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柳寄江作品大汉嫣华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待吕后看见张嫣吓的惶白的脸色,眸光后悔。却已经来不及了。

“阿嫣。”

“傻孩子。”吕后连忙上上下下查看她,见她无事,这才道,“你怎么不出个声?若是真的伤到了,可就不好了。”

张嫣勉强笑笑道,“我见阿婆心情不好,不敢打扰,却又怕阿婆一个人待着想不通透,这才想静静的陪着。”

她持着的烛火,照在吕后烛光下深深洼陷下的眼帘。

她忽然深刻的认识到,这个她一直以为坚不可摧的女子,到底是老了。真正能伤害她的,只有两个人。

一个是刘盈,一个是鲁元。

“哼。”吕后自嘲道,“还是小阿嫣贴心,不像你那个没良心的丈夫,半点都不体谅他娘的恩情。”

张嫣摇了摇头,温声劝道,“陛下只是一时火气,但他心里孝顺太后,那是毋庸置疑的。可是太后,你怎么就喜欢和陛下对着干呢?”

“哦?”

“阿嫣觉得。”张嫣娓娓劝道,“陛下有时候也不过是个孩子,需要太后作为母亲好好哄哄他,太后却总是硬邦邦的和他杠。再好脾气,陛下也是个男子,总有点血性的。若是拼起了他的一口气,只为了保护王珑而得罪太后。太后可非是得不偿失了?”

吕后怔了怔,想起很久以前在丰沛乡里。

那时候刘盈不过五六岁年纪,在外头疯了一整天后回家,她会板着脸说他几句,然后用洗干净的帕子替他擦去头上的汗珠。

她所有的温柔,好像都丢在了那些年的楚汉之争里了。温柔的人容易受伤,从尸山血海里走出来,就只有一个心硬如铁的吕雉。

“阿嫣。”吕后忽然握住她的手,眼眸咄咄生光,“我等不了三年,一年,只一年。如果一年以后,你还拿不下盈儿的话。哀家…”

她没有将话说下去。然而张嫣却从她的目光中读懂了她的意思。

张嫣的脑中飞速的转。惠帝五年,自己虚岁十四,但实际上,刚刚满了她的十三周岁。三年之后,她十六岁。但是一年后,不过才十四岁。无论从感情还是身体,都实在有些勉强了。

但是在未央宫中,她不能失去吕后的支持。

无论刘盈再怎么对吕后不满,吕后总是他的母亲,他割不掉的牵舍。

于是她忍住了吕后施加在自己手上的力道,咬牙道,“一年时间实在太短,两年吧。阿婆。我实在,有点怕。”

吕后逡巡着她的目光,见其中清澈坦然,于是放开手,道,“成,两年。”她揉了揉眉头,疲倦道,“阿嫣,哀家累了。那个王氏。”

她此次与儿子失和,不愿意承认自己的任何错,便将一腔怨愤都投在王珑身上,连她的名字都不愿意提及,只淡淡道,“你去处置吧。”

张嫣张了张口,刚要说话。吕后却截着她道,“哀家不能一辈子都护着你。你在未央宫中也待了一年多了,该看的,该学的,都见过了。如果哀家还在这儿,你都对付不了那个姓王的小小八子,那么若有一日,哀家不在了,你打算怎么支住未央宫?”

张嫣沉默了一会儿,这是吕后退步了时间,对她做出的考验。她只能接住。

回到椒房殿之后,她换了燕服,将一头青丝挽起,若有所思。

她其实不太明白,作为太后,吕后有太多的手段让王珑无声无息的消失在未央宫中,为什么却偏偏选择最光明正大的那种。

也许,因为吕后身上的属性更多的属于朝堂,而不是后宫。她更多的是一个政治家,而不是后宫中那些以争宠为生的女子。

那么我呢?

张嫣笑了笑。我既想要做一个政治家,也想做你的妻子。所以,我在乎的不是手段,而是最后的结局。

将手中书信交给木樨,道,“你将它交给宣室的韩公公,请他即刻转呈给陛下。”

她特意咬重了即刻两个字。

然后转头吩咐道,“去太医署请淳于太医来。”

“娘娘。”荼蘼吃了一惊,问道,“你身上有什么不舒服么?”

“没什么不舒服便不能请太医么?”张嫣笑了笑道,“我只是叙叙旧罢了。”

淳于衍入殿拜道,“臣参见皇后娘娘。”

“起身吧。”张嫣看着年轻的太医,忽道,“算起来,我与先前的淳于臻太医有师徒之分。你为他义子,也算我的师兄。”

“不敢当。”淳于衍拱手。

这个少年似乎在宣平的时候便与自己并不熟络,但是,总算是有些渊源,在太医署中能够得到信任。

“本宫想请你帮一个忙。”

“皇后娘娘。”淳于衍霍然抬头,眸中迸出一二火花,“清凉殿的王八子的身孕并非由臣一人负责,更何况,臣为大夫,不可以对不起义父教导我的为医者德。”

“放心。”张嫣愕然道,“我没有要你下药对付王美人的意思。”她瞧了瞧自己秀气的双手,自嘲笑道,“我也不喜欢双手沾血。”更不喜欢自己的行事招惹刘盈的怒火。

能够让王珑腹中孩子无声无息的消失而刘盈没有机会,只有一个法子。

“我听说,长安东市有一位…”张嫣吐唇道。

刘盈回到椒房殿的时候,并没有看见淳于衍离开的踪迹。

“阿嫣。”他唤了一声。

张嫣忽然跳起来,赶他道,“你先去给我洗澡。别有的没的给我带别的女人的气味到我这儿来。”

刘盈再度出来,就看见张嫣侧坐在榻上观书,夜光从窗中落下来,一半在她的侧颊之上,有种恬静的湖面下蕴含着汩汩生机的感觉。

他忽然有些无力,似乎自己无论怎么做,都无法顾及到每个人。

母亲,阿嫣,王珑,还有那个还没有出世的孩子。

这里头,究竟有那个节错了?

“陛下今日的话问的不对。”张嫣哗然放下手中书,站起身,眼中的光芒灿亮逼人,“你问我我是支持你,还是支持陛下。陛下你要我怎么答?你是我的舅舅夫君,但太后也是我嫡亲的阿婆。陛下问我更亲近谁,那么,我先问陛下一句,陛下有打算因今日之事和太后决绝么?”

刘盈吃了一惊,骤然答道,“自然不会。”

不要说那个孩子并没有真正出事。便算吕后真的得逞,孩子日后还可以有,母亲却只有这一个。刘盈无奈的想,也许,无论母亲做什么,他都没有办法真的和母亲决裂。

“那么。”张嫣毫不客气道,“我先去看太后,有什么不好的?”

如果有一天,我和你的那些后宫妃嫔起了冲突,你会选谁好?

“你就是只知道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张偕笺中所说,今夏关中恐有旱事,是真的?”

张嫣余恨未平,淡淡点头道,“我又不是那些有的没的人,怎会拿这样的事骗人?张偕一贯是稳妥之人,他既然敢说出来,必定有极大的把握。陛下还宜及早思虑定计才是。”

刘盈想了想,摇头叹道,“怎么说呢?难道在廷议时说,我知道今年夏天关中会大旱,因此要早做些准备。前些日子才下了雨,若是今夏风调雨顺,并无旱情,则朕岂非被逼的要治张偕一个妖言惑众之罪?”

他摇摇头道,“不要说朝廷大臣会不会信星象这等飘渺之学,将有旱情的消息一旦传出去,关中人心便将不定。阿嫣,你知道,楚汉相争多年后,关中早已十室七八空。高帝九年,刘敬从匈奴回,谏高帝将全国高族迁来关中。此后全国渐渐迁徙而来,这么多年才人心思定。若关中真有旱情,则这些百姓于这片土地不过才住了数年,若人心惶惶奔走,反而不好。”

张嫣嘟唇,心道,刘盈其实还是在这些年的岁月中成长起来。也许,他永远不能成为一个雄才大略的君主,但是在政事上,他的作为越发成熟。

“陛下也不用担心。”她笑盈盈道,“自用新农法之后,关中已经两年大收,一年旱情,应该撑的过去的。”

“粮食,粮食。”刘盈的目光在椒房殿中挂着的牛皮纸地图上转了一圈,最后定在黄河与济水的分流之处,荥阳。

那里是故秦置敖仓所在。

每一年,关东的漕粮从这个地方,运往关中和北部。

第127章 魑魅

三月末,惠帝与廷臣商议,增修荥阳敖仓,并从关东各郡征调余粮,运往敖仓。以备他年不日之需。

而为了向长乐宫中的母亲表示维护那个孩子的决心,刘盈最终敕封八子王珑为美人。

汉制后宫品级,从八子到美人,连跳了两个品级,本应是在小皇子落地之后方能晋封的。却在王珑怀胎三月余的时候变提前册命,甚至尚不知她腹中胎儿是皇子还是公主,是否能康健成活,不得不说,实是托了此次皇帝与吕太后冲突不让的福。

此后,王珑便一跃而成为未央宫中仅次于皇后的妃嫔。

甘肃紫泥鲜亮,张嫣在美人任命的册书上盖上了自己的皇后信玺。笑道,“颜将行替我走一趟,将这份册书送到清凉殿去,并嘱咐王美人好好安胎。”

她不免叹了口气,八子是多么适合王珑的一个称呼啊。虽然这个时代没有人意识到其中的猫腻,但是自己每次听到都不免要偷笑。

可惜,已成历史。

“今以八子王珑,德贤备而有帝裔,晋为美人。制曰,可。”颜青将卷好的册书交给王珑,笑道,“恭喜王美人了。”

“颜大人辛苦了。”王珑笑盈盈道,吩咐贴身女官魏氏递上一锭马蹄金,“多谢颜大人辛劳。”

“不敢当。”颜青推辞道,“不过是臣分内之事。”

颜青是皇后中宫三大属官之一,当初,吕太后遣他到椒房殿奉侍年幼的皇后娘娘,深受器重。

张皇后年幼机敏,对属官亦恩威并施。但颜青在深宫中浸淫多年,却觉得如今椒房殿虽有吕太后的支持,皇帝陛下的眷宠,看似花团锦簇,实际竟有点烈火烹油的迹象,若始终没有一个嫡皇子,一旦油尽火消,不过是一地残垣。

他笑道,“盼王美人保重身子,平安诞下小皇子。”

纵要待价而沽,此时的王珑还不够分量。颜青想,他还得在看一看,看一看。

清凉殿中,送走了将行颜青,王珑转过身,深衣下小腹已经微微凸起。清凉殿满殿宫人都拜贺道,“恭喜美人娘娘。”

王珑点点头,面上却没有多少喜色。

“夫人放宽心,养出一个白白胖胖的皇子来,比什么都强。不必和小小宦人一般见识。”魏姑姑上前劝道。

“我不是在想这个。”王珑答道,神色幽远,“姑姑,你说。”她打了个冷颤,百思不得其解,“当日太后欲加害于我腹中孩子,陛下安抚于我。张皇后究竟是用了什么手段,竟能将那个时候的陛下,从我身边给拉了出去呢?”

回想起那一碗散发着奇怪气息的汤药,时至今日,王珑依旧心头惊惶欲死。那一次,她从生死边走过,是真的受了惊吓。她相信年轻的皇帝是怜惜自己的,他素性孝悌,却为了自己,不惜与他的母亲正面冲突。

她是未央宫中最负圣宠的妃子,腹中孕育着他的孩子,却险些失去了这个骨肉。她惊慌的容颜是梨花带雨,娇媚万端。无论做为一个夫君还是一个父亲,陛下都该留在清凉殿抚慰她的。

张皇后却送来了一封书信,她甚至没有让椒房殿的人亲自入内,只是转交给了御前总管韩长骝。她卧在榻上,看见刘盈展开了那封书信,信笺是陆氏所产良纸书写,从背面看,自己隽秀。她似乎甚至可以闻到上面的芬芳。

然后,刘盈的表情立时就变了。他随口抚慰了自己几句,便离开了清凉殿,去到那个待年的小皇后身边。

思及此,她面上神色顿时扭曲,把玩着册命美人文书,将手指划过歆紫的皇后信玺印泥,恨恨道,“他日我的儿子做了皇帝,尊我为太后。她张孟瑛又算是什么?”

“可是若夫人腹中的胎儿是个公主…”魏姑姑骤然出口道。

孩子尚未很显怀,离呱呱落地还有七八个月。若她是一个小公主,则王珑的一切心思不过是水中月镜中花罢了。

显然王珑也知道,于是连忙截道,“不要再说了。”

“前些日子。”魏姑姑忽然想起一件事,连忙道,“太医署问诊的时候,不经意的说了句,长安东市有一位女医,可断腹中胎儿性别。”

“哦?”王珑听者有意,连忙问道,“这孩子尚在母亲腹中,怎么能断出男女呢?该不是骗人的把戏吧?”

“反正夫人腹中的孩子月份还小。”魏姑姑蹙眉道,“不妨先遣人打听打听这位女医的底细?”

“如此很好。”王珑忙不迭的点头。

王氏是新丰良家子,高帝十年为陛下选中,送往太子东宫为侍妾,后为孺人。惠帝登基后,便随之进宫,位封八子。于是遣母家兄长往东市中打探这位姓谭的女医。

“这位女医夫家姓蒋,与丈夫和离后托于颍阴侯门下,在东市开了一家医馆。传闻,她同时精通相术和医理。”王母转述儿子的话,“因此可以断腹中胎儿性别。珑儿。”她心动劝道,“咱们要不要试试。早些知道你怀的是个小皇子还是小公主,咱们家也可以早些做打算。”

“母亲。”王珑笑道,“我自有打算。”

王珑其实自己也很着急,但她深知自己只是一个小小的美人,至少在此时,在未央宫中,并不容她为所欲为。

入了夏,长安天气炎热起来,已经有一阵子没有下雨。太医诊脉言王美人心火旺盛,长此以往,对腹中胎儿不利,还当清心静养为上。

她以此为由,又一次在深夜将刘盈从别的宫妃处请来了清凉殿。

“陛下。”她殷殷道,“大概是小皇子不愿意总待在臣妾的肚子里,想看看外头的样子。臣妾近日总吃不下那些宫中饮食,很是想念从前在宫外的那些竹丝编织的小玩意儿。”

刘盈不以为意道,“让你母亲下次送进宫来便是。”

“母亲虽与我亲。”王珑摇摇头道,“但对我幼时喜好一直不屑,只怕也找不到我想要的东西。”

“那便让你近身宫人出宫一趟去买吧。”刘盈,回头吩咐道,“长骝,记得回头遣人去椒房殿跟皇后说一声。”

张皇后,张皇后,又是张皇后。

王珑心中愤懑,纵然年幼无宠,但只要她是皇后,便是未央宫的女主人。自己宫中上下出入宫门,竟都要经她知晓。

希望,她垂眸,掩住了自己的眉眼。

上天能给她好运吧。

四月初四,清凉殿中宫人晓梧持宫牌出宫。

“咦。”宫门卫尉小兵指着她身后那个低眉宫女,问道,“这位有些面生,是宫中哪一位?”却被身后同伴给按住,“既是陛下特意恩准外出的。”他微笑道,“两位姑姑便请吧。”

这一日午后,东市谭大夫处,接到了一位穿着宽广玄衣的神秘女客人。

“擅窥先机,有损天和。”头发花白的女医摇头道,“其实不论夫人腹中是儿子还是女儿,都是夫人的亲身骨肉。何必急着知晓呢?”

“实是小女子夫君年纪不小,亟需儿子传宗接代,小女子心中焦急,请夫人好歹出手则个。”玄衣女子轻轻道,命从人奉上一大串半两钱。

“唔…”谭和迟疑了片刻,然而王珑又加了一串,于是叹道,“小妇人贫苦度日自足,用不上那么多钱。若夫人真的有心,长安城外近来已有流民,不妨用这些银钱来施粥赈济。”

玄衣女子颔首应诺。

于是谭和为她诊脉,又看了面相,摇摇头,眼神迷离。

“怎么样?”玄衣女子心急问道。

“夫人何必如此心急。”谭和失笑,“不是我不尽力,而是夫人腹中之子实在月份太小,似男似女,我不敢断言。”

“那要什么时候才能断言呢?”玄衣女子急急问道。

谭和失笑,“至少要再等一个月吧。”

“那我便再等一个月。”

  如果觉得大汉嫣华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柳寄江小说全集天恩陌香论陛下的撩妹技巧/天策春大汉嫣华金屋恨,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