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意千重作品医手遮香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梁皇后轻轻咳嗽了一声,高尚仪忙起身往里去瞧,安怡看着时辰也差不多了,便叫下首伺立着的一个小宫女来收拾桌案,准备回去休息。
小宫女手脚利索地收拾干净了,追上去将一只小小的木樨花球递给安怡:“安大夫,这是您落下的吧?”
安怡正要说不是,小宫女已将花球塞进她手里,一溜烟跑了。想到上次的纸团事件,安怡便将花球握在掌中,慢慢走回房里,对着灯细细一瞧,果然看见花球里塞了东西,用银针挑了出来,却是薄薄一张纸,这回多了几个字:“已走,勿念。家母入宫,请多关照。”
幽幽的木樨香味染上指尖,馥郁得化都化不开,安怡将纸团捏碎烧去,便觉得整个人都被木樨香味给浸染透了。真是没想到呢,谢妖人也会用这样精致讨巧的法子,木樨花球,难为他想得到。
一整夜,安怡觉得整个梦里都是木樨花香。
欢跳的日光穿透重重叠叠的帷幕,落在淡青色的纱帐上,使得纱帐上绣着的兰花也灵动了几分。梁皇后盯着头顶的兰花,轻声道:“这么说,黄家已经动手了?”
高尚仪一改在人前的端肃样儿,轻言快语地道:“是,这次的事里脱不掉蔡家和杨家的影子。”
梁皇后讽刺一笑:“岂止是蔡家和杨家呢?还有好些把宝押在黄氏身上的人,明里暗里都在和咱们圣上唱反调呢。可是圣上又岂是那样人人拿捏的性子?你且等着瞧,黄氏覆灭就在眼前了!”
一个宫人捧着鲜花进来,小声道:“娘娘,梧桐宫半夜里宣了御医,道是有喜了。”
腹中有了尚方宝剑,再有边关的战事撑着,黄淑妃就是再有多大的罪也暂时无罪了,想必接下来就是解禁加赏赐。高尚仪一窒,怜惜地看向梁皇后,老夫老妻,患难与共又如何?始终抵不过如画江山与貌美如花。又有些后怕,幸亏黄淑妃身子骨好,事先也不知道有孕一事,不然那日梁皇后的两个耳光只怕还要节外生枝。
梁皇后面色如常:“收起你那副戚态!和一个将死之人争这一口气做什么?你瞧着,我总要活到她后头去。有喜又如何,不过是多一个人来这世间受罪罢了。”
高尚仪打心眼里不想听梁皇后说起生死之事,强撑着笑脸道:“蜀王回京,蜀王妃带了侧妃和几位郡主入宫请安,娘娘从前和蜀王妃也是认得的,要不,等她们拜见过太后娘娘,叫她们过来说说话?”
梁皇后眼里露出几分笑意来:“回来了啊?”
“是啊,拖家带口的,全都回来了。”高尚仪见梁皇后似是颇感兴趣,少不得搜肠刮肚的把自己知道的事情拿出来说:“圣上与蜀王殿下也是许多年不曾见着了,想必是极高兴的。”蜀地富有,皇帝要打仗要用钱,还要赏赐笼络手下的武将,蜀王带来的金珠玉帛和美人正好派上大用场,所以皇帝肯定是十分高兴的。
梁皇后会心一笑,突然想起一个人来:“朱氏也来了?”
高尚仪一怔,随即试探道:“娘娘若是不想见她,婢子就让人去给蜀王妃传话?”
梁皇后摇头:“将死之人哪有那么多的讲究?没得为了这种事让人在后头咒骂我,薄我的福分。蜀王妃都不在意,我在意什么?让她们来吧。”
高尚仪忍不住还想再说两句,宫人来报:“小安大夫来给娘娘请脉了。”
谈话就此打住,收拾得清爽可人的安怡含着笑走进来,先行礼问安,再坐在绣墩上给梁皇后号脉看诊:“娘娘昨夜睡得还好?脸色看上去好很多了,若是有精神,不妨出去晒晒太阳?这会儿鸟语花香的,没有风,太阳又不大,让宫人用藤床抬着您走一圈,回来就能多吃半碗饭。”
梁皇后含笑同高尚仪道:“不怪得太后喜欢找她请平安脉,这小嘴这样会说,让人听着心情就好。若是陈院判,只会捋着胡须说,娘娘这个药啊,必须这样调,您别嫌苦,以毒攻毒最好不过了;若是朱院判,一准愁眉苦脸的,老半天才挤出一句话来,娘娘您要静养啊;若是周老太医,进门就要骂人伺候的不周到……”到底是同意了安怡的建议,让宫人用藤床抬着她往园子里去晒了太阳。
游了一圈下来,安怡已经知道黄淑妃肚子里揣了龙种的事儿了,她就想,黄淑妃有了尚方宝剑在身,一定会抓紧时间收拾她的,就不知道黄淑妃会用什么方法了。但可以确定的是,黄淑妃一定不会再用明目张胆的方法对付她,多半会暗箭伤人。
高尚仪见她忧愁,少不得宽慰她:“别怕,咱们不出坤宁宫,谁也不能怎么样。”抬眼往前头一看,笑了:“蜀王妃带着蜀王府的人来给娘娘请安了。”
说话间,几个穿着命妇服饰的女子由宫人引了过来,当先一个生得白净富态,穿着亲王王妃服饰,另一个低眉垂眼的,穿的是亲王侧妃服饰,又有三个年轻女孩子紧随其后,举止间多见拘谨。
宫人唱了一声,一行人跟在蜀王正妃的身后跪拜下去,给梁皇后行礼问安。梁皇后心情很好地命人给她们设座:“屋子里太闷,就在这葡萄架下设座吧。”又一一问过来:“路上还好走?累么?一去这么多年,孩子们都长大了。”
蜀王妃很温和,轻言细语的,说话时眼睛弯弯的就像在笑。蜀王侧妃沉默寡言的,落座后就安静地坐在凳子上看着远处一言不发,仿佛周围的一切都和她没关系,冷冷清清的人却配了一副极其妍丽的面容,虽然看得出年纪不小了,但满座的人就没一个赶得上她的。
坤宁宫里热闹少,有老宫人在一旁悄悄咬耳朵:“这就是那位朱侧妃么?”“除了她,还能有谁?”“这样的容貌,也不怪得……”后面的言语越说越轻,低不可闻。小宫人咬着手盯着蜀王侧妃看,还不忘和安怡讨论:“安大夫,蜀王侧妃真是生得好呢。”
安怡顾不上答话,她也被震撼了,这世上怎会有长得这样相像的人呢?
正文 第269章 巧合
这世上巧合的事儿往往不会只是一桩。
先有长相酷似湖月的蜀王府仆妇惊鸿一瞥,再有长得如此妍丽的蜀王侧妃酷似记忆深处的某一个人。而这两个人,原本都应该是死了若干年的。
安怡很想笑,很想告诉自己不过是错觉,她那时年幼,哪里会记得这样清呢?就算是侥幸记住了生母和湖月的样貌,也不过是个模糊的影像而已。毕竟她只是个小孩子,毕竟过了那么多年,毕竟这两个人,一个是急病去世的,一个是英勇殉主的,尸骨都应该化成灰了,怎么可能会再出现在她面前?
可是那个人就那样端端正正地坐在那里,就连坐姿也和当年没有太大的区别,唯一有区别的是她的表情不再那么温柔,容颜也渐老。但在安怡无数次的梦里,她就是那个样子的。
安怡用力地揉眼睛,一定是看错了,一定是错觉。
此时蜀王府里的一个女孩子凑过去轻轻拉住蜀王侧妃的袖子,仰着头可怜兮兮地道:“我不舒服……”
蜀王侧妃紧张地探手抚上女孩子的额头,低声哄道:“不烫啊,小茹莫非是走得累了?忍一忍,回去给你做糖人。”
至今她还记得母亲当年做的糖人比街边卖的糖人精美许多倍。安怡控制不住地抖了起来。
如果人长得像是巧合,那么声音也像又是什么呢?如果声音像也是巧合,那么哄人的方式也这么像又是为了什么呢?如她这样的人都能再活过来,这世上还有什么荒唐事不能发生呢?
高尚仪轻轻推她:“小安,皇后娘娘和你说话呢。”
安怡茫然回头,眼睛里已经浮起了一层水光。
梁皇后一愣,微不可见地皱了皱眉:“正和蜀王妃说你呢,可是眼睛不舒服?”
安怡眨眨眼睛,让眼泪往回淌,强忍着笑道:“是啊,风把尘土吹里头了。”或许真的只是巧合而已。就算是真的,谁能没点难处呢?譬如说,有权有势的亲王看上了谁,非得一心一意弄到手,臣子家里不是只有打落牙齿和血吞吗?
梁皇后再怎么聪明也不会猜到安怡为什么会失态,但真心为她着想的人总是能得到优待的,当即宽慰道:“若是不舒服就回去歇着吧,你这些日子也是累了。”
安怡却不想走,飞快地擦拭了眼睛,微笑着道:“娘娘就让我听听蜀地的风土人情吧,我没有大碍。”
梁皇后指着蜀王妃笑道:“瞧瞧,我们小安听你说话都听得入迷了,过后把你带来的好东西挑两件来给我们小安。”
蜀王妃自然是笑着应了,不露痕迹地打量了安怡一番,目光微闪:“小安大夫是京城人氏?”
“是。”
蜀王侧妃终于抬眼看向安怡,尽管她面色淡然,安怡还是察觉到她的目光有如实质一般从自己的眉眼上轻轻触过。就像是母亲离开的前一夜,她轻柔地抚摸过自己的眉眼一样的感觉。从那之后,在自己还是安九的岁月里,再没有过被那样温柔的对待。
蜀王妃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不知小安大夫和京东安氏可是一家?安侯府,和你们怎么称呼?”
安怡紧紧攥住拳头,尽力不让自己颤抖:“是一家。论起来,我当称新昌伯世子夫人为姐姐。”新昌伯世子夫人,是为安大小姐,不提安侯老夫人与安老太是一辈,不提安保凤与安保良是一辈,只提她与安九是一辈,就看蜀王侧妃是否还记得她?
“哦,这样啊。”蜀王妃的眼睛笑得犹如两弯月牙:“那和安八、安十她们是一辈儿的了。”
话说到这里,安怡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一个离京多年的亲王妃,居然记得一个落魄家族的女儿们,就连排行也这样的巧,当然不会也是巧合。安怡木然一笑,只觉得有种疼痛自心底深处生出来,再辐射向四肢百骸,疼得不可开交,就连每一次呼吸,都是疼,无边无际的疼。
蜀王侧妃恍若未闻,牵着身边小女孩儿的手,恳切地看着安怡道:“原来姑娘是大夫,小茹有点不舒服,可否烦劳您帮她瞧一瞧?”
话题就此被岔开去,皇后适当地表示了关心并叮嘱安怡帮小女孩看病,蜀王妃淡然一笑,低头喝茶。
安怡把双手深深藏进裙子的褶缝里去,在她行医以来,从未如此强烈地抗拒过给人看病。她不想给面前的这个小女孩看病。她不想触摸这个小女孩,不想看到那个人用那样温柔的眼神看着这个小女孩。
是不是因为想要跟清雅出尘的蜀王在一起,所以就不要她了?是不是因为有了小茹,就忘记她了?是不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母亲,所以除了祖父之外,安侯府里所有人都不想搭理她?是不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母亲,张欣才会用那样恶毒的语言来骂她,才会想出那样恶毒的计策,才会让安家相信了她是淫奔而不是被残害?是不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母亲,外祖一家才会和安家闹成那个模样,很少来看顾她?
不管是自愿也好,被强迫也罢,一去这么多年,她可有关心过这个被扔在夫家的可怜女儿?她知不知道安九已经死了?知不知道安九的头上也被加了一个丑陋的罪名?
泪水上涌,安怡几乎看不清面前的一切,她以为她会就此转身而去,然而她却没有,她笑眯眯地举起袖子盖在脸上拭去眼泪,口里轻松的笑着:“哎,眼睛里的尘土还没出来呢,侧妃娘娘请容我收拾干净了再给小郡主瞧。”
眼泪擦了又流出来,仿佛永远也擦不干净。安怡干脆把脸转过去对着高尚仪,轻快地道:“烦劳你帮我瞅瞅究竟是什么,好难受。”
高尚仪认真地找了许久,无奈地道:“什么都找不到啊。”
再多的泪也会风吹干,安怡笑嘻嘻地揉揉眼睛:“好了!”再低下头去面对着小茹,就能坦然自若了,对着田均和张欣她都能做到谈笑自若,没道理对着这样的母女她倒怯了场。
(对不住亲爱的们,娃生病了,这几天暂时单更,过后再双更,拜谢)
正文 第270章 蜀王侧妃
小茹看到安怡脸上的伤疤,惊讶地捂住嘴眨着眼睛道:“我不要看了,我很好。”
安怡一笑,顺势收了手。
小茹却不懂得就此打住,转头直言不讳地问蜀王侧妃:“不是说有缺憾之人不得在贵人跟前伺候的么?”
梁皇后的脸色有些难看,淡淡地道:“一般人可没小安这本领。”
蜀王妃连忙抱歉地道:“小茹是府里最小的孩子,王爷平日难免偏爱了些,不太懂得规矩礼仪。”
小茹看了蜀王妃一眼,一头扎进蜀王侧妃怀里,不高兴地道:“为什么不许人说真话?”
蜀王妃紧张地站起身来:“童言无忌。还请娘娘和小安大夫莫要和她计较。”半个字都没提蜀王侧妃,却成功地把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蜀王侧妃的身上。
一正一侧,正妃为了府中庶出子女的失礼而紧张地赔礼道歉,侧妃却抱着孩子稳坐不动。教养孩子是后院女人的分内工作,特别是主母占了最紧要的位置,但蜀王妃却说蜀王偏爱了些,不提她这个主母在中间起的作用。这样两下一比较,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当然是在蜀王府中,蜀王正妃没有什么地位,被个嚣张受宠的侧妃压得死死的,而这个侧妃也不是什么温柔懂礼的,光看她教养出的这个孩子就知道了。更何况,关于这位侧妃的那些让人永远也忘不掉的往事,但凡是个正经人都不会觉着这位侧妃是个好人。
这眼药上得好。就算是安怡心乱如麻,也看出了蜀王妃对蜀王侧妃满满的恶意和憎恨。
蜀王侧妃还是那副淡然冷漠的样子,慢吞吞地拉开小茹,理理裙子,站起身来,垂着头恭恭敬敬地站在蜀王妃身后。虽未言语,却让人从她挺直的脊梁上看出那么一两分不屑。当然,这种不屑是针对蜀王妃的。
梁皇后的目光在这妻妾二人身上打了个转,淡淡地道:“本宫当然不会与个不懂事的孩子计较。但孩子不懂事,大人却是懂事的,该教的不教,可不是害了孩子?”
蜀王妃一脸的惶恐:“皇后娘娘说得是,臣妾记住了。”
蜀王侧妃长而浓卷的睫毛覆盖在眼睛上,让人看不出半点情绪。
梁皇后皱起眉头,有些嫌弃地从蜀王侧妃的脸上收回目光,盯着蜀王妃道:“你是蜀王妃,孩子们不懂事,坏的是蜀王府和你的名声,可不是别人的,你该上心了。”
蜀王妃顿时委屈极了,想说又不敢说的模样,憋了一歇才委委屈屈道:“娘娘教训得是。臣妾愚钝,心有余而力不足,如今孩子们渐渐大了,又是从那边缘之地来的,自在惯了,不懂得京中规矩,只怕要给人笑话了去。臣妾早前还和王爷说起,是不是从宫中请一位嬷嬷去教导一二……”
说话间,蜀王府的几个女孩子中不知是谁推了小茹一把,小茹尖叫了一声,跌倒在地,爬起来眼泪汪汪地看着蜀王侧妃道:“她们又欺负我!”突然间看到嫡母的神色和皇后冷厉的眼神,恍然明白过来,对着皇后大力磕了几下头,仰着头道:“皇后娘娘,是小茹不懂事,求您别怪侧母妃。”
蜀王妃赶紧上前陪跪在小茹身旁,慌张地道:“都是臣妾教导无方。”再次凸显得站在一旁的蜀王侧妃很突出。
蜀王侧妃轻飘飘地瞟了蜀王妃一眼,嫣红的嘴唇勾起,露出一个讽刺到了极点的微笑。不急不慌地跪伏下去,将额头抵在尘土里,轻声道:“都是妾的不是,没有教养好孩儿,给皇后娘娘添堵了,孩子无辜,皇后娘娘就惩罚妾吧。”
语气不急不缓,带着一种认命却又不服输的硬气。仿佛早就知道座上的人看她不顺眼,怎么都要找个借口收拾她一顿,仿佛早就知道结果是什么,挣扎无用,却也要用力挣扎一回才甘心。
梁皇后抬起眼睛看向天边的流云,良久方道:“既然做了妾室,就别端着主母的架子。不然,就别做。”
蜀王妃大喜过望。
蜀王侧妃半垂着头,纤长白皙的脖颈渐渐染上一层胭脂红。但也不过是静了几个呼吸的时间,她便如蝴蝶般地再次扑倒在尘埃里,对着梁皇后行了一个大礼,微笑着道:“皇后娘娘教训得是,妾记下了!”
蜀王妃恨恨不已,笑道:“朱侧妃向来都是极聪明的人,娘娘的话她一定能记下的。”
梁皇后不置可否,微一抬手:“我倦了,你们难得来这一趟,就在偏殿里把便饭用了吧。”
连原本的姓氏都被弃了,从正妻做到妾室,不得不低到尘埃里,却又死活不服输,弄得大家都别扭。原来这就是她抛家弃子离开安侯府,不惜诈死逃遁想得到的生活。安怡撇开眼,面无表情地看着一旁的木槿花,自问若是换了自己,只怕怎么也做不到这一步。忽听梁皇后喊了一声,忙敛了神情道:“娘娘?”
梁皇后很认真地道:“你和高尚仪替我陪着蜀王妃她们用饭。”就好像是为了小茹挑剔她的容貌而特意弥补她。
安怡从善如流。
说是便饭,实际上皇后请客,菜品怎么也简单不到哪里去。酒过三巡,蜀王妃眼里透出了些迷离之色,笑眯眯地拉着安怡道:“你们安家出美人,且不说姑娘们,就是沾着点的阿猫阿狗也长得比其他的要好看。”
安怡含着笑神色不动地看着愈显轻狂的蜀王妃,难道是因为在蜀地被压制狠了,所以进宫后得到梁皇后的支持就再也忍不住了?
蜀王妃却像是说得上了瘾:“安侯府的姑娘们,我都见过,一个赛一个的好看。其中有一个小姑娘,我当年在狮子山梅林里见着过的,最是聪明讨喜,小小年纪便已会奏笛。是谁呢?”好像是努力回忆的模样,然后突然想起来,声音都变得脆亮了几分:“是了,是安九!她可好?这么多年过去,想必她已经成亲生子了罢?”
(从医院回来鸟,可以恢复双更,虽然晚了,但还是赶上了哈。明天会三更,求支持。)
如果觉得医手遮香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意千重小说全集:医手遮香, 男颜之瘾, 卿卿, 花影重重, 斜阳外, 天衣多媚, 美人重欲, 剩女不淑, 良婿, 喜盈门, 国色芳华, 世婚, 九阙凤华, 司茶皇后,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