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罗青梅作品系统逼我做圣母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一秒钟记住本站,书农的拼音(shunong.com)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这回听三郎周嘉暄说九宁要回来,他又惊又喜,他现在也有自己的部曲了,可以保护九宁。

他迫不及待,立刻亲自带人过来迎接九宁。结果却看到周嘉行和九宁并辔而行,而且几乎是寸步不离地时时刻刻待在她身边。

他本来就怀疑周嘉行,这下子更是疑心对方有阴谋,遣散其他人,只带了几十个忠心于自己的部曲,想把九宁抢回来。

没想到周嘉行带的那些亲随看起来普通,却个个能以一当百,几乎没费什么力气就扭转局势。

十一郎越想越觉得气闷,本事不如人,就只能被按着脖子奚落!

九宁虽然和他阔别几年,不过一看他脸上的表情就知道他在想什么,语气缓和了些,含笑道:“我还记得十一哥那时候说要上战场去历练,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十一哥果然长进了,你以前只能拉软弓,现在都能骑马放箭了。”

十一郎僵了一下,怒气尽数退去,低叹一声,愧疚道:“九娘……我只有这点本事……”

他很努力很努力地磨练自己,可是他终究能力有限,拍马也赶不上周嘉行。

风吹过,他盔帽上的红缨随风飘扬,衬得他那张脸好像更黑了点。

九宁嗨了一声,拍拍十一郎,“十一哥不必妄自菲薄,你比其他人强多了。”

以前,只要她这么夸一句,十一郎立刻就能眉开眼笑。尤其当她把十一郎和其他堂兄拿来比较,夸他是最好的堂兄时,十一郎简直恨不能长出一条尾巴来使劲摇几下。

这一次十一郎却没有笑。

他抿一抿唇角,岔开话题,“九娘……你过得好吗?二郎是不是成天欺负你、吓唬你?”

九宁眼珠转了转,摇摇头,笑道:“我不是就站在你面前吗?你看我好不好?”

十一郎抬起头,上上下下打量她几眼,脸上忽然划过一抹不自然的表情,像是脸红了。

“好……很好……”

他结结巴巴地道。

九宁双眼微眯,“那你刚才为什么生我的气?”

十一郎挪开视线,盯着道旁雪地里的一株松树看,“谁生气了?我不晓得。”

九宁白他一眼,拍他的胳膊:“你刚才分明生气了,说,为什么生气!”

在她的眼神逼视之下,十一郎无处可躲,轻哼了一声,道:“你刚才都认不得我了……”

进毡帐的时候他注意到九宁看自己的眼神,没错过她眼中的茫然。

九娘居然不认得他了!

居然!

虽然他确实晒黑了,变得更硬朗更威武了,和以前那个一身娇肉、被先生敲几下板子就扯着嗓子哭嚎的纨绔子弟大不一样,可九娘怎么能不认得他呢?

他可是一直想着九娘、记着九娘,每到她生辰的时候都会给她准备寿礼的!

九宁一时无语。

原来十一郎生气,不是因为输给周嘉行,也不是因为她说了什么伤了他的心,他之所以闹别扭,就是因为自己没一眼认出他!

她一巴掌拍开全身上下透着委屈的十一郎,“你一开始不也没认出我吗?我俩彼此彼此。再说了,我是因为十一哥变得又英武又威风才一时没认出你。”

十一郎进毡帐的时候可是盯着她愣了好久的,他也没认出她来好吗?

他刚才是被人扔进毡帐的,而且还在地上打了个滚,一点都不威风啊……十一郎眉头轻皱,可看着九宁笑意盈盈望着自己、仿佛真的崇拜自己的娇俏模样,心里还是忍不住冒起欢喜的小泡泡,从头到脚哪哪儿都觉得舒畅,脑袋一扭,哼哼着道:“算了,不和你计较了。”

九宁失笑,“好了,我去和二哥解释,我们一起回江州。”

十一郎脸色微微一沉,目送九宁转身进帐。

他没告诉她,刚刚看到她的时候,他不是没有认出她来……他只是看呆了。

第一眼就看呆了。

她真好看。

他看向自己刚刚落下马背被俘的地方,缓缓握拳。

周嘉行受伤了,坐在那里一动不动,甚至没开口,连一个眼神都没有,从头至尾只和九宁以眼神交流,气势就足够压过他了。

他咬咬牙。

……

周嘉行没有计较十一郎偷袭的事。

短暂修整过后,他们继续赶路。

骑马穿过白雪皑皑的平原,从峡谷抄近道走了差不多一个多时辰,江州很快近在眼前。

日头晴好,斑驳的城墙在日光下闪耀着潋滟的金光。

城门外人头攒动,车马塞道,一眼望去,乌压压一片脑袋。

九宁策马拐进一条小道。

十一郎跟上她,“九娘,怎么不回江州?”

族老们都在城门外等着呢!虽然他也不喜欢宗族的人,嫌族老们心思太多、太自私,但是现在周家是三郎做主,三郎想掌控江州,免不了得依靠族老们的支持。

九宁低头挽缰绳,道:“我先去见我叔叔。”

“你叔叔?谁是你叔叔?”

十一郎还不知道九宁的身份,连声追问。

九宁道:“待会儿你见了就晓得了。”

十一郎好奇不已,到了崔氏的田庄内,看到那个身披僧服、气度出尘、等在路边长亭前的俊秀青年,目瞪口呆。

“九娘……你阿耶居然是个大和尚!”

雪庭是和尚,雪庭是九娘的叔叔,那九娘的亲生父亲肯定也是和尚!

九宁翻个白眼:谁规定和尚的兄弟必须是和尚?

惊愕过后,十一郎也发现自己想岔了,怕九宁生气,忙道:“难怪九娘生得这么美,雪庭可是江州第一美男子,你阿娘也是美人,你们一家都美!”

九宁催马疾走几步,不理他了。

雪庭已经整理好所有没来得及带走的佛经典籍,让人送去长安,只等九宁办好为崔氏和崔贵妃迁坟的事,他们就能动身回长安。

他骑了一匹白马,迎上前,“周使君呢?”

九宁:“他待在城外。”

周嘉行答应过不会插手她和周家之间的事,他会在城外等她。

雪庭点点头,没看旁边跟着的十一郎,道:“所有人都找到了,就住在田庄里,他们已经收拾好行李。”

九宁嗯一声,一笑,故意做了个作揖的手势,颊边现出一对梨涡,道:“叔父辛苦了。”

雪庭神情不变,眼里似有若有若无的笑意,轻轻嗯一声。

九宁这次要把保护崔氏和崔贵妃南下的仆从都一并带回长安去。

仆从们若是已经在江州落地生根,不愿走,她也不会强求,给他们一笔钱财傍身。其他人想回长安的,可以带着家人一起走。

她骑马走进田庄。

仆从们知道她今天过来,全都等在道路两边。

远远看到雪庭身后一个美若天仙、艳如朝霞的女子策马走近,他们神情激动,跪倒在雪地里。

因为战乱远离家乡,流落在外,他们以为这辈子都不可能再回长安了。

他们中的一部分也想过自己回去,可北边到处都在打仗,人还没走远很可能就横死在荒郊野外,怎么回呢?

原以为注定只能做异乡人……贵主回来了!

贵主要带他们回家乡!

回乡……那是他们做梦都不敢想的事啊!

仆从们千恩万谢,拜倒在九宁的马蹄前,泪落纷纷。

九宁示意众人起身。

仆从们已经知道她的身份,对她比以前更恭敬,知道她有事要忙,不敢打搅她,抹抹眼角,默默散去。

雪庭道:“这些人拖家带口,不便走山路,我会派人护送他们走水路。”

九宁点点头,“带他们走会有些麻烦,不过他们是崔家的老人,对我姨母很忠心,而且对崔家谱系了如指掌,以后回到长安,重振崔家还得倚靠他们。”

“重振崔家?你找到崔家的嫡支后人了?”

崔氏是嫡支女郎,所以长住长安,当年她的亲人都死在暴乱之中,只有她一个人逃了出来。

九宁道:“找到了……我在长安的时候请卢公帮忙,卢公打探到姨母的一个堂侄还在人世,他叫崔长乐,那年暴乱时,他刚好不在长安,逃过一劫。”

她派人将流落在外的崔长乐接回长安,和他说了崔氏和崔贵妃的事。

崔长乐大哭了一场,呆坐半晌,又哭又笑:“也好……两位姑母都没受什么罪,走得安详。”

九宁准备让崔长乐继承崔氏带出长安的家产,帮他重振崔家。

乱世之中,世家受到极大的冲击,曾经屹立几个朝代而不倒、煊赫百年的世家几乎都没落了。崔长乐想靠他一个人重现祖辈的荣光,简直是难如登天。有了崔氏留下的钱财,他能少走点弯路。

雪庭赞成九宁的所有决定,他心里一直觉得愧对崔氏。

他虽笃信佛理,其实很清楚世间事不可能以佛理说得清。他视尘世如过眼云烟,心无杂念,唯一的挂碍,就是九宁。

所以他自私地让崔氏担了虚名。

九宁对这些一无所知,但她知道真相后,想也没想就扛下所有责任,也替他扛下那份愧疚。

她叫他叔父,就真的把他当成亲人看待。

雪庭很难得地走了一会儿神,跟上九宁。

两人边往里走,边小声商量回长安的事。

田庄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骤雨似的,由远及近。

北边的方向,飞雪四溅,一行快马穿过山中小径,朝着田庄疾驰而来。

武僧们立刻警惕起来,纷纷拔出长刀。

九宁拨转马头,扬手制止武僧:“不必如此,那是我三哥。”

马嘶咻咻,快马如离弦的箭一般飞驰至田庄前。

转眼快马已经驰到长道里,风卷残云一般。不等马挺稳,为首的青年撒开缰绳,长袍猎猎,翻身下马。

九宁已经下马,笑着迎上去。

第132章

一缕金灿灿的光线斜斜笼下来,切过周嘉暄清秀俊逸的脸庞。

他站在九宁面前,长身鹤立,面孔一半在明,一半在暗,双眸黑沉沉的,潋滟着浅淡的朦胧幽光。

九宁清澈的眼瞳倒映出他清秀俊美的容颜,仰头看他半晌,一时之间居然不知道该说什么。

她以为周嘉暄还是以前温和体贴的三哥,但真的面对面见到了,才发现他变了很多。

好像高了一点,和十一郎一样晒黑了,眉目依旧精致,但看人的眼神明显不再是以往的恬淡平和,儒雅之中,隐约多了几分威严。

周嘉暄低头看着九宁,忽然伸手抱住她,环在她肩膀上的手臂微微轻颤。

“观音奴……对不起。”

为了逃避父兄和宗族带给他的压力,他懦弱地选择远走,丢下自己的责任,丢下九宁一个人,让她去面对整个宗族……

不管上一辈之间有怎样的纠葛,她终究是他看着长大的妹妹,是会无限包容他、偏心他的观音奴。她会在他为和周嘉言争吵而难过的时候懂事地安慰他,会在他离家时要他不必担心她、她会好好照顾自己,会在他因为父亲是个拙劣之人而失望时逗他笑,会在他面前收敛她的小脾气……

她那么娇气,但当他不小心误伤了她时,她一点都不计较,忍着疼也要先开解他……

而他呢?

他丢下她,自己走了。

等他回到周家时,她早已经被送走。

他束手无策,只能骑着马,沿着她离开的方向追过去,一直追到江边……

但是那又如何呢?

就算追到了,他也只能吞下痛楚,眼睁睁看着她被周嘉行带走。

他不配当她的三哥。

九宁没有动,等了一会儿,扯一扯周嘉暄的袖子,轻声道:“三哥……”

周嘉暄眸光闪烁了一下,平复下来,松开九宁。

“怎么不叫阿兄了?”

嗓音低沉,依旧温和。

是那种“云移日转午风轻。香罗薄,暄暖困游人”的温柔敦厚。

九宁笑了笑,觉得眼前的周嘉暄仿佛又变回以前的三哥了。

周嘉暄抬手揉揉她脑袋,沉默了一会儿,“长高了。”

“可不是,我都到阿兄这儿了……”

九宁莞尔,垫起脚尖和周嘉暄平视,神情得意,透出几分俏皮。

周嘉暄眼睫低垂,知道她在故意逗自己,嘴角轻扯,露出重逢以来的第一个笑容。

经历风霜洗礼,他的笑意里也多了些不一样的东西。

啪嗒啪嗒一阵长靴踏响的声音,一旁的十一郎几步靠近他们,打断二人的叙旧,插话进来道:“不止长高了,还更漂亮了!”

说着挠挠头皮,嘿嘿直笑。

周嘉暄眉头轻轻皱了一下。

十一郎一点打搅别人说话的自觉都没有,碰碰周嘉暄的胳膊,“三哥,你怎么知道九娘在这里?”

周嘉暄没理会他。

九宁笑着代他解释:“三哥肯定知道我不想和其他人打交道,所以能先找到这里来。”

周嘉暄看她一眼,两人交换了一个眼神。

九宁知道自己猜对了,扬扬眉。

周嘉暄笑了笑。

十一郎响亮地啧一声,道:“族里那些人太不要脸,不见也罢!”

九宁脸上笑容淡去,“再说吧。”

周嘉暄没说话,脸色微变,扭头眼神示意自己的亲随。

亲随会意,上前几步,拦住十一郎:“郎君这边请,您前些天带走的罗二他们呢?”

十一郎愣了一下,一脸心虚。

罗二他们自然是被周嘉行俘虏了,之后他们一起来江州,他跟着九宁,让罗二他们自己回刺史府。

九宁和周嘉暄一起并肩往外走。

“二郎呢?”他问了一句。

九宁道:“二哥不会进城,处理完这边的事情,我就回长安。”

她没说周嘉行什么时候出发。

周嘉暄问:“你能待多久?”

九宁想了想,“三五天吧。”

周嘉暄没说什么,扶着她胳膊,送她上马背。

“宗族那边,你要是不想见他们,我打发他们去其他地方。”

九宁摇摇头:“没事。”

她只是回去解释清楚当年的事,不会多待。

两人骑马并辔而行,周嘉暄问起分别之后的事。

九宁拣能说的都和他说了——其实这些信上都告诉他了,不过周嘉暄似乎不信,眉宇间藏着隐忧,她只得从头到尾重复一遍。

周嘉暄默默听着。

等她说完,他也简略说了几件这几年江州发生的大事。

两人都默契地没有提起周都督。

十一郎已经和九宁谈过,周都督本来就是个不爱管事的性子,周嘉暄接管周家以后,他很大方地将自己的精兵交给周嘉暄,现在唐将军他们都听周嘉暄指挥。

说这些的时候,十一郎吞吞吐吐,眼神闪烁,明显有所隐瞒。

九宁猜想可能周都督不想见她或是说了什么话,十一郎怕她伤心,才故意遮掩。

她没有追问。

周嘉暄和十一郎一样,也刻意省略了些宗族内部的事。

九宁装作没发现他的隐瞒,想起这一路以来的见闻,扭头看着周嘉暄。

“阿兄,你把江州治理得很好。”

周嘉暄嘴角微微上扬。

江州早已经成为周嘉行势力范围内的一座孤岛,万千百姓的性命都在周嘉行一念之间。这几年他们几乎夜不能寐。不过被围困也不是全是坏处:有周嘉行的军队挡在外围,江州几年内都没有被战火波及,老百姓可以安心耕织劳作。

九宁勒紧缰绳,手中的鞭子指一指开垦出密密麻麻水田的山谷,笑道:“等北方平定下来,阿兄肯定还能有更大的作为!”

周嘉暄含笑看着她,嗯了一声。

……

烈日高悬,周家族老还在城外焦急等候。

虽是寒冬时节,在日头底下晒半天也难受,站在最前面的几个族老晒得头晕眼花,一脸油光。

众人又饥又渴、忍不住低声咒骂的时候,九宁、周嘉暄和雪庭、十一郎几人早已经在亲兵的护送下从另一道门进了城。

等族老们得知消息赶紧一窝蜂涌回刺史府时,府中大门紧闭,亲兵在外把守,所有人等,不能踏进府门一步。

族人们勃然大怒:“这可是周家,我们为什么不能进去!”

一人指着那名眼生的亲兵骂道:“你是谁帐下的?竟然连四叔公都敢拦?三郎呢?让三郎出来!”

亲兵一脸冷肃表情,二话不说,长刀出鞘。

其他亲兵见状,也纷纷拔刀。

“不是不让你们进,不过现在我们娘子在里面和周使君说话,谁也不能进去打扰!”

亲兵说完,一刀斩下,气势惊人。

咔嚓咔嚓几声,碎石乱飞,门边蹲坐着的石狮子竟然被他这一刀硬生生砍出一块缺口!

亲兵冷冷地扫视一圈,道:“谁再往前一步,休怪我刀下无情。”

众人呆了一呆,生怕被误伤,连忙后退。

门外的骚乱声越过院墙,传进园子长廊里,刚刚被亲兵叫起的父子俩对视一眼,脸色都变了。

周百药拉住一名仆从,喝问:“怎么回事?为什么要我们这个时候去祠堂?”

他身边的男子——周嘉言也抓住一个仆从,“三郎想做什么?族老怎么都不在?”

仆从们不敢回答,头埋得低低的,一语不发。

周嘉言怒道:“问你话呢都哑巴了?”

仆从还是不敢吱声。

亲兵皱眉,握住佩刀刀柄,朝祠堂的方向做了个请的姿势,冷冷道:“二位,请。”

嘴里说得客气,手却慢慢往外拔刀,刀刃摩擦声清晰地回荡在长廊间。

周百药哆嗦了一下,看着虎背熊腰、浑身往外散发戾气的亲兵们,想起担任监军时在战场上看到的恐怖场景,瞪大眼睛,一脸惊恐。

他抓住还想说什么的周嘉言,示意他不要冲动。

父子俩交换一个眼神,发现彼此都怕得双手发颤,咬咬牙,抬脚跟上亲兵。

周使君比他们更先到达祠堂。

周家现在是周嘉暄主事,周使君协助他处理江州庶务。周嘉暄毕竟曾经受过周使君的教导,不可能因为冲突就彻底软禁自己的伯祖父。而周使君很识时务,知道自己不能再和以前那样左右宗族事务,干脆交出手中权柄,还反过来支持周嘉暄——只要能让周家更上一层楼,周使君愿意被周嘉暄取代,而且绝无怨言。

周使君虽然放手宗族事务,依旧得到族人的敬重。族人如果有什么不好决定的事情,还是会征求他的意见。

周嘉暄遇到难题,也会请他出谋划策,和他讨论该怎么更好地治理一方。

但像今天这样直接派亲兵过来“请”他去祠堂的做法还是第一次。

尤其那些亲兵都很眼生,说话的口音一听就知道不是江州人。

周使君在仆从的搀扶下来到祠堂门前,气喘吁吁。

亲兵推门,示意他进去,道:“娘子等使君多时了。”

娘子?

周家哪位女子能支使亲兵?

想到一个可能,周使君心中一动,眼神闪烁了两下。

  如果觉得系统逼我做圣母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罗青梅小说全集系统逼我做圣母明朝小官人蛮丫头/老大是女郎大唐第一公主,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