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罗青梅作品皇后总在搞事情/昏君养成手册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一秒钟记住本站,书农的拼音(shunong.com)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袁茂不知是没认出称心就是刚刚作弄他的人,还是没反应过来,仍旧是伸出双手去接。

称心犹豫了一下,袁茂已经掀开杯盖,饮了一口,眉头紧紧蹙起。

称心有些心虚,贝齿咬着红唇,眼神四下里乱转。

袁茂却没说什么,面色平静,放下茶盅,颔首道:“这仿佛是南吴的茶。”

称心悄悄吐了口气,领着送茶水点心的宫女们躬身退下。

周瑛华卷起锦边衣袖,葱根般的纤指从三彩刻花点青花盘里拂过,拈起一枚精致小巧的雪花龙须酥,看细如须发的糖丝落雪似的轻轻飘落:“袁大人觉得南吴的茶叶,和西宁的茶叶,有什么不同呢?”

袁茂面露怔忪,“回娘娘,微臣觉得,各有各的独到之处。”

周瑛华推开花盘,用绸绢擦拭指尖粘连的糖丝,脸上似笑非笑:“本宫倒是觉得,西宁的茶叶,似乎更合本宫的脾胃。”

袁茂眼眸低垂,神色不变。

“袁大人呢,到西宁国数月间,可还习惯西宁的水土人情?”

袁茂轻咳一声,言简意赅:“尚可。”

“皇上年幼,以前曾对袁大人多有怠慢之处。”周瑛华嘴角含笑,“袁大人也是弱冠之年,按理来说应当少年意气才对,本宫曾看过袁大人的手记,原以为袁大人和笔下的文风一般狂放疏朗,不想私底下却是个稳重性子。”

袁茂微露窘迫,低头绞着衣袖一角,神情大有羞涩之态,“娘娘谬赞。”

“袁大人风骨凛凛,刚直不阿,本宫敬佩袁大人的渊博才学,不想和袁大人兜圈子。”周瑛华直视着袁茂,目光从柔和转向凛冽,“皇上不曾对袁大人有过什么恩德或是情分,当初他强行把袁大人你从南吴国带到西宁国来,为的只是朝袁家撒气。袁大人小小年纪,不得不拖着病体远离家乡,在西宁国备受冷遇,为什么袁大人不仅没有怀恨在心,还选择对皇上效忠呢?”

房里寂静无声,水珠从青瓷杯壁渐渐滚落的声音清晰无比。

袁茂站起身,敛容正色,朝堂前微微躬身,头一次抬起眼帘,直面周瑛华审视的目光:“微臣斗胆问一句,在公主心里,是皇上重要,还是西宁更重要?”

第62章

袁茂神色庄重,称周瑛华为南吴公主,而非西宁皇后。

像是提醒,又像是警告。

周瑛华微微一愣,瞥了一眼三彩花盘里雪白|粉腻的雪花龙须酥糖,想起卫泽吃龙须酥时的窘迫尴尬,静默片刻,轻声道:“本宫已是西宁皇后,皇上是本宫的夫君,本宫的答案,袁大人还需要再问么?”

袁茂眼睛一亮,像沁了两团燃烧的烛火,掀起衣摆,朝周瑛华叩首,轻咳两声,极力拔高嗓音,一字一句道:“公主愿意对微臣如实相告,微臣也不瞒公主,微臣既然披上这身西宁官服,此生便会为皇上尽忠,绝对不会三心二意,摇摆不定。”

他身子弱,底气不足,刻意拔高的声音听起来还是软绵绵的,没有一丝雄浑气,完全不像是在表白忠心。

但他的神情告诉周瑛华,他说的每一个字都出自真心,绝无半点虚假。

周瑛华徐徐吐出萦绕在胸腔间的一口浊气:这样就足够了。

她接近卫泽,只是为了借用卫泽的帝王身份,而袁茂对卫泽,完全是出于本身的忠义执拗和抱负志向,没有掺杂其他的利用或是私心,虽说也是和卫泽的身份有关,但至少他对卫泽没有虚假隐瞒。

明明一直对卫泽巧言令色、谎话连篇的,是周瑛华自己,但她仍旧不想看到卫泽被身边的人欺瞒。

他虽然已经是一国之主,其实仍旧一无所有,总得有个人是怀着真心实意对他尽忠的。

只要袁茂知道他的本分,就够了。

“袁大人高义。”确定过袁茂的立场,周瑛华缓缓收起警觉之色,含笑道,“恕本宫冒昧,不知皇上是怎么打动袁大人的?”

南吴国的太子周衡能文能武,治下宽和,卫泽却只是个奴仆出身的毛头小子。袁茂是世家公子,出身尊贵,又博学多才,难免清高傲物,连周衡都没能把他揽为己用,他怎么会看中卫泽?

袁茂脸上现出几分窘色,苍白俊秀的脸腾起一阵嫣然,“微臣从前虽然饱读诗书,但因为身体病弱,父母族人将微臣看管得极严,微臣能从书中纵览天下,但终究还是从未出过远门,纸上得来终觉浅,没能亲眼看一看世间山水人情,是微臣平生一大憾事。若不是皇上执意聘用微臣,微臣这辈子可能都不会踏出王城一步。虽然皇上当时另有打算,但微臣不会忘记皇上的这份恩德。这是其一。”

周瑛华微微颔首,从袁茂的文章来看,他这个人为人固执,果然不错——卫泽挑中他,完全是出于戏弄侮辱,甚至还想借着远行的机会不动声色地耗死他。而袁茂完全不把卫泽的敌视放在心上,只因为觉得卫泽的举动于他有恩,就自顾自想着报恩。

固守己见,不知变通,可见一斑。

袁茂轻喘几口,接着道:“常言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皇上是天子,微臣是臣下,既是师徒,也是君臣,微臣不敢有丝毫僭越。不过,既然微臣受命教授皇上,那定会竭尽所学,将皇上教导成一位勤政爱民的明君。这是其二。”

周瑛华嘴角的笑意更浓,卫泽果然是皇室血脉,福运隆盛,竟然误打误撞,给自己找了个全天下最执拗最认真最负责的老师。

崔泠刻意推荐了一些只会掉书袋的酸腐文人,想把卫泽教成一个只会吟风弄月的空架子,有袁茂在一旁时刻监督,他的这个盘算怕是要落空了。

袁茂继续道:“微臣天资不凡,不愿碌碌无为,微臣有抱负和野心,昔时蜀汉昭烈皇帝刘备曾有一言,‘志犹未已’,微臣便是如此!现今三国鼎立,天下太平已久,迟早会再起烽火,若能辅佐皇上治理一方,泽被苍生,在战火中庇佑一方百姓,微臣才算对得起自己的才学和天资——这是其三……”

袁茂的话还未说完,周瑛华霎时勃然变色,眼中像掺了凛冽的风雪,透出冰冷的寒意,袁茂竟然敢拿汉末自立为帝的刘备自比!

不是算无遗策、忠贞炳千秋的蜀相诸葛孔明,而是野心勃勃、割据一方的蜀帝刘备。

袁茂似乎没有觉察到周瑛华的怒意,面色坦然,半晌之后又是一红,垂首嗫嚅道:“微臣浅知拙见,让娘娘见笑了。”

周瑛华细细打量袁茂几眼,病弱之躯,腼腆羞涩,内里却是狷介疏狂,袁茂绝不是喜怒不形于色、城府深沉的刘备,而是个锋芒毕露、迫不及待想建功立业的少年儿郎。

眼中寒意渐渐敛去,微笑道:“袁大人是有志向之人,来日必能得偿所愿。”

袁茂低着头,不敢应声,刚才还侃侃而谈,一番豪言壮语,转瞬间却忸忸怩怩,浑身不自在。

“本宫准备在京中开设学馆,广募天下有才之士,不拘国别,不拘身份,只要是有心向学之人,都可以入馆研习。”周瑛华道明今天传召袁茂来的目的,“皇上和本宫商讨过后,有意将招募之事交由袁大人出面料理,袁大人以为如何?”

袁茂面露喜色,但却没有即刻答应,略一沉吟,直接问道:“不知开设学馆的银钱从何处筹措?”

周瑛华抚掌轻笑:“袁大人不必忧心银钱之事,本宫已经备好足够的银两,不会让袁大人去和朝臣们打嘴仗,找户部讨银子的苦差事,轮不到你头上。”

她拍了拍手,称心掀起素纱帘子,捧着账册进房,把账册往袁茂跟前轻轻一掷。

焦黄的书页摔在地上,扬起的细尘让袁茂皱了皱眉头,他捡起账册,仔细翻阅了一遍,眉头渐渐平舒,“有这些银两,足足可以支持三年。”

“三年,怕是不够。”周瑛华轻笑一声,曼声道,“本宫已经命人往北齐国和南吴国散播开设学馆的消息,到时候来多少,学馆收多少,区区万两白银,能支撑到几时?”

袁茂连忙道:“娘娘深处内宫,不知道外面有很多沽名钓誉的酒肉之徒,真正有真才实学的还是少数。如果不分才学,全部收揽到学馆之中,长久下来,学子们良莠不齐,一片乌烟瘴气,终究不利于皇上选拔人才。依微臣来看,应当在入馆之前,考核前来进学的所有人士,唯有通过选拔的人,才能获取入馆的资格,供给吃穿花用。如此一来,万两白银,才是用到实处。”

周瑛华摇了摇头:“袁大人可有听过千金买马骨的典故?”

袁茂怔愣了一下,他熟读诗书,千金买马骨的故事,他当然知道:

国君花费重金,想征求一匹合心合意的千里宝马,始终不能如愿。后来他的仆人花费百金,只买得一匹死去的宝马尸骨。国君勃然大怒,仆人却道:“您愿意花费百金购买毫无用处的马骨,可见您是真心渴求好的千里马,消息传出去,还怕没有人向您进献好的千里马吗?”

  如果觉得皇后总在搞事情/昏君养成手册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罗青梅小说全集皇后总在搞事情/昏君养成手册系统逼我做圣母明朝小官人蛮丫头/老大是女郎大唐第一公主,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