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闲听落花作品锦桐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血肠?什么血肠?这个?”墨七说着话,已经看了一圈,指着桌子上那碟子血肠问道。

“对,可好吃了,你尝尝。”汤五娘子拿起双筷子,递给墨七,墨七接过筷子,先弯腰低头仔细看那碟子血肠,看了片刻,又用筷子拨了拨,“这黑乎乎是什么?这东西能吃?看着可不……七哥,这是你做的?”

“嗯,你要不喜欢别勉强,血肠不多,别糟蹋了。”宁远认真劝了句,汤五娘子跟着点头,“血肠这东西,喜欢的就喜欢的不得了,不喜欢的看都不愿意看,你要是不喜欢,就吃酸菜白肉,那个好吃。”

“七哥亲手做的东西,肯定是好东西,你吃过了?”墨七真有几分犹豫,这血肠看着黑乎乎的不象什么好东西,上面又淋了这么多蒜汁,这股子蒜味儿,真臭!

“嗯嗯!”汤五娘子用力点头,“这血肠做的好极了,比我在家吃的还要好吃!”

“那我一定得尝尝!”墨七象给自己打气一般,深吸了口气,伸手筷子,在血肠上停了停,伸出另一只手挽起袖子,一筷子扎下去,血肠立刻就散了。

“你还是别尝了,白糟蹋好东西。”宁远心疼了,这是他亲手煮、亲手切的血肠,桐桐又爱吃,刚才汤五娘子吃他心里就不舒服了,这会儿看墨七一筷子下去就捅碎了一块,伸手就去夺墨七手里的筷子。

墨七抱着筷子背过身,“我头一回见这东西,哪知道这么软,我得尝一块!”

汤五娘子拿起筷子和一只小碟子,夹了两块血肠放到碟子里,递给墨七,“用筷子拨着吃,夹这血肠比吃小笼包还难,以后再练。”

“吃小笼包有什么难的……”墨七接过碟子,嘀咕了几句,将碟子送到嘴边,拨了块血肠到嘴里,小心咬下去,顿时苦起了一张脸,立刻就想吐,可对着汤五娘子一脸的期盼,和宁远已经眯缝起来的双眼,硬生生直着脖子咽下去,将碟子放回桌子。

“那啥……”墨七目光闪闪烁烁的看一眼汤五娘子,再躲一眼,“血肠……不是血肠不好吃,是那蒜味儿。”

第六百十八章 暴雨

“你闻不得蒜味儿?”汤五娘子一脸关切,墨七急忙点头,李桐接过清菊递过的茶,好整以暇的看着汤五娘子,宁远却在心疼他那一碟子血肠,一共没几片!

“大娘子,席面好了,是摆在这里,还是摆到那边屋里?”万嬷嬷趁着空儿请示下,李桐看向汤五娘子,汤五娘子忙摆手,“哪儿都好,我听姐姐的。”

“就在这里吧,清风徐徐,景色宜人,又热闹又风雅。”宁远接过话,“对对对对!我跟七哥就在这里,你们……”后面的话被宁远猛一巴掌拍了回去。

“杀猪菜就是吃个热闹团圆,大家都在这里,怎么能把大娘子和五娘子单独隔开呢?”宁远赶紧往回转,墨七这下反应快了,急忙点头:“对对对!大家一起才热闹!”

“就在这里吧。”李桐想了想,吩咐万嬷嬷,万嬷嬷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答应一声,片刻,清菊等人重新收拾了草棚下的桌椅,万嬷嬷带着几个婆子,摆了血肠、酸菜白肉,刚刚出锅的卤猪头猪杂,清蒸鱼,呛青虾,以及各色精致的荤素菜。

墨七长长松了口气,“多谢大娘子,我还以为只有……咳!”墨七话说到一半想起来那血肠和杀猪菜都是他七哥的杰作,后面的话赶紧咽下去,不过宁远没听到,他一步过去,把清菊撤下去的那盘所剩不多的、他亲手做的血肠拿了回来。

李桐一眼看见,忍不住笑,一边笑,一边薄责清菊,“这是七爷亲手煮,亲手切的血肠,怎么能撤下去?”

清菊一边曲膝陪礼,一边抿着嘴儿笑。

四个人坐下,宁远先去尝那盘清蒸鱼,连吃了几口,赞不绝口,“鲜,嫩,好吃!这鱼只有鲜味儿,头一回吃到这么好吃的鱼!”

墨七将信将疑,也夹了块鱼肉过来,吃了口品了品,也跟着夸奖,“真是好吃,这是南边过来的活鱼?从南边运活鱼过来可贵得很,不错!这么清蒸,也没有半点土腥味儿。”

汤五娘子对清蒸鱼没兴趣,她眼里只有那碟子血肠,从离开太原府,她就想吃这一口了,总算吃上了,还比太原府家里做的好吃,怎么能不多吃点儿!

墨七觉得大约是他坐的位置的原因,汤五娘子一举一动都落在他眼里,吃了几块鱼肉,见汤五娘子一块接一块不停的吃血肠,筷子忍不住伸过去,小碟子也伸过去了,拨了块血肠到碟子里,刚送进嘴里,宁远弹了下他的额头,“你不是嫌弃蒜味儿?”

“是嫌弃,可你们一直吃一直吃,我不吃,也得被你们熏臭了,那还不如多吃点儿,不能光让你们熏我!”墨七先将碟子送到嘴边,咬着血肠,含含糊糊道。

汤五娘子笑的都不好意思了,拿帕子掩着脸,宁远斜了她一眼,这丫头也太爱笑了。

李桐看了眼汤五娘子,再看看墨七,抿嘴笑着没说话,这会儿吃血肠的,只有汤五娘子一个人。

四个人吃了饭,李桐和汤五娘子回各自院子洗漱歇息,万嬷嬷早就让人另外收拾了一处院子出来,让宁远和墨七洗漱。

李桐洗好收拾好,换了衣服,就听到半天空雷声震震,忙走到窗前,推开窗户,仰头看几乎是眨眼间,就乌云密布的半天空,怪不得今天有些闷热,这还没到夏天,就已经有这样突如其来的雷阵雨了。

另外的院子里,宁远看到眼看要下暴雨,一把扯起已经呼呼大睡的墨七,“要下雨了,咱们得赶紧走。”

“下雨?”墨七迷迷糊糊,“好好的天,下什么……”话没说完,一声闷雷传进来,墨七喔哟了一声,“还真打雷下雨了,都要下雨了还走什么?从这里到咱们庄子十几里路呢,你看看这天。”墨七已经走到窗前,仰头往上看,“一会儿就得下,现在走,还不得淋在半路上?等雨停了再走,正好,好好睡一觉,这叫人不留人,天留。”

宁远扯了他起来,就扬声叫了小厮进来收拾东西,见墨七打着呵欠就要睡回去,宁远再扯一把,“赶紧走吧,你看看这天色,这场雨能下到后半夜,这会儿要是不走,就得留在这儿过夜了。”

“过夜就过夜,她们府上还能少得了咱们几顿饭?”墨七拧着想睡回去。

“这庄子里只有李家大娘子和汤家五娘子,咱们两个大男人怎么留在这里?这满庄子的人,真要传出去,我跟你说,什么样儿的闲话都能传出来!”

宁远神情严肃,后面的话他没说,要是以后他跟李家结了亲,今天这一晚的说法可就多了,他无所谓,可不能伤了桐桐的名声。

“也是!”墨七一下子精神了,五娘子可是云英未嫁的黄花小娘子,别说闲话,说她一句不好,他都不乐意!“赶紧走!”

墨七一想到会伤了汤家五娘子,倒比宁远还急了,“你快点,别等油衣了,这雨肯定不能小了,油衣也没用,咱们一口气跑回去得了。”

话没说完,大英已经抱着油衣进来了,几个小厮忙上前侍候两人穿了十分粗糙却绝对实用的油衣,出了院门,墨七拉了把宁远,“还没辞行。”

“我让人辞行过了,赶紧走吧,这个天还有点凉,真淋了雨,怕你撑不住。”宁远一把拉过墨七,在院门口上了马,在长随小厮的护卫下,纵马疾奔而去。

万嬷嬷送走了宁远等人,长长松了口气,双手合什嘀嘀咕咕了一阵子,转身回去跟李桐禀报去了。

李桐打发绿梅去看汤五娘子,绿梅回来时,大个大个的雨点已经扑天盖地落下来。李桐吩咐绿梅先去换下湿衣服,绿梅换了衣服回来,笑禀道:“本来五娘子是说要过来跟大娘子说话的,话音刚落,雨点儿就落下来了,我看她有些犹豫,就说大娘子有点累了,不如先歇一歇,晚一点再过来,五娘子就一个好字没落音,就打起呵欠了,看样子是有点累了。”

第六百十九章 有事说话

坐在旁边看着清菊配线打络子的万嬷嬷听的笑起来,“这位五娘子,可真是天真烂漫,我倒挺喜欢她,可惜……”

万嬷嬷说了句挺喜欢她,不禁发起愁来,“姑娘牵的这线,我总觉得不怎么妥当,汤家的门第儿,和墨家的门第儿,差的也太远了,这门第儿差得太多,苦的都是女人,这位五娘子又不算很有心眼,我这也是想多了,只怕她就是想苦,都不得其门,钱老夫人眼里只有读书人,怎么能看得上汤家?”

“这是宁七爷的意思。”李桐沉默了片刻,低声答道,说不清为什么,她说到宁七爷三个字,心里竟有几分十分不自在的感觉,好象这三个字里含着无数其它的意味,说一说,都让人尴尬脸红。

“他既然说能牵,应该是有法子的吧。”因为那份突如其来的不自在,李桐连后面的话,也含糊省略了。

“他能有什么法子?不过就是让墨七少爷闹一闹,仗着得钱老夫人宠爱,可钱老夫人是个明白人,再宠也宠不到这份上,终身大事,哪能容他胡闹?我看这事难成。”

“嗯。”因为那丝不自在,李桐心里有些烦乱,“墨家那边,咱们伸不上手,宁……他既然说了,总该有办法,不管怎么样……”

李桐顿了顿,“好在到现在还没什么,不过见了几回面,说了几句话,这不算什么大不了的事。”

“话是这么说,”万嬷嬷叹了口气,“姑娘,我看这样,宁七爷那头,他怎么折腾咱们不管,咱们也管不着,这是外头男人的事,五娘子这头,就到这儿,除非这事十拿九稳了,否则什么也别跟她说,更不能跟商大奶奶,还有汤家说,成了是一桩大喜事,看五娘子今天这样子,只有高兴的,至于汤家,能攀上墨相家,只怕得高兴疯了。”

万嬷嬷撇了撇嘴,她对商大奶奶,五娘子,甚至汤浩虞,印象都还行,可对汤家,却有那么点儿瞧不上。

“要是不成,五娘子和汤家不知道,那就是从头到尾没有过这事,也不至于让五娘子怀了希望又失望,失望最难过。”

李桐点头,“我也是这么打算的,嬷嬷也觉得这样好,那就这样,这事就烦嬷嬷去安排。”李桐顿了顿,象是说汤五娘子,又象是说自己,“从明天起,就不要再见了。”

……

宁远和墨七一口气回到墨七他娘留给他的那座陪嫁庄子,一路上雨太大,跑的又急,虽说有油衣,进庄子时,人也湿透了。两个人一头扎进各自屋里,好好泡了个热水澡,又连喝了两碗姜汤,墨七换了衣服出来,舒舒服服的在屋里连伸了几个懒腰,说来也怪,刚才在李家庄子里困的恨不能睡上十年八年,可这会儿回到自己家里,却精神能十年八年不用闭眼!

墨七在屋里转了几圈,出了屋,沿着游廊,去找宁远说话。他觉得他好象有点儿心事了。

宁远散着头发,穿了件宽大的本白道袍,正端坐在炕上写着封信,听到墨七进来,头也不抬,“先坐,等我写完这封信。”

墨七有炕角坐了,顺手从炕角堆的几本书中摸了一本,翻开看了几眼,扔回去,再换一本,将炕角那十几本书翻了一遍,扔了一遍,墨七正对着十几本书犹豫,拿哪本打发时间好呢,宁远放下了笔。

墨七急忙扔了手里的书,看宁远收好信封进信封,忙挪过去,“这雨还真象七哥说的,越下越大了。”

宁远叫了大英进来,吩咐他将信送给福伯,看着大英出了门,宁远伸了个懒腰,站起来准备沏茶。

“行军打仗,头一条就是看天相,辨方向,看天气,所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宁远将烧水的银壶放到红泥炉上,又夹了几块炭放进烤茶的小泥炉里,放到炕桌上,再拿了茶叶茶具过来,坐回炕上,开始烤茶。

墨七一条腿曲起,下巴抵在膝盖上,看着宁远动作舒缓的准备沏茶的事,看着宁远坐回他对面,开始认真烤茶,十分忧郁的叹了口气,“七哥,我觉得后头不用再相看了。”

“嗯?”宁远手下一顿,抬头看着墨七,一脸的惊讶十分真诚,“不用相看了?你看中了?还是觉得就娶明三娘子也很好?”

“也不能算……算是看中了吧。”墨七有几分扭捏。

“什么时候看中的?”宁远看样子更加惊讶了,手用力一抖,一小块茶饼掉进了红泥炉子里。“我怎么不知道?你也太不仗义了,既然有了看中的人,你不吱一声,还让我费这么大力气安排你不动声色的到处相看?”

“不是!不是不仗义!“墨七急忙解释,“不是先头看中的,也不是……不是我不吱声,就是……就是今天,就今天看中的。”

“咦?看中了哪家姑娘?今天一共就两位姑娘,门第儿可都不怎么好,难不成你看中人家丫头了?”宁远装糊涂的功力十分深厚。

“就是那位汤家五娘子。”墨七本来就不会绕圈子,几句话就交了底,“我觉得她挺好,总是笑,笑的又好看,也会说话,不是会说话,是……反正就是,她笑起来真好看,我说什么,她一听就懂,她喜欢的,我都喜欢……”

“你喜欢吃血肠?”宁远立刻揭底。

“那是小节!”墨七挠头了,“我是说,大事上,她觉得对的,我也觉得对,她觉得不对,我也觉得不对……”

“咦?你们俩谈什么大事了?你们俩什么时候说了这么多话?连大事都说完了?我怎么不知道?”宁远更加惊讶,墨七嘿嘿干笑,“也没说几句,哪有什么大事?就是瞎说,都是瞎说,瞎说很瞎得来……很说得来!”

“汤家的门第儿……”宁远一脸为难,撇着嘴摇头,“除了门第儿,汤家跟高家,既是姻亲,又是同乡,这事儿,可不容易,十分不容易!”

第六百二十章 多此一行

“就是不容易,这不才求到七哥你这里,要是容易,也用不着七哥出手不是?”墨七一脸讨好。

“搁我手里是不难。”宁远一句话出口,墨七顿时喜笑颜开。“可是,我能帮你想办法不动声色的相看媳妇儿,可相中之后,就是你的事儿了,我不能管。”

“啊?”墨七那颗心哪,高高抛起又重重跌下,七哥的脾气他是知道的,说不管,就真不会管,墨七急的一身汗都出来了,他要是不管,自己岂不就是对着刺猬的那条狗,根本找不到下嘴的地!

“七哥,你不能这样,咱们兄弟一场,你不能见死不救?”墨七急的连见死不救都出来了,“七哥,你不管……是不是因为怕我翁翁……”怕得罪他翁翁?

宁远淡定的斜着他,听到最后一句,眼珠斜的更厉害了,嘴角往下扯,“我又不是他孙子,我怕他干什么?这娶媳妇的事,只能你自己想办法,谁帮你都不对。”

“啊?”墨七傻眼了,这是什么话?

“咱不多说,多说你听不懂,就事论事,就说汤家这位五娘子,跟你们府上第一门第儿差得远,第二她姐姐又是高书江的儿媳妇,除了这两条,你太婆早就看中了明家三娘子,你太婆和你翁翁两位一体,明家三娘子才是你太婆和你翁翁心目中的儿媳妇,现在,我帮你搅散了和明家三娘子的亲事,把汤家五娘子塞给你翁翁和太婆做孙媳妇,你说说,汤家五娘子在你们府,得艰难成什么样儿?”

墨七听的目瞪口呆,好半晌,长长一声叹息,身子萎顿下去,哭丧着一张脸,“七哥,你这意思,是让我放过五娘子?”

“瞧你没出息的样儿!”宁远一脸嫌弃,“你娘不是商家女?你舅舅现在还做着生意呢!”

“七哥你到底什么意思?”墨七糊涂了。

“笨!”宁远敲了墨七一个爆栗子,墨七疼的眼泪都快下来,捂着头却没敢叫出声,只陪着一脸笑,“我是笨了点,七哥你有话就不能直说?”

“你阿娘当初怎么进的你们墨家?到你们墨家之后,你阿娘受过气吗?”宁远气的哼哼哼。

“那我不知道。”墨七实诚回答,他娘是生他的时候难产死的,他娘在墨家时受没受过气,他哪知道啊?“不过,”墨七突然聪明了一回,“就我爹那脾气,我觉得没人敢欺负我娘。”

“总算开窍了!”宁远长长透过口气,“你娘是商家女,说起来比汤家五娘子还不如些,汤家五娘子嫡亲的哥哥,还是这一科的进士,你舅舅可比不了,可因为是你爹,所以你娘嫁进墨家,没受过气,你爹护得住她,你呢?头一条,娶媳妇要娶谁这事,你自己都搞不定,那你以后怎么护得住你媳妇?拿什么护?因为这个,我不帮你,你有本事娶回家,不一定有本事护得住,可你连娶回家的本事都没有,那就肯定护不住,肯定护不住,那还是抬抬手,放过人家小娘子吧,汤家五娘子可是连李家娘子都另眼相看的人,你不一定配得上人家。”

宁远一口气说完,往后仰在靠枕上,翘起二郎腿晃来晃去,伸手捏起紫砂壶,不时送到嘴边啜一口,一幅悠闲自得样。

墨七听的脸色发白,呆呆的失了半天神,突然抬手,一巴掌拍在自己脸上,“原来七哥是为了我好。”

正对着壶嘴啜茶的宁远噗一声呛喷了,急忙坐起来,放下壶,拿帕子胡乱擦了把手,用力拍着墨七的肩膀,连拍了四五下,一句话也没能说出来。

“你回去好好想想,好好想想,这是大事,不能冲动。”宁远总算能说出话了,墨七郑重点头,“我这就回去想,想好了再来跟七哥说话。”

宁远不停点头,看着墨七出了屋,往后倒在靠枕上,一声长叹,他是真不想得罪墨相啊。

第二天,头一抹朝阳照在窗户上,李桐就坐了起来,天明既起这个习惯,已经深入骨子里了。

洗漱出来,李桐正坐在妆台由着绿梅梳头,万嬷嬷匆匆进来,“姑娘,宁七爷来了,就带了两个小厮,问你起来了没有?”

“有什么事?”李桐忙问道。

“我去问一声?”万嬷嬷看到宁远就赶紧进来禀报,还没跟宁远照上面。

李桐点头,万嬷嬷匆匆出去,片刻又进来,脸上的神情有些古怪,“宁七爷说,没什么大事,昨天走得急,没来得及跟姑娘告辞,今天特意过来告辞,一会儿他和墨七就赶回京城了。”

绿梅一边梳头,一边抿着嘴儿笑,被万嬷嬷瞪了一眼。

“就说我还没起呢。”李桐说不清为什么,只觉得脸颊发烫,也不知道是因为宁远这份颠三倒四让人替他脸红,还是这份特特的告辞让人不能不脸红。

“是。”万嬷嬷干脆的答应了一句,再次出去,很快就又回来了,“宁七爷说,墨家七少爷的事,差不多定了,让姑娘放心,还说,别的,也请姑娘放心。”

“别的?有什么别的?他这话什么意思?”李桐极其敏感,万嬷嬷上下打量着她,“大约就是随口说一句,五娘子也起来了,姑娘要不要跟五娘子一起出去走走?今儿天气好得很。”万嬷嬷立刻岔开话,李桐莫名松了口气,嗯了一声。

宁远和墨七各怀心事,一路上打马如飞,进了京城,各奔东西。

宁远刚在定北侯府门口下了马,杜妈妈就从后面扑上来,跪在地上,“七爷!”

她在定北侯府巷子口的茶坊里坐了一天多了,总算守到了宁七爷。

宁远看到她,皱了皱眉头,“进来说话。”

  如果觉得锦桐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闲听落花小说全集锦桐花开春暖盛华,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