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闻檀/沉香灰烬作品良陈美锦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那个世界渐渐地模糊起来,有什么声音响起,混乱得很。

他又开门走进来,笑着跟她说:“真想知道,那我就告诉你。我叫…”

后面的声音她再也听不清了。

陈曦醒过来之后,又看到了熟悉的承尘,琉璃羊角宫灯亮着,丫头在旁边守着她。

“夫人,您梦魇了!奴婢叫了您好久才把您叫醒…奴婢让厨房熬薏仁汤给您喝吧?”

陈曦坐起来,头疼欲裂。

“你没事叫我做什么?”

“您自己在说梦话呢…”丫头小声说,“说什么、什么名字的…”

陈曦突然想起那个还原符,手往枕头底下摸去,但是什么都没有摸到。她把枕头拿开找,也没有看到,她问丫头:“那个还愿符呢?”

丫头真的被吓到了,结结巴巴地说不知道。

陈曦把屋子里翻了个底朝天,也没有找到符的下落,凭空的消失了。

她再去宝相寺找偈婆师父,想问问那究竟是什么地方,那个人究竟是谁。她想问的东西还很多。只是知客师父有些遗憾地告诉她:“偈婆师父毕竟年纪大了,前几天坐化了。”

她问那个福牌的事,知客师父也摇头:“那是偈婆师父的护身符,从来不离身的,那天却赠与了夫人。我也觉得奇怪呢…怎么会凭空不见了,您要不仔细找找?”

陈曦知道多说无益,有些怅然若失地回去了。

原来还有那么奇怪的一个地方,那个地方和他有什么关系呢?

这件事她一直都记得,怀疑只是自己做了个梦。一个样貌和陈玄越完全不一样,但是感觉非常像的人,在她的梦里出现过。

后来陈曦开始信佛了,她觉得还是佛祖最好。

一年后,她有了个男孩,已经是定阳候的丈夫很高兴。

孩子满三个月后,她抱着孩子回陈家探亲。顾锦朝很为她高兴,陈曦自己看着儿子幼嫩的脸,心里也很满足。她再看到陈玄越的时候,犹豫了很久,想问他什么。

陈玄越被她叫住,就问她:“你有事吗?”

“也不算是大事…”她吞吞吐吐的。

他叹气:“我还有事要立刻去做,你能说明白点吗?”

她听到女儿在次间里和顾锦朝说话,和玄静争着玩藤球,孩子们都很热闹,吵吵嚷嚷的。

陈玄越见她还不说话,想了想说:“你要是有什么要紧事,就跟母亲说。让她转达给我吧!”

面前这张脸,和记忆里那张脸,两张脸重叠,似乎很像,却又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陈曦突然又想明白了。

她只是笑了笑,“没什么了,你走吧。”

她转身往回走,这次是不会再问了。

那就是个梦而已,她何必想太多了呢…

还是不要去知道吧。(未完待续)

ps:我没想到这么多人不喜欢这个故事,那还是提前结束吧!

我真没想到什么乱那啥的,我首先想到的是一个异世而来的人。不是他的身份…这是灵感的起源。我问了好几个作者朋友,也没有说写得什么什么的。

算了算了,下个番外是陈三前世的。两天后见吧同志们!

是的同志们,是有七个番外,但不一定每个番外只有一章,看作者的灵感有多长嘿嘿。。。

良陈美锦 番外二:三爷(一)

陈彦允还记得自己初见江宛清的场景。

她穿着一件很素净的白底红梅短褙子,鹅黄色的综裙,亭亭玉立地站在她母亲身前,沉静地答话。

当时陈夫人带着他在江家做客,坐在花厅外远远看着堂屋里,笑着点头:“你看这孩子,年纪轻轻就有这份镇定,想必长大后也是相当聪明懂事的。”

陈彦允那时候才十五岁,正要忙着会试了。想着大伯告诉他还要读什么书,并没有认真地母亲说话。

陈夫人挥了挥手:“行了,我看你十足考得上的,难得出来一次,母亲就是带你散心的,别惦记那些事了!人家考到三四十都未必考得上呢。”

陈彦允那时候读书勤勉,就笑了笑说:“儿子总要努力的。”

江夫人和女儿说完了话,带着她从堂屋里走出来。

两家是世交,江夫人就没有让自己女儿避开。

江宛清隔得远远的,一眼就看到了陈彦允,他站在陈夫人身后,穿了一件蓝色的直裰。他少年的时候还没有后来好看,眉宇间却相当柔和儒雅,皮肤又好,端端是如玉的样子。

江宛清给陈夫人屈身行礼,站到了江夫人身后,十分的守礼。

江夫人跟女儿介绍说:“这位便是陈三少爷,名动北直隶的解元郎!”

陈彦允只是笑笑:“夫人过夸了。彦允一介书生而已,既无功名也无造诣,谈不上名动的。”

江宛清始终是垂首敛眉地听着。

江夫人和陈夫人说话,就让江宛清先下去了。

陈彦允想去找江平海借本宋刻孤本,江夫人就吩咐了一个下人引着他。慢慢地朝前院去。

他路过一丛棕竹边,却听到里头传来女孩儿说话的声音。“碧螺,你看这木兰花好不好?闻起来又没有什么香味,咱们摘回去做了干花,放在屋子里好看。”

又听到丫头的声音:“三小姐,这树看着也高,恐怕摘不到…”

那女孩儿安慰她说:“我在下头看着你。不会有事的。”

陈彦允一思索就觉得有麻烦。以防万一,他低声吩咐身后的郑嬷嬷过去看看。

他站在棕竹外面,问领路的小厮:“你们三小姐是哪位小姐?”

小厮答说:“是咱们嫡小姐。”

据他所知。江夫人只有一个女孩儿,就是刚才他看到的那个。怎么感觉这小姐还不成熟的样子?

陈彦允刚想到这里,就听到什么重物掉落的声音。他几步走过去,看到郑嬷嬷已经在安慰吓哭的小丫头了。江宛清就站在旁边。手里揪着一朵木兰花,陪着她的另外两个丫头也才十三四。看到人摔下来都吓傻了。江宛清看到陈彦允过来,连头都没有抬,她是有点不好意思。

陈彦允叫了郑嬷嬷过来问话,郑嬷嬷说:“…奴婢刚刚看了看。没有什么问题,就是吓着了。”

他才点点头,笑着对江宛清说:“刚才江夫人还夸三小姐聪明得体。原来立刻就要现原形了。三小姐且要小心些,这可不能被你母亲看到了。”

江宛清喃喃地说了声谢谢。匆匆带着丫头下去了。

对于陈彦允来说,这件事却不过是个小事。很快他就要参加会试了。

嘉靖三十八年二月,陈彦允中了贡士。三月殿试,圣上钦点了榜眼,又授了翰林院编修。

中状元的是早就成名的袁仲儒。

陈彦允的名声才是真的响亮起来,他还没有定亲,为他说亲的人踏破了门槛。

陈夫人却一个都没答应,回头跟陈老爷说:“我早瞧上了江家三小姐,模样也乖巧。您要是同意,咱们就找媒人去说亲!我看江夫人也有这个意思。”

陈老爷是相信陈夫人眼光的:“成家立业,老三也应该先成家,再去仕途上闯荡。等老三娶了,老四、老六就接着说亲了。你去做就是了。”

陈夫人听了后很高兴,去保定请了陈家一个相当有名望的姑婆去说亲。

陈夫人又来问儿子的意见,陈彦允还能模糊想得起江宛清的模样,也觉得没什么不好,反正都要娶亲的。陈夫人见儿子也不反对,更是高兴。其实儿子反对也没用,她连媒人都请过去说亲了。他不同意也得同意,再说江家姑娘也没有什么不好的,她从小看到大的,放心得很。

到了年底,江宛清就嫁了进来。

她心里是很期盼的,哪个姑娘不期盼着嫁人呢。更何况嫁的人还是陈彦允。

其实那天他和她说话,她就一直没有忘记他。

嫁进来之后的日子,却和她想的有点不一样。最初的新鲜过去了,日子就显得乏味起来,更何况陈彦允这个人在意更多的是他的仕途,并不是她。

直到后来她的孩子出生了。

江宛清的第一个孩子就是男孩,这显然稳固了她在陈家的地位。不仅是她高兴,周围都是为她高兴的。那孩子一出生就受到上上下下的宠爱。她还记得自己生孩子那天,陈彦允还在翰林院里,生了孩子之后家里忙成一团,陈夫人抱着孙子,就赶紧吩咐嬷嬷:“快让人套马,去告诉老三他当爹了!”

江宛清靠着迎枕,看到陈夫人怀里的孩子,不由得想起陈彦允应该是什么反应。

他晚上回来的时候,她正靠着床睡。家里多了个小家伙,动静都不一样了。听到有婴儿啼哭她就睁开眼,看到陈彦允正抱着孩子,抱得不好,孩子在哭,嬷嬷在旁边指点他应该怎么抱,他有点手足无措。

她不禁笑了笑。

陈彦允回头看到她在笑,就解释说:“这小东西太软,我怕伤到他…”

江宛清才知道他还有不会的事。

他学着怎么照看孩子,还学会了给孩子唱童儿歌,虽然没什么调子,好在他的声音低沉柔和,总是能把孩子哄睡。孩子半岁之前都和他很亲近,看到他都要咯咯地笑。

孩子见风就长,四岁的时候就由他祖父领着读书了。因为这件事陈彦允还和陈老爷有过矛盾,他觉得陈玄青跟着大伯读书比较好,陈老爷却始终不退让,孩子就抱到了他那里。

做了翰林院侍读学士之后,陈彦允就跟着时任吏部侍郎的张大人学习了。

夫妻之间渐渐更平淡了。有时候陈彦允在江宛清那里吃饭,两个人半天都没有话说。好在也习惯了沉默,他点着烛台看书。她就着光做针线,或者是跟陈夫人学管家看账。

除了大儿子外,两个人也再没有过孩子。

有一天江宛清突然跟他说:“伺候您的通房丫头薛容,也到了要放出府的年纪了。我和娘商量过了,打算给您抬个姨娘,您看怎么样?”

陈彦允想了想,合上书问她:“这是娘的意思,还是你的意思?”

江宛清道:“是妾身的意思。”

“嗯,我知道了。”他淡淡地说,“随你办就是了。”

江宛清说话的时候捏着手里的顶针,不觉已经捏得很紧。她放开之后却又有点怅然若失。笑着说:“眼看天也晚了,妾身叫丫头进来服侍您洗漱吧。”

进来的就是薛容,样子比平时有点忐忑。陈彦允却并没有觉得有什么,平静地起身去了净房。

陈彦允不知道江宛清在想什么,但若是他子嗣单薄,按规矩是要纳妾的。纳妾这事江宛清不提,恐怕别人也要跟她提,她应该是想自己说免得陈夫人提出来,她更被动吧。江宛清性子也是很要强的。

抬了薛容后半年,江宛清又为他纳了陆氏为妾。这算是她的制衡之术,两个姨娘有争有抢,彼此有冲突,比单独的一个还要好掌控。

等薛氏生了男孩,就接到了江宛清身边养着。薛氏搬去了羡鱼阁,孩子也不怎么和她亲近。

陈彦允也看得清江氏这些动作。

反正都是后宅院的小打小闹,再说江氏做得也很正常,并没有任何不妥的地方,他从来不插手管。只是江氏过于宠爱陈玄新,他觉得不太好的时候,会多说两句。

张居廉越来越器重他,想提拔他做詹事府少詹事。陈彦允看得出这是张居廉想要真的重用他,张居廉手底下的门生很多,但是真的得他器重的也只有几个,这个机会相当重要。要不是大伯早些年在张居廉落魄的时候曾救助过他,恐怕还没有张居廉今日的师恩。

陈彦允顺利进入了詹事府,官场上他平步青云,但还没来得及高兴。陈家就变故徒生,陈老爷子得了恶疾,臀生褥疮,三个月的时间就迅速地瘦了。

重病的时候他握着陈彦允的手,叮嘱他:“…陈家,以后你要撑着。父亲再也管不了你了,你还是随你大伯…”他喉咙发哽,“不听父亲是对的,你现在就很好,很好!”

陈彦允眼泪直流,带头半跪在地上,听到身后有女眷呜呜地哭,第一次觉得自己无力。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有的时候人力就是这么弱小,任他再怎么聪明,他也不能起死回生。

陈彦允本以为他没跟着父亲长大,父亲死的时候他并不会太伤心。

但其实血浓于水,他怎么会不伤心呢。(未完待续)

良陈美锦 番外二:三爷(二)

父亲死时正好是夏天,尸首放不住。家里请道士算日子,要送回保定安葬了。

正好保定里又要修路了,陈家和纪家打算商量一番,不仅重新修路,还要把两家的祠堂翻修新的。

陈彦允就去了纪家,跟纪家大爷商量。

纪家大爷很爽快地同意了。又安慰他:“九衡,咱们也算是一起长大的,这情谊不用说。老爷子丧葬之事有什么需要纪家帮忙的,你尽管说就是了。”

那时候陈彦允还只是詹事府少詹事,虽然仕途坦荡,却还没有到让纪家大爷生畏的地步。两人相谈他还不至于拘束。

陈彦允点头应允了,纪家大爷则留他喝茶:“我看你最近精神疲乏得很,倒不如趁此时机多歇息几年。你家也不会几年就吃穷了吧…”

陈彦允的父亲一死,他应该回家守制三年的。

陈彦允默默地喝茶,说:“当初老师的父亲死的时候,正是他忙的时候,当初朝廷上多少人上谏他不守孝道,还不是被皇上斥责回去了。我正入詹事府,什么都还没有弄清楚,这时候就回家守孝,难免会让老师心生不快。这事还要慎重些才行。”

纪家大爷说:“我倒是没想到张大人那里。你现在倒是越来越谨慎了。”

陈彦允苦笑着摆手:“算不上什么夸奖,不说这个了!”

正好管家来找纪家大爷说话,纪家大爷就让陈彦允到院子里看看,晚上再留个饭,这时候他们已经赶不回宛平了。

陈彦允倒也没有推辞,夏天的晚上的确闷热。他又心中郁积,能去透透气也好。他沿着宴息处外面的小径慢慢往前走,绕过一片腊梅树,前方是个荷池。

他听到女孩儿说话的声音。

中气十足,又还有些稚嫩,笑嘻嘻地说什么采莲蓬的话。

他面无表情地听着。

这样天真的年纪,不食人间愁苦。也不知道等她长大的时候。还会不会这么天真。

等到他再往前走一步。才看到两个小丫头,那个衣着像小姐的比丫头还大,十二三岁的年纪。伸着手勾细细的荷花枝,手腕上的金镯子晃荡着,她手腕太细,金镯好像立刻就要滑落掉进水里一样。

看得人心里发紧。

小丫头吓得要哭了。那小姑娘却不怕,还威胁要把人卖到山沟里去。

  如果觉得良陈美锦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闻檀/沉香灰烬小说全集悠然仙途良陈美锦总裁崩了对谁都不好首辅养成手册嫡长孙丹阳县主丹阳县主,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