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时镜作品我本闲凉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一秒钟记住本站,书农的拼音(shunong.com)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回头把药方誊抄一遍,直接给太师府就成了。

她把药方折了,放回锦盒内,对潘全儿道:“这差事也算是半道起死回生的。你这几日辛苦,我也都看在眼底。一会儿去东院那边,领上三个月的月例银子当赏钱吧。”

“谢二奶奶赏!”潘全儿立刻喜笑颜开,像是地上捡了一包银子一样,“小的往后必当尽心竭力,给二奶奶办事。”

其实陆锦惜心里门儿清。

锦盒大可叫婆子们递上来,他却偏破规矩自己走一趟,为的便是在她这里刷个脸熟。

有时候,事情做了,还得懂得展现自己的功劳。

光做不说的,在职场里都是傻子。

当上司的固然觉得你好,可爬得高的永远是做得漂亮也能说得漂亮的。

陆锦惜当初一步步这么过来,潘全儿这法子她也使过,所以并不排斥,反觉得他是可造之材,面上便和善许多。

“不必往后了。现如今正好就有件差事你能办。”

潘全儿一下愣住。

陆锦惜一指凉亭前头这一片湖泊:“一会儿你去领了对牌,找几个园艺花匠,把这花园捯饬捯饬。湖里要栽上点碧荷,周围这一片也别太寒酸。事情都跟回生堂这次一样,可知道了?”

这简直又是当头一个馅儿饼砸下来。

可比之前回生堂那次大多了。

先前潘全儿只觉得二奶奶是在掂他份量,如今还给他安排事儿,分明是要抬举他了。

当下潘全儿就跪下规矩地磕个头:“小的谢二奶奶赏活儿。”

“没什么赏不赏的,这都是你本事挣来的。”

陆锦惜摆摆手,示意潘全儿起来,不过也没准备再多说了什么了,只道:“这几日忙下来也有你累的。今日没事,便先回去歇着吧。”

“那小的先告退了。”

潘全儿一颗心怦怦直跳,只觉得二奶奶这一句“都是你本事挣来的”着实有一种奇异的,让他沸腾的味道。

他恭敬地退下,陆锦惜则站在凉亭上看着前方。

白鹭见人一走,总算是欣慰地摸了摸自己的胸口,一副侥幸模样:“可算是成了,奴婢险些以为要赶不上了。明儿就是太师府寿宴,咱们这寿礼,可还真是踩着时辰备的。”

“鬼手张言出必践,只是磨人了一些……”陆锦惜眯着眼睛笑起来,看一眼锦盒,心情也的确不差,“咱们也回吧。差不多快到传饭的时候了,再回屋看看有没有旁的事。”

“是。”

凉亭下面,连着一条鹅卵石铺成的园径,石头表面已经被人踩的有些光滑。远远地能看见花园尽头的抄手游廊。

陆锦惜下了台阶,上了园径,便要上游廊。

不过还没走近,她便忽然“咦”了一声,看着前方,脚步一顿。

游廊左面,竟有个纤弱的妇人走了上去。

一身黛色遍地金的比甲穿在身上,勾勒得腰肢细瘦,体态婉约,头上只挽着简单的圆髻,耳上挂着素净的白玉圆珠耳坠。

隔得太远,陆锦惜不大看得清对方的五官,只隐约觉得秀美婉约。

这人她没见过,也不认得。

倒是白鹭也跟着停了脚步,有些诧异:“居然是大奶奶。”

陆锦惜顿时一怔:她大嫂,贺氏?

薛家长房人丁不旺,嫡庶男女算在一起,统共五个。

大爷薛冷,二爷薛况,三爷薛凛,四爷薛准,还有个年纪最小的姑娘薛黛。

薛冷、薛况和薛凛,三人都是太太孙氏嫡出。

薛冷和薛况本事都很大,年纪轻轻就已经跟着父亲带兵作战,建功立业,只是因为战事频繁,又都没能逃脱马革裹尸的命运。

两人英年早逝。

剩下来的三爷薛凛,则显得平庸。

兴许是薛氏一门的气运,都集中到了他两个哥哥的身上,轮到他时,文不成武不就。

即便娶了卫太傅嫡女卫仙,如今二十六年纪,却也不过凭着家族荫蔽,在京中谋了个六品骁骑校的职。

陆锦惜其实都曾疑惑:卫仙这样出身尊贵的高门嫡女,嫁什么人不好,怎么偏偏就选了薛凛?

至于四爷薛准,则是老爷薛远的小妾周氏所出,今年十九,还未及冠。

小姑娘薛黛,陆锦惜的小姑子,也是刚及笄,听闻正要谈婚论嫁。

细细一数,薛家长房如今的情况,的确算不得很好。

如果陆锦惜没记错的花,这一位长嫂贺氏,原本才是真正的掌家媳妇。

只是薛冷去得早,她膝下只有一个小女儿薛明珠,没有嫡子傍身。又兼之薛况功绩地位都节节攀升,早越过了昔年兄长一大截,又娶了陆锦惜,所以太太孙氏,自然也没有把中馈交给贺氏来掌管的道理。

听闻这一位寡嫂,自守寡后,便关起门来守着薛明珠过日子,外面的事情几乎是不搭理的。

倒没想到,能在这里看到。

陆锦惜略一思量,便道:“咱们上去打个招呼吧。”

说着,便迈开脚步。

可没想到,就在她刚走出没两步的时候,对方也瞧见她了,那一双有些沉寂的眼眸里,便多了一点陆锦惜看不明白的东西。

贺氏站在廊下,见陆锦惜向着这边走来,她竟只远远跟陆锦惜点了点头示意,便继续顺着抄手游廊,向另一头走去了。

“这……”

白鹭瞧见了,顿时不知说什么是好,好半天之后终于反应过来,不满道:“她倒一副不想见咱们的样子。咱们还不想见她呢!”

陆锦惜却没说话。

她还在琢磨刚才贺氏看过来的那一眼,哀伤里带着几分不平,或许还有不喜。

陆氏也死了丈夫。

可她运气好,还有薛迟这么个遗腹子。因此继续掌管着家中中馈,乃是名正言顺,往后也有个傍身的依靠。

明明有同样的经历,可偏偏自己是倒霉的那个。

换了她是贺氏,见了陆氏,心里也应该有那么一点古怪吧?

陆锦惜这么一想,倒不很计较对方的敷衍了,只随口道:“她是长嫂,也没什么失礼的地方。不打招呼也好,不必花心思想想怎么说话了。”

白鹭对这话自然不敢苟同。

她跟上了陆锦惜的脚步,只嘀咕起来:“大奶奶成日里关在家里,往日咱们璃姐儿琅姐儿去她那边找珠姐儿玩,她竟然不允,怕咱们姐儿把珠姐儿带坏了。”

“这话怎么说?”

陆锦惜顿时皱了眉。

白鹭撇嘴道:“因为咱们姐儿有书房,也不止读《女戒》《女训》,琅姐儿又不那么娴静,四下里跑着。当时奴婢听她说那话,心里就不很舒服。”

原来还是陈年的旧怨。

陆锦惜大致明白了这一位寡嫂的情况,端怕是要立个牌坊的,生怕将来珠姐儿不好嫁人吧?

她心里不认同,不过并不发表意见,搭着白鹭的手,慢慢去了。

刚进了东院院门,青雀便迎了出来:“您正好回来,姐儿们哥儿们都在屋里,等着跟您请安呢。奴婢正想您要再不回,就请他们先回。”

近日来陆锦惜帮孩子们算了算,早上请安的时辰,未免也太早一些。

睡得晚的连个囫囵觉都熬不过去,加上早上天气冷,她便免了他们的晨起请安,只叫一天来一趟,都在黄昏。

陆锦惜听了青雀这话,脚步没停,往里面走,却是想起自己前几天事情忙,一直没来得及抽出空来跟孩子们相处。

今日他们来请安,倒是有些闲暇说话。

但人多,有些话也不方便问。

陆锦惜进门前脚步一顿,只吩咐道:“去张罗张罗,在外间摆饭吧。我留孩子们一起用个饭。”

青雀点点头,明白了她的意思,便去通知小厨房,添几道哥儿姐儿喜欢的菜色。

陆锦惜这边却是直接进了屋。

“给母亲请安。”

几个年幼的孩子都在,一齐给陆锦惜道了个安。

陆锦惜一眼看过去。

薛明璃撒花黛袄配着弹墨裙,安然娴静。

薛明琅今日亦穿着白绫袄儿,下着浅翡翠撒花洋绉裙,比起当日踩着小红靴的打扮,倒是乖顺很多。只是她依旧垂着头,虽行礼,但把头埋得很低。

薛迟跟罗定方打架时候落下的伤,则已经好全。

此刻一张小脸,干干净净,粉雕玉琢,眉目里那一股英气便更凸显出来,两只眼珠都在放光。

只是让陆锦惜惊讶的是……

薛廷之也在。

比起那三个乳臭未干的,他实在显得年纪不小。

站起来比陆锦惜要高,看着也成熟许多。

一身简单的白袍上绣着如意云纹,勒着一条同色的刺绣腰带,从上到下收拾地妥妥帖帖。

鼻梁高挺,嘴唇微薄。

眉眼间的轮廓,却很深刻。

比起薛迟来,薛廷之的身上,那一股英挺的气,反而没那么重。

他是发自骨子里的锋锐。

陆锦惜瞧他一眼。

单独看时还不觉得,如今他与薛迟一左一右站在一起,她才发现这俩孩子长得一点也不像。

许是薛迟长得像她,或者薛况,但薛廷之长得像那个胡姬吧?

不过如此说来,那胡姬的美貌,必定惊天动地。

心里绕过了这么个不大相关的念头,陆锦惜已走了过去,叫他们都起身:“方才会过了世子夫人,见天气没那么冷了,便出去走动了一会儿。倒忘记你们这个时辰要来请安了。没等太久吧?”

炕上暖和,茶盏也上了新的。

陆锦惜坐了下来,白鹭则将那鬼手张给的锦盒放到了一旁的高几上,在陆锦惜身边垂手侍立。

薛廷之没说话,只看了那锦盒一眼,目光在那回生堂独有的铜锁头上停留片刻,又收回了。

“回母亲的话,没有等太久,也才刚来。”

薛明璃乃是长姐,坐下来之后,便轻声细语地答了。

薛迟却是望向陆锦惜,有些期待,巴巴问道:“娘见过世子夫人了吗?她有没有说定方什么时候去学斋呀?我一个人都要无聊死了。”

上次打架,薛迟听说罗定方也没受罚,两家的大人都没追究,心里就很高兴起来。

自打自己回了学斋上学后,就一直记挂着罗定方。

这会儿听陆锦惜提起世子夫人,当即就按捺不住了。

陆锦惜无奈:“这些天你都问过了八百遍了。世子夫人说二公子的伤已经好得差不多了,张老大夫的医术你还用担心吗?差不多这两天就能去学斋。你这两日,可没在学斋乱搞什么是非吧?”

“没有。”

即便有我也不说啊。

薛迟可是个机灵鬼,知道罗定方这几天就要来读书,眉开眼笑,反而带了几分讨好地对陆锦惜道:“这几日娘你很忙,我明天就把功课给你看看。先生还夸我呢!”

“……”

是么?

怎么觉得这话不是很可信?

陆锦惜看了他一眼。

薛明璃坐在一旁抿着嘴,露出点微笑来。

薛明琅不客气地给了弟弟一个白眼:“又是老伎俩!”

薛迟顿时跟泄了气的皮球一样,蔫了下来。

他轻哼了一声:“二姐你这么凶,往后一定没人娶!”

“那都是往后的事。”薛明琅竟然不恼,斜了眼看他,“总比某些人今晚上回去奋笔疾书的好!”

薛迟被人拆穿,一下就炸了毛,跳起来道:“你嫁不出去!”

“你回去赶功课!”

薛明琅哪里是耐得住的性子,当下也把茶盏一放,就戳了回去。

“你嫁不出去!”

“你回去赶功课!”

……

你来我往,竟在这屋里掐起来了。

薛明璃左边看看,右边看看,一时头大,两边都劝:“没事没事,都是一时气话,别吵了……”

“你嫁不出去!”

“你回去赶功课!”

……

照旧魔音穿耳。

陆锦惜看着眼瞧着就要打起来的琅姐儿跟迟哥儿,还有夹在中间的璃姐儿,一时只有一种自己进了智障幼儿园的错觉。

她竟然没出声,就这么看着。

姐妹弟弟三个,虽是在吵闹,可看着圆融一团。

姐弟相互数落起来,对对方的毛病和小秘密了如指掌,看得出平日里关系很近,就是混在一起的。

薛廷之也在旁边看着,并不出声。

屋里吵着,倒是很热闹。

陆锦惜听了一会儿,已经把琅姐儿跟迟哥儿一些小秘密记下来了,现在再看璃姐儿,竟然觉得这是个聪明的。

和事老。

不插手,当着长姐,也不用被其他两个拆台爆料抖秘密。

她想着,便微笑起来。

薛廷之回眸瞧见她,竟觉得她心情好像不差,眸底便闪过了什么,缓声开口:“母亲……不劝劝吗?”

“就这么吵着挺好的,吵吵闹闹才是一家子嘛。”

话一出口,陆锦惜就顿了一下。

这话说得不很对了。

因为薛廷之看起来,就是个局外人。

他不过坐在这里罢了。

陆锦惜放下茶盏,带着点歉意:“我无心之语,你别往心里去。”

其实薛廷之从来没当自己是个“家里人”。

他摇摇头:“您说得对,吵吵闹闹才是一家子,这样也挺好的。”

他就这么坐在那边,恭谨整肃。

陆锦惜一时也不知跟他说什么好,只想起他那方子来,却也不道谢,更不询问。

没一会儿,先才出去张罗的青雀便回来了。

“夫人,外头饭菜已经张罗好了。”

陆锦惜点了点头,见他们也吵到了尾巴上,便起身道:“好了,都别吵了,这一通话说下来该累坏了。正好我这里传饭,都留下来用个饭吧。”

“我才不……”

薛明琅瞪着薛迟,一句“不想跟他用饭”就要脱口而出。

旁边的薛明璃忙拉了她袖子,她才闷闷地又把话憋了回去,索性不开口了。

小孩子吵架,都是吵着吵着到火气上。

没多久自己就会好。

陆锦惜当然明白这个道理,只当自己没听到这话,便带着他们往外间走。

只有薛廷之,有些迟疑,站在原地没动。

陆锦惜脚步一停,回头看他:“怎么了?”

“回母亲的话,廷之院里已经备了饭,一会儿还要回去喂马。”

薛廷之垂着手,那修狭的桃花眼一垂,便是一点低低的沉寂,只挂了一点些微的笑意。

“怕今日不能领受母亲美意……”

其实陆锦惜也觉得跟他一桌吃饭,会很奇怪。

毕竟他不是陆氏的孩子。

是以听见这一句话,陆锦惜不置可否,只道:“你既然有事,那便改日吧。”

“是。”薛廷之一躬身,“那廷之改日再来给母亲请安。”

“无妨。”

陆锦惜就站在原地,看他告辞离开。

也不知是不是心理原因,看着他背影,脚步略有蹒跚,一个人出去,身边也没带个别人,竟觉得有些清冷落寞。

陆锦惜皱了皱眉,一点旁边小丫鬟,道:“你出去送送大公子,外头天暗了,也打个灯笼。”

小丫鬟顿时讶异,明显是觉得陆锦惜这吩咐出乎了她意料。

只是她也不敢多言,连忙应了声,追出去了。

陆锦惜是不知道薛廷之为什么不留下来吃饭。

也许是真有事,也许是觉得留下来不好吧。

后者的可能挺高。

所以她也没继续深究下去,自去跟孩子们一起用饭。

琅姐儿和迟哥儿都有些挑食,不过都在长身体的年纪,除了几样菜没动之外,其他都用了不少。

一直等到天黑了,饭用完,又喝了茶,她才着人把他们挨个送回去。

晚间也没什么事。

明日就要启程去顾太师府,给那一位跺跺脚就要震动整个官场的顾老太师拜寿,所以陆锦惜也没看账本没看书,早早歇下了。

次日一早,她便起身往孙氏屋里去,打算省过了太太,动身出发。

第24章 大将军夫人

不过,意外的是,她到那边的时候,孙氏屋里已经坐着两个人了。

一个盛装打扮,正是今日要跟她一同去寿宴的卫仙;另一个却是弱如蒲柳,带着一点寂寂的意味儿,像盘冷月。

陆锦惜一打量,便认了出来:后者正是她昨日在抄手游廊那边瞧见的大嫂贺氏。

对方虽换了一身更素净的苍青挑线棉裙,可当时的模样和身段,陆锦惜都还记得。这一次看见正脸了,是个内敛的美人,修的是两撇柳叶眉,眉梢微微下坠,便把整个人的气韵给压了下来。

这没什么生气的寡淡模样,一时让她想起个把月前,自己刚穿来,揽镜自照时的模样。

可不就跟这样子差不多吗?

她心里暗暗皱眉,却如常给孙氏道了个安,才坐到了右边第一把椅子上,在卫仙上头,也在贺氏的对面。

“倒是没想到这样赶巧,也碰见大嫂和三弟妹了。”

孙氏没说话。

卫仙却瞧了陆锦惜一眼,嗓音似黄鹂一般好听:“二嫂在太太这里遇到我,算不得巧,在这里遇到了大嫂才是巧呢。”

贺氏似乎是个沉默的人,她那一双沉寂寂的眼眸,抬起来,看了卫仙一眼,又垂了下去,声音细细地:“也没什么巧的。”

卫仙顿时甩了她一对白眼。

陆锦惜侧头正好瞧见,只觉得卫仙似乎不大待见贺氏。

只是她也没说话。

上头坐着的孙氏刚好把茶盏放下,抬起头来,也不知是看没看到刚才的情况,只道:“你们大嫂是常日来瞧我的,只是时辰跟你们不大对得上罢了。今儿你们俩,都要去太师府了吧?”

“正是。想着出门之前,来您这里请个安,也听听您的交代。”陆锦惜恭谨回答。

孙氏却还是那句话:“没什么要交代的。今日长公主也会去,有她在,若能提点你们一二,必定出不了差错。时辰不早,老二老三媳妇你们要出发,老大媳妇也陪我说了多时的话了,我也不多留你们,都各自去吧。”

陆锦惜与卫仙,到这里来,不过都是走个过场。

卫仙来得早些还有盏茶,陆锦惜却是露个面儿就走,连茶也来不及上的。

她们都起身来,与贺氏一道给孙氏告了别,才出门来。

卫仙瞅了瞅陆锦惜,又看了看贺氏,似乎不想搭理她们,一扭身便先往外头去了,倒留了陆锦惜与贺氏一起。

陆锦惜估摸,她跟贺氏没两步同路,走在一起,总归要说几句话,不然也太尴尬。

于是主动开了口:“昨日在花园那边偶见了大嫂,本想上前打招呼,不过大嫂该没看见我。可巧今日在太太这里遇到,只可惜马上又要去太师府那边了……”

在她看来,说话套近乎,总不会出错的。

可没想到贺氏半点没有买账的意思,眼见着院门就在前面了,只略微生硬地笑了一笑:“也没事。我是个没了丈夫的,在家里待着才是正经。弟妹与三弟妹一道去太师府是正事。”

那一瞬间,陆锦惜微微蹙了眉,竟觉出几分莫名的不舒服来。

她说什么“大嫂该没瞧见我”,事实上不管是她还是贺氏,都很清楚:贺氏就是看见了她,但没搭理她打招呼。

陆锦惜不提这茬儿是客气。

贺氏轻描淡写一句“也没事”,就不是什么客气了。

尤其这一句“没了个丈夫的,在家里待着才是正经”,听上去颇为刺耳。

陆锦惜只不动声色点了点头,三两步到了院门口,便与贺氏告别了。

贺氏的院子在另一头,也不去太师府,所以不跟她们一道,走没几步就没了影子。

陆锦惜原地看着,眸色深深。

卫仙竟也没走远,见她这般,不由凑了过来,幸灾乐祸道:“看来,也不是我一个人听不惯她说话。二嫂你也不喜欢她啊!”

这几日府里已经多了几分绿意,卫仙又年轻,逢着要给太师府贺寿,所以抱了雪貂毛手笼,穿了一身的海棠红。

裙面上那银色的刺绣针针精致,在天光下面闪闪的。

乍一眼看去,人比花还要娇俏。

陆锦惜回头,就看见了她脸上那讽刺的表情,一下想起她刚才在孙氏那边甩了贺氏的一对白眼。

卫仙的脾气,在她感觉起来,总有那么一点点奇怪。

对着原身陆氏,也不知哪里来的那么大的恨,跋扈又嚣张;如今却勉强算得上和颜悦色,估摸着是觉得她变成一块又臭又硬的石头,要换个法子整她?

陆锦惜慢慢笑起来,当然矢口否认:“我只是看大嫂这样一个人,心里有些戚戚然罢了。”

  如果觉得我本闲凉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时镜小说全集我本闲凉王侯组团当山贼贫僧姜姒虐渣攻略非典型庶女[重生]票房毒药翻身记[金粉世家]重生秀珠[红楼]大盐商[黑客]自由男神不自由[黑客]愤青大神[大汉天子]废后复仇傲慢与偏见(世界公敌),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