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闲听落花作品锦桐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汤五娘子想着当时的惊恐和难为,眼泪汪汪,商大奶奶心疼不已。

“后来出了大殿,沿着茶花走,我想找个岔路躲一躲,可宫里我头一趟去,怕万一走错了路……”汤五娘子声音颤抖,眼泪下来了,“正急的不行,就看到福安长公主身边的一个丫头,站在一棵石榴树下冲我招手。”

“福安长公主?”商大姐姐有惊讶问道,汤五娘子急忙点头,“就是福安长公主,长公主身边除了一位李家姑娘,就只有她跟着,我看的特别清楚。她问我是哪家姑娘,跟谁来的,要到哪儿去,我就说我哪儿也不去,在殿里坐着有点闷,就出来透透气,正不知道往哪儿去。”

“李家姑娘?就是那位和长公主交好的撷绣坊李家?”商大奶奶作为汤家未来的宗妇,没进京城先打听消息,和汤家有些往来的李家那些事,早就打听清楚了。

“我让闻喜悄悄打听了几句,说从前是绥宁伯府的媳妇儿,那就是了。”汤五娘子答道,商大奶奶若有所思,“你接着说。”

“后来那位姐姐就说,她奉了长公主的吩咐,挑几盆茶花,问我肯不肯陪她去挑,我当时就是觉得,李家姐姐跟长公主是一起的,长公主大约不会害我,就跟她去了,她就带着我,转来转去,真挑了几盆茶花,叫了几个内侍过来,让他们送到宝箓宫,然后就又把我带回那个地方,让我自己回去,出来的时候,高夫人问我,我没敢说实话,就说自己迷了路,也不知道迷到哪儿去了,后来碰到一位姐姐,那位姐姐带我回去的。”

“高夫人没问你那位姐姐是谁?”商大奶奶急忙问了句,汤大娘子摇头,“她大概没想起来问。”

商大奶奶舒了半口气,拧着眉头想了一会儿,这事得打发人去问一问大女儿,看看高家是个什么反应,就怕今天不成,还有明天!

商大奶奶刚叫了心腹婆子进来,就听到外面通传,大姑奶奶打发人请安来了,商大奶奶急忙吩咐叫进来,陪嫁嬷嬷进来,将汤三奶奶的话低低说了,商大奶奶长长舒了口气,赏了陪嫁嬷嬷十两银子。

打发走陪嫁嬷嬷,商大奶奶连叹了好几口气,叫出女儿,伸手抚着她的鬓角,“你这孩子,是个好命的,一进京城就遇到贵人,好了,看样子这件事算是过去了。”

“真是?”汤五娘子惊喜交加,商大奶奶连连点头,“把阿娘吓的……这事儿真是多亏了李家娘子。都说撷绣坊东家的大财都是积福积下来的,真是这样,咱们家跟撷绣坊哪有什么深交情?人家就肯伸这样的手。”

“嗯,我看李家姐姐,就觉得特别可亲,虽说跟我差不多年纪,可是……怪得很,我觉得她看我,就象阿娘看我一样。”汤五娘子听说这场大难算是过去了,心情舒畅,话也轻快跳跃起来。

“毕竟是成过亲的人……唉,她们家连着几代人,都是这样的命,这么好的人家,怎么能这样?不说这个了,你记着,在你阿爹面前,可别这样。”商大奶奶郑重交待道。

“阿爹真希望我进宫陪那个老头子啊?”汤五娘子嘟着嘴。

商大奶奶被女儿一句话问的满脸苦涩,“乖儿,男人跟咱们女人想的不一样,阿娘只盼着你过得好,你阿爹,心里得装着整个汤家。”

“他和翁翁想汤家发达,那就让汤家的男儿去考试去做官啊,净拿汤家女儿往外送,算什么本事?”汤五娘子低低嘀咕道。

“放肆!”商大奶奶脸一沉训斥道,“怎么能这么说话?这样的话,以后不许再提半个字,想也不许想!”

“是,知道了。”汤五娘子低低答了句。

“你这妮子,这是京城,不是太原府!走,跟我去挑几样东西给李家送过去,这是救命之恩。”

“我帮阿娘挑,一定要挑好东西!”汤五娘子喜笑颜开的答应了,挽着阿娘,一起往库房拆箱笼挑东西。

第四百九八章 贺家娘子

汤五娘子因为没‘巧遇’上皇上而兴高彩烈,贺十一娘刚因为刚刚好遇上了皇上,而更加兴奋激动。

随国公府吴夫人看到贺十一娘满脸喜庆和春色,以及贺十一娘不停递过来的眼神,知道必定是成了,强忍着回到随国公府,一起进了赵老夫人的正院上房。

“怎么样了?你快说说!”一进屋,连外面的斗蓬都没来得及脱,吴夫人就急忙问道。

“不急。”赵老夫人到底年纪大点,经得多见得广,伸手让丫头侍候着去了斗蓬,换了衣服,又沏了茶上来,这才屏退众人,示意坐在她旁边的贺十一娘,“十一姐儿说说吧。”

“是。”贺十一娘子带着六分喜庆四分激动,“我就是照夫人吩咐的,沿着茶花,就到了一条两三人并排宽的青砖路上,刚开始路上没有人,过了一会儿,就看到皇上来了。”

贺十一娘顿了顿,露出几分羞涩,“老祖宗知道,我又不认识皇上,当时就是吓了一跳,正要躲起来,又一想,这宫里除了皇上,哪还有别人?我就没躲,后来皇上看见我,招手叫我,问我叫什么名字,多大了,问我喜不喜欢茶花,和我说了好些话,皇上和气得很,我原来以为皇上肯定威严得很,没想到这么好。”

贺十一娘子两颊绯红。

“除了这些花啊什么的闲话,皇上还说了什么没有?”赵老夫人追问了句。

“还问我许了人家没有。”贺十一娘绞着帕子,脸上更红了,其实皇上还拉了她的手,不过她不好意思说,而且,她也不想说,这是她和皇上的秘密。

“皇上就是细心。”吴夫人一颗心落定,高兴的眉梢飞动,赵老夫人也长长舒了口气,“这都是娘娘保佑。”一句话没说完,赵老夫人喉咙哽住,半晌,才接着道:“十一姐儿有几分娘娘的品格儿,皇上哪有不爱的?连我见了,都心疼的不行。”

“可不是。”吴夫人急忙顺着话奉承,“十一姐儿这份聪明难得,跟娘娘年青时候不差什么,往后,皇上身边有十一姐儿陪着,老祖宗也能放心了,就是娘娘,也能安心的往生去了。”

“你挑几个稳妥人,让人送十一姐儿回去歇着吧,再跟贺家交待一声,别多说,贺家大爷是个明白人,点到他就知道了,好好侍候十一姐儿,在家里大约也住不了几天了,该准备的要准备起来,悄悄儿的准备,别闹出动静坏了大事,还是让贺氏亲自送十一姐儿回去吧,她最稳妥,十一姐儿的事,让她操办。”

赵老夫人絮絮叨叨的吩咐,吴夫人连声答应,让人叫了贺氏过来,当着赵老夫人细细嘱咐了,吩咐她亲自送贺十一娘回贺家。

贺十一娘还没出随国公府,随国公就知道这件大喜事了,欣喜之余,热泪盈眶,贺十一娘进宫,虽说比从前娘娘在差了些,可他们周家长房,总算又翻过身了。

随国公世子周渝海却紧拧着眉头,忧心忡忡,“阿爹,您别光想皇上,太子那头呢?贺家从前帮大爷做生意筹钱,太子那时候……”

太子当年跟贺家的过节可不少,一提贺家,就咬牙切齿,现在他们把贺十一娘送进宫,送到了皇上身边,太子会怎么想?

“太子能怎么想?这是孝道。”沉默片刻,随国公强辩了一句,周渝海没理他爹这句强词夺理,“阿爹,这事得在旨意下来前,赶紧给太子解释解释,不然惹恼了太子也是大祸。”

“旨意还没下来,跟太子说了,万一太子觉得不妥当,找皇上……皇上最疼太子,这岂不是坏了好事?”随国公的眉头也拧紧了。

“还是要说的。”沉默片刻,周渝海道:“阿爹想想,今天进宫的,可不只阿娘和太婆她们,还有二婶呢,二婶也就算了,高书江夫人刘氏呢?就算咱们不说,太子也会知道,倒不如……”

“对对对!”随国公拍手赞成,“反正这事也瞒不住,不如咱们先跟太子去说,抢下这个先,你赶紧去!好好跟太子解释,咱们这都是为了太子好,大爷已经关进去了,咱们周家就只有太子爷,一切都是为了太子爷。”

周渝海连声答应着,出了门,大步留星直奔出去找太子去了。

周副枢密也在府里,也就比随国公父子晚了一线,就知道了贺十一娘得了皇上青眯,周渝海媳妇贺氏亲自护送贺十一娘回贺家的信儿了。

周副枢密立刻要了马,往太子府走了一半,调转马头,直奔高书江府上,这事,还是先跟高使司商量出个章程来,再一起去找太子。

周副枢密刚拐进高使司府前巷口,就迎面撞上了高使司,骑在马上的高使司看到周副枢密,忙命人换了辆车出来,两人上了车,一边往太子府过去,一边说起今天这桩大事。

“你们周家……”高使司真是气儿不打一处来。

“唉!”周副枢密长叹了口气,关于大哥,他简直没话说,成事不足,败事回回有余,还有那个侄子,和他爹一样蠢!

“我是担心,”高使司看着周副枢密,神情冷厉,“贺十一娘这事背后,只怕不简单,你那个大哥,是真心归附太子,还是表面归附,心里还是只有大爷?你细想想,为什么非要送贺家娘子进宫?”

“大哥哪这样的心计?”周副枢密失口道。

高使司冷笑几声,“他是没有这份心思,那我问你,从前跟在大爷身边,说一句大爷听一句的那位蒋先生呢?哪儿去了?别说他也被圈进去了,我细查过两遍了,那座高墙院里,没有他,他去哪儿了?”

周副枢密呆了,他真没留意那位病殃殃的蒋先生,难道被大哥带出来了?筑墙封府,是大哥去的,他要带几个人出来,太容易了。想到这个,周副枢密脸色微微泛起青色,那位蒋先生,可是铁杆铁死的大爷党!

第四百九九章 弄巧成拙

高使司盯着变了脸色的周副枢密,冷笑几声,却没盯着蒋先生哪儿去了这个话题没放。

“贺家娘子虽说和娘娘有几分带像,可也就是有几分象而已,娘娘和皇上的情份,是自小儿青梅竹马一块儿长大,几十年相濡以沫积下来的,再怎么着,也不会再有第二个娘娘了。”周副枢密有几分低声下气,“蒋先生是个病殃子,前两年就说他活不了几年了。”

高使司知道周副枢密想说什么,却盯着他一言不发。

“大哥没心计也没胆量,一会儿见了太子,还望高兄周全。”周副枢密硬着头皮说完了话。

他倒不是替大哥考虑,大哥这个长房立时没了,他只觉得轻松,可他还有几分头脑,如今的形势他也看到了,娘娘已经不在了,周家最大的依靠没有了,大哥和他虽说不和,可他们在一条船上,要是随国公府翻倒灭了门,他这个新晋的荆国公,就算能独善其身……也就能是独善其身,可只有他这一房的周家,力量就太弱了,大哥送贺家娘子进宫,他事先并不是一点不知道,之所以没说话,是因为他仔细衡量过,贺家娘子进了宫,得了宠,至少对周家,不是坏事。

高使司冷笑了一声,却没说话,周副枢密拧头看着微微晃动的车帘,片刻,转回头看着高使司,咬牙道:“昨天我才刚刚听说,说是太子有推我入阁的意思,这是笑话儿,这话我早就跟高兄说过,我恩荫出身,入阁这话太骇人听闻了,不管这个闲话是真是假,一会儿我都得跟太子爷说一说,高兄才最适合入阁,高兄入阁,对太子才是最有助力。”

高使司脸色立刻由冬而春,“这闲话儿我也听说过,周兄才具德行俱佳,别说入阁,一个首相都绰绰有余,周兄这么说,有点儿过于谦虚了。”

“高兄别说笑了,别的不说,我这恩荫出身,能做到这枢密副使,已经是极致了,虽两榜出身不宜入阁,虽说没谁说一定这样,可这规矩,也算是约定俗成,太子如今并不算大功告成,我如今争这个入阁,不是自坏墙角么?”

周副枢密这几句话说的诚心实意,“就算想入阁,也要等到异日太子君临了天下,我跟着高兄扛几天旗还说得过去,这会儿,非高兄莫属,高兄就不要笑话我了。”

“周兄是明白人。”高使司这句话至少七分发自内心,如今的形势,确是如此。“高兄放心,令兄糊涂……唉,你这个弟弟,倒象长兄一样操心,你放心,这事儿,无论如何也要在太子面前糊弄下来。”

“多谢高兄照应。”听高使司答应了,周副枢密松了口气,拱手谢道。

周渝海和高使司以及周副枢密同前后脚进了太子府,请见太子,却被挡在门外,周渝海看到了等在外面的高使司的车,以及四叔的长随小厮,知道太子在和高使司和四叔说话,耐着性子等在门房里,他今天是无论如何都要见到太子。

小半个时辰的样子,望的脖子都长了不少的周渝海,瞄见从里面出来的高使司和四叔,犹豫了下,站起来躲进了门房里,他们长房和四房水火不容,他来找太子这事,最好别让四叔知道,不然只怕坏了事。

等高使司和周副枢密上车上马走远了,周渝海才挪出门房,再让人递话请见太子,这一回,太子吩咐叫进。

周渝海一颗心提的老高,进屋就扑倒磕头,听到太子一声起,才缩着肩膀,毕恭毕敬的站起来,偷眼瞄了眼太子,见太子气色好象十分不错,顿时一颗心放下了一大半,今天他运气不错,难道刚才四叔放了长房一马?还是……还没来得及说贺家娘子的事?嗯,一定是还没来得及说,这一回,他运气不错!

“有事赶紧说,孤忙着呢。”太子一向不怎么待见周渝海。

“是!”周渝海更加恭敬,先奉承道:“太子爷如今是半君,皇上身子骨又不好,这天下万民,都压在太子爷肩上,太子爷还要多多保重身体。”

“你还算有点孝心。”这几句话说的太子通体舒泰,声调立刻就和缓了许多,“有什么事?说吧,孤听着呢。”

“是。”听太子语调比刚才和缓,周渝海的心又往下放了些,“是贺家娘子的事。”

听到一个贺字,太子眼里闪过丝恼怒,哼了一声,这一声哼的周渝海心又往上提了提,赶紧解释道:“太子爷,臣父之想送贺家娘子进宫,也是一片孝心,怕皇上思念娘娘太过,伤了身子,送贺家娘子进宫,只是盼着贺家娘子能时时开解皇上,保龙体康泰。”

太子的脸色变了,阴沉沉盯着周渝海,恨不能一脚把他踩成肉泥。保龙体康泰,龙体要是一直康泰,他这个太子,什么时候才有出头之日?

再说,他心里有结,一个让人恐惧的结,只要皇上追随娘娘走了,他坐到了那把椅子上,才能解开,不会再害怕的结。

“真是好孝心!”这几个字,太子几乎是从牙缝里硬生生挤出来的,周渝海听的一颗心立刻提了起来,惊吓之下,急智顿起,瞬间明白了关节所在,作为太子,只怕不希望皇上龙体康泰……

“太子爷……”周渝海一念至此,顿时吓的浑身冷汗,他怎么能这么蠢?怎么连这点关节都没想到,现在,还能怎么回转?

“太子爷,皇上龙体……龙体……”周渝海连惊带吓,心里混乱一片,急的两眼冒金星,越急越想不出来怎么回转。

“贺家一向有不臣之心,你和你父亲难道一无所知?还敢送贺家女子进宫,你和你父亲,这是想害死阿爹?还敢胡说什么为了龙体康泰?呸!”太子越想越气,上身前倾,一口啐在周渝海脸上。

周渝海顶着一脸唾沫,连连磕头,“太子爷明鉴,下臣和父亲绝不敢……下臣和父亲忠于太子爷,只忠于太子爷,太子爷明鉴。”

第五百章 从前的媳妇儿

“滚!”太子一声怒吼,他越想越气,一肚皮恶气随着一个滚字喷到周渝海脸上,周渝海半句话不敢再多说,急急往后爬了几步,退出门,仓皇而逃。

出了太子府,周渝海又往前奔了一射之地,迎着两边惊讶探究的目光,周渝海清醒了些,收住步,呆了呆,按着小厮的肩膀上了马,骑在马上,惊恐渐渐消散,一股子浓烈的悲伤却涌上来,自从姑母死了,大爷被圈禁起,他就觉得他头上的天塌了,而且,他总觉得,这块天再也回复不了,再也没有了……

绥宁伯府陈夫人上了车,车帘子还没落下来,眼泪就开始扑簌簌往下掉。曲大奶奶紧跟在后面上了车,姜婉和姜宁也跟着挤上来。

绥宁伯府就这一辆大车,好在这辆车十分体面富贵。

好在这辆车十分宽敞,挤进了四个人也没觉得怎么挤,李家的车子,宽敞舒适是没话说的。

曲大奶奶坐在一角,姜婉和姜宁上了车,斜着曲大奶奶,紧紧挤在陈夫人身边,不时斜一眼曲大奶奶,自从曲大奶奶拎着刀鸡挡杀鸡、狗挡杀狗,在绥宁伯府杀了一回之后,姜婉和姜宁就怕她怕进了骨子里。

陈夫人泪如雨下,刚从宫里出来,这又是在外头,她可不敢放声,用帕子掩着嘴,无声泪奔,倒比平时放声儿流泪显的悲伤了不少。

陈夫人无声痛哭了半天,姜婉和姜宁看惯了她们的娘流泪痛哭,浑然不觉,两人挤在一起,兴奋的咬着耳朵,嘀咕今天开的这大眼界。曲大奶奶坐在陈夫人斜对面,微微侧头,好整以瑕的看着陈夫人满脸的泪,她倒要看看,她这眼泪难道就流不完吗?

“给我倒杯茶。”哭了半路,陈夫人哭渴了。

姜婉和姜宁对视了一眼,齐齐看向曲大奶奶,阿娘要喝茶,倒茶这事肯定是大嫂的事,侍候婆婆,那是媳妇儿的唯一大事。

曲大奶奶的目光从陈夫人身上斜到姜婉,再斜到姜宁,见两人一动不动只看她,冷笑一声,拧头看着晃动不停的帘子,半点要动手倒茶的意思也没有。

“焕璋媳妇,给我倒杯茶!”陈夫人生气了,哪有这样的媳妇儿?

“我也渴了,阿婉,倒两杯茶。”见陈夫人点到了她头上,曲大奶奶移回目光,吩咐姜婉,却斜着陈夫人。

“你!”陈夫人气的手指都要抖起来了,“我让你给我倒茶,你叫阿婉干什么?”

“不叫阿婉?那叫谁?阿宁?要不就叫捧云过来侍候你?捧云在府里呢,那你得等到回到府里了。”曲大奶奶闲闲的答道。

“你!”陈夫人活了大半辈子,哭了大半辈子,在绥宁伯府府门一关自成一统,虽说没有她一直想着一直盼着的众星捧月,起座八方,可也从来没有谁跟她吵过架拌过嘴闹过别扭,称心顺意过到现在,曲大奶奶这几句话,就把她给堵住了。

陈夫人脸上本来已经断流的眼泪,再次如暴雨而下,“我的命好苦!我姜家造了什么孽,有你这样的媳妇儿!我的命好苦!”

陈夫人捶着胸口,这回哭的真是十分伤心,“好好的媳妇儿,跟长公主都平坐说话的,怎么偏偏就没了啊?我的命好苦……”

“你这话什么意思?什么叫偏偏就没了?你们姜家悔婚另娶,没脸没臊,你还有脸哭?”曲大奶奶不干了。

“你这是跟我说话呢?”陈夫人惊呆了,姜婉和姜宁吓的紧紧挤在一起,瞪大双眼看着曲大奶奶,曲大奶奶冷笑一声,拧过头不理陈夫人了。陈夫人见曲大奶奶不说话了,自以为占了上风,拍着大腿,哭的更厉害了。

陈夫人一路哭进正院上房,一路哭一路吩咐,“去请大爷来,叫大爷来,我有要紧的话要跟他说,去叫大爷……我的命好苦……”

曲大奶奶犹犹豫豫的跟在陈夫人后面,烦躁的揪着帕子。

今天进宫,本来是场大喜的事,她直盘算了一夜,原本想着今天能结识几个高门贵妇,以后常来常往,说不定还能常常进宫,陪娘娘们说说话儿,那可就是真正的一步登天了,没想到却撞见了那个恶妇丧门星,偏偏她还跟长公主在一起,还跟皇后娘娘有说有笑……

刚才陈夫人哭,她知道她哭成那样是什么意思,不就是看到人家攀上了长公主,又搭上了皇后娘娘,她难过了、后悔了……

呸!不要脸的东西!

  如果觉得锦桐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闲听落花小说全集锦桐花开春暖盛华,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