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闲听落花作品锦桐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宁远指着两人发脾气,他确实说不明白,他的打算,是找李桐商量商量,他觉得给墨七和周六找个合适的媳妇儿这事,李桐必定手到擒来,他实在说不清楚该怎么找那个对眼的人。

“远哥的话我听明白了!”周六赶紧点头,“你也听明白了吧?我觉得远哥这主意太好了!步步周到,远哥,我同意,就这么定了!”

“我也同意。”墨七一头雾水赶紧点头,这会儿没明白不要紧,回去再想想就明白了,七哥说话一向高深。

“那就这么说定了。”宁远松了口气,虽说他自己没明白,不过他俩明白了,那就行了。

“那明家三姑娘怎么办?太婆要是把话说出去了……”墨七忧心忡忡的看着宁远,如今他头顶上顶着个媳妇儿呢,眼看就要掉下来扣到他头上再也脱不去。

“你跟你妹妹,六妹妹,交情怎么样?”宁远眼珠转了几转,问道,墨七连连点头,“我俩最好,比一个娘的兄妹都要,我跟她都是在太婆身边长大的,从小一起睡在暖阁里,六妹妹对我最好!”

“那你去找你六妹妹,跟她直说,就说你不想娶明三娘子,让你六妹妹想办法帮你拖一拖,跟你六妹妹说,什么法子都行,告诉明三娘子,你有个心头爱,阿萝,你说过你无论如何都要把阿萝接进府里……”

“我没说过!”墨七脖子一梗,周六一巴掌打在墨七头上,“笨!就说你说过!”

“总之,让你六妹妹把你往不好了说,明三娘子讨厌什么,就说什么,总之先拖几天,我今天才知道这事,总得给我个起手布局的时间。”

“行!”墨七深吸了口气,“六妹妹比我聪明多了,她肯定能行!远哥,你要是真能帮我娶个称心如意的媳妇儿,你就是我的亲哥。”

“得了!”宁远吓的上身往后仰,有这么个亲弟弟,这是想累死他呢!

……

禁中,吃了午饭,吕相背着手,沿着东西大街溜溜跶跶的散步消食儿。

远远看见季天官,吕相不紧不慢散步过去,招手示意季天官,“吃过了?一起走走!”季天官急忙几步迎上,合着吕相的步子,和他一起背着风慢条斯理的散步。

“……季尚书统理吏部多年,帝国官员,没有比季尚书再熟的了,副相的事,季尚书有什么想法?”东扯西扯了几句,吕相直入正题。

季天官虽然想到了,但吕相说的如此直接,他还是有几分惊讶,呆了一瞬才陪笑道:“推举副相这事,还得皇上,和相爷,还有墨相商量着定。”

“你一向是个爽快人,这是咱们俩个私底下说话,不用顾忌太多,再说,吏部推举,前例也多得很,从前季老丞相入阁,就是吏部的推举。”吕相一向温和可人,说话从来都是让人如沐春风。

“是。”季天官应了一声,心里的戒备并没有因为吕相提到季老丞相而放松多少,想了想才接着道:“若论资历、绩考,六部尚书等处,都不差多少,六部中,下官自忖能力有限,无力担当相公之责,工部、兵部尚书从前朝起,没有直接入阁的例,刑部王尚书刚刚升任尚书两年不到,除非特旨,不宜再升,礼部解尚书年事已高,身体也不算太好,这次又点了主考,说起来,也就是户部楚尚书,和高书江高使司,以及枢密院周副枢密。”

“那你觉得,这三人哪一个更合适?”吕相认真专注的听完,立刻问道。

“下官以为,”季天官看着一直微微带笑的吕相,他说的这三个人,他觉得哪个更合适,这还用问吗?“楚尚书更合适些。”

“嗯。”吕相轻轻呼了口气,“说起来,墨相和我都不擅经济,要是高使司入值中书,就补上了墨相和我的短处,不过,既然季尚书觉得楚尚书更合适,嗯,仔细想想,也确实合适。”

“是。”季天官看着吕相,等他说后面的话,话说到这份上,他心知肚明,他找他,是来谈判的。

“户部统管天下赋税钱粮,乃重中之重,原本有楚尚书定着,诸事无忧,要是楚尚书入阁中书,户部由谁打理,季尚书可想过没有?”吕相扭头看向季天官,季天官迎着他的目光,“下官以为,墨侍郎极为合适。”

“嗯,我也这么觉得。”吕相仿佛松了口气,“那墨侍郎的缺呢?”

“相公觉得……”季天官心里转了转,微微笑道:“员外郎宁山十分合适。”

第四百八六章 一点儿慈悲

“确实!”吕相笑意浓了起来,“宁山勤勤恳恳,又十分能干,季尚书果然极其熟知朝廷官员。”

“相公过奖了。”季天官心里一松,脸上的笑容也轻松起来,一个侍郎换吕相的支持,十分划算,不过,他大约也是没有别的选择。

“今天有人提议五爷封王的事,虽说年纪小了点,可毕竟是嫡子。”吕相声音柔和轻缓,话题却不柔缓,季天官心里一凛,凝神细听,五爷封王这事,可不是小事。

“我给驳回去了,五爷虽说是嫡子,可是已经立了太子,这嫡子不嫡子,再提,岂不是别有用心?季尚书说是不是?”

吕相紧盯着季天官,季天官迎着他的目光,没有丝毫退让,“嫡子就是嫡子,立嫡立长立贤,太子占了贤字,贤明大度,想来不会计较这些。”

“是啊,想来如此,不过,太子和五爷兄弟之间,容不得小人离间,所以,我就驳回去了,五爷年纪还小,又一直体弱多病,到现在,才从三字经开始读书,太子爷象五爷这么大时,诗经都读完了,就算太子当年,也是成了年要成亲了,出了宫开府建衙,才封的王,五爷这会儿就封王,实在是过了。”

吕相声调依旧,话却半分不让,季天官沉默片刻,“吕相公这话极有道理,下官也这么觉得。”

“那就好。”吕相舒了口气,站住,抬手拍了拍季天官,“如今立了太子,朝局初定,总要安稳一年两年,你说是吧?”

“是。”季天官答的很快,吕相满意的拍了拍他,“老丞相有子如此,令人心向往之。”

“吕相公过奖了。”季天官并不愿意听吕相提及父亲,一直以来,他始终就没待见过父亲这位如朋友般的弟子。

……

杨淑妃的升位诏书既然下来了,这庆贺宴就是紧跟而来。

李桐一身艾绿绣竹枝裙袄,外面穿了石青织锦缎素面银狐斗蓬,先到宝箓宫,福安长公主一身深褐色缁衣,手里甩着根尘拂,李桐忍不住揪了揪她那根拂尘,“你拿这个……这是佛家的东西?”

“不要那么拘泥,什么佛什么道?一样小玩意儿而已。”福安长公主根本不理会李桐的质疑,甩来甩去甩着她那根漂亮的出奇的拂尘,和李桐一起,安步当车,往宫里进去。

福安长公主安心要把这场热闹从头看到尾,和李桐一起出来的很早,到了瑶华殿,连宁皇后都还没到,杨淑妃和晋王妃秦氏却已经到了。

杨淑妃缓步迎出来,冲福安长公主微微曲膝,“长公主到的早了,宁娘娘还没到呢,长公主请这边坐,先喝杯茶等一等。”

“不用,你们忙你们的,我们四下逛逛,今天天气好,真是天公作美。”福安长公主细细打量了一遍一身崭新的杨淑妃,目光从晋王妃秦氏身上一掠而过。

李桐上前半步,极其认真的先给杨淑妃曲膝道了贺,又半转个身,同样认真的给晋王妃秦氏见礼。

福安长公主侧头看着她,晋王妃秦氏眼角瞄着侧头看李桐的福安长公主,杨淑妃倒是很认真的将李桐打量了一遍,对于这位陪在长公主身边,嫁进绥宁伯府却又成了弃妇的商家女,她的心里充满了鄙夷,以及些许居高临下的怜悯。

也许是因为福安长公主侧头看着李桐时往下扯动的嘴角,晋王妃秦氏有几分不自在,下意识的想回礼,也就是想了想,就意识到不妥当,挺直后背,微微颌首,算是还了礼。

福安长公主好整以暇的等李桐认认真真见了礼,看够了杨淑妃这对婆媳,这才和李桐一起,闲闲散散的沿着今天宴会的场地,仔仔细细的看了一圈。

盛开的山茶从瑶华殿里一直摆出来,延伸到瑶华殿前几处亭子里,又从亭子里漫延出去,福安长公主沿着往外漫延的茶花,转个弯,再转个弯,一直走到绕过一间暖阁,再绕回来,指着暖阁外宽敞的青石路和李桐笑道:“看看这儿,多好,有茶花指引,一路赏着花过来,这条路上,要是遇到谁,真是顺理成章。”

“皇上会……经过?”李桐立刻就明白了,茶花到这儿就没有了,那就是专门引人到这条路边的,这儿确实很合适,离宁皇后设宴的地方不远不近,既不至于有观望的嫌疑,又能遇上的十分凑巧。

“她这是心怀慈悲,这点子慈悲!哼!”福安长公主甩了把拂尘,冷哼了一声。

李桐心里微微一动,站着左右看了看,才跟在福安长公主身后往回走。

这样安排,确实心怀慈悲,愿意巧遇的,只管沿着茶花站到这路边上,不愿意的,不要过来就是了。

李桐跟在福安长公主身后回到瑶华殿,白老夫人已经到了,看到福安长公主,忙笑着上来招呼,“我还想着我是头一个到的,没想到先是晋王妃,接着又是你,还有李姑娘,有一阵子没见到李姑娘了,李姑娘可还好?”

“好,谢老夫人惦记。”李桐急忙上前见礼,对白老夫人,她有种发自内心的亲近和敬重,从前,越往后,她对她越象长辈怜惜晚辈。

“我离得近,老夫人可是真正早。”福安长公主笑回道。

“我这个年纪,早上睡不着,天长无事,有点热闹就想早点过来,哪里坐得住?”白老夫人似真似假的开着玩笑,和福安长公主一前一后进了瑶华殿,还没落座,就听到杨淑妃热情的声音传进来:“老夫人来了,快请进,这是六娘子吧?真是天仙儿一样,我从来没见过这么漂亮的小娘子,六娘子别客气,拿着玩儿。”

福安长公主听的一脸笑眯眯,示意李桐,“是钱老夫人到了,你替我和白老夫人去迎迎。”

李桐忙几步走到殿门口,墨六娘子虚扶着钱老夫人,钱老夫人微微欠身,一幅恭敬模样和和她并肩而行的杨淑妃说着话,已经上到了殿门口。

第四百八七章 花枝招展

墨六娘子见机的快,紧一步上到台阶上,和李桐曲膝见礼。

“长公主已经到了?我还当我是个早的。”钱老夫人早就看到李桐,上了台阶,含笑和李桐搭话。

“是,白老夫人也到了,吩咐我过来迎一迎老夫人。”李桐领着长公主和白老夫人的吩咐,不过微微曲了一礼。

“今儿娘娘是主家,最忙的就是您,娘娘只管去忙,让李家姐儿侍候我就行。”钱老夫人回身和杨淑妃客气,杨淑妃刚才已经瞄见又有人到了,客气了两句,就转身下了台阶,晋王妃秦氏犹豫了下,才跟在杨淑妃身后,去迎别的客人了。

钱老夫人一进到殿内,白老夫人先笑道:“你也到的这么早?六姐儿,来,到太婆这里来,让太婆瞧瞧。”

李桐的目光在白老夫人,以及和白老夫人十分亲呢熟捻的墨六娘子身上多停了一会儿。

大约这个时候,或者在这之前,白老夫人就看中墨六娘子了。

都说墨六娘子和季疏影是一对神仙眷侣,才子才女,门当户对,可她总觉得墨六娘子和季疏影过于举案齐眉了些,墨六娘子只有两个女儿,生第二个女儿时,伤了身子,说是不能再生育,好象就是隔年,她替季疏影纳了个以才名著称的秀才家姑娘,秀才家姑娘三年生了两个儿子,据说极知道进退。

墨六娘子生的二女儿六岁那年,墨六娘子一病不起,在病榻上缠绵了半年,就走了,她当时过府吊丧,看着哭的死去活来的两个女孩子,当时那份揪心的痛,现在想起来,还在隐隐的痛。

李桐有些怔神的看着神情灵动活泼,说话如叮叮咚咚珠落玉盘的墨六娘子,从前她从没见过这样的墨六娘子,从前那一回,她见到墨六娘子时,她已经是季大奶奶了。

这一回,周贵妃死了,死在自己儿子手里,季疏影大约不会象从前那样,对周贵妃和周家耿耿于怀了一辈子,至少现在,他看起来比从前疏朗开阔了很多。

李桐想着今年正月十五那天的季疏影,嘴角露出丝丝模糊的笑意,疏朗开阔的季疏影,也许能让成亲后的墨六娘子也象现在这样,灵动活泼,话若珠落。

“想到什么了?”福安长公主用拂尘捅了捅李桐。

“噢,”李桐顿了顿,“我在想白老夫人和六娘子有点儿象一家人。”

“你想多了。”福安长公主扫了眼钱老夫人,钱老夫人抿着茶,正含笑看着白老夫人、以及和白老夫人说话的墨六娘子。“季天官站了队,季疏影可是独子,亲倒是门好亲,就是太烫手。本朝两大丞相,吕相是面上谨慎,骨子里却不见得,常有惊人之举,墨相说是勇猛,其实骨子里,他才是真谨慎,就算是面上的勇猛,那也是吕相那一团和气衬出来的。”

李桐想了想,低低嗯了一声,确实如此,季疏影是季家独子,墨六娘子得钱老夫人和墨相的宠爱程度,几乎和墨七差不多,这在京城几乎无人不知,这两个人若是结了亲,只怕七八成的人,都会认为墨相和季天官再也撕虏不开,这对季天官极其有利,对墨相却是极为不利,和从前比,现在这门亲事有了阻碍。

“太子妃来了。”福安长公主大部分注意力都在外面,站起来,向李桐努了努嘴,两人往后走了几步,在殿角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坐下。

钱老夫人盯着重新坐到殿角的福安长公主和李桐看了一会儿,掉开了目光,那两个都是号称修行的人,这样的场合躲一躲极符合身份,她得端坐在这个显眼地方,等着各种寒暄之后,才能象她俩那样,找个地方清清静静看看热闹。

白老夫人只顾拉着墨六娘子说话,仿佛压根没注意到福安长公主和李桐的退转。

瑶华殿外,太子妃站在杨淑妃和晋王妃秦氏身后四五步,犹犹豫豫,进一步,又退一步,跟在杨淑妃身后和诸人寒暄吧,她是太子妃,好象有些掉身价,不跟在后面客套吧,又显得她太拿大傲慢了些……

正犹豫不定,一看瞄见从茶花丛中转出来的宁皇后,急忙提着裙子,急步如飞迎上去。

宁娘娘来了就好了,宁娘娘是她任谁也挑不出理儿的正经婆婆,她就跟在她身后了。

杨淑妃比太子妃可恭敬多了,一路半躬着身子,毕恭毕敬将宁娘娘侍候进殿内,让到上座,亲手奉了茶,垂手站在宁娘娘身边,把素心挤到了后面。

“今天你是主人家。”宁娘娘抿了口茶,微微欠身和杨淑妃笑道:“不用多管我,我和两位老夫人说话就行。”

“是。”杨淑妃比素心还听话,退后两步,吩咐晋王妃秦氏,“好好侍候娘娘。”

“让她跟你去忙,让太子妃陪我们说说话儿就行,来,你到这里坐。”宁皇后接过杨淑妃的话,又抬手示意太子妃郑氏坐到自己身边。

晋王妃秦氏低眉顺眼,依旧跟在杨淑妃身后张罗。

宁皇后脖子微微伸长了些,环顾殿内,没等素心指示给她,钱老夫人先笑着指道:“在那儿呢,娘娘看看,多会找地方儿,又清静又适意,别人看不到她,她看别人可方便。”

福安长公主有几分不情愿的站起来,走到宁皇后面前,甩起拂尘双手合什,“我和师妹清静惯了,实在是应对不了,还请娘娘见谅。”

“这有什么见谅不见谅,我只怕你和桐姐儿不自在,只要你们觉得好,那就怎么都好。”宁皇后微微欠身,极其客气的答了句。

“那就多谢娘娘体谅。”福安长公主不客气的接了句,拂尘一甩,转身冲李桐使了个眼色,又回到了那个小角落里坐着。

“你就不能多应付几句?”李桐坐下,瞄了眼已经和白老夫人说起话的宁皇后。

“她要的是这个后宫,我给了,那就皆大欢喜,有什么好应付的?放心吧,我不应付她,她就不用应付我,皆大欢喜!”福安长公主不再看宁皇后,将小角窗推的开一些,看向越来越热闹的外面。

第四百八八章 过往的感慨

殿外,吕炎母亲袁夫人笑声爽朗的给杨淑妃道了贺,瞄了一圈,进殿找钱老夫人说话去了。

安远侯府墨夫人热情殷勤的陪着说了好一会儿恭贺吉利话儿,这才一边曲膝一边后退,进殿找阿娘钱老夫人。

“看看。”福安长公主既没看袁夫人,也没看墨夫人,确切的说,她对单身而来的夫人、老夫人都没兴趣,这会儿,她对带着贺十一娘的随国公府赵老夫人和吴夫人,以及带着周八娘子的荆国公夫人华氏,兴致高涨。

“绿云呢?去打听打听,跟在赵老夫人身边的小佳人是谁,竟然有几分周贵妃的模样,短短几天,就能找到这样的……只怕是早就备下的,随国公府可真是……啧啧。”

福安长公主啧啧有声,绿云出去的快,回来的更快,“是贺家十一娘,随国公世子夫人贺氏庶出妹妹。”

“果然。”福安长公主笑起来,“肥水不流外人田,周八娘子,难道周家还想让周八娘子进宫?就她那脑子,能进宫?是了,周贵妃也没脑子,唉!”

福安长公主又是啧啧又是叹气,李桐一脸无语的斜着她,她这看热闹的劲头,可真是让人无话可说。

“高书江夫人带的是谁?一笑起来可真甜,看起来很有几分贵气,哪家的姑娘?”福安长公主的目光只在小娘子们身上打转。

“是高家三奶奶汤氏嫡亲的妹妹汤五娘子。”绿云办事利落,刚才出去一趟,但凡她不认识的,都先打听了,好在她不认识的实在不多。

“汤家……”福安长公主拖长声音,“山西汤家?怎么着,连汤家也准备插一脚进来,分点儿好处了?有这么乱了?有意思!”

“永安伯府也把姑娘带来了,就她家姑娘这长相心眼……啧,周氏可真是个好榜样,人人都以为可以来撞一撞大运了!”福安长公主一声冷笑,“解家二娘子,赵侍郎家九娘子,楚尚书家三姑娘也来了,很好,这个我得好好看看。”

福安长公主声音骤冷,李桐忙转头看向她,福安长公主没理她,只紧盯着外面的小娘子,“孙学士家十二娘,嗯,他家紧跟老四跟出了甜头,这是准备替老四扎篱笆呢,还是起了心?有意思!咦!”

  如果觉得锦桐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闲听落花小说全集锦桐花开春暖盛华,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