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闲听落花作品锦桐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万嬷嬷则离开众人,走到庄头和墨七旁边,一眼不看赶紧从庄头手里抢扫帚的墨七,板着脸看着庄头道:“大娘子吩咐你过去领罚。”

第六百十一章 监工反水了

庄头一脸苦相,握着扫帚看向墨七,墨七急忙上前拿过扫帚,看着万嬷嬷陪笑道:“嬷嬷替他求个情,不怪他,是我……”

“多谢七少爷,不过我们府上有我们府上的规矩,请七少爷赶紧扫地吧,大娘子说了,扫过前面那棵香樟树,才能吃中午饭呢。”万嬷嬷板着脸,一点通融余地没有。

墨七缩了缩脖子,这个嬷嬷跟太婆身边的老嬷嬷一样,太婆好说话,嬷嬷们难惹!

庄头垂头往回走,墨七看着庄头,又追一句,“嬷嬷替他说几句好话。”

万嬷嬷没理他,她压根没跟庄头过去,而是甩着帕子,往香樟树下过去了。

墨七拎着扫帚用力扫了十几下,额头就渗出了薄薄一层汗,拄着扫帚,先回头看宁远,只见宁远扫帚挥的飞一样,已经扫出去很远,眼看转个弯要看不到了。

墨七牙痛一般咧了咧嘴,心里突然一个灵动,他扫这么快,一会儿就能扫到自己这里来了,自己慢慢扫,等着他就行了。

墨七想到这里,顿时心情轻松愉快,拄着扫帚这边歪一下,那边歪一下,不是慢慢扫,而是慢慢的扭一下,又扭一下了。

汤五娘子只有屁股一点点挨着椅子,连脖子带上身一起伸着,往墨七那边看。

见他十几扫帚挥的十分象样,连声赞叹,“都说墨家门风好,还真是,七少爷扫的多用心,真是难得。”

汤五娘子的丫头闻喜不停的点头,“就是就是,咱们家大少爷,别说扫地了,连墨都没自己研过。”

“那不一样,他这是受罚。”汤五娘子眼里,她家大哥好到完美,闻喜再点头:“就是就是,大少爷要是受罚,肯定也象七少爷这样,扫的尽心尽力。”

主仆两人还没夸完,墨七就不扫了,拧头往回看,汤五娘子也拧身往墨七看向的方向看,同样看到宁远已经挥着扫帚扫的快看不见人影了,叹了口气:“看看宁七爷,扫的可真快,听说宁七爷功夫好得很。”

“可不是,连扫地都扫的这么好!”闻喜跟着赞叹。

汤五娘子转回身,看着拄着扫帚左一歪右一歪的墨七,皱起了眉,犹豫了片刻,欠身向着万嬷嬷道:“嬷嬷,您看七少爷,是不是累着了?要不要过去看看?”

万嬷嬷认真的看着偷懒的墨七,认真的点头,“看着象是累着了,五娘子别动,让绿梅过去瞧瞧。”

正要站起来的汤五娘子只好又坐回去,看着绿梅脚步轻快的过去。

墨七看到绿梅过来了,下意识的要挥扫帚,绿梅离了七八步,一边笑一边曲膝:“七少爷,五娘子说,七少爷要是累着了,就歇一歇,五娘子还问七少爷口渴不渴?要是渴了,是把茶送到这里来,还是七少爷过去喝杯茶再过来扫地。”

墨七犹豫了下,将扫帚往外推了推示意绿梅,“李大娘子……”

“我们大娘子也吩咐过了,要是累了,就歇一歇,喝杯茶。”绿梅一边笑一边恭敬解释。

墨七松了口气,将扫帚推出一松手,甩着袖子一边走一边道:“渴坏了,得喝好几杯,端过来不方便,过去喝。”

汤五娘子见绿梅带着墨七往她这边过来,急忙看向万嬷嬷,万嬷嬷淡定解释,“这大太阳底下,一直晒着可不行,看样子是累坏了,让他过来坐一会儿,喝几杯茶,好好歇一会再去扫。”

“我也是这么想。”汤五娘子松了口气,眼看墨七离没几步了,赶紧站起来,有几分拘束,却又努力要显的大大方方的和墨七见礼,“今儿太阳猛,七少爷歇一歇,喝杯茶再扫地。”

墨七急忙长揖致谢:“多谢五娘子体……谅。”墨七是想说体贴的,可不知道为什么,他突然觉得体贴这个词过于暧昧,要是这么说了,就是对五娘子的唐突,话到嘴边,又硬生生扭个弯,改成了体谅。

墨七不自在,倒让汤五娘子真正大方了,一边笑一边让着墨七坐,“闻喜,给五少爷倒杯,稍稍热一点,七少爷出了汗,喝凉茶不好。”

“多谢五娘子。”墨七坐下,拱手致谢,接过茶一饮而进,将杯子递给闻喜,长长舒了口气,往后靠到椅背上。

“这么累?”汤五娘子看着墨七,从前在太原府时,她常听人说起墨相家这位七少爷,总觉得这位七少爷跟天上的人一样,仰而视之,不可靠近,自从上次墨七从桌子底下钻出来,她砸了他,这一砸,就把这位七少爷从天上砸成了跟她一样的平常人了,她甚至觉得他比大哥更让人觉得亲近。

墨七被她这直直的一句问的一愣,反应过来,急忙点头,“当然累,那扫帚重得很,抡得胳膊疼。”墨七夸张的甩着胳膊。

“那可怎么办?你才扫了那么一点?”听墨七这么说,汤五娘子发愁了,她还担着监工的责任呢。

“没事,”墨七按着椅子扶手,伸长脖子往宁远那边看过去,宁远早就扫的不见人影了。

“七哥扫那么快……嘿嘿。”墨七嘿笑几声,汤五娘子眼睛一亮,“对啊,说不定,宁七爷一会儿就扫过来了,等他扫过来,你再去扫几下。”

闻喜两眼往上,认真研究香樟树叶。绿梅和几个丫头,头抵着头,叽叽咕咕说的完全顾不上别的,万嬷嬷坐在只小马扎上,正在教一个小丫头研茶。

听了汤五娘子的话,墨七咯一声笑出了声,“对对对,我就是这么想的,我跟你说,那只猪,都是七哥……就是宁七爷,他比我大,周小六叫他远哥,我就叫他七哥。那只猪都怪七哥,是他说是只野猪,说他在北边成天打野猪吃肉,半只眼睛溜一下都不会认错,我又没见过猪……是没见过满地跑的活猪,他认错了,把错扣我头上,我再怎么着,也不能把猪认成狍子,你说是不是?”

说不清为什么,墨七觉得他必须把这件跟汤五娘子解释清楚,他没笨到把猪认成狍子,这是大事,至于是不是把他七哥卖了,这会儿他一点儿也没想到,就是想到了,大约也得说清楚。

第六百十二章 说说笑笑

汤五娘子笑的眼睛弯成了月牙,“我觉得……”汤五娘子犹豫了下,“我要是照实说,你别生气。”

“你说你说,这有什么好生气的?”墨七愉快的挥着手。

“谁让你不认识活猪了?你不认识,人家哄你,你上了当,就不能光怪人家哄了你,明明是你自己笨么!”汤五娘子真说了,而且十分不客气。

墨七听的挠头,这话听着十分有道理,谁让他不认识活猪呢?

“我们家是做生意的么,这你知道的?”汤五娘子这句话,尾音往下翘了点,成了句似是而非的疑问,墨七点头,“山西汤家,听我大舅说过。”

“我家汤家族里,男丁要是不读书,到十六岁,就能领一笔银子出去做生意,不过一大半很快就赔的干干净净,赔干净之后,就有好些人跑到我阿娘面前,说怎么怎么被人骗了,我阿娘就会说,你被人骗了,不管是想占便宜,不懂行,看走了眼,还是没想周全,哪一条是能不认帐找回来的?我觉得你这事也是,你不认识活猪,难道就没错了?就算你没错,那猪也死了,你还是得扫地。”

“这话也是,我大舅也这么说,我大舅还说,赚了钱是你的本事,赔了本就是别人骗了你,哪有这个理儿?”

墨七学着他大舅说话的样子,汤五娘子看的笑不可支,“对啊,就是这个话。不过,你和宁七爷那么好,我觉得他不是成心要坑你,就是开开玩笑,取个乐什么的。”

“那当然!”墨七神情微微有些严肃,“这话不用你嘱咐,我知道,七哥对我是真好,真真正正的好,至于怎么好,我就不告诉你了,以后再告诉你,他就那脾气,爱看乐子,其实真到事儿上,都是他扛在前头。”

“我没嘱咐你。”汤五娘子笑起来,“就是说实话,以前在太原老家时候,大哥也常这样对我,我小时候胖,”汤五娘子顿了顿,赶紧解释一句,“就有一点点胖,也不是特别胖,穿衣服不好看,想瘦下来,总是管不住自己,受不得饿,大哥跟我说,他读古书,看到个一念就瘦再也不胖咒,什么天灵灵地灵灵的,有十几句,说书上说了,一直念,就能瘦下来了。”

“你真信了?”不等汤五娘子说完,墨七就笑的跺着脚,拍着椅子扶手。

“念了啊。”汤五娘子也笑,“念啊念,念了好几天,一点也没瘦,我就找哥哥去了,哥哥跟我说,你念的方法不对,头一条,不能停,我说不停我怎么吃饭喝水?哥哥说,所以才不能停啊!”

墨七捧着肚子哈哈大笑,汤五娘子一边笑一边叹气,“我当时都气哭了,好在后来我瘦下来了。”

“你还真信了,你可真笨!”墨七指着汤五娘子,汤五娘子斜着墨七哼了一声,“好象你能比我聪明似的。我大哥以前也常笑我笨,阿娘说大哥五十步笑百步,你知道什么意思吗?”

“你大哥也有笨的地方?”墨七反应挺快。

“不对!”汤五娘子愉快的喊了一声,“我阿娘这话是说大哥,比我聪明一点点,就笑话我,那些比大哥聪明不知道多少的人,还不知道怎么笑话大哥呢,阿娘说,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谁敢说自己最聪明?那就等着打脸吧。”

墨七鼓掌,“这话说得好!聪不聪明,看跟谁比,我最讨厌那些自以为聪明的人,在我面前卖弄这个卖弄那个……我不是说你大哥。”

“我大哥又没在你面前卖弄,大哥虽然常常欺负我笨,不过大哥可疼我了,大哥中了举,翁翁就给了大哥一枚小章,凭小章,想支多少银子就支多少,大哥拿到小章,先把我叫过去,说:想买什么只管去买,大哥送给你!”

汤五娘子学她大哥挥着手,墨七看的哈哈大笑,“那你买了没有?”

“当然买了!我买了好些东西,都可贵了,花了好多银子!开心死了!”汤五娘子看样子是真开心。

墨七哈哈大笑,“你可真实诚,让你买你还真买了!换了我肯定也得买个痛快,不买白不买!”

“就是啊!”汤五娘子咯咯的笑。

万嬷嬷从背后斜着笑成一团的两人,示意绿梅,把桌子上的茶水点心换了。

……

宁远扫帚挥的能飞起来,飞快的扫到转弯又往前扫了一射之地,后退几步,左右看看,确定墨七和汤五娘子都看不到了,招手叫过装着干活其实看热闹的几个半大小子,“扫帚放在这里,替我看着,我去找杯茶喝喝,要是我一会儿没过来,你们回去吃饭喝茶,记着把扫帚收好。”

几个半大小子此起彼伏的点头答应,宁远扔了扫帚,绕个大圈,大步留星直奔村口的草棚,他刚才看到李桐就在草棚里坐着。

宁远绕到草棚前,李桐已经正起身要走过去看看汤五娘子和墨七那边怎么样了,见宁远过来,招了招手,示意他跟着,绕过马棚,上了处石头垒的一人来高的小台子,往那棵老香樟树看过去。

宁远紧跟在李桐身后,看着坐在香樟树下有说有笑的两人,啧啧有声,“这小七,太不象话了,他没扫几下,就敢坐到树下喝茶会……说话去了?真是太不象话了,回头我收拾他,你放心。”

“你说你肯定安排的妥妥当当,这个妥妥当当,就是把我们庄子里的猪给杀了?”李桐横着宁远,冷脸问道。

“杀猪是为了吃杀猪菜,我跟你说,就为了能让墨七那个笨货射中这一箭,你不知道我费了多大的劲儿,就差拿着箭替他插到猪身上了,总算运气不错,好歹射到猪身上了,真是太难为人了。”宁远诉苦。

“那猪没好好放血,怎么吃?你要想吃杀猪菜,让人再杀吧。”李桐看了几眼,转身往台子下走。

“正好,我刚才还在发愁,那猪中了小七一箭,这血都流的差不多了,正好正好,现杀猪做血肠最好,没有血肠,这杀猪菜可不能算真正的杀猪菜!”宁远眉飞色舞。

第六百十三章 杀猪菜和清蒸鱼

李桐侧看着看着宁远,见他那幅眉飞色舞的样子,忍不住笑,“你们府上是杀不起猪么?还是这杀猪菜,一定要别人家的才好吃?”

“今天的好吃!”宁远手一挥,“你看看,这庄子,这春光,这花,这树,这人,还有这草棚子,就缺一锅杀猪菜!”

李桐顺着他的手看了一圈,笑出了声,“这庄子到处都是,这春光哪一年不是这样?这花能算好?这树有上百年了,倒是过得去,这人……我们庄子里的人是很能过得去,可也没比你们宁府下人强啊,这草棚子……也就这草棚子最配杀猪菜,一会儿我让人搬张我们庄户人家摆席的大红桌子过来,请宁七爷就坐在这草棚下面,好好吃一顿杀猪菜。”

“句句说到我心里!”宁远冲李桐竖起大拇指,“一个人有什么意思?杀猪菜杀猪菜,头一条就是要热闹,得咱们俩一起吃才行。”

“咱们俩就算热闹了?”李桐无语。

“对啊!”宁远一脸认真,“有你有我,什么热闹就都有了,走,咱们去看看猪杀了没有,我觉得你这庄子里的人不一定会杀做杀猪菜的猪,我那几个小厮是行家,当然我是行家里的行家,走走,咱们过去瞧着,不能让他们做走了样。”

李桐想想,也没别的事好看,他既然脸皮厚到说自己是行家里的行家,那就看看这行家是怎么个行家吧。

走到村口,这一会儿的功夫,村口已经搭起棚子,大锅也支起来了,宁远带来的长随小厮正忙的井井有条,另一拨要么站着看热闹,要么跟着跑来跑去添乱的长随小厮,不用说,肯定是墨七带来的,庄头手拎着刀,正从挂起的半扇猪身上一块块割下肉,一边割一边指示:“这一块给老黄嫂子,她家就老两口,瘦肉多了吃不完,多分点网油。这一大块给沈六家,他家一群半大小子,就五花大肉,吃点油水就行了……”

“你这庄头不错。”宁远和李桐看了一会儿,指着庄头夸奖道。

“嗯,我阿娘选庄头,头一样,就是要公道厚道。”李桐转头吩咐清菊,“去吩咐一声,既然杀了,就多杀几头吧,正是农忙时候,让大家好好吃两顿肉。”

清菊答应一声,几步跑过去跟庄头媳妇说了,正和一群媳妇子忙着洗菜的庄头媳妇拽围裙擦着手,急忙过去跟庄头说了,庄头一脸烦恼的唉了一声,放下刀,紧几步走到李桐面前,“大娘子,不能再杀了,这猪再有两个月就长成了,现在杀太可惜了。”

“你放心,不白杀你的猪,这银子有人出,你好好算算,一头猪能卖多少银子?你照最大最好最贵的猪算,算好再翻个倍,去找那位墨七少爷支银子。”

宁远替李桐答道,庄头眼珠往宁远那边瞬到一半又转回来,这位爷拿东西不当东西,他虽然不敢流露出来,可心里的忿忿可一点不少。

“要是不杀咱们这些猪,就得另外去买,那就更不划算了,现在杀了,赶紧再捉几窝猪崽回来养,还不是一样?”李桐笑道,庄头想了想,笑起来,“大娘子说的也是,那我再让杀两头。”

“最大的那头给我留着,不用你们杀。”宁远吩咐了庄头一句,扯着嗓子一声吼:“大英!”

大英应声而到,宁远的吩咐干脆简洁:“杀猪,灌血肠,准备杀猪菜!”

大英应声而去,庄头带人去赶猪,宁远示意李桐,“杀猪就别看了,血淋淋的不好看,我陪你到庄子逛逛,等他们收拾好,我再来亮一亮手艺。”

李桐笑着点头,转身往庄子另一边走,他就不说,她也不会站在这儿看杀猪这事,总有些习惯延续下来了,比如她不喜欢看流血。

“你家这个庄子真不错,打理得好,那边是什么?”宁远一边走一边看一边夸。

宁远手指指向的,是和绕过庄子的一条清澈的、不大不小的河连在一起的一个小池塘。

“那是外婆的主意。”李桐看着小池塘,说来奇怪,已经久远的很多东西,现在越来越清晰,象外婆。“外婆大半辈子都在江南,她觉得鱼只能清蒸,除了清蒸,别的做法都是糟蹋鱼,吃虾最爱吃炝虾,最多白灼,小暑必定要吃黄鳝,必定要说一句:小暑的黄鳝赛人参。我很小的时候,外婆整天叨叨,说我可怜,可怜桐姐儿噢,吃不上南边的活鱼鲜虾,吃点这京城的土腥鱼土腥虾,就当好东西了。”

李桐学着外婆念念叨叨的样子说话,宁远侧头看着她,只觉得在这庄子里,这一阵阳光下的李桐,和屋里烛下的她比起来,鲜灵灵活泼泼,漂亮极了。灯下美人这句话,就是胡说八道!

“后来,外婆看到这条河,这河的源头在那边山上,山泉水涌出来,经过庄子,再往前汇进沙河,沙河再汇进汴河,外婆说这一条河都是山泉水,河里的鱼虾没有土腥味,虽说没有江南的鱼虾味道那么好,可也差不太多了,就花了七八年的时候,将沿河的田地陆陆续续都买了下来,又修了这个庄子,再让人挖了这个小池塘,两边下了网,水从小池塘这边流进去,再从小池塘那边流出去,水是活水,鱼虾却出不去,这条河和这个池塘,几乎每年都要清淤泥,这个池塘里出来的鱼虾,几乎没有土腥味。”

李桐和宁远信步走到池塘边,李桐指着池塘和河相连的两座石头桥,“网子就在桥下面。”

“外婆可真讲究。”宁远啧啧,“我往京城来的时候,吃过一回清蒸黄河鲤鱼,都说怎么怎么好,我吃着一般,全是刺,也没怎么好吃。”

“黄河鲤鱼蒸之前,是要过油的,那不叫清蒸。”李桐示意宁远,两人一前一后上了桥。“两浙说的清蒸,就是把鱼去鳞洗干净,鱼身下垫些葱姜,上锅滚水蒸,蒸个小半刻钟就好了,出锅淋上芡汁,外婆连芡汁都嫌厚腻,就用酱油为主调些味汁淋上就行了,鲜嫩的很。”

第六百十四章 每个村都有二傻子

“叫人来捞鱼!多蒸几条。”宁远是行动派,手一扬就要叫人,李桐忙止住他,“这还用你吩咐?早就准备好了,不过你不是要吃杀猪菜么?”

“杀猪菜要吃,这个也要吃,那边该差不多了,咱们过去瞧瞧,杀猪菜别的也就算了,就是血肠一样,你一定得尝尝。”宁远跟在李桐后面,从这座桥去,又从那座桥回,两人从湖的另一面,往村口回去。

“杀猪菜其实就是吃个热闹,北边苦寒,逢年过节,或是打了胜仗,就杀猪吃杀猪菜,猪血灌血肠,猪头下水味道浓浓的卤出来,肉切大块大火煮上,热闹的很。”宁远音调里隐隐透着几比思念之意,李桐觉察到,仰头看着他问道:“想家了?”

“想是有点想,不过不是什么都想,北边有让人念想的好处,也有让人一想起来就再也不想回去的地方,跟京城一样,有让人死都不想离开的人和物,也有让人走了再也不想的东西。”

宁远这话有几分深沉之意,李桐听的心里一阵难过,她记得他说过,那件大事一了,他就离开京城,再也不回来了。

再也不回来了。

李桐垂下头,大约也快了,等他走了,再也不回来了……

“……我想好了,准备在京城定居。”宁远这一句突如其来的宣布,听的李桐差点转不过弯,“嗯?你不是说过,宫里的事了了,你就离开京城,再也不回来了?”

  如果觉得锦桐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闲听落花小说全集锦桐花开春暖盛华,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