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梦溪石作品国色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刘远发了半天呆,手指几乎要把舆图上的“颍川”抠出洞来了,还好舆图是羊皮制的,并没有那么脆弱,这才勉强在主人的摧残下保持了完好。

然后他说了四个字:“受封,让地!”

这四个字还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此事就此决定下来,但孟行在教导几个学生的时候,却并没有说出会议讨论的最后决议,而是将此事作为功课考核他们。

“若是由你们来处置此事,你们以为这道诏令,应该接受与否?”

被孟行询问的对象有五个,也就是说孟行如今学生的数量涨了将近一倍,除了刘槿,宋弘,刘桢之外,又增加了两个,许众芳的儿子许绩,以及郭质。

虽说刘槿偏于柔弱,许绩也是来凑数的,但这批学生整体的资质都不错,没有特别鲁钝的,教起来也不算费劲。

由于学生们进度不一,孟行也有意栽培,所以经常会把前头的政务拿来作为功课,开导启发他们。

宋弘很喜欢听孟行讲课,在抛却了起初的怕生之后,也变得越来越活跃,就首先应道:“不可接!”

孟行问:“为何?”

宋弘道:“天下人皆知,楚帝只是傀儡,西楚霸王才是霸主,如若接受册封,岂不意味着要屈居人下,郡守如今已有三郡之地,又何须仰赖他人鼻息?”

他今年不过五岁,却已经有了侃侃而谈的谋士风范,只不过稚嫩未褪的声音稍嫌可笑,刘槿他们显然已经习惯宋弘这样形于老成的发言,皆都见怪不怪。

孟行点点头,目光又转向其他人。

宋弘的小脸流露出失望的神色。

郭质道:“我以为要接!”

孟行:“为何?”

郭质笑嘻嘻道:“因为先生的表情已经告诉了我们啊!”

旁人纷纷忍俊不禁。

孟行是个不太会掩饰喜怒哀乐的,所以如果他赞同某个学生的意见,就算嘴上不说,也会通过拍大腿,击打书案,又或者其它动作来表达,刘桢他们久在孟行手下上课,早就对他的肢体语言摸熟了,但也只有郭质敢于直接说出来。

听到学生们的偷笑,孟行冷哼一声:“郭子璋,《论语》抄写二十遍!”

郭质的脸皮顿时垮了下来。

众人哄笑。

因为郭质的捣乱,原本要问的问题就没能继续进行下去了,孟行吩咐他们每人写一篇策论明日交上,等孟行前脚一走,后脚顿时一片哀嚎之声,郭质收拾好手边的东西,抬头看见所有人都在盯着他,不由摸了摸自己的脸,奇怪道:“纵使我风仪不凡,你们也不必如此盯着我看吧?”

许绩忍不住对他饱以老拳:“若不是你,我们也不必写策论了,孟先生生性严肃,亏得你还敢捣乱!”

两人闹作一团,刘桢却叹了口气。

刘槿瞅着她:“阿姊为何叹气啊?”

刘桢摸摸他的脑袋:“我们只怕要搬家了。”

许绩耳朵忒尖,听见她的话,一边跟郭质玩闹,还能一边问:“为何要搬?”

刘桢道:“若是阿父他们要将颍川让出来,我们必然是要迁走的,只不过不知道搬往衡山还是南郡。”

许绩哎呀一声,停下玩闹的动作,揉揉额头,道:“那安家阿姊可怎么办?她已经嫁人了,难不成夫家肯让她跟我们一道走吗?”

他口中的安家阿姊,是指安正的女儿安泽。

刘桢也不确定:“应该会罢?”

安泽嫁的虽然是普通人家,但冲着如今安正的地位,夫家也不敢欺侮她,可若是他们全都走了,那就难说了。

郭质凑过来:“放心罢,若真要搬,阵仗一定不会小,刘郡守在颍川郡广施恩惠,泽被百姓,定然会有许多人跟着的!”

被郭质这么一说,大家想想也是,他们的年纪摆在这里,搬与不搬,本来就和他们关系不大。

——————

跟着安正一起来的楚使很满意。

自从他来到阳翟之后,受到的就是最高级别的招待,得到的也是最高级别的待遇,虽然他知道这只是因为他是楚帝使者的缘故,但是这同时也表明了刘远向项羽臣服的态度,在听到对方接受册封和让地之后,楚使就笑着对刘远道:“王上真是深明大义,陛下体恤王上辛劳,让你不必急着迁居,只要在三个月内迁走即可!”

既然刘远已经接受豫王这个封号,楚使的称呼也就顺势从“郡守”改为“王上”。

迫人让地就算了,竟然还限期搬走?他这话说得很欠揍,但刘远却笑得很开心:“多谢陛下体恤下臣,但既然陛下有命,我等何敢拖延,请尊使回禀陛下,两月之内,我等必定悉数迁走!”

楚使吃了一惊,没想到刘远这么积极:“两月会不会过于仓促了?王上此言当真?”

“自然当真!”刘远热情洋溢地握住楚使的手,表达了自己诚挚的问候和谢意:“此番多得尊使从中传话转圜,敝地招待不周,还望尊使回去之后,代远在西楚霸王面前多多美言几句!”

手一挥,已经有人捧着一堆礼物奉上,还附赠美婢两名。

楚使感动极了,他觉得这位新封的豫王真是上道啊,他见了那么多路诸侯,就没见过一个像刘远这么识时务的人,对楚帝的旨意,不仅没有讨价还价,还二话不说就全盘接受下来了,这世道大家都倚仗武力为所欲为,拳头大说话的声音就大,像刘远这样占据三郡之地,还愿意让出来的人上哪里去找?更别说来这一趟,自己还满载而归!

“王上放心便是,我回去之后,定会为王上美言的!”楚使拍着胸脯保证道。

楚使没有虚言,他回去之后,果然就为刘远说了一箩筐的好话。

实际上,不仅是项羽吃惊,连带给项羽出了这个缺德主意的范增也很吃惊,范增原本就是存着试探的心理,觉得刘远肯接受封王就不错了,项羽也觉得刘远不会轻易地让出颍川郡,谁知道刘远真的就那么听话地将到嘴的肉吐了出来。

项羽就对范增道:“刘远此人胆小怯懦,不是成大事的料,只怕亚父看走眼了。”

范增就道:“是与不是,还待分晓,只怕刘远不肯如期迁走,还要借故拖延哩!”

不过这次范增的料想是注定要落空了,因为刘远还真迫不及待准备迁走。

既然已经决定放弃,就没有必要再磨磨蹭蹭,反倒落下一个恶名,刘远说干就干,先派安正等人先行到邾县布置,然后刘家的人紧随其后,最后是大军殿后。

这次搬迁的工程浩大,不仅仅是郡守府一家子,在刘远在向乡的父亲和兄弟一家,张氏的娘家人,连同阳翟城的官吏及其家眷,肯定也都悉数要跟着走,刘远还特意让人在阳翟城张贴告示,说明了这件事,言道如若有人想要跟着他走的,都可以跟上,如果不想要走的,他也绝不勉强。

这张告示发出去之后,其实刘远并没有放太多心思在上面,这次要搬走的东西很多,刘远既然已经让了一大步,把辛苦经营的地盘都让出来了,当然不可能好心到连粮草都给对方留下,所以粮草,财物,以及重要的文书,这些都是统统要带走的。

结果到了正式启程的那一日,愿意跟随的刘远的阳翟城百姓携老扶幼,那浩浩荡荡的阵仗,着实将刘远吓了一大跳。

他完全没有想到……竟然会有那么多人愿意跟随他!

长长的队伍里不仅有商贾,还有寻常百姓,官宦世族。

商贾也就罢了,刘远在治地扶持商业是出了名的,很多人都担心继任者来了,未必还能像刘远那样对商贾施以宽容的政策。

至于平民百姓,其中很多都是没有田地的小手工业者——家有良田的人,即使刘远再得民望,他们也不可能舍下田地跟着刘远跑。

至于世家大族,那就像当初郭殊千里迢迢举族来投一样,带了几分投机色彩了,他们看好刘远,并且愿意在刘远身上押注,也相信刘远会回报他们的这份付出。

饶是如此,乌泱泱的人群依旧令人叹为观止。

换了另外一个人,绝对不可能有这般景象。

这是刘远第一次意识到自己的影响力。

他对宋谐慨叹道:“先生,你从前与我说民心,我还不以为然,如今方知厉害啊!”

衡山郡好不好管不好说,有这些人跟着自己到衡山郡,就足够镇住那些人了,事情传出去,旁人也只会说刘郡守仁义,连走的时候还有百姓相随,纵然这种世道,仁善已经不值钱了,但是有这一层美名在,何愁天下人才不来投奔?

宋谐摸着胡须笑而不语,一副世外高人的装逼范。

与此同时,刘桢坐在牛车的车厢里掀开帘子往外看,也感叹了一句:“民心可用啊!”

——

作者有话要说:大家都知道,刘远最终会当皇帝,所以故事应该从那时候起,才正式开始。但是如果没有他当上皇帝前的一系列事情,整个故事也就不成故事了。既然刘桢才是主角,那么必然要从她的角度来讲故事,如果絮絮叨叨连刘远如何打下江山的每一场仗,每个人物都仔细描写的话,全文走到这里就不止20W了,起码得扩张一倍不止,这样的话估计没有几个人能够坚持到刘远登基。因此有盆友说有些正事写得太简略,正是因为这些事情,既要写,又不能太唠叨,而且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看枯燥的打江山过程,所以俺尽量用诙谐轻松又比较简单的语言写出来。

至于说女主金手指不够给力的,个人认为以刘桢的年龄阅历来说,现在已经十分给力了,当然每个人看法不一样,众口难调是肯定的,我会遵循我原定的思路写下去的,觉得金手指不够的盆友那就只有抱歉拉!

第51章

也不知道楚帝与项羽等人是无意还是有心,刘远将颍川郡让出去之后,实际上他的领地就跟“豫王”里的“豫”字八竿子打不着了,实际上衡山郡和南郡在上古九州里算是荆州的地盘,按照这个道理,封号也应该叫“荆王”或者“衡山王”之类的,而不是豫王。

但是既然现在已经册封了,诏令也绝对没有收回去的道理,刘远就这么将错就错地用下来。

正式搬迁至邾县之后,所有人要忙的事情就更多了。

首先原来的衡山郡守府要改成豫王府。

作为一方霸主,府邸的规格当然不可能跟郡守府一样,但是现在前线攻陷南阳的战事进一步吃紧,谁也没有时间去监工改造,刘远也不想把财力人力浪费在这上面,所以根本修都没修,只是让人将牌匾换下而已。

其次是跟随人员的安置问题。

张氏和刘桢等人不必说,自然是跟着入住豫王府,但是其他人,像刘薪刘弛,以及张氏的娘家人,还有宋谐他们这些人的家眷等等,甚至是跟随刘远同来的世族百姓,都需要另外安排住处。

这份重任落在了安正和吴虞等人的头上,要知道衡山郡也是有本地世族的,所以好的地方一般都被占了,刘远要是不想引起这些人的反对,就不可能强夺民居,这就需要另外想办法妥善安置,饶是安正和吴虞心思细密,办事可靠,也忙得焦头烂额,脚不沾地,甚至差点闹出矛盾。

然后是治地的管理。

相比前面那个问题,这简直不算是问题了,有颍川郡的治理经验在先,刘远完全可以依样画葫芦,颁布善政,收服人心,再也不必像在颍川郡那样一点点地摸索,生怕行差踏错。

不过最重要的还不是这些,南阳郡的战事如今已经到了如火如荼的境地,在刘远与众人的商议下,大家一致认为拿下南阳郡势在必行,只有得到南阳了,才能往西更进一步,再从丹水武关直取骊山,赶在其他人之前进入咸阳。

是的,解决了章邯之后,各路诸侯都卯足了劲,一路扫荡秦军余孽,直奔咸阳而去,为了鼓励众人早日消灭秦廷,楚帝已经下令,谁先入咸阳,咸阳就归谁,这让很多人都红了眼,有的甚至日夜赶路,迫不及待想要抢先进咸阳。

战国时,各国各有自己的都城,这些都城无不是交通便利的战略要地,但是秦灭六国之后,秦始皇下令整修全国道路,这使得不管从政治上还是经济上,咸阳都成了全天下的中心,得到咸阳自然就意味着能够得到这块风水宝地,更不要说秦王宫自秦始皇开始,就珍藏了多少从六国搜刮来的宝物,加上秦国代代的传承,简直可以说集天下财富于一身,也就怪不得大家都想成为第一个占领咸阳的人了。

别人想,刘远当然也想,所以他现在必须打通南阳这条路,才能西进,否则如果和别人一样走函谷关,那只能跟在他们屁股后面去捡漏了,这不是刘远原本的目的,自从让出颍川郡之后,他虽然脸上笑呵呵,心里却一直憋着一把火,做梦都想抢先攻占咸阳,最好还能顺便把自以为胜券在握的项羽气个半死。

在这种战意如虹的攻势下,加上缺乏强有力的后援,南阳郡孤木难支,节节败退,终于到了退无可退的地步,南阳郡郡守杨膘与郡尉韩山终于被迫投降,许众芳终于拿下了南阳郡,而已经晋升为百将的刘楠因为身先士卒,冲在最前面,还受了不轻的伤。

刘桢听说刘楠受伤的消息时,已经是次年春天的事情了。

刘楠本人根本没把自己受伤的事情当回事,也不想家人担心,所以不肯让许众芳往外传,还是许众芳回来述职汇报时不小心说漏嘴的——刘楠并没有跟着他回来,他依然留在军队里,显然已经待出乐趣了,但是正如刘桢很想念兄长,时常托人带信带物一样,刘楠同样也很想念妹妹,这一次他就托人带回了一封信。

刘楠不爱读书,所幸在乡学待的那几年还有点用处,不至于让他成为文盲,所以寄回来的信虽然字迹很丑,也谈不上文采,刘桢还是看得津津有味。

她将信逐字逐句地看完,然后抬起头,这才注意到帮刘楠带信回来的人。

这是一个年轻人,身上穿的同样也是百将的甲胄,看上去约莫十七八岁的年纪,俊秀的眉目因为战火的淬炼而变得锐利分明,但身上却不见郭质那般的意气风发的张扬,气质仿佛已经完全沉淀下来,不似粗莽的武夫,倒像文武双全的儒将。

百将是下级军官,职位不高,但是刘楠不肯倚仗刘远的关系,非要从最低级别的伍长做起,按照战功来升级,能够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从伍长升至百将,也是非常迅猛的速度了,足以说明这个人的杰出。

而眼前这个人,据刘楠信上所说,是跟他一起入伍,一起训练,一起上战场的好兄弟,两人之间是过命的交情,让刘桢要待他如兄长,不可轻慢无礼。

对方是跟着许众芳一道回来的,见过了刘远之后,因为要帮刘楠带信,又特地过来见了她,眼下任刘桢打量半天,也未曾露出恼色。

以老哥的资质,能跟这样一个人相交,倒是他的福气了。刘桢不厚道地想道,然后扬起可爱的笑容:“请问你就是陈家阿兄吗?”

“是。”陈素笑了笑,笑容一下子软化了他作为武将的凌厉气势,变得温和起来。“小娘子无须多礼,唤我子望便可。”

刘桢第一印象便觉得此人很好相处,又不像一般武将给人咄咄逼人或粗鲁无礼的感觉,反倒让人觉得如沐春风,难怪自家兄长会与他交好。

“那子望也可喊我阿桢或仁静。”刘桢老实不客气,除非像宋谐安正这样的长辈,否则大她几岁的,像郭质,姬辞,一律都被她直呼其名,她还真不习惯逢人就喊阿兄,即使这是时人的习惯。

陈素点点头,笑道:“阿桢,你阿兄很是想念你,可惜他常年身在战场,即便是想给你买礼物,也无甚可买,只好寄信回来,他还托我带了些钱财回来……”说完他就在兜里掏啊掏,掏出一个麻布粗制的袋子,递给他。

刘桢接过一掂量,被里面沉甸甸的分量吓了一跳,打开一看,全是成色上好,制作精细的半两钱——秦朝虽然已经摇摇欲坠,可最流行的还是这种钱币,而且现在各方诸侯已经开始自己铸币了,谁的半两钱制得好,被人民群众认可,就能流传越广,但是这样也有一个弊端,做得太好的钱,往往容易被世族大户拿去收藏起来,也会导致世面流通的减少。

所以刘桢手里这些半两钱,看得出都是刘楠精心攒下来的。

“怎么这么多?”她吃惊极了。

陈素笑了笑:“我既是阿楠的好友,便也如同你阿兄一般,理当给你见面礼的,可我们常年待在战场,俸钱也无处可用,便攒了这些,你一并拿着罢,有什么想买的尽可去买。”

随着刘远地位的提升,这几年逢年过节总会有人上门送礼,身为刘远的长女,刘桢当然也不会被落下忽略,所以刘桢自己也攒了不少私房钱,以至于已经对“礼物”和“钱财”一类免疫了,不似最开始的时候时时刻刻有危机感,恨不得体己钱再多一些才好。

  如果觉得国色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梦溪石小说全集国色顾念的奇缘成化十四年曾是惊鸿照影来步天纲,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