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闻檀/沉香灰烬作品良陈美锦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锦朝想了想。去母亲那里用手帕包了一块大黄,拿到了临烟榭。

前脚孙管事刚走。

宋姨娘管内院的事,孙管事对她很是敬重,把顾锦朝来的事和她吩咐的话一字不漏和宋姨娘说了一遍。宋姨娘十分惊讶,等孙管事走后,她轻声和巧薇说话:“咱们大小姐真是不得了,连大黄都发现了…”

巧薇颇为惴惴不安:“姨娘,大小姐会不会把这件事告诉老爷呢?”

宋姨娘若有所思,半晌后缓缓摇头:“…她没这么笨。”

纪氏病后一个月,她就开始在她的药膳里加大黄。要不是因为顾锦朝,纪氏恐怕早就因为服用大黄过多而死了。一向和回事处的小厮说话的都是玉香,玉香对她忠心耿耿,半个字都不会说。

顾锦朝没有证据,她就不会说到顾德昭那里。

门外的小丫头隔着帘子通传:“姨娘,大小姐往咱们这儿来了。走得很急,嬷嬷都拦不住…”

宋妙华整了整衣襟,冷笑着道:“拦她做什么,请到花厅见吧!”

锦朝在外已经听到宋妙华的话。

她走到庑廊下,那丫头便朝她结结巴巴地道:“大小姐,您往花厅见…”

“滚开,怎么敢挡大小姐的道。”采芙低声呵斥她,小丫头顿时不敢吭声了。

锦朝挑开绘了岁寒三友的湘妃竹帘进了西次间,西次间没有屏风,宋姨娘正坐在临窗大炕上朝她看过来。

“大小姐怎么亲自过来了!”宋姨娘笑着说,又吩咐巧薇给她端锦杌来。

锦朝走到她身前,想起刚才来的路上还看到孙管事走得急匆匆的,便也挑眉笑道:“姨娘当真沉得住气,事情败露了都不慌不忙,要是澜姐儿能有您一半的聪慧,那日也不至于弄得如此凄惨!”

宋姨娘表情一僵,很快又颇为疑惑地说:“大小姐这说的是什么话,我怎么听不明白?”

“您看了这个不就明白了!”锦朝把绣帕包住的大黄扔到小几上。

宋姨娘瞥了一眼露出一角的大黄,连指尖都没动一下。抬起眼看着锦朝懒懒地道:“这是什么东西?大小姐说话我是越听越糊涂了,您要是来找我麻烦的,坐下慢慢说。您要不是来找我麻烦,就请退出去。”

巧薇端了杌子过来,锦朝便笑着道:“我当然是来找姨娘麻烦的,不然才懒得踏入这里呢。”

她倒也不急,坐下来之后继续道:“姨娘的丫头玉香…今日去垂花门旁边的假山私会小厮了。我的丫头刚好路过看到,两人倒真是情真意切,好一通窃窃私语。我今日带着那丫头到回事处一看,姨娘您猜怎么着,和玉香私会的小厮竟然是替母亲收药的罗六!”

“我今天又恰好在母亲的药里面发现了大黄,这东西性寒,母亲是绝对不能用的。您说这大黄是怎么来的呢?不会是您想当正室,或者是澜姐儿想做嫡女,才不小心放进去的吧?”

宋姨娘脸色微变。

她以为顾锦朝只是发现了大黄,猜测是她所为,如此看来,她应该是已经认定是自己干的了!玉香一向是在怪柳林里和罗六见,怎么可能有路过的小丫头不小心发现呢?难不成顾锦朝一直派人看着临烟榭?

宋妙华也瞬间稳定了心神,冷笑道:“大小姐说黑是黑,说白就是白,你要是随便指了你的丫头,要她说发现我的丫头和罗六通奸,我岂不是只能这么认了?您也太当我好欺负了!我要是指了我身边的丫头,说您的丫头青蒲和别的小厮通奸,她岂不是也做实了罪名,要被赶出府去了?”

雨竹听了顿时忿怒:“姨娘您怎么能这么说!我看到的就是真的,玉香和罗六在怪柳林见面!你怎么能这么说青蒲姐姐!肯定是你授意玉香害夫人的,不然夫人药里面的大黄是怎么来的!”

宋妙华冷冷地看了她一眼:“这丫头好没规矩,恐怕是大小姐没教得好!巧薇,替大小姐教导她。”

巧薇应诺上前,扬手就要打。旁边的青蒲却立刻抓住她的手,巧薇想收手却被青蒲捏得动都不能动,面色顿时十分难看。她没想到青蒲的力道这么大,捏得她的手骨生疼!

雨竹不再说话,退到了锦朝身后。锦朝拍了拍她的手,冷冷地看着宋妙华道:“我的丫头容不得姨娘来教训,姨娘忘了自己是什么身份,还有没有尊卑了!”

宋姨娘再厉害,名分上她也不过是个妾,顾锦朝是嫡长女,她怎么敢在顾锦朝面前教训雨竹。

看着顾锦朝冷冰冰的脸,还有青蒲纹丝未动的身影。宋姨娘觉得心里一阵憋屈,原先顾锦朝从来没有仗着身份在她面前作威作福的,她现在也真是什么都不顾了!竟然用尊卑来压自己!

宋姨娘缓缓下炕,向锦朝行了礼道:“大小姐见谅,是我的错。不过就算您如何用尊卑压我,没做的事我就真是没做过,您再狠也不能屈打成招啊…再说我服侍夫人一向尽心尽力,夫人待我也极好,我为什么要毒杀夫人呢,您可要想明白了。”

雨竹和采芙见她一脸无辜,真是气得指尖都发抖了。

ps:

感谢sunflower889亲的打赏,蔡琳希亲的粉红~~

第六十五章:和好

顾锦朝冷笑:“姨娘心里最明白了自己有没有做过了,如果不是误食大黄,母亲的病会如此反复吗?你这些年做了不少事,件件都是上不了上不了台面的。咱们摆开了说,你觉得自己又脱得了干系吗?顾澜毕竟还小,她做的那些事,多少都是您的授意。”

宋姨娘看着顾锦朝,并不说话。

顾锦朝淡淡地道:“我也明白姨娘心里想的什么,您就算让母亲死了,也很难被扶正。你其实是为了澜姐儿吧。”她嘴角扬起一抹淡笑,“…要是母亲死了,她就不用嫁了。”

宋妙华终于神情微变,掩在袖口下的手捏紧了。

锦朝看了一眼她的手,继续道:“我只是来警告您的,不要再做这些手脚了。这次我没有证据也就算了,您下次要是犯到我手上,可要小心了。”

宋妙华终于冷冷一笑:“要怪就要怪你自己,败坏澜姐儿的名声,不然我何至于这么对夫人!”

锦朝望着她道:“你都给母亲下了大半年的大黄了,说什么是因为我,不觉得太可笑了吗?你现在可能是为了澜姐儿的名声,但原先是为了正室的位置吧?毕竟你想了这么多年了。”

“姨娘,好自为之吧,你要是还有害我母亲的心思,我必定不会饶了你。”

锦朝说完,淡笑着告辞,才带着自己的丫头离开了临烟榭。

巧薇才被青蒲放开手,揉着手腕走到宋姨娘面前,轻声地道:“姨娘,您打算怎么办?大小姐这么闯进咱们院作威作福,要不要和老爷说一声?”

宋妙华突然温柔地笑了,“要说,当然要说。去把我给老爷绣的鹤鹿同春的披风拿过来,咱们要提前去送生辰礼了。”

巧薇笑着应诺。

顾德昭正在罗姨娘的静安居里听罗姨娘弹琵琶。罗姨娘善弹琵琶,琵琶也十分衬她的温婉。

他听完罗姨娘一曲。笑着跟她说:“香山居士评说贾人妇的琵琶声,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我看也真是如此…”

书房柔和的烛光下,罗素看着这个俊秀沉稳的顾德昭,他望着自己眉眼含笑,像是十分情深的样子。她的心遽然一动,在顾德昭的注视下有些脸红,别过的视线看着窗扇外的月色。

她又细声道:“听说老爷擅抚琴,也不知是不是真的?”

顾德昭笑了笑:“我虽说跟着名师学过几年,却还不如朝姐儿弹得好。品秀就曾说过我琴声拙劣,实在不值得一听。她说话十分实在,你听了估计也觉得不好…”

罗素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顾德昭的手指敲了案桌几下。罗素虽说长得温婉清秀,性格也是上佳,但毕竟不如宋姨娘能言善道,妙语连珠。他公事繁重时心情郁闷,也是品秀在旁安慰他。

他这么久没见过宋姨娘。真像是少了什么东西一样。

正好这时水莹进来道:“老爷,宋姨娘去鞠柳阁想见您,已经等了两个时辰了。您要不要回去见见?”

顾德昭皱了皱眉:“她怎么会突然来?”

水莹摇头道:“奴婢也并不清楚,不过看宋姨娘一直在庑廊下等着,说什么也不走。夜深露重的,奴婢看她一直站在那里也是不好,万一生了病。老爷的生辰还没人操办呢…”

顾德昭一时没有说话。

罗素便有些不安,拉着他的手轻声道:“老爷,您要去吗。宋姨娘惹您不高兴这么久,您还要去见她,都这么晚了…”

顾德昭叹了口气:“是啊,都这么晚了。”

他起身。水莹立刻走过来为他披上檀色的潞绸披风。

顾德昭柔声安慰罗素,“我明天再来看你。”然后率先走了出去。

水莹回头看了罗素一眼,温和地行了礼,笑着说:“姨娘,奴婢告辞了。”

罗素望着水莹随着顾德昭走出去。手都捏紧了。

晴衣在她耳边小声道:“姨娘,我看水莹姑娘也实在过分,常常寻了由头就把老爷哄走了,不过是个通房丫头,都要端起姨娘的架子了,您不如和大小姐说一声…”

罗素心里十分落寞,她摇了摇头说:“我能得到大小姐的庇佑,不过是因为我可以对付宋姨娘。这些事便算了,不要去烦扰她…”

说完让晴衣去打了水过来梳洗,顾德昭是肯定不会回来了。

顾德昭走到门口,也没有理会宋妙华,径直进了门内。

宋妙华跟他进了西次间,伺候他换下披风,顾德昭一直没有说话,宋妙华却抚着披风说:“老爷这件披风还是我做的,如今都旧了,您还穿着呢。”

顾德昭看到她拿来的披风就放在高几上,样子十分细致。终于开口问她,“…你新做了一个?”

宋妙华让巧薇拿过来,给顾德昭看:“鹤鹿同春的图样,我记得您一向不喜欢披风太过素净…”

顾德昭望着披风精致的绣工,叹息道:“还是你心细。”

宋妙华让碧衣打了水上来,亲自服侍顾德昭洗漱。又和他说纪氏的事:“…大小姐今日拿了药找柳大夫来问,竟然在夫人的药里发现了大黄,这东西性寒,夫人根本吃不得。柳大夫却说他的药都是包好了送到夫人那里,谁也不会动,这大黄怎么混进去的没人知道,倒是奇怪了。”

“也不知道怎么的,大小姐便上门来找我,说这东西是我下的。我也真是哭笑不得…那药一向是夫人的贴身婢女收着,都不要我碰,怎么会是我换的药。我平日伺候夫人最是尽心了,不可能做出这事来,况且夫人一向庇佑我,我又怎么会害她…”

“所以妾身就想着来找老爷说说,大小姐说是我做的也没什么。怕是要清理这府上的人,恐怕有手脚不干净的想害夫人…”

顾德昭沉默了很久,才缓缓地道:“药是从柳大夫那里拿过来,从回事处直接到斜霄院的。除非是斜霄院的人想换药,不然谁能换得了…你也不用再查了,纪氏一贯会闹腾的,便是看我不想理会她,闹出诸多事端,连朝姐儿也牵涉进来。她那病怎么几次发作,不是想闹一闹是想做什么。”

他就不喜欢纪氏这种性子,凡事都不说出来,要闹出点什么事让别人来看,做得十分委屈,让别人来同情她。

宋姨娘面露疑惑,随即又十分顺从地应了诺。

顾德昭很满意她的乖顺,跟她说起顾澜的亲事:“…穆家又请了翰林院侍读学士兼礼部郎中的徐大人前来说亲,我听徐大人说的也是在理,穆知翟虽然名声不佳,但好在老实,现在又跟着穆大人读书,学得十分快。这门亲事也不是不可,毕竟穆大人是詹事府少詹事,如今詹事陈大人手握大权,穆念安也是得罪不得的,你回去后好好找澜姐儿说,要是她同意了,我就把这门亲事定下来。”

宋姨娘连忙说:“那穆知翟名声这样差,听说上次和…”她想说人人传为笑柄的马尿之事。

顾德昭却很快打断她:“他的名声不好,你觉得澜姐儿的呢?她做那样的事都传遍了适安,我看再有好的上门提亲也难,她都及笄了,怎么拖得!”

宋姨娘只能笑了笑,道:“我也是为老爷担忧,怕他娶了澜姐儿,会影响了顾家的名声…我伺候您更衣吧。”

顾德昭嗯了一声,这事算是了了。一旁的碧衣识趣地退了出去,又去了斜霄院。

徐妈妈则刚从顾锦朝那里回来。

锦朝告诉她,今后柳大夫拿来的药必定要她亲自去拿,用之后锁在柜子里,不能让别的丫头接触了。徐妈妈也知道此事慎重,回来之后就跪在纪氏面前。

倒是把纪氏吓了一跳:“…你这是做什么!都伺候我几十年了,我们不拘于主仆之礼…怎么说跪就跪!”

徐妈妈有些哽咽:“是奴婢伺候不周,才让别人钻了空子。奴婢…是觉得愧对您和太夫人…”

纪氏又无力下去扶她,只得叹了口气:“不过是一条命而已…你快些起来。”

徐妈妈抹了抹眼泪,起来扶纪氏半坐起来躺在大迎枕上。纪氏拉着她的手,跟她说话:“今晚宋妙华去找老爷了…送了一件鹤鹿同春的披风,又和老爷说今天朝姐儿去找她的事,把经过讲了一遍…”

徐妈妈有些愣住:“是碧衣姑娘来说的?”

纪氏闭上眼睛点点头,深深地吐出一口气:“你猜老爷怎么说,他说,纪氏一贯会闹腾的,便是看我不想理会她,闹出诸多事端,连朝姐儿也牵涉进来…”

徐妈妈安慰她:“这些话从姨娘的嘴巴里说出来,定是说咱们故意找她麻烦的,老爷误会也是难免的,夫人您可别在意。什么事从姨娘的嘴里说出来都会变味的,咱们大小姐不就是被她污蔑吗…”

纪氏苦笑,显得十分艰难:“这都是顾德昭亲口说的。您说,我这二十年究竟是嫁了怎样一个人…他能…他能这么…”

她闭上眼睛,仿佛突然喘不过气般断了声,随即缓缓吐了口气,却再没有说什么。只是紧紧地握住徐妈妈的手。

自从云姨娘死后,老爷就越来越疏远夫人,到现在竟然如此生疏。

徐妈妈想到顾德昭对着夫人冷冰冰的脸,觉得自己鼻头发酸,更紧地握住纪氏的手。

第六十六章:杜淮

顾澜正在书房里看着顾锦荣的来信。

锦荣在七方胡同读书,时常写信给她,说一些自己在大兴的趣事。类似他和周先生辩了朱圣人的理学,周先生夸他理学方面极为用功。或者他和永阳伯家公子偷偷去看斗鸡,永阳伯公子输了十两银子,拿小厮发脾气。同窗大理寺少卿许大人的嫡次子喜欢赌石,真让他切出了上好的翡翠…不过这次他去七方胡同后,就很少给她写信了,这还是第一封。

锦荣照例和她说了许多趣事,又问她现在和长姐相处如何了,她过得可好之类的问题。

顾澜看完信后松了口气,他既然愿意写信,必定是已经原谅自己了,少年人总是耐不住冷落别人的。

只是想到母亲说的事,她还是无法高兴起来。

…父亲现在已经有意要把她嫁给穆知翟了。

顾澜把目光投在窗外一丛开得正好的小叶女贞身上,小小的白色花朵缀满叶间,浓郁的香味原本是她喜欢的,如今闻起来却觉得太浓郁了,熏得人有些烦闷。

木槿刚成为顾澜的贴身丫头,事事都做得谨慎细心。看着顾澜烦闷,便悄悄出去替她取了一盏酸梅汤来。小声地道,“二小姐,奴婢用井水镇的酸梅汤,十分凉爽。”

这丫头比紫菱强多了,顾澜现在觉得母亲把紫菱送走也是对的。

她接过酸梅汤喝了口,想起今日去纪氏那里请安,看到定国公樊家的三夫人来拜访,那三夫人还给了顾锦朝一串镂雕红珊瑚手钏做见面礼,却只给了她一只成色普通的玉镯。又和纪氏说了许久的话,连纪氏的两个贴身丫头都站到庑廊下,没有在里面听。

樊三夫人算是父亲的表嫂,只是父亲的母亲原本在顾家祖家是个妾室,并没有明面上这样说。但是两家的关系一向很好,自己及笄的时候,樊家虽然没亲自来人,也是送了礼的。

平日里要是没有事。樊三夫人是不会到顾家来的。

顾澜想了很久,才问木槿:“你打听到没有,樊三夫人来究竟为了什么事?”

木槿连忙道:“樊三夫人后来还去找了老爷,两人在花厅说了会儿话。听花厅端茶水的丫头说,樊三夫人这次是来给三小姐说亲事的,说的是她在武清杜家的侄儿。老爷听了很是高兴,又找了杜姨娘去说话,似乎是想把这门亲事先定下来。”

穆家才来提亲了,怎么樊家又来凑热闹!想到提亲的事她心里就一阵烦闷,就不再问这事了。而是拿了锦荣给她的书信去宋姨娘那里。她和锦荣的书信,每一封都要宋姨娘看过才行。

锦朝也听说了这事,便让佟妈妈打听了武清杜家的情况。佟妈妈回来说,这杜家两代前出过一个两榜进士,当时官居工部侍郎。不过至此后杜家就没出过读书厉害的人,杜家二老爷中了个举人,此外就再无进益,全是靠着祖宗的荫蔽过日子。樊三夫人就是杜家二老爷的嫡长女。

说亲的是杜四老爷孙子杜淮,今年虚岁十五,去年过了院试。杜家本来就没落了,杜四老爷更是其中平平的一支。这门亲事实在不算好。不过父亲是最喜欢人有读书志向的,听说这杜淮是考了岁贡,因此得到了进入国子监读书的机会,父亲便对杜淮好感大升,觉得这门亲事十分不错。

锦朝对这个武清杜家实在是没什么印象,她也只是对朝中要人。或者是和陈家相关的官员十分熟悉而已。不过既然能凭自己考了岁贡,而不是靠杜二老爷做一个荫监,本身也该是一个有志向的人。

锦朝去向母亲请安的时候,恰逢母亲在和顾漪说话。

顾汐也坐在一边,小脸微红。她拉着锦朝的手小声问:“三姐虚岁才十三呢,就要先定下亲吗?”

女孩一般从十二岁起就有人上门提亲了。她们家情况特殊而已,顾锦朝是没人敢提亲,顾澜是嫌来提亲的人身份不够,她又不想做别人的妾室。所以两人都是及笄了还没定亲,倒是给了顾汐错觉。

锦朝想想也十分怜惜她,顾汐在母亲名下长大,郭姨娘根本不敢和她多亲近,怕就此惹了母亲不高兴。只是逢年过节做些东西送了她。母亲却分不出精力照顾她,她和顾漪都是嬷嬷带大的。许多事情嬷嬷不便说,或者不敢说,她们也就不知道。

母亲笑着看了锦朝一眼,算是打了招呼。又继续和顾漪说话:“你的事母亲平日操心得少,也觉得愧疚。你看看要是觉得这门亲事合适,我就和你父亲说一声,把亲事定下来…”

顾漪虽然性子沉稳,毕竟还小,脸通红地道:“母亲…我…我也不知道…”

她从没有听说过这个人,也不知道他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纪氏也是这个年纪过来的,自然知道她在担心什么,便侧头看了一眼徐妈妈,道:“不如我们让徐妈妈和樊三夫人说一声,将她侄儿带来给老爷见一见,你要是想看,就躲在帷幔后面…”

  如果觉得良陈美锦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闻檀/沉香灰烬小说全集悠然仙途良陈美锦总裁崩了对谁都不好首辅养成手册嫡长孙丹阳县主丹阳县主,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