都是我大汉朝的子民,孩儿实在不忍心看着他们受苦、受冤、受难,我大汉朝的子民应该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大汉朝的天下应该是一个太平盛世!过于苛刻的刑罚只会弄得人心惶惶,只会滋生贪官酷吏,滋长行贿受贿之风,为何父皇不明白呢!”刘剧的目光中闪烁着痛苦却坚毅的光芒,毫无商量的怯弱。

“你住口!”卫皇后颤声低喝,她只觉得浑身冰冷,头晕脑旋:“你这是在数落你父皇的不是吗?你根本就不懂,当年你父皇是经历了多少艰险才巩固了帝位,他要是像你这样一味宽厚,哪能挨得到今天!父皇的话没错,要做一位合格的君主,光有仁慈宽厚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有铁血手腕和权谋!据儿,人心险恶,也许你还没体会到,像你这样心软,将来是要吃亏的!”

“母后不是常常教导孩儿要宽厚待人吗?父皇一直推崇儒学,以儒术治理天下,儒学核心便是‘仁爱’,身为君主不能做到,又怎么要求臣民呢?”刘剧依然不服,在母亲面前,他不必藏着话在心底。

卫皇后又气又急,心乱如麻,眼泪扑簌簌直下。她紧紧抓着儿子的双肩,流着泪摇头道:“据儿,不要再跟母后争执,行吗?据儿,就算是为了母后,以后不要再跟你父皇争执,好吗?你不知道吗?我们母子的地位已经大不如前,如今你父皇时常出宫寻仙问道,母亲想要见他一面都难,你要是再这么惹他生气,咱们母子就危险了!你懂吗?”

刘剧瞧着泪眼婆娑的母亲,容颜凄然,目光焦急而殷切,不由大为震动,心中一酸,扶着母亲,终于低声叹道:“母后放心,孩儿不敢再让母后担忧!”

卫皇后舒了口气,抖着手拭泪微笑道:“好,好,这就对了!”说着又倾斜向他小声道:“据儿,切记,不要忘记你的身份!你是太子,只是太子而已,明白吗?”

刘剧心中忽然一颤,忙应道:“孩儿明白了!母后——放心!”

卫皇后点点头,道:“凡事多和你舅舅商量吧,他是个老实忠厚的妥当人!”说着命刘剧退下,自己心中犹自柔肠百结,愁堆上眉。

再说刘剧虽从此不敢再怎么顶撞武帝,对依附在武帝身边那一群钻营弄巧的狡猾酷吏却依然看不顺眼,总觉得他们心术不正、冷酷残忍,从来不肯亲近他们。而那些人,因为太子执政,不喜严刑峻法,便相当于挡了他们的财路、堵了他们施展拳脚的道路,他们同样对太子积怨极深,心有不甘。比如说,武帝执政时,凡是偷盗,不管是一针一线还是金银珠宝一律要斩掉右手,下狱十日。若是酷吏抓到了人,只要人家肯花钱,一般都可小事化了,可太子却废掉了许多诸如此类的刑法,让那些善于钻营的酷吏们无法发财,他们心中自然极恨。

有了这帮人的挑拨、搬弄是非,太子与武帝的关系,越来越紧张,犹如琴弦,再紧便要断裂了!

第一百六十一章 嘱咐

更新时间2011-3-23 8:22:35 字数:1080

 前后连续十几载的战争生涯,所征战的地方又是黄沙满地百草折的塞外漠北,对一个人的身体,或多或少总是有影响的吧?

卫青的身体越来越不好了。虽然他不说,虽然看起来一切如常,但是谁都感觉的到。英雄暮年,他是一天一天的苍老憔悴下去了,并且还还有较严重的关节炎,并且一到阴下雨天,他曾经受过重创的左肩胛、右腿便会隐隐作痛,如骨附蛆的痛,煎熬着,强忍着,有时甚至满头大汗、嘴唇发白。

卫皇后每每见他,便要忍不住心酸流泪,关切的目光始终不能离开他。无人处她常常殷殷嘱咐道:“青弟,你要多保重啊!你为了大汉朝辛苦了那么多年,如今才闲下来没几年,尚不能好好享享福,可千万好生调养,别想的太多了!”

卫青的精神向来极好,他是个随遇而安的人,反倒轻松自如笑道:“皇后太过担心了!生死由命,非人力所能强求,臣弟心底倒是坦然。想臣弟这一生,虽然幼年坎坷,到底能苦尽甘来,数十年为我大汉征战沙场、开疆扩土,此生更是并不虚度!如今更享了几年福,就更没什么遗憾的了!唉,只是,我放心不下太子,还有皇后!还有……我那不成器的儿子!”

卫皇后心中含酸,满腔烦恼心事不知从何说起。定了定神,她庄重道:“青弟,你放心,三个外甥是卫家的血脉,只要我在,定然会好好照看他们。不一定要大富大贵,一生平安,总是有的!”

卫青不觉感慨道:“有皇后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卫皇后忍不住流下了泪,声音哽咽道:“青弟,别这么说!叫人听的心里没着没落的,难受!”

卫青一怔,回味咀嚼,再联想到自己的身体,不由也伤感起来,陷入无边的凄凉……

卫青越来越明白,自己的身体已然快撑不下去,快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了!他把自己关在书房中两天两夜,静静的坐着,想这一生,想这一生的牵挂!他想得最多的,便是太子刘据。

在中央朝廷混迹了半辈子,各种错综复杂如老树盘根的因果关系牵连扯带他早已明了于胸。如今,卫皇后年老色衰,武帝对她旧情或有,爱则未必,母以子贵,子以母贵,本就是难以说得清的糊涂因果。他敢肯定,如果有一天,太子不再是太子了,那么皇后也必定不再是皇后,那么他们卫家,谁也不知会落到什么地步!这么想着,他不由惊出满身冷汗。

再一想,太子与武帝性格迥异,父子之间已经闹得很不痛快,虽然不至于到决裂的地步,但是只要有了裂缝,就会有人乘虚而入。他不由深深叹了口气,原本看开了生死的人,如今反而有点害怕死亡了。如果他在,他相信凭着他在军中的威望与人脉,尚不敢有人对太子怎样,而一旦他不在了,那些潜伏在暗处蠢蠢欲动的势力,就很难说!

所以,在他死之前,他还是想为太子尽最后的努力:他要探一探武帝的口风,要清楚武帝到底是怎么想的!或者说,他要想法子坚定他的想法!

第一百六十二章 狩猎

更新时间2011-3-24 8:28:22 字数:3205

 今秋狩猎,或许是卫青最后一次参加了。武帝原本特意派人吩咐他好好在家休养,可卫青执意要去,并且笑称若是不去,只怕以后都没有机会了!

武帝听了,心中不禁凄然悱恻,回想往昔种种,多么威武英气的大将军,令匈奴人闻风丧胆的大将军,不知不觉竟也老了,憔悴了,两鬓成霜了,眼神,也柔和了!他是如此,只怕自己,也老了吧!他伤感的几欲滴下泪来。

令武帝颇感意外的是,此次狩猎,往年便服相陪的太子竟也换上了戎装,骑着健壮高大、双目精光四射的大黑马,背着箭囊,挽着弓箭,挂着佩剑,颇显得雄纠纠气昂昂。

武帝见惯了太子儒雅贵气的装束,乍一见此,不禁眼前一亮,心头欢喜,向太子温言笑道:“据儿穿着戎装,倒是英气逼人啊!待会让朕好好瞧瞧你的箭法!”

太子难得与自己父皇不起争执,闻言心中一阵温暖,忙拱手恭声笑答:“父皇文才武略,儿臣哪里能比,只好尽力就是了!”

正说着,只听得震天的号角声、鼓声响彻天际,山谷中亦回荡着“呜呜呜”、“咚咚咚”的巨响,鼓捣着人的耳膜,令人热血沸腾、跃跃欲试。

藏匿在山谷密林中的大小野兽们受到惊吓,纷纷发出各种心惊胆战的叫声,四处逃窜不已。

武帝哈哈大笑,策马扬鞭向前方大笑道:“都去吧,都去展现你们非凡的身手和胆识吧!让朕看看大汉朝勇士的风采!获猎最多者,重重有赏!”

跟随的猎手们都是精心挑选身强体壮的御林军和一些年轻的世家子弟、待诏郎官,闻听武帝的话,齐声欢呼,无不心情振奋,向前策马狂奔。因为他们心底都很清楚,武帝好武,崇尚武士,只要能够在围场上脱颖而出,便会在武帝的眼中脱颖而出。

在武帝的眼中脱颖而出意味着什么,不言自明。

军中不少勇武的将军,最初便是武帝在围场上提拔的,就连卫青、霍去病,当初也是在围场上大展身手,甩了众人不止几条街,让武帝格外青睐,亦让众人不得不服。

武帝微笑着向卫青道:“怎么,大将军不去乐乐?那些年轻人未必是你的对手呢!”

卫青笑道:“微臣老了,多年未动,不能和从前相比了,还是让年轻人去吧!微臣还是随着陛下与太子吧!”

武帝忽然想到什么,笑道:“这么些年你辅助太子,向来太子的骑射都是你教的吧?朕相信你这个师傅自然是没的说的,今天就来检验检验你这个徒弟技艺如何!”

卫青忙道:“陛下玩笑了,微臣不敢!”

武帝忙道:“你也太谦虚了,你不但是据儿的师傅,还是他的亲舅舅,哪有什么不敢的?”

太子也笑道:“父皇所言极是,儿臣的心中一直很感激舅舅的!”

武帝便向他笑道:“既是这样,你快快让朕瞧瞧,你学到了舅舅多少的本事?你便是学到十分之一,朕就心满意足了!”

太子怔了怔,随即将缰绳一拉,略带着几分倔强笑道:“既是这样,请恕儿臣无礼了!”说着策马飞奔向前面密林中去。

武帝非但并无不悦,反而十分欢喜,忙向卫青道:“卫青,咱们快快跟上去,太子血气方刚,哪知道这围场中危机四伏呢!”

卫青连忙答应着,与武帝及大批随从侍卫连忙拍马跟了上去,心中暗道:看来陛下还是极关心疼爱太子的,父子之情血脉相连,这是什么都不能改变的啊!

太子神情专注,目光灵动而锐利,衣甲鲜明,英气逼人,他一手拉着缰绳,一手扬鞭,策马狂奔,骑术竟然十分娴熟,与平日所见之温文儒雅、恭谦礼下判若两人。

这正是武帝心目中太子的形象,不由得武帝不喜欢,当即点头赞道:“这才是朕的好儿子!卫青,太子能有今日的表现,你费了不少功夫吧?”

卫青策马微微上前,拱手笑道:“俗话说虎父无犬子,太子天资过人,一学即会,微臣不敢居功!”

武帝心花怒放,得意放声大笑,左右见状,纷纷附和卫青,将武帝与太子着实吹捧了一番。众人正说得热闹,只听到一声欢呼,原来刘据早已挽弓放箭,密密的灌木荆棘丛后,一声嘶鸣,一头成年雄壮的麋鹿应声倒下,侍卫们见了,不自禁欢呼助威。武帝等正转头去看,两名侍卫早已跳下马,将那头鹿拖了过来。武帝见一箭毙命,正中咽喉,入肉两三寸,呵呵笑着向太子颔首:“好箭法!据儿,原来你的箭法这么厉害,朕以前倒是没留意啊!”

刘据依旧谦逊的笑着,道:“父皇,这算不得什么!舅舅亲自指点,儿臣学到的只怕是皮毛呢!”

卫青忙笑道:“太子太谦虚了!陛下可是行家,一瞧就明白的!”

“你们甥舅二人也别太谦虚才是呢!依朕看,教的不错,学的也不错!都重重有赏!”武帝心情极好。

太子与卫青连忙谢恩,武帝点点头,微笑道:“咱们再往前吧,前面才真正是检验好猎手的地方呢!”

众人一声答应,随着武帝与太子策马前行,日已中天,开始微微西移。而此时,武帝的金箭尚未出囊。这在往年,几乎是不可能的事。要知武帝极喜狩猎,一进了围猎场便兴致勃勃,手不离箭,箭无虚发,今日,他的兴趣似乎全在儿子身上,将毕生之嗜好,反而暂时的遗忘了!

进了深谷密林,阳光显得暗淡了,山风簌簌,凉气逼人。背阴的一面大山古木参天,石壁上爬满森碧藤萝,尽显苍翠森森凉意。头顶时而盘旋着大鸟黑鹰,更显得人迹罕稀而神秘。这里,反而没有了谷外飞禽走兽惊慌失措的奔跑声和嘶鸣声,只有一片静谧,只有风过沙沙响动的山林草叶。可是大家心中都明白,这里,才是真正野兽藏匿踪迹的地方,这里,才真正充满着危险。因而都全神贯注,注视着每一个角落,生怕突然冒出什么东西来,惊了圣驾,扰了太子。

不料,当那只巨大的黑熊举着巨大的前掌,咆哮着出现在太子左侧时,众人还是吃了一惊。

那是一只受惊的黑熊,喷着粗气,出人意料的从一人多高的灌木丛中扑腾而出,来势汹汹,不顾一切。它张牙舞爪,愤怒而迅速的扑向太子,太子只感到脑后生风,下意识回转头,只见一只似乎遮天蔽日的黑掌压顶直下。他“啊”的一声惊呼,千钧一发之际,身子向后一仰,从马背上翻了下去,落地的时刻,只听座骑一声嘶鸣,后颈一阵湿热,伸手一抹,那是毙命于熊掌之下的马血。

黑熊见一击不中,狂吼着立即又向他扑腾了过去,此时,太子来不及挽弓,顺手“铮”的一下,宝剑出鞘,见来不及躲避,索性心一横,迎着黑熊。此时,武帝与众侍卫方才反应过来,武帝惊得脸都白了,一面喝道:“快放箭,救太子!”一面拔出金箭,搭上弓弦,“嗖”的一下正中黑熊胸前白毛。与此同时,众侍卫万箭齐发,如蝗似雨射向黑熊,黑熊狂吼一声,砰然倒地。正当众人松了口气的时候,不料那受了伤的黑熊忽的一下爬了起来,充满了恐惧和愤怒,它挥掌狂舞,拼着最后的力气向太子猛扑过去。众人大惊,来不及放箭,一个个呆若木鸡,时间仿佛冰冻住了。唯有武帝父子连心,来不及多想,跟着一箭又射了过去,受了重伤的黑熊惨叫一声,向着太子扑到下去,太子身子略侧,长剑迎着它的胸膛直刺过去,黑熊一动不动,胸口血喷如泉,僵立了几秒,砰然倒地,气绝身亡。

武帝连忙飞身下马,奔上前来扶着太子,颤声道:“据儿,你怎么样!有没有受伤?”

太子脸色惨白,强自镇静,舌头却仍在发颤,他勉强笑了笑,几乎一字一字道:“多谢父皇那救命的一箭,儿臣没事!”

众侍卫近臣跪成一片,俯首齐声道:“恭祝陛下洪福齐天,太子逢凶化吉,万岁万岁万万岁!”

武帝扶起太子,上下打量着,见他恢复了常色,安然无恙,这才放下心来,长长的舒了口气。忽又转头向众人怒喝道:“你们都是做什么的!方才一个个像木头似的,一动也不动,若是太子出了什么意外,朕绝饶不了你们!”众人心中巨跳,回想起来,不由惊出一身冷汗。跪着一声不敢吭。

卫青忙道:“陛下恕罪!臣等差点酿成大祸,所幸太子无恙,愿受陛下责罚。只是,微臣却以为,此乃天意啊!”

  如果觉得汉宫情殇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依依兰兮小说全集汉宫情殇天命丹妃神尊傲娇宠凤谋江山缱倦大清弃妇重生朱门春深农门锦绣农女要当家夫君别太急妃常攻略继妃生存守则农女当家捡个将军来种田重生嫡女谋略,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