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闲听落花作品锦桐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是。”李信听张太太这么说,恭敬欠身应是。

“咱们家的产业,都在那里。”张太太指着李信手边那几本厚册子。

珍珠悄悄退出门外,坐在门口守着,虽说太太没说,她还是觉得这些事不听最好。

“铺子田产什么的,太琐碎,我就不多说了,我想着,铺子给你妹妹多陪嫁几间,打点生意一来操心费力,二来,做生意不容易,你是官身,六姐儿相府出身,这上头只怕也不擅长,你妹妹自小跟着我,还有你外婆学生意,虽说学的也不怎么样,不过总比一般人强些。”

张太太缓缓道来,李信欠身点头,以示赞成。

“田产什么的,我跟你妹妹说了,就不陪嫁了,七哥儿以后是长住京城,还是回北边,还不知道,就算长留京城,让他们自己再去置办。”

“还是有点好。”李信建议了句。

李桐摇头笑,“不用,宁家在京城一带,有几个大庄子,还没人打理呢,我不喜欢打理庄子。”

“城外的紫藤山庄,你妹妹最喜欢,就给她陪嫁过去,咱们东隔壁已经收回来了……”

“东隔壁?”李信一怔,张太太也一怔,“我没跟你说过?瞧瞧我这记性,这是你外婆的主意,当初多花了点银子,是连东边那座宅子一起买下来的,托中人赁出去了,唉,你外婆想得远,还真让她想到了,现在已经收回来了,正让人看着重新修整,等修整好,推倒中间的围墙就行了,两片宅子连在一起,往后孩子多了,也能凑和着住。”

“外婆真是思虑周到。”李信呆了呆,很有几分感慨。

“唉,要不你外婆常说,到我再到你妹妹,是一代不如一代。”张太太一边说一边笑,李信想笑却赶紧抿住,他见过两回外婆,虽然只有两回,却印象深刻,至少从气势上来说,母亲不如外婆,桐姐儿倒不比外婆差,也不能算一代不如一代。

“京城的宅子,还有三处,我想了,给你妹妹两处,留一处给你,现银咱们有不少,分了几个库,我跟你妹妹商量了,她铺子多,铺子里的流水就不少,现银,六成给你,四成给她陪嫁过去。”

“母亲,这些……”李信有些不安了,这是分产的架势了,怎么能这样?

“你听我说,”张太太止回了李信的不安,“我知道你的意思,你妹妹出嫁,也算分产,这些事,越早打算越好,从你妹妹定了亲,我就想这些事了,到今天,想的差不多了,跟你说说,看看有什么我没想到,或是没想周全的地方。”

“是。”李信心里说不出什么滋味,从过继那一天,他就没想到和桐姐儿比什么,这个家是桐姐儿的,这些家产银钱,也都该是她的……

“不管是理家,还是打理产业,你妹妹我不担心她,你自小读书,庶务上不通,六姐儿看样子是个聪明的,好在我还不算老,等她过了门,庶务上的事,我还能看几年,要是能上手,那最好,要是不爱打理这个,那也没什么,我想好了,要是那样,我就慢慢把各地的产业理一理,要费心打理的,都放出去,旱涝保收、不用操心的多置办些,至少备下两三代的人用项,往后的事,就说不清楚了,我也管不了了。”

张太太想的十分长远,李信张了张嘴,没能说出话来。

张太太又絮絮叨叨说了些李信亲事上的琐碎事,直说了大半个时辰,李信才告退出来,出了院子,站着呆了一会儿,背着手,往文二爷屋里过去,他心里感慨无比,得找个人好好说说话儿。

绥宁伯姜家消失的如同一缕烟,只留下了那段骇人听闻的恶逆奇事,被说书人拿去演说警世。

晋王因为之前上了那份要让姜焕璋夺情的折子,简直是一头扎进了屎缸里,无论如何洗不干净了。

皇上倒没说什么,长公主也没发话,可太子却兴奋无比,不等晋王上请罪折子,就指使几个御史,指责说姜焕璋的恶逆是因为晋王的纵容包庇,就算不赏自尽,也得圈禁起来。

几位丞相拿着那几份如出一辙的弹劾折子,看的头疼牙疼浑身疼,这位太子,可真是二十几年如一日。

晋王吓的连后事都交待过了,处罚的旨意下来了:削了爵,到城外庄子里闭门读三年书。

太子很不满意,大发了一通脾气,可他也就是发发脾气,当然,在他这里,发完脾气,也就是解决了。

姜家这场恶逆大案爆出来隔天,季天官就告了病,没几天,上了份情真意切的折子请辞,白老夫人往宝箓宫跑了两趟,那份折子在长公主案头放了三天之后,转了一个圈,回到季天官手里,准了他的请辞,没几天,季天官就悄悄离开京城,云游四方去了。

第六百九九章 道不同差太远

几位宗女的事,是福安长公主的吩咐,又经了宁皇后的手,到了杨妃这里,自然是尽心尽力赶紧办妥。

没几天,杨妃就回了宁皇后和福安长公主,几位宗女都有了妥当安置的去处,请了宁皇后和长公主的示下,就安置下去了。

福安长公主让杨妃安排几位宗女,必定有原因,可宁皇后拿不准原因在哪里,拿不准原因,就不能轻举妄动,宁皇后对着杨妃的安置,半点态度没有,只说宗室的事,她半点不懂,让杨妃去找福安长公主。

杨妃到宝箓宫前,李桐早就到了。

绥宁伯姜家的事,把晋王拖累的简直离死没几天,因为这个,杨妃这些天心里油煎火烤一般,这会儿看到李桐,立刻想到姜家,想到儿子,忍不住多看了李桐好几眼,那股子怨气,似有似无的往外流溢。

从她进了院门,就从窗户瞄着她的福安长公主,眉梢仿佛动了动。

李桐侍候这位杨太后十几年,为了讨好她,下过大功夫仔细揣摸她的脾气禀性,不用她斜她,李桐就知道晋王吃挂落的事,她必定怪罪她,而且,她会把最大的过错,认定到她头上。对于这位杨太后对过错认定那种奇形怪状的思路,她揣摸明白了,却直到现在也无法理解。

福安长公主看着李桐起身见礼,让杨妃坐了,再沏了茶给她,再等李桐落了座,才开口问道:“都好了?”

“是。”杨妃忙放下杯子,一脸的笑,“都是宗女,身份儿贵重,怎么都好安置。”

李桐低头焙茶,福安长公主轻轻噢了一声,露出笑容,“宁娘娘什么意思?”

“娘娘倒没说什么,说几位宗女的事,她刚刚听说。”杨妃眼角瞄着李桐,想着儿子,难免有些分神。

“嗯,”福安长公主并不多问宁皇后知道不知道这事,“怎么安置的?你仔细说说。”

杨妃有些意外,这些宗女也就是姓个林字。

“一共五个,三个年纪都轻,虽说有一个家里没了父母兄弟,可总还有叔伯什么的,已经让他们挑好了人家,还有两个,年纪是有点大了,可女人家,能有什么法子?好在也找到人家了,总算是安置好了。”

李桐忍不住抬头看了眼杨妃,她的安置,就是怎么能找到个人家嫁出去,也是,她从前也是这样,嫁了人一切就都好了。

“你全部替她们找了人家?让她们嫁人?”福安长公主一脸说不出什么味儿的笑。

“总算都找到了人家。”杨妃轻轻舒了口气。

“一共五个人,从十九岁到四十七岁,因为什么事才被宗正寺写折子递了上来?你问过没有?”福安长公主的问话,不怎么客气了。

杨妃一个愣神,“折子上不是写了,生无所依。”

福安长公主看着杨妃,杨妃被她看的浑身不自在,“最小的也十九了,还没嫁人,可不是生无所依,女人家……”

“我知道了,先放着吧,回头我让人仔细打听打听再说。”福安长公主打断杨妃的话,相比于刚才,福安长公主好象心平气和了很多。

杨妃莫名其妙,站起来告辞,走了两步,顿步转身,一脸犹豫,福安长公主看着她,“三哥儿没事。”

“那就好。”杨妃长舒了一口气,脱口而出后又有几分不安,“我不是说……我是说,他是该好好读读书,修心养性,好好拘拘性子。”

“嗯。”福安长公主似是而非的嗯了一声,看着杨妃出了门,目光穿过窗户,一直看着杨妃出了院门,才长长叹了口气,“就这么个蠢货……”

后面的话福安长公主没往下说,李桐看着她,“那得看在什么位置,你从前不也总说周贵妃蠢,那又怎么样?你一样要避她避到城外去。”

“我去城外不是为了避她!”福安长公主立刻回了句,一句话说完,沉默半晌,轻轻叹了口气,“以前季老丞相总说,聪明人顾忌多,思来想去裹足不前,倒是心眼少的,无知无畏,反倒能成事,我那时候小,总觉得这话说的不对,现在……”

“乱拳打死老师父,我外婆以前常说这句话。”李桐接道。

“是。”福安长公主有些感慨,“有些恶,只是德不与位配,不光德不与位配,心眼也配不上。算了,不说这个了,你的嫁妆备齐了?”

“差不多吧,我和他都不想太张扬,嫁妆平平常常就行了,也没什么好准备的。”李桐答道。

“不用想的太周到。”福安长公主斜着李桐,“就恣意了又能怎么样?”

“我不想张扬,就不张扬,不就是恣意了?”李桐笑道。

“也是。”福安长公主失笑,“那你成亲那天,我去,还是不去?我可是媒人!”

“你去李家,还是去宁家?”李桐反问了一句。

“算了,不去了。”福安长公主叹了口气,“我懒得看宁七那张脸。”

李桐一边笑一边摇头叹气。

……

皇上上早朝的时候越来越少,虽说从禁中到朝里,众口如一都说皇上康健一切都好,可皇上的真正情形,该知道的,都十分清楚。

皇上觉得自己越来越龙精虎壮,白天瞌睡越来越多,精力越来越差,他只觉得是从前累透了,如今正一点点歇过来。

整个太医院,没人敢、也没人愿意出头戳破皇上这份自信,话又说回来,就是戳,也不一定戳得破,某些方面,皇上一向极其自负,比如,从前对周贵妃,现在对贺嫔。

太医院在皇上面前似是而非的附和,出到福安长公主和诸臣面前,却不敢不实情实说,要不然,等山陵突然崩的时候,太医院怎么说的清楚?

整个朝廷头上悬着皇上越来越差却不自知这件事,大家都希望京城、甚至整个天下平平静静,以至于几场本来应该十分热闹的迎娶,也都低调的出奇。

到李桐嫁进定北侯府这天,铺嫁妆这天,也就一百多抬,跟京城富裕人家差不多,从李家以定北侯府,安安静静就抬进去了。

第七百章 进门

李桐和李家从实惠出发,都不希望太张扬,宁远倒是想大张旗鼓的最好让满天下都知道他娶媳妇儿了,可李桐不乐意,他自然也就打心眼里表示,他这人一向低调不爱张扬。

可如今的时局已经和从前大不相同。

福安长公主的宝箓宫已经成了从前的紫极殿,已经是朝廷上上下下谁都知道谁都不说的事实,李桐这个长公主唯一的知交,想低调……怎么可能么,从婚礼前一两个月起,能攀上不能攀上的,转上几百道弯,也得想办法送上精心准备的添妆礼,虽说李家富裕,可添妆这事,添的是个心意。

至于宁远,想搭上他的人就更多了。

姜家灰飞烟灭,晋王出城读书,太子虽说还是太子,可朝廷里最不缺的就是聪明人,或者说,能在朝廷站住的,几乎都是聪明人。

皇城司不过几个月功夫,已经被宁远握在手心里,如臂使指,五爷露面的时候越来越少,据说在宝箓宫的时候越来越多,翰林院的课少了,换了墨相、吕相和楚相等人授课,这一点一滴,经不得细想。

到宁远成亲那天,以占地宽广闻名的定北侯府,竟然头一回有了拥挤的感觉。

几个月前季探花那场亲事,迎亲队伍聚集了几乎整个京城的才子,到宁远这里,迎亲队伍里,则几乎聚集齐了御前侍卫里的英武美男,一对对直排了几十对出去,好看的让人不忍心难为。

玉墨混在看热闹的人群中,挤着脚尖,拼命往前挤。她告了半天假,就为了要看一眼李家大娘子出嫁的盛况。

自从姜家灰飞烟灭之后,她就敢往外走动走动了。

她知道她算是个糊涂人,可就算她那样糊涂,也知道救了她一命,又让她现在活的有了人样子的,是秋媚和小悠,更是李家大娘子,李家大娘子的这份大恩,她这辈子是报不了了,她很想看一眼李家大娘子出嫁的盛况,想着她过的这样好,往后还要更好,她心里的这份感激,就仿佛有了落脚处。

玉墨看着骑在马上,比一群漂亮的不象话的傧相要漂亮出很多的宁七爷,再看看宁七爷身后,那顶满京城也找不出第二顶的华丽花檐子,两只手紧紧扣在一起,握在胸前,只激动的眼泪不停的淌。

宁七爷和李家大娘子这场亲事,几乎整个京城的人,都围在迎亲队伍经过的街道两边看热闹,闲逛了几十年的顾家大爷,当然落不下这场热闹,不但不能落下,还要比别人多看几眼,隔着人群,垂涎三尺的瞄着花檐子四角垂下来的珍珠流苏,恨不能上前揪一把下来的顾家大爷,眼风瞟过对面,瞄见了激动的热泪盈眶的玉墨。

顾大爷顿时瞪大了眼,是玉墨!比从前还漂亮,她又搭上谁了?这是他的丫头!

顾大爷心里一阵激动,这丫头比从前还漂亮,少说也能卖上一两百银子……不能卖,典出去!典出去才是长久买卖。顾大爷想着鸡生蛋、蛋生鸡,日积月累就发了大财的美事,力气陡然而生,连推带挤,在众人的呵骂踢打中,奋不顾身的往对面挤。

为了宁七爷大喜的日子热闹平安顺当,京府衙门就不说了,全体出动,宁七爷那是自己人。和御前侍卫们,以及皇城司诸人,拦在两边,迎亲队伍没过完之前,谁也别想往前挤进去半步。

顾大爷哪敢跟衙门,以及侍卫们较劲,他还算有心眼,迎着迎亲队伍往后走,可就是这样,等他挤到街道对面,早就找不到玉墨了。

顾大爷气的踩脚,这一注大财!

今天找不到,还有明天,明天找不到,还有后天,京城就这么大,他就不信还能找不到了,这是他的人,他的东西,说什么他也得找出来!

顾大爷错着牙发狠,不远处,一个毫不起眼的货郎盯着他,一直盯到顾大爷悻悻然走了一条街,进了家低矮的私娼家,才摇着拨浪鼓,绕了个圈走了。

定北侯府只住了宁远一个主人,宁远的堂兄宁四爷虽说长驻京城,却没把女眷带来,李桐刚刚在新房坐定,站在旁边的水莲出去,片刻回来,靠近李桐,有几分哭笑不得的禀道:“姑娘,刚才他们府上……”

“咱们府上!”清菊立刻纠正了句,水莲白了她一眼,“这府上的总管事赵嬷嬷来请示下,说这府上的人,从昨天一早起,一直忙到现在,都没合过眼,这会儿是不是挑些人,让他们赶紧去睡几个时辰,等后半夜客人散了,再让他们起来值夜,让别的人睡几个时辰歇一歇,天亮的时候,才好接着忙。”

“这些事,怎么这会儿就找到姑娘这儿来了?”清菊嘀咕了一句,绿梅看了眼李桐,“说不定是七爷指派来的呢。”

“是这么说的。”水莲很有几分无奈,“说是七爷说了,今天晚上之后的事,府门以内,都来找姑娘,他一概不管了。”

“请万嬷嬷来,让她去和赵嬷嬷商量怎么安排。”李桐吩咐了,转头看了看站了一圈、毕恭毕敬的喜娘,忍不住叹了口气,他和她说,进了门就得当家主事,这话真是太实在了,前脚进门,还没坐稳呢,就得干活理事了。

“让人准备热水,让小悠去厨房看看,绿梅去问问赵嬷嬷,七爷平时饮食起居都是怎么打点的,赵嬷嬷要是不知道,就把大英叫进来问问。”李桐尽着能想到的,先吩咐下去,水莲几个都是跟着李桐管过家理过事的,定北侯府说起来门第儿怎么高贵,可毕竟京城这处宅子里仆人少主人更少,这会儿忙起来,十分得心应手。

卫凤娘悄无声息的斜靠在窗户外,听了一阵子,站直身子,绕到新房门口,站住,理了理头发,拉了拉衣襟,张了张嘴,却因为一时没想起来怎么称呼卡住了,呆了片刻也没能想出来,一脸懊恼,只好抬手敲了下门。

第七百零一章 老夫老妻

离门最近的绿梅一个箭步,上前开了门,见是卫凤娘,一口气松下来,抬手拍了拍胸口。

“你以为是谁呢?”卫凤娘跟绿梅几个都是熟人,瞧着绿梅这个样子,忍不住调侃了句。绿梅白了她一眼没答话,明知故问么,还能是谁?

“我来见……夫人吧,诰封过两天也就送过来了。”卫凤娘解释了句。

“进来说话吧。”李桐听到卫凤娘的声音,吩咐了句。

卫凤娘几步进来,冲李桐拱了拱手,“恭喜。”

李桐被她这一声恭喜窘住了,水莲噗一声笑起来,卫凤娘比李桐窘多了,“夫人见谅,我不擅这个,也不会说话。七爷吩咐婢子到夫人身边侍候。”

卫凤娘顿了片刻,才垂头接着道:“当丫头。”

  如果觉得锦桐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闲听落花小说全集锦桐花开春暖盛华,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