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非天夜翔作品江东双璧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周瑜在厅内读了信,只见满纸血泪,曹操悲切之情溢于字里行间,最后又将吕布之死,推到刘备头上,只字不谈求援结盟之事,周瑜只得派人将信送往吴县,亲自出城祭拜。

可怜吕布一代枭雄,死后竟无安身之所,周瑜在棺前痛哭了一场,与孙权拜过后,择日给吕布选址下葬,暂且葬于丹阳,来日捡骨后,再将棺椁迁往并州。

“什么时候出兵?”孙权问。

“不能出兵。”周瑜说,“否则会激怒你哥,必须和他商量好。”

孙权说:“他不会答应的!你不知道现在吴县变成什么样了!”

“变成什么样?”周瑜问。

“谁的话也不听。”孙权说,“前些日子他杀了好几个人,张昭劝不住,鲁肃不愿劝。”

“什么人?”周瑜又问。

孙权不说话了,周瑜猜想大半是吴郡本地豪强。末了,孙权说:“不服他管的会稽人。”

“杀了多少个?”周瑜问。

丹阳倒是没有消息,想必是捂得甚严实。孙权说:“连坐,不知道杀了多少,据说把太湖岸边都染红了。”

周瑜脑中“嗡”一声,顿时觉得天旋地转,又问:“为什么?”

孙权说:“鲁子敬说,他是因为年前会稽借粮一事,拿刘繇家开刀,我觉得他只是心情不好,想杀人了。”

周瑜说:“我送封信过去,你不可急躁。”

孙权:“再不发兵,子桓就有危险了。”

“我尽快。”周瑜忧心忡忡,回入书房,提笔给孙策写了封信,正要送信时却发现飞羽不在身边。离开吴县,前来丹阳三月有余,并未带着飞羽,于是周瑜只好派人快马加鞭送去,幸亏两地不远,快马兼程,一日可到。

第29章 成婚

翌日傍晚,孙策的回信来了,召他回吴县议事。周瑜便安排了丹阳一应政事,回吴县述职。抵达吴县时,飞羽破空而来,停在他的肩头,这令他高兴了些许。

然而进得城中,周瑜却发现道路百姓有犹豫之色,且紧张不安,似乎自己离开的这三个月里,城中防守、监察严了许多,百姓互相视之以眼色,看到周瑜经过时,似乎有人要拦马,却被卫兵驱逐开去。

孙策依旧是那副吊儿郎当的样子,坐在正厅里,眼也不抬,擦拭着一把画戟。

那是吕布的方天画戟,他唯一的遗物。

“貂蝉不知道上哪儿去了。”孙策笑笑,说,“听说她挺漂亮的?想必又被曹操收进后宫里了。”

“不至于罢。”周瑜淡淡道,解开斗篷,天气阴冷阴冷的,问,“有酒吗?”

孙策吩咐人温酒,又问:“兵符呢?”

周瑜拿出孙策的虎符还他。

孙策说:“孙权胆子越来越大了,没跟着你回来?”

周瑜摇摇头,说:“你真的不打算出兵?”

孙策一笑道:“于公于私,都必须驰援曹操,是不是?”

周瑜说:“曹操胜后,天下可定,若不愿百姓民不聊生…”

“可这笔账怎么算!”孙策重重将方天画戟拍在桌上,说,“吕布于你,于我都有恩无仇,用这么一封轻描淡写的信,就推得一干二净!老子已经不计前嫌,放了他儿子!还要我出兵为他打仗!”

周瑜点点头,说:“是,主公说得对。”

“你嘴上承认了,心里不服气。”孙策说,“罢了,没意思。”

“不。”周瑜抬手道,“我心服口服,我认真的,目前虽晚稻已收,吴郡一地仍旧实力不济,不足以支持长时间用兵,就任曹操去自生自灭罢。”

孙策冷哼一声,仿佛不认识般地看着周瑜。周瑜心里叹气,没再提这事,预备起身告辞。

“丹阳如何?”孙策说。

“从父治理有方。”周瑜笑了笑,说,“我没给他添乱,却也做不了什么大事。”

孙策的口气缓和了点,说:“明年我计划对荆州用兵,到时候你负责率水军。”

周瑜点点头,孙策又说:“来年若无大差错,赋你一个水军都督之职。”

“谢主公。”周瑜起身,行礼道,“我先回去了。”

孙策一怔,说:“走了?”

周瑜答道:“孙权还在丹阳,我不回去盯着,怕又出什么岔子。”

孙策似乎心烦意乱,挥手道:“走吧走吧。”

于是,周瑜去看望了鲁肃,两人牵着马,依旧是鲁肃送他出城。

“你和孙伯符呢,”鲁肃说,“适合当朋友,当家人,不适合当君臣。”

“我也发现了。”周瑜说。

这么多年了,他们是如何从亲密无间,落到这个地步?是在彼此较劲吗?周瑜自认为,自己已经让了许多,知道孙策不喜欢旁人干涉他的决定,就总是顺着他的话头说;知道孙策是主公,就要有主公的身份,周瑜也不再在任何谋臣的面前与他称兄道弟。

鲁肃又说:“吴郡一地现在都怕他,说他是项羽转世,来当小霸王的。”

“风言风语,不必理会,谣言止于智者。”周瑜说。

鲁肃又说:“可是有的谣言,还是传到他耳朵里去了。”

周瑜眉毛一动,看着鲁肃。

鲁肃说:“会稽大族说,他发家,全因你在背后支持,以他的本事,是不足以治理江东的。”

周瑜长吁一口气,不知为何,不仅没有意料中的烦躁,反而如释重负。

“果然来了。”周瑜说,“还说了什么?”

鲁肃悠然道:“孙家不是本地人,祖上在富春、会稽一地,整个吴郡对孙坚父子颇有怨言,始终对他们家有抵触情绪。起初有你我压着,启用郡内大族子弟,方消停了会儿,现在又开始了。”

周瑜说:“张昭就没说什么?”

“他们是徐州一派的,”鲁肃说,“北方士人,巴不得排挤南人。须得想想办法,否则地域之争根深蒂固,迟早会酿成祸患…”

正在此刻,传令兵前来,让周瑜回去,一时间孙策竟又是改变了主意,不让他走了。

周瑜只得打道回太守府,孙策却不在府中,只是让他稍住数日,另有安排。周瑜与鲁肃面面相觑,彼此都不明孙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既回来了,就先住下吧,夜间周瑜要找孙策聊聊,说不定他的主意有所改变,却被告知孙策今天午后就离开了吴县。张昭、张纮与吕范等人开了晚饭,周瑜归来,各人说不得客气寒暄了几句,周瑜问到吴县情况,得知现在南派与北派争夺尤其厉害。

孙策不喜欢会稽人,从一开始孙坚发兵,成为长沙太守后,会稽就总是与他作对,先前借粮也吃了个闭门羹,乃至双方关系恶化。周瑜要与张昭商量,拿来举孝廉的察人簿,擢升少量会稽人,却被张昭等人集体反对。

“必须怀柔,”周瑜说,“否则事情只会越来越糟,人是杀不完的。”

“他的事你少管。”鲁肃说。

吕蒙在书房内听得一脸尴尬,坐也不是,走也不是。

吕蒙是汝南人,实际上与孙策手下的谋士都不是一派的,周瑜也不瞒着他,问了他的意见。

吕蒙答道:“江东不稳,又有袁绍在侧,我劝过主公,此刻最好的方法,无异于一面派兵与曹操结盟,一面安抚内部,提升南派官员。”

“怎么这么大的人了,”周瑜蹙眉道,“还是如此幼稚?”

鲁肃和吕蒙都不接话,周瑜意识到自己说得也有点过了,片刻后说:“吕将军,我有一事拜托你。”

吕蒙欣然点头,说:“但请直言。”

周瑜说:“明日一早,请你动身往丹阳,我不知道主公有什么安排,一时半会儿,恐怕我是回不去了,孙权今年不过十五岁,我怕他一时冲动,调兵往官渡。”

“我以为这是太守大人的安排。”吕蒙笑道,“莫非不是想让仲谋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一回吗?”

周瑜也有点迟疑,按理说,现在最好是孙权先斩后奏,带兵驰援曹操,这样一来孙权是孙策的弟弟,孙策总不能将弟弟给按军法斩了。

“先劝住他吧。”周瑜说,“我再旁敲侧击,朝主公说说,不定有转机。”

吕蒙倒是好说话,在孙策麾下时,一直不得重用,终日无所事事,现在有事做了,第二天便带着周瑜的手谕,前往丹阳。

又一日后,孙策终于回来了。

孙策原来是往舒县走了一趟,还将孙母与周母一并接了过来。守卫过来通知时,周瑜心里便一惊,什么意思?在吴郡过年?

“公瑾!”

周瑜换上正装,匆匆朝厅内走,鲁肃却追着过来,说:“你有麻烦了。”

周瑜停下脚步。

“昨日吕蒙刚到丹阳,孙权就把你的兵马带走了。”

周瑜:“…”

“这浑小子…”周瑜早就有预感,没想到孙权还是抢先一步。

“吕蒙坐镇丹阳,给这边送信。”鲁肃说,“张昭让我将兵马调动之事先扣住,不禀报主公,看看能追得回来不。”

“往哪里走的?”周瑜问。

“经寿春过。”鲁肃答道。

“追不回来了,”周瑜说,“黄盖定会支持孙权去参战。马上通知吕蒙,供应军队粮草,不够的话先调用寿春那边…我先去拜见两老,你马上去办,主公万一发现了,让他来问我。”

鲁肃走了,周瑜脸色阴晴不定地来到正厅,见自家母亲与孙母。

孙策正笑着与她俩说话,孙夫人一见周瑜便道:“怎么搞的!吃得这么瘦!是短吃的还是用的了?”

周瑜笑道:“天气转凉,晚上没睡好。”

“公瑾是瘦了。”孙策拍拍膝盖,笑着说。

孙夫人手指戳了孙策额头,说:“是你亏待瑜儿了罢,看把他瘦的,给你日夜劳神定是跑不掉。”

“他小时候就是这般。”周母笑着打岔道,“和他爹一个德行,眉头都快打结了,吃得少想得多。”

“没人照顾终究是不成,”孙夫人道,“哪有这样的。”

孙策拉着周瑜,笑着说:“来来,先跪过了,我有话说。”

周瑜便与孙策在两老面前跪下,拜过母亲。算来一别也有两年了,再见家中老母,周瑜心中止不住地酸楚,心念既然来了,便接到丹阳去罢。

孙策三拜后,说:“娘,我和公瑾呢,预备今年冬就成婚。”

周瑜顿时脑子里“咔嚓”一声,险些魂飞魄散,说:“等等,伯符,你…你说什么?成婚!”

“原来是为的这事。”周母恍然大悟,哈哈笑了起来,朝孙夫人说,“我说策儿怎么神神秘秘的,这不是好事儿吗?”

孙夫人说:“就是嘛,这猴儿总算做桩正经事了。”

周瑜满脸通红,简直是面红耳赤,问:“这么大的事,怎么不和我先商量?不对…成婚也就罢了,你和我…怎么…”

孙策笑着拉他,周瑜不起来,也不敢抬头,仿佛厅堂内已化作夕阳一洒,千里余晖的满江红,令他不知所措,按着地砖的两只手都在发抖。

孙策说:“我只怕公瑾不乐意,没敢说,现在请高堂给我俩做主了。公瑾,娘都在这里了,你先说你乐意不?”

“我…”周瑜差点就要直斥孙策,这是要胡闹到什么程度!

孙策说:“你说,你先告诉我。”

周瑜侧头,与孙策对视,那一刻他们怔怔彼此看着,周瑜的眼里有点红,嘴唇因为紧张和激动微微颤抖。

“我…我不知道。”周瑜最后说,“你问我娘吧,娘做主,她说行就行。”

第30章 合卺

“看上哪家的姑娘呀?”周母温和笑道。

“桥家。”孙策笑着说,“喂,公瑾,你要跪到什么时候?”

周瑜静静跪着,脸上的烧烫不知不觉地褪了,孙策的声音仿佛异常遥远。

“是桥家。”周瑜一笑道,“我说呢。”

周瑜拍拍袍子上的灰起来,坐到一旁去,后面孙策说的什么,“空空空”地在耳畔响,一会儿离得甚远,一会儿又仿佛就在耳边。孙夫人拉着周瑜的手,孙策时而拍拍周瑜的肩,大家又一起大笑,具体说什么,周瑜再记不得了。

夜里,冬雨绵延。

周瑜按着周母的脉门,周母拿着一本书,老眼昏花,说:“瑜儿,这写的什么?你给我念念?”

周瑜看了眼,那是张昭给孙策写的礼数,说:“不必看了,杂事。成婚时要准备的东西,什么时辰开始,什么时辰结束?”

“恰好有这么一天,” 周母倒是乐了,说,“能合上你和策儿的八字,与那桥家两姑娘也不冲着,真是天意。”

周瑜长叹一声,问:“头还疼不?”

“不疼了。” 周母说,“就是膝疼,近日阴雨。”

周瑜取了药箱过来,给母亲施针,周母骤闻儿子将成婚的消息,唏嘘不已,又说:“当年我与孙夫人指腹为婚时,万万没想到今日。策儿长大了,我的瑜儿也大了。”

“你们还指腹为婚了?”周瑜抬眼看着周母,问。

“嗯。”周母说,“当初说的是,若一男一女,便结门亲家,现下你俩结了连襟,也是极好的。”

周瑜说:“瞧你们乐呵呵的,还搞得我和伯符成亲了一般。”

“你不知道,”周母笑着,摸了摸周瑜的俊脸,说,“你爹去得早,我一直担忧你的婚事,没个交代,策儿放在心上,再好不过,你爹九泉之下,也能安心了。”

周瑜没有回答,眼睛渐渐发红,许久后,眼泪悄然无声地流了出来。

“好了好了,” 周母笑着说,“这不是喜事吗?”

“我不成婚。”周瑜哽道。

周母说:“别说傻话,你倒是说说你怎么不成婚了?”

周瑜摇摇头,捏着针的手不住发抖。末了,周母伸手过来搂,说:“可不能再说孩子气的话了…”

周瑜伏在周母怀里,艰难地哽咽,背脊不住发抖。九尺男儿,哭得像个不懂事的小孩子。

吴县太守府内,一夜间变了色彩,灰蒙蒙的长墙、瓦片俱换了新,红绸映着灯火,尽数化作解不开的火云。那一缕红压着庄重肃穆的黑,犹如一张铺天盖地的锦被,披上了辽阔大地,令人的精神紧张得无法喘息,不能翻身。

孙策特地让人运来寒梅种了满园,梅花开得香气扑鼻。

这一天侍卫张灯结彩,孙策的脸色却比婚袍还黑。

孙权私自带兵的事终于兜不住了,消息传到府内,孙策瞬间大发雷霆。

周瑜正在试婚服,曹操的礼一来,周瑜马上转身,到厅堂内跪下。

“反了你了!”孙策穿着新郎官的红黑婚袍,上前去一脚踹在茶案上,点心、杯盘落了满地。

“主公,”鲁肃在厅外说,“此事周都督并不知情。”

“不知情?!”孙策怒吼道,“这就是你一手办的事!你将吕蒙派到丹阳去做什么!这个时候跟我说不知情?!”

“是我办的,”周瑜说,“先斩后奏了,请主公治罪,要么斩了我吧,这婚我也不成了。”

孙策万万未料周瑜会这么说,周瑜摘下肩上红纱,扔在一旁,转身径自走了出去。

“做什么?”孙夫人正好从廊前经过,说,“又吵架?”

孙策那模样,简直是眉眼里、心里、身上都憋着怒火。

“马上派人去把孙权给我绑回来!”孙策喝道。

然而已经晚了,官渡一战已经打完,孙权与曹丕率军突袭乌巢,在赵子龙协力相助下,袁绍终于因轻敌、傲慢招致大败,这名四世三公的袁家最后继承人,逃向辽东,托庇于公孙瓒。

  如果觉得江东双璧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非天夜翔小说全集图灵密码天宝伏妖录金牌助理江东双璧国师帮帮忙国家一级注册驱魔师上岗培训通知二零一三夺梦定海浮生录北城天街,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