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闲听落花作品锦桐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也是!”解二娘子轻轻抚掌,一脸恍悟,“是我糊涂了,这才是最好的打算。”

李桐一怔,她有什么好打算了。

“李翰林考了二甲第一,又进了翰林院,随侍在皇上身边,飞黄腾达指日可待,这京城,不知道有多少好人家想和你们家结亲呢。”解二娘子说着,扫了赵九娘子一眼,“等你哥哥结上门好亲,再说你的事,那就是另一番光景了,就算比不上绥宁伯府这样的,也不至于差的太多,我也是这么想的!”

李桐失笑出声,真是好算计,她从前……是了,她从前就是这样,那时候自己也是这样费尽心力,打理家里那些老的成了精的,和仗着年青美貌无知无畏的姬妾们,还有那一堆的儿女,盘算那些儿女们的亲事,出色的先结亲,带一带不怎么出色的……

呕心沥血替他们算计了一辈子。

“照我说啊,”几句话之后,解二娘子和李桐就熟捻无比了,挽着李桐的胳膊,亲呢的仿佛十几年的闺中蜜友,“姐姐不如在今年的新科进士中捉一个女婿回来,咱们也来个榜下捉婿!”

“别光说我,二娘子也不小了,你太婆给你看好了哪家公子没有?”李桐不能光守了,得把话推回去。

“太婆啊……”解二娘子拖着长音,“太婆大约是想榜下捉婿呢。”解二娘子说完,咯咯笑起来。

“那我猜猜,这事不用猜,值得二娘子榜下捉一捉,也只有状元郎了,正好,今年的状元郎是吕公子,门当户对,真是太合适了。”李桐笑眯眯道。

旁边汤五娘子听的目瞪口呆,这京城的小娘子,这胆子也太大了,竟敢这样公开的议论看中了谁,要嫁给谁,天哪!

她太喜欢京城了!

解二娘子斜着李桐,光笑不说话,她确实看中了吕炎,她看中了,就是她太婆看中了。

隔湖相望的是叽叽喳喳笑个不停的小娘子们,和从文会到君子六艺再到越来越胡闹的众少年郎,在湖的另一面,隔在小娘子们和少年郎中间的,是各家老夫人,夫人们。

“明儿把岚哥儿叫回来吧。”听着一阵比一阵热闹喧嚣的笑声,钱老夫人低低和坐在旁边的女儿墨夫人道。

“嗯?”墨夫人一个怔神,“我就怕他再惹事。”

“过去了。”钱老夫人看向少年聚集,热闹无比的湖边厅。“我仔细想了这些天,也不能太胆小了,一来,祸事真来了,胆大胆小,都是躲不过,不如放宽心,二来,那天小七回来说了句话,我觉得很有道理。”

“小七?”墨夫人很意外,小七还能说出很有道理的话?

“嗯,小七说,宁七和他说,打仗时什么也别想,只管往前冲,越是敢冲的,越能活下来。我想了好些天,这话很有道理,把岚哥儿叫回来吧,别多管了。”

“啊?”墨夫人听的心儿连抖了好几抖,岚哥儿可是她的心头肉,不,不是心头肉,是命,是她的性命!“阿娘您这是……”

“你看,”钱老夫人指了指又一阵哄笑,中间夹杂着墨七和周六叫声的厅堂,“这聚一回,就是一回的情份,这一场之后,还不知道有多少回热闹,你不把岚哥儿叫回来,这一场春闱之后,他就和大家生份了。”

这一番话说的墨夫人脸色变了,对京城诸家子弟来说,情份二个字,太重要了。

“再说,”钱老夫人听着墨七兴奋的几乎有些变调的叫声,蹙眉无奈,“你听听小七这怪叫,从前有岚哥儿看着,现在简直成了……宁七养的那群细犬了!”

墨夫人噗一声笑了,片刻,笑容微凝,担忧的看着母亲道:“阿娘是担心小七和宁七走的太近?就怕岚哥儿管不了小七,小七那脾气不说,宁七可不省油的灯,就怕没把小七拉回来,倒把岚哥儿折进去了。”

“不是让他拉小七回来,是让他跟小七一起,这些以后再说,先把岚哥儿叫回来,不管以后怎么样,总不能让岚哥儿和大家生份了,再说,岚哥儿的亲事,也得赶紧定下来。”钱老夫人没跟女儿多说,她想的,比她说的这些,深远多了。

“好。”墨夫人干脆的答应了一句。

“你们娘俩有知心话,回你们府里,有多少不能说?偏在这儿说,把我冷落在一边。”白老夫人捏着杯茶,从两人对面过来笑道。

“你个老货!明明是你不理我,还倒打一耙。”钱老夫人笑回了句,墨夫人急忙站起来,虚扶着白老夫人坐到自己的位置,接过白老夫人手里的杯子,重又亲手沏了茶奉上。

“这吕家,真让人羡慕。”白老夫人看着忙的喜气洋洋的袁夫人,话里带着感慨。

“我羡慕羡慕也就罢了,你羡慕什么?你们季家,代代都是英才。”钱老夫人堵了句,白老夫人笑起来,“嗯,那倒也是。”两人一起笑起来。

“你家六娘子,看好了哪家没有?”白老夫人仿佛很随意的问了句,钱老夫人眼皮微垂,白老夫人想替季疏影求亲六姐儿,这个心思她暗示过,只是,季疏影的性子,往后仕途必定起伏极大,六姐儿那样的性子,她实在下不了决心。

“六姐儿的性子,你也知道,思虑太过,经不得事,她又是娇生惯养长大的,唉,难哪。”钱老夫人算是实话实说。

“咱们这样的人家,要想一辈子顺风顺水,没有起伏波折,是最不敢想的事,就是吕相,算是最顺当最稳妥的人了,到现在,要杀头,甚至要满门抄斩的时候,都不是一回两回,六姐儿再怎么娇弱,她姓墨,能差哪儿去?你说她娇弱,那是你拿她跟你、跟我这样的老怪物比。”

白老夫人看着钱老夫人,“不用经事这一条,不管她嫁到哪家,都避不开,可恶婆婆这一件,倒是可以避开的。”

第五百三八章 各有各的打算

钱老夫人沉默片刻,低声道:“你也知道,这些年,六姐儿她阿爹一直辗转外任,六姐儿一生下来,就养在我身边,和小七一起长大,她虽然是妹妹,可平时大事小事,都是她照顾小七,教导小七,偏偏小七又最听她的话,比我的话,比小七他爹的话都好使。”

“这倒是。”白老夫人心里微凉,这门亲事,只怕真结不成了。

“咱们都老了,还能活几年?我最担心小七,总想着,六姐儿能一直象现在这样,时常提点照应小七,有六姐儿在旁边看着,我就能放心了。”

钱老夫人这一番话说的有些含糊,白老夫人却听的明明白白。

墨二爷接任户部尚书这事,虽说最后总算下了旨,却只是个暂代,墨二爷从入仕途起,就一直在六部辗转,从没任职过地方这件事,是他接任户部尚书最大、也是几乎迈不过去的障碍。

这个暂代不能长久,今年秋天地方大员调任时,墨二爷肯定会被安排到地方,墨二爷这一调任,只怕就要在各路辗转上十几年了,因为在地方辗转了十几年的墨大爷,这次肯定要回来了,墨大爷是比墨二爷更合适百倍的墨家下一代掌门人,冲击相位的实力,比墨二爷这个出了名的怪人,高了不知道多少。

墨七和大伯一家并不亲近,墨六娘子是其中最好的纽带,就象当初墨相和钱老夫人对墨二爷的愧疚一样,墨大爷夫妻对生下来就留在京城的墨六娘子,也带着愧疚,墨六娘子的阿娘甚至放过话,她的嫁妆,要全部拿来给六娘子添妆。

有墨六娘子在中间照顾,墨大爷就算不能象墨相和墨二爷那样娇惯墨七,也不至于差的太多了,钱老夫人这个打算的前提,是墨六娘子不能随夫任职地方,而是要在京城,守在不会离开京城的墨七身边。

可她家影哥儿,在新旧更替之前,或者之后,是肯定要在地方上历练个十年八年,攒够足够的资历再回京城,以便眼望相位而行。

“唉!”白老夫人这一声叹息遗憾极了,“你这打算是好,就怕人算不如天算,身入仕途哪能由人?”

“你们家,除了了影哥儿,也就是季天官了。”钱老夫人微笑道。

“可不是。”白老夫人无话可说。季家除了影哥儿,能托付的就只有她的独子,可她那个独子,那个脾气,怎么可能容忍墨七这种不长进的,就是影哥儿,他还嫌不够好呢。

“吕家也不行。”白老夫人的脾气干脆爽利无比,知道不行,立刻就放手,转而替钱老夫人打算上了。

“唉,当初说媳妇嫁女儿,也没这么难为过。”钱老夫人似是而非的嗯了一声,她是真的愁,本来,她看哪家,都觉得不合适,都有无法忽略的缺陷,这已经够难的了,还有加上政局立场,她不是没看中季家,可是她家老爷最不看好的,就是晋王,眼看着是个大坑,她怎么能把六姐儿嫁过去呢。

发愁的不是她一个,新晋的相公夫人顾氏。

这京城的少年郎虽然多的数不清,可家世好、人品好,又有才学的少年,挑来挑去,也就那几个,她早就看中了吕炎,什么都好,脾气还特别好,脾气好这一条她最看中,她生的女儿她最知道,三姐儿可算不得柔顺,爱使小性子这一条,就得找个脾气好能包容,本来掂量着能够一够,后来楚尚书升了楚相,她满心欢喜,却被吕炎中的这个状元兜头浇了桶冷水,这个简直完美的状元公,现在肯定是天下人心目中的最佳夫婿,只怕她家三姐儿够不上了。

顾夫人看着被众人围在中间、荣光焕发的袁夫人,暗暗叹了口气,又叹了口气,她来的早,看到现在,也看出点意思,袁夫人最看中的媳妇儿,好象是墨相家的六娘子,唉,那确实是位好姑娘,比三姐儿强,这一点,她不得不承认。

吕家不成,那哪家好呢?看好了,得赶紧把亲事定下来,这京城的好女婿,都是要抢的。

人群中间的袁夫人也愁着呢,她早就看中了墨六娘,可明里暗里递过多少话儿,钱老夫人就是不吐口,昨天炎哥儿交待的那些话,她有点儿急了,刚刚接过钱老夫人时,干脆挑明问了一句,可钱老夫人说,六姐儿的亲事,得跟她阿爹阿娘商量,六娘子的父母远在淮南东路任上,这一来一回的商量……唉,只怕是推托的话,真要墨家这亲事不成,还有哪家姑娘合适?

炎哥儿这亲事,得赶紧定下来,免得夜长梦多。

解尚书夫人孙氏稳笃笃坐着说笑闲话,她家二姐儿的聪明见识,满京城的小娘子,可没几个及得上的,象吕家墨家这样的人家,可不会嫌媳妇儿能干,不但不嫌,倒是媳妇儿越能干越好,袁夫人看中了墨家六姐儿这事,她早就看出来了,二姐儿也看出来了,可二姐儿说得对,除非万不得已,否则墨相和吕相怎么可能联姻,看中六姐儿这事,必定是袁夫人自己的主意,她也就想想罢了。

她们解家,才是最好的联姻对象。

孙夫人瞄着笑容满面应酬众人的袁夫人,这位袁夫人真不能算个精明人儿,嗯,象二姐儿说的,这样最好,傻婆婆可比精明婆婆可对付多了,再说,她家老爷子,和她那个儿子,都是少有的精明人,自然能看出二姐儿的好,这个家,很快就能从这个傻婆婆手里,被二姐儿接下来……

这门亲事,得找个妥当的人递个话。

孙夫人想到这里,慢慢看着四下,思量着请谁递话最合适。

离众人有点距离,却又不显得远离众人的一个拐角,坐着张太太和商大奶奶。

张太太一进吕府,几句话的功夫,就感觉到了袁夫人对她和桐姐儿隐隐的不快,这点子不快,在张太太意料外,可一想,却又觉得是情理中的事。

第五百三九章 可怜天下父母心

袁夫人是吕相夫人苏氏相中娶回来的,和婆婆苏夫人感情非常好,当年的事,只怕她从婆婆苏夫人那里知道不少,既然是从苏夫人那里知道的,对她们母女不快,那就太正常不过了。

想到这些,张太太从进来起,就尽可能不惹人注目,省得再多招袁夫人厌烦。

商大奶奶从一眼看到她起,就紧跟着她一步不落,张太太见她跟的这么紧,心里一动,示意珍珠去打听了,果然商大奶奶的亲家,高书江夫人刘氏有点儿不大舒服,没来。

张太太知道她是想借着自己,打开在京城的交际圈子,自己虽然打着主意能多低调就多低调,可不能耽误商大奶奶的事,张太太带着商大奶奶走了半圈,其实今天来的这些老夫人、夫人们,她认识也极少,多数都是她认识人家,人家并不认识她。

转了半圈,就看到钱老夫人和白老夫人坐在一起,招手叫她,张太太心里一喜,同时舒了口气,这真是太好了,把商大奶奶介绍给这两位老祖宗,以商大奶奶本事,必定奉承的十分妥帖,她这个介绍人引路人就能问心无愧了。

没想到她把商大奶奶介绍给了钱老夫人和白老夫人,陪着说了一会儿话,借着点事儿后撤的时候,商大奶奶也跟着她往后撤。

张太太有几分纳闷,瞄着商大奶奶,见她紧跟着她,竟是一幅心无旁骛的样子,心思转了几转,立刻就想到了汤五娘子身上,只怕她家汤五娘子身上,还有别的麻烦,她是想借着桐姐儿的手转到长公主?

张太太一念至此,顺着自己原本的意思,找了个不引人注目的地方坐了,商大奶奶挨着她坐下,说了些平常的家长里短,渐渐切入正题。

“……我在山西就听说了你家桐姐儿的事,听了一言半语,我这心就提起来了,悄悄打发人到京城打听了,才知道这事儿的原委,真是太委屈桐姐儿了,我是又心疼,又佩服你,你这是真疼孩子,也就是咱们当娘的,才能替儿女做到这样。”

商大奶奶从李桐的那桩失败的婚姻入手,说到疼孩子这颗心上。

“我也跟你一样,别的都不想,只盼着咱们的孩子好,我家大姐儿,你也知道,虽说她回回捎信,都说自己过得好,可我虽然远在山西……咱们都不是傻子,她过的好不好,我心里明镜儿似的,当初这桩亲事我一点儿也不赞成,是她阿爹和翁翁,定下了才告诉我,唉!”

商大奶奶一声长叹,“都说你命苦,其实我这样的,才是真的命苦,连自己的儿女都护不住,你不知道我有多羡慕你,说真的,我家大爷这些年在外头宠这个捧那个,甚至锣鼓喧天抬人进家,说什么两头大,我都没往心上放过,什么两头大?自欺欺人罢了,真回到太原府,他敢提这三个字?都是有家法规矩的。”

商大奶奶说的伤感,张太太听的也十分伤感,汤家大爷的荒唐,她听说过不少,商大奶奶是汤家老太爷看中的,汤家大爷嫌她长的不够好,夫妻情份一直很一般。

“可后来,到大姐儿说亲的时候,我是真伤了心了,我这三个孩子,长到这么大,我操碎了心,他这个当爹的,他连虞哥儿今年多大了都不知道,大姐儿长到七八岁,都不认识他这个爹,我捧在手心里的掌中珠宝,他一句话,就远嫁到这京城,高家门风怎么样,高家三爷人品脾气怎么样,他们统统不管,他要的,就是跟高家攀上亲。”

商大奶奶说到伤心处,眼眶微红,停了一会儿才接着道:“前一阵子的事,你都知道,我那个小女儿,你也看到了,高家一句话,他就要把五姐儿送到宫里去,做梦要当皇亲国戚,我真是……不瞒你说,我当时想死的心都有了,幸亏桐姐儿照顾,五姐儿逃过一劫,可逃过这一劫,谁知道下一劫能不能逃得过。”

“唉。”张太太轻轻叹了口气,她明白商大奶奶紧盯她不放的原因了,是为了她那个小女儿,她初到京城,人生地不熟,在京城权贵圈子里,唯一能搭上的高家,又是要拿她小女儿的婚姻做交易的人家,这会儿,她就是商大奶奶面前的一根救命稻草,她要抓紧她,哪还有心思去应酬周旋呢。

张太太想明白了,可越想越觉得棘手,汤家五姐儿的亲事,商大奶奶是只要女儿过得好,是不是有利可图一点不想,汤家大爷是铁了心要拿女儿攀高门,只看是不是有利可图,至于女儿嫁过去以后过的好不好,他一点不考虑。

汤家这样的身份地步儿,比自己家好不到哪儿去,在京城这样地方,只要汤家五姐儿过得好的,好找,只求攀上高门有利可图的,也不难,可又要过得好,又攀上高门有利可图……这中间还夹杂着已经隐隐形成的争储党派……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商大奶奶一定是想的十分清楚了,她紧抓住自己,大约是想借着长公主的势……只要长公主肯出面保个媒,不管这桩亲事高使司和汤家大爷看不看得中,只怕都得捏着鼻子子答应。

可长公主怎么肯替汤家出面呢,张太太暗暗叹气,如今朝中的局面,她知道的不少,不知道商大奶奶知道多少,不管她知道多少,至少现在,她绝对不能跟她说这些事。

可一口回绝?张太太实在不忍心,将心比心,如果把汤家五姐儿换成桐姐儿,她这心得难过成什么样儿?

“我知道你的意思。”犹豫片刻,张太太叹了口气,拍了拍商大奶奶的手,“当初桐姐儿……我这心也是,跟被人生生撕开了一样,你跟我说到这份上,我也跟你实话实说,你大约是想着借一借长公主的手,唉!长公主清修多年,她已经好些年没过问过红尘俗事了,桐姐儿往她那儿去,听桐姐儿说,说的都是佛法的事。”

第五百四零章 余波

商大奶奶脸色发白。张太太接着道:“这事,我回去跟桐姐儿说说,让她看看能不能找以机会求一求长公主,只是。”

张太太看着商大奶奶瞬间就光亮起来的脸,不忍也得说下去,“你别抱什么希望,照桐姐儿一直说的那些事,十有九成九,长公主根本不会理会这些事儿,只是,这关着儿女的事,哪怕只是万一之望,咱们也得尽力不是。”

“是是是。”商大奶奶用帕子按住眼,“我就是这么想,才想着求您,我知道了,您放心,别的地方,能想的办法,我都……象您说的,哪怕是万一之望,也得尽了全力。”

没有不散的筵席,袁夫人送走众人,又谢了来帮忙的几家媳妇,歪在厅里,看着众人收拾东西。

赶紧娶个媳妇回来就好了,有个媳妇儿,这些收尾的事儿,她就不用操心了……正歪着胡思乱想的犯困,吕炎进来,袁夫人看到儿子,立刻精神了,坐直笑道:“忙了一天,还不赶紧去歇着。”

“阿娘不也没歇着,我看着收拾,阿娘去歇下吧,我刚才看阿娘都快睡着了。”吕炎侧身坐到榻沿上笑道。

袁夫人顿时笑的眼睛都眯起来了,她这个儿子,真是好的挑不出一点儿毛病。

“就是眯着眼睛歇一歇,哪里睡着了?你不去歇着,那就坐着陪阿娘说会儿话。”袁夫人心里微微一动,正好,趁这个机会,探一探儿子的话,看看他是不是真看中了李家那个已经嫁过一回人的小娘子,这可是大事。

“……今儿个,我才算看清楚了李家娘子。”说了几句不相干的闲话,袁夫人将话题扯到李桐身上。

“嗯?李家……李大郎的妹妹?”吕炎立刻反应过来,袁夫人嗯了一声,心里一紧,她一说李家,他就知道哪个李家了!

“从前也见过一回两回,没留意,今天仔细看,李家娘子生的真是好看,气度也好,确实十分难得。”袁夫人一边说,一边紧紧盯着儿子的神情,吕炎多聪明的人,立刻感受到母亲的不对劲,迎着袁夫人紧张到令人屏气的目光,瞬间就明白了,不禁失笑出声,“阿娘!你想哪儿去了!”

话音没落,吕炎就紧张的追问道:“阿娘,你没对李家太太和李家娘子有什么……不客气的地方吧?”

“你这话说的……我想哪儿去了是什么意思?”袁夫人心里一松,立刻又紧张起来。

“阿娘!”吕炎连声叹气,挠着头,“算了算了,还是跟你说几句吧,不然……我跟你说的那几句话,是翁翁交待下来的,您别多想了!翁翁交待这句话,是因为翁翁当年受过张太太母亲……张太太父母的大恩,翁翁当年读书赶考,都是张太太父母的资助,阿娘,您真没做什么不妥当的事吧?”

“啊?”袁夫人呆了片刻,一拍额头,儿子这几句话,让她一下子联想到不少事,当年婆婆还年青的时候,偶尔跟公公发脾气,她一时避退不及,听到过几回婆婆的抱怨,说什么:你是不是后悔娶我了?你是不是还想着那个江南女子呢?

那个江南女子,李家可不就是江南来的。

“你太婆当年……”袁夫人瞪着儿子,说到一半,后面不知道该怎么说了,这个江南女子,是张太太,还是张太太的母亲?这事……唉哟哟!

“唉!”吕炎一看母亲的神色,就知道她又不知道想哪儿去了,这事还是说清楚比较好,免得母亲捅出什么篓子来。

“这件事,翁翁就跟我说了,连阿爹都不知道。”吕炎先郑重交待一句,“翁翁当年是受过张太太外婆的大恩,翁翁家里穷得很,这事阿娘知道,翁翁能读书进学,全靠张太太外婆的资助,翁翁中进士那年,听说张太太的父亲横死,张太太的她母亲成了孤儿寡妇,翁翁就想娶回张太太的母亲,算是报了张太太外婆的大恩了,当然没娶成,太婆性子娇惯,虽然知道翁翁只是为了报恩,可……所以这些年,翁翁从来没提过这事,时间隔的越久,这事就越没法提起,只能暗中照顾,就是这样。”

袁夫人眨了下眼,又眨了下眼,好一会儿,唉哟的唉字出口,哟字硬生生咽了回去,这桩八卦的主角是她公公,这事儿可唉哟不得。

  如果觉得锦桐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闲听落花小说全集锦桐花开春暖盛华,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