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罗青梅作品皇后总在搞事情/昏君养成手册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一秒钟记住本站,书农的拼音(shunong.com)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袁茂心中一凛,沉思良久,心中霎时一片豁朗,羞愧道:“皇上虽然年少,却沉稳有度,不像微臣,少年意气,只顾着钻牛角尖了。”

“这也是袁侍讲的功劳。”卫泽淡笑道,“朕记得,翰林院的众位先生们,曾给朕讲过霍光和汉昭帝、海昏侯、汉宣帝的旧事。”

卫泽识字不多,为了让他尽快梳通各个朝代的历史知识,学会怎么和大臣们打交道,同时还不能引起崔泠的主意,周瑛华想了个法子,让翰林院的所有讲师按照自己的专长,把历朝历代的名臣名相的名姓隐去,编成传说故事,用扮演或是辩论的方法,让卫泽在一边旁听。

内监们每天按着讲师们的吩咐,在卫泽跟前跳大戏,崔泠和孟家人以为他沉溺玩乐,果然没有起疑心。

那天轮到袁茂开讲,他刻意隐去了朝代和名字、官职,用讲笑话的方法,把霍光的生平娓娓道来,他自然是佩服霍光居多。

翰林院的几位老臣都是博学之士,一听就知道袁茂讲的是霍光。

众人另有想法,当场和袁茂争辩起来,为怕隔墙有耳,几人心照不宣,用拆字的方法,云里雾里机辩一场。期间各持己见,有人说霍光是千古忠臣,有人说霍光是徒有其表,有人认为霍光忠奸难辨,两者皆有……

那时候袁茂说到激动处,一口气没跟上,差点厥过去。

而卫泽只在一旁意态闲闲地吃葡萄,饮美酒,谁都没想到他不仅把所有故事人物都记住了,而且还知道他们捏造的几位人物分别指代的是霍光和他辅佐过的三位帝王。

汉昭帝即汉武帝的幼子刘弗陵。汉武帝弥留之际,杀子立母,处死宠妃钩戈夫人,将皇位传给年仅八岁的幼子刘弗陵。刘弗陵幼年登基,霍光是为辅政大臣,总揽朝政,独霸朝纲,霍家跟着风生水起,所有亲族旧友全部入朝为官。

刘弗陵处处受限,英年早逝,霍光将汉武帝的另一个孙子海昏侯刘贺立为皇太子,可这位海昏侯在位才不过十多天,霍光便暗中密谋废除他。海昏侯只当了二十七天皇帝,就被赶下皇位。

之后,霍光选择扶持在民间长大、无权无势的汉宣帝刘病已,并且继续把持朝政。

直到霍光因病去世,汉宣帝才算真正掌控朝堂。

霍光匡扶社稷,拥立昭、宣两帝,功炳千秋,青史留名,然而他到底是忠臣还是奸臣,谁能说得清呢?

袁茂和同僚们争辩了一个下午,最终也是不了了之,谁也说服不了谁。

卫泽长满茧子的手指轻轻点在书案一角的奏本上,冷笑道:“海昏侯刘贺仅仅在位十多天,霍光就认定他荒淫无道,前前后后列举出一千多条罪状,废黜他的帝位。听起来好像冠冕堂皇,朕却觉得十足可笑,一个王侯公子,竟然如此愚蠢,在短短十多天里,让人找出几千条过错?分明是霍光知道刘贺不会受他掌控,才会改立汉宣帝。”

汉宣帝命途坎坷,幼时吃了很多苦,很识时务,即位后,霍光表示要把权柄归还给他,他几次推脱,说自己不懂朝政,大事还是要靠霍光做主。这才坐稳皇位,没有成为第二个海昏侯。

可惜汉宣帝始终太过年轻,在立后之事上,坚持己见,没有册立霍光的女儿做皇后。发妻许平君被霍光嫡妻害死之后,他也只能苦苦隐忍,不敢声张,直到霍光去世之后,他才能为发妻报仇。

“报仇?”卫泽轻嗤一声,目光越过黄花梨万字纹窗棂,看向远处,隔着重重宫墙殿宇,自然是看不到含章殿的。

他收回目光,喃喃道:“人都没了,报仇,不过是让自己痛快罢了。”

皇位是他的,江山是他的,他要一步一步找回西宁帝王的尊严和权柄,但在那之前,他不会贸然用自己最重视的东西去试探世家们的底线。

对汉宣帝来说,他忍耐多年,终于等到霍光死去的那一天,自此摆脱桎梏,一言九鼎,坐拥万里江山,然而和他相濡以沫的发妻,早已化为一抔黄土,永远不会回到他身边。

袁茂眼前一亮,难怪卫泽近来愈发有君王之相,原来在和众位大臣闹脾气、罢朝、沉溺玩乐的同时,他一直在默默地学习该怎么做一个合格又不会太出格的年轻帝王。既能麻痹世家,又能时不时给世家当头一击,打一巴掌给一个甜枣,在世家们为各自的利益勾心斗角的时候,他已经不知不觉间,一步一步走近权力中心。

他不仅记住了讲师们说过的所有故事,还能分析得头头是道,必然是下了一番苦功夫的。

袁茂越想越觉得欣慰,再看卫泽,怎么看怎么觉得他英明神武,两手一拍,道:“皇上觉得孟家人就如同西汉时的霍家,所以只能隐忍,等他们自己露出破绽?”

“不。”卫泽摇了摇头,墨黑的眼瞳里闪着冰冷的光泽:“孟丞相充其量只是个权欲熏心的小人,永宁侯崔泠,才是霍光。”

崔泠把他接回西宁国,扶持他登上皇位,之后便迅速游离在朝堂之外,似乎与世无争,看上去忠诚无比,但卫泽知道,崔泠想要的,绝对不只是从龙之功那么简单。

他想做下一个霍光。

袁茂脸上现出几分讶异,他原以为,卫泽很倚重崔泠——禁宫戍卫,正由崔泠管辖,历朝历代,唯有当朝皇帝最信任的心腹能够承担这份重责,因为手握京师兵权的人,某种程度上就是掌握着皇帝的身家性命。

“袁侍讲不必忧虑。”见袁茂脸色霎时没了血色,卫泽轻轻一笑,甩甩袍袖,大大咧咧道,“朕以前做过伺候人的奴才,知道什么时候该装乖卖巧,什么时候该在暗地里使点手脚,就算孟家人联合世家,即刻逼宫,朕也能找到自保之法。至于永宁侯,他没把朕放在眼里,又和孟家面和心不合,不会轻举妄动。”

袁茂悄悄松了口气,“朝堂之上危机四伏,微臣以后会愈发小心谨慎。”

卫泽点点头,忽然语气一变,含笑道:“朕对袁侍讲,知无不言,望袁侍讲也是如此。”

明明是笑着说出来的话,但语气却像含了一片片冰渣,薄而尖锐,刮在袁茂脸上,有些生疼。

袁茂走出景春殿的时候,不由得打了个寒噤,回望一眼殿前的彩绘朱漆廊柱,浮雕游龙威风凛凛,气势凌人,心中暗暗叹道:皇上果然是长大了,喜怒都在一念之间,刚刚还在和自己推心置腹,君臣相和,下一刻忽然就暗含警告,说变脸就变脸,让他也不由得心生惶恐。

“吱呀”一声,曹平捧着一副雕花填金小托盘,推开糊了绵密素纱的槅门,走进书房。

通常卫泽和大臣私谈的时候,曹平都会守在暖阁外面,方才卫泽和袁茂的对话,他自然是听到了。

朝政大事,他不敢议论,不过关于卫文帝留下遗诏的事,他还是忍不住想说点什么。

他放下粉彩茶盅,擦了擦眼角,感叹道:“皇上,先帝心里还是惦记着您的,虽然没来及和您相认,可私底下却为您想得这么周到,怕您无人可用,特特给您留下这份遗诏。”

卫泽俊秀英朗的脸上笼上一丝淡淡的笑容,像清晨弥漫在江面上的薄雾,瞥一眼书案前黝黑暗沉的端砚,“你知道什么!”

曹平细细看了看卫泽的脸色,估摸着他这会子心情似乎不错,大着胆子道:“先帝为皇上考虑周详,皇上难道不高兴吗?”

卫泽卷起衣袖,手指从镂花笔架上划过,随手挑了枝兼毫笔,在雕刻老松云雁的砚台里蘸上浓墨,漫不经心道:“那份遗诏,是假的。”

曹平惊呼一声,不敢相信,怔怔地愣了半晌,方道:“袁侍讲竟然敢矫诏?”

那可是杀头的大罪啊!袁茂瘦巴巴的,风一吹就倒,竟然有这么大的胆量,敢矫诏?

卫泽从左手一摞折子中随意挑出几份,翻开来匆匆看了几眼,大笔一挥,画了个气势恢宏的圆圈,“他没有那个胆子,也不会想出这个主意。”

“那……”

卫泽合上奏折,随手往书案右角一扔,“遗诏是阿素弄出来的。”

“是皇后娘娘!?”

曹平心里一惊,连忙低下头,不敢再问,事关皇后,他还是老老实实闭嘴比较安全。

卫泽轻轻一笑,目光有些放空,“她不想让朕知道,朕就当做不知道好了。”

他默默笑了一会儿,余光瞥见曹平在一旁偷偷嘀咕着什么,哼了一声,“你嘴巴闭紧点,别让阿素看出什么来。”

曹平连忙捂住嘴巴,点头如捣蒜:近来皇上的脾气愈发古怪了,好起来的时候,和大臣们谈笑风生,一时恼了,就闹着要砍谁的脑袋。好在皇上对近身侍候的旧人还是一如往昔,所以曹平敢和卫泽直言直语,至于周皇后,曹平可不敢揣测对方的心思!

惹恼皇上,顶多责骂一顿,惹怒皇后,那可是要命的!

  如果觉得皇后总在搞事情/昏君养成手册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罗青梅小说全集皇后总在搞事情/昏君养成手册系统逼我做圣母明朝小官人蛮丫头/老大是女郎大唐第一公主,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