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闲听落花作品锦桐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是我……走错了。”季疏影也是一阵慌乱,他立时就明白了,这就是安排好的偶遇。“说是天仙子……”

“这是相见欢。”见季疏影跟她一样慌乱,明三娘子那颗乱跳的不成样子的心,稍稍好些了,见季疏影噢了一声,还在拱着手,忍不住的笑,“季公子……”

明三娘子小心的指了指季疏影还拱在一起的手,季疏影噢了一声,脸一下子红了,急忙放下手,转身想退出去,刚转了半个身,就想起来今天来的目的,转过去的半边身子僵在那里。

季疏影转身的那一瞬间,明三娘子脸上的绯红一下子褪了个干净,他转身就走,是说不行吗?

季疏影僵了片刻,又转回来,低着头,含糊而飞快的问了句,“我若上门提亲,不知道……可否?”

明三娘子只听清了可否两个字,急的往前一步,“可否什么?”

第六百三六章 事串儿

这一句话几乎耗尽了季疏影的勇气和胆量,再被明三娘子下意识的欺前一步,迎上明三娘子焦灼而渴望的目光,心里一紧,急忙将目光往下移,在明三娘子因为紧张而咬起的两片粉隔的红唇上,一下子阻住了,片刻的恍惚后,一张脸涨的血红,转身就想逃。

“你要提亲么?”在季疏影抬脚要逃前的瞬间,明三娘子突然醒悟,急急问道。

季疏影脚下一滞,慌乱的点了几下头,也不管明三娘子看到了还是没看到,一把拎起长衫前襟,落荒而逃。

明三娘子下意识的追了一步,脚绊上门槛,醒悟过来,急忙退回屋里,两只手紧紧捂着脸,退了两步,又退了两步,一脚绊在椅子上,差点摔倒。

“明家姐姐,你怎么了?”汤五娘子一脚门里、一脚门外,看着捂着脸,激动的已经哭出来的明三娘子,莫名其妙。

“啊!”明三娘子立刻松开手,刚要答话,又觉出脸上好象有泪,急忙抽帕子,却抽了个空,汤五娘子急忙将自己的帕子递上去,“出什么事了?”

“没……刚才一脚踢到椅子腿上了。”明三娘子勉强找了个借口,汤五娘子松了口气,“怪不得姐姐都哭了,可疼了,我踢过一回,大脚指踢掉了半片指甲,两三天下不了床,姐姐放下,把鞋脱了,我替姐姐看看,要不然一会儿血就浸出来了。”

汤五娘子蹲下,明三娘子急忙闪开,伸手拉起汤五娘子,“不用看,疼是疼,肯定没踢坏脚指甲,我觉得出来,不用看了,已经不疼了。”

“那姐姐走走看看,有时候站着不疼,一动就疼。”汤五娘子关切的建议,明三娘子还真走了几步,“不疼了。”

“那就好!”汤五娘子舒了口气,“那咱们走,桐姐姐让我来叫你,她让人把两面都对着后园的一间收拾出来了,咱们去那边。”

明三娘子从地上捡起自己的帕子,和汤五娘子一起,转几个弯,进了另外一个雅间。

宁远别了季疏影,一口气跑到东华门外,下了马,大步留星,直奔宝箓宫。

这禁中不许骑马,也不许奔跑两条规矩,最可恶!

从宝箓宫出来,再能多大步就多大步奔出东华门,上了马疾奔班楼,还没下马,就看到两辆车缓缓而动,往大相国寺方向过去。

宁远认得李桐的车,骑在马上恨恨不已,这不是吃素斋,这是吃行军饭呢!

李桐等人回到大相国寺,没多大会儿,明三娘子就借着太阳晒的头有些晕,和墨六娘子一起告退回去了,再不走,她怕她一个不小心就要失态。

李桐和汤五娘子说着话,直到法会结束,从大相国寺出来,别了汤五,张太太回府,李桐直奔宝箓宫,将福安长公主要的平顺康安吉事串儿给她送过去。

这根吉事串儿在八角琉璃殿正中沐浴了一整天佛光,法力高深。

李桐在宝箓宫门口下了车,亲自捧着那根吉事串儿,刚到院门口,迎面看到高书江一身京城富家翁常穿的宽松道袍,一身和气满脸微笑,从院门口出来。

李桐急忙让到一边,微微曲膝福了福。高书江看到李桐,一个愣神,随即一派和气谦恭的拱手还礼,看了看李桐,以及李桐手里捧着的吉事串儿,再从吉事串儿看回李桐,上下打量了一遍,往后退了半步,转身走了。

李桐进了西厢,福安长公主正在看一封看起来很厚的信,炕几上还堆了半尺高的两堆,听到动静,头也没抬,手指动了动,绿云会意,上前接过吉事串儿,叫了个内侍进来吩咐道:“拿去交给常太监,让他找个不碍事的地方,挂在门外就行。”

李桐交了吉事串儿,坐到长公主对面,绿云沏了茶上来,李桐和她一递一句说了几句话,长公主看完手里的信,啪的拍到桌子上,示意绿云:“先收下去,我得透口气。”

“法会怎么样?有什么稀奇事儿没有?”长公主端起茶抿了几口,问了句,李桐摇头,“平平安安。”

“唉,能平平安安就是最好了。”长公主话有所指的叹了口气,“要是有喜事儿,就跟我说说,要是糟心事,一句别说。”

李桐笑起来,“是要跟你说件事,我觉得是喜事,不过到你这里,是喜事还是糟心,那我就不知道了。”

“说吧!”福安长公主一手支腮,认真考虑了片刻,一拍炕几,“说吧!”

“季探花准备求亲明家那位三娘子了,明家三娘子也十分愿意。”

“嗯?明家那位三娘子是钱老夫人给她那个宝贝孙子相中的,季家这是想干什么?”福安长公主很有几分惊讶。

“大约家里还不知道。”李桐答道。

“不算喜事,也不糟心,要糟心也是钱老夫人糟心,说不定白老夫人也挺糟心的。”福安长公主说到这里,笑起来,“不过,一想到这两位都十分糟心,让人十分愉快。”

李桐失笑,大约墨相或是季天官又有什么事给长公主添堵了。

“你准备牵这个线?”大约是因为有热闹看,长公主这声调明显高昂了,李桐看了她一眼,“牵过了。”

“嗯?你也不先跟我说一声,我还没点头呢!”

“人家小儿女的事,你点什么头?”李桐不客气的堵了回去,长公主瞪着李桐,片刻,语气一转,“也是,我又不是月老。什么时候提亲,过来跟我说一声,我让人过去看看热闹,清修无趣,聊以解闷。”

李桐转头看向刚刚被绿云搬到旁边长案上的那两堆书信。

“那是密折,皇上让人送来的,说他精力不济,一封信看不完,眼睛就花的看不清字了,唉。”长公主顺着李桐的目光,看着那两堆信,声音低落的解释了句,“所以我才让你求个吉事串儿。”

“吉事串儿也就是求个吉利,还得太医院……”后面的话李桐没说下去,那是皇上,太医院必定早就连吃奶的劲儿都用出来了,若是皇上还象从前,也没几年了。

第六百三七章 高压

“表个心意吧。”长公主的语调里带着说不出的味儿,“坐在那个天下至尊的位置上。”顿了顿,福安长公主补了句,“或者说身为上位者,最最要紧的,就是辨人明是非,至少要知道哪些对自己好,哪些对自己不好,唉。”

长公主连叹了好几口气。

“你说的这些,是最要紧,可也最难,人心难测,好坏也难说,今天好,可明天有明天的形势,明天的形势下,就不一定好了。”

长公主沉默半晌,嗯了一声,“你说的有道理,不过他是……唉,算了,不说了。”

“那也别烦恼太过,毕竟,也不是一年两年了。”李桐劝了句,认真说起来,这大半年,皇上倒比从前靠谱多了,这话是文二爷说的。

“我哪是因为他烦恼?我是因为那些东西!”李桐劝了这一句,倒把长公主的牢骚劝出来了,“就我刚才看的那封密折,那是二十天前的,折子是浙东过来的,天旱,当地两大姓争水,打死了一个人,他请求上官暂停当年龙舟赛,上官参与当地龙舟投注,驳回了他的请求,他就上了密折。”

“已经晚了。”李桐脸色微变,失声道,长公主阴沉着脸嗯了一声,指了指那两堆书信,“那两堆里,还不知道有多少这样的事!”

李桐轻轻叹了口气,忍不住问道:“浙东……没什么事吧?”浙东宗族之间的械斗之烈,她从小就听外婆、以及掌柜们象讲故事一样的讲,有时候,仇种的深了,杀红了眼,当真是鸡犬不留。

“还不知道,不过也快了。”长公主也叹了口气,烦恼的摆着手,“跟从前他为了陪周贵妃,误了河工折子,淹了几个县比,这不算什么,你先回去吧,这几天有空,多来陪我说说话,免得我闷死,或是气死了。”

“好,我明天一早就过来,带些新茶过来。”李桐站起来,长公主嗯了一声,“有新鲜东西、好东西,都拿些给我,上次那个老白茶,要是有,多拿些来。”

李桐答应了,告辞出去走了。

李桐走了也就一刻来钟,宁远从院门伸头进去,绿云正从西厢出来,一眼看到,扬声问道:“宁七爷?”

“是我是我!”宁远笑容可掬一边进一边不停的躬身,“长公主忙着呢?”

“你来干什么?”福安长公主的声音从西厢传出来。

“刚刚路过花市,看到一盘金钱菖蒲,挺好看的,特意买了给长公主姐姐送来,给长公主姐姐看书抄经闲暇时赏玩。”宁远变戏法一般,手心里托出半块汉砖凿出的金钱菖蒲小盆景,菖蒲清越,青苔碧绿,汉砖古朴,十分好看。

绿云忍不住多看了几眼,宁远举到她面前,“好看吧?”绿云笑着往后让开一步,伸手打起帘子。

福安长公主一眼没看被宁远高高托起的金钱菖蒲,只眯眼盯着宁远,看到宁远浑身不自在,从鼻子里哼了一声,慢吞吞问道:“你是专程来给我送这点菖蒲的?”

“那当然!”宁远答的飞快。

“到门口跪着去!”长公主脸一沉,吩咐了一句,就低头接着看起来了书信。

宁远张了张嘴,又张了张嘴,一句话没说,垂头垂手退出西厢,跪在了西厢门外。

“把菖蒲拿进来。”长公主的声音从屋里传出来,绿云上前拿过宁远手里的菖蒲盆景,放到了福安长公主面前。

“姐,平白无故的……”见长公主收了他的盆景,宁远胆子壮了一点,一句话没说完,就被长公主打断,“平白无故?”

宁远咽了口口水,后面的话跟着口水一起咽下去了,算了,跪着吧。

……

高书江在二门里下了车就问道:“小五呢?让他来见我。”

高子宜一溜小跑进了父亲高书江的书房,见高书江看起来十分轻松惬意的坐在椅子里抿着茶,暗暗松了口气,上前见了礼,高书江笑意融融示意他,“坐,有件事,阿爹先听听你的意思。”

高子宜正襟危坐,看着他爹。

“就刚刚,我给你看到了一门好亲。”高书江看起来十分满意,高子宜坐的更端正了,有几分期待,又有几分忐忑的看着他爹。

“李信那个妹妹,我看着不错,你见过没有?”高书江看着儿子,高子宜一愣,“李传胪?哪个妹妹?他就一个妹……阿爹,那是姜家弃妇,嫁过人的人!”

“我知道,你看看你,声音这么高,你要跟我吵架呢?”高书江脸色微沉,训斥了一句,高子宜低头答了句是,正要再说话,高书江抬手止住他,“我都知道,这不算什么,就是因为她是归家之妇,咱们求娶,才显的诚心。”

高子宜一听这话,知道他爹这是已经打定了主意,更加着急了,张嘴要说话,又被高书江止住,“先听我说。咱们家的情形,我上回都跟你说了,你一清二楚,唉,五哥儿,我知道这桩亲事是有点委屈了你,可,成大事不能拘于小节。李家三个人,李信前程无量,李家姑娘是长公主莫逆之交,钱老夫人、袁夫人待李信母亲十分亲热,别的不说,只李家姑娘和长公主莫逆一件,就值得咱们求娶回来。”

“阿爹。”高子宜听他爹说到这里,知道这事已经无可挽回,难过的快要哭出来了,让他娶一个再嫁之人,他这心里,难过的象被人用手紧紧攥住一样。

“看看你这样子!”高书江不高兴了,这小五平时还好,怎么临到大事,就昏了头了?

“你听着!李家姑娘才貌双全,听说性子脾气也好得很,兄长前程无量,哪一点配不上你?嫁过人怎么了?什么大事!那是姜家对不起她!”

高书江声色俱厉,他是要和李家结亲,可不是结仇,儿子这份不满不平,说不服,那就压服!

“我告诉你,这桩亲事往轻了说,关着高家的前程,往重了说,那是和高家满门的人头挂在一起!这件事,由不得你任性!”

第六百三八章 该下手的赶紧下手

顾夫人从大相国寺回去,等回了楚相,将马夫人托付的事仔细说了,“……我想着你说过一回,长公主和吕相都十分看重那位李传胪,九姐儿算是我看着长大的,不能说不好,可……”

后面的话顾夫人没说,“我就没敢答应,只说先回来看能不能找到能搭得上话的门路。”

“唉。”楚相叹了口气,“赵侍郎倒是个明白人,可惜过于风流疏懒,家里的事一概不问,他这位夫人……”

楚相又叹了口气,“赵侍郎撒手不管,几个孩子跟着马氏长大,真是……”楚相不停的摇头,“老大媳妇还好。”顾夫人替大儿媳妇说了句话。

“唉,好是好点,说到这儿,有件事,今天就跟你说下,你记好,大哥儿快满一周岁了吧?让人接过来,养在咱们身边,以后有了男丁,都照此办理,满一周岁就接回来。”

“何至于……”顾夫人惊愕失声,楚相摆了摆手,“咱们立族未稳,就算百年大族,也不能不慎,不必多说,就这么办。”

顾夫人点了点头,不再多说,“那李家这事?”

“回绝,以后,赵家儿女的亲事,你都不要沾手,还有,李家兄妹的亲事,也都不能沾手,不但不能沾手,最好离得远些,都是麻烦事。”

顾夫人惊讶的听着,楚相想了想,接着道:“你多知道点也好,以后行事说话心里有数,也就有分寸。李家兄妹身后站着长公主,长公主脾气酸辣,难测难惹,一个不好,只怕李家没什么,长公主会先生气,长公主生气……”

楚相苦笑摇头,“总之不能惹她,这是一,其二,李信,是长公主看中的人,我看现在的意思,长公主往朝中的手,越伸越长,没有要缩回去的意思,这李信,再历练几年,只怕就是长公主在朝中的代言人了,这样的人,惹不得,最好躲着。”

顾夫人不停的点头,“老爷放心,我懂了。”沉默片刻,顾夫人低声问道:“长公主这样……没什么事吧?”

“这事我和墨相、吕相议过,如今这样的局势,长公主伸手比袖手好,以后……吕相说,长公主是有大智慧的,以后的事,不用担心,我信吕相,别担心,没事。”

楚相安慰夫人,听楚相说没事,顾夫人神情顿时轻松下来,“老爷说没事,那肯定没事。”

顾夫人拿定主意,第二天一大早,就打发两个管事婆子走了趟李侍郎府上,借口她和姜家毕竟有点再怎么说没关系也有点关系的亲戚,李家和姜家闹的那样,她实在不好出面,回了探话的事。

马夫人笃定的事竟然被一口回了,恼怒之下,又十分着急,她问过几个常往她们府上走动的官媒,说是李家简直要被踩破门槛了,李信也不小了,真要是定下来……这事得赶紧!

马夫人一急之下,也顾不得太主动脸面上不好看了,立时吩咐备了车,往解尚书府上过去。

除了顾夫人,她交往的多、身份又够的,也就是解尚书夫人孙氏了。

……

季疏影从班楼回到衙门,衙门事多,倒没顾上多想,傍晚回到府里,一个人独坐,心乱如麻。

季疏影从自己院里出来,沿着星光下晦暗的花间小径,进了后园,沿着湖边栈道,顺着脚,一圈圈的转。

他想理一理纷乱如麻的心绪,却又不想理,一圈圈转,一圈圈乱,不知道走了几圈,只觉得脚踝酸涩,浑身发软,才拐进间暖阁,倒进椅子里,累的极了,靠着椅背就睡着了。

好象刚一闭眼,就被人推醒了,睁开眼,他已经睡回了自己屋里,自己床上,季疏影眯起被光线刺的有些发酸的双眼,看着推醒他的小厮蓑风,“你们把我抬回来的?”

“是,爷在湖边暖阁里睡着了,叫了几声,爷没醒,怕爷睡的久了伤了筋骨,小的就找了个竹床,和笠雨几个把爷抬了回来,爷放心,没惊动人。”蓑风答道。

  如果觉得锦桐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闲听落花小说全集锦桐花开春暖盛华,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