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闲听落花作品锦桐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李桐愕然,请白老夫人帮忙,她这是想干什么?

“季天官又安排马前卒上折子,给五哥儿请封。从过了年,皇上的脉象就没怎么好,一个两个,就不让清静一阵子,让皇上养养身体?一个个,都聪明的过了头了!”

福安长公主语气相当不善,“皇上身体好起来之前,谁也别想给我生事儿,你走一趟,就说我的话,这事儿就得她出面张罗安排,我才放心。正好,顺便解了你这点不知道怎么办的小难处。”

李桐几乎立刻就答应了,这马前卒,她其实早就在当了,大哥也是,她们一家都是。

“还有件事,”福安长公主看着李桐,“我打算把姜焕璋调到渭南去做知县,把他从老三身边调走,晋王府长史,让高子宜去做。”

李桐更加愕然,抬手揉了揉太阳穴,她有点反应不过来。

“姜焕璋人品低劣,行事乖张,老三本性不坏,不能让他把老三带坏了。”福安长公主的话直截了当。

“那高子宜?”李桐几乎脱口问了句,高书江是太子身边第一得用的人,长公主竟然把高书江最心爱,也是高家第二代最出色的高子宜,安排到晋王身边做长史!

福安长公主侧头看着李桐,眉毛抬起,又慢慢落下,脸上笑容渐起,“偏不告诉你,回去好好想想,要是想不通,让文涛给你说说。文涛上一回什么时候回家的?让他回家看看,这世上,就姐姐这一个亲人,不说隔三岔五,一年总得回去看上一两趟。”

福安长公主后几句话,让李桐心里一下子升起股不妙的感觉,二爷又得罪她了?

第五百七一章 秘密太多

李桐回到家,寻了文二爷,没说姜焕璋和高子宜的事,先说了福安长公主最后交待的那两句话,文二爷一听脸色就变了,顾不得多说,赶紧要了马,带着吕福和欢哥儿等几个,直奔上元县。

第二天,刚刚黎明,文二爷就进城回来了。

吃了饭歇了歇,李桐见他脸色还好,只是神情中隐隐有一丝说不出的挣扎和颓然。

“出什么事了?”李桐的心不由提起,先开口问道。

文二爷苦笑摇头,“怎么说呢。唉,”文二爷慢慢叹了口气,“从头说吧,不然也说不清楚。”

李桐站起来,亲自给文二爷沏了杯茶。

“我家的事,姑娘都知道,到现在,我们文家,除了我和姐姐,其实还有一个活人,是我叔父自小侍候的一个大丫头生的儿子,叔父当时是铁了心要孤身一辈子,放开手脚做自己想做的事,可得知那丫头怀孕的时候,叔父还是没能摆脱俗世俗情,趁着月份小,找了个借口,把丫头打发出去,其实偷偷让人送回了老家上元县。”

李桐愕然,抬手按在额头上,从昨天到现在,她听到的令她愕然的事,好象太多了点。

“那时候,大姐刚刚出嫁,怀孕不到三个月小产,就把小产的事瞒下来,等那丫头生下儿子,抱过来,说是自己的长子,叔父临死前,嘱咐过我,不必认祖归宗,只要他好好活下去,生儿育女就好了,这么些年,姐姐和姐夫拿他当自己亲生的孩子一样,我也几乎忘了,这个外甥,其实是我的堂弟。”

文二爷想起叔父和父亲的冤屈和惨死,神情凄然,好一会儿,才接着道:“这个秘密,我以为到现在,除了我和姐姐、姐夫,这世上没人知道了,谁知道……唉!真是要想人不知,除非已莫为。”

“长公主怎么知道的?”李桐心里一阵寒意,她是怎么知道的?她还知道多少这样的隐秘事?

“不知道,我这个……”文二爷顿了顿,“外甥,也是文家人的脾气,打小儿就跟别的孩子不一样,他很聪明,就是因为太聪明了,念了几年书,姐姐和我商量,就不让他再念书了,把他送到一家生药铺子里当学徒,谁知道当了几年学徒,他瞒着他父母,还有我,一声不响考中了小吏,唉!”

文二爷苦笑连连,“你看看,这就是我们文家的血脉,就没一个安份的!”

李桐高抬着眉头,不知道说什么才好,这也是个有大志的!

“我和姐姐没办法,只好四处托人,把他安置到上元县县衙,做了文书,姐姐又赶紧给他说了门亲,是县粮书家的姑娘,他自己也十分看中,成了亲,隔年就有了孩子,有家有室了,一直到我来这里前,一直安安份份。”

文二爷用力揉着额头,长叹了口气,“唉!昨天我回去,姐姐和姐夫正准备套车来找我,我这个外甥,上个月陪他丈人到京城对钱粮,”文二爷顿住话,苦笑中隐隐透着丝丝骄傲,“他到底是文家的人,天生就懂钱粮刑名这些事,他丈人祖上几代人都是粮书,可他替他丈人做过一两回帐,就比他丈人精通的多了,这几年,回回进京城对钱赋帐,说是他陪丈人来,其实都是他替他丈人对这个帐。”

李桐点头,文二爷钱粮上的本事,她是见识过的,他这个堂弟,能有他百分之一,对付一个县的钱粮赋税,那就太绰绰有余了。

“对了帐,他也不知道听谁说吏部挑选赴外任的县丞,跟上回考小吏一样,他一声不响,找了个借口在京城多留了几天,就谋得了一份曹县县丞的缺,唉!他到底没经过教导,看不出这中间的的巧合,太巧了。”

文二爷连声唉叹,李桐也点了点头,县丞被视为吏和官的交界点,一个小吏毕生最高的位置,或者一个志存高远的小吏头一个重要目标,他这样得到的太轻易了,送上门的东西,里面总会包着或深或浅的勾子。

“曹县有什么讲究吗?”李桐想了想,问了句。

“曹县知县朱明一,是大皇子妃霍氏母亲的外甥,他这个曹县知县,至少有七八分是看到大皇子的面子上,朱明一胆小怕事,心地很善,心眼很少。”文二爷几句话点评了朱明一。

李桐一听就明白了,这样的知县,要是碰到文二爷这样的县丞,很快就会沦为一个言听计从的傀儡。

“你觉得这是长公主的安排?”李桐轻声问道。

“我不知道,不一定全是长公主的安排,不过,不管谁安排的,现在,这事儿在长公主手里。”

文二爷低着头,好半天才低低道:“我不该惹她。”

“你也没算惹她,长公主也没那么小气。”李桐声音柔缓,“还有两件事,昨天你走的急,还没来得及跟你说。长公主说,姜焕璋人品恶劣,不能让他在晋王身边带坏了晋王,说要打发他到渭南县做知县,把高子宜调到晋王府做长史。”

“什么?”文二爷和听到这话时的李桐一样愕然,或者说更加愕然。

“调姜焕璋去渭南,是长公主护短,怕他带坏晋王,这是人之常情,可把高子宜调到晋王府做长史,这事儿……”李桐看着文二爷,“我想不透,昨天长公主说,我要是想不出来,就找你指点,接着就说了那几句话,让你回家看看。”

“唉!”文二爷一下下拍着桌子,“原来是这样,唉!这心,好一点儿了,让我理一理。”

文二爷站起来,来回踱着步,半刻钟的功夫,停了步,转身坐回去,看着李桐道:“第一,长公主已经弃了太子,她眼里,现在只剩下两个,晋王,和五爷。”

李桐点头,这个她也想到了。

“第二,高书江后悔了。”文二爷说完,脸上说不出什么表情,笑的五味俱全,“而且,长公主知道高书江后悔了。”

第五百七二章 吃饱穿暖就行了

“高书江找长公主了?”李桐脱口而出,文二爷摇头,“不一定,都是一叶知秋的聪明人,这样的事,用不着当面说,高子宜到晋王府做长史,只怕高书江求之不得,太子……”

文二爷一声哂笑,“只怕也求之不得,只怕他会以为是在晋王身边安了耳目棋子。唉!”文二爷长叹了口气,“到底是一家人,长公主这是要把各家揉成一团,让各家打杀起来都有顾忌,到最后,至少都能留条命。”

李桐听了心里微微一动,几句话说了汤五娘子和墨七少爷的事,“……二爷看这事,是不是也有几分机会?”

“有意思。”文二爷捋着胡子笑起来,“这事得看墨七少爷,墨家虽然是书香门第,可七少爷真算不上读书人,不能算门当户对,可也不能算门不当户不对。”

“嗯,我也这么想。”李桐想着明三娘子,明三娘子和墨七,也象文二爷说的,不能算门当户对,也不能算门不当户不对。

“你……外甥,要不要安排安排?”说完几件不大不小的事,李桐低声问了句,文二爷摇头,“他要是肯听安排,哪会到这一步?算了,他的安危前程六成在我,余下那四成,他是个有主意的,我也管不了,好在。”

文二爷顿了顿,“文家也就到他和我这一代了,他那几个孩子,都资质平平。唉,随他吧。”

李桐嗯了一声,文二爷又叹了几口气,辞了李桐,晃到大厨房,一边看着大厨房里的忙忙碌碌,一边慢慢啜着酒,在他最爱看的世俗的热闹和繁忙中,一点点收拾起被记忆冲出来的那份怆然。

……

周六站在殿外,伸头往里看,殿内,太子正和他爹周副枢密等人议事,周六往旁边挪了挪,等了一会儿,再伸头往里看,总算等到诸臣退出来,周六躲在内侍背后,看着他爹走远了,急忙一步窜进去,几步冲到刚刚放下笔,站起来正要松散松散的太子面前。

“太子爷!”周六跪下磕头再起来,一气呵成十分快捷。

“有两天没见你了。”太子随口道。

“太子爷真是英明,整整两天!”周六伸着两根手指头,“太子爷,我在殿门外等了快两个时辰了。”

“有要紧的事?”太子忙问道,周六的要紧事,都是比较讨人喜欢的事。

“也不知道算不算要紧事。”周六拧眉攒额一脸苦恼,“太子爷还记得软香楼的阿萝吧?”

“这怎么能不记得!”听周六提到阿萝,太子顿时有了几分想念。最近他后院添了好几个鲜嫩的美人儿,又漂亮又懂事又识趣,那份乐子不比阿萝差,不过,阿萝的味儿,她们还是比不了。

“太子爷有一阵子没去软香楼了吧?”听太子这语气,周六的心往下放了又放,几乎放回去了。

“孤如今日理万机,哪有半分闲空儿?”太子不高兴的斜了眼周六。

“太子爷,要不,想想办法,把阿萝一顶小轿抬进宫里算了。”周六极端不负责任的建议道。

“怎么了?软香楼出什么事儿了?”对上周六,太子还是很聪明的。

“事倒是没出,可您忙成这样,又没空过去,那阿萝一天到晚眼巴巴的等你,等一天您没空,等两天您还是没空,等一个月您还没去,她等急了,前儿跑去找宁七爷去了,昨天又跑去找我,哭的……唉,能淹死万马千军!”

周六连声叹气,“太子爷,这阿萝,老撂在那儿也不行,这不是长法,总得给她个安置,照我看,太子爷把她抬进宫里算了,也不用给什么名份,就让她当个丫头随身侍候您,实在不行找间空屋里养着也行,您说是吧?”

太子捏着下巴,片刻,嗯了一声,这话很对,老撂在外边是不是个事儿,抬进来?一想到抬进来,太子顿时心里一阵别扭,这阿萝不错是不错,可她那身子,不知道多少人睡过……

“这不合规矩!”太子很快拿定了主意,他还能少得了美人儿,阿萝这样的,实在犯不着抬进来恶心自己。

“那怎么办?”周六发愁了,他昨天可是当着阿萝的面打过保票的,唉,太子爷也真是,从前多喜欢阿萝,怎么说变就变了?

“跟她说,女人就是要清静守节,她虽然在软香楼,可该守的规矩还得守好!”太子板起了脸,“孤让她这一辈子衣食无忧,她还想怎么样?告诉她,孤该去看她的时候,自然会去,不该去的时候,她就该给孤好好呆着!”

太子越说越觉得阿萝实在是太不象话,“居然找到你那里,还找到宁远!成何体统?你告诉她,再有下回,孤绝不饶她!这次的事,孤不多跟她计较,你告诉她,这次,让她给孤抄一千遍女戒,再有下次,孤绝不轻饶!”

“是。”周六见太子好象真有火气了,吓的大气不敢出,太子说一句,他答一个是。

“……你也是!如今多少大事,你不去忙大事,净在这些破事上头花功夫!下次再有这种替粉头传话的事,你看看孤怎么收拾你!”

太子从阿萝训到周六,只训的周六低头垂手,大气不敢出,周六垂头丧气从宫里出来,在宣德门外上了马,走了几步,调转马头,直奔京府衙门寻宁远去了。这事,只能找远哥说说了。

……

季天官微微低着头进来,脸色不怎么好,晋王正和姜焕璋坐着说话,见季天官进来,晋王微微欠了欠身,姜焕璋忙站了起来,长揖见礼,看着季天官落了坐,才重新坐下。

“五爷跟长公主习学的事,你听说了?”季天官直接问晋王道。

“听说了,我正和昭华说这件事。”晋王神情轻松,“姑姑这个年纪,孤身一人,喜欢小孩子也是人之常情。”

季天官眉头一下子拧紧了,毫不客气道:“长公主是不想嫁,她不是嫁不出去!她不孤单,她也不喜欢小孩子。”

第五百七三章 不得不说一点了

季天官说完,狠狠的瞪了姜焕璋一眼,姜焕璋被他瞪的心头冒起股怒火,他瞪他干什么?这话又不是他说的,他也正在跟晋王说长公主不可忽视!

“长公主确实有别于本朝别的公主,可再怎么着,毕竟一介女流,又远离禁中多年,这事是不可小视,可也不必太大小惊小怪。”姜焕璋虽说意识到自己不能以从前的心态做事为人,可也只是意识到而已,或者,他以为他意识到了就是改了,其实他这脾气,还是从前的脾气,他以为他放的很低的身段,也不过就是不对别人颐指气使而已。

季天官气的脸都白了,一阵阵冷笑,“一介女流?先皇抱在怀里,亲自教导,在龙椅上听朝政长大的长公主,一介女流?”

“那又怎么样?先皇若是开国太祖那样的,这个亲自教导,再加句青出于蓝,那还值得季天官发这通脾气,可惜!”

姜焕璋一句没让,他这句没说透的话极其刻薄,先皇又不是开国太祖那样的人物,他自己都不怎么样,亲自教导又能怎么样?还能比他自己强了?就算比他略强,那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季天官瞪着姜焕璋,紧紧抿着嘴,半天没能说出话,若论斗嘴气人,他半点经验也没有,实力更是接近于无。

“王爷,下官就直说了,如今的形势,要说大位归属,全在长公主一念之间,也不能算说的太过,长公主亲自教导五爷,这事绝对不能小瞧,不但不能小瞧,还要极其重视,我来寻王爷,就是来商量对策,王爷不能听这等无知小人的狂妄之言,他这是要害死王爷!”

季天官大怒之下,有些口不择言。

姜焕璋听的眉毛都竖起来了,晋王左右为难,冲季天官点点头,又冲姜焕璋摆手,“昭华稍安勿燥,小心无大错,凡事看的重些,至少不是坏事。”

姜焕璋深吸了口气,垂下眼帘,如今不比从前,不管什么事什么话,他都得忍,他能忍耐。

“对了。”季天官冷冷看着一脸忍辱负重的姜焕璋,心里一阵接一阵的泛厌恶,“今年春考之后,出缺的地方很多,楚相对姜长史极是赞赏,荐姜长史升任渭南知县,恭喜姜长史了。”

“什么?”姜焕璋失声惊叫,一张脸瞬间白的全无血色,指着季天官,手指微颤,“你!小人!”

“请姜长史慎言。”季天官看向姜焕璋的目光更加厌恶,真是全无修养的小人中的小人!

“王爷,这是好事,姜长史杂途出身,任晋王府长史不过一年,就升任渭南这样中等县份的知县,这样的升迁速度,本朝曲指可数,姜长史升任之后,王爷再要寻长史,只怕这京城的英才,个个趋而就之。”

不等姜焕璋说话,季天官看着晋王,语速极快的说道。

晋王有几分茫然,升任渭南知县,和窝在他这个前程其实很不乐观的窝囊王爷府里做一个无所事事长史,怎么想都是好事,可这样的好事,昭华怎么气成这样?这中间有什么他没想到的关节?

“季天官,”这会儿,姜焕璋心思转的奇快无比,姓季的掌管吏部,想要把他从晋王府调一个外任,太轻而易举了,没有谁能替他挡下这个调任,可他无论如何得留下,说什么都得留在京城,留在晋王身边!

要留下,只能说服季天官,没有别的办法。

“你要想辅助王爷成就大业,不能没有我!或者说,有了我,必定事半功倍,甚至不止功倍,而是功十倍,百倍!”姜焕璋直视着季天官,为了能留下,为了能说服季天官,他不惜一切。

季天官一声讥笑,又一声讥笑,真是笑话儿!

“我的……”姜焕璋顿了顿,该怎么说呢?“我有奇遇,前后几十年,大事小事,我如同亲历。”姜焕璋顿了顿,话好象不能这么说,很多事情变了,变的很厉害,他其实不能确定现在的人和事,还是不是从前的人和事,因和果,都变了……

“天机不可泄漏。”姜焕璋咬牙道,季天官哈的一声讥笑,他连装神弄鬼这一招,也使出来了!

“王爷,我要是没记……要是没说错的话,王妃这会儿已经身怀有孕。”姜焕璋转对看着晋王道,晋王愕然摆手,“昭华慎言,王妃并没有……”

“我没乱说,王妃已经身怀有孕,只是王爷不知道,大约王妃也没敢确定,可请太医过府诊诊脉,就知道了。”姜焕璋接着道,季天官盯着姜焕璋,眉头紧拧。

“不过,王妃这一胎保不住,半个月后就会小产。”姜焕璋眼皮微垂,说完,又抬头看着更加愕然的晋王道:“下官不是装神弄鬼,也不是江湖术士卖弄法术,下官只是有些不可说的奇遇。王妃这一胎和王爷、王妃都没有缘份,不过,两个月后,王妃会再次怀胎,之后顺顺当当,明年年初,必定为王爷生下长子。”

  如果觉得锦桐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闲听落花小说全集锦桐花开春暖盛华,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